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哭点集结篇
《唐山大地震》堪称是年度催泪大片,看完本片的观众有的眼眶湿润,有的热泪盈眶,当然也有不掉泪的观众,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会使人感动。这部讲述地震灾难的电影时间跨度达32年,从1976年到2008年,为什么要表现这么长的时间?因为1976年是唐山大地震,而2008年又是汶川大地震,冯小刚将两场巨大的灾难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感动不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有太多的哭点值得我们记住,现在让我们将这些感人的细节记录下来——
1、“老天爷,你王八蛋!”
哭点记录:主人公李元妮(徐帆饰)的丈夫被埋,了无生还希望,万念俱灰之下,李元妮对着苍天咒骂,这句发自肺腑话语,展现了地震灾难对于人们的戕害,虽然言辞偏激,但也会令到观众动容。
2、“救姐姐,还是救弟弟?”
哭点记录:这是全片最开始的情感高潮段落,一对子女被压在水泥板下面,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作为母亲的李元妮该如何选择呢?一家三口人的性命都维系在一句话之上,这样的选择让人悲痛。
3、“救弟弟”
哭点记录:因为姐姐那边已经渺无声息,为了保险起见,李元妮只能选择救弟弟,但就是这样一句,让一家人背负了32年的沉重包袱。
4、“这张照片你留下吧”
哭点记录:李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子来看望他们母子两,虽然言语中少不了几句拌嘴,但大姑子说到最后,将李元妮一家照的全家福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张,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和财产的李元妮来说,这张全家福的分量抵过黄金万两了。
5、“妈妈!”
哭点记录:李元妮因为拗不过婆婆的主意,终于同意让儿子方达跟随婆婆去山东济南,但婆婆和大姑子看到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的李元妮,最终还是让方达下了车,方达在远处大声的一喊,几乎是唤醒了李元妮的生命,母亲紧紧地将儿子揽入怀中,那种感动是让人难免落泪的。
6、主席逝世
哭点记录: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唐山大地震》中表现了全国各界人士悼念主席的场景,采用了一部分的纪录片,这些历史回忆相信会是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辈的观众为之感动。
7、“回唐山去找找你的亲人吧”
哭点记录:方登的养母弥留之际,给方登建议,让她回唐山找找亲人,但方登因为十几年前的那一次选择而不愿回家,养母亲吻了一下方登,母女两的真情让人落泪。
8、“你不是唐山人,你不会理解”
哭点记录:方登和男友杨志情深意切,但方登无意中怀孕了,杨志劝方登打掉孩子,但方登说自己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她是在运死人的车上醒过来的。像她这样死过一回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所以她毅然放弃学业,决定把孩子生下。
9、“宝宝”
哭点记录:方达和妻子小河要回娘家过年,但他们还不到周岁的儿子要放到方达母亲李元妮这里,孩子那么小,做母亲的小河自然割舍不下,在告别的那一刻,小河湿润的眼眶也打动了观众。
10、“我天天都在担心你”
哭点记录:离家出走多年的方登带着女儿回家投靠养父,养父一开始对方登还是和颜悦色,但问起方登多年渺无音讯的原由,方登回答说是怕父亲担心,养父勃然大怒,训斥说:“难道你不和我联系,我就不担心了吗?我天天都在担心你!”
11、“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
哭点记录:汶川地震,一个女孩的一条腿被压在大楼地下,女孩和抢救人员都有危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女孩的母亲毅然决定锯断女儿的一条腿,她悲痛地说:“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孩子的母亲不单单是为了保住自己女儿的性命,也是为了不让救护队员再出意外,在一旁的方登似乎也开始明白了当年母亲的用心。
12、“心都碎成渣了”
哭点记录:方达积极参与到汶川地震的现场救助,当另一位唐山地震的幸存者问起方达的家庭情况,方登回忆起了32年前那场大灾难,母亲失去了两位至亲,他的形容就是母亲的心已经碎成渣了,并且母亲也非常后悔没能救活姐姐。
13、“妈给你道个歉。”
哭点记录:方登回家了,母亲李元妮见到了32年前失去的女儿,32年了,她一直以为女儿已经死了,今天女儿回来了,甫一见面,她就给女儿跪下了,她动情的言语也终于让女儿32年来的心结释怀,此处无疑会使得影院内的大部分观众为之动容。
14、“妈,对不起!”
哭点记录:李元妮带着一家人来给丈夫扫墓,女儿了解到了母亲多年来的苦心,诚恳地向母亲道歉,她知道32年来折磨了母亲太久,她不应该记恨自己的妈妈,其实姐弟二人不管谁活下来,做母亲的又怎么不心痛呢?反过来,假如当时选择救姐姐,方登就真的能无忧无虑吗?在那种情形之下,亲人之间,需要的是理解和牺牲。在唐山地震之时,也是李元妮的丈夫拼死护住了她,她才得以保全性命,而她的丈夫则被埋在了瓦砾之中,这就是对于家人所应做出的牺牲。
【深海网作文频道】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0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