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深圳一模前20名优秀作文点评
坪山高中语文教师点评
1.“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5分)
独马出征难败军,孤木独立难成林。万马奔腾的豪放,不输一骑绝尘睥睨的身姿;群竹成林,不输梅花独立孤傲的风采。(开门见山,观点鲜明,句式整饬,有吸引力。)
一骑绝尘的独领风骚,比不上万马奔腾的雄奇壮观。(按语: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论点,思路清晰。)远望一骑逍遥天际似乎有着别样的潇洒,但怎比得上万马飞驰而过尘土飞扬来得震撼人心魄。(此句可见作者已有成熟的思考能力。)就有如一人台上演出,没有音响,没有环境,没有气氛,没有灯光,纵你技艺再精,也不过孤芳自赏。(比喻贴切,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一骑绝尘即便有万夫莫开的傲人姿态,终不如万马奔腾众志成城的威武景象。(紧紧围绕主旨。)一骑绝尘,便有再大的能耐不过是用尾扫起一抔尘土散漫开来留人一个孤傲的背影(此句过长,“散漫开来”后加上逗号会更好。)又怎比得上万马奔腾开天辟地的气势以及破山裂石的力量。虎牢城关,吕奉先一人当关,有万夫莫开之势也无匹之之力,终成三英之名;乌江江头,项羽终是寡不敌众,自刎江畔。一骑绝尘的潇洒终究是被万马奔腾的气势所湮没。(按语:此段可见阅读功底,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素材的运用较为贴切。)
两方交战,气势为先。(紧扣中心。)谁都不能否认张翼德长板坡(此处为错别字,应写为“长坂坡”。)上的气势磅礴,谁都不能否认高庞枪挑十余铁滑车的气势冲天,也没有人能否认斯巴达克斯在面对罗马第一军时的气势如虹。(素材丰富,令人眼前一亮。排比句式,很有说服力。)一骑绝尘有着独领风骚的气势,亦不可小觑,更不可说不震撼人心,但相较万马奔腾而言,这仅是小势。(按语:此句一出,可见作者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古代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那幅“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即便身不在其中,也如在其境,十分震撼人心。想必如果一骑绝尘与万马奔腾相撞,前者立刻或被摧毁,而哪个场面更加震撼,就立分高下了(此句将二者直接对比,更能让人信服。本段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层层深入之感。)
多方竞争,气势为先。(从“双方”到“多方”,观点似有递进,但是如此说理似乎不是很有必要。)一个人有气势,一群人更有气势。每个人在进行事业(按语:搭配不当。)时背后都会站着一群人,也有个别孤芳自傲,遗世独立。(此句欠流畅。)背后有一群人支持,即便没有钱的支持,没有技能的支持,这股气势有如浩瀚大海、磅礴云山,令人震撼,而因这股气势造就的成功也令人震撼。(文中多次出现“气势”、“震撼”这两个词语,似有才穷之态,读来不甚畅快。)于是,这个群体汇成一股万马奔腾的气势。而一个人没有他人的支持,甚至足够优秀(关联词不当,“甚至”应改为“即使”。),但也只能形成一缕一骑绝尘的气势(按语:“但”有些多余,可删去。“一缕”形容“气势”,搭配不当。),留下一个无人问津的萧瑟身影。(此段观点不够清晰,有些重复和凌乱,读来甚为饶舌。)
因此,万马奔腾的场面更加震撼人心;万马奔腾的成就更加辉煌耀眼。
(开篇出手不凡,但这样的结尾虽说有点明主旨的效果,终显得有些套作,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评:本文主要有三大优点:1.句式整齐,多用排比,较有气势;2.文学修养较好,素材丰富,且所用材料主要集中在战争、历史等方面,风格鲜明。3.有较强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思维成熟,观点鲜明,对文题及素材的解析很到位。
但从整理结构来看,本文虽然中心明确,但在观点的表达上过于单一,逻辑性和层次感有待加强。(坪山高级中学陈洁老师点评)
2.“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6.5分)
月明星稀的夜里,一轮玉壶光转,煞是耀眼可人,可星辰却因此黯淡了光辉,这夜幕几乎成为明月的独角戏;而繁星满天的夜里,一颗颗星辰虽不如明月光洁,但照亮了每个人的夜空,如众宾欢宴,群歌齐唱,一派繁华热闹。比起月明星稀的“一枝独秀”,我更爱着繁星满天的“百花齐放”,如此,我们的世界方得“春满园”。(开篇引述材料,通过对比,点明中心观点。不“批评”对立面,而是比较说明,观点简明有力。)
“参差多态乃是人生幸福的根源。”尼采如是说。遥想远古洪荒,尼罗河的洪水滋养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爱琴海的清风吹拂着古希腊的飘飘衣袂,黄河水拍打在华夏子孙的心间。(画面宏阔)千百年间,若没有世界各地散落的参差多态的文明星辰,何以有今人幸福群星闪烁之时?若当时有某种强大力量将全人类文明统一,则人类上下千年的历史将会如何谈起?(假设论证,围绕中心)我十分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唯有“繁星满天”的生活,方能让我们真正生活在自由与欢乐之中。(正面论证,通过人类文化多元的追溯,从“面”上讲解文化的“繁星满天”)
论及“繁星满天”总忍不住想起中国东周时期的楼下学宫和拉斐尔描绘的那幅《雅典学院》。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繁荣时期大议是重合的,楼下学宫与典雅学院相隔千里,却都以学术的争鸣,思想的碰撞而名声远扬。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各种宝贵的思想的无限可能性和自由畅快的学风。从孔孟,到老庄,再到苏格拉底,柏拉图,(注意时间顺序)无数思想家的繁星荟萃,化作远照千年的光芒,成为我们的共同的财富。(从“点”上论证文化“繁星满天”之美)
然而,时间往后推进,汉武帝后儒学独尊,儒学成为一轮冉冉而升的明月。盖住了其他学说的光芒,直到清明时期,传统的儒家已沦为让我们民族止步不前的桎梏。一个精彩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走向单调的时代。明月虽然同样光亮,但却失去了繁星的活力与生命,(扣题分析)我们及我们的社会前进的动力又从何而来呢?于是在20世纪初我们痛彻反省,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最保守的旧书生,或是激进的革命青年,两者皆在北大和谐共存。我想,这是有了“繁星满天”。我们的中华名族,中华文化才能不惧险阻艰难,一路高歌,开创自己的新天地与新奇迹。(正反论证,承接上文,从古到今,选取典型代表,阐明观点。)
“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虽然同等明亮,(这句话不太符合逻辑)但在布满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时代里,我们才会自由解放,才会去追求人的价值与理想,迎来一个盛世,一个参差多态的时代。
那么,让我们且行且歌,去追求我们头顶那片璀璨的星空。(结尾巧妙化用,点题)
总评:文章思路清晰,(字迹工整是本文高分的基础)。结构层次分明,论述中集中在“文明、文化”的角度,使得全文中心明确,古今中外例证,画面宏阔;“正反对比”正好扣题“你更喜欢哪一个”,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方面还可“精饰”。
(坪山高级中学张婉秋老师点评)
3.“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7分)
辽阔的草原上,有时万马奔腾,有时一骑绝尘。这两种景象各有特点与魅力。前者场面壮阔恢弘,让人心生澎湃;后者潇洒自在,让人不禁嘴角轻扬,心生快意。
不同的景象吸引不同的人,正如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人生路。于我,我更钟意“一骑绝尘”,虽没有“万马奔腾”的豪壮气势,但胜在胸中志向明确的坚定,以及独面困难的勇毅。也让我一骑绝尘吧!勇敢坚定地向着远方策马腾跃,把影子留在身后。(作者巧妙地将“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转化成不同的人生路,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直截了当,统摄全文。)
不是说朋友的陪伴不够温暖,但有些路只能我们自己走;不是说父母的庇护不够温存,只是有些困难只能我们自己解决。(连用两个“不是……但……”的对称句式,回答为什么我更钟意“一骑绝尘”,很有说服力。)人是社会中的人,离不开人情的维系。但人世迢迢,万水千山,我们总会遇到一个拐角,开始一人行走。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纵容自己依赖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独步”的能力,勇敢地挣脱亲人好友的手,在人生道路的拐角淡定而坚定地走,不回头。不回头不意味着冷漠不信任,而是决绝,决绝地创造条件让自己成长,决绝地给别人一个契机——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以及渴望飞翔的翅膀。
“一骑绝尘”往往给人孤寂甚至不合群的印象,但这种变相的独处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缩短与灵心的距离。(进一步将“一骑绝尘”转化为独处,承上启下。)
简媜曾说:“在花事茶蘼的人生市街上,走入幽静无人的小径才能体会独处的独特魅力。”“杏花枝头春意闹”固然令人心向往之,但我更喜欢“青萝拂行衣”的喷涌而发的感叹。”(引用论证,简媜的这句话很自然地将文意引向独处的魅力与作用,“杏花枝头春意闹”与“青萝拂行衣”两个诗句也很恰当地表达出热闹与幽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境。)独处,是给自己一面镜子,追溯过去的人和事,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启明心智,总结宝贵经验,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过程。在一次次卸下人前虚伪的面具,狠心揭开伤痂时,你才有可能真正认识自己,不是来自你的自以为是与别人带有成见的不负责的意见。这样与自己坦诚相见,是离群后“一骑绝尘”的独处珍贵的恩赐,让你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不因自卑黯然神伤,也不因一叶障目而被动退步,独处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不会因为选择“一骑绝尘”而孤寂,因为我拉近了与心灵的距离,成为了自己的知己。我也不会因此而处于孤立无援状态,因为这会使自己成长为自己的上帝,拥有飞翔的翅膀。
(语言精练,结尾有力。)
总评:这篇文章论点鲜明,中心明确,作者将对于“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的选择转化为对于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一人行走”“独步”“不回头”“独处”,都是作者对于“一骑绝尘”的诠释,语言生动精辟,富有哲理性,如“不回头不意味着冷漠不信任,而是决绝,决绝地创造条件让自己成长,决绝地给别人一个契机——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以及渴望飞翔的翅膀。”“我拉近了与心灵的距离,成为了自己的知己。”“使自己成长为自己的上帝,拥有飞翔的翅膀。”让人忍不住在心里反复诵读,回味无穷。
(坪山高级中学马丹老师点评)
4.“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辽阔的草原上,群马飞驰而过,气势汹汹,不由让人心生敬畏。而在此时,一只马独领风骚,独自奔腾在原野上卷起阵阵尘土、狂野而潇洒。我承认万马奔腾让我感叹,但一骑绝尘更令我震撼。(开宗明义,通过两种情形的对比,巧妙转笔,说明观点:“一骑绝尘”更为震撼。)
如果说万马奔腾是激情的涌动,那么一骑绝尘便是生命的礼赞。一匹马,带给我们的是冲破桎梏的魄力,是更大的震撼。(承接上文,点明主旨。主题句万岁。)
一骑绝尘是于恬静中爆发的一次呐喊,正是周围的映衬使其更显震撼。我们总是习惯于我们所熟知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更值得我们驻足的风景。(深化主题,将一骑绝尘具体化,概括出“一骑绝尘”的深层意义。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给“一骑绝尘”加双引号,标点规范意识不强。)万马奔腾气势盛大、自然能带动人们的情感,然而一骑绝尘那孤傲而健朗的马儿难道没有击中我们内心深处吗?人总有成为少数甚至独立于世的时刻,但那时,我们能否像那一骑,活出自己的精彩与震撼?竹林七贤隐于山水,不为时人所理解,然而他们没有改变自我,依然像那马儿挺起胸膛昂首前行。是不是离群之马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凛然大气、于黑暗之世一骑绝尘的风骨将永远闪耀,这种精神不令我们敬畏吗?(承接上文,加入竹林七贤的例子,使“一骑绝尘”象征含义具体化。)
一骑绝尘是于黑夜里忽现的一粒光芒,是震撼人心的个人独舞。万马奔腾重于团体积攒的气势,每匹马可能都很平庸。而一骑绝尘则是一匹良马终于奔腾于辽阔原野的心灵震撼。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沉潜研究学术二十年,无怨无诉、刻苦钻研。终于,他如那骏马冲入人们的视野,傲视苍穹。试问,其学术积累之深厚,精神人格之独立又怎是“万马”可相比的!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人们所铭记,其经历的艰辛苦楚我们又怎能体知。然而当她终于一骑绝尘、创造辉煌的时候,世界都在为之陪舞。我们看到的一骑绝尘远不仅是一匹马。更是凝集在它身上的、象征精神与力量的光华。这幅情景不令我们震撼吗?(诺奖屠呦呦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一骑绝尘”的内涵。)
我们希望活出精彩的人生,但我们是否坚持了自己的本心?一骑绝尘的妙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颤动,它带来的更是人们对自身的思考。不群而卓、一枝独秀,我们或许应努力去成为那绝尘的一骑。
于风雷叱咤中的呐喊,于昏黑暗夜中的闪耀;于苍茫原野中奔腾,于浮华万世中绽放。让我们坚定自我,做那一骑绝尘中的千里马吧!
总评:本文学生文字功底极佳,开篇名义,点名了论点。本文重在论述“一骑绝尘”的深刻内涵,用“竹林七贤”以及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例子加以例证,逻辑严密,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不足之处在于“一骑绝尘”与“万马奔腾”的对比论证稍弱。总体而言,是一篇考场佳作。(坪山高级中学王洁琼老师点评)
5.“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5分)
我们都是宇宙中那小小的一颗星,然而,我们却都渴望是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但是,我们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满天繁星中最特别,最努力的那一颗。(第一段层层递进,由大到小,再到自己,如剥茧抽丝般推理出自己的观点,简洁而又有条理。)
相对于“月明星稀”,我更喜欢“繁星满天”。(观点明确,言简意赅。)繁星虽然渺小,但他们相互陪伴;明月虽然皎洁,但它却孤独。(能从陪伴与孤独的角度来谈二者区别,有点味道。)有人曾说:“一花独放不是香,百花齐放春才到。”(引用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好!)夜空也是一样,少繁星的天是不完整的。(迁移得好,整段简介有味道。)
在人生中,我们都需要相互陪伴的友人,就像“繁星满天”,只要看着,就不会觉得孤单。(结合繁星谈人生)虽然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星空,但是如果你缺少了一个友人,那么你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了。满天的繁星也不停地在为前进的人照明,当你疲惫不堪,抬头望着繁星,你就会知道它们陪着你风雨兼程;你就会知道即使渺小也会有自己的一片星空。“繁星满天”更像是人生的陪伴。(本段抓住“繁星满天”来谈人生的感悟,专门谈了人生路上朋友的陪伴,照应第二段。)
曾经我也想与曹操一同赏月,看那“月明星稀”的奥妙。一轮明月在空中却只有稀疏几颗星的陪伴,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曹操是否也想找个人来陪伴。但是,成功的人总是经得起孤独,而我却只想成为繁星满天中的其中一颗,而不是那一轮独特而又孤单的明月。“月明星稀”更像是成功路上的孤独。(本段抓住“月明星稀”来谈人生的感悟,曾经也想追求那份皎洁,但自己更喜欢有陪伴的人生,而那份孤独的皎洁,却有种高高在上的凄清,令人赞叹,却高处不胜寒。照应第二段。)
“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都会出现在浩瀚的苍穹里,就像陪伴与孤独,也像挫折和成功。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注视星空,总会想到自己的渺小。高考,就像是那夜空,而我们都是那一颗颗星星。在这途中,我们都渴望被陪伴,理解,就像满天繁星一样相互照亮前行的路。当高考来临,我们都希望成功,都希望成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一颗。我们忘记了当初的陪伴,只记得竞争,但是,总会有人成为繁星中最亮的那颗。希望那颗星是你,也是我。(本段把“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相结合,谈了对他们的感悟。紧接着结合中学生最熟悉的高考谈现实,谈高考路上的迷失,谈对迷失的理解与渴望。)
时光渐渐,夏日渐短。在这最紧张的日子里,希望有你们的陪伴,我会收藏好愉悦,欢喜,希望在日后回眸,那是一场花开的嫣然。
(本段针对美好,用最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花开的嫣然”这语言一级棒!)
不论“繁星满天”还是“月明星稀”我都只想成为那最独特,最努力的那颗。(最后一段,再次点题!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与第一段前后照应。)
总评:本文语言优雅,在考场作文中,能够这样信手拈来,可见作者文字功力之深厚。本文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高度,能够抓住陪伴与孤独的角度来谈二者之区别,思想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本文在结构上,巧妙用总分总展开,并且前后还有照应,结构比较严谨!不过“月明星稀”的孤独感觉谈得不够到位,如果能够再充分一些会更好!
(坪山高级中学王丽霞老师点评)
6.“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5分)
辽远莽苍作为背景,烈日灼心渲出底色,跫音如窗,仿佛不知疲惫地奔来的万马耍时充盈了整个画面;而同样的光景的另一幅画卷里,一匹孑然一身的骏马清晰地留下一幅剪影,扬起一路飞尘。看到何景,你会震撼?(用文采斐然的语言再现“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的场景,给读者强烈的带入感。)
诚然,“美的光谱形态万象”,不同的人对此亦会有不同的体悟。于我而言,若“万马奔腾”令我“怦然心动”,则一骑绝尘更令我“逸兴遄飞”。何为其然也?(第二段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句“何为其然”也引起读者好奇,开启后文。)
震撼之感,来自于独树一帜的直观感受,来自于咀嚼后不灭的深层意境。依现代学的审美角度划分,美大体可划分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都是驰骋的马,都洋溢着充分的草原上的野性与张力。然而他们营造的第一观感却截然不同。从浅层含义说,万马填充了整个镜头,至少是大部分视野,与草原的主次构图不突出;一骑则不然,一望而知辽阔草原是为其作烘托的。从深层含义说,“万马”因数量多而遮蔽了“马”作为独立个体的特点,留在脑中的是一群马,只能有个大体印象而非细致到“万马”的洞察;“一骑”因稀而贵,占据了观者的思绪,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世人心旌驰荡。”“墙角一枝梅”才令诗觉出春的信息,若是莺莺燕燕不绝,只怕再敏锐的诗人也会司空见惯。(从美学的角度解析“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表明自己在美学上更青睐“一骑绝尘”的原因,让文章具有美感厚度。)
震撼之感,来自于个体生命的呐喊,来自于引起深刻共鸣的人文情怀。的确,万马奔腾的画面,投出的是喷薄欲出的、涌动的鲜活的力道。但“一骑绝尘”中的“绝尘”更是余味隽永。这“一骑”透露的是生命的遗世独立、清高倨傲。不管是意外离群,还是另辟蹊径,都与人类有惊人的暗合之处。古代君主,改朝换代,武曌寂寞地做着女皇,“绝尘”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评说;怀王身侧虎狼相伴,唯有屈子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道学家假清高,假哲学,混迹官场,李贽冷眼旁观,走着形影相吊的抨击君主专制的璐;……若武则天不是唯一,怀王广纳贤才,天下揭竿而起,他们的艰苦卓绝,他们的壮烈与孤独,想必底色也不会那么的鲜明突出?(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解析“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的各自风采,从而把话题引向人类生命精彩的探讨,用例证法来说明自己更钟情于“一骑绝尘”的原因,从而提升了文章主题,加深文章深度。)
对于我而言,“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与其说是美学命题,不如说是哲学命题。认为哪个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实质上反映了内心是甘于被埋没,还是勇敢做唯一,勇于“绝尘”给世界一个挺拓的背影。我愿像科比.布莱恩特,创造单场81分钟的神话,即使退役也笑着自己离场,像陶行知所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从哲学角度表明自己愿“一骑绝尘”的决心,震撼人心。)
奥斯卡.王尔德曾告诫众人,“作你自己,因为别的都有人做了”。我想,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万马奔腾的时代;但每一匹为了远方奔腾的马,都要有“一骑绝尘”的追求,绘下私人定制的华章。(强调自我观点,鼓舞人心。)
总评:本文既文采斐然,又具有思想的厚重感,读后让人觉得意味隽永。作者从美学角度和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从而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愿以”一骑绝尘“的姿态来追求生命精彩的观点。文章中出现的例子也涉及文学、史学以及体育,让人觉得事例不单一,更显示作者的丰富的知识面。(坪山高级中学张娜老师点评)
7.若心不怀敬,则勤无意义(54.5分)
(题目可为:心若不敬,勤有何用)
“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像是中国人的一块金漆(字)招牌,是国人自豪的资本,也令世界人民交口称好。但当这一份权威认证的“不敬业”似乎就让这块金字招牌失色不少。那么中国人的勤若失了敬,便如再美的夜空少了星星点缀,就少了魅力与吸引。(以俗知的常识引入,把材料中的“不敬业”两相对照,明确指出“勤“与”“敬”的关系。)
所谓敬,敬是一种对工作的尊重与热爱,并不是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的一种负担。(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自己理解的“敬”。)
中国愿作开荒牛,愿竭尽力量去做去完成,可这背后却是有某种目的驱使,或为名,或为利,只有完成只要勤奋我们便可以获得一些东西,是这样的心理促使我们的勤。但若心中是怀有敬的,那么勤才是真正的勤。愿于(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是因心中有爱与尊重,那才有意义。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一生笔耕不辍,心中饱含的是对写作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不要问我为什么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只有爱你的职业或学习,我们付出的努力才不白费,不是一种负担。(两相对照“勤而无敬”与“勤而有敬”,推出心怀有敬,才是真正的勤,也才有意义。并引用中外名言与人物事例来论述说明,强化自己的观点。)
我们心怀敬与只有勤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要求我们要敬业,呼唤心中的那一份尊与敬。(在论述完“勤”与“敬”后,才自然推出“敬业”,可谓水到渠成。并明确呼唤心中的那一份尊与敬,也是全文要明确的中心。)
中国人的勤奋体现在数量上,而敬要求在“质”上有一定的丈量。中国的动画世界一年出产过千部动画,中国制造却无法让民众满意,孩子们投向日本动漫的怀抱,而国产动漫便成为一个笑话。我们创造了,有很多部可是如果呈现出来的作品无质,那么再多也是无用功。所以当去年《大圣归来》上映后,观众纷纷赞扬,认为是市场良心之作,让人看到了动漫创作者的诚意,也造就了中国动画电影新纪录。(明晰“敬业”要在勤业的基础上有质的提升,量与质,此量的累计不一定能带来质的提升,需要“诚意”。用90后熟悉的动漫例子进一步论证。)
我们不难看出,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他为世界所称扬赞叹,而不是落得产品堆积仓库的尴尬。
只有心怀敬,勤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那么要敬业,我们必须要秉承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去享受工作,在快乐中去完成,在愉悦中发挥勤劳的精神。(勤要有意义需要敬,敬需要每个人的“乐业”,层层深入。)
毛姆说因为自己对写作的热爱让他从未停止写作,他的作品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只有心中保着一份爱与尊重,工作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再次运用名人事例为文章观点助力。)
我们当然要保留勤劳这一不可缺的美德,但是敬由心生,只有心与手都在路上,那么蓝图才自然“心”到渠成。(结尾形象而有力。)
点评:作者全文紧紧围绕材料的“勤”与“敬”字论述,正反对比,层层深入,援外论今,着眼现实,将全文要说明的落脚在“心与手都在路上。”形象地阐明了自己对二者的看法,中心突出,论述明确。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思路清晰,例子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同时又极有文学味,可看出作者的文学积累之丰富,思路之明确,可谓语文考场之佳作。
(坪山高级中学张强强老师点评)
8.论中国式敬业魂(54分)
在这个充满着期望与现实的大信息时代,大数据分析这一科学手段其严谨性难以驳斥。但是我以为,不能主观的从数据分析的结论中让“中国人”成为不敬业的主语。
中国人是敬业的。这种敬业,是各国精英或“大国工匠”般人物辛勤的缩影,不妨谓这精神气为“敬业魂”。(论点提出得鲜明,并且一反一正的提出方式也强化了观点。)
且令我引英雄之典。(这句有味道。)
焦裕禄生死献兰考,钱学森致力发愿原子弹,两弹元勋率团员破重重困难,袁隆平沉潜造杂交水稻之传奇,朱棣文夜以继日钻研物理之深邃,兰可贞毅然开辟气象研究之先河,马云、蔡崇文于IT行业中打下场场漂亮战……凡此种种令人扪参兴叹(扪参兴叹不是个成语,考生应该是想化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二句,但是采用的简化方式有问题)的人物,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的敬重都是我们的敬业魂。(例子丰富,语言也很简洁)
如此看来,何以见得中国人不敬业了呢?(反问有味道,也使行文脉络更清晰。)
再将镜头回归平凡生活。
国庆阅兵中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的艰苦日常,爆竹鞭炮喜庆中那些仍在各公交公司,地铁口坚守着的人,他们将内心中柔软真挚的思乡情与敬业魂融合得如此契合……(存在病句,后句中的“他们”不能指代前句中的“艰苦日常”,此类错误在后文仍有出现。)
生活处处细节与人情味中的敬业形象怎能不是“中国人”敬业的体现呢?
“中国人的视角里,西方人敢于追求自由,可以为了内心的诉求而漂泊,而西方人的视角里,中国人勤奋好学,敢于牺牲周末并努力至世界各个国家做生意”这是杂志中一位意大利男孩的自白。
从外籍男孩的视角里同样可以感知中国人敬业的精神,勤勉的品质,这样的品质是追溯到古时囊荧(错别字)映雪,凿壁偷关(错别字),百里赴京科高路,至今日之高考备战科研坚持艺术创作……(以上是从不同方面论证中国人的敬业。)
只是,我更愿意认可,中国人的敬业与西方所追求的“自由”并非自相矛盾,勤勉与精神的上的自由反而相得益彰。(至此,文章进入了第二个层面的论证)
国人敬业爱业,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价值,是因为在工作中收取知识,在知识上沉淀涵养,在涵养中享受精神自由。
如此一来便看可以主观上解释数据显示的结果。
第一,盖洛普工业对敬业的理解与评判标准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中国人在恪守中国之敬业精神对待自己工作。但是,在工作上表现的态度未达到西方学者的评价标准,那么,所谓的“中国人”不敬业一说不能成立。
第二,中国雇员中有部分人因为经济问题而选择了这一职业,而在这一岗位中无法寻求上文所述的精神自由与自身价值以致对工作有所懈怠。但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的,他们只能是工人阶层的部分代表,而“中国人”涵盖的是各界精英翘首,无私奉献的老师医生等等……他们不是文中所提的“雇员”,(此处逻辑不严密,医生老师就一定等于无私奉献?就先天被排除在了雇员之外?)因此,“中国人”不敬业不能自成一说。
驳斥材料观点后反观中国敬业魂。是知识,哺育莘莘学子传递代代品格,是思维,成就国人引以为傲的勤奋勇敢,是独立,是爱己及人……敬业魂大有可颂之处,因为它是太多因素的凝聚。
学生时代对知识的热爱,成年后对岗业的热爱……敬业魂应当回到生命最平淡的东西……它的意义。生命不是以完好的躯体终结为荣,而是侧面打滑使出浑身力气并大声宣布:好一场旅行!
总评:文章体现了学生的思辨力和思想性,不是空洞的口号式的考场作文。作者思路很清晰,先论证自己的观点,再思考为什么材料会得出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结论,结构挥洒自如,没有一般考场作文的结构僵化之感。语言的简洁、老练、有味道也是文章的特色之一,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味道”,反而出现了病句、文意不通的情况。同时,最后四段的论证逻辑还有待商榷。作者并不知道所谓西方评价“敬业”的标准是什么,也没有说清中国的敬业标准是什么,所以以标准的不同作为为中国人的敬业辩护的武器显得有些虚弱。(坪山高级中学宋诗馨老师点评)
9.“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5.5分)
夜空静谧,时有繁星,时有明月。在这浩瀚的夜空下,“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孰优?于我,应是“繁星满天”。(开头点明作者观点,开门见山,立意鲜明,简洁而从容。)
常人贪多,星繁自然要好过星稀。(用常人的想法自然引出自己的看法。)正所谓,繁星满天,星光灿烂,月明星稀,星光黯淡。这诺大的夜空若有繁星点缀岂不更好?因此,“”繁星满天”要比“月明星稀”更胜一筹。(阐述作者喜欢“繁星满天”的原因,并再次点明观点——“繁星满天”比“月明星稀”好。)
自然之星辰璀璨夺目,历史的星辰也是光芒万丈。(从历史的角度来对“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做对比,突出“繁星满天”的优点与好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孔孟的儒学为国为民,老庄的道家清静无为,墨子的墨家兼爱非攻,还有苏张的合纵连横,公孙的白马非马,孙膑的围魏救赵……各方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者举例了诸子百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知识,并体现了“繁星满天”竞相斗艳的场面。)这就是思想文化夜空下的‘繁星满天”让人心驰神往。(转折,对比)只是,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使星辰暗淡,变得“月明星稀”。这种文化上的一家局面则令人扼腕叹惜。(此处的“独尊儒术”与前面的“百家争鸣”做对比,证明作者的观点。)
在自然中,“繁星满天”要比“月明星稀”更加震撼。(从自然的角度对“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做对比,再次点题。)同样地,在文化上,“繁星满天”也要胜过“月明星稀”。(此处从文化的角度对“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做对比,点明了其好处与弊端)有人说,文化的发展需要稳定,一家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但是,一家文化独大终会腐朽,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只有文化与文化碰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化才能长久地世代传承。(论述“月明星稀”的弊端。)
社会上曾有许多畅销书红极一时,一些畅销书作者如郭敬明也成为名人,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某些人的质疑,批判,诋毁,又有日本动漫,美国大片,韩国偶像飓风行中国。(从社会上的现象进行论述,使文章更贴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感。)这也遭遇到一些人的抵制,认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这实在是危言耸听,一些文化能破坏自身文化,只是因为自身文化不够强大,而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去批判其他文化,而是应该去学习,去领悟,然后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鲁迅的“拿来主义”。
所以,文化上能够遭遇到别国侵入,不须去恐惧,而要去面对。“繁星满天”比“月明星稀”更为合理,也更加实际,带给中国文化繁荣。(结尾太过于仓促,只从文化上总结了“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的优劣。)
总评:这篇文章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繁星满天比月明星稀好,接着通过从历史、自然、文化的角度列举大量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和独尊儒术对比,更加具有说服力,但结尾有点仓促。文中许多句子用词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引经据典、刻画生动,既举出例子说明繁星满天的优点,又列举了月明星稀的不足,使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内容又很充实,所举的事例与论点非常符合。(坪山高级中学施梅芳老师点评)
10.“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5分)
在浩瀚无垠的天际中,(“在”字略拖沓,可去掉)有时繁星满天,每一颗星都在黑夜中极尽光芒,璀璨绽放,为寂静的黑夜平添无限的生机;有时月明星稀,一轮明月骄傲地俯视大地,惊艳了整片天空。(“极尽”、“平添”两词的运用十分恰当。)对我来说,我更喜欢“繁星满天”的景象。(顺势而为,在对比中引用材料;开篇立论,表明立场,总起全文,有文体意识。)
繁星满天,即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应有的平台中绽放自己。(从个体与集体的角度出发,提出观点,思维清晰。)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思想活动空前活跃,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无一不积极地阐述着自己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激烈地碰撞,绽放出一个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存着自己的清香与馥郁。(繁星对应百家思想,黑夜对应时代巨幕,思路清晰,分析恰当!)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道理论证,简洁明了。)“月明星稀”的景象固然吸引人,“一枝独放”的景象固然魅力十足,但“繁星满天”的景象更具活力和生命力,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结合前例,环环相扣;结合社会,视野开阔。)
繁星满天,正如每个人都满怀对光芒的追求,每个人向自己的梦想追逐。(从个体与自我的角度出发,提出观点,层次分明。)约翰列侬曾说:“一个人拥有的梦想,是理想;一群人拥有的梦想,便是真实。”月明星稀中的“月亮”固然明亮,但它的光芒却让人难以感觉到真实,让人触摸不到时代的脉搏;而繁星满天时的“星”虽然微弱,但众多的光芒汇聚在一起,让光芒更显真实。(正反结合,对比论证,有条理,有说服力。)文艺复兴时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起绽放,才更能显现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表现一整个时代的著作。而单单几篇旷世巨作怎能拥有如此大威力?(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例子概括性使用,再次展现了作者平日的积累。)
在“中国梦”的天空下,每一个中国人所拥有的梦想便是一颗颗繁星,只有每一颗繁星都发出璀璨光芒,中国梦才能更闪亮。(结合时代主题,极具时代特色!)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每个人民群众都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若只是“月朗星稀”;只是让国家领导人或某些领域的名人来追逐梦想,历史铸就不出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难以实现。(结合现实再次正反对比进行论证,观点鲜明)由此看来,党和政府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十分有道理的。毕竟,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该句语言过于政治化,建议换用有文学色彩的表达)社会发展需要“繁星满天”而不是“月明星稀”。
只愿满天的繁星迸溅出夜的精彩,撞击出夜的活力,释放出夜的光芒。(运用排比,富有气势!)
总之,一轮明月不是夜,群星璀璨夜溢天。(总结全文,再次申明立场。)
总评:本文开篇立论,摆出立场。两个分论点一者从个体与集体入手,一者着眼于个体与自我的发展,最后落到社会现实。这是一篇以论证手法见长的文章。开篇引论、分论点论述、主题升华三个部分全部采用对比,条理清晰。
从语言上看,本论部分的论述语言较平实,开篇与结尾采用排比句式,长短结合,富有气势和感染力。建议通篇的语言的风格尽量统一。(坪山高级中学王运发老师点评)
11.“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5分)
在浩瀚苍穹中,我们或许会看见满天繁星,或许会看见星星稀疏,唯余皎洁月光;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或许会看见嘶鸣奔腾的万马,或许会目睹一骑绝尘的潇洒。
世人也许更钟爱繁星满天万马奔腾的壮阔,但我想,一骑绝尘更令人震撼。(由一般世人所钟爱,独树一帜引出自己的选择,且“震撼”一词用得有冲击力。)
儒家曾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那便是一骑绝尘的一往无前和勇气。一骑绝尘也许是孤独的,但它更是无畏的。(此句对一骑绝尘的阐释很到位。)生命中应当有一些事物,能令我们为之一骑绝尘而去。(此句的存在,总起下文,令上下文衔接紧密。)
一骑绝尘,为之而去的是心中的信念和追求。(段落主题句。)司马迁宁受折磨与嘲笑,也坚定的完成史家绝唱,使“文采表于后世”;蔺相如明知前方身死难卜路途艰险,也毅然只身前往秦国,顶住万难完璧归赵;钱学森在美国的百般阻挠下突破层层阻碍回到祖国,哪怕当时鲜少有人理解。他们的路途都凶险难测,荆棘丛生,但他们或是为了自身理想,或是为了家国,一骑绝尘,即便孤独,即便艰难,把每一处泥泞,踏出了常开不败的花。(此段三例并举,不仅强化了观点,且雄壮了文字的气势,最后一句犹有诗意的哲理。)
一骑绝尘,为之而去的是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段落主题句。)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昏暗社会中独自引领时代的光,如迎风执炬般,热焰灼手,却难放下挽救国人的责任;(此句虽是议论,但有画面感,使读者眼前浮现鲁迅其人其场景,有感染力。)史铁生终其一生都被残痛束缚,孤独沉寂,但却没有沉沦在抑郁中,而是用笔杆“站起来”,(“站”字一语双关,表现对其人格的崇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选择一骑绝尘或许有无奈与不甘之情,但更是使命与责任推动他们前行,哪怕被热焰灼伤,无人同行,也无怨无悔。
罗曼·罗兰曾说“勇士并不是永无卑下的行为,而是永不被卑下的行为击倒”。同样的,一骑绝尘而去的途中并不是没有孤独、忧惧、犹疑、困惑,但是,这些勇士最终却能以心中的光明驱散途中的重重迷雾,它是一种明知不可为,明知前方无坦途,仍要为之,仍要前行的无所畏惧。(对一骑绝尘者的心态能辩证解读,作出人性化的分析。)
我们生活在群体社会,但也有很多情况下需要独自面对挑战。比如必须完成的工作,比如内心的不安,比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都需要我们一骑绝尘闯难关。万马奔腾是一种热闹,是一种雄浑的气度,然而我们也需要一骑绝尘的勇气。(再次回扣主题)
正如屈原所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课文活学活用,且用的恰如其分。)
总评:此文优点有三:一是作者结构意识强烈,时时记得使用段落主题句,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起承转合非常流畅;二是举例论证的技巧运用熟练,叙述与议论融合自然,强有力的论证了作者观点;三是经常有极具力度与亮点的佳句点缀其间,不仅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也表现出思想的深度,为文字增色不少。美中不足的是倒数第二段作为文章的尾声部分,对上文充沛情感的延续稍欠。(坪山高级中学曹霞老师点评)
12.“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万马奔腾”,这个成语原指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一骑绝尘”,出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着人快马相运,意思是速度很快,只能看到滚滚烟尘却没有看到烈马掠过,最终演绎成一骑绝尘。如今,指证明某人在某方面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让人望尘莫及;也有用于形容如同骑着一匹快马一般飞奔,远离尘世的意思。(叙述材料简洁。“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用引号,显示这个学生规范使用标点的意识强。)
蓝天白云之下,绿茵之上,有一群野马在奔腾,尘土飞扬,而不远处却有一匹马在孤独地飞奔,其境界亦绝妙。(开篇点题,并将“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进行了对比)在我看来,无论是“万马奔腾”还是“一骑绝尘”,都有其给人心带来的独特震撼。(给出自己的观点,“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虽各有千秋,但都给人以震撼)
古人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古语给出“众乐乐”的重要性)遥想当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政治主张、生活信仰展开了火热的争论,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情形。这是学术界的“万马奔腾”,是社会进步强有力的推进工具。由此可见,我们的社会需要“万马奔腾”。(学术界需要“万马奔腾”,社会需要“万马奔腾”,观点鲜明,即提出观点的方式简洁而从容。)
19世纪,梭罗独在木舍,栖居在瓦尔登湖畔,每天由一只“灰色鸟雀”唤醒。于是他给世人留下了一本淡泊、恬静的《瓦尔登湖》。(堂按:给出梭罗之例,照应“一骑绝尘”)再纵观我们国土,有一位明知“以直不容于世”却偏偏嫉世愤俗、特立独行的人士。因为这,他最终引来杀身之祸,却又在临刑前为前来送行的人们抚了一曲《广陵散》,然后从容就戮,留下历史绝唱。他便是嵇康。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从容孤独地离去,这是怎样一种脱俗的孤傲!他的孤傲便决定了他的“鸷鸟之不群”,他给我们留下的,正式那隽永的“一骑绝尘”的背影。(再给出我国历史人物嵇康之例,同样照应“一骑绝尘”,“鸷鸟之不群”用的贴切,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
如此看来,两者似乎都有其不同于对方的美。“万马奔腾”看起来像是繁华热闹,可却避免不了曲终人散时的寂寞。(总结上面两段,将“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对比起来。)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的确如此,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呢?(此处的引用有些唐突)我爱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却也爱墙头傲立的一枝红杏;我爱文成公主进藏时民族和睦的景象,却也爱苏武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清高不阿;我爱山峦绵延的“重岩叠嶂”,也爱山高矗立的雄壮巍峨……(运用排比与对比手法,表明作者心迹,既爱“万马奔腾”,也爱“一骑绝尘”)
尽管看似有矛盾,可两者却是相互依存的。(与前一段是并列关系,将“万马奔腾”和“一骑绝尘”关联起来。)古人有云:“君子和而不同。”这与西方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每一个字的权利”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者都强调了相互对立的两者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在人“独善其身”时,才能保证他所在的群体是有力量的;而当人“与众乐乐”时,才会清醒地意识到群处的好处,在群处中检讨自己,以致于不在偏离的轨道走下来。(上升到国家民族、人格的层面,“万马奔腾”需要“一骑绝尘,同时”一骑绝尘“也能更好推动”万马奔腾“)所以说,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都应被我们接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万马奔腾”不迷失自我,在“一骑绝尘”时不感到孤单无助。(强调了只有包容这两者,才能更好地前进)
既要“一骑绝尘”,也要“万马奔腾”,这才是不偏不倚的正确之道。
(简洁明了,与中心主旨相呼应。)
总评:全篇行文流畅,结构比较缜密,先使用例证分别阐述“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再写出两者的不同与关联,段落主题句简洁明了、扣合主题。(坪山高级中学丁芳老师点评)
13.“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个时代。而文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些时代中,有的产生了无数文学巨匠,有的诞生出几个妙笔文豪,可谓是“一骑绝尘”。
(文章一开头就把文题置身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万马之气魄与一骑之绝尘跃然纸上,但其中“有的产生了无数文学巨匠”改成“有的产生了无数文学巨匠呈万马奔腾之势”使点题水到渠成。)
我更喜欢那“万马奔腾”的时代,那人才辈出的时代。(一“更”字,点明文章任务出发,突显权衡与对比,但排头就“我更喜欢”则显得有些突兀。)
纵观历史,凡是一种艺术真正大成的时代,必是“万马奔腾”的时代。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在这引动时代中,能人辈出,他们将自己的艺术带至最完美的高潮。而也只有这样的一个时代、这样的一种文风,才可能造就“万马奔腾”的景象。二者其实一种有机的统一体。(承文章中的“更”字,把“万马奔腾”置身于艺术大成的时代中,同时赋予其时代感。)
历史上也有不少“一骑绝尘”的时代,如三国时的曹植,一篇《洛神赋》几乎无人可敌,但在战火纷飞间,他就略显单薄,哪有“万马奔腾”来的波澜壮阔、激动人心?(这段文字略显势弱,如果在段前加“当然”,就能与前文紧紧相扣,“哪有“万马奔腾”来得波澜壮阔、激动人心?”,其中“哪有万马奔腾来得”大有郁达夫中《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比如”一词用得特佳,使上下文气倾泻而至)唐朝,文化的积淀使得它的根基十分厚重,影响十分深远,也成就了他“万马奔腾”的场面(这里“场面”不妨改成“磅礴”与文气相承)。李白杜甫自不必说,其他的成千上万的诗人同样出现(“同样出现”不妨改成“共同灿烂”这样才成就了这唐的文气之盛。)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将诗歌艺术推至顶峰,这是多么令人震憾(“憾”应为“撼”,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心中那种浩大的场面感,当然如若想表达“憾”不能生于当时,也尚且说得过去,但总是难免生造之嫌。)!我喜欢它那文风盛行的场面,在这样的时代,自己一定禁不住参与进去。(这句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败笔,完全是弱了文势,原本充溢的力量,却溢在棉花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万马奔腾”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句首“而”字过渡,稍显生硬,缺少了流水的质感。)
一是社会安定,没有战争纷扰。这使人们安居乐业,物质生活没有威胁。于是自然而然地,人们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生活上,而文学,就是构造精神财富的一种十分重要而直接的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文风盛行的时期战乱心定不多,而战火不断的时代如三国、南北朝,虽有文豪可一骑绝尘,如曹植、李煜但终究撑不起一个时代的重担,在辽阔的草原“一骑绝尘”,虽石破天惊,却无壮美之感。(文段对原因的分析,既扣点题,同时内在逻辑值得点赞)
二是当时的风气。就南北朝而言,那时的文章浮华,社会间的风气本就十分怪异,文人的注意力自然被转移至别处,虽不致“万马齐喑”的场面,却终是形不成(“是形不成”改为“难形成”,或许会表达出些许的遗憾吧。)“万马奔腾”之气魄。而唐朝的文明与开放、自由的风气,无疑是诗歌艺术渐臻完美的磅礴动力。
因此,“万马奔腾”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状况与风气,与“一骑绝尘”相比更壮观大气。所以,我更喜欢那“万马奔腾”的时代!(再次回点主题,但处理的方式稍欠了点火候,可以让自己的情怀更炽热些,再点一把文火,便可炖出满汉全席了。)
总评:整篇文章可以说一气呵成,尽管有些许瑕疵,但作为考试作品,可圈可点处甚多,作者从文化,文人角度切入,可见用心之细,同时赋予“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文化的真味,可见其构思之巧;而对这两种类型的分析,如茧抽丝,可见作者阅读面之广,逻辑性的缜密。当然在整个文气的把控中,文势不应该收,而应更奔放些,或许与“万马奔腾”更相契合。(坪山高级中学肖尊轩老师点评)
14.茧(56分)
(标题简洁,富有象征意义)
磨刀的李师傅已经上了年纪,他的铺面藏在窄小的巷子里,来找他磨刀的人能从最深的巷子里排到巷子口。(开篇简明,交代背景,引出下文。)
李师傅去年收了个小徒弟,跟着师傅学了一个年头,年轻人的手掌上覆了一层层薄薄的茧。前两天,那年轻人跑了,不干了。(简明扼要为后文做铺垫。)
我捏着一小叠调查问卷,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李师傅磨刀。(这一句和前文衔接不够紧凑,“乘”得不是很恰当。)这是我最近的研究课题,调查中国人的敬业率。(按语:引出话题)对于盖洛普公司的那份调查结果,我是不愿承认的。中国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敬业率怎么会是最低呢?(结合材料,提出疑问,引出下文。)
于是我老找李师傅。他干这一行,少说干了三十年。
“你瞧瞧我的手。”听完我的愤慨陈辞,李师傅把他的手掌递到我面前。(该段有错别字,是“陈词”不是“陈辞”。)
我有些懵。困惑地瞧了一眼,那是一双布满细细皱纹的手,像是由一块做成千层饼的生面团捏成。(“懵”字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不然后面一句话没有主语。另外,这个比喻形象却不够恰当,语言还需精心组织。)我又看了几眼,这才发觉异状:
“您——您手上怎么没有茧?”
李师傅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原来是有的,厚厚一层,几年后茧子就磨没了。长茧、磨平,这么几十年,我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回啦。”他轻轻叹了口气:
“现在得人心不在事业上,手头干着活,心已经飞远了咧。长了薄薄一层茧,就飞走了。”(这一段不需要另起一段,顶格写。)
我一怔,看了看手里的调查报告。与敬业率的可怜数值恰恰星相反,中国人的跳槽率高得惊人。(这里的“调查报告”后面的句号改为冒号更为合适。)
“不爱这份活儿,走的时候就只能留下茧子了”李师傅最后说。(这句话意味深长,富有哲理。)
我想起上一回见到李师傅的徒弟时,他总是在搓着自己的手掌,大概是始终不习惯那些茧。他对这份工作没有爱,更谈不上敬业,学习磨刀恐怕只是为了糊口。而全中国又有多少人在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却从未从中得到快乐,心中只余忍耐、焦躁、麻木或苦闷。(从身边小事拓展到社会现象,由小入大。)
梭罗《瓦尔登湖畔》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后那柄权杖,成为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这便是敬业。正如纪德所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引用寓言和名人名言,佐证观点,材料选择较为恰当,符合文意,可见平时阅读面较广。)我想那位工匠一定是爱着他的茧的,倘若说权杖是他为事业奋斗不息换来的奖励,那么掌心中几经重生的茧,便是他敬业者的勋章。(这个比喻生动恰当,很好!)
桑塔格说:“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李师傅笑说他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他的快乐与自豪感缘于磨出的利刃闪着的光辉,也来自顾客的好评,因此他爱这份事业。
我想所谓敬业大抵如此了。希望那位小徒弟有朝一日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能为之长茧也心甘情愿。(结尾没能很好地升华主题,草草结束,不尽如人意。)
总评:文章以小见大,运用多种描写方式,故事叙述生动,而且观点清晰,立意深刻。语言质朴无华,道理却引人深思。整体行文较为流畅,能够合理引用典故、名人名言,可见阅读较为扎实。丰富的阅读量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想要作文拿高分,就尽情徜徉书本的海洋吧!(坪山高级中学许芳菲老师点评)
15.“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5分)
历史的背景,有如苍穹,浩瀚的苍穹里,有如繁星满天,有事月明星稀。相较于一轮明月,几点疏星,我往往更喜欢那漫天的星斗,点缀出一匹华美的镶钻夜锦。
(开门见山,观点鲜明,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此为起)
月明星稀的图景往往世人哀叹盛世不再,而繁星满天却使人心沉静。追求繁星满天的已经,是为人处世的哲学;于己,求得长久的发展;于世,求得整体的繁荣。
(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论述,两个分论点中心明确。可见作者已在心中形成清晰思路,淡定而从容,此为承)
于己,宁作群星中一颗明星长存天上,不做空空夜幕中一轮明月凄冷孤寂。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惊涛阵阵,有多少力挽狂澜者,如明月般照亮历史前进的道路,却在史河的冲击下沉入河底。在汉朝的建立中,韩信屡立军功,功高盖主,不安于刘邦的控制,终因‘飞鸟尽,良弓藏’被送下黄泉,其怒号之声从九泉之下传来;而宋朝的开国将领们交出手中兵符,躬身隐退,求得自身平安。(一正一反两个论据举得好!韩信的惨直接说明问题!正反两方面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辩证思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中庸’之说,正印证了身为明月者的危险与不易。身为群星,上进之心固不可无,但非分之想断不可有。入朝为官,则思清廉从政,专心辅政,不可有夺权争位的念想;在外将兵,则求作战勇猛,因巩固边防,不可日思夜想将天下猛兵利器纳于囊中。在惊涛骇浪中,确实只有一叶轻便的小舟,可以抵达旅程终点啊。
(“中庸”一语点的妙!入朝为官和在外将兵是对所举事例的深刻思考。转中有承)
于世,月明星稀是哀世乱世之景,繁星满天才是太平盛世之景,若相如和廉颇日夜争夺那一轮明月的位置,只会导致朝官文武分裂,上下人心不稳,只有两人甘做明星,率领朝中众星,才能造就国家的强盛。鲁迅先生有言:“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追求繁星点点的人将天下世人纳入心中,无私大度,为世界和平作贡献,而追求月明星稀的人只求凸显自我,其自私狭隘之心暴露无疑。可以说繁星者,圣人也,天下治。明月者,军阀也,天下乱。所以面对月明星稀之景,曹操要代表世人哀叹乌鹊的命运,而面对繁星点点之景,我们要哼起“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轻快之曲了。”
(总结的好!简洁精炼,毕现作者语文功底。一首歌曲将我们拉回现实,又不脱离主题,清新自在)
那月明星稀之景啊,被贾平凹描述为,月亮吓退了多少贤能之士,吓退了盛世祥和之景,我不喜欢。
(感慨用得好,一句感慨道出了对月明星稀的厌恶,却是为下文的“扬”埋下伏笔)
我爱那繁星点点的夜空啊,它包容万物,散发柔光,抒写了当代的美好,也教我以做人的智慧,服务于世的道理。(欲扬先抑,再次点明观点,主题鲜明!)
总评:本文思路明晰,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文笔清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作者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两个分论点叙述明晰,一正一反证据鲜明,充分体现作者的辩证思维。结尾的感慨与抒情,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思想。(坪山高级中学邓文萍老师点评)
16.“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茫茫草场,凌万匹之上,看骏马奔腾,思一骑绝尘,孰可知,万匹不如一匹。(优美的语言,开篇点题,直言“万马”不如“一骑”。)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夜夜笙歌,殊不知,王朝更迭,命运逆转,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居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这一生,历经繁华,也阅尽悲凉。
于是携浩繁的明史手稿,辗转于江南的山林庙宇;于是夜游湖心亭,深觉寂寞是美学的必要;于是躬身自省,活在‘七个不可解’之中,却在成败得灭间,坦然而凛然;于是从纨绔子弟化身为一代散文大家;于是从“万匹”迈向于“一匹”。
纨绔子弟的奢靡之风,有之;晚明名士的狂狷之气,有之;纵使千万纨绔子弟或名士也敌不过一个张岱,这个“一事无成”张宗子,走出其独有的“一骑红尘”。(以陌生化的叙述开启作者熟悉的张岱事例,排比的叙述中彰显一骑的可贵。)
面对名高权重的位子,同僚们志得意满;面对风姿绰约的女子,同僚们目迷神醉;面对雕梁画栋的房子,同僚们心旌摇荡;面对灿然溢光的金子,同僚们争先恐后,而你,却撑一叶扁舟,浪迹五湖,一骑绝尘。
你不愿做浮生中的万匹,享受独自念想的一匹,范蠡,才比天高,智者之慧伴你一骑绝尘。(同样排比的语言叙述范蠡的事迹。)
少时波皮,锐意进取,群雄并起,天光降临,无力回天,抱憾西飞去,有统一天下不世之功的能力,却被一把大火烧尽了一生的努力与功绩。
他是第六天魔王,一个狂躁甚至有些暴烈的改革者;一个即将夺取天下却倒在自己人手里的悲剧英雄,一个坚信“万匹强于一匹”的男人。
这“一骑绝尘”倒在“万马奔腾”之下,悲哉!(悲剧美的项羽,虽一骑,但崇高。)
且看欧阳修振振长袖,撩抚一下长须,骑上那批瘦马,一骑绝尘。
于是他摆脱宦官纠葛,经邦济世为不枉负这一方山青绿水,于是与民同乐方为乐,滁人爱公若父母,他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仅是锦绣诗文,还有其舍“万马奔腾”择“一骑绝尘”的气量。
且看苏轼,用功名利禄换作‘竹杖芒鞋’只愿“沧海寄余生”,一骑绝尘。(对熟悉的苏轼只是一句话说明。)
谁言少数不如多数,谁说跟大流不如辟蹊径?“万马奔腾”何敌“一骑绝尘”?
点评:考场短短六十分钟时间完成一篇如此文采斐然又贴合考题要求的文章非常不错。短文以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历数历史上小作者熟悉的那些抛离“万马”而择“一骑”的孤独者的事迹,以共情的心理叙述这“独辟蹊径”的艰难及风采,作者的观点也水到渠成。
因考场限时作文,在作者的原文中,个别字词与语句需进一步推敲,人物能遵循历史逻辑叙述更佳。但仍不影响全文的优秀。不着意结构,娓娓道来,自成一体,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不失佳作。(坪山高级中学余荣老师点评)
17.“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万马奔腾固然壮观,但一骑绝尘的轻快与洒脱,个体之渺小与自然之宏伟的对举更令我震撼。
在万马奔腾时,马是做为集体而行动的,而一骑绝尘的马则以个体之意志凌驾一切。(以马为媒介展开论述,巧妙))这两种景象从根本上来讲是二元对立的,讲求集体则必湮没个体,彰显个体,集体就只能沦为陪衬。因此,当面对选择时,选择者只能择其一,而选择者身份的不同,就谱出了不同的乐章,有着多样的美。原本并无高下之分,而当这些选择被放在当下的中国时,却有了特殊意义(引起下文)。
中国是少有的反个人主义行集体主义之道的国家,这和小农经济是分不开的。自孔子的“修齐治平”开始,主流思想边绑架所有知识分子走向权力,并以“学而优则仕”完成对权力的崇拜,在思想层面占领集体主义的高地,而后又通过“重农抑商”断除个人主义的生成基础。(认识深刻)经陆路海路向外扩散,形成东亚文化圈。
当这种集体主义文化权力集团所用走向极端时,在此文化圈内便只见“君臣,父子,夫妻”而不见个体。个体想要从中彰显自己意志,只能借神鬼怪谈,否则必遭全部关系体系的抹杀。所以鲁迅先生方才说中国历史“密密麻麻看去只有两个大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的“吃人”讽刺用的好)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民主宪政传入,遭集体主义的诸多抵制。先是体用之辩,再到社资之争,不一而足。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本质上是“性恶”“性善”之争。而吊诡之处(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奇特。)在于,信奉“善”的集体主义的东亚,国民却屡屡制造了种种暴民的恶行。这正是《乌合之众》(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夫·庞勒的作品)中所指出的,由于群众的易煽动性,必定会被人所用的现象。
而个人主义则不然。一个严肃的个人主义者会通过己身实践来廓清私域与公域的界限,公域部分形成社会契约,由律法维护秩序,尽可能地防止群体的暴乱。
在当下的中国,个人主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大转型,由人情到法理,由内化到创新,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此意义上,个人主义比集体主义显得更加重要。(逐层深入的论述,一点点说服读者,让结论顺理成章)
当然,也不能对集体主义穷追猛打。泱泱华夏五千年,集体主义是此的原因之一。个体的伟大同样需要集体的支撑。为个人主义吟唱赞歌(精彩收尾)。
(总评:文章从两者相关之处下手,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展开论述,从多个角度深入诠释了个人和集体之论,论述环环相扣,说理逐层推进,“为个人主义吟唱赞歌”的中心论点顺理成章。文章理论高深,说理深刻,引人入胜。)(坪山高级中学高扬老师点评)
【深海网作文频道https://www.shenhai5.com/zuowen】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17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