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重庆卷
作文试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评析
这个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一是作文题目对这个题目有所解说,有所提示;二是这个作文题目比较平易近人,有关“自然”的作文平时都有训练,考生没有陌生感。这样命制高考作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为难考生,也让考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能真实地考出考生的水平,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可以说,这个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重庆高考作文对“人”的关注这个传统,如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筷子”(小作文)、“自嘲”(大作文),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等,都与人生的发展历史过程有关系,特别是人的成长过程。而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更贴近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非常具有开放性,也提出未来生活的愿景。因此,2008年重庆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一个较好的题目。?
要写好这个作文,关键是对题目中“自然”一词的理解,即要从题目所提示的有关“自然”的三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义项来构思作文。当然,无论选择哪个义项来写作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写①可从环保写起,通过写它给予人类的恩赐来赞美大自然的伟大,继而写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自然破坏的种种行径,号召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如写②可从对青少年的培养角度立意,家长、学校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应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温室是培育不出参天大树的。从这个角度写起,考生更有话可说;这个角度属大众角度。如写③难度较大,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但是,也更容易出彩。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当然,考场上写作时,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考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保的角度入手来写作,论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主题。文章如果这样写,当然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样写就比较容易写成大众作文,缺乏创新的东西,作文不容易得到高分。但是,如果我们根据作文题目中关于“自然”的提示,“自然”不仅是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理所当然”“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等义,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立意,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去勉强自己;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角度来说,人际关系要顺其自然,不能掺杂更多的其他因素,等等。这样来构思作文,就显得较有新意。?
这个作文题目,看上去简单,要拿高分却很难。一是很多考生可能条件反射,自然而然地从环保的角度入手,造成撞车,引来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二是对“自然”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文章写作重点放得不对,导致跑题。就本题来说,选好“自然”的含义确立一个有深意的主题是前提,而“生活”却是文章的重点,写作成功的关键。不管选择哪一个义项写作,都应该表达某一种感悟、观念或思想,意在诠释“生活”这一动词的内涵,因为这里的“生活”应该有经历与感悟、过程与结果的双层含义,同时,这种思想观念也是文章的聚焦点,是显示作文境界高低的关键,不然,作文便易陷入血肉有余而筋骨不足的现象。如果作文不写自己、不写生活,而是把重点放在古人、环境上,作文就会跑题。因为这个作文题目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要求写出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多地“关照”考生自己。因此,这个作文题目也特别强调写真情实感,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去理性思辨。?
提供类似的作文题如下,以供考生参考:?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走向来看,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是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以及真实的认识和独特体验。作文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和知识层次,让学生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今年重庆卷的作文题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所举例的作文题也是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怎样做到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写作此类题目时,可以想一想:?
(1)你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用简练的词语回答。比如:和谐、宽容、友善。?
(2)把你回答的词语,扩展成一个句子。比如:对大自然的苛求,绝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无休止地攫取掠夺,丧失人性的物欲追求不是人与
【深海网作文频道https://www.shenhai5.com/zuowen】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18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