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49:18 田舍文选

【第一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连云港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上大规模 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 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 名声大噪 演绎 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

C.暴发 声名鹊起 演化 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通知:兹定于 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地一项是(3分)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的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的,只能使我们兴奋;雨中月下的景是诗的,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 力:致力

B.今介未履台门之阈 阈:门槛

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 度:衡量

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 易:轻视

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地一组是(3分)

A.为 乃 而 之

B.为 以 其 之

C.以 乃 其 为

D.以 为 之 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9.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

(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 。(《诗经·氓》)

(2) ,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5)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金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流丸止于瓯臾, 。(《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 。(苏轼《和董传留别》)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还乡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的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听见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了……”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很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地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指缝里淌出来了……

(选自《人生》,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第三段划线部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及其寓意。(4分)

13.在还乡的过程中,高加林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

14.小说叙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有何作用?(6分)

15.请探究标题“还乡”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漫谈“漫画”

鲁迅

①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在墙壁上写道:“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①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能算小品文。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是绝无关系的。

②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③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人间。

④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无缘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然而如果真有些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想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关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

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⑤“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髑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有些漫画家却不用这呆法子,他用廓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的褶皱,看见了这些褶皱中间的粉和泥的黑白画。这么一来,漫画稿子就成功了,然而这是真实,倘不信,大家或自己也用廓大镜去照照去。于是她也只好承认这真实,倘要好,就用肥皂和毛刷去洗一通。

⑥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我记得去年就有一位文学家说过,他最讨厌论人用显微镜。

⑦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以分得一枝雪茄的生意。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②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二月二十八日

【注】①“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二句,意思是“小三子可恶之极,戳他三千三百刀。”

②戈雅:西班牙讽刺画家。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陀密埃,法国画家。晚年曾参加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漫画”的特点。(6分)

18.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有何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第二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2017连云港高三一模语文(正卷)

连云港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的好处,是 ▲ 的。如果读者真正获得了书中的“味”,他便会在写作中把这种“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一个酷爱读书、 ▲ 广泛、博采众长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 ▲ ,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

A.路人皆知 涉猎 邯郸学步 B.路人皆知 涉足 鹦鹉学舌

C.尽人皆知 涉足 邯郸学步 D.尽人皆知 涉猎 鹦鹉学舌

2.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3分)

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A

.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3.下列各句中,谦敬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成人了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不要事事都劳烦我。 ..

B.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

C.我很纳闷,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是在哪儿听说这件荒唐事情的? ..

D.小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兄台对此事有何见教? ..

4.下列对联与相关场所对应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 蓣繁藻洁俎豆祝千秋

②竹韵松涛清自远 风台月榭悄无言

③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 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

④近贤门之居容光必照 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

A.①祠堂 ②庙宇 ③宅第 ④园林 B.①宅第 ②庙宇 ③园林 ④祠堂

C.①祠堂 ②园林 ③庙宇 ④宅第 D.①宅第 ②园林 ③庙宇 ④祠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先秦哲学家荀子《乐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 ▲ , ▲ , ▲ 。 ▲ ; ▲ ; ▲ 。 ①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②又要去粗存精,提高、集中

③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④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⑤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⑥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

A.③①⑥⑤②④ B.⑤②①③④⑥ C.③①④②⑥⑤ D.⑤②④⑥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封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

君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千万,旁观者皆为之不平。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以不衔怨于中也。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

不能忍。

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乾隆辛未.

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君之祖考尝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卒之岁,年五十有九。

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而所遭多不幸。其尊府已见背,而祖母谢安人与其兄祈昌相随以没,逾年,嫂洪氏亦没。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盖君于世事尽心力而为之者多矣,而庭闱之内,荐遭闵凶,何以堪.

之?

有姊妹四人,其适程氏者,幼年守志,一子复早夭,其后家益落,而以垂白抚孤孙,君尤痛惜之。临没时,命其子分产以济其困乏,且为其身后计甚谆且详焉。

论曰:世之儒者以诵说诗书自藩饰,而伦类之间,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多内省而惭。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呜呼!.

可谓淳笃君子矣。

(节选自《刘大櫆集》,有删改)

注:①封,即诰封,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赠予爵位名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第与校曲直而已 第:只,仅 .

B.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 敛:收敛 .

C.荐遭闵凶,何以堪之 荐:屡次 .

D.迹其平生所为 迹:考察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君对待他人,不管聪明与否,贤德与否,都一概以诚相交。无故受到蛮横不讲理的对待,他也能忍受。

B.方君的同族姻亲中婚丧嫁娶有困难时他都资助。灾荒之年,他在乡里提倡赈灾救恤。府县修城,他捐助白银三千两。

C.方君的弟弟、弟媳先后去世,作为兄长,他办理丧事,抚育孤儿,聘请老师教育他们,乃至他们婚嫁,各种礼仪都尽心尽力做到。

D.方君有一嫁给程氏的姊妹,家庭没落,年老了还要抚养孤弱的孙子。方君在临死时让儿子分出部分家产给她,还安排好她的后事。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4分)

(2)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4分)

9.文中三、四两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方君“淳笃君子”这一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注:①候吏:驿站管理者。②沙际:水边。

(1)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画面?(4分)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手法。(4分)

(3)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①②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 (屈原《离骚》)

(2)此中有真意, ▲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春江花朝秋月夜, ▲ 。 (白居易《琵琶行》)

(4)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 ,多于九土之城郭。 (杜牧《阿房宫赋》)

(6)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子曰:“ ▲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8)大道之行也, ▲ 。 (《礼记·礼运》)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素 姑

师 陀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一个像春天般温柔,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婉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孟林太太这时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觉。

院子里有个开始凋零的丝瓜棚,自早晨就没有人来过,就在这种静止气氛中,素姑正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素姑十二岁就学会各种女红。她给自己缝绣,也给亲友们和邻舍家的女友们。于是一年,十年……唉!后来连比她小十岁的的少女也出嫁了。现在素姑是二十九岁!没有人能计算她总共绣过多少!

时光无声地过去。素姑低着头已经绣了半只孟林太太的鞋面,在青缎的底上绣完两朵四瓣梅了。

“妈,几点钟啦?” 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孟林太太早已醒了,正一无所欲的在床上领略午睡后的懒倦。

“瞧瞧看。”这是她照例的回答。

那放在妆台上的老座钟,不知几时就停摆了。 ...

素姑手中捏着针线,惆怅的望着永远是说不尽的高和蓝而且清澈的果园城的天空;天空下面,移动着云。于是,是发黑色的树林,是青灰色的天陲,是茅舍,猪,狗,大路,素姑上坟祭扫时候看见过的;是远远的帆影,是晚霞,是平静的嫣红发光的黄昏时候的河,她小时候跟女仆们去洗衣裳看见过的。她想的似乎很远很远……

一个沉重的脚步声蓦地里走进来,素姑吃了一惊。“老王,老王!”她转过头去喊。 “嗯!”送水的这样应着,一面担了水急急往厨房里走。忽然间她自己也觉得好不奇怪,真个的,她喊老王做什么呢,老王每天在这个时候进来,给孟林太太家担水快二十年了。

“果园里的果子卸光了吗?”她高声问。

“卸光了,小姐;早就卸光了。”

老王并不回头,说着时早已走过去了。庭院里接着又恢复原有的平静,远远的有一只母鸡叫着,在老槐树上,一只喜鹊拍击着树枝。

“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

时光是无声的,但是每一个小城里的日子都有一种规律。

“还不该烧饭吗,刘嫂?”素姑抬起头来问。

刘嫂——孟林太太家的女仆,这天下午到河上洗衣裳去了,也许正在大门口和果园城的兴致永远很好的娘儿们闲谈。那个老座钟,我们说过它早就停了。 ...

正在这时走进来一个卖绒线的。她走进来的时候并不曾呼喊,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以前她是每天都来的。

“买点什么吧,小姐?”

素姑并不要买什么,然而她仍旧想看看。于是在天井里,就在泥地上,卖绒线的坐下去,随后打开篮子,一些红的绿的绫绢露出来。素姑拣块杏红绫子,接着她又看中一种羽毛辫条。忽然间,仅仅是忽然间,当她想到这些东西该配到哪里最合适时——

“不要了。”她说。她什么都不要了。她把卖绒线的货篮推开。

“你明天出嫁时候用得着的,小姐。”卖绒线的发慌的喊。

素姑感到受了一下更重的打击。她站起来,不,她什么都不要了,卖绒线的从后面望着她走进寂静的又深又大的上房。

“外面是什么人?”孟林太太大声问。这时候她已经起来,在床上坐着,她的耳朵近几年有点聋。

素姑没有回答就走进自己的闺房。她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一本展开着的不知几时忘记收起来的“漱玉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接着,她的手又废然垂下去,她的眼睛移到面前的镜子上去了。在镜子里,一个长长的鹅蛋形脸蛋儿;一绺散乱的头发从额上挂下来;一双浅浅的眉在上面画了两条弧线;眼的周围有一道淡黄的灰晕;她的嘴唇仍旧是好看的有韵致的,却是褪了色的。

素姑正是这样望着,右手支着头。在窗外,雁嘹唳着从将晚的果园城上空飞过,晚风萧索地在庭院里凋零的丝瓜棚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于是书从她手里落下去,渐渐的连镜子也在她眼里消失了,一颗泪珠从她脸上滚下来,接着又是一颗。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13.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素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说明。(4分)

(1)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2分)

(2)“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2分)

14.请简要分析小说尾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5.文中两处写到早就停摆的“老座钟”,请探究这一细节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 金

①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第三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2015连云港高三三模试题详细分析

2015连云港高三三模试题分析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上大规模 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 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 名声大噪 演绎 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

C.暴发 声名鹊起 演化 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通知:兹定于 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地一项是(3分)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的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的,只能使我们兴奋;雨中月下的景是诗的,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 力:致力

B.今介未履台门之阈 阈:门槛

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 度:衡量

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 易:轻视

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地一组是(3分)

A.为 乃 而 之

B.为 以 其 之

C.以 乃 其 为

D.以 为 之 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以此罪介,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9.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4分)

【第四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连云港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连云港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轶事/卷帙浩繁 旖旎/倚马可待 贮藏/凝神伫立 ......

B.狭隘/挟山超海 拾掇/缀文成篇 契约/锲而不舍 ......

C.赡养/瞻前顾后 龃龉/含英咀华 脉络/恪尽职守 ......

D.案牍/买椟还珠 栈桥/践约守诺 酝酿/琳琅满目 ......

2.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3月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苹果公司售后服务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

这让苹果公司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B.专家提醒,人感染H7N9禽流感起病的48小时内可以服用达菲进行治疗是有效的,

而以为服用板蓝根能预防禽流感的观点存在误区。

C.青歌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已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

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舞台。

D.对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是否涨价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

人在近期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上已予以确认。

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4.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5分)

敬爱的老师:

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受

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会经常光临寒舍看望您的。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园!

学生:ⅹⅹⅹ

ⅹ月ⅹ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

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楷征之,不克。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以濂参军务。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贼。茂七死,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拒官军。濂与众谋,羸师诱之出,伏精兵,入其垒,遂擒伯孙。帝乃移楷讨浙.

寇,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会英宗北狩,兵事棘,召还。言者交劾濂无功,景帝不问,加濂太子宾客,给二俸。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

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节)

【注】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进攻明朝。英宗御驾亲征,战败被俘。英宗之弟朱祁钰即位(史称明景帝),改元景泰,并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元年,英宗被明廷迎回。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西陲晏然 晏:欢乐 .

B. 羸师诱之出 羸:瘦弱 .

C. 帝欲宥之 宥:宽恕 .

D. 值兵兴财诎 诎:匮乏 .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濂“善筹画”的一组是 (3分) ....

①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 ②千石以上褒以玺书

③伏精兵,入其垒 ④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

⑤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⑥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面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金濂建议朝廷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考察吏治,这一

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

B.英宗被俘,战事紧急,金濂被召回京城,尽管谏官纷纷弹劾他讨贼无功,景帝还是

力排众议对他加以重用。

C.英宗回京后,也先请求恢复与明王朝的邦交,金濂也上书朝廷表示赞同,但他们的

意见都遭到景帝的拒绝。

D.景帝即位后曾下诏免除天下十分之三的租税,金濂违诏,受到调查,核实后被关进

监狱,但很快获释并改任他职。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4分)

⑵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3分)

⑶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⑴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⑵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⑶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⑵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⑶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⑷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⑹元嘉草草, ▲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⑺博学而笃志, ▲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⑻ ▲ ,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

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

11.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1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13.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

14.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

①翻译家王永年精通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他勤于翻译,译著等身,《欧〃亨利小说全集》《十日谈》《约婚夫妇》,还有《博尔赫斯全集》中绝大部分的篇章都出自他的译笔。

②王永年女儿王绛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在照顾他的八个月里,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生学习。‛在王绛的印象里,父亲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为了多做一点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

③翻译家赵德明表示,王永年在外语、中文、历史、文化上具有全方位的才学,并能把原文吃透,译作传神、忠实、精彩,文字也好。尽管因为翻译那些严肃高雅、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王永年得到业界内外的推崇,但他却因为翻译《在路上》,收获了更广泛的关注。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说:‚听说他翻译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很吃惊,这本书年轻人很喜欢,他这样一个资深译者翻译的多是经典作品,要翻译嬉皮士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挑战,他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

④出版人赵武平回忆说:‚以我看,译文的风格再明显,如果没有以准确为基础,就离原作比较远。王先生的翻译没有匠气。他的汉语修养很高,翻译最明显的特点是准确、通俗,不会转文。‛事实上,生前接受采访时,王永年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在路上》,但他还

是花了十个月时间一点一点把它翻译完。有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翻译?他表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不喜欢这样消极的小说,但可以介绍它是怎么回事。‛

⑤有人问他为何翻译了如此多的文学作品,他想了半日,也只是诚实地说:‚为了谋生。‛赵武平说:‚王先生经历过‘反右’,晚年坦承当时也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他翻译作品,在特殊年代里也有一些是‘完成任务’,有些他自己并不满意,但是他能实话实说。‛

⑥或许,王永年留给后世的,除了沉甸甸的文学翻译遗产,就是这种堪为典范的职业精神。在他看来,世上没什么不好翻译的东西。‚反正你看懂原文,你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你就能够表达出来。‛‚我就是每天翻译一点,定时定量,并不累的。‛

(摘自《文学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②段引用王绛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16.从文中看,王永年因翻译《在路上》而受到更广泛关注的因素有哪些?(6分)

17.结合全文,概括王永年在翻译上取得丰硕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 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苏童)

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少年过去了, 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莫言)

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瑞典语言学家、世界著名汉学家 高本汉)

请以“品读经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第五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连云港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连云港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

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 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 的诱惑。

A.顺应 坚不可摧 形形色色 B.顺应 牢不可破 形形色色

C.顺遂 坚不可摧 应有尽有 D.顺遂 牢不可破 应有尽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B.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永怀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崇敬。

C.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国际上产生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相关学者呼吁人们都来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

D.奥运会期间,中国队传统强项都遭遇了一定的波折,射击项目的新规则导致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多名中国射手在决赛中错失金牌。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里,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我无意感叹老之将至,而只想说,岁月无情,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人生,珍惜友情。

C.许多暴走者,是自认为体重超标者,他们抱着坚定的减肥信念,走上漫漫长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D.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分别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 。‚帘外雨潺潺‛。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 。似乎天地荒芜, 。

①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

②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

③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

④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5.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 他山之石 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 人生智慧 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 人生智慧 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 他山之石 百家争鸣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家谱记

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常不自释. 释:宽解

B.贫穷而不知恤. 恤:救济

C.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责:责备

D.不录于有司 于:表被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时丧母,是归有光毕生憾事,他了解祖先及家庭旧事只能去问家庭里年长的人。

B.归有光出生后,家道衰落,族人人心离散,归氏家庭连祭祀祖先的活动都不举行了。

C.兄弟成家后,各自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归有光认为这样做会殃及子女。

D.归有光认为家庭衰落的根源在于家族的宗法被废弃,以致秩序混乱,道德滑坡。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2)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归有光写作《家谱记》的意图。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夔州途中。②轲峨:孤高状。③艑:船。

⑪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3分)

⑫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⑬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加以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5)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6)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后生可畏, 。 (《论语·子罕》)

(8)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时光

周家兵

①就这样静默着对坐,傍晚时分,四十来岁的我和八十多岁的奶奶在爷爷留下来的老宅里。只有刚进鸡笼的公鸡时不时亲昵母鸡发出的异响声,那是它们爱情的甜言蜜语,抑或亲密的拥抱。我们人类不懂,也无需懂,不然会脸红心跳耳热,甚至会站在正义和道德的高度上做出干涉的蠢事。屋子里,每一样物品,在夕阳残余的光辉下,挣扎着发光。不知从哪里偶尔传来的吱吱唧唧的老鼠声,会让我和奶奶的目光四处搜寻。

②吃着奶奶亲手炒制的蚕豆,‚咯嘣‛、‚咯嘣‛时断时续的响声中,弥漫着豆子的清香味。这蚕豆从下种、栽苗、松土、施肥、捉虫、掐尖、扬花、挂果到摘收,都是八十多岁的奶奶一手操办。奶奶住不惯高楼大厦,走不动城市坚硬的马路,吃不下鱼肉荤腥的大餐。奶奶一生在乡下劳作,喜欢步行,喜欢泥土,喜欢家畜,喜欢开阔的田园,喜欢树上的鸟叫和田野里悉悉索索的虫鸣。她可以嘟嘟囔囔地跟小鸡小鸭们唠叨上一天,彼此不懂,却能心领神会。

③堂屋的大门开着,外面慢慢暗下来,屋里光线更加不足。我们谁也没有起身去开灯或点灯。我知道奶奶的床头还保留着那盏煤油灯,奶奶常挂在嘴边说,煤油的味道真香。无数个夜晚,奶奶在煤油的香味里慢慢沉入梦乡。

④奶奶起身去厨房,用老枯的葫芦一锯两半做成的水瓢舀来半瓢井水,递给我。咕咚咕咚,一阵喉结声响过后,清泉在我心里荡漾,两边嘴角还流淌着溢出的调皮泉水。

⑤夜色像柔软的绸缎,包裹在四周。奶奶的话从漏风的嘴里飘过来:‚我在乡下能干很多事情,这些鸡、羊和那些小兔子都是我养的。‛说着这话的时候,黑白相间的大花狗从大门口耀武扬威地闯进来,在我身边突然使劲摇晃着浑身的毛发。不知是虫子还是早来的露水,零零星星地溅到我身上,狗身上的腥嗅味毫不顾忌地钻进鼻孔,进入肺里,胃里一阵暗自汹涌。奶奶伸出粗糙皲裂的右手,抚摸着,从狗头上经过肥厚的背脊直到尾巴处,末了还捏着狗尾巴轻轻左右摇晃一番。花狗扭过身躯,用温热的舌头舔舔奶奶的手,顺势将尾巴从奶奶手里轻柔地抽出,摇摆着轻抚奶奶的脸颊。奶奶咧嘴笑了,说,有我的小花狗,我就不怕。

⑥天终于黑透了,像门前场子外面树上熟透的李子。我们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我能感受到奶奶停不下来的双手,还有时不时站起来走动的脚步声。

⑦我还是忍不住拉亮电灯,老屋里所有的一切瞬间尽现,像面见陌生人时羞涩纯朴的乡村少年。家里干净的物什闪着亮晶晶的光,我知道,那光亦有奶奶的灵魂。奶奶站在木桌旁边,手中拿着空空的葫芦水瓢,闲适从容地呈现在我面前。桌上有三条刚从菜园摘下来的黄白青绿相间的本地黄瓜,这是奶奶和我吃剩的晚餐。准确地说,还有刚刚我一饮而尽的那半瓢甜津津的井水。

⑧奶奶到另一间厢房里收拾好床铺。床上的铺盖,都是奶奶亲手缝制的棉制品。干净整洁的房间,我想,那是奶奶在努力打扫时光里的孤独和苦楚,擦拭命运里的阴霾,尽量让每一个日子都变得明亮、欢快而健康。奶奶微笑着对我说:‚早点休息,这段时间好好在老家休养,什么也别想,养身的同时也要养心。‛

⑨二十多年前,我从这里走出去,到深圳打拼。身体像一把在温盐水中浸泡的镰刀。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日

夜不停地锈蚀。病历,从我颤抖的手中,不知不觉地遗落在堂屋的地下。

⑩今夜,我闻到了久违的黄瓜的清香,从堂屋一直弥漫到卧房。

12.文中的奶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3.文章用不少文字描写了豆子、煤油、黄瓜的香味,其用意是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

14.文章第⑤节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5.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以“时光”为题的妙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经典的尴尬:《文选》在宋代的嬗替

凌郁之

①《文选》风靡于唐朝,成为唐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引导并塑造着唐代文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正是对《文选》的追摹,才成就了唐代文学的高潮。杜甫劝子读书云:‚熟精《文选》理。‛应可理解为唐代诗人的普遍取向。宋初,文人仍然重视《文选》。《文选》仍是文人学习、模仿和推重的范本。著名文人宋祁,即曾手抄《文选》三编。王得臣在《麈zhǔ史》一书里记其幼时,先君令其日课《文选》。 ②但是,庆历以后,文风丕变,流行五百年的《文选》的影响,呈式微之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呼‘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于此可见,宋代文坛风尚的变迁。

③庆历前后文学趣味的转向表明,一个时期以为雅的东西,到另一时期则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虽然《文选》曾经是、现在仍是最高典范,但它毕竟已被文人用得‚烂熟‛了。任何一种风尚,一旦至于烂熟,必归于俗,必遭厌弃。否弃《文选》,是符合美学上所讲‚陌生化‛理论的。

④而否弃《文选》之所以发生在庆历以后,其原因在于,宋代文学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发展,随着宋代文人时代感与文学自信的进一步加强,随着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等当代典范的树立,宋代文人已不屑于步唐人之后尘,而以学《文选》为陈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并且,在这些文章巨公周围,已然生出大批追随者,成长为具有转移风气意义的文学群体。因此,必然产生文学的代际,从而与前朝文学取向拉开距离。

⑤带头唱响《文选》时代的挽歌的,正是后来成为宋代文学巨擘的苏轼。苏轼对待《文选》的态度具有典型性。他几乎凌驾于这部被前人极力推崇的文学经典之上,敢于批评其不足。在他眼里,这部书不仅没有因数百年被推崇而增加些许神秘感,反而彻底揭开了其被唐人及宋初文人膜拜的面纱。‚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又说‚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苏轼这种平章古今、睥睨《文选》的姿态,标志着宋代新文学的成熟和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形成。

⑥宋诗之所以在整体上能够走出以《文选》为祈向的古典时代,还在于宋代文人切入生活之深。他们太熟悉这个时代,在他们笔下,平凡与不平凡,平淡与不平淡,雅与俗,都随缘自然,在在共存。它们洗净了六朝的绮靡,选择了素朴淡雅的主导风尚。

⑦《文选》仍是那一部《文选》,《文选》自身并未有变化,变化的是时代、读者及其审美趣味。要之,《文选》作为一本文学总集,与其作为一本写作范本,是两回事。作为写作范本,会因长期深入的模仿而趋于陈俗熟滥,遂使读者厌倦;而作为文学总集,自有其历久弥新者在,故《文选》不可能完全被后来其他文学选本所取代。南宋中后期学习《文选》又成为新的时尚,其故或即在此。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7.《文选》在宋代庆历后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

18.文章第⑤节苏轼是从哪些方面评价《文选》的?这段文字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第六篇】连云港高中三年读完能花多少钱

江苏省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四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四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 ▲ 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 ▲ 。这些声音符号本身没有形象,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的头脑里构成 ▲ 的形象。这靠的是什么?就是读者的联想。

A.手段 组合 惟妙惟肖 B.媒介 组合 栩栩如生 C.手段 集合 栩栩如生 D.媒介 集合 惟妙惟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进行书法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艺术欣 赏水平和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很有意义。

B.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主持研究发明药物青蒿素,在帮助人类 抗击疟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C.分析人士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批准的这项从中国购买8艘潜艇的协议,是两国之间最 大的军售合同,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武器出口合同。

D.由于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过马路,影响了其它正常行驶的车辆,轻则扰乱交通秩序, 重则引发交通事故,应引起足够重视。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恸哭六军倶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4.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

①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②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

③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④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⑤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星。

A.③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②③①④

5.下列对江苏省徐州市地铁的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M”既是地铁英文首字母,又形似地铁隧道口;交集部分

形似“X”,表明徐州地区。

B.两个白色三角组成“∞”符号,象征地铁隧道向远处延

伸,地铁建设蓬勃发展。

C.黑色三角及下方的空白形似山峦、湖水,象征徐州山清水

秀、山水相依,人民安居乐业。

D.设计立意鲜明,简洁明快,图文结合,便于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识别。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在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

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

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

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役未几而罢 罢:完成 .

B.讽县人兴于学 讽:劝勉 .

C.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 顾:只是 .

D.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 传:传播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4分)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4分)

9.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②①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4分)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庄子《逍遥游》)

(2)师者, ▲ 。(韩愈《师说》)

(3)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6)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 ,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8)苟利国家生死以,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李十三

陈忠实

夫人刚转过身要出门,院里突响起一声嘎嘣脆亮的呼叫:‚十三哥!‛

再没有这样熟悉这样悦耳这样听来让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感觉到快乐的声音了,这是田舍娃嘛!田舍娃是渭北几家皮影班社里最具名望的一家班主,号称‚两硬‛班子,即嘴硬——唱得好,手硬——耍皮影的技巧好。李十三的一本新戏编写成功,都是先交给田舍娃的戏班排练演出。这个把他秃笔塑造的男女活脱到观众眼前的田舍娃,怎么掂他在自己心里的分量都不过分。

‚舍娃子,快来快来!‛

李十三从椅子上喊起来站起来的同时,田舍娃已走进门来,差点儿和走到门口的夫人撞到一起。

‚我给你背了二斗麦。‛田舍娃拍打着衣襟上和裤腿上的土末儿。

‚你人来了就好——我也想你了,可你背这粮食弄啥嘛!‛李十三说。

‚给你吃嘛!‛

‚我有吃的哩!麦子豌豆谷子包谷都不缺喀!‛

李十三以不容臵疑的口气对妻子说:‚快,快去擀面,舍娃跑了几十里肯定饿了。今晌午咥黏面。‛ 夫人转身出了书房,肯定是借面去了。她心里此刻倒是踏实,田舍娃背来了二斗麦子。明天磨成面,此前借下的几碗麦子面都可以还清了。

田舍娃问:‚哥吔,正谋算啥新戏本哩?‛

李十三说:‚闲是闲不下的,正谋算哩,还没谋算成哩。‛

田舍娃说:‚说一段儿唱几句,让兄弟先享个耳福。‛

‚说不成。没弄完的戏不能唱给旁人。‛李十三说,‚咋哩?馍没蒸熟揭了锅盖跑了汽,馍就蒸成死疙瘩了。‛

田舍娃随之悄声悦气地开了另一个话头:‚哥呀,这一向的场子欢得很,我的嗓子都有些招不住了,招不住还歇不成凉不下。几年都不遇今年这么欢的场子,差不多天天晚上有戏演。你知道喀——有戏唱就有麦子往回背,弟兄们碗里就有黏面咥!‛

李十三在田舍娃得意的欢声浪语里也陶醉了一阵子。他知道麦子收罢秋苗锄草施肥结束的这个相对松泛的时节,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每个大小村庄都有‚忙罢会‛,‚忙罢会‛到来的前一晚,约请皮影班社到村里来演戏,每家不过均摊半升一升麦子而已。待田舍娃刚一打住兴奋得意的话茬,李十三却眉头一皱眼仁一聚。问:‚今年渭北久旱不雨,小麦歉收,你的场子咋还倒欢了红火咧?‛

‚戏好嘛!咱的戏演得好嘛!你的戏编得好嘛!‛田舍娃不假思索张口就是爽快的回答,‚《春秋配》《火焰驹》一个村接着一个村演,那些婆娘那些老汉看十遍八遍都看不够,在自家村看了,又赶到邻村去看,演到哪里赶到哪里„„‛

‚噢„„‛李十三眉头解开,有一种欣慰。

‚我的十三哥呀,你的那个《火焰驹》里的‘黄桂英’,把乡下人不管穷的富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看得迷格登登的。‛田舍娃说,‚有人编下口歌,‘权当少收麦一升,也要看一回黄桂英’。人都不管丰年歉年的光景咧!‛

说的正说到得意处,听的也不无得意,夫人走到当面请示:‚话说完了没?我把面擀好了。切不切下不下?‛

‚下。‛李十三说。

‚只给俺哥下一个人吃的面。我来时吃过了。‛田舍娃说着已站立起来,把他扛来的装着麦子的口袋提起来,问,‚粮缸在哪儿,快让我把粮食倒下。‛

田舍娃提着口袋跷进另一间屋子,揭开一只齐胸高的瓷瓮的木盖儿,吓了一跳,里边竟是空的。他把口袋扛在肩上,松开扎口,哗啦一声,二斗小麦倒得一粒不剩。田舍娃随之把跟脚过来的李十三夫妇按住,扑通跪到地上:‚哥呀!我来迟了。我万万没想到你把光景过到盆干瓮净的地步„„我昨日格听到你的村子一个看戏的人说了你的光景不好,今日格赶紧

先送二斗麦过来„„‛说着已泪流不止。

李十三拉起田舍娃,一脸感动之色里不无羞愧:‚怪我不会务庄稼,今年又缺雨,麦子长成猴毛,碌碡停了,麦也吃完了„„哈哈哈。‛他自嘲地撑硬着仰头大笑。

1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段的作用。(6分)

13.如何理解“权当少收麦一升,也要看一回黄桂英”的含义?(4分)

14.作品中的田舍娃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5.请探究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

张颐武

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

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也会碰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让人觉得更难以化解。如剧烈竞争产生的巨大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毕竟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许多焦虑和困扰。‚戾气‛之作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

有‚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477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