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admin 高一作文 2020-04-23 01:14:18 孟子仁政

【篇一】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论辩技巧

杨智灵

孟轲(前390—前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他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往往置对手于理屈辞穷之境,而自己则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方面源于他的游说充满了严密的逻辑性;另一方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对于“仁政”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寡人之于国也》记载的就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对话。下面我们就从中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一避实就虚,以抒己见。

文章的开头,对话是由梁惠王的疑惑而引起的。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具体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梁惠王是有野心的,他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措施,是渴望能借此增加兵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以实施其问鼎于天下的政治目的。其统治理念的核心是“霸道”。这显然和孟子的思想不吻合,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观点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方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孟子没有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问,而是“请以战喻”,将话语权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中,巧妙机智掌握的话题的主导权,即回答了“民不加多”的疑问,更是从中引出了自己关于“王道”的观点。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之中反守为攻,转败为胜。清人刘熙载曾称赞说:“孟子之文,百变而不离其宗,然此亦诸子所同。其度越诸子处,乃在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也”可谓中肯之论。

二深谙对手,巧妙设喻。

孟子深谙其人,“王好战”的快人快语,一下就点中梁惠王的要害之处,揭露出他所谓的“移民移粟”的虚假性。“请以战喻”,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显然,孟子所设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之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孟子有意设置的一个圈套,诱使梁惠王不自觉地钻进去,从而以子之矛攻之盾,而且还寄托了特殊的寓意。那就是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与“邻国之政”的不“用心”,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和数目上的不同而已。这也就暗示了“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就是一种必然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便牵着梁惠王的“牛鼻子”,顺着自己思维的轨迹,一路走得快步如风。

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孟子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选择时机,直指要害,最后单刀直入,直至制服对方

孟子“请以战喻”,大大的吸引了梁惠王的注意力,可想见梁惠王此时全神贯注,意兴盎然地期待着孟子的下文的样子,而孟子提出问题却非常简单“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梁惠王轻松答出两者并无实质区别,“是亦走也”。此时的梁惠王自然沾沾自喜,以孟子大贤之才,提出的问题如此低级,自然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孟子乘着梁惠王高兴自满,警惕感降低之余,却掷地有声的提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又回到话题的开始,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王并没有本质不同,当头一棒,自然使其警醒,从而激发其寻找真正治国之道的欲望,也就为其接收孟子的仁政思想铺平了道路。孟子对梁惠王情绪的步步善诱,精确把握让人叹为观止,如果孟子不选择有利时机,也不因势利导,而是直言相劝,梁惠王不一定愉快地接受他的谏议。故而清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无所措手,一经圣贤面前,直如俯地拾芥,毫不费力,又如拉朽摧枯,无一处不迎刃而解。”

四逻辑严密,层层深入。

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更是逻辑严密,层层深入。

先说“王道之始”,那就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说及国政,自然要从个人的生活质量谈起。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两极,也就是“生”和“死”了。能使生的人无憾,活出生命的滋味;能使死的人也无憾,死得其所,这无疑是站在对人终极关怀的高度,充分显示了孟子思想内核的人文精神。

再说“王道之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衣帛食肉”,在兵连祸结的战国时期,那可是一个美丽的梦幻。孟子不遗余力地描绘着这种梦幻变为现实的可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其次,当“养民”在物质上有了比较充分的保障时,还得在精神上教化民众,而“教民”的途径,就是“谨庠序之教”,来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一个溢满人文关怀的境界。孟子层层铺叙,其理想世界被他渲染得有声有色,他为梁惠王展示了一幅极为美好的前景:“不王者,未之有也”。

当梁惠王全然浸沉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并未忘记最后的顺刺一枪,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针对统治者将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诿,孟子更是一针见血——“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孟子牢牢把握“王道”这一论述中心,按照其内在发展的逻辑顺序,采用了递进的结构方式:先由梁惠王的“民不加多”的疑问引出讨论,然后“请与战喻”含蓄否定梁惠王施政方针,最后阐明怎样行王道,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样,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后面的论证建立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边破边立,有条有理,逻辑性强。

五技巧娴熟,气势磅礴。

孟子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孟子在思想上,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在论说道理上,很讲究语言技巧。孟子散文技巧娴熟,感情充沛,具有所向披靡的磅礴气势,语言滚滚滔滔,若江河之不尽,辞锋犀利,若青霜之逼人。

从论证方法来看,孟子善取譬喻理,以理服人,“以战喻”,巧妙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不失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清人赵襄周在《孟子文评》中评析孟子:”凭他天下事,到极难处,千万人变色却步,无所措手,一经圣贤面前,直如俯地拾芥,毫不费力,又如拉朽摧枯,无一处不迎刃而解。”孟子还善于运用类比推理,“以五十步笑百步”来类比梁惠王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揭露“非我也,岁也”与“非我也,兵也”同一的无耻推诿,步步进逼,最后把论辩对手逼向穷途末路,无言以对,从而取胜。

从修辞技巧来看,语句排比而起,连贯成篇,“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例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大段排偶的运用,显得声色俱厉,锐不可挡,步步紧逼,犹如泰山压顶,一气呵成的从多角度的阐述了王道之成的条件,使人于目不暇接中,摄服于论者的气势,认同论者的思想。

总之,孟子抓住有利的时机,运用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因势利导,再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摆事实、讲道理,步步诱导,层层深入,最后说服梁惠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因此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实际上是一场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的辩论,而能在辩论中取胜,充分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杨杨

【篇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8、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和《孟子》的特点(结合导学案中的相关知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行王道 制民产,省刑薄赋

仁政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之心”

民本论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学生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齐读,诵读指导。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四、课文分析

1、思考:“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二学时

一、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二、分析理解

1、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艺术特点)

四、讨 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

2、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4、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3、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③非我也,岁也

四、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学后反思】

【篇三】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第课时)导学案讲义

寡人之于国也 第1课时

1

2

3

4

5

【篇四】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一、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孟子的文章。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论辩艺术。

二、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特殊句式,能正确理解文意。

2、理解文中“仁政”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孟子伟大崇高的人格。

2、感受儒家传统仁政思想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读通文章。

2、朗读与解读并重,读出言外之味。

3、感悟孟子的伟大精神,理解儒家的仁政思想。

教辅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设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高兴吗?愿意和我交流吗?公元前320年,52岁的孟子不远千里来拜见梁惠王,他们会交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请同学简要说说——《孟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孟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明确:1、《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性善论、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人格独立。等等

这篇文章记录了战国时期著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孟子主张读书要知人论世,就是说: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今天,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这篇文章。

二、 检查预习,补充背景

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请同学朗读课文,并就某些疑难字词句提问。孟子散文情感变化丰富,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慢慢品味。

三、解读文本

(一)品读第1段,老师范读

1

1、第一段,请同学说说听出了哪些语气,梁惠王请教什么问题。

明确:自满、疑惑。

2、自夸自满的情绪,表现在那些词句上?

明确:尽心、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梁惠王的尽心具体表现在那一句话上?

明确:救灾

4、他的疑惑是什么呢?

明确:人口不增加。人口增加意味着军力强盛、国力强盛。

梁惠王列出了三个前提,可是居然得不出理想的结论。

5、梁惠王希望通过武力和战争来称霸。可是孟子主张什么样的治国思想呢?

明确:孟子主张仁政,坚决反对称霸,这样的对话有点像赤道和南极对话,像黑夜和白天对话。

同时,中国古代这么多知识分子面对地位显贵的王侯,绝大多数为了乞讨一点残羹冷炙而取悦、谄媚、奴颜婢膝,或者心惊胆战,唯恐触怒君王,孟子面对这样的君王,这样的难题,会怎么解决?

(二)品读第2、3、4段,教师范读。

1、面对这些问题,孟子有没有直接回答?

明确:没有,“请以战喻”,就是比喻论证。

2、孟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3、你认为五十步能不能笑百步?

明确:不能,因为本质一样。

4、你认为这个比喻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针对梁惠王的那一条前提?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梁惠王和邻国君主,本质一样,半斤八两。针对第三条前提。孟子用这个比喻对梁惠王进行批评讽刺。

5、梁惠王听出来了吗?

明确:没有,看出有点愚昧。

6、孟子期望梁惠王这样回答吗?这说明什么?

明确:梁惠王完全钻进了孟子的圈套里。孟子一向善辩,用锐利的词锋剥去统治者刚愎自用的思想外衣,再适机引导。

(三)、品读第5—7段,教师范读

1、在梁惠王进入孟子的圈套之后,孟子开始大段论述。前面孟子批评了梁惠王自我感觉比邻国好,现在他针对梁惠王自诩的前两个前提,有没有提出批评呢?如果有,在哪一段呢? 明确:第7段

2、孟子看到什么样的悲惨现实?说明什么?

明确:狗彘食人食、涂有饿殍。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分化,民不聊生。 2

3、政府做了什么?

明确:什么也不做,渎职。

4、梁惠王承认自己的错误吗?

明确:不承认,“王无罪岁”。

5、孟子怎样论述梁惠王的责任是无可推卸的呢?

明确:还是比喻论证,或者类比论证。

6、这里表现什么态度呢?

明确:批评,更加尖锐的批评。除了批评失职,还批评推卸责任。

7、为什么孟子这么牛呢?敢于批评梁惠王?

明确:

孟子还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孟子·尽心下》)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孟子·公孙丑下》)

望之(注:梁惠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

小结:孟子出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对理想的追求,对仁义的坚持,使他敢于批评君主,成为中国古代腰杆挺得最直的知识分子之一,所以,明代的朱元璋就很不喜欢孟子,要把孟子中间所谓触犯君主的言论删掉,可是,我们偏偏读出孟子的可敬。

(四)品读5、6两段

1、孟子千里迢迢来到魏国,仅仅是来批评梁惠王的暴政吗?

明确:引导梁惠王实行仁政。

2、实行仁政的措施体现在那些段落呢?

明确:5、6两段。

3、我们集体朗诵,体会句式、语气上有什么特征?

明确:排比。气势充沛,理足气盛。

4、为什么一定选用排比局势来表现气势?

明确:这写的是他的理想,面对自己的信念,孟子一下子就激情澎湃了,而且希望用这样的热情感化君主。这两段不再是批评,而是“引导”。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 探讨仁政思想。

请同学们集体回答:

(一)、仁政究竟包括哪两个基本阶段?

明确: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二)、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措施,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功效呢?

1、重民时、节物用——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2、制恒产、行教化——实现温饱,尊老养老——王道之成

(三)、孟子的仁政措施,你们觉得美好不美好?梁惠王接受了吗?

明确: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接受。

3

(四)、没有人接受,可是孟子颠沛流离,坚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你学到什么?联系孟子的思想,请讨论。司马迁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为了天下苍生,孟子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路……

以全体同学满怀激情的朗诵仁政理想的文字结束全文,想象一个在王侯面前敢于挺直腰杆,执着追求梦想的儒者形象。

五、作业布置:

以“真正的大丈夫——孟子”为话题,写一段不少100字的话,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式。

六、板书设计

自满 批评

困惑 梁惠王 孟子 天下苍生

贪婪 引导

愚昧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了解孟子及《孟子》

1.题目解说

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于,对于。寡人之于国也。即我对于国家。

2.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宁、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书全面反映厂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 4

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3.背景资料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梁惠王招贤,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都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仁义治天下。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便想孟子那里寻得“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许多意义。两人第二次会面是池沼旁边。梁惠王看着鸿雁麋鹿嬉戏,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多次的接触交谈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才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次深入的交谈。

三、整体感知:

1、听范读,注意字音。

2、自读一遍,课文或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2、研读本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问题?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明确:“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我的百姓为什么没有更增多。”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5

【篇五】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

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一些文言句式的翻译。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文言词语及句式的理解

[学法指导] 诵读、比较、归纳

[学习过程]

一、知识储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汲(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着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另为《论语》《大学》《中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二、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三、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㈠ 尝试翻译,提出疑惑。

㈡ 归纳整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找出文中使用下面句式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3、多义实词归纳

①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②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③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论辩技巧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④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

⑤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四、 感知文章,筛选归纳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2、划分结构,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3、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4、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5、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四、课后积累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语句。

[学后反思]

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清作者的说理思路。

2.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3.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质疑法 讨论法 探究法

[知识链接]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学习过程]

一、分析课文,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

(一)诵读第1段。思考:

1、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2、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3、于是梁惠王有了怎样的疑问?

4、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二)诵读第2、3、4段。思考:

1、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他为什么要“以战喻”?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孟子用于此,有什么作用?

(三)诵读第5、6、7段。思考:

1、文章的第3部分,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他的“仁政”思想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2、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3、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二、总结

(一)归纳本文所表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三、拓展延伸:

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学后反思]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29755.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