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学校科研组织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进综合开发研究》专题材料)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不同寻常的时代背景。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这一切都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迎接挑战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这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是要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要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要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六是要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一)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体现在: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应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体现在: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孤军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例如,小学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3—9年级设科学课,1—9年级设艺术课,7—9年级设历史与社会课,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另外,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本教材,你都会感到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
体现在: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四)课程改革中新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体现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五)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
体现在: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是应对挑战的最佳策略
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应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科研是在行政号召和现实需要的背景上开展起来的,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直接解决教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在教育现场展开的,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发展(开发)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呢?
(一)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1.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予以阐述,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国还特别强调教师是一种专业,说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同程度还不够。认同程度之所以不高,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历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作教师,没有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从客观上说,人们不会对律师、医生、会计的专业性发生任何怀疑,也不会有一名从未学过律师、医生、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直接谋求这些职业。而对于教师职业很多人就有胆量来尝试,因为它的专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与律师、医生、会计等职业同样的程度。但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这就是《决定》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3.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的工作。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的:相同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同,所以对相同年龄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教授同样的内容,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然而,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在智力上,7岁儿童的实际智力水平在4—11岁之间;在性格上、认知风格上,五颜六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家庭背景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就注定了班级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4.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质量观也不断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没有现成的、千“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4.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破除教师群体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通常,中小学教师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果,虽然有关教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一线的教师几乎无人问津。教师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而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做法感到不满,认为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其实,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已经在从事不同类型的研究。据了解,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他们已经(或正在)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他们所作的是一种朴素的“行动研究”,将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然而,由于忙于日常事务,特别是缺乏文献资料、技术指导和系统学习的机会,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提升。教师如何重新反思自己已经(或正在)做的工作,将其理论化、系统化、严谨化,教育科研则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操作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进而从事更加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研究工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展开,我们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
谌业锋
【篇二】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环境污染调查结题论文
班级:高一(13)班
研究成员:周姬娴、王艺铮、吴蕊、张小敏、王静婷、
项赐凤、胡笑曼、吴霞、符靖苑
指导教师:吴杰娜
【摘要】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环境 污染 保护环境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
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市民对环境污染认识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的
了解市民对环境污染认识情况,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特点及原因。从而提出引导对环境污染处理的合理化建议。
四、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相关的电子资料。
2、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五、研究结果
第一、空气污染 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第二、水域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第三、固体废物污染 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第四、噪声污染 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第五、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
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
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六、研究总结: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重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强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要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生活的保证,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
通过我们调查得出的结论,环境污染已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根源,最后总结出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二是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遭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迫于生存,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我们希望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
【篇三】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各项基本要求如下:①封面
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班级、指导老师、组长、小组成员。②摘要控制在250字以内。
③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4000字以内,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④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用Word文档,标题用小三号黑体; 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报告正文前的
内容摘要、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并注明[内容摘要]、[关键词]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
(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居中)。⑤附件是帮助评委了解研究过程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成
果的一些原始文字材料,原始文字材料的形式以活动记录册为宜(或活动笔记本),附件以
班级为单位集中上交。⑥报告不用打印,一律采用电子稿,即采用Word文档,每班集中在
教室电脑上。
1、2010年研究性学习信息表
2、封面格式:课题名称 研究时间 班 级 指导老师 组长 小组成员:
3、正文格式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正 文 参考文献: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但基本格式大
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
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
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
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
中心议题。
(二)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
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
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
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三)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
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
所在地的邮编。
(四)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
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
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
3—8个为宜。
(六)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
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
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七)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
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
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
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八)结论 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
篇研究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
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研究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九)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下面就这三种类型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分别作介绍:
1.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调查报告是指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是一种反映调查结果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A.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词语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B.引言
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代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C.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加直观性,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应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然后用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说明。
D.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每项课题实验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其报告的组成部分有:
A. 题目
除简练、明确外,还要反映出实验研究的特点。
B.问题的提出
揭示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实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一语破的。
C.实验方法
应交代怎样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是单组、等组或是轮组,测量标准,实验步骤。
D.实验措施
即自变量包括哪些内容。
E.无关因素的控制
用什么方法控制了哪些无关因素。
F.实验结果
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核实准确,注意用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要有典型事例,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G.分析与讨论
由实验结果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是否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或对发展理论有何意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找出得失成败,对实验中有争论的问题提出见解;提出本实验有待深人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H.结论
是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要谨慎,结论适用范围应同取样范围一致。
3.小论文
一篇小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A.题目
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是小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中学生小论文的选题应根据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典型性的原则来确定。
B.引论
引论部分阐述内容应符合两个要求:①交代清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②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C.主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论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提出的新颖的、独创的东西,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主论的写法常有两种思路:①议题—论点—论据。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D.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如结论已提前揭示,这部分只作文章的收尾,但必须注意与开头相照应。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很多研究结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但表格内容必须清楚易读,排列适当,组织要符合逻辑。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表格应遵循以下规则:①表格的名称要专门针对表格内容;②行和列要包括适当的小标题;③表格空间要能清楚地分隔数字,不要拥挤;④一篇文章中的表格格式要一致。
2.课题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撰写报告要精益求精。结题报告一般由一名同学具体执笔,但需要其他组员的密切配合。在书写报告前,执笔者最好先口头报告一次,征求意见,以使书面报告趋于完善;报告语言要准确、简洁、易懂;报告完成后,全体组员可以展开讨论,进一步核定、修改、完善。如果是写调查报告,最好由主持调查的同学亲自执笔,报告完成后还应征询一下被调查对象的意见,确定准确无误后才算定稿。
三、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
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二) 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三) 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若无一定的篇幅,也不能将问题说明清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2000—3000字为宜。
【篇四】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雾霾,谁才是环境的真正杀手?
–有关雾霾对***(地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长:***
课题组成员:***、***、***、***、***
执 笔: ***
指导教师: ***
********(自己学校与班级)
“有关雾霾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年*月
有关雾霾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有利条件: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3年一月份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连一向环境极少污染的**也出现了连续一周左右的雾霾天气;面对历史罕见的天气状况,我组成员决定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二)目的意义
寻找探究**雾霾污染严重的原因。了解**人民对雾霾的看法,及雾霾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治理的建议。使组员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三)有利条件:
**人民都亲身经历过雾霾天气,颇有感触和想法。治理污染天气也是**人民的迫切希望,人们对该调查愿意积极配合。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雾霾天气
2、探究**雾霾污染严重的原因
3、了解**人民对雾霾的看法
4、雾霾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5、针对雾霾提出相关治理的建议
3、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① 讨论并确立课题
② 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浏览获取资料
2、实施阶段:
① 设计问卷调查
② 实地调查(发放问卷调查)。
③ 实地调查(访问交警、路人等)
3、总结阶段:
① 整理并分析数据
② 撰写调查报告
4、预期成果: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组内合作,充分发挥
团队精神,使组员充分意识到团结互助的必要性,。深厚同学友谊,增进感情。开发独特的思维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表达方式:撰写论文
5、雾霾的现状: 当前,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一大半的国土。雾霾来势汹汹,104座城市重度“沦陷。市民出行变得极为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方城市居民的工作和学习。总而言之,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雾霾天气几乎已经成灾难之势,影响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雾霾天气呈多发高发态势,连一向环境极少污染的**也出现了连续一周左右的雾霾天气,针对此种情况,**县气象局不断加强雾霾监测、预报及科普宣传工作。一是组织业务人员加强了对雾霾天气的监测工作,并根据雾霾特征、观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相关气象条件,及时发布雾霾服务信息;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协同交通、环保等部门,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三是利用多渠道宣传优势,通过电视台、电台、短信、等渠道向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普及雾霾科普知识及注意事项。
7、雾霾形成的原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8、雾霾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人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雾霾对**县人民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我们是*********的学生,我们正在围绕雾霾对**县的影响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本次调查活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调查不需要署名,您的任何回答都不会对您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请您就每项选题做出真实的选择,关在相关选项直接打“√”。
谢谢合作!
**********(自己的学校及班级)
“有关雾霾对**县的影响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1、您经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A、步行或自行车(21%)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0%) C、开机动车(49%) 分析:**县人民的日常出行以开机动车为主,步行或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占少数。排放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颗粒物也是组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反映出**县人民的日常出行对**县雾霾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2、您会因为雾霾天气而选择绿色出行吗?
A、会(36%) B、不会(46%) C、也许会(18%)
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因为雾霾而选择绿色出行,不愿意为减小雾霾的产生而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从中反映出**县人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薄弱,并且雾霾对**县人民的出行方式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3、当您遇到雾霾天气,您会怎么做:
A、采取戴口罩等预防措施出行(35%) B、无所谓,照常出行 (56%) C、在家等待雾霾消散再出行 (9%)
分析:将近一半的人在遇到雾霾天气时会采取戴口罩等措施,或在家等待雾霾消散再出行,但也有一半的人不所谓,照常出行。从中反映出**县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雾霾危害也不够了解。且雾霾对**县人民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当您了解雾霾的成因后,面对周围人破坏环境,导致二氧化碳等污染大气气体的排放的行为,您会怎么做:
A、指出他的错误 (20%) B、袖手旁观(68%) C、和他一起做(12%)
分析:对于雾霾污染的情况,大部分行人持着袖手旁观的态度,未采取实质性的行为,雾霾确实对**县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更加剧了雾霾的严重性,出行不方便等。希望以后指出错误的人越来越多,减少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5、您觉得雾霾天气对您的哪方面影响最大?
A、身体健康(25%)B、出行(36%)C、情绪(18%)D、工作(19%)f、基本无影响(2%) 分析:大多数人认为雾霾对自己产生了影响并涉及到健康、出行、情绪、工作等方面。可见雾霾对**县人民的的影响范围极广。并且人们也深切认识到雾霾的危害,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能一起努力,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尽量减小雾霾对**县的影响。
6、据您的了解,近几个月来岱山县的雾霾天气数多吗?
A、多(39%) B、不多(11%) C、不清楚(50%)
分析:大多数人不太关注天气状况并对雾霾不太了解,不太关注。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问卷能使**县人民对雾霾有所了解。并积极投入到低碳环保的行列中去。
7、雾霾天气会影响您的出行次数吗?
A、会(81%) B、不会(11%)
分析:据数据显示,***县人民的出行次数深受雾霾影响。从中也反映出雾霾天气在**的严重性,严重危害了**县人民的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环保。从而减小雾霾对**人民的影响。
8、请您谈谈雾霾天气对你的生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深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反映自己在雾霾天气中,经常带有干咳等现象;并且出行变得极其不方便,道路能见度低,担心有安全隐患。从中也是我认识到雾霾对**县人民的危害极其的大,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健康、工作、情绪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到减小雾霾对**人民的影响的活动中去。
【篇五】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常见塑料的分类及危害性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组长:陈康力 组员:陈康力
指导教师:
一、研究背景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面向全球的开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塑料制品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塑料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二、 概念的界定
我们所研究的“塑料”指的是:一般生活中经常出现或使用的塑料制品。 1、 塑料的简介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称的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目前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但因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2、 塑料分类的标准
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SPI)制定了塑料制品使用的塑料种类的标志代码,是在三个箭头组成的代表循环的三角形中间,加上数字的标志,他们将三角形的回收标记附于塑料制品上,并用数字1到7和英文缩写来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树脂种类。现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这套SPI的标识方案。中国在1996年制定了与之几乎相同的标识。 塑料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第一目标是将容器等作为资源再利用而进行回收再生,以保护有限的资源,完成包装容器的循环再生利用。其中,碳酸饮料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28 %可循环回收利用,牛奶瓶的PE-HD(高密度聚乙烯)、汽水瓶PE-HD也能有效回收利用。
⑴ 聚酯——— 01—PET ( 宝特瓶 ) 如: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
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⑵ 高密度聚乙烯—— 02—HDPE 如: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⑶ 聚氯乙烯———— 03—PVC 如:一些装饰材料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⑷ 低密度聚乙烯—— 04—LDPE 如:保鲜膜、塑料膜等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⑸ 聚丙烯————— 05—PP ( 能耐100度以上的温度 ) 如:微波炉餐盒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⑹ 聚苯乙烯———— 06—PS ( 耐热60-70度,装热饮料会产生毒素,燃烧时会释放苯乙烯 ) 如: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⑺ 其他塑料代码—— 07—Others 如:水壶、水杯、奶瓶
三、 研究的目的
为了使人们重视当前废弃塑料的危害并了解减少该危害的措施方法 四、 研究的方法 (一)查阅文献
一般通过网络查询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和以前人的研究结果,国外学者的成果等。 (二)实验分析法
实验器材:酒精灯、玻璃棒、塑料样品(1.保鲜膜2. 快餐盒3.保鲜盒4.塑料外壳 (化妆品)) ⑴将塑料制品1234分别在酒精灯上灼烧至完全融化为止,记录各种塑料制品燃烧情况。 ⑵将塑料制品1234分别埋入同一块区域相同深度(10cm左右), 一周以后观察其变化情况。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一: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那个可以看出塑料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牲畜的生存,
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实验成果分析法 研究结果:
考虑到研究中所得资料以及数据的时间土壤种类的的局限性,我们搜集整理了现有的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文件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且对国外学者的成果加以重点深入研究,加强了融合,提升了研究的全面性,确保研究方向的正确。
五、研究的阶段
(一)准备阶段
1、论证定题,编制方案
①讨论研究课题,并经多次筛选、论证定题; ②编制研究方案,确定操作方案。
2、遇到的问题:研究内容数量过多,确定的时间较长,小组成员过少,劳动效率不高
解决方法:
1.讨论协商,达成一致讨论分析筛选,统一方案 2.与指导老师讨论,确定基本实施步骤
(二)实施阶段
1.初步阶段
①确定具体分工
②各成员做好初步准备工作
2.开题阶段
①确定具体方案
②经讨论,以书面形式拟撰开题报告
③将开题报告以电子文书的形式上交给指导老师
④听取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并对报告进行适当修改
3.具体实施阶段
①各成员根据自己具体分工展开工作
遇到的问题:具体工作中遇到许多不理解及不知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 解决方法:思考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应先自我解决、后咨询指导老师
(三)提交阶段
收集各阶段成果,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汇总,撰写结题报告。
六. 研究结果的分析
1.塑料的优点
①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
②绝缘性好,导热性低;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③水、质轻、耐冲击性好、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 。 ④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
⑤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2.塑料的缺点
①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
②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例如聚苯乙烯燃烧时产生甲苯,这种物质少量会导致失明,吸入有呕吐等症状,PVC燃烧也会产生氯化氢有毒气体,除了燃烧,就是高温环境,会导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环等。
③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 ④塑料无法被自然分解,耐热性能等较差,易于老化。 3.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和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塑料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才能将其降解。所以人们尽量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如果使用请正确使用,实行低碳生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4. 其他国家有关该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
孟加拉国(Bangladesh)已禁用塑料袋。爱尔兰(Ireland)于2002年起,对消费者购买塑料袋收取0.15欧元的税费为,从执行到现在已是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 90%。
卢旺达(Rwanda)于 2005 年放弃了塑料袋的使用。以色列、加拿大、印度西部、博茨瓦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中国、新加坡都已禁用或准备禁用塑料袋。 2007 年 3 月 27 日,旧金山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禁用塑料袋的城市。美国城市奥克兰和波士
顿也在考虑是否要禁用塑料袋。由于塑料袋的原料里包含石油的一些成分,中国在禁用免费塑料袋后每年可以省三千七百万桶石油!
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这两种办法使废弃塑料得到再生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废弃塑料在焚烧或再加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可以说废弃塑料的处理至今仍是环保工作中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七.后记
【篇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PPT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范文2
《关于株洲县南岸村的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指导老师:张平老师、谭宇群老师、马老师、邓娟老师 组 长:张莞晴、康博程
组 员:张莞晴、程立鼎、郭 懿、陈 荃、段铁洲、
唐韵子、李俊陵、熊 杰、王林波、王 佺、康博程
摘要: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本小组随高一0711班来到株洲县一中,开展社会调查。本次社会调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成果展开,目的是为了检验改革成效和发现仍未解决的问题,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在当地株洲县一中学生的带领下走访当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式收集研究资料。
我们的调查分为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硬件配备
2.关于教育收费水平和农村家庭承受情况 3.关于教育投入是否切实到位
国家对于农村教育十分重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国家还确定,“十一五”期间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过去义务教育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农村学生的书本费、杂费等费用也将全部由国家负担。
新农村的改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绝对是个福音,相信农民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一. 问题提出(背景)
中央决定,从2006年开始,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机制推行范围从西部逐渐扩展至中部、东部。
而在去年湖南省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是2007年我省为人民办的8件实事之一。这项改革可以大大减轻农村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孩子读得起书、放得了心读书,使更多的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学费问题四处借款、大伤脑筋。
政策固然是个能让许多人受益的好政策,但是具体施行情况如何我们却并不了解。据悉,有一些中小学名义上已经不再收学杂费,却代之以强制收午餐、作业本的费用。这使得农村家庭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政策,削弱了改革的成效。这种情况究竟属不属实呢?现下长沙周围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的学生所处环境如何?于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决定这次到株洲市南岸村调查研究的题目就是当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现况进行调查,初探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普及的程度与设施的状况,并了解农村本地中小学生的被教育和素质,检验义务教育建设的实施状况。通过实地调查株洲县中小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来探讨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社会主义义务教育相结合的优缺点有哪些。并分析其优点如何继续与发展,提出建议。 三.调查对象: 株洲县南岸村中小学生 四.调查地点: 株洲县南岸村 五.调查时间:
2008年7月8日~~2008年7月11日 六.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实地走访调查 七.调查计划:
7月8日——讨论并确定问卷
7月9日~11日——实地调查并整理结果 暑期——分工写好调查报告 八.调查结果与分析 a.数据分析
资料整理:唐韵子、熊杰、张莞晴
注:本次调查地当地政府还没实行教育免收学杂费的政策
您(您的孩子)的班级上有多少名学生?
A、30以下 B、30-50 C、50-70 D、70以上
注:此图表示中学部分
教育局规定小学每班人数限定45以下,在调查中有55.56%的人选择每班30人以下,另外的44.44%则选择每班30-50人。都符合这一要求。株洲县虽然只是个县,但在这一方面落实的很好。学校都很自觉的遵守这一规定。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放在第一位。中学每班不得超过50人,基本上符合教育局的规定。
您(您的孩子)的学校里有多少个班级?
A、6个以下 B、7-12 C、13-18 D、18以上
注:此图代表中学部分
在小学,有77%的小学有7-12个班,剩下22.22%的则在6个班以下。小学人数较少,说明计划生育的实施收到效果,大家都少生、优生。注意素质的培养。一部分的村民进城打工,并将小孩一起带到城市上学,造成了县级小学学生少、规模小的现象。 中学的班级数目差距比较大。有71.42%的选7-12个,有28.58%的选18个以上。学校质量好的学生扎堆,力量较薄弱的学校则学生较少。师资的不平衡导致学校生源的不平均。这样会阻碍教育的平衡发展。
请问您(您的孩子)的学校开设了多少门课程? (语、数、外、社会、自然、思想品德、班会等)
A、5门以下 B、5-7 C、7-9 D、9门以上
注:此图代表中学部分
在小学开展的课程都集中在5到9门之间,符合教育大纲的要求。说明在县级小学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
中学比小学课程多一些,大多集中在9到18门之间。最多也有18门以上的,最少也有9门以下的。现代社会要求知识丰富、知识面广,中学遵循社会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开了许多新课程,如:电脑、劳技、心里健康、研究性学习、社会科学等等,以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但课程的多少应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太少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您(您的孩子)每学年缴纳学杂费的数额是:
A、200以下 B、200-300 C、300-500 D、500以上 小学阶段,每学年缴纳学杂费77.78%200元以下,剩下的22.22%则在200-300元。湖南省实行的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施的不彻底。政策的实施仅在长沙市等地,县乡等地区还没被落实到。实施政策与地区经济、财政收入有关。经济越发达,投入到教育的资金就越多,减免的费用就越多,人们的负担就越轻。
中学的学杂费要比小学的高,中学课程多,各种作业试卷相应的增加。
您(您的孩子)的家庭对学杂费的负担情况: A、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少 B、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但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较大 C、教育负担沉重,需要借款供小孩上学
注:此图代表中学部分
小学生的家庭对学杂费的负担情况,大部分能够负担得起,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少,22.22%的人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较大。要彻底实施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并适当降低学杂费,减轻农村家庭负担。
中学生家庭对学杂费的负担,随着小学到中学学杂费的增加,学杂费占家庭开支的比例逐渐增大,家长和学生的压力逐渐增加。占家庭开支的较大的比例也增加为42.86%
您认为学校存在乱收费现象吗?
A、存在(a.十分严重 b.一般 c.极少) B、不存在
通过株洲县教育局的管理,小学基本杜绝了乱收费的现象。但仍有家长质疑,学校每次考试交20元只为一张试卷纸,是否过多。学校对作业本等收的钱是否过多?学校收钱应向家长说明,特别应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们多沟通。
与小学相比,乱收费现象在中学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得益于教育体制的成熟和人们思想的提高。
您认为学校的条件怎么样?
A、非常完善 B、基本合格 C、略为简陋 D、不能完成正常教学
对于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都觉得不错,但有11.11%的人觉得体育设施不健全,依然需要进行完善。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也验证了这些说法,乒乓球台是用水泥砌的、只有篮球场没有足球场、鲜有单双杠。希望学校能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中学里,对于基本教学设施,仍有人觉得一般,学校应再细细研究是否有不到位的地方并改进。体育设施得到完善,大家都比较满意。
如果孩子考上大学,您会让您的孩子上大学吗? A、一定会 B、看情况 C、不会
注:此图代表中学部分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读大学是一个家庭的光荣和希望,国家的建设需要高文化的劳动者。大家都很支持。
大家都很支持读大学。71.42%的人很坚决的回答一定会。28.58%的人认为如果有机会上大学就去,如果没考上就选择另外的方式再继续学习。大家都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知识能改变国家、家庭、个人的命运。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2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