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得近一点与离点远一些
对待事物的看法很简单,无非是靠得近一点或离得远一些。但是,何谓靠得近一点或离得远一些?
古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很好的读书,将在闹市的家迁至清静的地方,即是离的远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便是离得近一些。道理很简单,却十分难做到。
每个人都知道毒品是糟粕,害人的东西,但是依旧有许多人选择靠得近一点,这就是没有深刻认识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先了解距离这个概念。
距离本义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间隔,稍加引申,即为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喜欢一个物品,会对它爱不释手,此时你们之间距离几乎可以忽略。随着时间变长,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它的吸引力在减小,你会逐渐忘怀,距离也因此变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距离的尺度呢?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并非完全赞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对一些东西全盘否定。杀人犯有他的勇气、阿谀奉承的人有他的处事原则,鲁迅先生更是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毒品也能警示后人。这说明万物皆有其长处,再优秀的人也有他弱势,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的对待每一个人,不要过度吹捧,也不要过度贬低,坦诚相待,吸收所长。曾在大冰的作品中看到一个主人公——铁成,他的人脉很广,但却从来不偏爱某一个朋友,在他眼中,朋友即平等,不会因为新朋友而遗忘了旧相识。这就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好方法。
人生而就有欲,尤其是面对世俗的功利与贪婪,鲜有人能做到视功名为身外物。张良是刘邦身边一位谋士,他足智多谋,辅佐刘邦一统天下,但在功成名就之时,他选择了隐退,远离官场,不求功名利禄。相反,韩信则过于贪婪权利,导致刘邦产生不满,最后引来杀身之祸。张良成功隐退,流芳千古,这是一个人对于欲望的距离掌控的优秀案例,不贪、不羡,该告老还乡就隐退,认清现状,适时选择才是最好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与每个人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要老是围着某个人转,要权衡尺度,待人平等,才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也不会因为未能顾及到某些人而受到其疏远。在荣誉面前,我们应当争取,但不能过度在意,并非每一个奖章你都能拿到,认清现状,不因物喜,不以已悲,正确理智的面对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当把握好对待事物的距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拿来主义一般,懂得靠近一点与离得远一些的尺度。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4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