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财务报表分析(一)读书笔记

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

第一章:概论

 

绢子 整理于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

 

第一章概论
提要:
1、充分利用财务报表解释的信息
2、使之成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3、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主题。

第一节信息-财务信息-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工具
1、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编制财务报表是最终程序。
2、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原因:
由会计加工而生成的财务信息需要传输给众多的财务信息使用者以供决策之用。它是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企业的管理者了解和改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信息
1.信息和数据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2.信息物质能源并列成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
3.信息可以定义为:
信息是人们用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直接描述的可以在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传播和利用的知识。
4.对信息定义应该掌握三点:
1)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2)信息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征象。
3)上述信息定义中的“知识”指的是信息加工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概括性的和高层次性的信息。
5.因此人们把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定义为:是以各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归路的总称。
6.数据的定义:是把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资鉴别的符号。表示数据的符号有多种多样可以是数字或数字序列也可以是声音和图像。(备注:数据并非反映信息的唯一方式)
7.信息与数据的联系与区别
1)数据和信息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当信息采用数据形式来表示时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对数据的说明和解释。数据和信息都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2)数据和信息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数据是反映信息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因而不能把任何情况下的数据等同于信息本身。
8.按信息的内容范畴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1)自然信息是指宇宙间、自然界客观存在或随机发生的各种生命信息、动植物信息、物质物理信息等。
2)社会信息则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和利用的信息。
9.按信息的处理加工程度分类可以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1)一次信息是指未经加工或经粗略加工的原始信息如统计报表、财务报表等都是一次信息
2)二次信息是指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信息。财务比率可称为二次信息。
3)三次信息是指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的深加工即再结合其他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和分析而形成的信息其特点是有较强的概括性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10.信息按传递范围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
11.按信息的贮存方式分为内存信息和外存信息。

三、财务信息
1、财务信息又称会计信息前者是以事物的属性命名后者则以信息的来源命名。两者内容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2、财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种它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有关财务活动包括(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3、经过验证的财务信息可以定义为
财务信息是指可以对财务活动规律进行直接描述并可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传播和利用的知识
4、财务信息的生成:

“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有会计加工生成。会计加工生成的财务信息和有关经济信息大体可分为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两个阶段其中会计核算是基础。
5、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1)会计核算要以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与币值稳定假设为其基本前提和约束条件。
2)会计核算还必须遵循一系列会计的一般原则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性、谨慎性、实际成本计价、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
3)会计核算还必须根据企业的运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取和运用一整套合理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
6、会计核算生成财务信息包括两个过程
1)财务信息的日常加工过程——主要是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形成账簿纪录。
2)财务信息的再加工过程——主要是以账簿记录为基础通过及一步的分类、汇总、浓缩或扩充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财务信息体系达到对外报送的要求。
3)财务信息的日常加工和再加工是一个连续、循环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都是会计核算生成财务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
7、财务分析的定义:也称会计分析是财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财务报表所揭示信息的基础上生成更多的财务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财务信息;二是产生质量高的深层次财务信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所用。
8、财务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

这些用户大体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企业本身。简述如下:
1)投资人:包括现有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的安全和收益具体说投资收益率(或称净资产收益率)是他们最关心和重视的。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投资人对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还需要了解自己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
2)债权人的定义: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需偿还的融资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给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或个人(贷款债权人)和以出售货物或劳务形式提供短期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商业债权人)
贷款债权人最关心的是债权的安全包括贷款到期的收回和利息的偿付。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以及有无其他需要到期偿还的贷款
商业债权人最关心的是企业准时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3)政府:主要指政府中管理经济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在我国政府对经济行使两种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4)企业本身: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阶层和一般职工。也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为了保障企业有效履行向财务信息者传输财务信息的义务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有:《会计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四、企业财务报表的组成
1、财务报表的含义:
财务报表是传输财务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所提供和传输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财务状况信息、经营成果(或称财务成果)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这些财务信息既有对外的一面也有对内的一面即可以满足外部用户的信息要求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极为有用。因此财务报表具有报告性质是以表格为主要形式反映、提供和传输财务信息的书面报告文件。
2、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公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将财务报告改称为财务会计报告它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3、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该包括:

(1) 会计报表、

(2) 会计报表附注、

(3) 财务情况说明书

4、其中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多以下方面做出说明:
1)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2)利润实现和利润分配情况
3)资金增建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5、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又称会计报表)
1)主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成本报表(其中成本报表不需要对外报送)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在企业中是一张重要报表。

它揭示的财务信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拥有并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包括资产总额、资产的结构和分布情况进一步揭示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和资产的流动性。
2)资产的资金来源:债权人提供的贷款、企业所有者的投资两者之和为资产。可以据以揭示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劣并可对企业的财务杠杆做出评估。
3)资产和负债的对照关系。自查难找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合肥流动资产负债按照偿还期限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就形成了进一步解释信息的对照关系从而可以分析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债能力。

损益表:是指反映某一会计主体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在企业中也是一张重要的报表。我国的企业多采用多步式损益表即分类计算利润包括产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是指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反映某一会计主体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状况的财务报表。

成本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产品成本和其他费用的水平及构成情况的报表它包括商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明细表。

所以成本报表不对外报送也不向外公布但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极为有用因而必须定期编制和分析。
2)附表:它是对主表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内容提供更为详细情况的报表。

常见的附表有:利润分配表、成本费用开支明细表、各类资产明细表。目前我国企业的损益表有两张附表分别是:利润分配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成本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有一张附表是:应缴增值税明细表股份有限公司还有分部营业利润表和资产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等附表。

3)附注:即报表注释。从提供信息的分析的视角附注是财政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或者是使表内信息更加明确、清晰和具有更多的价值;或者是提供了和表内信息一样重要的信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附注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6)企业合并、分立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二章: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分析

重点记公式重应用.
第一节:企业的收益性和收益结构分析
(一)企业的收益性:
1、收益的定义:是指企业在资产经营活动中的经济流入包括总收益和净收益

(1)总收益(或综合收益)指除所有者的出资额和各种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以外的各种收入。
(2)净收益是指:总收益中各项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也称为利润。
2、资产收益:是一种潜在收益也即企业资产中孕育着的未来收益它需要通过资金周转的完成才能实现并最终转化为经济收益。收益是体现资产本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3、经营收益: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收益是资产中潜在收益的实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

4、收益性的含义:盈利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收益性正体现了企业必须获取盈利的这种客观必然性它是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与广义的收益概念对应收益性也包含资产收益性和经营收益性两个方面。
5、收益性:企业收益性分析的意义:(重点背)
(1)定义:收益性分析指:对企业通过资产经营能够取得多大收益的能力所进行的分析、评价和预测。

(2)意义:收益性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或者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以收益性分析为中心展开的分析企业的收益性其意义在于:

A:促进企业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B;促进企业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果;
C: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D:促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备注:

(1) 每股盈余是用来说明书企业盈利能力;

(2) 收益性分析的核心指标是:总投资收益率和主权资本收益率

(二)企业经营与收益结构(重点背)
1、企业的收益结构:指收益组成项目的搭配及其排列;
2、分类:
(1)收益的收支结构:是按照总收入和总支出与收益的关系以及各类收入与总收入和各类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2)收益的业务结构:就是直接按照各种性质的业务对收益构成项目进行搭配从而提供各种业务的收益。

(也可以说:各种性质的业务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
(3)收益的主要项目结构:指为企业总收益做主要贡献的各种类商品、产品或服务项目企业可根据行业特征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收益的主要项目。
2、企业经营与收益结构的关系(领会)

企业经营与其收益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分析收益结构归根结底是以企业的收益性特征为依据判断和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影响获利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企业经营对获利水平、获利稳定性和财务安全性的影响。
企业经营对获利的影响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背)
1)对获利水平的影响;
2)对获利稳定、持久性的影响;
3)对财务安全性的影响
(三)损益表收益结构分析
1、损益表结构:根据对全部收支项目的不同搭配与排列损益表有两种结构分别是:单步式、多步式。
2、共同比结构损益表(领会)
(1)含义:也称总体结构损益表简称共同比损益表该表是用百分比数字编制的用以提供损益表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编制共同比损益表是分析企业收益结构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也称为垂直分析法。
(2)共同比结构损益表的作用:(重点背)
A:可以将原不宜比较的绝对数转换为同一基础上的数据以便于
比较。
B
:将报告期与前一期或前几期的共同比损益表加以比较从中可以
看出各项目共同数字的变化据此找出导致报告期利润构成较前期发
生变动的主要项目是那些
3、净利润结构变动分析
具体有两个表现:
(1)一定数量净利润的构成项目的变动;
(2)构成项目一致但各项目数额在净利润总额中的份量即影响程
度有变动。
第二节企业利润增减变动和利润差异的分析
(一)企业利润增减变动和利润差异分析的内容:
利润差异的分析是利润增减变动分析的继续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继续计算确定差异变化的幅度。差异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但用相对数比用绝对数的可比性更强更能说明问题。
2、对差异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中影响利润变化的主要项目还需再深入一步分析内在影响因素并确定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只有通过利润差异的分析才能揭示出症结所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及业绩作出最后评价。
(二)净利润增减变动及原因分析
1、差异及变动百分比计算;

差异及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1) 某项目增减差异=某项目报告期数值—前期数值(或其他比较标准数值 下同)正数差异为增加额负数差异为减少额都是绝对数直接比较的结果。绝对数差异不宜用于规模相差较大的企业之间的比较。

(2) 某项目增减差异变动百分比=某项目增减差异/前期数值*100%

2、对比和趋势分析;

(1) 对比分析

(2) 趋势分析:至少是三年一般为五年为宜。

3、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分析;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重点背)

(1)表层原因:实际上就是指利润的构成项目也就是损益表中所列项目。通过两期损益表的对比或编制共同比损益表的方法可以了解利润变化的表层原因。

(3) 深层原因;是指表层原因背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管理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

a) 内部管理问题。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导致利润发生增减变化属于主观原因。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通常表现为计划不周、决策失误、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管理、控制和监督不利因而导致发生损失浪费、成本费用上升坐失销售良机等情况其结果必然是利润减少甚至发生亏损。主观原因属于自身问题企业必须寻求相应的解决途径。

b) 外部环境问题。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并导致利润发生增减变化属于客观原因企业无力加以控制和改变。外部原因包括:

第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对国内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第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第三: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执行;

第四:市场机制不健全;

第五:市场需求和价格发生较大差异;

第六:商品自身的周期性。

(三)营业利润主要项目的因素分析
1、营业利润的主要项目及因素构成

营业利润是企业种类业务经营所取得的成果一般来说它的基础部分是主营业务利润。
2、主要项目的因素分析

略重点做练习。

第三节:企业获利能力的比率分析
(一)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性;
1、企业的获利能力含义:指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
2、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性
(1)企业获利能力对投资人的重要性;
(2)企业获利能力对债权人的重要性;
(3)企业获利能力对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4)企业获利能力对员工的重要性。

总之获利能力能够用以评价一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乃至预期它的发展前途关系重在因而获利能力成为企业自身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1、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回报比率:这类比率是从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的角度根据投资与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同时用以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
(1)长期资本报酬率:指利润总额与公司长期资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说明企业运用长期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
公式:长期资本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长期负债平均值
+所有者权益平均值)*100%;
(2)资本金收益率:也称资本金利润率它是指利润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对比关系用以表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赚取利润的能力。

公式: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100%;

长期资本报酬率和资本金收益率越高越好说明投入企业资金的回报水平越高且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2、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回报比率:
(1)股东权益报酬率:即股东权益收益率或净值报酬率是指股东权益与利润的对比关系。它站在股东的角度用以衡量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
公式: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值*100%
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股东权益平均值-优先股股东权益平均值)*100%。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股东投资的收益水平越高。
(2)普通股每股收益:也称为普通股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指公司净利润与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比值。
公式:普通股每股东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表明在某一时期每股普通股能获得多少净利润。
(3)市盈率: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
公式: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4)普通股每股股利:指普通股股利总额与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比值。
公式: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5)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也称为普通股每股净资产是指普通股权益与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值。
公式: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3、企业经营与利润比率:
(1)总资产利润率也称为总资产报酬率或总资产收益率是指利润与资产总额的对比关系它从整体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可用来说明企业运用其他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公式: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平均资产总值*100%。
(2)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之后的差额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生产环节的效率高低。
公式: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或1-毛利率。
(3)营业利润率:也称为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经营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可用来衡量包括管理和销售活动在内的整个经营活动所形成的获利能力有多大。
公式: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利息支出净额)/销售收入*100%。
(4)销售净利率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
其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5)成本费用利润率:指企业在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的对比关系。
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

第三章: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一节 企业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
(一)成本与费用的含义和作用
1、成本的含义:指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说做成某件事情的代价也即发生的耗费总和。
2、费用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

由此可见:

(1) 费用是成本的基础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2) 按对象归集的费用构成成本

(3) 成本的发生期和补偿期并非完全一致

(4) 不予对象化的费用按发生期间归集用同期收入补偿.

3、成本构成与特性:
(1)成本构成:指成本由哪些项目所组成。明确成本构成是对成本
进行管理、核算和分析的前提。

如直接生产费用:包括原料主要材料的消耗工人的劳动消耗.

间接生产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厂房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等.
(2)成本特性:也称成本习性是成本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成本与产量依存关系的属性特征。
(3)按照成本特性成本被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第一部分:

固定成本:含义业务量在一定限度内发生增减变动而总额始终保持不变的成本。如:厂房设备折旧机器租金管理人员工资.

分类:

固定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A:约束性成本是指: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有关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财产税管理人员工资等;

B: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者根据经营发展规划的专门要求经安排所形成的有关成本如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等.

第二部分:变动成本含义:随业务量的增减而相应发生同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产品包装费等等。
第三部分:半变动成本含义:指那些既包含变动成分也包含固定成分的成本。如电话费
4、成本费用的作用:

追求利润或财富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为此企业应力求实现以尽量少的消耗换取尽量多的收益。换言之就必须明确成本费用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1)成本费用是取得收入的前提条件;
(2)成本费用是保证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3)成本费用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重点背)
1、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
2、为未来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依据;
3、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分析目的就是要合理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产品成本分析
(一)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
1、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
包括对全部产品成本水平的分析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因素分析。
2、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结构分析法、

(3) 因素分析法等。

(二)产品成本总成本分析:
1、产品生产总成本分析的目的:
其目的就是:考核企业各项生产费用发生的升降情况企业全部产品、各种主要产品可比产品以及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2、产品生产成本表提供的数据。

产品生产成本提供的数据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资料。
3、产品生产总成本分析:识记。
(1)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
A
:就生产费用总计和产品生产成本总计的各专栏数进行比较揭示差异。
B
:对成本项目结构变动进行分析。
C
:计算并对比有关成本效益指标评价报告期成本获利水平

(备注:没有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进行分析)
(2)按产品种类进行分析:
A:将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B:将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目的:

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获取收入和创利的关键所在。
2、主要产品成本表提供的数据;;
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1) 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其他成本标准进行对比查看升降变化情况进行一般分析。

(2) 是对每个成本项目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

(3) 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情况。

4、一般分析、成本项目因素分析。
(四)制造费用分析
1、制造费用分析的目的:

(1) 制造费用的含义:产品生产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性的生产消耗。

(2) 制造费用分析可以包括叁个阶段:分别是事前、事中、事后。

事前分析是指:制定费用预算(计划);

事中分析是指:日常控制。

事后分析。

(3) 制造费用分析的目的是:

查明制造费用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怎样超支或节约的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是主观原因所致有无不可控因素发生导致费用增加的现象等以便落实责任考核奖惩制定改进措施促进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2、制造费用明细表提供的数据:费用项目分类原则是分清不同内部突出主要、常见的项目。
3、制造费用分析。略。
第三节期间费用分析
(一)期间费用的含义和种类
1、期间费用:含义这些以发生期间进行归集和补偿的费用。
2、分类:按照费用的用途不同分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
费用。

(1) 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了销售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等。

(2)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行使组织管理职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企业行政管理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技术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等。

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相关费用。

第四章: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一节:资产的流动性和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项目分析

(一)资产的流动性
1、资产的含义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能够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2、资产的流动性:指企业资产变化为现金的速度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通常按照流动性分类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流动性强的资产。
长期资产:流动性弱的资产即非流动资产。
(二)资产的流动性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1、资产流动性分析的含义:指:通过对资产的变现能力以及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分析从而用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资产质量的一种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按其紧迫性分为短期偿期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2、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一般为一年)内偿还债务的能力。
3、资产的流动性对企业短期偿期能力的影响。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往往表现为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

(三)资产负债表结构: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1、该表分为表头、表体、补充材料三个组成部分。

(1) 表头部分:提供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单位、编报日期和金额单位等资料。要具体到某一时期。

(2) 补充资料是指:提供在表体中未予提供的、或未予充分揭示的一些重要会计信息。

(3) 表体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部分它提供了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各项具体指标。表体也是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其格式一般分为报告式、账户式。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为。

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采用账户式即第一种格式它的具体表现如下:
(1)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侧为资产、右侧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2)左侧资产内部各个项目按照各项资产的流动性的大小或变现能力的强弱进行排列。
(3)右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项按照权益的顺序进行排列;
(4)右侧负债内部各个项目按照每个项目偿债的紧迫性而依次排列由近至远偿还期越近的项目越往前排列反之越往后排列。
(5)所有者权益内部各个项目按照各项目的稳定程度而依次排列。

我国资产负债表这种结构设计充分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基本情况。
(四)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项目分析
1、流动资产的含义:指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长期资产是指:超过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才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二者对比流动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可见分析企业的短信偿债能力应把注意力集中于流动资产项目上。
2、流动资产项目的比较差异分析、结构比重分析以及具体项目分析;
(1)货币资金: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状态的那部分资产。

它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使用它可以变成各种形态的资产。
分析企业货币资金规模的适应性和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重点背)
A:企业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

B:企业筹资能力;

C:企业的行业特点;

D:企业的定期存款。
(2)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企业进行短期投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购入能够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如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以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分析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应注意的问题是:
A:有价评判的性质;

作为有价证券应当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能够在公开市场交易并且有明确市价(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

第二:持有的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存放形式并保持其流动性和获利性。

因而购入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证不在此列而年复一年列作短期投资的股票也应予以剔除。

B:短期投资的适度规模;

C;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及其披露。

第一:短期投资的期末市价;

第二: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的计价方法如投资总体法、投资分类法或者单项投资法;

第三:当期发生的短期投资净损益。

(3)应收票据:

含义: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总汇票。

应注意问题: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贴现具有追索权即如果票据承兑人到期不能兑付背书人负有连带付款的责任。因此已贴现的商品汇票就是一种“或有负债”。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若已贴现的应收汇票数额过大也会对企业的财产状况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4)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而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债权一般按交易发生日或销售确立日的金额予以入账。

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应注意的问题是:

A:应收账款的规模;

B:坏账损失风险;

C:潜在亏损风险;

D:应收账款流动性的考核指标。
(5)预付账款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6)其他应收款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应注意与主营业务产生的债权比较其数额不应过大。
(7)存货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物资。

分析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存货计价;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后进先出法。在物价变动时期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期末存货成本与当期销售成本核的影响尤其明显。

B:存货跌价准备;

C:潜在亏损风险;

D:存货的日常管理;

E:存货的库存周期。
(8)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核算原则而设立的一项“流动资产”其实质是费用的资本化。所以该项目没有变现性若数额较大只会降低流动资产的质量因此分析企业流动资产的质量时必须将其加以剔除。
(9)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是指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尚待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各种材料、产品等存货的盘亏、损失扣除盘盈后的净损失。
3、流动负债的含义;指:企业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4、流动负债项目的比较差异分析、结构比重分析以及具体项目

(1)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企业借入短期借款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企业这一项目在流动负债总额中的所占份额较大。

分析短期借款的规模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与流动资产相适应;

第二:与企业当期收益相适应;

(2) 应付票据;

(3) 应付帐款;

(4) 预收账款;

(5) 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

(6) 应付利润;

(7) 未交税金与其他应交款

(8) 其他应付款

(9) 预提费用。

5、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分析(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 。一般而言营运资金为正数表明企业的流动负债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作为偿付的保证。反之则意味着偿债能力不足。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进行营运资金分析时应注意:

(1) 该指标应将年末与年初或以前年度的数额相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合理不需要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

(2) 营运资金的规模多大为好没有一定标准对此应结合比率法进行分析。

第二节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

财务的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

(1)定义:流动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 是衡量企业短期流动性方面最常用的比率之一。说明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2)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因此一般认为流动比率达到2:1企业的财务状况才比较稳妥可靠。

(4) 流动比率也有局限性使用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较高的流动比率仅仅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可变现资产用来还债但并不足以表明有足够的现金来还债。

第二:从合理利用资金的角度而言各行各业各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行业特点确定一个流动比率的最佳点;

第三:当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或通过增加流动负债来购买流动资产时流动比率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将等量地增加或减少并造成流动比率本身的变化。
2、速动比率:

(1)速动比率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

(2)速动资产是指现金和易于变现、几乎可以随时用来偿还债务的那些流动资产一般由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构成但不包括存款、待摊费用。

(3)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1比较合适。
3、现金比率:

(1) 现金比率的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它代表了企业随时可以偿债的能力或对流动负债的随时支付程度。

(2) 现金是指:企业的货币资金;

(3) 现金等价物是指:有价证券(一般为短期投资和短期应收票据)

(4) 公式: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5) 因此最稳健或者说最保守的方法是采用现金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的相互关系
(1)以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它包括了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若存货中存在超储积压物资时会造成企业短期偿期能力较强的假象。
(2)速动比率以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3)现金比率以现金类型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负作用这一指标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说其作用力度较小。

(二)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还应注意未在财务报表上充分披露的如下其他因素:
1、准备变现的长期资产;
2、良好的企业商业信用;
3、承担担保责任和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引起的债务;
4、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第五章:融资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一节:融资结构分析
一、融资结构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1、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它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
2、类型;
(1)保守型融资结构;是指在资本结构中主要采取主权资本融资且在负债融资结构中又以长期负债融资为主。

特点:这是一种低财务风险、高资金成本的融资结构。
(2)中庸型融资结构;这是一种中等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的融资结构。
(3)风险型融资结构。是指在资本结构中主要(甚至全部)采用负债融资流动负债也被大量长期资产所占用。特点是:一种高财务风险、低资金成本的融资结构。

(二)融资结构分析的目的及其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1、长期偿债能力的含义: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偿还长期(一般为一年以上)债务的能力。
2、在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融资结构问题也十分重要。而不同的利益主体对财务报表的使用目的的不同使融资结构分析的侧重点及其作用也有所差异。
(1)对企业债权人而言融资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其自身的债权的偿还保证程度即确认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
(2)对企业投资人而言融资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自身所承担的终极风险与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以确定投资决策。
(3)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融资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
(4)对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而言融资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是否可以进入限制的领域进行经营或财务运作。
(5)对经营往来企业而言融资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其业务往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供货能力以确定是否继续与其发生业务往来。
二、融资结构的比重分析

(一) 融资结构的类别比重分析

1、融资结构的类别比重分析是指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类融资各自比重以及相互比例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2、负债融资和主权资本融资的比较差异分析;

3、负债融资与主权资本融资的比重变化分析。

三、融资结构弹性分析
(一)、融资结构弹性的含义:

1、融资结构弹性的含义指企业融资结构随着经营和理财业务的变化能够适时调整和改变的可能性。一般而言融资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排斥调理的可能。
2、融资结构弹性是以各种融资本身所具有的弹性为基础按照各种融资弹性的不同可以把融资分为三类:

(1) 弹性融资是指:可以随时清欠退还和转换的融资主要是指流动负债融资以及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2) 刚性融资;是指不能随时清欠退还和转换的融资主要指主权资本融资。

(3) 半弹性融资。即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的融资主要指长期负债融资可视具体情况分别划入弹性融资和刚性融资。

(二) 融资结构调整:
(1)存量调整;是指企业现有资产规模下对现存自有资本和负债进行结构上的相互转化。

类型:直接调整

间接调整
(2)流量调整是指通过追加或缩小企业现有资产数量以实现原有融资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第二节: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

一、 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

(一) 资产负债比率

1、 资产负债比率的含义:也称负债比率是企业全部负债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从债权人方面取得数额的所占比重。

2、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融资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也是显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志.

3、 公式:资产负债表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二) 所有者权益比率和权益乘数

1、 所有者权益比率的定义(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表明主权资本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份额。

2、 公式: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100%

3、 所有者权益比率+资产负债比率=1

由此可以推论:这两个比率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资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相反。

4、 权益乘数:是指所有者权益比率的倒数。

公式:权益乘数=全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三) 产权比率

1、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

2、 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四)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

1、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定义就是将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从所有得权益中予以扣除从而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之间的比率。它是一种更保守、谨慎的产权比率。

2、 公式=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100%

(五) 利息保障倍数

1、 利息保障倍数定义: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加税前利润)与所支付的利息费用的倍数关系。

2、 该指标测定企业以获取的利润承担借款利息的能力是评价债权人投资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六) 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

1、 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即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

2、 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七) 长期负债比率

1、 长期负债比率是指:企业的长期负债与负债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以反映企业负债中长期负债的份额。

2、 公式: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负债总额*100%。

3、 长期负债的特点:期限长、成本高、风险低、稳定性强。

二、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1、 资产价值的影响;

(1)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被高估或低估;

(2) 某些入账的资产毫无变现价值;

(3) 尚未全部入账的资产。

2、 长期经营性租赁的影响

3、 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的影响。

(1) 或有事项是指:企业现存的一种状态或处境其最终结果是否发生损失或收益依其未来不确定事项是否发生而定。

(2) 承诺事项:是指企业由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的要求而引起义务的事项。

第六章:资产结构与资产管理效果分析
第一节 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的意义
一、资产的含义:
(一)资产的含义:(识记)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二)、资产的分类:
1、按照资产的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不同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变现速度较快价值一次性转移的资产.如货币资产应收帐款。.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通常决定着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

非流动资产是指:变现速度较慢价值分次或多次转移的资产如房屋设备等.。非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则通常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2、按照资产的占用形态不同可将其分类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1) 所谓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又可进一步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其中实物资产是指:各种具有使用价值的财产物资。

金额资产是指: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

(2)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又可进一步分为收益性无形资产和支出性无形资产。

收益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并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

支出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应在较长时期内摊销而没有实物形态并只能成为企业未来成本费用支出的递延资产如开办费等。

3、按照资产的占用期限不同可将其分类为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
二、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的意义:(领会)

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是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利能力强弱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无论是对企业管理者、所有者或者债权人均具有重要意义。
1、对企业管理者意义;
(1)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即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
(2)改善财务状况;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存量资产是企业取得收益或利润的基础。
(3)加速资金周转;
(4)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2、对所有者意义;
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1)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流动性强的资产所占比重大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企业一般不会遇到现金拮据企业的财务安全性较高。
(2)要保全所有者的投入资本除要求在资产的运用过程中资产的净损失不得冲减资本金外还要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其物质基础否则资产周转价值不能实现就无从谈起资本保全。而通过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断资本的安全程度。
(3)企业的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企业存量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实现收益额越大商品资产中毛利率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越高取得的利润越高。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预示着企业未来收益的能力。
3、对债权人的意义:
对于企业债权人而言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短期债权人通过了解企业短期资产的数额可以判明企业短期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长期债权人通过了解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在通过资产结构分析企业债权的物资保证时应将资产结构与债务结构相联系进行匹配分析考察企业的资产周转期限(变现期限)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资产的周转(变现)实现日结构与债务的偿还期结构的匹配结构以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各种结构是否相互适应。通过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则可对债务本息的偿还能力有更直接的认识。
第二节:资产结构分析
一、资产结构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资产结构的分类:
资产结构即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分为三类:
(1)资产的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结构。就是企业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由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该结构一方面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和资产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实现总资产周转价值最大。
(2)资产占用形态结构即企业总资产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该结构不仅揭示了不同资产的实物存在性质也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收益能力和风险大小。
(3)资产占用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总资产中长、短期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该结构不仅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弱或者说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产的价值实现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相联系。

(二) 资产结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风险的影响;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收益的影响;

a:直接形成企业收益的资产;

b:对企业一定时期收益不产生影响的资产主要如货币资产。

C:抵扣企业一定时期收益的资产。
(3)流动性的影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其变现的速度(或能力)一般即指周转速度。
(4)弹性的影响;资产弹性是指资产占用总量和结构能被随时调整的可能性。

二、资产风险结构分析:
1、资产风险结构的类型:
(1)保守型资产风险结构的涵义: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增加无风险或低风险资产的比重减少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从而使企业总资产构成维持较低的风险水平。

(2) 资产风险结构的涵义: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使无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比重达到均衡从而使企业全部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得到中和。

(3) 风险型资产风险结构的涵义:指企业在一定的销售水平上尽可以减少流动资产的比重从而使企业总资产维持在较高的收益水平

5、资产风险结构类型的选择

(1) 多数的一般企业而言中庸型资产风险结构不失为较明智的选择;

(2) 新建投产尚不稳定的企业而言则偏向于保守型;

(3) 对规模较大具有良好、稳定的盈利基础的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强则可偏向于风险型资产结构以不失时机的获了更高的收益。

三、资产结构比重分析

资产结构比重分析即运用比重或比例的方式对资产结构所进行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具体分析包括资产类别比重分析主要资产项目比重分析、全部资产项目比重分析等。
(一)资产类别比重分析;

1、 资产类别比重分析的定义是:对构成资产的各大类别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以及各大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2、 流动资产比率分析:

(1) 定义:流动资产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关系。

(2) 公式: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2、固定资产比率分析:

(1) 固定资产比率是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关系;

(2) 公式: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100%

(3) 固定资产的定义: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其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机器设备、房屋建筑、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 固定资产的作用:

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改善劳动条件;

第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第四:降低成本。

(5) 固定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投入资金多收回时间长能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

第二:变现能力差风险大;

第三: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影响巨大

第四:使用成本是非付现成本;

第五: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

第六:其使用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流动的周转情况。

3、非流动资产比率分析:

(1) 含义:非流动资料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等。

(2) 公式;

非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100%

=(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1-流动资产比率 。

4、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合理比例分析

(1)定义:是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之比;

(3) 公式: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100%

(4) 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合理的认识就不同。

经营性质;经营规模;风险态度。

(二) 主要资产项目比重

(三) 全部资产项目比重

第三节:资产管理效果分析
一、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1) 定义:指企业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即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周转的次数。

(2)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3) 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是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等后的金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一般为360天)/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2、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

(1) 定义指:企业年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幸均净值的比率。

(2) 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3) 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3、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1) 定义:指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即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周转的次数。

(2)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3) 公式: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略
5、存货周转率分析;略
6、营业周期分析;略
7、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略
二、资产利润率分析
1、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1) 总资产利润率也称总资产报酬率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综合管理效果。

(2) 公式:总资产利润率=利涧总额/平均利润总额*100%

(3) 意义:

第一:总资产利润率指标集中体现了资金运动速度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企业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的多少决定着总资产利润率的高低;

第三:总资产利润率指标还可反映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

2、流动资产利润率分析;

(1) 定义:流动资产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两年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效果

(2) 公式:流动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

=销售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3、固定资产利润率分析:
(1)定义:固定资产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2)公式: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00%。

第七章:现金流量分析
第一章:概述

一、 现金流量表:

(一)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1、现金流量的含义:

(1)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2) 企业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2、简述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对现金流量的分类: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分类方法也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1)经营活动:指企业投资活动在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2)投资活动: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理活动。其中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由于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所以不将其视为投资活动。
(3)筹资活动是指导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其中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分配股利或利润。
二、现金流量分析和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1、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向报表用户提供企业在报告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2、现金流量信息的作用
(1)可以对创造现金能力作出评价;
(2)可以对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作出评价;
(3)可以对收益的质量作出评价;
(4)可以对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作出评价;

第三节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一、简述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的含义及内容:
1、定义:现金流量结构可以划分为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和现金净流量结构。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就是以这三类结构中某一类或一类中的某一项目占其总体比重所进行的分析故也称比重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三类活动的现金流入在

深海网作文频道】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196453.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