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想根草”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它看似平淡,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游子的不幸。
台湾,你犹如一位漂泊的游子,虽竭力想挣脱桎梏,却受到了陈水扁等人的阻挠,他们抛出个“两国论”,想让台湾独立。可一个台湾。可一个脱离了母体的游子,就算独立了,你认为他会开心吗?还有千千万万带有血缘关系的同胞亲情被陈水扁的“台独”隔断,那么,这些人是否又会开心呢?回答是否定的。陈水扁主张的“台独”无异与是“损人利己”,对海峡两岸的人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她,一位临海的学生。一天,父亲指着茫茫的大海对她说:“我们站着的是大陆,隔着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对面就是美丽的台湾岛,那里有雄伟的阿里山。清澈的日月潭,还有许多我们未曾谋面的亲人”虽然父亲只是随口一提,但是这句已经在这临海学生的心里深深的扎下了根。后来她虽然也曾在梦中见到玉山身影,高雄港船帆,台北故宫城墙虽然她的好奇心得到了一点慰藉,但她并不满足,她想不通,台湾岛与大陆仅是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那么这湾浅浅的海峡为什么似乎又是那么的遥远,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难道是有人将它延长了吗?难道是人故意将你我的梦想故意阻断,让那近在咫尺的事物只能在梦中依稀
她想去台湾,胜于想去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她想亲自领略那雄伟的阿里山,清澈的日月潭的美,想去拜访父亲口中那未曾谋面的亲人,想去可这一切的梦想都在陈水扁等人的台独下破碎。于是她只有哭泣,哭泣,哭泣她多想用自己的眼泪唤醒那些主张台独的人的良知。唤醒那颗自私自利的心,她多想
这虽然是一位临海学生的心声,但却代表了华夏人民的心愿,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心愿,台湾岛虽近在咫尺,但只咫尺的天涯对她来说却又是那么的遥远,她好象天上的繁星,可望而不可即。又好似宋朝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虽是她的不幸,却也是海峡两岸人民的不幸。还有那真挚诚实的泪水,要知道真正在留泪,在滴血的又岂止是她一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肆压榨台湾人民,屠杀了数以万计的人民,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661年,爱国将领大军压境,很快,就将荷兰殖民者重重包围,并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收复了台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将台湾岛割让给日本,中国与台湾再次被迫分离。只到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然全失,昔日的战场也已变为广袤的桑田。而今,当我们铸剑为犁,提倡和平时,一衣带水的临国却在伤口上撒盐。无法忘记台湾当局在台湾境内大肆宣扬“台独”,无法忘记那段血的教训,那是中国人民的悲哀,是中国人民的无奈。然而,如若让这段历史再次上演,却将是我们错误的结晶。但是,陈水扁对此却熟视无睹:他大肆宣扬台独,难道他不竟会不知道这是与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中央政府甚至会为此大动干戈吗?不,他一定知道。可是就因为他个人的利益,他竟忍心置同胞亲情与不顾。对此,我们不的不感到心寒,难道就因为那些人的一点私心,就要让那早已生锈的利剑再次染血,再次插进父老乡亲的心里,让那早已饱经沧桑的古国再次遭到战争的洗礼。更可悲的是,我们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踩在同一片黄土地,喝着同一碗水长大的“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史为鉴,我们难道就不能想到些什么吗?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而今天,我们想的并不是该怎样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而是想着该怎样瓜分祖国的领土,想着该怎样做才能满足自己更大的私欲,想着!
当大错已经酿成,他们难道才番然醒悟,才开始悔恨当初,才开始大声对世界说:“我错了,我不该那么做”但那把利剑却像板上的钉子,即使拔了,可凹痕永远存在。对于你的悔恨,对于无情的事实,对于那早已伤透心的人们,还有意义吗?是利益让他们冲昏了头脑,他们可曾想过,在这“成功”的背后,所要付出的是什么?是一把把辛酸的眼泪
我还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幅对联“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让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统一”,一个多么熟悉、亲切的字眼,一个代表了全华夏人民心愿的词。可统一的道路却因为他们的私心而被延长得无以复加,他们这么做就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引起群起而攻之”吗?难道他们的良心在利益面前真的就不值一文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车之鉴,难道还不足已令他们醒悟吗?
“回来吧!台湾。”这是慈爱的母亲对游子的殷切期盼。“回来吧!台湾。”这是华夏人民对宝岛的希冀。“回来吧!台湾。”这是海峡两岸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愿。
【深海网作文频道https://www.shenhai5.com/zuowen】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17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