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次模拟考试优秀作文》
模拟考试优秀作文(1)
城关中学高三语文组主编
2014年5月5日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讲了一段大学时的经历:有年冬天滴水成冰,同学们冷得受不住就想办法弄来一些煤球,在宿舍里做了个简易煤炉。 深更半夜,我被浓重的煤气味儿憋醒,一时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马上意识到有可能煤气中毒,但发现同学们都在沉沉睡着,又觉得不好叫醒他们,就挣扎着从上铺爬下来,打开紧闭的窗户,然后才出门上卫生间。刚到门口,再也支撑不住,软绵绵坠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在凛冽的空气中睁开眼睛,慢慢爬起,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我说了晚上的事,七个同学一起笑我梦游。我极力争辩,复述着事情的细节,但都没用。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碗是谁打碎的?
高三(1)班 柳庆志
“儿子,这碗是不是你打碎的?”将音量调到五十的电视机的声音直接也覆盖了,我急着鞋子都没穿,直接跑到二楼楼梯,上楼了。 “老妈,怎么了?”
“这碗是不是你打碎的?”我的眼睛的视线朝着老妈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片狼藉,满地的破碗碎片。再看了看老妈的眼神,她肯定以为是我干的,可是这可不是我干的啊!
“妈,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干的,绝对不是,我一直在二楼看电视。”
“这还有鬼了,家里就只有三个人,你爸做事去了。剩下我和你,不是我,肯定就是你。”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她每次都先怀疑我,从来就不调查一下情况。哎!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有口难辩”了。
“妈,村里丢入这么多野猫,后院就有几只,说不定是它们干的。”
“门窗紧闭,这得要多厉害的野猫才能进来啊。” “妈,真不是我干的,我是你亲儿子啊,怎么就不相信我呢?”我又气又觉得好笑。气是因为妈妈不相信,每次都说是我干的。又觉得好笑,一个碗而已,还是用了很久很久的那种婉,用得着这么追究吗?
“不仅仅不承认,还狡辩,下午不许吃饭。”老妈面色严肃地说出了这句话。算是跟我判罪了。本来是想解释的,想起老妈的面色,顿时把嘴巴闭上了,不就是一个碗饭吗,不吃饭就不吃饭,还饿得死我吗?
时间过得很快,肚子也饿得很快,看见饭桌上的菜„„
“妈,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老妈似乎还在生气,理都不理我,好像装作没听见。我就是后妈养的,或者是捡来的吧。
听见了门口摩托车的声音,老爸回来了,我有救了。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沉默着地走到二楼去了。我跟爸爸说了前因后果,最后才知道是老爸早上赶急不下心打碎了,我就说不是我打碎的。事情搞清楚了,我应该可以吃饭了吧,打开电饭煲自己都惊呆了。明明说不许我吃饭还弄这么多,要知道妈妈一向都反对浪费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向我道歉了,只是经过爸爸转告的。
面对质疑
高三(2)班 李凌云
人生在世,无论怎样都会受到质疑。在面对这些质疑时,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当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时,会受到无数人的质疑,倘若我们不停地去与别人解释,与别人争辩,我们浪费了时间,起不到作用不说,还可能使自己走向失败。而面对他人质疑时,我们倘若只做不说,那么时间会为你给别人做出解释,你的行动会让质疑不再出现。
当贝尔发明了电话后,人们无数的质疑就围拢了过来。各种讽刺和疑问包围着他。可是他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而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已无法离开电话这种简便的通讯手段了,而当人们提起发明电话的贝尔时,有的只是无尽的崇敬,哪还会有什么质疑呢!
质疑的声音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当我们有所建树或者有所创新时,质疑就会围拢过来,它想要困住我们,让我们迷失方向,最终失去自我。但是,我相信聪明的人不会那么容易被困住,冲出迷雾就能看见前方的路和胜利的曙光。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也有无数的质疑伴随而来。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凯尔文爵士甚至说“有知识的人都应该清楚比空气重的飞行机器要飞上天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在讽刺莱特兄弟没有知识。但莱特兄弟没有气馁,而是通过
努力让这种笨重的飞行器成为现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在事实面前,又哪会有质疑者的生存之地呢!
每个人都会有遭到他人质疑的时候。在工作中,别人会对你的工作指指点点,甚至直接抨击的你无法胜任,而这种质疑根本算不上我们前进的障碍。因为他们除了讽刺与抨击外就对你无丝毫作用了。
面对质疑,我们不要一味的反驳与澄清,而是要淡然,要用自己的能力与实际行动去证明和化解。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那么,质疑的围墙将不攻而破。
做好自己
高三(3)班 段文剑
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管选择的道路对与错,成功了固然值得庆贺,但失败了也不后悔,一路走来,鲜花、失意、落寞……不喜不悲。
人生就是一条通向死亡的路,不管过程如何,结局只有一个,人活着就得有自己坚持,不要在乎别人诧异的目光。你的坚持对与错,只有天知道。
达尔文的进化论刚刚发表的时候,不亚于在学术界扔下了一颗原子弹,引发了一场大爆炸,世界疯狂了。击节叫好者、谩骂者、支持者、反对派······什么样的人都有,达尔文受到了教廷和神创论支持者的警告、威胁,甚至是人身攻击。但是他没有妥协,他坚持自己的学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初的一切早已落下尘埃,很显然,达尔文是正确的,他的坚持获得了回报。
虽然我们应该坚持,有毅力,但那是建立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的。如果明知道路不对,还一条道走到黑,那就不是坚持与否的问题了,那是蠢。 1912年,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证实了人体一种新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对此深表怀疑,因为这与他的结论大相径庭。他又做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贝利斯是正确的,巴甫洛夫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转入对激素的研究中,后来成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巴甫洛夫的经历告诉我们:明知无望,就应转投他路,到最适合你的地方去,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不来的事别做,把你能做好的事做到最好。
如果有一天,别人都不赞同你,都不支持你,都不看好你,请你不要灰心丧气,自暴自弃,记住这样一句话:真理往
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要相信自己就是那少数人中的一个。
如同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做好你自己就行,其他的,随缘。
有一种解释叫宁缺毋滥
高三(4)班 杨清银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解释永远都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而不懂你的人再怎么去解释也是徒劳。”
有时候,有一种解释叫宁缺毋滥!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别人对你的看法,说法和想法无关于你的解释,而是取决于他们本身。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杨贵妃的绝世美貌。她本为寿王妃,只因被唐玄宗相中,而最终成了贵妃。然而这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甚至遭到了后世的批判。我们懂亦或不懂这一段不寻常的爱情,但她仍然得天独厚享尽荣华富贵。纵使再美丽的爱情也敌不过现实的残酷,但谁又能读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那份坚贞?六军哗变,红颜魂断,杨贵妃这个美人从此成为过去。
翻开史册,或许我们会看到许多对于她的批判声,说她红颜祸水。但她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不需要解释,人们记住更多的是她的美貌以及与唐玄宗的爱情。仔细一看,于她而言,解释是多余的,她仍然以美好的形象活跃在史册上。
“一生紫金耀篮坛,霸气侧露展雄风”这是对科比这位巨星最好的诠释。翻开NBA的史册,我们总能感受到科比伟大的气息。他不平凡的经历书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当他正值巅峰时,我们看到的是无数的赞美与褒奖。如今他老了,伤了,于是无数的质疑声响起,无数的谩骂声响起„„但他不会去在意,他的伟大不用解释。是谁拥有无数荣誉?是谁创下无数奇迹?是谁坐拥联盟第一薪的宝座?是谁手握联盟的霸王条约?是谁拥有最高的人气?这些都是他最有力的佐证。
解释永远都是多余的!他的伟大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喜欢他的人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他代表了一种篮球符号!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代表了一种信仰! 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永远不
要让自己的解释毫无价值可言,因为有一种解释叫宁缺毋滥!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团结协作、注重集体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智慧,而追求个性、崇尚英雄是中学生标新立异的现实追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是否纠结于这个问题?又有何感想?在学习和生活中又该如何取舍?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是一只单飞的鸟
高三(1)班 付 静
我是一只美丽、高傲、上档次的鸟,一只向往自由、渴望独立的鸟。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机会,我逃离了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带着些许的不舍,但还是被内心的兴奋和刺激的情绪所占据。我单飞了,我将开始我的个人旅途! 我飞过一片小溪,里面的鱼儿在一起欢快的吐泡泡,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又让我想到了曾经我也有过。在我恍惚之间,鱼儿们好像遇到了危险。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用鱼叉不停地在水底捣腾,想要收获一顿丰富的午餐。我为那些可爱的鱼儿们着急,我停落在不远的树枝上,观看这场战争。鱼儿们起先惊慌失措到处逃窜,后来有了一位“领导人物”做指挥,所以显得从容不迫,还好,它们都有惊无险的逃脱了这可怕的鱼叉。我暗自为它们叫好,兴奋得拍打着翅膀。突然我想到,如果我被抓了而我却孤身一人,没有同伴的救援,我该怎么办?单飞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暮色临近,我来到一片树林。
我隐约听见有打斗的声音,我前去观看原来是一头野猪和一只绵羊在进行激烈的“战斗”。当我看到这惨景时,我真为那只危在旦夕的绵羊感到紧张和忧虑。它注定被那凶猛的野猪给吞掉,毕竟实力悬殊。可怜的绵羊受了重伤,终于倒在地上,可还是不停地发出“咩咩”的叫声。为什么还要浪费自己仅有的气力呢?我真的不明白。野猪慢慢的逼近,张开它的血口,可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一群绵羊从草丛中冲出来了,并且一齐攻击那个伤害它们同伴的罪魁祸首,终于那只野猪势单力薄,抵抗不了它们的攻击,落荒而逃。同伴们的及时出现解救了垂危的它,然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何在它面临死亡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呼喊,原来它在求救,发出自己处在危险之中的信号。原来即使实力悬殊,但是只要同心协力也依然可以扭转局面的。天色已黑,我没有方向的飞,我该去哪里?现在的我只是一只
孤鸟。我是不是错了?
我是一只美丽、高傲、上档次的鸟,同时也是在星光灿烂下孤独而绝望的鸟。
夕阳西下,我飞过。不着一丝痕迹,唯独留下了我孤单而落寞的身影。我把我凄凉的叫声留给了天际,不断地重复播放。
黎明将至,当我醒来已经被一个大大的网给网住了,终究我没有得到自由,最后还失去了我温暖的家和可爱的同伴们。
再见,我是一只单飞的鸟,希望结束这段单飞的历史!
崇尚正能量
高三(2)班 梁春梅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刚强有力,团结协作,注重集体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智慧。在新时代,它也同样实用。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不可能脱离集体而生存。自古以来这么多的优秀发明,如火箭﹑航母﹑导弹等,它们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才完成的。毕竟一个人再有才,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集体不同,集体的潜能是无穷的。
团结协作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正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崇尚它。
有很多人总是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他自大的认为他个人的威力足以抵挡一切,不需要集体,甚至还错误的认为集体只会掩盖他的身上的光环。殊不知这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真正有一天脱离了集体,才懊悔自己的渺小,如大海的一滴水那样的微不足道。
“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你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才能没法施展,也不用担心你的才华会被湮没。积极的投入到集体中来,你会惊奇的发现,在这儿你的潜力发挥的更大了。
“追求个性,崇尚英雄”这也成为了很多中学生的现实追求。当然,我不是一味的否定这种想法,只是觉得追求的,崇尚的人或物都应该是传递着正能量的。
如果你崇尚某个英雄,觉得他有太多的优点足够吸引你,你可以把他作为你的奋斗目标,学习他身上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吸收他给你带来的正能量。这样的话,我是十分的看好你的追求的。但如果你是因为追求,崇尚别人而迷失了自己,这样我是不看好的,总之,我们崇尚的是正能量。
不管是团队协作还是追求个性,也不管是注重集体还是崇尚 英雄,我们都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
“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这句俗话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的确如此,我们应当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崇尚正能量,让正能量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团结?个性?
高三(3)班 方冉倩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从小这首歌就萦绕在我们耳边,儿时的我们,知道了“团结”是最重要的。团结协作、注重集体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老智慧。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大家都开始追求独特的个性。特别是中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英雄成了他们标新立异的现实追求。有个性才是力量,有个性才凸显人格,展示自我。甚至有人认为团结协作和追求个性两者已经到了一种相抵触的地步。那么到底是取团结舍个性好,还是取个性舍团结好呢?
俗语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团体下的共同努力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始终如出一辙,便失去了个性化的展示。同时如果只顾追求个性,虽然有了创新,有了独特,但忽略了集体,只是一味地注重自我,结果也只会是平庸的。
如此看来,团结与个性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记得有一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出口只容一个小铁球进出的长颈瓶中放入三个用细绳子绑住的小铁球,让三个孩子分别抓着一根细绳,并告诉他们,在他往瓶子里灌水时,他们要把小球都快速拉出来,不然就算淹死了。第一次,三个孩子都自顾自的拉着自己的小球。为了先出来,结果三个小球都被卡在瓶口。第二次,令教授惊讶的是,三个孩子竟然都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团结协力,按顺序依次拉出了自己的小球,最后完成了实验。
这个事例表明,团结或个性绝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只有巧妙地结合运用,才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中的政治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话:要在不伤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发展个人利益,个人的利益也是集体的利益。也就是说,团结是必须的,个性的发展是必然的,在团结下的追求个性才是真正的现实追求。
团结协作与追求个性并不是矛盾的,矛盾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个性”遇到“集体”
高三(4)班 徐梦婷
大自然植物的每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找出相同的两片叶子,正如这个世界上与众不同的我们自己一样,都是特殊的存在。
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是否与强调团结协作、注重集体的古老智慧相违呢?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单独的一滴水,晶莹透澈,却只有融入海洋才有波澜壮阔的博大;细小的一粒砾石,造型奇特,却只有装饰山峰才有雄岸高耸的巍峨。而我们,正如一滴水、一粒沙,只有融入集体这个大花园,才迎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景。
每个人都有所长和所短之处,只有取己之长补他人之短,才能发挥无尽的作用。正如上学时办一块黑板报,只有你为它图上生动的图画,他为它写下工整的文字,她为它排好合理的版面,它才能是令众人满意的作品!这也正是个体与集体完美的结合。
团结协作,是古人总结的智慧结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数学家要渡河,一个农夫好心地撑船帮他渡河。可行舟时,数学家态度傲慢,十分看不起撑船的农夫,他大肆吹嘘自己的才能出众。忽然刮了大风,农夫和他都落到水里,农夫对他说:“现在让你聪明的头脑帮你游上岸吧!”说完,农夫便自己游向了岸边,可怜的数学家在水中挣扎了几下后就被波浪吞没了。在这个生命的紧要关头,纵有再多的学问也比不上会游泳的农夫的泅水技艺,我们的个性如同耀眼的“数学家”,若一味追求自我,不顾及他人,只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每位航天人的努力,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每个人尽其所能地投入、付出。中国体育事业的成绩,也让无数国人为之骄傲与自豪。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健儿出色的表现,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接近完美的表演让最后一次参赛即将退役的队长十分遗憾,但最终男子体操队斩获金牌,让他终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当“个性”遇上“集体”,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并不是不相容的存在!只有在集体中仍能追求自我,完善集体这个大家庭,才能让集体的风帆平稳驶向更远的彼岸,才能让自己有更大的意义。
篇二:《高考模拟命题作文“理性地生活”导练》
高考模拟命题作文“理性地生活”导练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请以“理性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文题解析】
文题的关键词语是“理性”。
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②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所谓理性,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具体地说就是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理性地生活,就是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按照做事的逻辑程序操作,让主观始终服从于客观。
写议论文,可以阐述什么是理性,理性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才能保持理性的头脑,还可以阐述理性和热情的辩证关系,帮助人们分清理论是非。写记叙文,可以编拟故事,刻画人物,或者写自己的经历,借以传达倡理性、戒冲动的主题。写散文,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生活形象,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抒发自己对于理性的独特的感受。
【佳作展示】
理性地生活
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著名潜艇专家雷恩被盟军俘获,任凭盟军软硬兼施,他就是不肯吐露有关潜艇的绝密情报。后来,盟军了解到雷恩治学严谨,对自己和别人工作中的任何差错都绝不姑息。于是盟军每次提审,都让他从一间教室门前经过,教室里老“教授”正在讲潜艇知识,时有错误,雷恩听罢,脸上流露出鄙夷的神情。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怒不可遏地冲进教室,指责老“教授”误人子弟,把他赶下讲台,自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又写又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雷恩上当,盟军如愿以偿。舍弃政治立场不说,雷恩的失败冲动有余,理性不足。
有一句话,冲动是魔鬼,这是千真万确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美则美矣,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
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刚直地死,一条是屈辱地生,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前者,接受后者。因为他知道,虽然刚直地死可以令人景仰,但是,一旦生命结束,心中那个伟大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他没有任凭感情冲动,拼做
头撞南墙不后退的英雄,而是适时而退,于是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成功,是意志的成功,是理想的成功,更是理智的成功。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是才志使然,是毅力使然,是客观环境使然,也与他们清醒的理智密切相关,
他们如果在人生的关键一刻率性而为,定然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也许有人会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殊不知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达到一定的境界,你就能领悟到理智的高层次的美。
如果说热情是前进的动力,那么理性则是稳妥的保障,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生命与理性同行。
亮点:
文章先简述雷恩冲动误事的故事,引出“理性地生活”的话题;然后用抒情之笔阐述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再引述事例,材料丰富,旁征博引,或详或略,有点有面,述议结合;最后归结论点:“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生命与理性同行”。全文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或叙事,或描写,或比喻,或排比,语言蕴藉优美,颇有艺术感染力。
瑕疵:
首先,入题不够简洁。提出话题花去近250个字,影响主体部分的分析议论,难以形成凤头、猪肚之势。如果减少开篇过于冗长的材料,增加主体部分的分析议论,文章会更好。其次,厚古薄今,缺少现实感。文章所用材料,除一则二战故事外,其余全为古人的事例,这样文章就缺少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影响文章的质量。
发散:
本文还可以写成镜头剪接式的创新文体。即先用一两句话揭示中心;然后抓取历史和现实中典型人物,选择三到四个精彩瞬间,进行精细的描绘;片断之间用小标题加以连缀,例如勾践的忍、韩信的退、司马迁的忍,不过最好能有一两个现代人物的镜头;最后再照应开头,简括作结。
理性地生活
著名作家郁达夫:“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何谓英雄?藐视一切,傲视群雄,敢同对手争高低,不向霸王让十分,这固然是英雄;其实,懂曲折,知进退,从容把握局势,理性地生活,同样是英雄。
翻开史书,因理性地生活而终获成功的事实比比皆是。
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的马车,赶紧叫车夫让开。手下的人不解,以为怕廉。他淡淡一笑:“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不过如果我们不和,赵国就有危险了。”在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面前,蔺相如心甘情愿地让了,这一让,成就了一段生死之交的友情,换来了赵国多年的辉煌。适时的忍让,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展示的是一种宽广的胸襟。
最近,药家鑫案被害方代理人张显成为网民谴责的对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缺乏理性的激情代理。他在案件代理期间,不顾事实,在网上编造“富二代”的谎言,煽动网民的仇恨情绪,一时间成了仗义执言的英雄,可是等到真相大白,
网民纷纷谴责他,尽管他还在
不停地变换手法制造事端,企图以攻代守,扭转败局,但却越“攻”越黑。张显的教训告诉我们,抛却理性,挥洒激情,有进无退,攻守失衡,最终是难以成功的。
适时而退看似一种妥协,其实是一种策略,是智慧的表现。可是现实中许多人只承认勇往直前是英雄,而视退让为耻辱,殊不知进和退本来就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荆棘当道,披斩而行是“进”,绕道而走也是“进”,“退”是为了“进”,战术上的“退”正是战略上的“进”。面对火海,勇往直前,丧身而未能达到目标,这样的“进”,其实是正而未进。
我们不必空谈进和退的辩证法,还是回到生活中来吧。公交车上你正准备坐下,突然有人从你背后抢了位子,不必动怒,轻轻地走出来,报以微微一笑,要知道别人也许是有什么困难;与朋友吵架了,好几天谁也不理谁,这时该想想也许错的是你,主动与朋友打声招呼,他会感激你的真诚与宽容;受到批评,你不要急于争辩,水无风不会起涟漪,退一步反省自己,才能重新获得赞誉。
亮点:
文章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3、4段叙述古今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第5段分析进和退的辩证关系,第6段联系生活实际,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特别能运用辩证法原理阐述进与退的关系,文章深刻有力。 瑕疵:
结尾略嫌仓促,结构欠完整。本文最后一段即第6段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论述内容,这是本论部分的一个层次,不是结尾。如果能加一个简略的结尾,归结全文,照应开篇,形成首尾圆合,文章的效果会更好些。
发散:
本文内容还可用论坛讨论的形式来表现。即以“理性地生活”为正标题,以“关于张显激情代理的讨论”为副标题,正文部分展示几则帖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光有激情而没有理性的危害,传达要理性地生活的主张。
理性地生活
学校库房后面有一个潮湿的角落,里面生满绿色的苔藓。它们温存地挤成一片,享受着世界的安宁,阳光不经意地扫过这里,苔藓依然如故,没有展露特别的笑颜。面对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苔藓真的不喜欢阳光吗?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是,苔藓并不是只靠呼吸作用而生存的,它需要阳光,需要光合作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每种需要阳光的生物应该对阳光都有一种天生的热情,那温暖柔和的抚摸,除了阳光,没有任何一双手可以将肌肤安慰到每个毛孔都如吃了人参果般畅快。然而,偏偏有生物热情于阳光,却总是躲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偷得几缕光亮,沉默地生长,一如眼前的苔藓。{模拟争辩作文}.
我忽然明白,你热爱什么,却不一定要为了它而不顾一切;你需要什么,也不一定要赔上全部来获得。啊,苔藓,你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马谡是诸葛亮十分赏识的将领,但是他违背军法,贻误战机,不杀无以服众,诸葛亮不得不强忍悲痛,挥泪斩马谡;日寇杀害梁思成的亲人,但是名胜古迹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他冷却国仇家恨,向盟军当局建议,轰炸日本古都之前,
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爱《红楼梦》的忧伤,但谁也不愿成为黛玉,因为生活不会因为凄怆而风情万种;憎恶现实中的犬儒主义和玩世不恭,向往英雄主义,但不必去当堂吉诃德,因为人生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苔藓哲学,无处不在。
我酷爱网络游戏。金戈铁马里残阳殷红如血,金戈铁马里傲月晶莹如玉,我喜欢用无形的钢枪穿透敌人的胸膛,我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享受常胜将军的快乐。可是,我是高三的学生,我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交给“方程”和“运动”,交给“单词”和“句型”,交给“练习”和“检测”。我努力压缩自己对网上鏖战的感情,亦如苔藓努力缩小身躯,不让自己委身于光芒,因为我怕贪婪阳光而让自己一败涂地。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能够用理智战胜情感的人正如苔藓,爱阳光却并不为了阳光而不顾一切,有所求又得有所控制,在不顾一切的同时又顾及了另外的一切,在决定不顾一切地去不顾一切时,又选择不顾一切地去顾及一切,这样才会有完美的人生。
我知道,那些拥有无限热情的人往往也有无尽的理性,正如那些幽暗之处的苔藓,在夜色的墨凉里,也恋着阳光。
亮点:
文章从苔藓入笔,指出苔藓需要阳光而又躲避阳光,进而提出情感和理智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联想,构思新鲜独特,不落俗套。或写景状物,或现身说法,或旁征博引,多角度,多层面,事理结合,在语言上追求形象生动,在与读者交流思想认识的同时,给人以美感。
瑕疵:
第4段列举历史人物和生活事件,阐述理性的重要,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议论更为有力。但是,作为抒情散文,还是应当以描写生活画面、抒发主观情感为主,过多的事实引证,使得文章既像散文,又像议论文,破坏文体风格的统一。 发散:
本文的材料还可以写成童话作文。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苔藓具有人的思想,通过它的口,借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名人名言,来阐述“爱不一定要为了它而不顾一切”的道理,以构思的新奇取胜。
篇三:《材料作文精选》
[试题呈现]
世间万物有静态也有动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行军打仗行需要静也需要动;“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的静与动各有动人之处。静态是一种美,动态也是一种美。
浮华喧嚣的现代生活往往让人们处于奔走的忙碌而忽略恬然的静逸。许多人追逐了都市的繁华又会厌倦喧闹,而羡慕寂寞与宁静。宁静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和境界。 你更欣赏哪一种状态?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个材料作文题包括三段文字,第一段文字由两个引用句和分析句组成。第一个引用句从军事角度阐释“静”与“动”的两种状态;第二个引用句则从人的体态美的角度阐释“静”与“动”各有千秋。两个引用句都是把静与动并列起来。审题到此外,静态与动态是平分秋色。
第二段文字是对现实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的一个概括,观点无疑是倾向于静。第三段中的“你更欣赏哪一种状态”则又把似乎狭窄的立意角度打开了。学生既可以侧重于写静或者是写动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做辩证说理。所以,这个作文题目基本上不存在审题障碍,立意的高下就取决于对“静”与“动”的理解能不能化具体为抽象,进行恰当的引申,让其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角度]
角度一:从静态角度立意,欣赏静的状态,把“静”引申为心灵的宁静、心态的平和等。也可从反面“拒绝浮华、喧闹”立意。
角度二:从动态角度立意,欣赏动的状态,把“动”引申为活力、勃发的生机、不懈的追求等。
角度三:从“静与动”的角度立意,既可以写成并列关系“动静结合,成就美好人生”,也可以把两者做辩证分析,“动静相宜,方为大美”。
[佳作展示一]
人才成长在静土
英雄存在于乱世之中,而人才更适于生存在一片“静”土之中。只有静,才能唤起他们内心的潜力;只有静,才是培育人才最肥沃的土壤。
宁静的夜空给人一种深邃之美,任心灵遨游驰骋;安静的教室给人一种祥和之美,让律动的青春在潜心学习中升华;恬静的田园生活是一种淡雅之美,诗人用笔尽情书写,留下了多少美丽的篇章。
诗人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因为他内心是静的。他不被外面的事所干扰,在他的那一方静土之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篇章,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宁静高贵的灵魂赢得了后人称颂,也慰藉了无数在名利场中失意的文人墨客,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娴静雅士。
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慕名利的淡泊,更是一种境界。
中国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了中国建国初期的综合国力发展,毅然担起了强大祖国的重任,当我们为他“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的美名喝彩时,又有多少人理解他工作状态:就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样,和家人断绝联系,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静静地进行着枯燥而乏味的研究工作。若不是把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长时间固守在这片土地上,若不是把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承受着离开亲人的孤独,怎能有当今中国国防的强大?怎能有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
增强?
静是一种意志,是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更是一种品质。
李文波,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却因恪守使命,尽忠静守而成就了不平凡的自我。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记录,也因此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