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安妮宝贝如是说。时光流转,物换星移。谁知多少沧海,如今化了桑田。聚散离合总是情,既能感人亦动人。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第一份感动,为一段真挚的友情,俞伯牙钟子期乃春秋战国人士。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善听,高山流水此间心意只能说与知音听。伯牙奏《高山》子期知其志在高山,伯牙奏《流水》子期知其志在流水,有友如此,夫复何求?临终前,钟子期留下遗言,让后人把坟墓修在江边,等到每年八月十五相会时,都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了。听了老人的一席话,俞伯牙万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凄楚的琴声演绎了一曲《高山流水》。弹完,俞伯牙挑断了琴弦,并长叹一声,把自己心爱的瑶琴摔在了青石上,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我弹琴还能给谁听呢?”知音说与知音听,这份感动久久萦与心中,碧海荡,波难平。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第二份感动,是被气节折服。春秋时期,齐晋两国出现过一个秉笔直书、以身殉道的史官群体,尤以齐国太史兄弟和晋太史董狐最为典型。齐国太史虽因直书“崔杼弑其君”而被权臣崔杼所杀,但太史的两个弟弟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继续这样写。崔杼慑于太史兄弟三人为秉笔直书而前仆后继的正气,最后终于放下屠刀。晋国太史董狐也因不畏权贵,“书法不隐”,记下“赵盾弑其君”而被孔子称赞为“古之良史”。由此而后,不畏权贵、秉笔直书就为中国历代史家所效仿,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条铁则。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淫威下,历代史家要做到这一点,胸中没有一股浩然正气,显然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就盛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一份感动,浩然正气,悠悠传世。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第三份感动,源自一女子。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三月东风凉,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树。本是一片生机,却被一弱不禁风的女子渲染出悲伤而感动的氛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的不仅是花,更是自己一生漂泊无依,郁郁寡欢的情怀。黛玉是个奇女子,她对落花的丝丝情谊令人感动,是小家碧玉的感动。
胡马纵横澧水边,倭头未尽懒升天。昨宵又得从军乐,横枕沙场骷髅眠。这第四份感动更是震撼人心。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母亲与儿双双上战场,这份感动另我不敢忘怀。1937年,七七事变让她生活的轨道转了一个弯。全民抗战爆发,周咏南心情很不平静。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难民拥入祁阳。这年冬天,儿子黄天高中毕业,周咏南突然取消了为他完婚的计划。这让儿子很是吃惊:“难道母亲不想养孙继承香火,不想弄孙自乐?”周咏南接着告诉儿子,也不能去考大学,母子一起报考军校!儿子说:“国家规定,独子不得从军。”她十分严肃说:“日寇并没有规定,不准屠杀寡妇孤儿!”这让儿子无言以对。1943年冬天,常德会战爆发。会战前,黄天在湖北前线,收到母亲的来信:“吾儿悉知,常德战事,一触即发,尔我母子,既以身许国,勿以安危系念,母如马革裹尸,志所愿也,希继承吾保国之志,激励士卒奋勇杀敌,是所愿也。”而抗日战争结束后周夫人,不愿意参加内战,以死相逼,劝儿子不参与内战,后退居乡村做一名小学教师,这份大义,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有这样一个德国人,年纪轻轻跑到中国广西偏僻山村支教,一待就是十年,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人,可是他却说不想感动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柴静的精神导师,或者说他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导师。柴静采访他时,曾说过:“这个人让我土崩瓦解……”在中国大山深处,这个人让异国真情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感动无数国人。“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2006年,有人推荐我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吓坏了,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简单的话语透着沉重的深情,这个德国人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卢克安。
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大义,动人的事不少,暖心的话也说不完,只愿读者有心,让感动长存,让真情永传。
推荐阅读:追求理想 永不言弃 高三作文800字观看会师塔 高三作文900字都是新诗帮的忙 高三作文900字高三作文800字 十八岁的转角守住心中的大树 高三作文700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3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