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46军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周小树来源:扬子晚报
第46军第137师第410团4连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连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200旅装步2营4连(现为),第46军第137师第410团4连。1948年12月12日,4连奉命长途奔袭,围歼大茂庄、葛王碑国民党军,以割裂敌人锦北防线。连长、指导员牺牲,击退敌9次反扑,毙伤敌268人。1949年1月,第46军授予该连“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连”称号。第46军第137师第411团4连人民铁拳连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77师某连第46军第137师第411团4连。1949年1月,天津战役中,一举攻占敌军一个团指挥所,活捉团长、参谋长等人,以较小的代价歼敌近2个营,创造了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1949年2月,第46军授予该连“人民铁拳连”称号。1949年4月奉命进军江南,全连发扬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长途跋涉43天。1949年6月,华中军区授予“健康模范连”称号。第46军137师411团5连健康模范连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77师第229团5连,第46军第137师第411团5连。1947年10月25日,被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授予“朝阳连”称号。1950年夏结束衡阳警备任务,随团调广西龙山地区剿匪,做好卫生工作,全连无一人得传染病。1950年7月,中南军区授予该连“健康模范连”称号。第46军第137师第411团5连战斗模范连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77师第229团5连第46军第137师第411团5连。1947年10月25日,被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授予“朝阳连”称号。1949年1月,天津战役中,攻打尖子山,歼敌1个营指挥所,俘敌46人。1949年1月,第45军授予该连“战斗模范连”称号。46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第26师第78团5连朝阳连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77师229团2营5连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第26师第78团5连。1945年秋在河北乐亭县组建。1947年5月,攻克朝阳城的战斗.迅速勇猛.突入城内。战后,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授该连“朝阳连”称号。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第26师第78团5连1班朝阳班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第77师229团2营5连1班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第26师第78团5连1班。1947年5月,攻克朝阳城的战斗.迅速勇猛.突入城内。战后,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授该班“朝阳班”称号。第46军第137师山炮营1连爱民模范连 济南军区陆军第26集团军炮兵旅152加榴炮2营6连,第46军第137师山炮营1连。1949年1月,天津战役后,严格遵守城市政策纪律,抓捕11名敌特分子。1949年2月,第46军授予该连“爱民模范连”称号。冀东军区独立第13团8连,1947年在河北乐家组建。?这个应该是河北乐亭第46军(1951年1月至1952年9月)军长杨梅生肖全夫政治委员李中权吴保山第一副军长肖全夫第二副军长曾雍雅副政治委员吴保山参谋长肖全夫(兼)张万春政治部主任张秀川后勤部部长史一民赵宗一后勤部政治委员樊学文李克贵第136师师长曾雍雅(兼)李丕功政治委员樊学文江鸿海辖第406、407、408团第137师师长程登志(代)政治委员李振声赵靖远辖第409、410、411团第138师师长任昌辉政治委员马毅之辖第412、413、414团第133师师长王振东政治委员汪易辖第397、398、399团第46军136师407团李广贵,1928年出生(1929年1月6日),1946年3月参加革命,第46军136师407团一营一连,战友何久明,他们都是亲自参加过辽沈战役、在锦州外围白老虎屯的战斗中,英勇善战,出生入死。全连被授命为“ 死打硬拼 ” 和 “ 白老虎连 ”的英雄连队及幸存37勇士的光荣称号。战斗中我父亲荣立一等功,奖章及证书已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永久保存。得知何叔叔也立过两次战功。讲到他们的军政委李中权,师长曾雍亚、团长曹海炳、特别讲到连长陈学良、指导员田广文时倍感亲切、讲到白老虎屯战斗更是亲临其境感人至深啊!在辽沈战役即将打响前的一次黎明侦查作战中,连长陈学良和指导员田广文接到侦查员的报告并立即分析了简单绘制的前方敌军阵地兵力及装备地形分布图。到了二郎洞和战友接上了头,气喘吁吁亲自把情报交给了团长曹海炳并转达了连长指导员的吩咐。“小鬼干得不错啊”,面对团长的微笑与表扬父亲只是“嘿了嘿”。解放后为了发扬“白老虎连”的精神,特有一本连环画介绍了“飞毛腿”的通讯员李广贵。连长陈学良指导员田广文立即召集侦查员通信员研究侦查方案,大家激情高昂,你一言我一语高招云集,指导员田广文叮嘱大家并在头顶画了个圈“不要光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要做到智勇双全啊”,连长一拍大腿“还要大胆细致意识不慌”,民主集中两个方案急中生智演练了一番。一要口令,二要速度,三要机灵,最后连长决定亲自出马带上小通信员“飞毛腿”。我和连长执行任务还是有压力的,心想“我要保卫好连长啊。”今晚黄昏出发,父亲和连长化装成了敌人,全副武装,小“飞毛腿”特意带了根绳子藏在腰间,我们绕开敌人封锁区,箭步如神的来到了距敌营阵地百余米土沟趴下了,那刺骨的寒风压着头皮灌进衣领穿过肚皮就像东北的土豆硬邦邦的,两腿冻得发麻,手都僵硬了,连长让我不时地记录着前方的敌情。时间一分一秒的渡过,连长鼓励我打起精神。凭借着黄昏,敌军换岗之时,连长见只有敌军一人站岗,机不可失,打他个冷不防。连长命令按一套方案执行,我凭借着“飞毛腿”神速穿到了敌营部的主路,摇头大摆的向前走,很快就出现在敌军的岗哨前,敌军岗哨大声问:“谁?”父亲用提前准备好的用语镇定地回答:“我!”,岗哨追问道:“究竟是谁?”父亲回答:“自己人!”岗哨生气的发出最后通牒:“口令!”父亲:“哦,唔、唔、唔、--”说时迟那时快,连长神不知鬼不觉从后面捂住了敌军的嘴,腿一蹩敌军跪下了,父亲飞步迎上随身带的小绳立马发挥了作用,连长的匕首在敌军的腰间一顶,“ 走! ” 敌军还没醒过闷被连长的强大身披押回了连部,在掌握了敌营军事部署后,宽大处理了这个“舌头”。因当时战斗下来治疗不利,伤口发炎生蛆,引发高烧,身体极度衰弱。部队领导决定父亲于1948年2月与亲爱的战友话别转入辽宁朝阳县休养所治疗养伤。父亲被诊断为“贯穿性踝骨粉碎性骨折”。医生见状为了保住父亲生命一度要求截肢,“截肢”这对于“飞毛腿”将意味着什么?父亲凭着刚强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阻止了医生的意见。经过一年的治疗病情基本康复,但终生留下了三级甲残废的悔恨和深深的疤痕。1949年3月军转编制到唐山市,曾任唐山市公安大队班长,唐山市人民政府警卫通信班班长,唐山市长李一夫警卫。1954年转业地方,参加和平建设,两次荣获唐山市劳动模范,曾任唐山市木材公司经理。乐亭县有两个团四野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的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的。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武装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10月,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冀东只留下三支游击队坚持斗争并得到迅速发展,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部分部队在长城内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冀东纵队(又称詹才芳纵队)和热辽纵队(又称黄永胜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并将其所辖的部分部队改编为四个野战旅:第11旅(旅长曾雍雅)、第12旅(旅长刘永源,政治委员林茂源)、第13旅(旅长萧全夫,政治委员李振声,副政治委员向仲华)、第14旅(旅长何能彬,政治委员徐光华,副旅长兼参谋长袁渊,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黄志勇)。野战旅的编成,标志着冀东武装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第12旅为第46军136师,第13旅部队为第46军137师。自卫战争开始后,这支部队在冀东军区司令员詹才芳的率领下,立即投入了粉碎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的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战斗战役,保卫了冀东解放区。通过上述作战,使得这支新成立的野战部队在战术思想、战斗组织和作战指挥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并培养起部队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战斗作风和近战夜战的能力。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整编,先被编为第11、第12、第13旅,不久又合编为独立第10、第11旅。1947年5月,冀东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7月,又以各军分区警备团为主又组成冀东军区独立第9旅。1947年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袁渊,政治部副主任徐光华。第10旅改称第25师,师长曾雍雅,政治委员艾平;第11旅改称第26师,师长萧全夫(曾用名萧全福),政治委员李振声;第9旅改称第27师,师长任昌辉,政治委员王文。全纵队2.3万余人。9纵出关后的第一仗,就是在秋季攻势中配合8纵,在杨家仗子围歼国民党第49军。此时,第27师尚留在关内进行整顿。第26师进至五岭山,担任阻援任务;第25师则进占郭家屯一线,准备截歼溃逃之敌。第26师在五岭山顽强坚守两天一夜,挡住了敌人七个团的进攻,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为围歼第49军争取了时间,并歼敌1000余人。而当敌第49军在8纵的勇猛攻击下向南溃逃时,又突遭早已守候多时的第25师的截击。该师部队英勇作战,连炊事员、司号员都抄起扁担投入战斗。最后,除敌军长王铁汉等百余人逃脱外,4000余名逃窜之敌全部被歼。9纵出关作战,第一仗就取得歼敌5000余人的大胜,不仅鼓舞了部队的斗志,锻炼了纵队大兵团作战能力,而且用缴获敌人的武器改善了自己的装备。为此与8纵一起受到东总的嘉奖。随后,9纵又进行了朝阳攻坚战、义西围歼国民党第92军等战役。在整个秋季攻势作战中,9纵在历时50多天的连续作战中,五战五捷,战斗类型既有山地防御战、山地进攻战,又有城市攻坚战、夜袭破袭战,总计歼敌1.1万余。在之后的冬季攻势中,9纵千里转战,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战斗和战役,共歼敌1900余人。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不变。辽沈战役开始后,为保证3纵攻打义县,9纵在司令员詹才芳的率领下,发扬“虎口拔牙”的大无畏精神,以突然的奔袭动作,直插锦州、义县之间敌纵深阵地,连续五昼夜抗击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彻底切断了敌锦州、义县之间的联系。这便是46军军史上著名的锦北渗透战。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位于锦州北部两条公路交叉点上的白老虎屯。9月24日夜,9纵25师74团1连穿过敌30多公里防御纵深,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到这里。当清晨敌人吹响起床号时,1连官兵已构筑完工事。范汉杰发现位于纵深的白老虎屯居然被共军占领,恼羞成怒。在25日的一天里,在六架野马飞机、六辆坦克的掩护下,敌人向1连阵地发起了15次猛攻。几十门大炮的炮弹一排排倾泄到这块弹丸之地;冲击兵力也由一个连到一个营,最后是一个团。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冲上去又被打下来。打到天黑,敌人一个团伤亡近半,1连也只剩下37人。但敌到底没能拔掉只有二门60炮的一连这颗钉子。在锦北渗透战中,9纵25师表现尤为突出,一个师就歼敌近3000人,缴获各种火炮450门。战后,第74团的1连、2连,分别被授予“白老虎连”和“守如泰山连”的光荣称号。其中1连连长陈学良、指导员田广文各荣记大功三次,并被授予毛泽东奖章一枚。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段德彰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袁渊任参谋长。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第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曾凡有任副政治委员。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平津前线司令部确定由46军改编傅部第121师和273师。在接受改编的傅作义部队中,有许多特务分子与原政工人员已化装为文书、司务长、上士等潜伏下来。这些家伙受军统之命大肆进行秘密的特务活动,制造谣言,欺骗士兵,煽动其部属阻挠改编工作的进行。但傅部师团级军官已认清大势。而且军官们对部队直接负责,怕出大乱子,担不起这个责任。于是,军部决定利用敌人内部这一矛盾,让军官发号施令,维护秩序,遏制叛乱。同时,我派去的干部则深入基层,接近士兵进行工作,并逐渐将其尉以上军官,按先顽固后一般,先政工后其他人员的办法,分批调出部队,上送四野杨村教导团处理。后又经过诉苦教育培养积极分子,并通过他们的揭发,彻底地肃清了潜伏的特务分子。在一系列的教育后,绝大多数士兵提高了阶级觉悟,并自愿参加人民解放军。46军将其中3666人编入本军各部队,将3656人调拨给第1野战军。1949年4月初,46军编入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该军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之后,46军部队又先后完成了湖南、湘西剿匪任务。1950年12月初,詹才芳调中南军区工作,杨梅生任军长,萧全夫任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曾雍雅任第二副军长兼第136师师长。1951年1月,第46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17日,中央军委为培养锻炼46军军长肖全夫的指挥能力,特抽调第46军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接替第42军西海岸防御任务。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45军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在朝鲜战场,第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备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白老虎连”等一些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栗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赵宗一河北阜平人,1920年3月出生,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43年10月入党,1947年12月入伍,历任参谋处处长,137师供给部部长,46军后方勤务部部长,总后技术装备研究院顾问、总后军需部副部长等职。王廷霭山西省怀仁县人,1925年8月出生,1937年8月入伍,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参谋、团参谋长、团长,运输技术学校校长,总后青藏两线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后西安基地指挥部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2020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史一民河北定兴县人,1938年8月入伍,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第十路军干训所书记,晋察冀一分区第二十五团供给处处长,冀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四十六军供给部副部长、部长,平安的父亲在朝鲜部队是四十六军一三六师。湘喜春 四十六军黄国将 四十六军一三三师一九九团 广西省张贵荣 四十六军一三七师 湖南省1953年7月27日 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第406团2连2班班长栗学福在这次战斗中,带领全班担任第一突击队的任务,于21时许率先占领了+0238东北无名高地。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向+0238主峰进攻,就受到美军的反冲击。栗学福指挥全班转攻为守,先后11次将美军击退,歼敌近百人,而班里的其他同志在战斗中也相继牺牲了。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弹药也全部打尽了。当一群美军叫嚣着冲进阵地准备活捉栗学福时,他拉响了最后一根爆破筒,当场就有十几个美军被炸死,栗学福自己也被炸得晕了过去。待增援部队把他抢救出来后,他稍作调整又继续坚持投入了战斗,为夺取三打马踏里战斗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27日晨,美军的阵地上又传来一阵枪声,正当师前指准备组织抵抗美军新一轮冲击时,停战协定即将签字的消息传到了前指。这时,美军可能已经得知了就要停战的消息,一阵猛烈的炮火向我新占领的阵地袭来,炮火过后,敌地面部队没有出动便偃旗息鼓了。之后,阵地上平静下来。当日24时,停战令正式生效的时候终于到了。在寂静的夜空下,山谷间回响着战士们欢呼和平的口号声。我们走出指挥所的掩体,登上山顶遥望板门店方向的上空,只见在探照灯巨大光柱的照耀下,标志着和平谈判的四个大气球缓缓降落下来。入朝以来,多少个日日夜夜,听惯了枪炮声,当企盼已久的和平到来时,我们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回坑道后,136师曹海炳参谋长翻出一瓶封存了好久的“凤城老窖”,这是他入朝前从祖国带来的,就是准备在胜利的这一天畅饮。可是当我们端起酒杯时,泪水却不由得涌出眼眶,谁也没有把酒喝下去,而是把这瓶酒祭洒在天地之间,告慰那些为了今天的胜利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田广文(136师407团)、纪士信(136师408团)、宁振贵(137师411团)、毛国(138师414团)、徐振峰(138师414团)、赵忠华(159师475团)、李玉亭(159师475团)等11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136师407团)、栗学福(136师406团)等英模人物近万人;涌现出许多英雄连队,我25师74团1连(后为136师407团1连)在1948年参加锦州北渗透战时获得“白老虎连”的光荣称号;在同一场战斗中,我25师74团2连(后为136师407团2连)获得“守如泰山连”的光荣称号;25师74团3连(后为136师407团3连)在1947年10月攻占朝阳城时作战英勇,获得了“朝阳登城第一连”的光荣称号。136师407团田广文(后为46军副政委),1926年9月出生,河北遵化人,1941年5月参加八路军,田广文作为政治指导员,带领74团1连(后为407团1连)连续强攻十多次,仅剩下37人,被誉为“三十七勇士”,所在连队荣获“白老虎连”称号,被誉为全军战斗英雄称号;136师408团5连副连长纪士信(后为47军副军长),中南军区给纪士信记大功两次,给408团5连1排全体战士记大功一次,137师411团宁振贵(1922―1995),又名宁守成,1922年6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沙河驿乡管庄村。1944年参军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工兵科副科长等职。138师414团毛国,1926年生于河北卢龙,1943年参军,后任46军136师营长、副团长、临沂军分区副参谋长。136师407团马玉臣,河北省青龙县人,1926年11月出生,1947年8月参加革命,志愿军46军136师407团1营副政治教导员。74团1连荣获“白老虎连”称号,2连荣获“守如泰山连”的称号。一场战斗,打出了两个英雄连队。9纵25师74团、136师407团团长李梅溪(1920——),1920年生,河北涉县寨上村人,1937年参加涉县抗日战争服务团,转入115师344旅政治部宣传队任宣传员,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挺进军政治部干事,1940年任冀东军分区蓟平密支队5连指导员,1941年以后,先后担任军分区特务连指导员、作战参谋、教导队长、副区队长、支队长、团长等职。1952年任志愿军高炮62师副参谋长,1955年任军委炮兵学校校务部部长,1963年任青海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参加锦北渗透战时任9纵25师74团团长,与政委曹海炳搭档。1955年被授予上校。9纵25师74团、136师407团政治委员曹海炳(1921——2020),1921年3月生,陕西省横山县双城乡人,1935年参加革命,1943年1月,奉命赴冀东军分区恢复基本区,组建区队,历任指导员、特派员、政治处主任、东北民主联军25师74团政委,136师407团政委,136师参谋长、副师长,46军军长、政委,福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政委等职。参加锦北渗透战时任9纵25师74团政委,与团长李梅溪搭档。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范培贤山东省龙口市石良镇山后柳家村人。1928年出生,1941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警卫四营营部内勤,胶东军区司令部(司令员许世友)警卫排警卫员,胶东军区十三团二营四连二排班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排长,副连长,胶东军区教导团学员,华东野战军十三纵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一营二连连长,第三野战军先遣纵队一支队连长,第三野战军特纵战一团二营五连连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独立奖章,皋 峰河南省荥阳人,1918年2月出生,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班长、民先队长、指导员、组织干事、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干部部副部长兼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46军副政治委员等职。4612排3号 墓:薛谭敬 男 海丰县二区公平镇人 1949年入伍 46军137师411团战士1952年10月12日牺牲时21岁46军159师独立第七师赵戈,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老报务工作者,据他说1950年他曾转到地方到平江县民政局工作一段,朝鲜战争爆发后前方急需报务人员,又把他调回部队搞报务员训练工作,以后在上饶、沈阳等地通信院校从事教学。(抗战时在平西军分区一块工作)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在河北省霸县(今霸州)煎茶铺整训时调来的,任电台主任,江西防空学校,保定。去保定之前我就与老吴、老乔夫妇(另有纪述)经常保持着联系,他俩把认识我曾在一块工作过的老战友赵戈及另一位战友老张介绍给我。老乔问我,还记得吧?我惊喜地说,不仅记得,而且非常熟悉,赵戈还是我的老领导。老赵还说你是高中文化。我说,那里,就是个初中程度。我想,看来这些老同志们,几十年后,对一同战斗、工作过的老战友的相互印象,仍然牢牢印在脑子里,将来到保定一定要看看他们。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几个不仅同在通信部干休所,还是邻居,同在只有他们三个平均八十一岁老党员组成的支部里过组织生活,由年龄最小、七十四岁的老张任书记,三个人边学习边聊天时才把我扯出来的。我是报务员。1947年11月我从电讯队毕业分配到冀热察军区平北军分区电台,电讯队,地点在平北军分区怀柔县的桃峪,就是慕田峪长城以西,队长黄启贤,他爱人是葛力,副队长李宗棠。(抗战时在平西军分区一块工作)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在河北省霸县(今霸州)煎茶铺整训,我们一同南下到湖南省湘潭县(今湘潭市)驻军,直到1950年10月我调到北京,共相处一年半。也在保定,问我想不想见见她?我说来不及了,我们还是电讯队的同学呢。1952年在北京通信部康作民,董明,1938年参军,电台队长,冀热察军区平北军分区电台,广州军区,康作民,1945年入伍,老报务员,冀热察军区平北军分区电台,五几年从通信部调到重庆、上饶通信学校,1965年转业到云南体育射击俱乐部,以后又调到农场,1972年、1984年见过两次,以后他去世了。“最想见的战友是电讯队同学,现在武汉的李毓馨。我们两人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始终在独立第七师(即四十六军一五九师)电台。武汉一干休所46军159师四七五团一营刘晋武,周德礼,1922年生于直隶宛平西斋堂村(今属北京)人。一九三九年夏(七月十五日)在平西参加八路军(时称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在新兵连任班长,经三个多月的训练被分配到平北八路军第十团(团长兼政委白化乙参谋长才山 政治部主任吴涛)一营(营长王亢 教导员方城)二连(连长齐振武 指导员刘天游)八班任战士。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连部通讯员;反扫荡斗争后任一连六班长;一九四零年八月任一连三排副排长(时三排无排长),九月任三排长;一九四一年二月初升任副政治指导员(连长李瑞薇指导员张子杰 副连长李成忠)后任晋察冀军区十团一连长(指导员王凤竹王非);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任十团副参谋长;一九四五年七月初晋察冀军区决定有平北十团、冀东十三团和几个县支队组成热西挺进支队(司令员王亢政委吴涛)任丰滦密支队长(政委江卓副政委杜莹副支队长尉贵福);八月下旬支队编入新五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白升河政委邱阜政治部主任刘炳真);九月调任晋察冀独立第八旅(旅长詹大南政委李光辉)二十四团参谋长(团长吴迪政委王芝廉(后肖泽泉)政治部主任刘炳真);一九四七年十月五旅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二师,调任原十团改编的四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刘义荣);一九四八年二月独立二师升格为十一纵,因伤调任独立七师二十团团长(政委邱阜参谋长赵斌 政治部主任李静 (后李子和) 一营长陈云忠 教导员刘文 副营长刘保玉 二营长任和 教导员李化新三营长李曲金教导员王又谦)。参加了平绥路、平津等战役。46军159师476团团长,一九五零年任湖南军区湘潭军分区参谋长、一九五二年升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其间曾赴朝鲜见习),一九五三年调任第五十五军二一五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张镜白政委江腾蛟副师长徐涤生副政委郎冲)。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46军136师137师138师崔建伟 河南省鷃城县大荘店 班长 1953年4月15日 鸡冠山 四十六军一三八师罗永友 贵州省同仁县六区马岩乡 通讯员 1952年4月 鸡冠山 四六军担架营,爷爷何久明奶奶王淑敏二位老人吃罢晚饭,46军136师407团、408团及师直属营,136师师长曾雍亚,我407团接到命令后10日拂晓4时,按一营、三营、团直属营、二营次序的规定时间和路线向攸县县城出发,师主力则以408团为先导,406团为后卫沿醴、攸公路进发。此时,难以料到白崇禧担任守备警戒掩护大部队撤退任务的48军138师176师早已提前从江西永兴败退到攸县。他们破坏桥梁和公路。176师潜伏在攸县附近的农村,138师潜伏在距县城30公里的网岭、罗家湾一线、138师的414团413团以埋伏在醴攸公路的东西两侧。10日上午8时许407团1营、3营经过网岭六十分地段几华里后,此时团直部队进入网岭六十分地域时,遭到敌军138师的袭击,将团直和2营隔开,同时406团408团在宁家坪、笙塘铺与敌军展开激战。此时,师主力也遭到敌两个师主力的伏击,部队现在是东、南、西三面受敌。团政委曹海炳、副团长李恒当机立断,命令一营抢占高地,阻击敌部队的正面进攻,三营调头反击支援团直,二营向团部靠拢,团部及直属分队就地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接到命令后,1营除阻击正面敌人还有效配合3营边阻击边增媛团直。2营迅速向团部所在地六十分靠拢,连续向敌军发起三次反攻。407团团直和2营遭到敌军隐蔽在詹家寺堂的炮兵火力的阻击。敌以炮击火力以掩护敌军占领村后高地,为了夺回这一高地407团团直和2营连续发起强攻,勉强夺回高地。敌138师以众多兵力和优势的装备又重新集结对407团团直和2营实施包围。营长王书记命令五连夺占南山,四连、机枪连抢占右前方高地,集中火力支援六连,六连继续冲击,强占了南山,2营一个连被敌人围困在网岭大新村(六十分)附近,部分团直官兵、马匹被逼到稻田地,生死关头强行突围,兵马悲壮,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稻田。班长朱齐武子弹打光了,“ 狗娘养的过来! ”班长高喊着紧握枪杆挑起刺刀与敌人展开了诛死的白刃战,为掩护战友突围,终因敌众我寡,体力耗尽,敌人的尖刀刺中了班长的腹部,肠子流了出来,忍痛倒下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此时伤亡很大,全连光班长就牺牲了9名。3营英勇顽强为了固守阵地。九连和敌人殊死搏斗,敌人以两个多连的兵力连续进攻九连,连长张绪臣,指导员赵风林组织反击,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带领下为了有效消灭敌人采取近距离作战,当敌人冲到前沿阵地十几米处时,全连手榴弹齐发,刺刀冲向敌群。敌人在山坡上留下了几十具尸体,第四次进攻被粉碎,连长张绪臣同志英勇牺牲了。八连在连长陈宝山、指导员王久田的带领下,在连续粉碎敌人的三次反攻后。敌人又以三个连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反击八连,八连待敌人距阵地十多米时,陈连长一声令下:“ 打! ”瞬间,轻重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白刃格斗声混成一团,敌我伤亡惨重,一股敌人冲向我重机枪阵地,夺走重机枪架,阵地再次丢失。紧急关头,副连长刘子全端起了轻机枪,一边向敌人猛扫,一边高喊:“同志们,跟我冲啊!”在他的带领下,全连同志勇猛地向敌人冲去,并夺回重机枪,打退了敌人的第四次冲击,夺回了阵地。战斗一直打到晚上7点历时10个小时,指战员们英勇反击,为师主力分担了压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千锤百炼的连长张旭臣不幸牺牲,百战不熬的"特级战斗英雄"聂成贵连长长眠于此,同在407团的朱齐武的哥哥得知弟弟牺牲的消息,含恨为弟弟买了口棺材守卫在六十分的山坡上。136师407团团直及2营在六十分顽强的激战中,消灭敌军200余人。407团共有63位官兵英勇牺牲,其中3名连长,14名班长和6名副班长。牺牲的官兵分别安葬在攸县网岭大新、陶和、龙形、北坪4个村的20多处墓地中。他们是父亲的战友,更是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的宝坻老乡。父亲常说:小的时候一起出家从北到南打拼,我活着回宝坻的家了,我的兄弟却长眠于攸县,我一家老小幸福的生活,他们的身躯却静静地躺在攸县。父亲转业到地方,没有忘记长眠在六十分的烈士们,看望烈士的亲属,他先后三次到六十分墓地祭奠扫墓,他老了还是嘱托我们儿女不要忘了那是我们的亲人。转载附:2005年2月,湖南攸县网岭镇大新村人彭浴兰老人给父亲的宝坻老乡安民一封六十分战斗中牺牲的指战员名单,10名天津烈士亲属在老人提供的这份32名烈士名单中,其中有10名是天津人,分别来自蓟县和宝坻区。为此,安民老人委托《渤海早报》寻找这10名天津籍的烈士亲属。他们是:李林(蓟县)、王德柱(蓟县)、黄振先(蓟县)、王红(蓟县)、朱齐武(宝坻)、王晨明(宝坻)、郝宝莹(宝坻)、邱学斌(宝坻)、郝连普(宝坻)、孙庆德(宝坻)。另外22名冀东烈士分别是:聂成贵(遵化)、刘中禹(滦南)、张发(遵化)、刘海恩(滦县)、丁培发(玉田)、赵国臣(玉田)、客召荣(玉田)、静国安(玉田)、李连克(玉田)、徐士生(玉田)、宗禄元(玉田)、杨连仲(卢龙)、崔缄(迁安)、崔香中(迁安)、申臣堂(迁安)、蔡田棚(迁安)、杜程斌(滦县)、赵勇(不详)、王忠元(不详)、何士安(不详)、王文合(兴隆)、于华明(青龙)。碑文:1949年8月10日上午8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46军136师407团在此与白崇禧部遭遇,激战10小时之久。人民子弟兵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强夺高低,击溃了敌军。在此次战斗中人民解放军有60位指战员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弘扬革命烈士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特此立碑,以示不忘。中共攸县网岭镇委员会攸县网岭镇人民政府一九九一年八月立六十分革命烈士墓群位于攸县网岭镇大新村。墓群分布于大新、龙形、陶和三个村交界的山头上,共计24冢。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6师受命南进,担任从湘东插郴州,切断白军退路的先遣任务。六十分战斗从8月10日上午8时开始至下午结束。在这次战斗中,407团有2名连长,14名班长,6名副班长,38名战士英勇牺牲。战后,部队同志和当地群众就地掩埋了烈士遗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攸县政府和当地群众为烈士修筑了坟台和烈士纪念塔,1985年,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军136师407团程振华,四野46军136师407团1营3连二排机枪班,46军136师407团张传茂 四十六军一三六师四O七团 湖南省407团12排10号墓:华久印 男 蓟县九区王宫屯人 1945年5月入伍 407团轮训队区队长1953年1月4日牺牲时22岁136师赵先贤 湖南省桂杨县六区富社村 志愿军136师战士 辽宁锦州凌海烈士陵园4排9号 墓:★张学年 男 汉寿县五区龙西乡第十组人1949年8月入伍,46军138师414团2营5连战士 1952年7月23目牺牲时27岁3排 9号墓:孙善文 男 宛平县12区长辛店北头村(现划:丰台区) 1949年1月入伍,46军137师战士1952年8月5日牺牲时37岁10排1 号墓:陈友良 男 北京市十区(崇文)新庄村人 1948年10月入伍 46军138师班长1952年10月29日牺牲时29岁6排 9号墓:万里云 男 泉西人 1949年入伍 46军电话员1952年6月25日牺牲33岁重庆市3县(市)3排 9 号墓:孙善文 男 宛平县12区长辛店北头村人 1949年1月入伍 46军137师战士1952生8月5日牺牲时时37岁山东省2县(市)2位烈士名单:5 排9号墓:张云超 男 益临县人 1948年10月入伍 46军138师工兵营3连长1952年7月30日牺牲时46岁宇恩贵 河南省抚宁县三区大李 46军独立工兵营学员 1954年6月牺牲辽宁锦州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王 鹤 河北省昌黎县人 凤城县 46军138师44团炮连张传茂 湖南省 46军136师407团张贵荣 湖南省 46军137师李芳才 湖南省 46军杨玉柏 湖南省 46军136师陈万明 湖北省 周齐县 46军 辽宁丹东凤城振安区烈士陵园46军李恩有 四川省云岩县 46军 辽宁丹东凤城振安区烈士陵园46军141师21团李万録,江苏省南通县西安区江中乡,1951年8月20日牺牲,46军141师21团3营机炮连,39岁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烈士陵园沈家云 男 1956年3月入伍 湖北省钟祥县丰东河区才集乡6村 解放军46军407团1营1连战士1956年3月20病故敦化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 现年20岁何达钧,1964年3月入伍, 四川省都白沙公社和平大队 解放军46军407团136师运输队战士1967年9月26日牺牲敦化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 现年22岁梁维金 黑龙江省 七泉县 46军136师 辽宁丹东凤城振安区烈士陵园何锁成 1968年3月入伍 辽宁省阜新县卧风沟大队4小队 解放军46军136师408团3营8连战士1968年5月14日牺牲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 现年21岁刘贵生 男 四川省邺水县4台村 志愿军46军 1952年6月8日病故敦化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徐开富 1948年5月入伍 河南省潢川县城效区双纪乡12村 解放军46军136师406团1营部通讯员1955年6月25日病故敦化52预备医院1分院 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 现年24岁吴大胜 1953年3月入伍 贵州省除庆县5区青口乡6村 志愿军46军226〔136〕师407团2营4连战士1956年4月8日病故敦化5医院1分院 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李万义 志愿军46军 123师 辽宁锦州凌海烈士陵园杨正柏 湖南省 46军136师408 1954年2月牺牲 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烈士陵园睸福东 湖南省 46军 吉林白城通榆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量基础组建的。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10月,其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留在冀东的三支游击支队便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第12、第13团与所属各县大队、基干队合编为7个地方区队,在长城内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组成后,投入抗日战争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北出长城,进军热(河)南、辽(宁)西。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以及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保卫了冀东解放区。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先编为第11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取得锦北战斗重大胜利,后担任锦州城南突破任务,迅速打开突破口,随即向纵深发展,歼敌1.5万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令卢滩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阻绝了大部敌人从海上逃跑,解放了营口。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为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插入天津至塘沽之间,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退路,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对天津国民党的包围。在天津攻坚战中,担负由南向北的突击任务,歼敌1.5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别补入各部队。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继之,又先后遂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1951年1月,该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第46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在朝鲜战场,第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务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出色进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许多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粟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46军128师414团159师475团微酸美人http://blog.sina.com.cn/vschanel123其外公詹才芳,开国中将,46军首任军长平山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18460744其父李福祥辽沈战役任东野9纵(46军)保卫科长周先生QQ1419131056其父周志先在四野大军入关时任46军128师414团政委,55年大校。秋天的鑫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zhizhong1313其父刘存天津战役时任46军137师炮兵连长写给自己看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62026233其父1949年4月初任46军159师475团2营营长。志愿军第46军46军128师414团周先生QQ1419131056周先生:其父周志先在四野大军入关时任46军128师414团政委。第46军撤编后并入第26军的第137师第133师、第136师、第137师、138师志愿军0955部队0156部,,,,,即志愿军46军138师志愿军0955部队0155部,,,,,即志愿军46军137师志愿军0955部队0154部,,,,,即志愿军46军136师志愿军0955部队0153部,,,,,即志愿军46军133师第46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辖第136师,第137师,第138师。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7月,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1952年11月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组建海军潜艇学校。1955年10月21日,46军进驻吉林。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赵生江1916-1947 陕西子长 冀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骑兵团团长安郁彬1916-1945 辽宁西丰 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第二十三旅第三团副团长赵天龙1919-1945 河北迁西 冀热辽军区第二十五旅某团参谋长冀东军分区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冀东纵队(又称詹才芳纵队)和热辽纵队(又称黄永胜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并将其所辖的部分部队改编为四个野战旅:第十一旅(旅长曾雍雅)、第十二旅(旅长刘永源,政治委员林茂源)、第十二旅部队,后来发展成为第四十六军一三六师。第十三旅(旅长萧全夫,政治委员李振声,副政治委员向仲华)、第十三旅部队,后来发展成为第四十六军一三七师。第十四旅(旅长何能彬,政治委员徐光华,副旅长兼参谋长袁渊,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黄志勇)。野战旅的编成,标志着冀东武装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卫战争开始后,这支部队在冀东军区司令员詹才芳的率领下,立即投入了粉碎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的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战斗战役,保卫了冀东解放区。通过上述作战,使得这支新成立的野战部队在战术思想、战斗组织和作战指挥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并培养起部队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战斗作风和近战夜战的能力。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整编,先被编为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旅,不久又合编为独立第十、第十一旅。1947年5月,冀东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7月,又以各军分区警备团为主又组成冀东军区独立第九旅。1947年8月,上述第十、第十一、第九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袁渊,政治部副主任徐光华。1946年10月冀东独立营六连战士张连长1947年6月冀东分区五十九团迫击炮连副班长穆长山1947年8月,冀东第十、第十一、第九旅;在河北遵化,整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九纵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解放军46军第136师侦通营营长李小茂第46军撤编后并入第26军的第137师第133师、第136师、第137师、138师46军的前身及本身战斗作风优良,能征善战。抗战时期,抗日名将——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冀东13团打日寇、除汉奸,军威大振。1948年9月,我46军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46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宝战役。继之,又先后遂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1951年1月,我46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我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尔后担任西海岸守务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46军的前身是八路军与冀东抗日联军相结合的部队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即冀东抗日联军。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1945年1月,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1945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1946年6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8月,在河北遵化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为詹才芳,政治委员为李中权,辖第25、第26、第27师,共2.3万余人。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第25师改称第136师,第26师改称第137师,第27师改称为138师,原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共4.7万余人。1952年9月,我46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是年11月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组建海军潜艇学校。此时,军长为萧全夫,政治委员为吴保山。1955年10月21日,46军进驻吉林。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邓华(1910——1980),原名邓多华,字实秋,1910年4月28日生于湖南省郴县永宁乡(今鲁塘乡)陂副村。早年参加湘南起义,先后担任红12军教导队、第3支队、第36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等职,参与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115师独立团政委、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委、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委,率部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发动和领导冀东武装暴动,建立了约10万人的抗日武装,开创了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3月,领导组建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任司令员兼政委。1941年秋起,任晋察冀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944年3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委。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担任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戌司令,1945年12月任辽西(后改为辽吉)军区司令员,1947年4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1948年11月任44军军长,1949年5月任4野第15兵团司令员。解放后,先后担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13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兼第2路军总指挥、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1908——2020),原名李芳岐,1908年生,河北乐亭人。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兼第2路军总指挥、八路军13支队司令员、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行署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等职,领导创建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副总司令、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委员、热河省委书记兼热河省政府主席、冀察热辽军区副总司令、冀察热辽行政办事处主任等职。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政治委员李楚离(1903——2000),1903年2月28日生,河北省元氏县人,1927年7月随叶挺、贺龙部队到南昌参加了起义,10月参加东江暴动,任工农革命军二师辎重队队长兼党代表。1928年回北平后,任芝罘军官学校政治指导员、中共特支书记。1931年任中共顺直省委交通科科长,不久被捕,1936年8月被营救出狱,任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党团书记。1937年10月至1938年10月,任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负责人。1938年参与组织领导冀东抗日大暴动。历任冀热察区委委员、冀热察挺进军第13支队政委、冀热察区委冀东区分委书记、冀东军分区政委、晋察冀第13地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政委、冀东地委东北工委书记、冀热边特别区委副书记、冀热辽分局委员、冀东军区政委、冀东纵队政委、冀东军区军政委员会主任、冀东区委书记、冀察热辽分局委员、冀察热辽军区冀东军区政委等职。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1911年7月生,陕西蒲城县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秋,冀东军分区13团正式组建,包森兼任团长。1941年春,包森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秋,冀东军分区开展打击伪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开始后,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1942年2月17日,包森带领部队在遵化境内野虎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不幸在指挥战斗时壮烈牺牲。蓟遵兴游击队队长、冀东6区队队长曹致福(1911——1992),又名晁子孚,1911生,滦南县喑牛淀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中被任命为冀东6区区长。是年7月23日,成立华北抗日联军第3军区,曹致福任司令部督察处长,后历任蓟(县)遵(化)兴(隆)游击队队长、冀东6区队队长。冀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46军首任军长詹才芳(1907——1992),1907年9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高桥区黑石咀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北黄陂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1军第1师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第30团政治委员,红4方面军第4军12师政治委员,红9军政委,红31军政委,川西第5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冀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9纵司令员,4野46军军长。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政治委员、46军首任政治委员李中权(1915——),1915年生,四川达州碑牌河石家坝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川东游击军大队政委,中共绥定道委宣传部部长,红4方面军地方工作部部长、师政委。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长征途中,任天全县委书记,后调任藏民独立师政委。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抗大二分校大队政委。1942年任晋察冀军区冀东分区政治部主任。1944年成立冀热辽军区,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9纵政委、46军政委、第12兵团军政委。志愿军46军军长萧全夫(1916—2005),1916年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参加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金寨县少共区委组织部巡视员,红4方面军总部手枪队排长,营通信参谋,中央军委2局科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队指导员、队长、大队长,第2分校队长、科长,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第4区队区队长,冀热辽军区第17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3旅旅长,独11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9纵26师师长,4野46军137师师长。解放后,任第12兵团副军长、军长,志愿军46军军长,志愿军46军政治委员吴保山(1915-1972),1915年生,江西省赣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由团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赣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红9军团地方工作科长,红32军地方工作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359旅718团组织股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大队政委、延安军政学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陇东警备5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11师政治部主任、4野41军122师政委。解放后,任41军121师政委,41军政治部主任,41军副政委,46军副政委、政委。1952年任志愿军46军政委。第9纵队25师政治委员艾萍(1915——1947),1915年生,江西省瑞金县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指导员、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9纵25师政委等职。1947年在东北葫芦岛市杨家仗子战斗中壮烈牺牲,享年32岁。王显荣(王显容)1924-1952 .7,吉林大安 志愿军第46军133师司令部作战科(作教科)科长 。牛景瑞1925-1953 .5.3,河北饶阳 志愿军第46军133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刘培华,第46军133师后勤处军需科科长46军136师首位师长曾雍雅(1917——1995),1917年生,江西于都人,1931年参加红军,红3军7师宣传队分队长、红1军团保卫局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干事、2师5团连长。115师独立团敌工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敌工科科长、广灵县县长兼县委书记、第1军分区3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区队长、34团政委、冀东军区第14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冀东军区10旅旅长、独立12旅旅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9纵25师师长、4野46军136师师长。解放后,任46军副军长。1952年任志愿军46军副军长、50军副军长。46军136师首位政治委员徐光华(1913——2020),江西省赣县人,1913年3月25日出生于赣县古田乡(今湖江乡古田办事处)一个偏僻的山沟里。1934年参加红军。共青团区委组织科长、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苏区团中央局巡视员、干事、师卫生部政委、红1军团保卫局政治指导员、科长等职,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江北指挥部干校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主任、旅政委等职。旅政委、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师政委(46军136师)等职〔第46军〕(1952年9月入朝)军长肖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副军长曾雍雅,副政治委员张秀川,参谋长张万春,政治部副主任樊学文第46军〉(1955年10月回国)军长肖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副军长曾雍雅、王尚荣,副政治委员张秀川,参谋长张万春,政治部主任张秀川(兼)李淑,1936年2月生于湖南邵阳,1950年2月于祁阳入伍,成为46军137师文工队团员,期间与《我是一个兵》的作者岳仑、陆原一起工作,并首唱这首歌曲。1952年2月调入46军文工团,7月随46军入朝,53年1月到军司令部文艺室当打字员,期间认识了军部军务处参谋张九如,1953年4月张九如由军机关到136师任军务科长,1953年停战协议签字前志愿军最后一仗是46军136师在马踏里实施的,时任136师参谋长曹海炳带作战科长孙向明、侦察科长宋文忠、军务科长张九如等多次到阵地前沿侦察研究敌情,该战胜利为停战协议最后签署奠定了基础,受到志愿军司令部表扬。李淑随后调136师文艺室工作。1954年1月二人结婚。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张九如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学习,后留校任教,1957年到宣化炮兵学院学习,又留校任教。李淑一直随行,1986年从总参炮兵部档案室岗位上退休,现在北京总参东翠路干休所颐养天年!明年将迎来八十大寿!第133师(辖第397、398、399团、炮团)师长王振东,政治委员江易,副师长严东江、张耀,副政治委员荆健,参谋长刘益民,副参谋长孙国华。汪易少将汪易(1916-1995),原名王善德,四川省阆中县水观镇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9军宣传员,中共川陕省委武装宣传队队长,中共金川省委武装宣传大队长,西北局文印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甘宁省委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中央党校教员,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1旅组织科副科长,旅供给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军区供给部部长,第四野战军45军133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2兵团师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3师政治委员。王振东少将王振东(1916-1986),河北省饶阳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游击队大队长、平西游击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平西游击支队司令部参谋主任、挺进军9团连长、冀晋纵队2旅5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调处中共代表团参谋、独立13旅37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8纵补充师副参谋长、45军133师参谋长、397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45军133师副师长、师长。1952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46军133师师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李九龙上将(1929.03.25—2003.11.19)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原丰润县)人。1943年参加革命,为农民协会地下交通员,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4师战士、班长,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4师排长,第四野战军45军133师副连长、连长。先后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战役和衡宝战役。荣立大功四次,荣获第四野战军战斗英雄称号。建国后,任第45军133师副营长、作战股长、营长、团参谋长。1952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46军133师副团长,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1958年回国后,任46军133师团长。133师下辖397、398、399等三个团:397团的前身是以1938年7月冀东大暴动武装和八路军4纵队的33大队11连(11连前身为1929年百色起义红7军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包森支队,后改编为冀东13团,该团是坚持冀东抗战的老部队,战斗力强、尤其擅长山地作战,是师主力团,亦是军主力团。398团的前身是1942年5月20日由冀东13团1、2、8连及部分地方游击队组成的11团,该团是冀东老部队,战斗力强,是师主力团。399团的前身是以冀中军区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的冀中71团,该团擅长于平原作战。133师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转战14个省,歼敌56735人。1951年2月26日,从广西(完成桂东南剿匪后)移防广东,担负海防和机动作战任务。1952年7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45军133师转隶46军,番号不变,即成为第46军133师。1952年9月,第46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军长肖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133师即成为志愿军第46军133师,师长王振东,政委汪易。1952年9月15日,全师13720人由辽宁安东(今丹东)入朝参战。该师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备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参战期间毙伤敌4365人,俘敌59人,击落敌机58架,击伤99架。133师伤亡1829人。1955年10月回国,师部驻地吉林省延吉市。牛景瑞1925-1953 河北饶阳 志愿军第46军第133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王显荣,黑龙江省大赉县(现并入吉林省大安县)人,1924年生,1945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第46军第133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52年7月牺牲。46军133师朱勇鹏的父亲朱郁原名朱忠义(红军),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西歧乡纸棚村人,出生于1917年2月5日,参加红军后,开始是在新兵营任三连副连长,经过短暂的训练,就被编入到红六军团17师50团2营6连任排长(50团团长孙文清,参谋长蒋连贵,六连指导员盛炳兰)。由排长调到军团部特务连当战士。1945年7月底在陕北绥德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五大队学习毕业,被分配到新四军。华中干部大队(对内也称新四军干部团),冀热辽军区后勤部任军需科科长。第五军分区二十六团三营教导员。辽吉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任党总支书记。母亲左岭,原名左淑英,1928年4月5日出生,河北省滦南县大马庄乡肖庄村,1945年9月,舅舅(左尚德)参加了革命军队,在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新组建的特务第5团,后改为辽西独立团,编入民主联军三师七旅。1946年1月,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报名参军。1946年2月,母亲参加了辽西军区第五军分区卫生处的训练班,学习医务。6月份,母亲被分到了分区卫生处做护士工作。1947年2月,又参加了辽吉军区医院卫生训练班的学习。辽吉军区医院做护士工作。1947年7月,母亲与父亲结婚。结婚后母亲调到骑兵23团,在团卫生队做护士工作。以后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而跟着调动,一直做护士工作。1949年4月被提到排级待遇。1955年授衔前,全军中军级以下单位女性官兵全部转业,1956年3月10日,母亲被授予解放奖章。解放奖章是国防部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两年以上的连级以下人员的奖章。2020年9月24日,母亲因病在鞍山逝世。母亲与父亲的骨灰,一同安葬在鞍山千秋公墓1区28排10号。旁边挨着的11号,是1948年2月16日解放鞍山进攻铁架山时,牺牲的4纵12师36团政委潘德表。潘德表(1919-1948)原名潘孝纲。男,1919年5月出生,广州市人,1938年4月到达延安,先后在天堡青年训练班、陕北公学、中央组织部训练班等处学习。1939年夏,被派赴鄂豫边区挺进纵队(即后来的新四军五师)工作,历任十三旅三团宣教股长、政治处主任、师组织部秘书、组织科长、教导大队政委等职。1946年夏,在李先念领导下,潘德表随部队历尽艰辛,参加了粉碎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的中原突围,于7月底到达华北解放区邯郸。在那里,他报名赴东北前线作战。8月,他化装成一名商人,与一位女干部假扮夫妻,辗转来到辽东军区所在地——安东(今丹东)。9月9日,他到本溪连山关,就任第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三团副政委。1947年2月,调任十二师三十六团政委。潘德表生活俭朴,对自己要求严格。1944年中原大旱,部队靠吃野菜度荒。而此时,他的胃病复发,大口吐血。他爱人为他做了一碗小米粥,他却立即把粥端给了伤病员,自己仍吃糠咽菜。他的着装补丁落补丁,仍舍不得换新的。刚到东北不久,他到九连检查工作,站岗的战士竟将他误认为是老百姓而查问了半天。三十六团干部们来到铁架山南侧的一个阵地上观察地形,寻找向市内进攻的道路。这时,在西北方100多米远的一个高地上,一股残敌正用机枪向阵地射击。潘德表立即命令警卫人员先撤下去,缩小目标。然后,他纵身跳入交通壕,架起警戒机枪,将250发子弹全部射向敌人。敌人的火力被压了下去。此时,阵地上的人也都安全隐蔽起来。潘德表刚转过身要向回返的时候,敌人的机枪又突然地响了起来,子弹从他的背部穿透左胸。被救下来后,他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江海团长说:“我……不行了,赶快……组织战斗吧……”话还没有说完,便英勇牺牲。时年仅29岁。红二、红六军团贺龙指示,肖克指挥红六军团主力。王震和17师师长苏杰17师师长刘转连(父亲的老首长,建国后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谭谦录曾任717团3营7连连长,1939年5月14日在山西繁峙县上下细腰涧围剿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中牺牲。红六军团被编为120师359旅,父亲任717团2营6连连长。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1944年任第二支队长随军南下,1945年在战斗中牺牲)。2营营长陈文彬(曾任津南自卫军政委,1942年2月在河北冀县牺牲),教导员江勇为(建国后曾任海军后勤部副政委,六机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副营长彭龙飞(建国后曾任42军副军长,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6连指导员柏阳初(建国后曾任天津警备区后勤部政委,唐山军分区政委)。120师王震率旅部和717团717团在崞县王董堡伏击,截击日军汽车队,毙伤日军30余人,717团在崞县大道口,伏击日军汽车80余辆,毙伤日军200余人,359旅将工作团在各地组织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整编。平山独立团改编为718团,崞县独立团改编为719团。2月2日,717团在忻县三交镇与日军2000余人激战,毙伤日军,200余人,717团袭击平社车站,歼灭敌人60余人,717团在忻县城关镇与日军800多人遭遇,毙伤日军200余人,俘日军23人,717团在苛岚县三井镇与日军千田大队交战,毙伤日军300余人,俘日军28人,717团在宁武县石湖河与日军500余人激战,毙伤日军300余人,击伤千田大队长。父亲从717团调到718团任青年干事,主管青年的政治文化工作。718团1营在崞县高村车站与守站日军激战,将日军50余人全部歼灭。718团在浑源县晋家庄与日伪军300余人交战,毙伤日军100余人,俘伪军22人,718团、719团在应县下社村与雁北地区伪军激烈交火,毙伤伪军100余人,俘伪军200余人,718团在广灵县、灵丘县与日伪军4000余人交战,毙伤日伪军800余人,解救民夫2000余人。718团、719团在广灵县与日军独立混成旅一部交战,毙伤日军山崎少佐以下500余人,少将旅团长常冈宽治被击成重伤,717团、718团、719团,在河北省涞源县、蔚县与日军数百人激烈作战,毙伤日军12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5人,717团、718团、719团在广灵县陶山村、直峪、南村与日军1000余人战斗,毙伤日军300余人。717团、718团、教导队,骑兵大队在繁峙县上下细腰涧与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个大队激战,歼灭日军一个精锐大队,毙伤日军700余人,俘日军11人,王震看见战士们抬着缴获的山炮,兴奋地说:“敌人给咱们359旅装备了第一个炮兵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717团、718团在灵丘县作新村与日伪军1500余人激战,毙伤日伪军500余人,718团1、2营在灵丘县东长城、冉庄与日伪军交战,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父亲是第二批,由郭鹏、袁任远率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和718团1、2营及一个新兵营,9月15日从灵丘县上石矾出发,经过多天的行军打仗,于10月30日到达绥德县五里湾。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717团时是叶树德,江西吉安人,建国后曾任海军湛江基地政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转业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政治部主任,1975年任总社副主任。718团时是颜三仔,1945年10月曾任718团参谋长。1940年初,359旅党委决定调父亲跟随周恩来副主席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担任警卫排排长。为了便于在敌区工作,将名字由朱忠义改为朱郁。父亲当时很高兴,因为对警卫人员的选择、培养要求非常严格,都是从山沟里出来的,对党的事业忠实可靠,还要能干、枪法准。从359旅抽调的都是连以上干部,717团2营副营长彭海贵(建国后曾任铁道兵副司令员),还担任了周副主席的警卫副官。周恩来当时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时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在重庆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南方局书记和《新华日报》董事长。1940年5月10日,在周副主席的率领下,父亲等一批警卫人员,随孔原、徐冰、廖承志,冼星海等一大批回国统区工作的干部,办事处位于重庆郊外化龙桥龙隐路红岩嘴13号,是一幢带有欧式风格的依山而立的三层楼房。办事处是1939年1月成立的,处长钱之光(建国后曾任轻工业部部长),副处长周怡(1942年在延安因病逝世)。带队的是八路军少将高参边章武。蒋南翔、叶选平、李鹏等编在一个队里,叶选平比李鹏大4岁,担任随队警卫员。他们分乘六辆卡车,从重庆向延安进发。再见了,红岩村!再见了,敬爱的周副主席!.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是李材均和向先德。向先德是父亲的战友和湖南老乡,1942年因病去世,埋葬在重庆办事处公墓。公墓在红岩村的后山上,1938年-1946年期间故去的办事处工作人员或亲属,共计13位,其中有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中央党校的校长是邓发,广东人,工人运动领袖。教务处主任是刘芝明,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是社会科学家。当时共有14个班,学员近800人。主要训练党的中级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少数高级干部。课程主要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基本问题、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讲课的有杨英杰、龚释夫、李忠敏、马江等人。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是在一起学习的廖其康。廖其康(1917-1999),福建长汀人,1932年参加红五军团,参加过四次反围剿斗争,负了伤。长征中再一次头部、腿部负伤。1937年1月---1939年12月在周恩来身边担任警卫副官。重庆办事处的无线电台,就是周副主席派廖其康,从延安用大卡车一直护送到重庆的。建国后,曾任重庆特殊钢厂副厂长,党委常委。这是一个有两万多人的大企业。1977年出版《随卫敬爱的周副主席》一书。与父亲一直有书信往来。父亲延安振华造纸厂任教育科长。当时担任过振华造纸厂厂长的有刘子谋和刘咸一。刘子谋,1929年入党,建国后曾任新疆政府副主席。刘咸一,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德学子,1933年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北京工业学院党委第二书记。振华造纸厂将带头怠工的工会组织委员高成明开除工会会籍,开除出厂。延安农具厂工人赵占魁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是孙孝先。父亲到抗大学习,开始是在七分校一大队十队。校部在陕甘宁边区陇东的合水县老城镇。1943年6月1日,抗大七分校举行开学典礼。由彭绍辉任校长,张启龙任政委,喻楚杰任副校长,杨尚高任副政委,方福生任教育长,康永和任政治部主任。1944年5月,父亲又编入抗大总校第五大队。抗大总校共有学员6000余人,统称抗大第8期。校部设在绥德县城的西山寺。徐向前为代理校长,李井泉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长工、彭绍辉为副校长,陈奇涵为教育长。第五大队是新成立的大队,按原来的职务都是营团干部,驻绥德县城校部附近,住的都是新窑洞。大队长为赖光勋(建国后曾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政治处主任为丁国钰(建国后曾任北京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是阮友清。抗大奉命组建了营级以上干部的华中干部大队,倪志亮为大队长。此前,毛泽东在他的窑洞里设便宴,招待倪志亮,任命他为新四军参谋长,协助陈毅工作。倪志亮(1900至1965)北京人,1926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4军军长,八路军129师参谋长,建国后曾任中国驻朝鲜大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父亲被分配到冀热辽军区后勤部任军需科科长。冀热辽军区是最早进入沈阳的部队,开始时设有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故仍沿用原名称,统一指挥陆续进入东北的各部队。不久,冀热辽军区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按中央军委命令,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父亲在冀热辽军区后勤部的证明人是耿金恩。辽西军区第五军分区26团3营任教导员。虽然战争年代部队职务升降上上下下是常有的事,但从干部管理的角度看,特别是从大机关到基层,不用讳言,这是一次降格使用。第五军分区辖通辽、开鲁、鲁北、彰武、黑山、北镇、阜新、东科中旗、东科右旗、库伦旗,奈曼旗等11个县旗,26团主要活动在位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大草原上的通辽和开鲁两个县。26团的前身是辽西阜新军分区所属的保安团,副司令员刘述刚兼任保安团团长。4月29日,保安团改编为26团。团长陈金保(6月成立27团,陈调任27团团长,赵光明继任26团团长),政委吴兴涛,政治处主任彭绍智。26团团政委吴兴涛(江西会昌人,1932年参加红军),辽吉军区政委陶铸父亲在26团的证明人是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述刚。刘述刚(1910-1952)原名刘世模,安徽金寨人,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曾任红4军副军长,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保安2旅旅长,独立2师师长,7纵20师师长,1948年因病休养,1952年6月4日在武汉逝世。26团到洮南后,与27团和长农支队合编,组建了辽吉军区保1旅保安第2团。第五军分区与在洮南的第四军分区合并,改为第四军分区(亦称哲盟军分区),司令员高体乾(建国后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政委喻屏(地委书记兼),副司令员夏尚志,副政委曾敬凡(建国后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父亲调到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任党总支书记,又重新走上了团级领导岗位。父亲在四分区政治部的证明人是李旭初。1947年9月,为配合野战军作战,向南开展工作,第四军分区撤销,重新恢复第五军分区建制。父亲调到五分区所属23团任党总支书记。23团是1946年9月,由二分区骑兵营及26团、27团、四分区各1个骑兵连编成,1947年8月扩编为大团。团长赵炳安,政委田麟勋(曾任49军162师政治部副主任,衡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零陵军分区副政委,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政治处主任华文(曾任阜新市公安局局长,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组长,省委委员)。赵炳安在回忆录《15分钟的战斗》中记述:父亲在23团的证明人是团长赵炳安。赵炳安(1917-2001),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红25军,1934年入党。建国后曾任46军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爱人张竹筠和母亲也是战友,都是医务人员。第五军分区组建了南进支队,及时南移,进驻新立屯市郊。除有23团(代号为白水部队)、25团(代号为黄水部队)外,又增建了黑北支队(代号为黑水部队)。父亲由23团调到黑北支队任政治处主任。支队长云戒三(黑北联合县县长,建国后曾任辽宁省建设厅副厅长,物资厅副厅长),政委张日新(黑北工委书记,曾任辽北五专署专员,沈阳铁西区区长,沈阳冶炼厂厂长,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厂长),副支队长刘子宁,参谋长何锡铭,政治处副主任包汉儒(蒙古族,建国后曾任包头市教育局副局长)。支队辖3个连,1连是原黑山县大队北撤的一个连;2连是奈曼旗大队调去的;3连是库伦旗大队的4中队,是一支蒙古族连队,连长散丹朝鲁,指导员达尔宅,1982年离休前任内蒙古军区锡林郭勒军分区参谋长。父亲在黑北支队的证明人是副支队长刘子宁。父亲调到北镇支队任副政委。支队长向长清,政委肖岗(北镇县委书记兼。建国后曾任沈阳重型机器厂厂长,国家建委建筑工程机械局局长,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县长孙馨远(建国后曾任辽宁省粮食厅副厅长)。父亲在北镇支队的证明人是支队长向长清。向长清(1913—2020),四川苍溪人,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4年入党。建国后曾任天津卷烟厂、天津钻镗厂、华北605厂党委书记,二机部第三研究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父亲没有随军入关,被调到解放三团任副政委。解放团的全称是“解放军官教导团”。父亲在解放三团的证明人,是父亲几年来的老首长,1947年起任辽吉、辽北、辽西军区参谋长的黄思沛。他1910年生人,1930年参加红一军团,建国后曾任黑龙江省军区、吉林省军区、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0年11月曾给父亲来信,让送孩子去当兵。东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父亲调到这所学校,任卫生部政委。东北军区参谋长伍修权兼任校长,东北军区副政委周恒兼任政委。副校长刘子仪,彭施鲁(建国后曾任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副参谋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副政委朱士焕(建国后曾任吉林省军区第三政委,沈阳军区后勤部政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父亲在军校的证明人是卫生部部长张念春。1950年9月,父亲从齐齐哈尔调回沈阳,任东北军区后勤部直属一大站政委。大站是大型兵站的简称。兵站是红军时期产生的后勤保障体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兵站工作总的任务是:接收、保管、分配与运输物资,收治、转运伤兵人员,保证交通畅通,维持后方秩序和治安,肃清军事间谍和特务。父亲到任后,参与了赴朝参战前后勤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储备了大量的粮食、食油、食盐、干菜、马料、马草等物资。1950年10月10日,父亲所在的一分部,作为最早秘密入朝的后勤机构,从吉林省辑安渡过鸭绿江,在朝鲜江界、武坪里地区设置了向朝鲜境内延伸的兵站供应线,提前运送了志愿军出国作战所需的粮草、弹药、油料等物资,比主力部队正式入朝早了9天。正是“人马未到,粮草先行”。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父亲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部五次战役,在战斗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志愿军参战部队军需供应的紧张工作中。在方方面面困难重重、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尽了最大的努力,基本上保证了作战的最低补给需求。父亲这一时期的证明人是张孝臣、王歧山。1952年1月,父亲从朝鲜回国休息。5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监护团政委。监护团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军工厂,守护后勤仓库的军需装备和物资。父亲在监护团的证明人是团长彭作礼。1953年4月,父亲调往临江,任东北军区第10陆军医院政委。这所医院经过42医院、543医院、第3野战医院的演变,1983年11月改称陆军第41医院,地处西藏山南地区。父亲在医院的证明人是院长刘昌玉。1954年9月,父亲任黑龙江军区牡丹江市兵役局副政委,政委由市委书记兼任。12月,开始试征义务兵入伍。1955年7月,兵役法正式公布后,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1955年后,开始执行预备役制度。军官与士兵退出现役时,编入第一类预备役;市民兵师民兵干部与基本民兵,编入第二类预备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训练。父亲在兵役局的证明人是局长周文茂。1955年9月27日,父亲被授予中校军衔。这是父亲作为一个军人最宝贵的财富。1955年授衔,要求极严,标准特高,是以1952年干部评定级别为主要依据,父亲当时由东北军区后勤部评为正团级。职级套衔级,被授予中校。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实行薪金制,由供给制转为薪金制。父亲工资为255元,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提升。父亲后来转业工资也没有降,相当于地方干部行政8级半的工资,在整个鞍山市也算是高工资了。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父亲用他的工资养活了我们全家人,并赡养了我的姥姥和接济了我的姑姑。1957年8月1日,父亲在黑龙江军区礼堂,接受授勋。父亲作为红军时期的连级干部,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父亲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营级干部,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父亲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团级干部,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59年9月,父亲由部队转业到鞍山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任副局长,后又任党委副书记。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和辽西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陶铸,第五 军分区保卫科长肖野,二十六团参谋长向有益的妻子,二十六团三营副营长刘子宁二十六团三营八连连长徐青生,指导员王月春,卫生处女战士李淳,通讯员李连山,通辽人,赵炳安(1917—2001)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25军司号长,八路军115师连指导员,新四军3师政治部侦查股股长,辽吉军区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48年后,任独立10师29团团长,38军151师452团团长。1951年1月入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54年5月毕业后任副师长兼参谋长,1956年4月任46军133师师长,1964年6月任46军副参谋长,1966年5月任46军副军长,1975年4月任46军军长,1979年3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10月离职休养。赵炳安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57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赵炳安离休后,认真撰写回忆录,著有《十五分钟的战斗》、《回忆温塘战斗与辛庄惨案》、《摆龙门阵》等文章。并于1993年1月出版了有174页的回忆录《红星照征程》,以自己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和在革命军队里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