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二作文

将心比心的公益作文

admin 高二作文 2020-04-22 23:58:18 将心比心的人

篇一:《将心比心–高二作文》

将心比心

高二(?)班 陈仪宁

生活当中,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与两难,甚至偶尔还会引发冲突和对立。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而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不乏无所不用其极的破坏手段。然而,其中也有条弯路,但在我看来则更为“保全”:将心比心。

有个小男孩他很喜欢敲一个小鼓,吵得邻居受不了,于是他们很生气地向小男孩抱怨甚至训斥,然而如果他们将心比心,回头想想自己的童年,换个角度想想小男孩的快乐,是否就能理解这样的噪声?用这样的理解来代替气愤,好好地与小男孩商量,说不定小男孩也会将心比心理解大人的不容易。

如果在解决问题之前,大家都能冷静自己,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多着想些,那么化干戈为玉帛可如囊中取物了吧。

其实,将心比心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就被许多中华儿女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曹操以少胜多于官渡打败袁绍,事后查获许多曹营人士写给袁绍的密信,然而他却不阅而一炬烧毁,并说此战实力悬殊,若自己为臣向来也会如此,于是他的将心比心为他换来臣子的赤胆忠心;毕淑敏用手推门时双手提物,一姑娘将心比心为她留着拉开的门,化解了当时毕女士的尴尬;周总理在大国会议上将心比心,用“求同存异”的方针赢来了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赞许……将心比心,成就了这些本是争端的佳话。

其实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并没有完,后来有个叔叔让这个小男孩打开鼓看看鼓中有何物。于是,这个鼓就被剪开——再也不能用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或许有人佩服此人之高招,然而我却想对他报以更大的鄙夷。我扪心自问,若我是小男孩,在别人的哄骗之下自己亲手拆毁小鼓,事后该有多么的悔恨与伤心!而你大人,都知道的。

所以,在解决问题之时,大家何苦相逼甚紧!将心比心,少一份要置他人与伤心境地的用心,用一份为他人着想的赤诚。毕竟,若叔叔用一份更好而安静的礼物来代替小鼓,此事不更两全其美吗?

这位叔叔像极了“乡愿先生”。《论语》有言:“乡愿,德之贼也。”好好先生并非以德、以礼行权变之事,而是以利替义,到底是要损害别人的。如此不将心比心,为德所弃。

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时运如何改变,秉承着将心比心的准则,那大事可谐,小事可成。

篇二:《将心比心(2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将心比心(200字)作文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咳的非常厉害,之后又吐了一地,妈妈赶紧听我背,原来是病发了,爸爸急忙去帮我找药,把我安顿好,第二天一早,爸爸妈妈又赶快抱着我,把我送到医院。 我输了1个多月的液病才好,在生病的期间里,爸爸妈妈每天都在照顾我,如果爸爸妈妈忙不过来,就是外公外婆照顾我,如果他们生病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四年级:徐嘉苑 篇一:小学作文:关于将心比心的作文

关于将心比心的作文

那天下午,贾云聪的笔用完了,来向沈宇晨借铅笔,但沈宇晨没空。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从铅笔盒里拿出了一支给了他,他连声道谢,说:“谢了,一个小时后还给你!”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困难班也结束了,只见贾云聪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把铅笔完好无损地交给我说:“姚拉弦,铅笔还给你!”我惊讶的说:“我还以为你和谢老板一样呢!没想到你还这么守信用。要不再用一会儿?”他回到:“说话要算话,说道要做到!”

听了这个话,我感到心中很惭愧,因为我也有这样的例子。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外婆去爷爷奶奶家赏梅,因为在奶奶与邻居小朋友玩得太开心了,所以把约好王茗正来我家玩电脑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回到家中才记起来,这时发现王茗正已经走了。我打电话道歉,再邀请他来我家,他来后就原谅了我。

如果我是王茗正的话,我估计我会暴跳如雷。大家都要学会大度,并在朋友有难时帮助他,要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哦!

1

篇二:将心比心-作文

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比较心与心之间的联系;

将心比心,是衡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将心比心,是拉近心与心之间的差距。

与父母将心比心 “这还是放假吗?作业堆积如山,烦死了,烦死了!……”孩子放学回家,累个半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将书本丢落在地作为发泄。妈妈闻怨而来,“孩子,妈知道读书苦,读书累,但你也不可以把书扔得满地都是呀……哎…”妈妈还未说完,孩子便摔门而出“你们就是不了解我……” 我们总是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可我们可曾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为他们着想?父母不是圣人,他们也有压力,也有脾气和烦恼,也需要我们去理解和体谅。父母不是万能的,我们的要求太多,不能满足。与父母将心比心,多点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为他们着想。

跟老师将心比心 “某某同学,你的成绩又下降了,放学留下来,我给你补一补”“某某同学,你的作业字迹潦草,重做一遍吧!”“某某同学,你最近表现很差,明天让你的家长来学校一趟吧!”……每个同学听到这些话时,都不禁毛骨悚然。流堂,见家长,重做作业是学生心中最可怕的事情。但这些可怕的事情是老师乐意做的吗?跟老师将心比心,如果你是老师,你愿意故意刁难学生吗?浪费自己的时间?打小报告?害学生挨骂吗?

和同学将心比心 “小丽你竟然把我借给你的钢笔弄丢了?”你火冒三丈。“对不起!我赔你一支吧…”小丽啜泣着说。“我再也不理你了…”你摔门而出。

跟同学将心比心,如果你是小丽,你无心犯的一个过失本可补救,可朋友却凶巴巴地说要和你绝交。你的心情如何?心里啥滋味?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怨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猜疑;多一点与别人将心比心,少一点和他人斤斤计较。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满、幸福、充实!

将心比心,使人们都学会理解宽容;

将心比心,令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 将心比心,让人得到心灵之间的沟通

篇三:关于比的作文:浅谈将心比心

关于比的作文:浅谈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论语》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万善集》也说过“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每一个融洽的集体中,都具有这种品质。相反,人若没有将心比心的品质,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将会自我封闭起来。

将心比心,活得快乐。传说从前有个老人家,他住在村口处,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村口,他向老人家问道:“喂,你们村的人好不好相处?”老人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子的人好相处吗?”这个人摇了摇头说:“糟透了。”老人也摇了摇头说:“我们村的人也不好相处啊!”于是这个人走了。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向老人问道:“老人家,请问你们村里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家又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好相处吗?”年轻人说:“我们那个村的人可好了,不过我不能回去了,我真的好想回到那里!”老人笑着说:“我们村的人也很好相处啊!你留下来吧!在我们村,你也能很快乐!”可见,对于那两个人,老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原因是:有将心比心的品质的人,不管到了哪里,他都能够寻找到快乐。

将心比心,真正的原谅。一次,爱迪生和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爱迪生让一名年轻的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

上的另一个实验室里。这名学徒接过灯泡,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意滑落。但他越是这样想,心里越紧张,手也抖起来,最终灯泡还是掉在了地上。几天后,爱迪生和助手们又制作出了一个灯泡,爱迪生毫不犹豫地将任务又交给了那名曾把灯泡掉在地上的学徒,这一次,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事后,有人问爱迪生:“原谅他就够了,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拿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说:“原谅不是光靠嘴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可想而知,如果爱迪生篇四:将心比心–高二作文

将心比心

高二(?)班 陈仪宁

生活当中,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与两难,甚至偶尔还会引发冲突和对立。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而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不乏无所不用其极的破坏手段。然而,其中也有条弯路,但在我看来则更为“保全”:将心比心。

有个小男孩他很喜欢敲一个小鼓,吵得邻居受不了,于是他们很生气地向小男孩抱怨甚至训斥,然而如果他们将心比心,回头想想自己的童年,换个角度想想小男孩的快乐,是否就能理解这样的噪声?用这样的理解来代替气愤,好好地与小男孩商量,说不定小男孩也会将心比心理解大人的不容易。

如果在解决问题之前,大家都能冷静自己,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多着想些,那么化干戈为玉帛可如囊中取物了吧。

其实,将心比心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就被许多中华儿女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曹操以少胜多于官渡打败袁绍,事后查获许多曹营人士写给袁绍的密信,然而他却不阅而一炬烧毁,并说此战实力悬殊,若自己为臣向来也会如此,于是他的将心比心为他换来臣子的赤胆忠心;毕淑敏用手推门时双手提物,一姑娘将心比心为她留着拉开的门,化解了当时毕女士的尴尬;周总理在大国会议上将心比心,用“求同存异”的方针赢来了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赞许„„将心比心,成就了这些本是争端的佳话。

其实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并没有完,后来有个叔叔让这个小男孩打开鼓看看鼓中有何物。于是,这个鼓就被剪开——再也不能用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或许有人佩服此人之高招,然而我却想对他报以更大的鄙夷。我扪心自问,若我是小男孩,在别人的哄骗之下自己亲手拆毁小鼓,事后该有多么的悔恨与伤心!而你大人,都知道的。

所以,在解决问题之时,大家何苦相逼甚紧!将心比心,少一份要置他人与伤心境地的用心,用一份为他人着想的赤诚。毕竟,若叔叔用一份更好而安静的礼物来代替小鼓,此事不更两全其美吗?

这位叔叔像极了“乡愿先生”。《论语》有言:“乡愿,德之贼也。”好好先生并非以德、以礼行权变之事,而是以利替义,到底是要损害别人的。如此不将心比心,为德所弃。

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时运如何改变,秉承着将心比心的准则,那大事可谐,小事可成。

篇三:《关于比的作文:浅谈将心比心》

关于比的作文:浅谈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论语》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万善集》也说过“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每一个融洽的集体中,都具有这种品质。相反,人若没有将心比心的品质,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将会自我封闭起来。

将心比心,活得快乐。传说从前有个老人家,他住在村口处,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村口,他向老人家问道:“喂,你们村的人好不好相处?”老人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子的人好相处吗?”这个人摇了摇头说:“糟透了。”老人也摇了摇头说:“我们村的人也不好相处啊!”于是这个人走了。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年轻人,他向老人问道:“老人家,请问你们村里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家又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好相处吗?”年轻人说:“我们那个村的人可好了,不过我不能回去了,我真的好想回到那里!”老人笑着说:“我们村的人也很好相处啊!你留下来吧!在我们村,你也能很快乐!”可见,对于那两个人,老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原因是:有将心比心的品质的人,不管到了哪里,他都能够寻找到快乐。

将心比心,真正的原谅。一次,爱迪生和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爱迪生让一名年轻的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的另一个实验室里。这名学徒接过灯泡,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意滑落。但他越是这样想,心里越紧张,手也抖起来,最终灯泡还是掉在了地上。几天后,爱迪生和助手们又制作出了一个灯泡,爱迪生毫不犹豫地将任务又交给了那名曾把灯泡掉在地上的学徒,这一次,这个学徒安安稳稳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事后,有人问爱迪生:“原谅他就够了,何必再把灯泡交给他拿呢?万一又摔在地上怎么办?”爱迪生回答说:“原谅不是光靠嘴巴说的,而是要靠做的。”可想而知,如果爱迪生第二次不让这个年轻学徒拿灯泡,那这件事将会在那个年轻学徒心中留下深深的、不可原谅的悔恨啊!正因为爱迪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这名学徒再做一次。可见,将心比心背后,是真正的原谅。

事实证明,将心比心能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融洽,快乐每天在他们之间传递。

相关阅读:

篇四:《将心比心续写》

将心比心续写

将心比心这个成语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拿自己的心体会别人的心,形容做事情时为别人着想。生活当中,会有许多将心比心的事情。

又一次,姥姥给妈妈打电话说:“今天中午好吃的了,到我家吃饭吧。”妈妈就带着我去姥姥家,刚进门我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三步并作两步窜到厨房,原来姥姥做的是我最爱的牛肉面。顾不得和姥姥多说什么,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没吃两口,就有一个乞丐在姥姥家门口唱歌、唱戏。姥姥和我急忙从厨房里跑出来,只见乞丐是个叔叔,他衣衫破烂、脸色苍白、姥姥赶紧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让乞丐吃,乞丐一见有了食物,就对姥姥说一声谢谢,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问姥姥,为什么让他吃牛肉面?姥姥说:“他不吃会饿死的。”我听了这句话,心理温暖了许久。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坐公交车一起去少年宫参加英语兴趣班的学习,因为是在公交车总站上的车,所以我和妈妈都有座位。车子在前行,慢慢地人越来越多了,已经没有坐的座位了,后上车的人只能扶着扶手随着车子的开动不停地摇晃。 当公交车到达市二医院时,上来一个孕妇,站在我座位前面二排,当时她旁边坐着一个20多岁的姑娘,这姑娘原本是在看手机的,可当她看着这位孕妇站在她旁边时,竟然假装睡着了!全然不理会乘务员阿姨的不停地说:“请哪位给这位孕妇让座?”的提示。 我看到这里,想起平时妈妈和老师的教导:要勇于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站起身来,对那位孕妇说:“阿姨,你请坐!”那位孕妇对我说“谢谢!”后慢慢地坐下了! 这时妈妈用赞赏的眼光看着我,我不禁开心地笑了!那个20多岁的姑娘听到这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敬,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对老师增加一份轻松,对同学增加一份友谊,对需要帮助的人增加一份帮助,对护士增加一分宽容,对班级增加一份美丽,对社会增加一份公德······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心比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篇五:《公益作文 (4)》

公益并非是一个伟大的词汇。这只是一种社会责任。本来是不可推卸的,却在一昧的被人忽视。你不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同情心,也不需要有多么聪明大脑,更不需要有多强的能力、多大的智慧。你都可以去从事公益,并且是无时不刻。当你选择随意拾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你在做公益。当你选择在公共场所保持随时随地的安静,你在做公益。当你每天读报,每天为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深深地祈祷,你在做公益。。。。。。。。太多太多时候,你在不知不觉中做着你力所能及、服务公众利益的事儿,那么你就是在做公益。公益就是公众的利益。甚至于你照顾好自己,不会给别人增添麻烦,你也是在做公益,因为你也是公众的一份子。也正因为我们都是公众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的做着公益,所以我们每个人也在无时不刻享受着别人作出努力所带来的便利。因为我们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关心自己,好好对自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需要关心国家,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样因为我们是公众,我们在享受着别人付出所带来的美好,所以我们也需要去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为公众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儿。人的生活如若能刚好满足生存需要就恰恰足够,再多,就会变得贪婪;贪婪会毁了你的一生,把你卷入一场你自己都不明白的战争。这个世界越来越仓促、节奏在飞速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与温室效应以反比例的速度急速下降。忙碌。压力。冷漠。厌倦。疲惫。我们是为了什么要一直以这种状态活着?是为了生存?我看不竟然吧?踏实肯干的你,大学毕业,怎么说也是可以混得一个温饱生活,可是就算这样,你也不会满足,你会发了疯似地拿自己跟比你强大的人不停地作比较,你也会总是处在旺盛的物欲掌控中。然后不停地追逐。追逐。追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个头。与此同时,那些与你一样有血有肉的同胞,或者说就是那些生活在你记忆的童年里的人们,也可能是你从未曾察觉的那么一个群体,在为你的生活物资供应做出默默地贡献,以满足你无限的贪欲,但他们却没办法填饱自己的肚子。你在疯狂地追逐那个永远也没法满足的欲望,他们却在能否生存的边缘徘徊,亏你们还是同类,亏你还享受着他们用心血换来的东西。你的感恩心去哪儿了?你的责任感又去哪儿了?公益确实很简单。举手投足间我们就可以改变一点、多做一点、贡献一点。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多考虑考虑,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我们需要有陌生人间的温暖。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需要明白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和你喜欢的人,你没有办法存活。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思考、一次小小的关心,能带来的改变其实很大。我们需要知道人活着如果只为了自己的欲望,必将穷其一生、伤心一生。我们需要知道当你真诚的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真诚的对你微笑。我们需要拥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如果你也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我们需要团结我们的所有同胞、需要团结所有的生物、需要团结地球母亲、需要和谐共处,一起来面对可能会到临的世界末日。我们不是一个人。一个人活不下来。公益是公众的利益。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当时的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本地,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情,于是白天去谒见杨震,晚上则准备了白银十斤想赠送给杨震。 杨震对他说∶“我们是老朋友,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的离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志传》,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篇六:《将心比心》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2088.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