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作文800字
“你们拆掉的是八百年的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林徽因
如今,破瓷碗开始怀念元青花的美,假古董的永定门城楼砌了起来,假古董的前门大街修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有林徽因这样的女人的存在,于是中国近现代的浪漫故事都被她一个人讲完了。
这部片子叫《梁思成·林徽因》。恰如其分的,徐志摩、金岳霖和林洙都以一种蜻蜓点水的方式,淡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线。
尤其是金岳霖和林洙。
前者唯有李庄导游那段八卦,轻声地叩响了他和林之间,那千言万语的际遇。
后者和梁所历之苦难的十年,却也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轻描淡写般地带过。
为了那个“政治上的正确”。六十年前,梁林加速点燃了他们生命最后的光和热。而今天,六十年以后,因为“政治”,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一部被阉割的纪录片。它小心翼翼不去触碰“政治的底线”,却深深触痛了知识分子内在的尊严,甚至不能给他们的灵魂一个交代,一个平反。
只留下了无法说尽的千言万语。
难道这就是这代学人所命中注定的历史际遇?
林徽因死于一九五五年那个四月的第一天。
金岳霖和邓以蛰先生的挽联似乎是她人生最美丽的注脚:
"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再冰谈起母亲那开朗、直率的性格时,有句话颇为打动人。
她说以她妈妈那种健谈和直白的性格,幸亏走得早。如果遇到后面的政治运动,得够她受的。
老天是眷顾这个女人的,她那四月般明媚的生命在黑暗吞噬中国之前,早早谢幕。她得以一种整全的人格和高雅的风度走完她的全部人生。
相形之下,梁先生不可避免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学者一样,在自我批判中,在那些是他写下的但不是他的文字中,被人性拷打着。在生存和谎言中寻找活下去的尊严和意义。
这是讽刺的,梁林经历过比这更为腐败的国民政府,经历过比这更加困苦的抗战八年。但生活的清贫甚至困苦却不有损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傲骨。在国民政府和费正清夫妇接济下,他们苦中作乐。在泪水中微笑。
然而在那被推倒的北京城墙下,在那直至今天仍然不停的拆拆补补的北京城里。林梁的灵魂何处安放?林梁的泪水,如果还有的话,却在为谁哭泣?
林洙,像任何历史中,沉默的“第三者”(抱歉,这么说林洙也许并不合适)。她成为了梁林之间深深的影子。纪录片有意回避了实际上更有发言权的林洙(在感谢名单里,林洙也排在再冰和从诫之前),当然我相信这更多的是林洙自己的回避。然而,这也是对文革十年的回避。沉默,像是一个黑洞,清华园被推倒,我们的历史同样被推倒。那活生生的血与泪,生命和生命的历史。
战争的阴霾没有能够阻隔梁林和费正清夫妇友谊,可意识的高墙却让这两对人生挚友,生死相隔。
如果梁林选择离开,选择和后来成就巍然的史语所一块走?
在一九四九年那场命运的抉择中。
理想主义者怀着对祖国真挚的热诚,却选择通向死亡的不归路。
再冰说,他是爱国的。
那代知识分子,真的在诅咒吗?还是在宽恕?
可是今天的你们,到底听到了没有?
为什么华夏的土地上,妖孽仍然在横行?
普通的民宅被推倒,无辜的生灵被践踏?
我们真的比过去活得更好吗?
【深海网作文频道】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19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