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困惑
谈及语文学习,学生如是说——
上了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试异化了的。且不说名目繁多重复累赘的考试本身,单是课文教学一般也得服从考试的需要。语文教学蒙上了考试的阴影,自然很难呈现美景。至于那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抽考、调考、单元小考、学年统考、各种摹拟考,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望而生畏,见而生厌。这样的语文教学怎有好感可言?这种繁复的考试、讲题,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最终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毫无用处,在学生最需要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占据大量时间,逼迫他们做大量于其将来生存和发展毫无用处的考试训练,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荒芜。
语文教学受制于考试,众人怨声载道。令人困惑的是面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不敢懈怠。(除非你不怕“身败名裂”,除非你不想升学。)厌归厌,但你必须日复一日从事或接受这种教育,并且只要高考命题一天不做大幅度的变革,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状况就必然要继续维持下去。
老师说:学语文要多读多背多写。我读了,背了,写了。结果考试奈何不了“A、B、C、D、”,叫人历尽辛苦而不得好报的臭语文。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多读多背多写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对的。问题是现在各类考试因袭高考模式,大量编制选择题。这些选择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语文能力,更多的是纯逻辑思维能力和筛选技巧的检验,加上难度值越来越大,出题者设置了一个个圈套,让学生去钻,稍有疏忽,就会“殒命”陷阱。因此语文考试中选择题成为最不确定的因素,一个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很全面的学生会最终因选择题失误而名落孙山,令人痛心不已。选择题的大量存在(高考45分)严重挫伤了学生常规学习的积极性,迫使他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研究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上,教师的教学重点自然偏向考试训练,从而将语文的教与学引向非语文的怪圈。
语文老师也常鼓励我们创新,现实中能允许创新吗?
青年学生,十八九岁正值生命活动最旺盛的时期,他们带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参与学习,希望形成有独创性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热情。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体制、呆板的考试模式,深刻地教训着学生。在这里,他们的创造之举屡遭斥责被视为不轨,他们的创造性答案每每被认定为不标准,原本脆弱的创造天赋无时无刻不受到压抑,历经考试的打磨,最终他们的性格扭曲了,个性泯灭了,对现实完全屈服了,一个个充满灵气、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这样逐渐被奴化。一个语文天赋极佳的学生可能就这样因教育失当,而从此厌弃语文,不再有所作为。
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绝不会对课文作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养成了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受兴趣拉动,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巩固和发展以往的能力。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一场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考试就差不到那里去。
现阶段高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由于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完全与课文教学脱节,作文训练独立于课文教学之外,不受时效性限制,导致训练的随意性增大,课文的示范作用很难发挥。新教材安排的作文教学包括片段作文、命题作文、课外练笔三部分,完整地进行一次全程训练需要大量时间,而课堂上可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又太少,课外学生很难找到时间做作文,训练目标基本上难于实现。大多数训练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命题太俗,或限定太死,或与过去训练重复,教学中难于执行。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鼓励打高分、满分,严格控制不及格,作文得分率逐年攀升。各地考试作文评分步其后尘,形成一种虚高现象。学生误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真的很高,无须再练,从而轻视作文训练。一部分教师认为在现在的作文评分机制下,训练与否难于看出区别,不如抓基础实在,平时也轻视作文常规训练,直到临考之前,才突击进行审题、快速作文等非基本功训练,以适应考试需要。学生长期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创造欲望长期受到压抑,严重制约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师的悲哀
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
语文学科存在一种奇怪现象,有时一个老师课讲得好,深受学生欢迎,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一定好。相反,有的老师,不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对着考试标准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十分突出。课堂艺术与教学成绩不一定成正比。语文教学存有是要课堂艺术,还是要考试成绩的问题。要教学艺术,着眼于学生素质培养,调动一切审美手段,让其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好处,但在现行考试面前必然要承担“风险”。要考试成绩,对着考试教,你考我就教,不考我就不教,各考点反复训练,人人过关,自然万无一失。但又有悖教育规律,深为学生厌恶。我们的语文老师置身于这种夹缝之中,倍受煎熬。
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语文教育改革最为火热,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很多课题还太理想化,推广起来会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果说初中进行的大部分教学改革还能比较彻底地进行下去,那么在高中是万难贯彻到底的。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格局是:高一打基础,高二赶进度,高三搞复习。每年三月前后国家考试研究中心都要颁布《考试说明》,在这之后,各中学四海之内,万众一心地搞针对性练习。此种情况下,奢谈什么教学改革,只能是欺世之言。
另外,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想,十八九岁是人生最桀骜的时期,心高气傲,对其不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不感兴趣。语文老师受到很多钳制,教学中不可能始终顾及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要违心地说很多话做很多事,尴尬由此而生。
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困惑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等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各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时初中当教的内容没教,到了高中还要“补火”;有时大学才教的内容,高中就考。所以应考复习中,老师们总希望猜到题,押到“宝”,为了增大保险系数无节制地扩充训练内容,反复训练,以备万一。为了适应这种教学需要,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应运而生,市面上打着形形色色旗号的复习资料泛滥成灾。出题者挖空心思设题,考查点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古怪。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得不根据出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反向寻找答题理由。讲题中的苦恼可想而知。
现代语文教学的困惑一方面是社会变型时期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源于内部结构的混乱,治理“内乱”刻不容缓。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过于笼统。小学、初中、高中各个级别的教学任务不具体,界限不明确,这就源发了教学的无序运作,诱发了局部教学的恶性膨胀,导致大量无效的重复劳动。改革高考,解除枷锁,理顺关系,规范运作,鼓励创新,与时俱进,语文教学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