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新闻小故事范文

admin 高一作文 2020-04-23 01:23:18 新闻故事

篇一:《新闻故事范文》

新闻故事:给站长下指令

“站长,刚才我在计量间发现两个隐患点,你安排人员处理了吗?”6月8日下白班时,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高一联合站中控室内,大班白雁垚问副站长齐辉。

“我办事你放心。”齐辉自信满满。

“行。我先去看看。”

15分钟后,白雁垚确定两个隐患点已整改完毕。于是,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三违”记事本,认真记录了此次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详细过程。

员工可以给领导下指令?原来,侯南作业区党总支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党员上岗抓“三违”、查隐患作了具体要求。作业区要求每名党员及时给站长下指令,安排处理所发现的隐患,当即处理不了的隐患及时向调控中心汇报;对能处理的隐患,党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复查,并让站长签字确认,交接班时及时填写“三违”记事本。

给站长下指令,不仅是侯南作业区党总支工作的一项创新,而且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作业区形成“学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浓厚氛围。

“小摆钟”的故事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黄敏清 何冰 周俊)6月11日上午,在脱硫装置的平台上,一阵清脆而有规律的“当、当……”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仔细一听,好像是从引压管里传出来的。 “怎么回事?难道管道里有异物?”正在一旁处理漏点的广州石化仪控中心二车间动力班班长黄佩东看出记者的疑惑:“这是我们引压管内的„小摆钟‟发出的声音。”他将“小摆钟”的故事娓娓道来。

前段时间,脱硫装置烟气入口压力变送器PDT-0503的引压管经常堵塞,尤其是刮风下雨或是潮湿天气,管道里的烟气受潮,引压管内就会有一些烟灰滞留在那里,慢慢的越积越多,从而造成导压管堵塞,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联锁动作,不利于装置的长周期运行。由于该引压点位于十几米高的平台上,频繁的吹扫也让仪表人员疲惫不堪。

班组成员心里非常着急,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引压口的灰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如果有办法不让烟灰积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又细又长的引压管又让班员不知从何下手无法下手,几天下来,大家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天晚上,班员潘志文吃完晚饭后坐在沙发上小歇,又在想着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突然,自家机械闹钟“当、当”的报时信号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下意识地抬头望钟,眼神落在了钟摆摆来摆去的画面。过了一会,他脸上布满了喜悦,猛地一拍大腿:“怎么我就没想到。”他的异常举动把旁边的爱人吓了一跳。

第二天,他兴奋地把想法告诉了同事们,大伙听了都齐声称妙。趁着装置大修,潘志文在引压口内壁焊接了一根10厘米的铁线,铁线下面挂着一个小铁球。“当烟气流过引压口的时候,小铁球就会着顺着烟气摆动,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铁线就会把引压口的灰碰掉并回落到烟气管道中,烟尘也就不会在引压管内累积了。”潘志文高兴地向大家介绍“小摆钟”的原理。自从使用“小摆钟”后,PDT-0503引压管再也没有出现过堵塞的现象。

由于“小摆钟”的使用效果好,车间主任把“小摆钟”的经验推广到其它类似检测点,使更多的同类难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小摆钟”的故事在仪控中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篇二:《把新闻故事写得精彩些》

把新闻故事写得精彩些

仇学平

提起新闻故事,我们不能不想到我国军事新闻史上的两个名篇:《西瓜兄弟》和《桌上的表》。前者写解放战争时期淮阳县李楼村有以种西瓜为生的李姓兄弟,瓜熟季节,国民党的军队路过李老大的瓜地,把地里的西瓜风卷残云般抢光了;20天后,一支解放军的部队路过李老二的瓜地,地里的西瓜一个也没少。本来担心自己的瓜地也要像老大那样遭殃的老二,见此情景后,热情地把西瓜送到解放军战士手中,可就是没人肯接。记者通过西瓜兄弟对比的特殊感受,鲜明地刻画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的崇高形象。后者描述的是我军攻占天津时一个敞开大门的居民家里桌上放着一块当时看来很稀奇的表,解放军部队进进出出多少天了,但这块表仍在桌子上滴答滴答地走着„„由此凸现了我军纪律严明的高大形象。可以说,新中国的青年,大多是读着这两个短小而又极为动人的故事长大的。战争年代我军新闻史上的新闻名作何止千百篇,惟有这两篇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选入中国新公民的启蒙教材,成为影响人们终生的经典范文。可见,新闻故事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忽视不得、敷衍不得、边缘不得。

一种日益受宠的新闻体裁

由于一般的新闻写作教科书对“新闻故事”这种体裁讲得比较少,即使讲也是“语焉不详”,或者只在“通讯写作”讲义中简单提一下“小故事的写作”,有些学员就误以为“新闻故事”这种体裁不重要,在新闻写作中是“小儿科”,在报纸上只能算是“花絮”、“配角”,是可有可无的“补白之作”,因此不愿意下功夫学写新闻故事。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事实上,新闻故事是以新近发生的单一事实为记述对象、完整表现行为动态演变环节的事实报道。它具有明显的事态起因、中间变动环节和结果,并且由这三要素组成(参见新华社出版社《重新发掘新闻奥秘》一书第80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新闻文体,而且是一种日益被现代化平面媒体青睐的新闻体裁。大家翻开报纸的新闻版面,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被加框、配上照片、漫画和编者感言的短小文体,如《解放军报》“部队新闻”版上的《兵说兵事》专栏,一般发表的多是新闻故事;《人民日报》一版的《凡人小事》专栏、《新华每日电讯》报上的《国风》专栏,都是发表新闻故事的园地。有些新闻故事不仅被报纸加框“优待”,而且被特意安排到一版甚至是一版头条位置发表,比如2007年10月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就把两篇新闻故事———《至爱,肝肾救夫》、《至诚,替夫还债》,并列放到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由此可见,现代平面媒体有日益宠爱新闻故事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细究起来可以发现其奥秘在于:

1、新闻的故事化和新闻故事的可视性决定了新闻故事将成为现代平面媒体挑战电视新闻的必要手段。电视新闻的普及,逼着平面媒体越来越讲究把某一重要事实写得尽量形象、具体而有立体感和故事性,就是把生活中最精彩、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最本质的形象摄取出来,这一点是一般大而化之的电视新闻做不到的。写得好的新闻故事,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因素。视觉因素,无非就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穆青语),这自然与新闻文体发展的大趋势“一拍即合”。可以断言,信息化时代的电视新闻越发达,平面媒体上新闻故事的生命力就越强,我们就越应该重视新闻故事的采访写作。

2、媒体受众的兴趣规律和新闻故事的可读性决定了新闻故事不仅是独特的新闻体裁,而且是基础性新闻体裁。人非圣贤,谁无七情六欲?谁不喜欢看有情有趣的新闻作品?短小精悍、饱含深情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作品不仅写情,而且情中带趣,情中糅趣,读起来轻松悦目,想一想又含意隽永。读者的这一阅读心理需求,只有新闻故事才可以满足。有些新闻事实,线索比较单一,有头有尾,有骨架有细节,整个内容就是一个带戏剧性的故事,如实把它记录下来,不必使用很多技巧,便可以成为一篇引人入胜的新闻故事。这一类新闻作品,很适合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规律和习惯。请看函授学员范荣华写的一篇新闻故事:《绿军装解围》,写的是“我”休假回家,见到一年多没见过面的女儿雯静,女儿只叫我“叔叔”,不认“我”这个爸爸,怎么说也不认,而且晚上还不许“我”上床。妻子问她:“你说他不是你爸爸,那你爸爸呢?”女儿指着墙上的父母结婚照片说:“那才是爸爸”。“我”突然明白了,照片上的自己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现在“我”一身便装,怪不得女儿不认“我”。当“我”换上军装再次出现在女儿面前时,她才破涕为笑,甜甜地叫了一声“爸爸”„„。这件事尽管平凡,但却有情有趣地写了一个

军人之家的“军装缘”,读后让人如临其境,顿起共鸣(见军报《函授学员作品选评》一书第153页)。这种富有情趣的故事,被有的新闻学家称为“小说体新闻”,因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较易吊人胃口,增强了吸引力。西方记者在报道事件性新闻时,最爱采用这种文体形式,因为它能赋予事件性新闻更多情趣因素,让那些即使是严肃题材的报道也情味盎然。由受众这一心理规律主导产生的“小说体新闻”,无疑成了众多媒体记者不能不竞相追逐的“共同科目”和基础体裁。

3、通讯的“入门功”与新闻故事的“单一性”,决定了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多写新闻故事是最合算的事情。“单一性”,是指精心寻找并写好一件事。一般来说,一事一报的新闻故事,容易写得扎实丰满。传统新闻写作学上说,“小故事是通讯的基础体裁,大通讯离不开小故事,有的通讯就是由几个小故事串接而成”,因此,学写大通讯要从写小故事开始练笔。这话是对的,但不完整。从现代平面媒体上新闻文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新闻故事不只是通讯的基础形式,而且也是所有新闻体裁写作的“入门功夫”。新闻故事是通讯家族中的特殊形式,是精彩地写透“一件事”,不是一般地写“小故事”。新闻故事的这种“单一性”,既使它靠近“新闻特写”,又使它篇幅短小,占地不大,因而易被苦于版面紧张的编辑“高看一眼”,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因此,学员们都要重视掌握新闻故事这一文体,争当会写新闻故事的高手。

把握新闻故事的三大要素

新闻故事,取材范围要小,一般是“一人、一事、一题”,不仅要有便于表现的单一新闻事实,而且要关注它在构成上的“三大要素”: 一是事中有“新”。新闻故事,本意就是寓新闻于故事之中,通过故事的完整叙述来报道新闻信息,所以,新闻故事首先要讲究“新”。这里所谓的“新”,是指所选事实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除了“真”之外,事应属于“第一次”见闻,因鲜为人知而使读者耳目一新;思想内容应新颖独到,能小中见大,撼人心扉;事实有典型意义,报之能举一反三,引起普遍共鸣。比如《人民日报》曾两次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的两篇新闻故事:《“傻老魏”退款》和《王世桂搬家》。前者通过一个老棉农魏南和几次三番要求收花站的会计核准钱款,退回了多给他的400元钱;后者是说丰收后的农民盖起了几座新房,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可是当国家修公路修到家门口,需要拆迁的情况下,农民王世桂毅然率领全家高高兴兴地搬走了。这两个新闻故事都是“小中见大”,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民思想也“富”了。这样的故事登在“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上,的确会让中外读者耳目一新、对主人公肃然起敬。

二是事中有“故”。就是所选单一事实要有故事情节。什么叫情节?情节就是指事态依具体因果线索而变化的一个具体环节。这种变化要有戏剧性,既首尾连贯,又波澜起伏,一波三折。情节展开的材料含三个要素:①事态起因;②变动环节;③变动结果。其中变动环节为材料主体。新闻故事如没有情节、没有矛盾,也就没有情趣了,故事虽小,但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因果关系及其进展过程要一目了然,围绕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

三是事中有“奇”。是指故事情节要奇,要从事实固有的矛盾中寻找出离奇曲折之处来描画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写出奇崛之趣。这是新闻故事写作成功的关键。事实能被采掘出奇崛波澜,人物和主题才能立起来,既在情理之中,又要出人意料,出奇制胜。在奇的基础之上,故事情节还应讲究层次性和完整性。总之,这个“奇”字,既受故事内容本身的制约,又取决于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请看函授学员陈杨写的一篇新闻故事《“病号饭等式”变脸记》:原来的等式是“病号饭=面条+鸡蛋”,中间变动中的等式是“病号饭=营养+可口”,最后的变化结果是“病号饭=科学+体贴”。通过“病号饭等式”的变迁过程,反映了部队生活保障从服务理念的进步,到工作方式的进步,再到科学发展的进步,层次分明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部队基层落实的喜人成果(见军报《函授学员作品选评》一书第115页)。全文结构奇崛、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而又主题集中,看得出作者不仅在深入采访掌握故事的构成要素上下了功夫,而且在剪裁事实、精心写作上也下了功夫。而其成功的关键,恰恰在于他在选材上比较恰当地把握了事中有“奇”这个要素。

细采活写下真功

新闻故事的写作讲究生动性,但它和写文学故事不一样,必须远离“虚构”。故事的生动性在于事情本身的内涵,要靠作者在采访时深挖细采。如果不在采访上下足功夫,把事实的关键要素、矛盾之点、曲折之处了解得一清二楚,只是到了写作时才不得不去虚构矛盾、塑造人物形象和曲折

经过,那就违背了新闻故事的立身原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一点,请大家务必牢记。

强调在采访上下功夫,除了要把所写事实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还要注重发掘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细节在新闻故事中起着“血”与“肉”的作用。一般来说,新闻故事的采访要致力于发掘5种细节:一是人物动作细节,对故事中出现的主人公力求准确抓取他(她)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一两个有特征意义动作形态,以展现主人公刹那间的心理状态和意志气质。二是外形细节,包括打扮穿着,通过外形表达出故事中人物的修养、风度、爱好等。三是言谈细节,如能抓到精彩的言谈细节,有时也能显著增加报道的情趣,还能增强报道的思想深度。四是景物细节,注意抓取故事现场的一景一物,和报道的内容或明或暗地联系起来,又可借这样的细节做出“借景抒情”的文章。五是场面细节,如能抓到故事中精炼的场面细节,可让读者如临其境地体察出现场的状况,可烘托出所描写事物的规模和氛围。此外还有肖像细节、对比细节等,如能采访到手,都有助于把故事写得有声有色。在细节的采访和运用方面,有个名叫肖迪强的函授学员写的《一份褪色的传真电报》(见《函授学员作品选评》第10页),就把上述几种细节捕捉得比较齐全,他运用这些细节,精彩地描写了转业军官任科长离队前查交一份传真电报的全过程,里边的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场面细节,寥寥几笔,神似酷肖,读了让人肃然起敬。可见细节的捕捉和使用,的确是写活新闻故事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写好新闻故事也离不开精心写作,这里也要强调几点:

角度要奇异。写故事要选择恰当的角度进入,可注意从一般中择奇特、平常中看异常、消极中见积极、沙子中淘金子、偶然中求必然。这样就不难找出一个奇异的角度,对准一个有特色的近景,掀起“快门”加以描写,往往能收到以小见大、出奇制胜之效。请看新闻故事《吴连长点名》(见《函授学员作品选评》一书第154页,作者是岑屹),写连长晚点名时,突然停电了,但点名活动在吴连长亲自主持下继续进行(选了偶然中见必然的角度),点名办法由“清点”改为“抽点”。吴连长点了班长“李艳辉”,“到!”这个答到声极具穿透力,让人为之一振。连长说:“大家听见了吗?要的就是这股子精气神。”连长表扬了李班长,点名继续进行。“周陈生!”“到!”连长细细回味这个声音:“不对呀,这个声音怎么这么陌生呢?整天和小伙子们一起摸爬滚打,别说是说话声音,就是放个屁我也能听出是谁,难道这个周陈生不在位,找人冒名顶替的?”连长心里嘀咕起来,“不可能,这个兵我了解,他不会干这种事,其中必有缘故!”“周陈生!”“到!”声音依然短促有力,只是有些发浑。“周陈生,怎么回事,答到阴阳怪气的?”连长生气地问。“报告连长,今天训练出了一身汗,回来没穿够衣服,可能感冒了。”连长把额头贴了上去:“呀!这么烫,真的感冒了。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入列吧。”点完名,连长亲自跑到卫生队,要来了药让周陈生喝了睡下,才放心离去。这件事虽小,却由于角度选得巧,平常中见异常,一般中显奇崛,这个连长的爱兵之心和责任心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见选好角度对写活新闻故事意义非凡。

用好结构,善于布局,营造悬念,写出趣味。函授学员陈磊写的《难忘那晚政委站哨我领班》(见《函授学员作品选评》一书第157页)就较好地注意了这个悬念。它一开始就先声夺人:风雪夜,下连蹲点的杨政委带病站哨。极怕当这班哨的领班员的“我”,偏偏被连长指定为领班员。一个战士怎么去查团政委站的哨?文章推出了这个悬念,准备降低要求以免“得罪”政委的“我”,不料偏遇政委“较真”。由于机关干部打招呼“政委正感冒”,“我”破例帮政委站的哨所关窗挡风,以免加重病情。谁知政委却说:“别关窗户,黑夜上哨,我们的视觉能力比较弱,主要靠潜听察敌,上哨一分钟,警惕六十秒,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啊!”„„最后深受感动的领班员“斗胆”在讲评中说政委是“好的自卫哨”,倒对自己降低要求“拍马屁”的动作作了自我批评„„故事就是通过这种层层铺垫、层层剥笋的手法,从外写到里,由远写到近,给人一种晶明、透彻的感觉。所以,故事虽小,也要注意调整结构布局,写出层次。层次的布局要力争再三“设扣、解扣”地吸引人,写出波澜。开头可以含蓄些,随着故事展开,最后来个真相大白,将主题和盘托出。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通联部主任编辑)

篇三:《新闻故事写作》

新闻故事采写研讨会材料之六

浅谈如何让电视新闻故事化{新闻小故事范文}.

周文席{新闻小故事范文}.

把电视新闻制作的可视、可信,具有吸引力,是电视新闻记者奋力追求的工作目标,而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闻故事化”,正是在记者们的追求下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那么,如何把新闻故事化制作的更好听、更好看,更符合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以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这就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问题。

电视新闻故事化实际上就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从各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中来看,可以粗略把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分为两类。一类象中央台创办的《生活空间》栏目,主题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还有的栏目名称就直接叫“新闻故事”,这些栏目播放的节目多以新闻专题、科技、法制类栏目的形式出现,节目表述一个个新闻人物或事件,每个节目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讲述》、《说事拉理》、《探索发现》、《道德观察》等栏目,虽然属于科技、法制栏目的范畴,但也是新闻故事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例如前期我采写的新闻《一次“真情服务 创造的感动”的诠释》,就具有电视新闻故事化的特点。当时我去哈密物业工程维修中心做周刊时,在和工程维修中心负责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样一件事:最近,哈密物业公司维修中心收到一份感谢信,署名是今年75岁的油田退休老人罗永熙,信中大致内容是:今年3月的某一天,四区七栋一单元101室的老人家下水道堵塞,经过维修人员连续近6小时的艰难作业,下水道终于疏通了,这件小事可着实感动了罗永熙老人。

我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新闻故事吗?于是我和罗永熙老人取得了联系,没想到见面后,老人非常健谈,我悄悄的用摄像机记录的老人的谈话,随后,我根据老人叙述找到了维修员工张师傅,请他回忆当时维修的场景,回来后我采取老人和维修师傅同期声对接的形式,把这个新闻事件讲述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这样就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变成新闻现在进行史,既符合了电视新闻报道规律,又还原了新闻的真实性,让观众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一种亲近感。

所谓电视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一般来说,我们所关注的“电视新闻故事化”是指一种“讲故事”式的电视新闻叙述方法。

另一类是在新闻消息中被运用,这类新闻消息在广播电视新闻评奖中又分为短消息(1.5分钟以内)和长消息(4分钟以内)。最常见的是典型报道和时政类节目,把新闻人物或事件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讲出来,以尽可能的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故事化创作,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事故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拓展电视新闻的报道空间,以增强新闻的可视性。

例如前期我好和李华德在机械厂采写的新闻《“传帮带”带出高效率》,就是通过一个新闻故事引入,报道了机械厂某车间开展“融、凝、树、保、推”的情况,通过故事的切入,(一段师徒同期声对接),把故事引出来,让生硬的报道变得有活力,让人物变得丰满,让故事变得生动鲜活。

在去机械厂采访时,我了解到在抽油机车间有这样一对师徒,师傅耐心细致、不仅给徒弟教焊接技术,而且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和师傅在一起,他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看短片《“传帮带”带出高效率》。

新闻故事化一般比较适合社会类、事件类、人物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在政治类新闻报道中,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故事为切入点,而后引出新闻事实。当然,在社会类、事件类、人物类等类型的新闻报道中,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如同小说,有若干个情节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敬老爱老车》就是一条反映领导关注民生的社会类新闻,有坐过敬老爱老车的许多老同志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乘坐《敬老爱老车》的故事。通过一件件小事,串出了一个完成的故事链。

看短片《敬老爱老车》。

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不光带着设备去采访,要带着问题去、带着灵敏的嗅觉去、带着“淘金”的思想去,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电视新闻故事化引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使得平淡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魅力。屏幕上的影像只是用一种类似于我们感知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来再现现实世界的,它只是“真实”世界里部分事物的一种映像,一种“主观”映像,它是一种被电视节目制作者以一定的方式程序化了的、符号化了的人、物和事件。比如对空难、地震的报道:以往只有干巴巴的死难人数、原因调查等“硬新闻”,但电视新闻故事化就可以抓取空难、地震中惊心动魄的镜头,将一起庞杂的突发事件分解成若干动人心弦的新闻故事。就拿汶川地震和近期的青海玉树地震来说吧,从国家领导人深入现场慰问到相关救援机构挑灯夜战挖掘,从人拉肩扛的部队官兵到忘我生死、舍身救护的医生,全国人民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志愿”,山河悲唱,举国哀悼,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电视画面都是记者深入现场取到的宝贵资料,场面真实感人。{新闻小故事范文}.

可见,电视新闻故事化更易引起观众的兴趣,拉近观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可以把平凡的题材变成深刻的话题,通过极具人情味的镜头语言增强了电视新闻的观赏性。

新闻故事化实质上就是借用文学的手法写新闻,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勃勃生机。新闻故事化手法突出强调趣味性、人情化和矛盾冲突,注重新闻事件的画面、细节,重在技巧的运用,同时对新闻时效性以及新闻的来源具有较高要求,所以,记者在运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时,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在追求审美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略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篇四:《如何写新闻小故事》

如何写新闻小故事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对故事有偏好,可以不可以把新闻写得像故事那样精彩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着写新闻小故事。{新闻小故事范文}.

我们把这种报道形式叫“新闻小故事”,它是通讯的一种体裁,素有“小通讯”之称。其特点与作用是,从社会生活、社会实际的侧面取材,主要用以反映新人、新事、新气象、新风尚,可以收到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效果。

人们对新闻小故事往往有所偏爱,因为它篇幅短,人们花时间少,容易看懂。新闻小故事一般不宜太长,以五百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能超过千字,而且要有故事情节,否则,读起来就会让人有疲劳之感,缺乏故事情节的新闻,是不适合新闻小故事这种报道形式的,因为,小故事中首先要有浓厚的新闻性。

那么,怎样才能把小故事采写好呢?

一、取材范围要小。小故事的主要特点是“小”,除了上边讲得篇幅短小外,就是选材范围要小,即涉及面不要太广,一般是“一人、一事、一题”,立意要从大处着眼,谋篇则要从小处入手。

二、人物事件要真。新闻小故事属新闻范畴,必须是真

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不能与文艺创作等同,因此,主体人物不必拔高求全。过于片面了,反而令读者生疑。不能随意添加思想及心理活动。比如硬加上“他默念着”、“他暗暗下定决心”等。切忌为了增强故事的生动性而虚构细节描写。

三、故事情节要奇。这是写好新闻小故事的关键。因为有了情节,新闻故事才有波澜,人物和事件才立得起来。要使故事有情节,抓住一个“奇”字是关键,要出人意料,才能出奇制胜。常用的对策是:设置悬念法,用最具故事情节的材料,从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对比陪衬法,在叙述故事情节中将以往的和现今的对比,借以陪衬出报道的主题和思想;高潮掀起法,善于运用零星小材料制造小的波浪的过程中,为大高潮的到来积蓄和铺垫。

四、表现形式要活。新闻小故事的题材大都是正面表扬,因此,报道时应有所突出、强调、侧重,有鲜明的倾向性。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故事表现形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小故事的形式结构没有定律,小记者只需用较短的篇幅把事情讲清楚并吸引读者看下去就行。

五、语言文字要实。质朴是一种美德。显然,小故事的语言文字要朴实、通俗、大众化。具体应在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多用动词,少堆砌修饰语、少用形容词。因为,动词形象、生动、实在,容易使文章产生活力。形容词虽能概括事物的性

质,但使用多了,则让人产生模糊、抽象的感觉。二是遣词造句尽可能具体。真实的东西,不等于生动、实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生动、实在的。如果我们把“鸟儿在飞翔”、“路边有许多树”、“他非常高兴地说”,若改成“海鸥扑击浪花而过”、“路边每隔五步就是一株白杨”、“他眯着笑眼说”,是不是给人的感觉更实在、形象化了?

除了以上五点外,小记者还要注意新闻小故事的时效性。新闻小故事往往比消息的时效性要求宽松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不讲时效性。可以想象,小记者写中考时发生的一件事,在9月新学期开始时,以新闻小故事的形式寄给报刊社,当然会被编辑叔叔、阿姨们“枪毙”。新闻、新闻,一“旧”就完了。

篇五:《新闻小故事与故事性消息有区别》

新闻小故事 新闻小故事:流浪的自行车回“家”了!

作者:沈建红 梅小军 来源:兵团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4-17 2:17:05

兵团新闻网博湖4月17日电(沈建红 梅小军)4月1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五团电信营业厅的小伙子徐亮喜出万分,丢失整整一个月的自行车又回到了他的手中:“我正准备重新买一辆呢,派出所的警察就帮我把车推回来了!”

3月17日,下班的徐亮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营业厅外空无一人,门口停了一辆暗红色的自行车,比自己的那一辆要新多了,“一定是哪个冒失鬼骑错了车,”徐亮心想,“但我这是营业厅,失主明天还要找回来的。再说替失主保管东西是我的责任。”

第二天,没有人来换车,也没有人来找车。“这阵子不正在宣传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吗!”徐亮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毗邻营业厅的派出所报了案。

很快,一名中学生领回了红色自行车。但徐亮的车依然没有着落…… 徐亮肯定不知道他这一报案后,派出所的同志做了多少工作。所长梅小军决定,一面派人骑着红色自行车到各连队绕行一周,寻找失主,同时看是不是有人骑错了车;一面派人到就近的几个废品收购站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把车卖到了那里;一面知会自行车流量最大的中学,帮忙查找。

4月16日,二十五团中学职工祝贵友推了一辆车来到派出所,说学校车棚里这辆车几天都没人骑了。这正是徐亮丢失的那辆自行车。就这样,流浪整整一个月的自行车又回到了“家”。

“两辆自行车能够顺利找回来,主要得益于这段时间的宣传教育,”派出所的同志介绍说,“要在往常,丢一辆自行车,失主自己本身就不当回事,更别{新闻小故事范文}.

提主动报案了。三月份,焉耆垦区在我团召开了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专项会议后,派出所干警分片区到单位进行了宣传,3月20日到24日,又出动宣传车在全团巡回宣传了几天。”

流浪的自行车终于找到了“家”,但是为了使别的车不再流浪,派出所民警希望借笔者的笔告诫读者尤其是学生:自行车一定要买好一点的锁,一定要记得上锁,不能因小失大。

既然加了讯头就不叫新闻小故事。应该是消息。

把新闻故事写得精彩些

仇学平

提起新闻故事,我们不能不想到我国军事新闻史上的两个名篇:《西瓜兄弟》和《桌上的表》。前者写解放战争时期淮阳县李楼村有以种西瓜为生的李姓兄弟,瓜熟季节,国民党的军队路过李老大的瓜地,把地里的西瓜风卷残云般抢光了;20天后,一支解放军的部队路过李老二的瓜地,地里的西瓜一个也没少。本来担心自己的瓜地也要像老大那样遭殃的老二,见此情景后,热情地把西瓜送到解放军战士手中,可就是没人肯接。记者通过西瓜兄弟对比的特殊感受,鲜明地刻画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的崇高形象。后者描述的是我军攻占天津时一个敞开大门的居民家里桌上放着一块当时看来很稀奇的表,解放军部队进进出出多少天了,但这块表仍在桌子上滴答滴答地走着„„由此凸现了我军纪律严明的高大形象。可以说,新中国的青年,大多是读着这两个短小而又极为动人的故事长大的。战争年代我军新闻史上的新闻名作何止千百篇,惟有这两篇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选入中国新公民的启蒙教材,成为影响人们终生的经典范文。可见,新闻故事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忽视不得、敷衍不得、边缘不得。

一种日益受宠的新闻体裁

由于一般的新闻写作教科书对“新闻故事”这种体裁讲得比较少,即使讲也是“语焉不详”,或者只在“通讯写作”讲义中简单提一下“小故事的写作”,有些学员就误以为“新闻故事”这种体裁不重要,在新闻写作中是“小儿科”,在报纸上只能算是“花絮”、“配角”,是可有可无的“补白之作”,因此不愿意下功夫学写新闻故事。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事实上,新闻故事是以新近发生的单一事实为记述对象、完整表现行为动态演变环节的事实报道。它具有明显的事态起因、中间变动环节和结果,并且由这三要素组成(参见新华社出版社《重新发掘新闻奥秘》一书第80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新闻文体,而且是一种日益被现代化平面媒体青睐的新闻体

裁。大家翻开报纸的新闻版面,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被加框、配上照片、漫画和编者感言的短小文体,如《解放军报》“部队新闻”版上的《兵说兵事》专栏,一般发表的多是新闻故事;《人民日报》一版的《凡人小事》专栏、《新华每日电讯》报上的《国风》专栏,都是发表新闻故事的园地。有些新闻故事不仅被报纸加框“优待”,而且被特意安排到一版甚至是一版头条位置发表,比如2007年10月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就把两篇新闻故事———《至爱,肝肾救夫》、《至诚,替夫还债》,并列放到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由此可见,现代平面媒体有日益宠爱新闻故事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细究起来可以发现其奥秘在于:

1、新闻的故事化和新闻故事的可视性决定了新闻故事将成为现代平面媒体挑战电视新闻的必要手段。电视新闻的普及,逼着平面媒体越来越讲究把某一重要事实写得尽量形象、具体而有立体感和故事性,就是把生活中最精彩、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最本质的形象摄取出来,这一点是一般大而化之的电视新闻做不到的。写得好的新闻故事,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因素。视觉因素,无非就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穆青语),这自然与新闻文体发展的大趋势“一拍即合”。可以断言,信息化时代的电视新闻越发达,平面媒体上新闻故事的生命力就越强,我们就越应该重视新闻故事的采访写作。

2、媒体受众的兴趣规律和新闻故事的可读性决定了新闻故事不仅是独特的新闻体裁,而且是基础性新闻体裁。人非圣贤,谁无七情六欲?谁不喜欢看有情有趣的新闻作品?短小精悍、饱含深情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作品不仅写情,而且情中带趣,情中糅趣,读起来轻松悦目,想一想又含意隽永。读者的这一阅读心理需求,只有新闻故事才可以满足。有些新闻事实,线索比较单一,有头有尾,有骨架有细节,整个内容就是一个带戏剧性的故事,如实把它记录下来,不必使用很多技巧,便可以成为一篇引人入胜的新闻故事。这一类新闻作品,很适合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规律和习惯。请看函授学员范荣华写的一篇新闻故事:《绿军装解围》,写的是“我”休假回家,见到一年多没见过面的女儿雯静,女儿只叫我“叔叔”,不认“我”这个爸爸,怎么说也不认,而且晚上还不许“我”上床。妻子问她:“你说他不是你爸爸,那你爸爸呢?”女儿指着墙上的父母结婚照片说:“那才是爸爸”。“我”突然明白了,照片上的自己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现在“我”一身便装,怪不得女儿不认“我”。当“我”换上军装再次出现在女儿面前时,她才破涕为笑,甜甜地叫了一声“爸爸”„„。这件事尽管平凡,但却有情有趣地写了一个军人之家的“军装缘”,读后让人如临其境,顿起共鸣(见军报《函授学员作品选评》一书第153页)。这种富有情趣的故事,被有的新闻学家称为“小说体新闻”,因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较易吊人胃口,增强了吸引力。西方记者在报道事件性新闻时,最爱采用这种文体形式,因为它能赋予事件性新闻更多情趣因素,让那些即使是严肃题材的报道也情味盎然。由受众这一心理规律主导产生的“小说体新闻”,无疑成了众多媒体记者不能不竞相追逐的“共同

科目”和基础体裁。

3、通讯的“入门功”与新闻故事的“单一性”,决定了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多写新闻故事是最合算的事情。“单一性”,是指精心寻找并写好一件事。一般来说,一事一报的新闻故事,容易写得扎实丰满。传统新闻写作学上说,“小故事是通讯的基础体裁,大通讯离不开小故事,有的通讯就是由几个小故事串接而成”,因此,学写大通讯要从写小故事开始练笔。这话是对的,但不完整。从现代平面媒体上新闻文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新闻故事不只是通讯的基础形式,而且也是所有新闻体裁写作的“入门功夫”。新闻故事是通讯家族中的特殊形式,是精彩地写透“一件事”,不是一般地写“小故事”。新闻故事的这种“单一性”,既使它靠近“新闻特写”,又使它篇幅短小,占地不大,因而易被苦于版面紧张的编辑“高看一眼”,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因此,学员们都要重视掌握新闻故事这一文体,争当会写新闻故事的高手。

把握新闻故事的三大要素

新闻故事,取材范围要小,一般是“一人、一事、一题”,不仅要有便于表现的单一新闻事实,而且要关注它在构成上的“三大要素”:

一是事中有“新”。新闻故事,本意就是寓新闻于故事之中,通过故事的完整叙述来报道新闻信息,所以,新闻故事首先要讲究“新”。这里所谓的“新”,是指所选事实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除了“真”之外,事应属于“第一次”见闻,因鲜为人知而使读者耳目一新;思想内容应新颖独到,能小中见大,撼人心扉;事实有典型意义,报之能举一反三,引起普遍共鸣。比如《人民日报》曾两次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的两篇新闻故事:《“傻老魏”退款》和《王世桂搬家》。前者通过一个老棉农魏南和几次三番要求收花站的会计核准钱款,退回了多给他的400元钱;后者是说丰收后的农民盖起了几座新房,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可是当国家修公路修到家门口,需要拆迁的情况下,农民王世桂毅然率领全家高高兴兴地搬走了。这两个新闻故事都是“小中见大”,说明富裕起来的农民思想也“富”了。这样的故事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30954.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