【篇一】俗人言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印刷稿)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2016.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当你遭到至爱亲朋的背叛, ,当你的劳动成果..
被诬蔑被损害,当你的诚实和善良受到恶意的(质疑/置疑),当你最瞧不起的不学无术的卑......鄙小人颐指气使起来,就是说当黄钟喑哑、瓦斧雷鸣的时候,谁能不失望,不(气贯长虹/..........
气冲牛斗),不恨不得拼一把呢?人不仅会遇到逆境,也会(偶然/偶尔)或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的时候。顺境中同样孕育着危险。会有一些格调不高的人包围着你,侍候你,..向你表衷心,向你汇报情况。你常常会不能免俗地认定这样的人对你有好处,至少是有用处。....
你以为你能够驾驭他们,但是你忘记了被这些人包围的另一面是正直正派的人离你远去。好..
人对你失望,慢慢你对好人们也失望起来; 。慢慢你就退化了——变成..
被趋炎附势的小人培养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哥大”了。 ....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诬蔑(miè) 背叛 不学无术
B.喑哑(yīn) 衷心 颐指气使
C.侍候(cì) 汇报 瓦斧雷鸣
D.驾驭(yù) 退化 趋炎附势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疑 气冲牛斗 偶然
B.质疑 气冲牛斗 偶尔
C.置疑 气贯长虹 偶尔
D.质疑 气贯长虹 偶然
3.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你受到师长的不谅解直到责备 你对好人冷淡,好人们也对你冷淡
B.当你的师长不谅解你直到责备 你你对好人冷淡,好人们也对你冷淡
C.当你的师长不谅解你直到责备 你好人对你冷淡,你也对好人们冷淡
D.当你受到师长的不谅解直到责备 好人对你冷淡,你也对好人们冷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捉妖记》中惹人喜爱的 “胡巴”形象的设计灵感来自《山海经》,单纯幼稚,充满童真,内心向善,俘虏了许多孩子的心。
B.治理小瑕疵反映大文明。潍坊市“四通一治”工程,瞄准的是城市中的小问题,解决的却
是关乎民生的城市建设大问题。
C.“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切实践行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D.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必须考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历史等其他科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想象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
B. 面对本轮雾霾,12月7日至9日,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淄博等30余城市都采取了紧急措施联动应对。
C.巴金写完《家》时,在扉页上题写的是“我控诉!”很多青年人读了这本小说,找到了精神出路。
D.她漫不经心地答道:“敢情好。‘出门靠朋友,处世靠人缘嘛’。连我们这号微不足道的人,也能给您消愁解闷呢。”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宋时期,没有专业的诗人。文人士大夫的“专业”就是做一个“士”。孔子说:“士志于道。”士的使命就是探究、施行和维护天道。“天道”就是自然万物与人间社会的基本规则。
天道太高,理性有限的凡人怎能得知?一是借助“民意”,一是靠士来探究。世世代代的士人这样做,便形成了文化传统,在中国就是儒家。社会的治理,有世俗政权,而政府应遵行天道。这时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进入政府,提出建议,纠正错误,目的是将这个追求私利的政治集团引导到遵从天道的轨道上来。
世俗政权与士之间并不一定合作得好。政府“有道”“无道”的简单标志就是愿不愿意或能不能与士合作。对士来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陶渊明是“无道则隐”的经典。他曾五次出仕,是因心有不甘,不愿轻易断定天下无道。当他最后一次失望时,就义无反顾地归隐田园,纵然穷困,也不再“见”。
孔子虽说“无道则隐”,但他自己却积极入世,宁愿颠沛流离到列国辛苦游说。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儒家圣贤以自己的辛劳与生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拯救天下于无道。士进入政府,通过进谏匡正政治缺失,纠正政治领导人偏离天道的错误,这就是谏议制度。
有文字记载的谏议制度创始于周,经汉代成形,到唐宋发展成熟。有唐一代,未有一个谏官因言被诛。宋太祖则直接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秘密誓约”刻在石碑上,并警告子孙不得违背。这样才能创造“有道则见”的环境,谏议制度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而不是一个摆设。谏官就是监察皇帝的。如果皇帝和严肃的政治都可以批评,作为文化副产品的诗词又会有什么禁忌?
所谓的诗人词人们其实是活跃在唐宋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担任过谏官。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他们自幼受到士人“以身殉道”的教育。士的精神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和权力,也超越了最大的权力——世俗政权。
“士志于道”的最直接表现是进谏。进谏就是行道。士大夫们有着维护谏议制度的高度自觉。他们通过进谏匡君而使道行,百姓安康,社会繁荣,士就有最大的成就感。他们认为,天下虽由一家一姓统治,但从天道的角度看,天下是大家的。不管世俗政权有道无道,这天下都是需要担忧的。天下是他们的视野,“君”和“民”都在天下之中。他们有关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关怀天下,就是关怀天下苍生,视民如伤。有天下情怀,思绪和想象
才能在天地间自由驰骋,才会有风流千古的诗篇。
士大夫们也未必能完全参透天道。苏东坡说:“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台谏也是凡人,也可能犯错误,在与皇帝、宰相和百官的互动中,就不会百战百胜。因而遭受挫折乃至贬谪,也在意料之中。甚至明知如此,也不会回避自己的责任。贬谪使士人们经历了宦海浮沉,让他们反省自身,精神升华,同时激发出诗词灵感。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诗人、词人几乎都有被贬谪的纪录。反过来说,这正是他们的光荣。这正说明他们曾发出击中要害的谏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维护天道付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既能“以身殉道”,就会无畏和勇敢。勇敢与无畏可以增加诗词的豪气。
唐诗宋词很美。其实,词藻排列,终要有精神点睛。那就是士人们心怀天下、傲视君王、替天行道、关爱苍生的精神。
(节选自盛洪《能不忆唐宋?》,有删改)
6.下列对“士志于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替天行道,肩负着探究、施行和维护天道的重大使命。
B.士人进入政府,建言进谏,就能匡正缺失,把世俗政权引导到遵行天道的轨道上。
C.如果政府“有道”,士就参政进谏行道;如果政府“无道”,士只能退出或归隐。
D.因为唐宋时期不杀谏官,所以士人们勇敢无畏,敢于直谏,批评皇帝,不惧生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辞》是厌恶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当陶潜最后一次失望时,他已断定“天下无道”,毅然归隐。
B.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反映了那些心怀天下的谏官直言进谏、因言获罪、遭受贬谪的历史事实。
C.在“欲为圣明除弊事”一句中,韩愈称“皇帝”为“圣明”,说明其在精神上仰视着唐宪宗。但为了天下万民,他敢于犯颜直谏。
D.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末体现了诗人心怀天下、视民如伤的天下情怀和对天下苍生的伟大关照。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丘虽主张“无道则隐”,但他自己却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出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B.文中列举陈子昂、李白、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例子,意在论证他们自幼受到士人“以身殉道”的教育。
C.唐宋谏官维护谏议制度,通过进谏匡君而使道行,不回避责任,即使被贬谪,也视贬谪为历练和荣光。
D.唐诗宋词之美,不仅仅表现在辞藻排列上,更表现在诗词中蕴涵着的“士志于道”的精神和天下情怀。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一)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
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延寿与敬播俱在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下删削。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
先志,其齐、梁、陈五代旧事所未见。因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至五年,以内忧去职。..
服阙,从官蜀中,以所得者编次之。然尚多所阙,未得及终。十五年,任东宫典膳丞日,右庶子、彭阳公令狐德棻又启延寿修《晋书》,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十七年,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时以谏议大夫奉敕修《隋书》十志,复奉敕召延寿撰,因此遍得披寻。时五代史既未出,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家素贫罄,又不办雇人书写。至于魏、齐、周、.
隋、宋、齐、梁、陈正史,并手自写,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又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
凡八代,为《南史》《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
臣轻生多幸,从贞观以来,屡忝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总编为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谓之《北史》,以拟司马迁《史记》。臣既夙怀慕尚,又备得寻闻,私为抄录一十六年。.
凡所猎略,千有余卷,连缀改定,止资一手,故淹时序,迄今方就。唯鸠聚遗逸,以广异闻,虽则疏野,远惭先哲,而披求所得,窃谓详尽。既撰自私门,又未经闻奏,亦不敢流传。谨.
言。
(节选自李延寿《北史》,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
B.以内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
C.因此遍得披寻 披:翻阅 .
D.臣既夙怀慕尚 夙:夙愿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比去,以手阖门 ..
B.因于编辑之暇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C.其烦冗者,即削去之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
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则疏野,远惭先哲 ..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B.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C.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D.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搜集了天下散失的传闻;《北史》作者借助家中的旧本,继承先人的愿望,搜集遗书逸事,增加了不同的见闻。
B.李延寿从创作的缘由、分类、篇数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介绍,并模拟《史记》的体例,把《北史》分为本纪和列传。
C.自贞观年间起,李延寿多次参加朝廷组织的修史工作,利用这一便利,经过十六年的努力,终于编撰完成《北史》。
D. 司马迁遭受腐刑,隐忍发愤,期待著作流传于世;李延寿自认为比司马迁幸运,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编撰史书,编撰也较详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5分)
(2)凡所猎略,千有余卷,连缀改定,止资一手,故淹时序,迄今方就。(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①忆故人
无名氏
别君彼此两平安,别后恓惶凡几般。
虽然更寄新书去,忆时捻取旧诗看。
一更独坐泪成河,半夜想思愁转多。
②左右不闻君语笑,纵横只见唱戎歌。
[注]①选自《全唐诗补编·敦煌遗诗》,作者不详。②戎:旧时中原人对西部民族的泛称。
(1)“恓惶”主要意思有:①匆忙烦恼的样子;②陕甘方言,思念,想念;③可怜,穷困。你认为“恓惶”应作何解释?请说明理由。(4分)
(2)第三、四联运用哪些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滕王阁序》“ , ”两句,写出了傍晚时分雨水消尽、雾霭弥漫的美丽秋景。
(2)李白《将进酒》“ , ”两句以对钱财的浑不在意表现了对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
(3)杜甫《旅夜书怀》“ , ”一联,借用星月等意象,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五、(12分)
16.以“鉴于”为开头,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5字。(4分)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赵晓辉、许晟)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三大交易所7日晚间宣布,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此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他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起了助跌的作用,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17.把下面语段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整句,要求:①与上下文语意连贯;②不改变原意。(4分) 生命的勃勃,正被一些历史文化建筑所呼应、共鸣、催生或提醒。流水潺潺,讲述着水乡乌镇幽深小院的一个个家族历史;顺德古城的巍巍城墙,沧桑中传递出城南旧事的灵性;在山西平遥,青青的石板路回响着昔日商队的奔跑声。假如这些历史性建筑荡然无存,我们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感觉?
18.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有四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4分)
【篇二】俗人言
高二语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1月)
命题人 高海华 审题人 胡洁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一律按对应题号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案一律无效。考试结束收答题...................................
卡、答卷纸和作文纸(务必分开交)。 ................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60分。
一、语言基础题(2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A.瀛洲 (yíng) 月徘徊(huán) 吐蕃 (bō) 青冥 (míng) ....
B.酩酊(dǐng) 枳花 (zhǐ) 罗衾 (qīn) 瘴江 ( zhàng) ....
C.绮筵 (qí) 捣衣砧 (zhēn) 校尉 (xiào) 草檄 (xí) ....
D.凤阙(quâ) 罗襦 (rú) 薜荔 (bì) 南浦 (fǔ) ....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
C.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D.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
3.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⑴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 ,笑只不过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
⑵不要逃避和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
更不应该畏惧。
⑶诚实守信、 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
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烟消云散 推脱 一诺千金 B.涣然冰释 推脱 一言九鼎
C.涣然冰释 推托 一诺千金 D.烟消云散 推托 一言九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
生,会使许多人受到蒙蔽甚至伤害。
B.初唐诗歌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唐代
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
C.《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选配了几十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
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无论是出国旅行还是出国淘金的中国公民,都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安全局势,采取有效措
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护自身安全。 5.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需要从下列选项中依次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
社、文学社和摄影社,以示祝贺,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一组( ▲ ) ...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⑥金石长不朽;丹
青本无双。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社 ▲
A.⑥③② B.⑤③① C.⑤④⑥ D.④②①
6.下面是一首题为“秦淮晓渡”的绝句,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意境和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 )
潮长波平岸, 。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
A.乌啼月满街 B.月辉洒长街 C.莺啼花满枝 D.草青风低树
7.李明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境,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 ....俗人言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
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
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8.下列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烟波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
B.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片刻。 ...
C.《国风》好色而不淫 淫:淫乱。 厚币委质事楚 委:呈献。 ..
D.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 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 ..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
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1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
A.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
境界空明,宁静幽美。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官至供奉翰
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
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
员外郎,故后世称他“杜工部”。他的代表作品有:《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蜀相》
《登高》等。
D.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作品
《西塞山怀古》是咏史怀古诗,其中“金陵王气黯然收”中的“金陵”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
11.下列说法与《三国演义》内容不一致的是( ▲ ) ...
A.曹丕病故,大将军司马懿拥戴曹睿为帝,诸葛亮巧施反间计,使魏帝免了司马懿的官职。
B.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全面溃败,吴军乘胜追击,后司马懿陷入一石阵,这就是诸葛亮布
下的八阵图,幸亏得到黄承彦的指点,才得以脱身。俗人言
C.上方谷一战之后,孔明积劳成疾,夜观星象自知命不久矣,于是想采用祈禳之法延续生命,
命姜维于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到了第七天,怎奈魏延向孔明通报魏兵降至的消息而不小心
将主灯扑灭。
D.“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说的是陆逊。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
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
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俗人言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
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
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而吾子又欲使吾.
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
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2.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①世果群怪聚骂 ②恒雨少日 ..
A.①齐彭殇为妄作 ②时秦昭王与楚婚 ..
B.①同死生,轻去就 ②东据成皋之险 ...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少长咸集 ...
D.①明道德之广崇 ②乳二世 ..
13.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的一项是( ▲ ) ..
例句: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彼且恶乎待哉
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4.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1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4分)
(1)辱书云,欲相师( ) (2)假令有取( ) ..
(3)被南越中数州( ) (4)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 ..
16.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及其它课内语句。(8分)
(1)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3分)
(2)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2分)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3分)
17.柳宗元“不敢为人师”的理由有哪些?(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4分)
(3)结合全诗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凉”?请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竹喧归浣女, ▲ 。(王维《山居秋暝》)
(3) ▲ ,胡骑凭陵杂风雨。(高适《燕歌行》)
(4) ▲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5)别君去兮何时还, ▲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新鬼烦怨旧鬼哭, ▲ 。(杜甫《兵车行》)
(7)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9) ▲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五、名著《三国演义》考查(6分)
20.请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诸葛亮“挥泪”的原因是什么?(3分)
(2)诸葛亮在失街亭后做了哪几件明正军法昭示赏罚的事?(3分)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21—24题。(20分)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非鱼
(1)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
片浓荫。
(2)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
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
(3)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
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
(4)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来,他
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过去,像一条河一样,潺潺地在心里流过,无数的欢喜悲歌,他都一
清二楚。
(5)老人双目微微闭上,阳光在脸上覆上一层暖色。
(6)蛇很奇怪,这个老人居然可以这么长时间一动不动。
(7)太阳一点点退去,院子里有些清冷。
(8)一个老保姆从屋里出来,先是轻声叫了一下,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大着嗓子喊:老爷
子,吃饭了。这一声,惊醒了老人,也惊醒了那只老猫。
(9)蛇看到老人抬起眼皮,疑惑地看看周围,然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跟保姆进屋,那只老
猫也一言不发地进去。
(10)蛇穿过院子,从这个墙角到那个墙角,也走了。
(11)第二天,如同头一天的复制再粘贴,依然没有一点儿声息。那条蛇被勾起了好奇,把
自己悬挂在紫藤架的深处,从叶子中间看老人。
(12)整整一天,除了老保姆出去过一趟,院门发出沉重的一声响,还有老保姆回来的又一
声响,再没有什么动静。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来,在紫藤架上空寂寞地飞了两圈,又飞走了。
(13)中午吃饭的时间,老人走进屋里。蛇很想跟进去看看,看他们在饭桌上会不会说话。
但她没有,她怕那只老猫。
(14)一天又一天,蛇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她的灵动和机敏,都在一点一点失去。就在
天渐渐冷下来,蛇准备开始她漫长的冬眠的时候,她终于下定决心跟着老人溜进了屋里。
(15)屋子很大,摆满了家具。看得出,这里曾经人丁兴旺,有过热闹的时候。现在,家具
静悄悄地呆着,人都走了。蛇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也许是附近,也许是远方。
(16)老人和老保姆在吃饭,那只猫依然在老人的脚下。只有咀嚼声和筷子碰到碟子和碗的
叮当声。老人吃得很慢,仿佛那些饭难以下咽。
【篇三】俗人言
2014年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1
山东省2014年春季高考
语文模拟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潜力(qiǎn) 提防(dī) 麻痹(pì) 情不自禁(jīn) ....
B. 刹那(shà) 琴弦(xián) 干涸(hã) 叱咤风云(zhà) ....
C. 应用(yìng) 殒身(yǔn) 戏谑(xuâ) 茅塞顿开(sâ) ....
D. 剖析(pōu) 悄然(qiǎo) 奖券(juàn) 挑拔离间(ji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假思索 万籁俱寂 有条不紊 好高鹜远
B.拖沓冗长 励精图治 怨天忧人 惟妙惟肖
C.指桑骂槐 焕然一新 弥天大罪 贻笑大方
D.赏心阅目 众口铄金 游目骋怀 大相径庭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一年一度的商业捕鲸活动 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 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 有利于事物的成 长, 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遭受 刻不容缓 即使 也 B.遭到 迫不及待 即使 也
C.遭到 刻不容缓 虽然 却 D.遭受 迫不及待 虽然 却
4.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一时间,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
B.西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入攻坚期,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志在必得。 ....
C.“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负责人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
D.你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前一刻的你,你战胜了前一刻的你,就战胜了你的外强中...干的对手。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了新时期英雄吴斌的动人事迹,对我启示教育很大。
B.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过多吃糖不仅会诱发儿童肥胖症,还能导致儿童贫血、消瘦。
C.文章以分段的形式,把作者所想象得到的、所观察得到的、所感受得到的生活碎片,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连缀成一个艺术整体。
D.夏日的千佛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6.下列诗句中,描写内容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的一项是( )
A.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黍离》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将忧愤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B.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是以帝王年号纪年;“戊戌变法”中的“戊戌”,则是以天干地支纪年。
C.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汉书》、班固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D.《我很重要》的作者毕淑敏和《我的四季》的作者张洁都是当代著名女作家。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客 中 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A.李白的家乡不在兰陵,兰陵点出了作者客居的地方。
B.虽是客居他乡,但因地美、酒美,因而也就丝毫没有流露出他乡生疏凄凉的感觉。
C.“但”字意思是“只要”,“醉客”字的用法是“使客人醉酒”。
D.“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意思是:主人不知客人的家乡在哪里。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9~14题。
(一)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 30吨氧气。
⑧ 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9.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选出归纳正确的一项( )
A.森林的构成和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资源基础。
B.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
C.森林可以给人类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还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森林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它能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10.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B.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必须要有充足的水资源才能存在。
C.说明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说明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11.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能否改成“消除”?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可以。森林既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也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B.可以。森林虽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却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C.不可以。森林虽然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气体浓度,使温室效应消失,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而不能减轻温室效应。
D.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二)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
④„„„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12.文章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 )
A.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B.先提马克思贡献最大的方面。
C.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内容层层深入。
D.这样写可以充分表现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13.第⑥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对于加点词注释...
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和“这”指代的是同一内容。
B.“这样”指代他的两个发现以及许多领域的深刻研究。
“这”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C.“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这”指“他作为科学家”。
D.“这”指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14.第⑥段中,“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的差别说明( )
A.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相比,马克思更看重应用科学。
B.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C.马克思认为应用科学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应用科学才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D.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8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篇四】俗人言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16)
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初赛)
朗读题库(2016)
目 录
古代部分(20篇)
1.诗经•小雅•采薇 „„„„„„„„„„„„„„„„„„„„„„„„„ (3)
2.九章•橘颂(屈原)„„„„„„„„„„„„„„„„„„„„„„„„ (3)
3.庄子·逍遥游(节选)„„„„„„„„„„„„„„„„„„„„„„„(4)
4.孟子·鱼我所欲也„„„„„„„„„„„„„„„„„„„„„„„„„(4)
5.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5)
6.兰亭集序(王羲之)„„„„„„„„„„„„„„„„„„„„„„„„(5)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6)
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7)
9.哀江头(杜甫) „„„„„„„„„„„„„„„„„„„„„„„„„„ (7)
10.观刈麦(白居易) „„„„„„„„„„„„„„„„„„„„„„„„(7)
11.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8)
12.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8)
13.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9)
14.秋声赋(节选 欧阳修)„„„„„„„„„„„„„„„„„„„„„ (10)
15.六国论(节选 苏洵) „„„„„„„„„„„„„„„„„„„„„ (10)
16.前赤壁赋(节选 苏轼) „„„„„„„„„„„„„„„„„„„„„ (11)
17.深虑论(节选 方孝孺)„„„„„„„„„„„„„„„„„„„„„ (12)
18.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12)
19.西湖七月半(节选 张岱)„„„„„„„„„„„„„„„„„„„„ (13)
20.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13)
近现当代部分(20篇)
21.静夜(闻一多) „„„„„„„„„„„„„„„„„„„„„„„„„(14)
22.我有一个恋爱(徐志摩)„„„„„„„„„„„„„„„„„„„„„ (15)
23.寻梦者(戴望舒)„„„„„„„„„„„„„„„„„„„„„„„„ (17)
24.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18)
25.赞美(节选 穆旦) „„„„„„„„„„„„„„„„„„„„„„„(19)
2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20)
27.太阳的话(艾青)„„„„„„„„„„„„„„„„„„„„„„„„ (21)
28.青春万岁·序诗(王蒙) „„„„„„„„„„„„„„„„„„„„„ (22)
29.春天,遂想起(余光中)„„„„„„„„„„„„„„„„„„„„„ (23)
30.相信未来(食指)„„„„„„„„„„„„„„„„„„„„„„„„ (25)
31.回答(北岛)„„„„„„„„„„„„„„„„„„„„„„„„„„ (26)
32.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节选 顾城) „„„„„„„„„„„„„„„„(27)
33.这样的战士(节选)(鲁迅 „„„„„„„„„„„„„„„„„„„ (30)
34.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30)
35.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31)
36.《激流》总序(节选 巴金)„„„„„„„„„„„„„„„„„„„ (31)
37.牡丹的拒绝(节选)(张抗抗) „„„„„„„„„„„„„„„„„„ (32)
38.家(节选 周国平)„„„„„„„„„„„„„„„„„„„„„„„ (32)
39.盈与虚(刘墉) „„„„„„„„„„„„„„„„„„„„„„„„ (33)
40.敬畏生命(节选 张晓风)„„„„„„„„„„„„„„„„„„„„ (34)
古代部分
1.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九章·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3.庄子·逍遥游(节选)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4.孟子·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勿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
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篇五】俗人言
2016高三语文试题
泗水二中2016年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当你遭到至爱亲朋的背叛,,当你的劳动成果被诬蔑被损害,当你的诚实和善良受到恶意的(质疑/置疑),当你最瞧不起的不学无术的卑鄙小人颐指气使起来,就是说当黄钟喑哑、瓦斧雷鸣的时候,谁能不失望,不(气贯长虹/气冲牛斗),不恨不得拼一把呢?人不仅会遇到逆境,也会(偶然/偶尔)或短期地碰到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的时候。顺境中同样孕育着危险。会有一些格调不高的人包围着你,侍候你,向你表衷心,向你汇报情况。你常常会不能免俗地认定这样的人对你有好处,至少是有用处。你以为你能够驾驭他们,但是你忘记了被这些人包围的另一面是正直正派的人离你远去。好人对你失望,慢慢你对好人们也失望起来; 。慢慢你就退化了——变成被趋炎附势的小人培养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哥大”了。俗人言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诬蔑(miè) 背叛 不学无术 B.喑哑(yīn) 衷心 颐指气使
C.侍候(cì) 汇报 瓦斧雷鸣 D.驾驭(yù) 退化 趋炎附势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疑 气冲牛斗 偶然 B.质疑 气冲牛斗 偶尔
C.置疑 气贯长虹 偶尔 D.质疑 气贯长虹 偶然
3.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你受到师长的不谅解直到责备 你对好人冷淡,好人们也对你冷淡
B.当你的师长不谅解你直到责备 你你对好人冷淡,好人们也对你冷淡
C.当你的师长不谅解你直到责备 你好人对你冷淡,你也对好人们冷淡
D.当你受到师长的不谅解直到责备 好人对你冷淡,你也对好人们冷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捉妖记》中惹人喜爱的 “胡巴”形象的设计灵感来自《山海经》,单纯幼稚,充满童真,内心向善,俘虏了许多孩子的心。
B.治理小瑕疵反映大文明。潍坊市“四通一治”工程,瞄准的是城市中的小问题,解决的却是关乎民生的城市建设大问题。
C.“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切实践行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D.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必须考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
理、历史等其他科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想象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
B. 面对本轮雾霾,12月7日至9日,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淄博等30余城市都采取了紧急措施联动应对。
C.巴金写完《家》时,在扉页上题写的是“我控诉!”很多青年人读了这本小说,找到了精神出路。
D.她漫不经心地答道:“敢情好。‘出门靠朋友,处世靠人缘嘛’。连我们这号微不足道的人,也能给您消愁解闷呢。”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宋时期,没有专业的诗人。文人士大夫的“专业”就是做一个“士”。孔子说:“士志于道。”士的使命就是探究、施行和维护天道。“天道”就是自然万物与人间社会的基本规则。 天道太高,理性有限的凡人怎能得知?一是借助“民意”,一是靠士来探究。世世代代的士人这样做,便形成了文化传统,在中国就是儒家。社会的治理,有世俗政权,而政府应遵行天道。这时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进入政府,提出建议,纠正错误,目的是将这个追求私利的政治集团引导到遵从天道的轨道上来。
世俗政权与士之间并不一定合作得好。政府“有道”“无道”的简单标志就是愿不愿意或能不能与士合作。对士来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陶渊明是“无道则隐”的经典。他曾五次出仕,是因心有不甘,不愿轻易断定天下无道。当他最后一次失望时,就义无反顾地归隐田园,纵然穷困,也不再“见”。
孔子虽说“无道则隐”,但他自己却积极入世,宁愿颠沛流离到列国辛苦游说。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儒家圣贤以自己的辛劳与生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拯救天下于无道。士进入政府,通过进谏匡正政治缺失,纠正政治领导人偏离天道的错误,这就是谏议制度。
有文字记载的谏议制度创始于周,经汉代成形,到唐宋发展成熟。有唐一代,未有一个谏官因言被诛。宋太祖则直接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秘密誓约”刻在石碑上,并警告子孙不得违背。这样才能创造“有道则见”的环境,谏议制度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而不是一个摆设。谏官就是监察皇帝的。如果皇帝和严肃的政治都可以批评,作为文化副产品的诗词又会有什么禁忌?
所谓的诗人词人们其实是活跃在唐宋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担任过谏
官。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他们自幼受到士人“以身殉道”的教育。士的精神超越了世俗的利益和权力,也超越了最大的权力——世俗政权。
“士志于道”的最直接表现是进谏。进谏就是行道。士大夫们有着维护谏议制度的高度自觉。他们通过进谏匡君而使道行,百姓安康,社会繁荣,士就有最大的成就感。他们认为,天下虽由一家一姓统治,但从天道的角度看,天下是大家的。不管世俗政权有道无道,这天下都是需要担忧的。天下是他们的视野,“君”和“民”都在天下之中。他们有关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关怀天下,就是关怀天下苍生,视民如伤。有天下情怀,思绪和想象才能在天地间自由驰骋,才会有风流千古的诗篇。
士大夫们也未必能完全参透天道。苏东坡说:“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台谏也是凡人,也可能犯错误,在与皇帝、宰相和百官的互动中,就不会百战百胜。因而遭受挫折乃至贬谪,也在意料之中。甚至明知如此,也不会回避自己的责任。贬谪使士人们经历了宦海浮沉,让他们反省自身,精神升华,同时激发出诗词灵感。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诗人、词人几乎都有被贬谪的纪录。反过来说,这正是他们的光荣。这正说明他们曾发出击中要害的谏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维护天道付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既能“以身殉道”,就会无畏和勇敢。勇敢与无畏可以增加诗词的豪气。
唐诗宋词很美。其实,词藻排列,终要有精神点睛。那就是士人们心怀天下、傲视君王、替天行道、关爱苍生的精神。 (节选自盛洪《能不忆唐宋?》,有删改)
6.下列对“士志于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替天行道,肩负着探究、施行和维护天道的重大使命。
B.士人进入政府,建言进谏,就能匡正缺失,把世俗政权引导到遵行天道的轨道上。
C.如果政府“有道”,士就参政进谏行道;如果政府“无道”,士只能退出或归隐。
D.因为唐宋时期不杀谏官,所以士人们勇敢无畏,敢于直谏,批评皇帝,不惧生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辞》是厌恶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当陶潜最后一次失望时,他已断定“天下无道”,毅然归隐。
B.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反映了那些心怀天下的谏官直言进谏、因言获罪、遭受贬谪的历史事实。
C.在“欲为圣明除弊事”一句中,韩愈称“皇帝”为“圣明”,说明其在精神上仰视着唐宪宗。但为了天下万民,他敢于犯颜直谏。
D.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末体现了诗人心怀天下、视民如伤的天下情怀和对天下苍生的伟
大关照。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丘虽主张“无道则隐”,但他自己却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出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B.文中列举陈子昂、李白、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例子,意在论证他们自幼受到士人“以身殉道”的教育。
C.唐宋谏官维护谏议制度,通过进谏匡君而使道行,不回避责任,即使被贬谪,也视贬谪为历练和荣光。
D.唐诗宋词之美,不仅仅表现在辞藻排列上,更表现在诗词中蕴涵着的“士志于道”的精神和天下情怀。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一)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延寿与敬播俱在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下删削。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五代旧事所未见。因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至五年,以内忧去职。服阙,从官蜀中,以所得者编次之。然尚多所阙,未得及终。十五年,任东宫典膳丞日,右庶子、彭阳公令狐德棻又启延寿修《晋书》,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十七年,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时以谏议大夫奉敕修《隋书》十志,复奉敕召延寿撰,因此遍得披寻。时五代史既未出,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家素贫罄,又不办雇人书写。至于魏、齐、周、隋、宋、齐、梁、陈正史,并手自写,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又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南史》《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乃上表,表曰:
臣轻生多幸,从贞观以来,屡忝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总编为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谓之《北史》,以拟司马迁《史记》。臣既夙怀慕尚,又备得寻闻,私为抄录一十六年。凡所猎略,千有余卷,连缀改定,止资一手,故淹时序,迄今方就。唯鸠聚遗逸,以广异闻,虽则疏野,远惭先哲,而披求所得,窃谓详尽。既撰自私门,又未经闻奏,亦不敢流传。谨言。
(节选自李延寿《北史》,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B.以内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C.因此遍得披寻 披:翻阅 D.臣既夙怀慕尚 夙:夙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比去,以手阖门 B.因于编辑之暇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C.其烦冗者,即削去之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D.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则疏野,远惭先哲 ....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B.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C.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D.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奏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搜集了天下散失的传闻;《北史》作者借助家中的旧本,继承先人的愿望,搜集遗书逸事,增加了不同的见闻。
B.李延寿从创作的缘由、分类、篇数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介绍,并模拟《史记》的体例,把《北史》分为本纪和列传。
C.自贞观年间起,李延寿多次参加朝廷组织的修史工作,利用这一便利,经过十六年的努力,终于编撰完成《北史》。
D. 司马迁遭受腐刑,隐忍发愤,期待著作流传于世;李延寿自认为比司马迁幸运,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编撰史书,编撰也较详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5分)
(2)凡所猎略,千有余卷,连缀改定,止资一手,故淹时序,迄今方就。(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忆故人①
无名氏
别君彼此两平安,别后恓惶凡几般。
虽然更寄新书去,忆时捻取旧诗看。
【篇六】俗人言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14.10)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13分)
(1)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2)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轻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象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3)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4)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短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牙,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恨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5)那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选出第一段“使我更加惆怅”的原因的正确答案:( )(2分) A、气候反常,加上整天淅淅沥沥的雨声,令人惆怅;
B、收到要求作序的信,勾起对白莽的深情回忆,因而更加惆怅; C、反常的气候,凄凉的雨声,衬托对亡友的怀念,因而更加惆怅; D、雨天景物凄凉,加上深夜独坐,因而更加惆怅。
2、第二段划线句的含义: (2分)
3、第二段具体写对白莽的回忆,真正的作用是:( ) (3分) A、与其兄作对比,说明他走的是另一条路; B、为下文说明白莽遗诗的重要价值做好铺垫; C、说明自己是的确知道白莽的;
D、以上三点兼而有之。
4.第四段带点字的读音是什么? 答案: ( )(1分)
5、选出对第五段划线句子分析最正确的一项( )(3分)
A、运用暗喻、借喻、博喻、借代等修辞方法,形象而含蓄地表明《孩儿塔》的深刻意义和巨大作用;
B、运用借喻、借代、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形象而含蓄地表明《孩儿塔》的深刻意义和巨大作用;
C、运用暗喻、借喻、博喻、借代等修辞方法,形象而含蓄地表明《孩儿塔》的深刻主题与写作意图;
D、运用借喻、借代、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形象而含蓄地表明《孩儿塔》的深刻主题与写作意图。
6、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2分) 含义:
(二)(15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何以知之 B.赵氏求救于齐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加点字,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的“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 .D.不忍穷竟其事 .
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闻所未闻 .
10.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归纳出哪两个四字成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积累填空:(20分)
12、(1)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浮躁》、《秦腔》等,我们本学期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
(2)《白莽作<孩儿塔>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叫 ,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即作家萧红的 。 (3)“豆蔻”所指年龄是指女子 岁。
(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刘郎”是指 (人名)。 (5)落木千山天远大, 。 (6) , 仁者乐山。 (7) ,不舍昼夜。 (8)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9)秋水时至, 。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13—17题:(12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3、文中列举众多的历史名人,其中“西伯”是指 (人名),仲尼是指 (人名),列举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是为了说明:
“ ”(文中语回答)(3分)
14、对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可胜记 胜:尽、完 B、上至轩辕,下至于兹 兹:现在 C、仆诚以著此书 仆:如果 D、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同“债”
15、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譬如为山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作者认为,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办法,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对自己而言,为的是让“文采表于后”。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17、翻译:(3分)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8、作文(40分)
《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请自拟题目,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这段话加...以简要点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