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杯中学生作文赛获奖作品11篇: 篇篇都是满分作文的范文
第十六届叶圣陶杯中学生新作文赛获奖作品有很多佳作,这里精选11篇,篇篇都可以是中考、高考满分作文的范文。
一点无尘自有香(特等奖)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学 周菲洋
中国人对于竹,有着缘由不明却又根深蒂固的爱好。虽则《诗经》《楚辞》写众芳芜秽,香草美人,洋洋洒洒数百种,皆美而芳,但是无一如竹一般,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鲜明了数千年的岁月。绿竹漪漪,君子清韵,青翠竹枝与清明君子,是中国人与竹相交千年的暗语。
春晨雨竹
春时,若晨起于日出之前,行于南方密密竹林之间,常会有惊心动魄的遇见,春雨似雾,夜间寒凉的水汽变为细细的雨,无声地沁入山间,像一个轻柔飘渺的吻,却换来了热烈欢欣的回应,霎时间,那些你以为的荒野空地,乱石丛中爆烈出春笋青色的笋尖,那样明丽稚嫩的色泽,那么无所畏惧的生长。无论是泥土中的青笋还是石堆里的春笋,都是那样坚定地向上拱,野兽的践踏和乱石的滚碾挤压,毫不放在心上。每一株笋都是没办法选择自己生长在哪里的,每一株笋却又都是那么自信,自信能冲破重重泥土磊磊石障,去拥抱春天与雨露。这不禁让人想起魏晋时期无数爱竹的文人修士,在那样艰难动荡的岁月里肆无忌惮地高歌着清洁与高贵的精神,如同春时雨中拔节而起的青青笋尖,无论身前重石累累,身后寒冰料峭,犹自狂吟长啸,纵死犹香。
夏夜月竹
幽篁,深竹,弹琴,长啸;
月光明净澄澈,竿竿绿竹翠色分明,从没有枝蔓纠缭,从来都是明净独立,有悠远的风轻轻掠过,月光下的翠竹枝节点点生光,幽雅的香气如丝如缕般扩散开来,汵汵的琴声像玉石相击,那人曼声长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吟诵之声伴着幽雅的香气与清越的琴声传出很远,直传到人心里去。那么简单地表达,那么清明的心思,是君子独醒独行,独立人间的清醒与自持,那月下琅琅的翠竹从春天的破土而出到夏日的傲然独立,是君子由少年的锋芒毕露到成年的审慎自持,是顺应四时世事的成长与蜕变,所坚守的是一颗不随波逐流的心。
秋暮雾竹
雾气中的竹分外好看,尤其是在秋暮,竹的叶子染上了些许黄色,有了渐变的层理,暮色四合时天边四散的流云,加之落日熔金般地描绘在竹上,便是自然随意构造的绝美图景,而这绝美图景,是无法求之于一枝竹的,那需得千顷万亩漫山的竹林碧海激荡起金波点点,那样明亮又那么素净,于是照亮了的眼目,只醉心于其中,哑口无言,是的,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注定要见证竹走向生命的劫难,如人之中年,见惯了春梦般的世事,秋云似的人情,便生出种种萧索的心态,但秋日里熔金的竹海高低绵延铺展无际,告诉我们要从个人中走出来,到集体中去,告别了个人的崎岖,就能走入大我的境界,把自己这一杆细竹融入万顷碧海。也许在那金色的波涛里,有着真正的永生。
冬午雪竹
我觉得人的记忆就像雪,不知竹兄可否赞同?一个老人是容易被回忆压垮的,因为它具有雪一样的轻盈与美丽,令人沉沦,但一竿竹不会,雪在竹子上略一堆积便会被弹起。竹子并不爱雪的覆压,冬日午后,我行在雪中,这样漫无边际地想,其实老人如同老竹,都不一定能见到冬天之后的春日,但是这却不代表他们只是回忆,我相信无论如何,人生最美的总是明天,你会见到一生不曾见过的人事,始料未及的悲辛。这世界足够广博,足够我们一直走下去,看下去,悟下去,所以哪怕垂垂老矣,也请学一学老竹,轻轻抖去繁复的回忆,重新去看明天的太阳。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竹的荣枯生死中包含着人生无穷的哲理和意蕴,它的春生夏长,秋枯冬藏,都是顺应四时的变化,寒暑的消长,最终得到它自有的结果,几竿淡竹,亦自生光。
人生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少年人百折不回的锐气,青年人审慎独立的自持,中年人宽厚广博的胸怀,老年人返璞归真的意趣,人生难免消磨,但人生也自有风景,回首几度春秋几番月色,悲辛自有真味。如能如此,一点无尘便自有香气,方为天地之中真正的典雅正意。
【获奖理由】苏东坡说:“无竹令人俗”,可见竹是雅物。用描绘竹来表现高情雅致实在是非常合适的了。文章标题取自《题墨竹》一诗,未提竹字而竹之情意已现,很有味道。
文章分春、夏、秋、冬四季写竹,每一季的竹各有特点:雨竹、月竹、雾竹、雪竹,将四时景物与竹相配,犹如一幅幅动态的水墨竹景,单就景物描写来说,已经风雅之极了。更为难得的是,文章对于竹的描写,大都与那些风流蕴藉的文人相伴——从根子上说,真正的雅致,不在于梅兰竹菊、风花雪月本身,乃在于徜徉于其中欣赏它们的人。
当然文章也有些瑕疵,有些地方的描写笔墨荡开得有些远,有些地方的人与竹的关系比照显得有些生硬。不过考虑到这是临场现时作文,已经很了不起了。
癖者情深亦难进(特等奖)
江苏省淮阴中学 陈俊沂
想起倪瓒那一幅《渔在秋霁图》,残山剩水间一片清净,带着绝不容许被玷污的遗世之气。画如其人,人亦如画,我仿若可见倪瓒隐于山水之间,好洁成癖。
人皆独立,所爱之物自有偏差,汲汲于其中而自得其乐,即可谓之“癖”。如杜丽娘“肯綮于死生之间,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纵入冥府亦不忘梅柳,便是将个人对世界的全部希冀系于心上公子,以情为癖,情深人寿。
然而倪瓒,这个极喜洁净的画家,于对己、对人,乃至对世界的近乎苛刻自的洁癖,孕育了自己超脱脏秽俗世的深情,使他寻求到了起脱俗人庸客和丹青匠工的非凡上升力。他于中庭洗梧桐,于茅房铺鹅毛,用赤裸着的纯粹净洁眼光洞察世事风光――于是,这个感性的人物倾注其全部深切歆慕与爱恋到无限自然之上,他著《墨缘汇观录》,绘《树石野竹图》,墨染之下的寸纸寸金,都承载着他洁癖催生出的执着求索。
看来,“癖好”作为一种人情偏向而存在,与其所癖事物无关,皆可以酝酿人丰沛的情感,为个人的独特性镀上专属的光镍。
此时而观张石公之所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自当点头如捣蒜。 张岱此生,年轻时痴癖玩乐,好车马,好茶戏,好侠隐。情施诸游乐,而人意气勃发。随着朝代递嬗,政权离析,孟浪成癖的公子张岱隐于山野草莽。他所癖好的繁华盛景似花而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他的一腔情绪光无所抒发,他遂反求者己,回味青年放纵恣意之癖,骂曰一事无成。他于个人的旧癖中寻求到了新的向上之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钻研于史,着眼而书,投于自然,“自云相公痴,更有疾似相公者”,是历史赠予他的尾联。
彼时再观洗桐之云林,不禁又生所感。这个嗜洁胜命的男子甚至不近发妻,只因鄙弃其脏。过于苛刻的癖好而不予变通修改,使得他于家道中落的物质下人缘散尽,仅有他一人孤守着一片无尘的精中土壤,倘若张岱亦如是,耽溺于癖,甚至试图令世界为自己让路,恐怕也就湮没在破落富家子弟的人山人海里了罢。
“癖”生深情,而“癖”亦误人之前路。
便好似柏拉图《理想国》第七章里那个绝妙的洞穴譬喻。癖,催生了洞穴中人挣脱枷锁,向外爬行的情感走趋向与动力,同时也意味着穴中人只能爬向固定的,癖好存在的高度,永远也无法真正穿过洞穴,站在云端,逼视太阳。
挣脱桎桔与新的桎梏同时到来。
曾国藩有言:“天道忌投机取巧,忌骄矜自盈,忌用心不专。”洞穴之路道阻且长,所谓”癖”无非用以唤醒人攀爬的潜能,除此以外,惟有我们,和我们永不停止的脚步。
再观《渔庄秋霁图》,画清人净。有传言道好洁成癖的倪瓒死后被朱元璋扔入粪池,此是后话。
【获奖理由】本文以“癖”为着眼点,评论了倪瓒等历史人物。文中介绍了倪瓒等人的癖的性格表现,对这类独特的个性进行评析,认为“癖”可以使人充满个性的光辉,但同时又会误人前程。尽管受到时间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观点的申述未必十分充分,但还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良好的思辨能力。在语言上更是自由挥洒,意趣纵横。
十六岁半
王奕清(安徽省亳州市风华实验学校高二)
阳光从玻璃窗外飘落进来,温暖而迟缓。我放下笔,聚精会神地倾听,听在屋檐树梢缠绕了整个四月,依然未落的清越啭鸣。
一切都是那么相像,仿佛只要回头,就会看到那个站在教室中间的小姑娘,她的脸涨得通红,眼睛却格外明亮。
那是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让大家依次自我介绍。短短几句话无一例外地套着格式,无非是报出姓名年龄——我不要和其他人说得一样,轮到我时我这样想。我站起,却在一瞬间紧张得再说不出一句话。
那天天气真好,教室里有柔和的光线在流动。我窘得脸颊发烫,却执拗地沉默着不愿坐下。
当时的慌乱与执念我仍分明地记得,可是,竟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我已是少年。
“十六岁,是个很好的年纪。”大家都这样说。
是的,好到每个孩子都不复怯懦,好到让我鼓足勇气去续上十年前未完的发言,用字句将时光细细铺展。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暾甜美得像是桂子的香。
一次家庭聚会上,我中气十足地大喊“中国人民很行”,家人先是惊异,看到我手中捏着一张钞票,就都大笑起来。他们怜爱又宽容地说:“她还不会读‘银行’。”那时我三岁。
五岁时我已识字,却耐不下心去看书,一有机会就跑出家门用掰碎的面包屑喂蚂蚁,方圆一百米的蚂蚁窝都被我打探得清清楚楚。妈妈下班时顺路带我回家,她教我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偎在旁边,她柔软的发落在我的肩头。
升入小学,我变得寡言,开始读书。我知道了大海有着沉浮的景致和翻滚的蔚蓝,这是我最初的向往与期待。
……
遗忘的过程也已被遗忘。我不记得自己是何时离开了无忧的年月,似乎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如何面对告别,自此念念于心,而不再耿耿于怀。我已经十六岁,与真正的成年只相距两场叶落,几句蝉鸣。
十六岁的我,见过了无数次五点四十分的朝阳和下晚自习时浑浊的月光,日子几乎是千篇一律地飞速流逝,桌上参考书的数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我早已不是那个初识几个字就会大声炫耀的孩子。
校园里,桃花刚刚开过,零零碎碎撒了一地阳光。入目皆是倾泻而下的灿烂春意,花朵在其中全然盛放,盈盈悬于枝头,满树是闪烁的微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句就这样自然地进入脑海。吟诵千百遍的日子,仿佛只是昨天。
那个孩子拥有的天真向往并不曾远离,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一一实现。那时她心心念念,想看看海。
我第一次看到海,赤脚站在细软的沙滩上时,已是日暮时分。
日暮,天色将晚,暮色深浓。层层重叠的海浪在目光所及处延展成了永恒。无尽的光,无尽的影,在地平线有了盛大的相逢。这一刻,由我来见证。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生命的意义有时不只在于参与其中,也可以是一句轻轻的,“我在场。”
第十七年已经过半。我在奔跑中追寻方向,依然不懂得如何才能定义好人生。也许撷取美的瞬间来构筑生命,所有亲历过的时刻就会让我记得,我在行走,我没有失去。
此刻,阳光温柔地缓缓流淌,若风起,大约也能翻卷出波浪。光线隙微交错成影,美好一如藏匿于心的旧时光。
曾经不知所从,但幸而未曾甘于平庸。
十六岁半。这是很好很好的年纪。
我凝视着年轻的生命在阳光下苏醒。她走进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指导教师:冀凤海)
【点 评】
本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作者站在十六岁的尾巴上,回首生命中的点滴美好。儿时的幼稚和执拗,心中的憧憬与向往,仍真真切切,恍如昨日。但时光流转,转眼间,成年的日子已近在咫尺。生命记忆的逐渐苏醒激发了小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终于明白, 那些藏匿于心的旧时光虽然如同遗失的繁星,悄然逝去,但它们会在生命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本文作者文笔清新,不事雕琢却有富有诗意,实为佳作。
老屋千千结
田苗淼(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高二)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父母蓬头垢面地回到家:“给你,最后的录像。”是的,最后的录像,老屋最后的记忆。
老屋,就在县纸厂家属院第三道胡同里。那是一个低矮但充满人情味儿的老院。姥姥在年初接到了拆迁的通知,从那一天起,它就正式被社会废弃了。每周一次的花草整理和卫生打扫不再进行,院子里的杂草肆无忌惮地长着,仿佛在展示着最后的抗争和光彩。屋旁有一棵大梧桐树, 盘虬卧龙、枝繁叶茂。潮湿褪色的红砖在日复一日的阳光下刻上了时间的痕迹,更显韵致。黑瓦虽有许多裂纹,但却时时散发着陶土的气息,它那古朴的味道和醇厚而温情的气质,氤氲浸染着我的童年,母亲的青年,姥姥的中年、老年。
捧起手机,小心翼翼地点开播放键,记忆和现实一起涌入眼帘。老屋听春,昨日重现!砖下灰蒙蒙的鼠妇,裂纹处的蚁穴,几声蟋蟀鸣叫……老屋拉近了我与自然的距离。看,门前那块不知名的青岩,从我记事时便在那里卧着,是我们嬉戏游戏时的“案板”,精心挑选几株野草,再从姥姥的菜园里摘几片有了“虫眼”的菜叶,偷偷地从房檐上取下几片破碎的瓦片,在青岩上“叮叮当当”地切着,做着孩童世界的美食。哦,对了,不要忘了从红砖上磨下些砖面,又红又细,若是刚下过雨,还黏黏的,这便是“胡椒面”了,是必不可少的调料!视频里的青岩上面,还黑黝黝的,想必是当年的野菜汁渗入骨子了吧。
忽地,两只小麻雀飞入我的视野。它们在半空中盘旋,扑愣愣,挥舞着幼嫩的翅膀,最终落在炭池顶部的柴草垛上,跳来跳去,最后站在那里,凝视着老屋,仿佛也在做着庄严的告别仪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反倒使我愧疚起来,中考在即,考虑再三后,我选择在家备考,未能赴约,见老屋最后一面。也许我辜负了老屋十多年的情感,我终不能原谅自己,只能渴求老屋原谅。
影像中,家人和邻里忙里忙外,将一件件老物件搬上卡车,每个人脸上写着不舍和眷恋。腿伤初愈的姥姥拄着拐杖,默默地站在水池旁,深情地注视着她的“古董们”:八仙桌、年轻时的梳妆台、我儿时的旧玩具......都被搬出,嘴里还不停地吩咐着:“轻点儿,慢点儿,别磕着!”看着平日里热热闹闹的老屋渐渐空了,感性的表姐终于没能忍住,转过身去,掩面而泣。而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不舍与眷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凝成滴顺着脸颊滚落,落到手心里,也沁凉了心灵。
影像的最后是一张照片,那是姥姥站在老屋门前的留念,也只有历尽沧桑仍精神矍铄的姥姥,才能与这红砖黑瓦相配。姥姥虽有安土重迁的情节,不舍到落下泪珠,但她豁达开朗,并不守旧,已能淡然地对待新环境和新生活。是啊,旧房的拆迁与重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许高楼的日子会让我们更习惯于城市化的生活,又或许便利的楼房会让姥姥的晚年更幸福……
不管怎样,时代在发展进步,可是铭记和忘记是一个辩证和烧脑的问题。我觉得要铭记那些陪伴你一路走过的那些人和有价值的老故事,收藏起那些有故事的老物件,感谢它们曾带来的快乐或忧伤、甜蜜或劳碌的梦。仿佛听到老屋旁梧桐树的声音,“簌簌簌”的,那是秋的音乐,不是欢送,是挥手与我告别!
留下老屋的影像,重拾老屋的记忆,让老屋见证过往与历史,让旧影丰富现实与未来!
(指导教师:李思伟)
【点 评】
这是一篇充满情怀的习作,既有怀念不舍又有憧憬向往。老屋最后的录像勾起了“我”的“前尘往事”,不舍跃然纸上。屋旁的梧桐、褪色的红砖、有裂纹的黑瓦见证了一家人的成长与悲欢。老屋的拆迁是时代进步的结果,不必忧伤,不必过于留恋,未来和希望总在前方。(本文是十六届叶圣陶杯初赛复评获奖佳作)
乡野往事
马天歌 (保定市第三中学高一 )
清风拂过面颊,杏花如同微雨般纷纷落下。油绿的麦苗蔓延了整片农田。
思绪被春风带回了幼时的三月。
爷爷弯下腰,用耙子在土地上划开一道道沟,播撒下一粒粒种子,我便跟在身后,光着脚丫,踩平那些小沟。左一脚,右一脚,累了便在地上一倒,拔些小花小草来玩儿,那些种子啊,怕也是被我踢飞了吧。爷爷不说什么,只默默地踩平那些小沟,而后就领着我回家了。
蝉鸣点缀着夏夜,天上的星星似是仙女的眼睛般,一闪一闪,晶莹、透亮。我放风筝似的拉着爷爷的手,一路小跑着到村头的河边去,听着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我便趴在草丛里,抓蛐蛐儿、蝈蝈儿,爷爷站在靠河岸的一侧,用手中那把大蒲扇为我驱蚊、扇凉。
绿意茵茵,金黄的果实点缀其间。杏子成熟了。没有了初春满树雪一般杏花的高贵,却又隐隐透出别样的风采。
树下满是甜香,爷爷将我放在肩头,让我去摘高处更大、更甜的杏子。那些时候,在田里一呆就是一下午,将杏子吃的脸上、手上都是,小肚子圆滚滚的,就连衣服都吃得饱饱的时候才心满意足的回家去。
秋天,悄无声息的近了。
爷爷带着我到金黄的玉米地里去,看着人们在田里收玉米。那些玉米长的真好啊,每一个都饱满极了,有的还露出一排排金黄的牙齿。不一会儿,家家的田边便都垒起了一座座金黄的小山,那可是孩子们的乐园啊!我们叫着、闹着,用玉米粒做成沙包。岁月就在这样的美好中,快乐中慢慢流逝着。
凛冬已至。
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我跑着笑着,玩闹在银装素裹的田野间。“爷...唔...”一个不小心,我跌倒在路旁的雪堆里。爷爷急忙跑过来,一把将我扶起,拍拍我身上的雪花,说“没事吧,把小脑袋摔坏啦?怎么倒了不知道站起来?”“没,没事儿,雪堆里好软好舒服啊,想多趴一会。”
有的时候,爷爷背着我走在田间地头的小路上,雪花装点了他本就斑白的头发。那时的我不懂,什么是衰老?这些在我心中并无概念,可是当我看到雪花堆白了的头发,心中却也涌起一番难言的苦涩。
后来,爷爷去世了,那些乡野往事里却始终浸着爷爷的影子,刻写着那些珍贵的一去不复返的往日时光。让我始终记得曾有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生命里出现过,为我点亮星光。
(指导老师:藏雪至)
【获奖理由】文章写了一年的四季,写了四季中的爷爷和幼时的“我”,将对爷爷的怀念融入一个个美丽的场景中,线索清晰,简洁明朗,富有生活气息。本文获初赛一等奖。
动也好,静也好
李俊圻 (广东省佛山市郑裕彤中学高二)
奶奶和外婆很不一样。
某天阳光正好,外婆坐在桂花树下,奶奶骑着电瓶车风风火火地冲过来,撂下一捆娇滴滴的油青,拉起外婆唠嗑……就这样聊了一下午。奶奶这样和我说外婆:你的外婆太安静了!外婆这样和我说奶奶:你的奶奶真是活跃。是的是的,动也好静也罢,只要岁月依然,温润美好。
外婆很安静。
听说外婆是大家闺秀,年轻时十指不沾阳春水。嫁给了外公后,柴米油盐,粗茶淡饭,操劳了半生。如今双手的老茧覆盖了细腻的皮肤,她撑起了一个家,养活了三个女儿,消磨了最好的时光。一头短发,银丝稀疏却清晰,皱纹爬上了脸庞。谁又知道,五十多年前那个手执轻纱的少女,倚着窗台绣着牡丹……
外婆爱花,也爱树。尤其是桂花。门前那棵茁壮的桂花树,就是外婆心思的见证。她日夜照料,浇水施肥。风没有味道,拂过后却是绿意一片。然后外婆对风雨很吝啬,对虫鸟很吝啬,唯独对我很慷慨。淡黄色的花,一团一簇拢在一起,外婆伸手捻住花根,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用竹筛子接住,浸润在清水中,留住芳香。一部分铺开来晒干,外公很喜欢花茶;一部分拿进厨房,顷刻传来桂花糕、桂花粥的香气。桂香与米香,交织在一起,在口腔里化开,一时间享受得眯起了眼。再睁眼又见外婆搬了藤椅,坐在桂花树下。有时什么也不做,有时听听书。阳光从叶间细碎地洒在外婆头上,金黄的光,银白的丝,还有调皮的桂花,那是我见过最美的花环。外婆很安静,很清闲,就像她年轻的时候一样。
也许在外婆眼里:把“孤独”拆开来看:有孩子、有瓜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撑起盛夏傍晚的巷子口,热闹十足。那么孤独的外婆,过得安详得很。
外婆是安静的,但奶奶很活泼。
奶奶没读过书,小时候家里穷,奶奶很野。山林间,菜地里,小溪中,捉鱼,偷菜……后来嫁给了爷爷,又闹了一阵,总算安定了下来,又操劳了半生。知道现在,还是那么闹腾。
奶奶一天到晚忙很多东西:种菜,逛集市,与村民唠嗑……到处跑。记得有一次她打麻将竟忘了做饭,于是祖孙俩煮着泡面看着电视,也吃得不亦乐乎。我想,她肯定不喜欢做饭,怕耽误了她的好节目,但奶奶格外喜欢做新菜式。那时汉堡包还不流行,但我记得光酥饼夹着青菜牛排的滋味。偶尔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甜到腻的红糖水通心粉。成功与失败,都在生活里;好比菜有酸有甜,所有都沉淀下来,慢慢发酵回甘,奶奶做饭的哲理,或许在此。
奶奶为了新的菜式,更热衷于逛集市。一部电瓶车,风风火火地,想西部牛仔那么威风。爸爸很多次说要载她,她摆摆手:“谁稀罕那小汽车,闷得要死。”然后踏上电瓶车绝尘而去。不一会儿,载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每天如此,驮着新鲜的食材,装点着新鲜的生活。奶奶很活跃。
奶奶和外婆,教会我成长。外婆叫我以静制动,满满沉淀;奶奶教我热爱自由,保持新鲜。我在花香与米香中,看着岁月流走,却带不走她们热爱生活的心。
动也好,静也好。不论荣华与清苦,快乐与祥和的气息,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洋溢。
外婆很安静,奶奶很活跃。她们很不一样,但都很爱我,我也爱她们。
(指导老师: 秦乐)
【获奖理由】这篇文章描写了两个人物,一动一静、一俗一雅,因为有所对比,使得她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文章最值得肯定的是其语言表达的准确与流畅,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都十分符合人物身份与个性,对人物的分析与评价也十分准确、到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预设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本文获初赛一等奖。
那 天
薛咏涵 (北京科技大学附中高一)
毕业的那天,风把雨吹散的时候,我们也散了。
彤站在我面前,水雾笼着她淡棕色的眸子,那是盈满眼眶的泪水。
我不哭,也没有为她擦眼泪,甚至没有像从前那样拥着肩膀安慰她。就那么原地站着,看着彤,一动也不动。可我的心里却满是酸涩,毕竟从此就要散了。即便不是天涯海角,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像从前那样朝夕相伴了。
彤突然用衣袖胡乱抹了一把流了满脸的鼻涕和眼泪,还有流满脸颊的雨水,抓着我的手,跑回了校园。
她把我领到连接操场和数学楼的台阶上:“记得这里吗?”——我当然记得。每次中午吃过饭,都会从小卖部买上一罐酸奶,然后坐在这里,看操场上打篮球的男生,你特别喜欢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我则喜欢另一个。我们每天都来,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什么男生不男生,我们只是喜欢和对方待在一起。
她把我领到校医室门口:“记得吗?”——啊,当然!有一个夏天,你中暑晕倒了,我就把你背到这儿,你好重啊,但我当时就一直不停的跑,咱们学校也太大了吧,把你背到了我都快倒了,后来班主任让我回班上课,我就是不回去,我就在这儿陪着你,一直到你醒了以后挂完了点滴。我那天还送你回了家呢,我现在还能记住你家住址哩!
她把我领到食堂:“记得吗?”——呵呵,我记得呢,这是我们第一次吵架的地方。那天中午我没和你一起吃饭,和别人吃的,你一个人来到的食堂,看到我之后就开始耍脾气,我一直哄你,最后和你一起吃的饭,那应该是我见过你最生气的一次了吧。说句实话,还挺可爱的。
那天,我们走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在那些个高高低低的楼上,那些个长长短短的路上,那些高高低低的树上,还有被我们摘过、闻过、戴过、最后又不得不扔掉的红红黄黄的花上,甚至围墙边一块不起眼的砖上,寻找我们共同的记忆。
最后,我们回到了校园门口,彤对我笑着:“现在放学啦,我们一起回家吧!”
那天下午,我们手牵着手,一路笑着,闹着,就像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一样,用最初的姿态迎接这伤感的结局。我们站在公交站的玻璃展牌前,像往常一样用反光来照镜子,看到被雨打湿的头发胡乱地贴在脸上,但镜子里的我们依然那么好看。
我知道,这是最美的青春,最值得珍惜的记忆。即便,从此天涯。
(指导老师:袁鑫)
【获奖理由】本文写是毕业分手的“那天”,表现的是难以割舍的友谊。文章线索集中,利用毕业时所见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串起过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地点关联一个场景,承载着一段往事。文章叙述的都是生活中琐屑的小事,却充满了生活情趣,也表现了真切的同学情谊。语言表达总体上比较准确、简洁,富有文采。本文获初赛一等奖。
我是盛开在诗篇中的桃花
齐婧含(辽宁鞍山一中高一)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茫茫东海,无处寻觅蓬莱。仙人安期生睹沧海桑田,千年一瞬。某日饮醉,遗墨于石上,石上便长出了绚烂桃花。
“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纹烂若霞。”从此,我盛开在人世间,更秉承一缕墨香,盛开在三千年的诗篇中。
自《诗经》中的灵气,历秦汉朴拙,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明清秾艳流俗,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我时而娇艳如初嫁少女,时而闲静如隐士仙人,时而沧桑如英烈美人。我有时高杳如神话,有时又平易如井畔乡邻。
河岸边,我绽放,静观身侧孩童嬉戏玩闹,日光流转映照其脸庞,如枝桠上我的花瓣,饱满而润泽,天真而纯净。笑响如天堂的轻铃,清脆地点亮四面风,不被风尘浸染,这无瑕的纯,一如初绽的我,一如孩童簇拥的新嫁娘,明媚娇艳,光彩照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岁月静好,流年无殇”终究只是期盼与祝福,我岁岁如约绽放枝头,人世间却早已狼烟起,战火飞。我注定要走进一个人的诗篇,在他的笔下绽放异样的光彩。“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写下这文字的他,曾经也生猛年少,仗剑远行,一心救主于困厄,更理想救万民于水火。只是,乱世难遂良人愿,处处枭雄起烽烟,不甘“为五斗米折腰”,又难弃平生志,只能归去园田,把这份信念找一处安放。于是,我盛开的地方在陶公笔下幻化成形: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从此,“桃花源”就是富饶、丰足、明媚和安然!成为世人向往的理想世界。然而,千年间,除了那曾短暂逗留的渔人,再没有幸运儿到过这里,那“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情景,也只能是人们的欲望家园了。
纵然,盛极一时的大唐,我确实曾经有“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的傲娇,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丰足,我也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的明媚,有“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娇艳,更有大明宫 “九重春色醉仙桃”的富丽。然而,赫赫繁华依然难掩“路有冻死骨”的凄凉,花开花落,墨迹犹香,渔阳鼙鼓已滚滚动地来,哗啦啦大厦将倾,诗圣的笔下,“桃花源头”依然是无处追寻,“武陵故里愫情怀,系念桃花入梦来”。
盛衰更迭,岁月无痕。我依旧绽放人世,也依旧绽放在代代文人墨客的诗篇中,“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
世人见桃花而不见桃源。桃源只在梦中。“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这一梦,千年。
如今,我阅尽人世沧桑,依然在春风中轻扬,一如仙人泼墨石上初绽。只是,人们已不必刻意寻找桃源,身边已经处处桃源,处处欢歌,处处笑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在新的诗篇中,我被这样描绘:“倚春而立,裙袂飘飘,诗意的红,点燃一树春光。”
“一树”怎能安放我的情怀?我绽放千年,留墨千载,终以诗意的红,点燃一世春光!
(指导教师:顾洪军)
【点 评】
文章从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入手开始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的桃花随想,从人称千岁翁的秦代安期生,到清代学者朱绪,再到现代诗人笔下的桃花,三千年的文学以桃花为记驰骋笔下,有无瑕之纯,有世外之境,有入梦之念,盛衰荣辱,是非成败,都在她的眼前飘逝,桃花似睡美人,似梦中情人,阅尽人间无数,引人凝眸与遐思,而结尾处“身边已经处处桃源”又申明主旨,确有水到渠成、立意高远之感!一树春光确实安放不了作者的情怀,因为桃花已经成为一种穿越千年的一代代国人记忆,深深镌刻在中华历史文明的碑记中,虽然弱小但可以“点燃一世春光”。能从桃花之中感悟文明历程,体味传统精华,展现家国情怀,是为青年学子之难得之作。
人间滋味
厉雨婕(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高一)
昨儿雪夜喝了碗咸菜茨菇汤,颜色是混浊的暗绿,卖相不佳,味儿亦苦涩,我浅尝几口,皱眉,不愿再喝。
爸却一本正经道:“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怔忪片刻,反应过来此话乃出自沈从文老先生之口,一乐。遂忆起汪曾祺老人的茨菇。汪老幼时对这东西实在没有好感,到了北京每见到却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他便“包圆儿”了。
于是,心中生起一点点酸涩,想象着汪老独食茨菇的样子,他咀嚼的咽下的,不仅是一口口微苦的菜,亦是一份孤独的缅怀。
其实不单是茨菇,这半本《人间草木》,絮絮叨叨的,却总绕不开个“故乡”。汪老是高邮人,高邮盛产咸蛋,质细而油多,他颇以为傲。至今难忘文中那句描写: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也不知汪老抬手落笔间回忆起这么个诱人的情景,会不会同个半大孩子似的流出口水来。
还有街头巷里的炒米,糊锅巴磨的焦屑,春水新涨时初生的蒌蒿,记忆与味道交织一处,大概与羁旅漂泊时能将虚无缥缈的“乡愁”实质化,合着微咸的泪一并咽进肚子,还能于午夜梦回时溜回故乡的弄堂小巷,听卖马齿苋的年轻农妇一声绵长的吆喝。
孩提时,乡里有个客居台湾的老人返乡。想着那家大奶奶须做些精贵的小食来招待远客,于是整巷的娃子俱拥了去蹭吃。可不曾想,一桌子菜与汤,皆是乡人惯常吃的。香椿芽拌小豆腐、炒秋葵,佐酱焖的大排,一锅热气腾腾的辣汤:几片成丝儿的干豆皮、海带,炒熟的花生米、新腌不久的榨菜,几块萝卜、两把黄豆,在灶台上支个铁锅一齐炖了,末了再撒包胡椒粉,都是包子铺上一个钢镚儿一海碗的玩意儿,那老人吃了两口,却不觉间爬了满脸的泪。
少时总反复思索这食物里究竟有何能令人落泪的魔力,如今再一回忆,心里倒像是被一簇不旺也不灭的小火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煎着,酸酸地明晓了些什么。
犹记《舌尖上的中国》大红时,总爱搬个小马扎坐电视机前痴了似的看蒙古族的妇女做奶皮子、奶豆腐,山西农村流水席般呈递上来的岐山臊子面,藏族老人用石锤一下一下打出来的稞饼、糍粑……每样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个地域民间文化、人文情怀的缩影。中华民族大概是世界上最注重“吃”的民族,因此不论是浙江麻花与天津麻花的甜咸之争,抑或是汤圆儿是滚是包的做法之论,都意味着对故乡原本饮食文化的捍卫与坚守,承载着沉进心底便再也搬不出来的“故园情”。
琦君老师有篇散文,名曰“粽子里的乡愁”。母亲包的各式粽子,她最爱吃的灰汤粽,及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对慈母的思念,对故乡绵绵不尽的爱,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温馨悲悯而又苍凉肃静,读来确乎是能令人落泪的。
于是,我也就忽地懂了台湾老人的眼泪,一滴一滴,吧嗒吧嗒,混浊而又晶莹,沉重而又轻盈,是穿越了海峡,隔了万水千山与几十载春寒料峭姗姗来迟的满足的叹息。
想起陈晓卿老师在《人间至味》里写到:最优质的食物往往只需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保留其本真的原味。一番品咂,发现倒果真没人会被一桌子精调细作的山珍海味勾起胸中什么情思吧。一个典型的中国食客,他筷子夹起的是菜,牙齿咀嚼的是回忆,喉咙咽下的是情怀。当他远在异国的时候,他会如求乳的婴儿般急切地寻找“唐人街”所在——也许只为尝一个杭州的小笼包,喝一口江南的米酒,便似触了故乡的脊瓦,乐矣,欣然自喜。
而他所乐何为?乐的是简单,朴素,原汁,原味,乐的是故国风味的本真与纯净,乐的是往昔岁月记忆中的滋味尚未走散,亦未多添浮华藻饰。恰是这份“朴素”与“本真”,才是食物的脊骨,才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老北平串胡同卖的豌豆黄儿,五个钱不到,便可让梁实秋先生俶尔鼻酸。
它用一种最直接的感官刺激,代表了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指向终极的信仰态势,一种特殊的怀念,或眷恋。它寄寓在故国、故乡、故人种种回忆之上,于虚无中吹响了超越虚无的,归真、归家的号角。
(指导教师:刘 静)
【点 评】
文章由一碗极寻常略苦涩的咸菜茨菇汤写起,引发了小作者对于人间滋味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回忆往昔经历的同时,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无论是台湾老人的潸然泪下还是汪老的缅怀故乡,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所怀念的滋味其实是记忆与味道交织的生命体验,我们渴盼的其实是与往昔岁月记忆的重逢。文章语言优美,思想深刻,耐人寻味,不失为一篇佳作。
油菜花又开
郑雪秋(浙江省平阳县浙鳌高中高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长在南方,每逢三四月,油菜花就开满了整个镇子。乡间小路,一大片油菜花田映入眼帘,春的气息涌来。
老家屋子的西边,也是大片的油菜花地。那微风梳落了她枯黄的头发,让她又重新滋长出金色的秀发。风一吹,花朵就似一个个少女穿着黄裙翩翩起舞。而那叶子就像二把扇子,上下晃动。她又似一位温柔清秀的江南女子,以她那婀娜的身姿轻轻诉说着一段美丽的往事。
油菜花开放时,我总会央求爷爷带我去油菜花田。少不更事的我特别喜欢让爷爷那饱经风雨洗炼、布满老茧的大手握着我细嫩的小手。那大手不仅是农人的象征,更是土地给予农人最珍贵的馈赠。
穿过一片片油菜花田,爷爷会摘下一朵油菜花,戴在我的头上,叫我“迎春小喜神”。我总会大笑,一片笑声便回荡在田野之中。
太阳出来时,油菜显得更加耀眼。阳光下,油菜花是奔放的。南风吹过,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这些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过来一波一波的亮光。油菜花田里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与热烈、灿烂、无以言表的色彩调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着、炙烤着那双稚嫩的脚丫。在灿烂的油茶花田中,我成了一个逐光的少年,狂热地向无尽的花田奔去。
于是,我带着好奇心步入那金色的海洋,一阵阵微风吹来,海上泛起了波纹,一股股迷人的芳香从我的鼻尖步入全身,这种香味不似玫瑰的热情,不似桂花的内敛,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自然香气。她似无边无际的海洋,让我得以在其上畅游;她似金色的地毯,让我踩得舒适,睡得安心;她像苗条的少女,在和我们捉迷藏。
有时我舀起一大瓢水,就向一片菜田泼去,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个个小小的水滴竟反射出耀眼的亮光。让我明白,我们每个小小的个体都有可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那光亮令人有些睁不开眼,我便转过头笑着望向爷爷,说:“看我厉害吧,嘿嘿。”爷爷放下手中的农活,捶捶弯下了很久的腰,慈样又和蔼地看着我。“爷爷,爷爷,我来帮你哦。”我像是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又跑到了爷爷的身边,扛起了锄头,也像模像样地耕种起来。我在前头一阵忙活,爷爷就跟在我的身后替我收拾“残局”。“咦,这是什么啊?是稻子么?”我急急忙忙地跑到前面,蹲了下来。“傻孩子,这哪里是什么稻子啊,这分明是芒草啊!”爷爷赶了上来,看了一眼,摸着我的头,笑着说。
干完了一天的农活,那太阳披着彩霞也想归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摘下了一根根的狗尾巴草,手指上下翻飞一阵,一只生动的小狗就出现在了我面前。
“哈哈,喜欢吗?”爷爷拿起小狗在我眼前晃了一晃。“爷爷你真厉害,快给我瞧瞧吧。”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手。“那就看谁先到家了。”爷爷笑了笑,就向远处奔去。“等我啊,爷爷!”我马上也追了上去,只留下那太阳缓慢向地平线移去。
韶光易逝,已经许久没有踏足那西边的农地了,连老家,一年也回不了几次。那儿的油菜花应该又开放了吧,那儿的草丛约莫已经布满了整片的田野了吧。我这么想着,却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见那人、那地、那花。
萧红曾在她的小说《呼兰河传》中回忆自己家的菜园子,回忆与祖父在一起的童年时光。那些可爱的词句,越读味道越显浓烈,越让人欢喜。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或许是岁月,带走了温暖;或许是清风,带来了远方的呼唤;在记忆的深处,那美丽的油菜花开遍!
(指导教师:吴兴杰)
【点 评】
文章以“油菜花”贯穿全文,实则是以“油菜花”写春天、写对爷爷的想念之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把“油菜花”拟人化,写景状物,入木三分,除了展示出作者对“油菜花”的喜爱之情外,还更深刻地表达了“油菜花”所附带的感情。文章立意新颖,材料运用有美感、有意蕴,见灵性与文采,运笔从容恰当,笔调轻松,照应自然。
这个图片是为高中生特别整理的必记文言实词,可以让学习更高效。
老屋前尘
方 颖(浙江省浦江中学高二)
顺着小路回到老家的村子,天色已渐渐暗了,灰云摔下来,碎进泥土里。不远处便是老屋,隐在一棵老树后。树阔而叶深,遒劲的枝桠向四周延伸。树旁有一口枯井,父亲从不让我靠近。我曾好奇地探过一次,发现井里一滴水也没有,井壁染着绿的喜色,飞鸟的沉默和青苔的自由附于其上。老屋旁的旧屋已经翻新了,涂上了灰蓝的漆,盖上豆红色的新瓦。而老屋泥土色的墙身却也知愁,大块的砂灰掉落,露出斑斑驳驳的泥砖。老屋门前原有一条裂成两半的石板和一小块种着芍药的花坛。这次回来,竟已全部移走了,地方倒是空阔了不少,只有小石子和碎土块翻滚在一起,泛着浅浅的清冷。
走近老屋,一阵犬吠惊得我连往后退了几步。是我曾经养的狗生的小狗。早几年大狗便不在了,如今小狗已经变成大狗了。我记得上次来时它还是不吠我的,这次回来却已不认得我的气味了。想是时间隔得真有些久了。祖父听到狗叫,出声制止:“小虎,都是自家人!”小虎听到祖父的声音,温顺地回到自己简陋的窝里趴下,像是最忠诚的守卫。祖父浑浊的眼里净是温柔,沧桑的脸上也布满了欢喜的橙色。
“哎,来了!”我应着祖母的喊声,回到屋内准备吃饭。都是些清淡的菜。过去祖母还能煲些汤,如今掌厨的大权已落在父亲手里了。父亲把祖母爱吃的菜放在她面前,祖母眯起眼问:“这是什么?”父亲耐心地回答。过了一会儿,祖母又眯起眼,拿起筷子指指眼前的菜,喊我父亲的乳名,问:“这是什么?”父亲的回答融进岁月里,炽烈而虔诚。屋内墙上贴着大张的配图日历,大体已被浓重的油烟熏黄,边边角角也残破掉落。我突然想起刚才祖母拿出铁罐给我吃瓜子,这仿佛已成惯例。那个铁罐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是绿色的漆皮已经锈迹斑斑,像祖母手上的皮,皱着,捋不平。祖母打开铁罐,铁罐里是一只蓝色的塑料袋,打开后里面又套着一只白色的塑料袋,最后里面才是半罐瓜子。
空中细雨深深浅浅,摇着新绿。我想起小时祖母曾为我做的糍粑,糊上了芝麻的香甜;想起小时候和邻居小妹一起在石板上玩过家家,我们拿树叶做饺子皮,拿青草野花做馅儿;想起曾在田野上肆意奔跑,与父亲比赛谁挖到的野菜多;想起我含着温水制成的冰棒,跑去溪边捉蝌蚪,捉了一水桶,祖父却笑着告诉我这一月正是蟾蜍繁殖的好时候。袅袅垂柳,疏影杏花,无论我在山坡上还是在溪流边,老屋总是我要归去的地方。从日出到黄昏,从懵懂无知到踌躇满志,老屋永远站在我身后,柔婉而亲切,是我玩闹时不变的一隅,是两分尘土、一分流水的春色,是梨花风雨处的云烟。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旧瓦上,像是从另一个时代传来的回音。
风乍暖,日初长。
我像一位陌生人从迷途归来,却又撞入另一片薄雾。仿佛个人的成长必定伴随着对过去事物的疏离,与过往人情的淡逝。曾经的姹紫嫣红开遍,如今只剩断井颓垣。倏然发现,过去已被我推得很远很远,成为心头一点几近微漠的朱砂。我用手抚着老屋身上的疤痕,像触碰过往的岁月。老屋似泠泠清沟中闪着星火的月,残破灰蒙,绵亘为一道伤疤,融以我灼烧的血液,熔炉般朴素而妖媚着。
于这一方土地,我是远行客,也似归来人。时间像车马一样流逝,风物的自然更替使得岁月有了怀念的意义。我的身后有我念的景,有我爱的人,易逝的流光抛却了纷繁,而我仍应满心欢喜去珍惜身边的人与景,仍能以松花酿酒,以春水煎茶。不悲当初,不伤流景,回头看花木清疏,向前望青砖墁地,归于心中一方绿野,是所谓“宿心何所道,借此慰中情”。
惊于原野的一声啼鸣,携着微雨,与老屋相拥。我看见祖母背后闪烁着灯的柔光,像是橙花漂浮。
(指导教师:徐 敏)
【点 评】
在成长的不经意间,许多熟悉的事物被我们抛却在身后,离我们行走的身影越来越远。本文通过细腻的笔触,以老屋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珍惜。隐在老屋背后的是祖父祖母逐渐苍老的容颜,逐渐远去的无忧童年。作者以清丽的文字表达了其对故乡故人旧景旧事的怀念,富含诗意的想象与感怀令人在产生强烈共鸣的同时,惊叹其新奇的词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或许能听见风笛,或许能看见飞鸟掠过的处女地,或许在折射阳光的玻璃后,我们能回到作者所描述的“老屋时代”,感悟一份诚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