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上甘岭的将军:李长生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周小树来源:网易新闻
一、百将团鏖战白雪黑血间1951年5月下旬的那几天,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恐怕是整个朝鲜战场上最为焦急的指挥员——敌人的先遣部队已经穿插到了东线第九兵团的背后,危机四伏!此刻,美2师的特遣队冲破阻击线,将配属宋时轮九兵团的12军第31师和34师阻隔于洪杨公路以东地区,其中,以31师的情况最为危急。31师师部与军部的联络已经中断,当27军和人民军第5师团派人通知31师他们已奉命撤退时,师长赵兰田顿时紧张起来——他考虑得更多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在战役的第二阶段插得最远的91团。91团越过原州通往下珍富里的公路向南猛攻,已经成为一支孤军。但现在部队要北撤了,他们孤悬敌后,怎么回来?他们后面的道路已被敌军控制,按照原路回来是不可能了——那可是当年由一方面军第一师第一团发展起来的老红军部队,一千多名官兵啊。经过痛苦而激烈的讨论,师长赵兰田和政委刘瑄下了决心:接应91团脱险后师部再走,一个主力团不能就这样白白给扔了。并命令93团控制束沙里以西地区,坚决阻击美军,为91团的脱险赢得时间。同时,命令91团,如果能按原路撤退则按原路撤退,如果不行,则向东迂回,沿着东海岸的山地寻路北返。与91团的联系已经中断,只能派人去送信了。师参谋长林有声当即起草了给91团的急信。赵兰田召来了31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当面叮嘱:“这个任务很危险,但一定要完成,整整一个主力团啊!”枫亭立正敬礼:“请师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枫亭带上两个警卫员出发了。在中国军队的整个战线上,只有这三个人在迎着敌人往南走。当枫亭最终找到91团时,两个警卫员已经先后牺牲。在和91团团长李长林碰头了解了情况之后,枫亭大为惊讶:对战局的重大变化丝毫不知的李长林,竟然还正在兴致勃勃地部署准备进攻南朝鲜第三军团指挥部的战斗!此时,志愿军主力已经向北转移,与91团已拉开了将近一百公里的距离。而“联合国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北追击,91团实际上已被合围于下珍富里以北的三巨里地区。看了师指的急信后,李长林顿时脸色凝重,他立即召集政委张士诚、参谋长刘玉声、政治处主任孙坚等人和枫亭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北撤。大家一致认为,如今91团已经孤悬于敌后,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团覆灭。不要说进攻敌人了,即使是按原路撤退也不可能,从枫亭带来的两个警卫员牺牲即可看出,即使杀出一条血路,伤亡也必然惨重,而且伤员也没办法带。李长林提出,东边是高山大海,虽然也有敌人,但这能出乎敌人的意料,向东南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去,然后绕路向北,设法撤出敌占区。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心,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说过,正确的判断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李长林握着拳头——谁说突围一定要向主力靠拢?我偏偏要向敌人“靠拢”!这时候,和师部的联络也突然接通了,报话机里,师长赵兰田急促的声音传了出来,以致张士诚、刘玉声和枫亭都听得清清楚楚:“好,就按你们的方案办!一路上千万要灵活机动,不要和敌人纠缠!我率领93团顶住敌人,掩护你们往东南走!路上注意和我们保持联系,你们不回来,师部不走!”李长林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以后,91团就要全靠自己了。放下报话机,李长林立即率领战士们展开了艰险重重的突围行动,他亲自带着警卫连走在最前面。干部们的镇定和果敢影响着士兵们,士兵们紧紧地跟在他们所信赖的干部们后面,坚定地迈步向前。91团抬着伤员,秘密涉过南汉江,进入了东南茂密的山林。遭遇到敌人,能躲过去的,就悄悄躲过去,无法避开的,就坚决地打,战斗起来异常勇猛顽强。团侦察排抓住了几个韩军俘虏,从敌人俘虏的口供中,他们知道,敌人正在堵截他们,堵截的兵力是整整三个师。由于91团这条诡异的突围路线实在是出人意料,使得一些南韩军在夜里曾和91团一度平行开进,竟然也不曾产生丝毫怀疑。5月22日晚,因前卫连设置的路标被踢倒,加之夜色昏暗,担任后卫掩护任务的2营和1连走错方向,和团部失去了联系。这时,东南方传来枪声。怎么办?是迅速撤退,还是回头增援后卫部队?不能丢下后卫的整整四个连。李长林果断命令改变行军方向,去营救2营和1连。当他们登上一座山顶的时候,中国士兵们看到了大海,闻到了海水的咸味儿。这是朝鲜的东海岸。5月24日上午,2营和1连终于回来了。原来他们走错了方向,转到了剑山山区,与部队失散。被敌人发觉后,二营长是老红军出身,立即指挥部队沿革突击,消灭了不少敌人,缴获一批弹药,边打边走,不但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居然还带回来60多名俘虏!李长林很高兴,他知道,他的部队毕竟是老红军部队——没有任何艰难困苦能够压垮他们。干粮吃完了,他们就吃野菜,挖草根,互相鼓励。就这样,他们几乎擦着南韩军首都师和韩11师阵地的边沿,前进了百余公里,翻越了海拔1000多米的铁甲山后,在五台山遇到了朝鲜人民军,进入了我方的阵地,终于脱险了。他们将110多名俘虏交给了人民军,继续顽强的前进。91团继续行军,他们翻越了雪岳山,又经县里、麟蹄、杨口转移。六天后,5月29日,91团一千多名军衣破烂、精疲力竭的中国官兵终于到达了文登里,与一直在等待着他们的师主力胜利会师。李长林和他的师长赵兰田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喜极而泣……就这样,91团顺利地跳出了“联合国军”的包围圈,这支劲旅不仅自己没有太大损失,还带回了119个俘虏,堪称突围史上的奇迹。91团后来受到了志司的通令嘉奖。二、百将团投入上甘岭三十一师众虎将91团长李长生、政委张士诚、副团长赵金来、参谋长赵金来、政治处主任王靖海、政治处副主任李殿元。92团长李全贵、政委孙 坚、副团长姚履范、参谋长陈水香、政治处主任赵春晓。93团长李基中、政委吕广赞、副团长武尚志、副政委尹中蔚、参谋长赵文哲、副参谋长张双春、政治处主任。九十一团各营:第一营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副教导员、参谋长;第二营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副教导员、参谋长;第三营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副教导员、参谋长李二苟;接防阵地1952年10月30日中午开始,中国军队就对597.9高地进行了猛烈炮击,像报仇似的,也将韩军的阵地犁了几个来回,摧毁了大量的工事和暗堡。整整半天,中国军队的炮火不间断发射,令韩军无法动弹,不能整修工事。黄昏时,中国军队停止炮击。韩军慌忙进入阵地准备迎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可中国军队却没有动静,韩军折腾一天疲劳至极,渐渐放松了戒备。夜里21时,中国军队的133门大口径火炮,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和24门132火箭炮对597.9高地再次猛烈齐射,大量杀伤了阵地上的韩军。22时25分,45师8个步兵连和29师的2个步兵连迅猛地向山上杀去,坚守坑道的45师3个连也冲出来参加了反击。反击部队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向上冲,前面倒下后面跟上,一个连队打光了再上去一个连队,与韩军逐个阵地的肉搏厮杀,渐渐冲上主峰。韩军也拼命反击,双方面对面地打成了你死我活的近战。血战至凌晨2时,除一部分韩军据守2个阵地抵抗外,反击部队夺下了597.9高地主峰和大部分表面阵地,歼灭韩军4个连,胜利结束了反击战斗。10月31日凌晨4时,韩2师31团向597.9高地发起了反扑,埃塞俄比亚营也参加了这次进攻。经一夜战斗,中国军队的阵地还没有巩固,立即就和敌军打成了交手仗。中国军队步炮协同,顽强防御。志愿军战士每人怀抱一大堆手雷和手榴弹,劈头盖脸地向下甩,硬是用手榴弹打退了韩军的数次进攻。苦斗了7个小时,韩军的进攻终于垮掉了,中国军队第一次白天守住了阵地。这一天战斗韩2师31团伤亡惨重,埃塞俄比亚营也伤亡达600余人。11月1日,白马山成功击退了志愿军38军的韩9师第30团接替韩2师31团加入战场,反攻597.9高地。这个团战斗力确实很强,连、营规模地猛攻了23次,有2个排攻上了597.9高地主峰,但很快被守备部队赶了下来。经一天激战,韩9师30团被击退。当日晚,15军鉴于四十五师重建的十四个连伤亡太大,投入了29师2个连乘胜发起攻击,将最后两个阵地上负隅顽抗的残余韩军歼灭,夺回了597.9高地的全部表面阵地。此时45师的部队打到了极限,只能控制五个阵地。秦基伟不得不又投入配属15军的12军31师91团进入597.9高地协防其他七个阵地。11月1日晚,第12军第91团投入反击597.9高地之敌的战斗。“十一月一号中午,秦基伟给我们团长李长生打电话,说一三五团伤亡大,要我们团投入战斗。”参谋长赵金来回忆道,“尽管我们事先做了种种准备,但一打起来往往是顾了头顾不了脚,意外情况随时发生。”最先投入战斗的是91团第8连,王近山下达了“我91团于今夜投入战斗”的紧急命令,首先以31师91团8连(全连175人)接防了597.9高地上的15军兵力耗尽、不堪守住的七个阵地。仅留下了东北山梁1号阵地,由29师86团8连防守。虎团出马10月31日,我31师前指下达指令:91团4连、7连、8连,进入781高地集结,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任务明确是,7、8连担任主攻,利用炮兵火力掩护,迅速接敌,分两路分别同时以勇猛快速动作进行突袭,发起冲锋攻击。4连为预备队。10月30日晚22时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第15军45师出动14个连队、29师组织11个连队,在104门火炮支援下,对597.9高地实施反击,经过激战,歼敌4个连,并打退敌多次反扑,至11月2日凌晨4时50分,恢复了597.9高地除11号阵地、7号阵地之外的全部阵地( 597.9高地,共有12个阵地)。并与11月1日中午,与敌反复争夺主峰和主峰群阵地,战至黄昏,29师再用剩余的两个连队兵力进行阵地反冲击,终于夺回了一度被丢失的主峰阵地。至11月1日晚18时,将阵地大部移交给12军。30日晚,第91团3营已经提前推进到781高地(第29师86团防守)的二线阵地,当晚,副教导员刘天昌正领着8连和7连班、排长们在135团救护所,准备上阵观察地形。遇见135团团长张信元提着冲锋枪正在组织二三十个轻彩号准备上去反击,他声音嘶哑的地动员着:"我们一定要把阵地完整地移交给12军!"这些彩号伤员们一个个都像是从煤窑里爬出来的一样,只有牙齿是白的,就连包扎伤口结满血痂的绷带也不是原来的颜色。他们挥舞着手里的枪,嘶喊着:“一定把阵地完整交给12军!”当时,刘天昌心头一热,我们的队伍之间,军与军之间,师与师之间,哪怕连排之间,谁也不愿把已经丢失的阵地交给友邻。正是这种责任感和荣辱感,激励起顽强的战斗意志。11月1日,三兵团首长决定91团参加战斗、部署调用93团的紧急电报接踵而来。九十一团的九个步兵连是按照三营、二营、一营的顺序依次上阵地的。三营的三个连队是按照八连、七连、九连的顺序上去的。八连首当其冲。八连的幸存者之一是指导员刘怀珍。他记得“光是为怎么把全连一百七八十号人带上阵地,就伤了不少脑筋,开了大半天的会研究。当时知道友邻部队一个连队还没拉上阵地就让敌人炮火给搞掉了。我们接受了经验教训,上去的时候让拉开距离,每人之间相隔三四十米,只要后边的人能看见前边人的背影就行……这样虽然慢一些,花了两个多小时全连才拉上去,可人员基本完整,只在中途损失了一个人,大概是六班的一个兵,让炮弹给炸了……”八连的另一位幸存者,四班战士陶园林记得,“大概是十一月一号晚上开上阵地,当时天还没黑透,六七点钟的样子,我们从营指挥所出发。向前运动时,要求拉开距离,每人在左臂上缠一条白毛巾,要求后边能看见前边,跟上就行了,不能挨得太近,因为敌人炮火太厉害,一路上看见交通沟全给打坏了,到处是一团一团炸断的电话线……上去后,一清查人,我们排六班有个同志不见了,就让人回去找,还找着了,在斜坡往下一点,让炮弹炸了,牺牲了,还是个老兵……敌人炮火太凶,上了阵地,本来以为是别的部队守过的老阵地,应该有工事,结果一看什么工事也没有了,连山坡上的树都没有一棵是整的,都是炸成半截的,有的大树连根都给翻起来了,树根张牙舞爪,到处是死人……”副班长蔡兴海对那晚上的情况记得更准确:“我们运动到高地主峰两侧的○号阵地坑道里,各班清点人数。当时六班副报告说,他们班一个姓曹的老兵——名字现在我记不清了——不见了,可能是中途遭炮火炸死了。一听这个情况,六班长急了,他告诉排长张万义,说全班携带的十几个手雷的引信都在那个姓曹的老兵身上,没有了引信,手雷怎么用啊?排长立刻让人回去找,还好,六班副顺原路回去找,二十多分钟后,从那个牺牲的老兵身上取回了手雷引信。这件事给了我们教训,本来是在运动当中担心手雷不慎落地爆炸,才把手雷的引信分开,雷体让一人集中携带,结果出了岔子,幸亏返回寻找引信的六班副未遭敌炮击安全回来了,否则,六班的手雷就都成了铅球了……”上了阵地后,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刘怀珍发现,在屯兵的五号和六号坑道里,“还有满满的人,都是十五军留下的。”刘怀珍告诉这些人,上级命令你们撤回去,由我们接防,“可是奇怪,这些人都不敢走,撵都撵不走,好说歹说,才有几个出了坑道,还不知该往哪儿走。也难怪,他们建制太多,不是一个单位的,还有师后勤的,都鸡巴散了,没个领导,乱七八糟就凑在一起。”刘怀珍解释说,“不把他们赶走不行,坑道里太乱,有死尸,地上一层铁桶饼干,人多出不上气来。我对他们说,你们必须走,不然影响我们作战。你们要是真的不下,明天我带你们上阵地!这么才赶走……唉,他们尽剩下些勤杂人员,十五军的潜力真是挖尽了……”让刘怀珍更为吃惊的是阵地上死尸之多。“战壕里也是死尸,坑道里也是死尸……有美国人,也有志愿军,有些也看不清是什么人。”刘怀珍从五号坑道到三号坑道检查工事构筑情况,走过一个山坡的凹部,距离有七八十米,“每一脚都踩着软乎乎的东西,天空黑乎乎的,我也看不清踩着的是啥人,反正哪一脚都踩不到空地上……”四班负责防守九号阵地,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横七竖八的尸体躺在那里,妨碍挖工事”。蔡兴海回忆道,“班里有些新兵没打过仗,害怕死人,不敢去抬。其实我自己心里也发毛。”可是,大家也清楚,不抬走尸体,挖不成工事,明天大伙儿恐怕也都得照样躺在这里。一位岁数大些的老兵叫况厚胜,他说:“怕啥,死的都是咱们的同志,咱们不抬谁抬?明天咱们死了,别人也得抬咱们。”说着,况厚胜带头动手搬动尸体。大伙儿将我方烈士的尸体抬到一些炮弹坑里,用沙石掩埋起来;把美国兵和韩国士兵的尸体挪开,紧张地构筑工事。这些被挪开的尸体很快就被派上了用场。据陶园林说,由于地面的土都给炮打成几尺深的虚土,堑壕挖不成,土太松,堆不起来,堆上去,就塌下来,带来的麻袋又不够用,再运麻袋又来不及。于是,大家就想办法——有人提议可不可以用尸体垒堑壕?“我们班请示连里,连里答复说,用敌人的尸体可以。”这样,陶园林便和班里的其他战友去拖尸体。天黑,很难分清尸体究竟是什么人,“只好捡个子大的,摸摸脸上,找鼻子大一些的,尽量区别。”他们两三个人拖一具尸体,拖到挖堑壕的地方扔下,再去拖,像备石料一样备足尸体,然后就“一层土一层尸体的往上码,码了一米多高一道肉墙,有五六十米长,用了多少尸体谁也没统计,大部分是敌人的,但肯定也有不少自己人的……”那一场彻夜的修筑工事,不亚于一场激战。黑暗中,锹镐叮当叮当地响着,人们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扬起的浮土在淡薄的星光下像笼着一团灰雾。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人人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挖到后来,“人人脸上汗水和灰土混在一块儿,都跟鬼脸似的。”再没有人害怕死尸了,他们像搬动麻袋一样把尸体拖来扔去,有时稍作喘息,便随意坐在一具尸体上……这天晚上,八连四班比较走运:挖沟时,有人从土下发现两根木头,据此估计可能这里有旧工事。于是就往里挖、掏,果然发现一截小坑道,后半截给打塌了。在这剩余的半截坑道里,他们找到了香烟和卡宾枪还有几箱子弹,显然是美国兵留下的。这半截坑道的发现对四班无疑是一个福音,大家可以勉强挤进去隐蔽了。连班长心里都踏实了,他长吁一口气,说了句:“妈的总算有个藏身之处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班的人能大部分完整地存活下来,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这个可以依托的坑道。天快亮了。四班战士们“膝盖靠膝盖地蹲在那半截坑道里,歇了一会儿。水喝光了,饼干难吞下肚,可为了明天能有力气战斗,大家还是在班长的命令下,强咽着饼干充饥……”陶园林说,在天亮前的那一段时间,大家挤在工事里休息,“没有人吭气,谁都在垂着头默默地想着啥,可谁也想不到明天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命运……”好在这种难熬的紧张等待时间并不长,据老兵况厚胜说,“好像还没抽完一根烟,炮就响了。”597.9高地位于上甘岭西南一公里,筑有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由第12军第91团第8连守备。2日7时许,美军对597.9高地实施破坏性炮击达两个多小时,随后美军第7师第31团及空降第187团各一部向该高地发起攻击。第8连依托坑道、防炮洞,采取小分队出击、逐次投入兵力的战法,打退美军4次冲击。12时以后,第8连又采取快出,快打、快撤和先打近、后打远、先打多、后打少等战术,打退美军两个营兵力的10多次攻击。15时以后,美军出动12架次飞机轮番轰炸,在10余辆坦克配合下,向第8连阵地又发起多路攻击。第8连顽强坚守、适时出击,在炮火支援下,将美军进攻部队再次击退,战斗结束。此战,第8连共击退美军20余次攻击,毙伤近千人。11月1日下午十六时,韩军终于攻占了10号阵地,但九十一团八连随即就有十多个战士跟着炮弹的弹着点冲了过来,一阵手榴弹,又把阵地夺了过去。十七时许,1号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伤员了,九十一团八连派出了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前去增援,一番苦战,将敌人打退,可也只剩下了朱有光和王万成两人,刚要整修一下工事,敌军又蜂拥而上,负伤的朱有光一跃而起,冲入敌群拉响爆破筒。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王万成也抓起爆破筒扑向另一群敌军,——他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第91团第8连第4班在纵深炮火有力支援下,机动灵活英勇顽强地作战,以轻伤3人的代价,创造了小兵群作战的范例。当敌人突入阵地后,战士王万成、朱有光以舍身杀敌的英雄气概,毅然冲入敌群,拉响并联的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保证后续部队恢复了阵地。11月2日下午4时,第29师86团8连丢掉了一号阵地,91团8连立即发起攻击收复了一号阵地。3日,九十一团七连接替八连投入作战,这天战斗非常激烈。11月1日,我第91团一个营抗击敌三个多营在飞机三十余架次、坦克四十余辆配合下向597.9高地2号、11号阵地的进攻中,我以榴炮五十门集中火力控制阵地前沿,以迫击炮三十门集中射击向我阵地前沿进攻之敌,步兵利用弹坑与石缝打击敌人,激战竟日,终将敌击退,毙伤敌达一千三百余名。11月2日凌晨5时,在300多门火炮的火力急袭后,韩9师30团2个营、美7师17团1个营、美军空降187团1个营和哥伦比亚营,共5个营兵力分多路向597.9高地冲来。这一天的战斗志愿军唱主角的已是12军31师91团,15军45师伤亡得打不动了。韩军还是老一套,端着刺刀集团冲锋。中国军队此时的炮火支援已十分猛烈了,而12军的战斗技艺非常出色,以小的代价大量杀伤了敌军。11月2日一天的激战中,联合国军共发动了40次攻击,却一个阵地也没有夺取。中国军队统计歼敌1500余人,自己伤亡190人。11月5日凌晨8时,134团4连丢掉2、8号阵地,当即被93团1营3连用2个排兵力,分别收复。至此,全部上甘岭阵地,为12军部队接管。老乡见老乡十一月一日,大反击开始不久,九十一团就投入了五九七点九高地的守备战。在此之前,团长李长生(山西翼城人)曾经到十五军军部和四十五师师部领受任务并听取情况介绍。“对他们军里、师里的情况介绍我不满足,他们都介绍部队英勇,敌我伤亡多大多大,教训不讲。当时我想,部队的英勇我知道,不用再听,报纸上都能看到嘛……我要到前边的团去,哪个团打我到哪个团去,了解真实情况。”李长生带着部分营、连、排干部到了四十五师一三五团指挥部。李长生算是很走运的,一三五团团长张信元和他是山西同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无话不谈。”于是,张信元给他讲了些掏心窝子的真话。“他说,这些话,我只能给你老乡私下讲:军长、师长都很急躁,你准备不好,他就让你攻,攻不下来就提头来见,你可千万得准备好呀……我们秦军长说了,我们反击下来,交你们九十一团守。”张信元这么一说,李长生心里有底了。李长生暗自思忖:“这进攻总要容易些,炮火摧毁,部队就上呗,可上去能不能守住,却是个难题。”为此,李生长把带来的两个营长、四个连长、八个排长都让下到一三五团的营、连、排摸情况,然后再把大家集中起来,提问题,想办法。身经百战又是文化人的李长生把团里领导进行了分工:李长生和政委张士诚坐镇,让参谋长赵金来在前沿组织前进指挥所,掌握火线指挥权;让政治处主任王靖海带政治处开设政治工作指挥所,专门对上下阵地的连队进行战斗动员、慰问奖励、宣传鼓动、请功记功。“哪个连队上去就给哪个连队动员,介绍先上的连队的经验教训;哪个连队下来,就及时整编。当时一个连一百八十多人,一天下来,伤亡一半多,剩的人能编一个排就编一个排,能编两个班就编两个班……”让政治处副主任李殿华到后勤处,加强运输指挥;让侦察股长带步谈机上去,“随时了解情况向我汇报”;让一营参谋长李二狗上去,哪个连队守阵地都由他亲临指挥。由于拟定一次只投入1个连作战,营里的干部也由团里统一分工使用。这无疑是结合实际,可以减少部队伤亡,大量歼灭敌人,并有利于持久作战的方案。抢筑坑道15军在上甘岭原来修的坑道,主要是为防原子弹而建,为保证顶厚而掘在山体中部;又未与野战工事形成体系,以致削弱了坑道战的效果;在前期战斗中增加了伤亡。不过、它也曾有助于15军在劣势情况下,白天转入坑道;夜晚再夺回表面阵地。黄昏5时许,8连开始以排为单位,分批次,每人拉开2至3米距离,分组分批向阵地鱼跃运动前进,于18时前,准时安全到达597.9高地。8连经过阵地勘察,决定以2排为第一梯队,坚守主峰;部署为2排4班坚守最前沿的9号阵地、5班坚守10号阵地、6班坚守主峰3号阵地。1排隐蔽在0号阵地残存的坑道内和附近临时挖出的防炮洞内,为该连的第二梯队,随时增援。第3排在4号、5号、6号阵地抢修坑道,构筑简易工事和防炮洞,以利隐蔽。为该连预备队。任务区分后,各班排分头熟悉地形,制定战斗方案;以先挖防炮洞、掩蔽壕、后构筑射击掩体、再修复残存坑道、挖堑壕、交通壕的顺序;突击抢修残存的坑道,构筑表面阵地简易工事和防炮洞,准备迎击敌人进攻。91团为了让8连养精蓄锐,以便迎接明天的战斗,将原准备打反击进攻作战的主攻连之一,3营7连,拉上去帮助8连抢修工事。晚上修筑,天亮撤回。构筑表面工事十分困难,经过半个多月的激战,阵地上已经没有完整的一棵树、一株草了,土层被炮弹、炸弹轰炸得向草木灰一样松软,垒不起来。随手抓一把碎土,就有两三小块发亮的弹片。山坡上布满弹坑,到处闪烁着火光,被炮火掘起的树根还在燃烧,尸体、断肢随处可见,北风吹过,一阵阵尸体焦臭和硝烟硫磺味使人赶到呼吸困难。战士们带上去的麻袋不够用,再运也来不及,于是战士们提议可不可以用尸体垒战壕?请示营里,3营领导答复说:"敌人的尸体可以,自己同志不行"。于是2至3个战士拖一具肢体和头颅都是残缺不全的敌人尸体,拖到构筑战壕的地方扔下,再去拖,像备石料一样备足尸体,然后就一层尸体一层土的往上码,码成1米多高,五六十米长的一道肉墙,究竟用了多少敌人尸体,谁也说不清......。被敌破坏的少量残存坑道里,既有我志愿军指战员尸体,也有敌人的尸体;个个都残缺不全,几乎没有一具是完整的尸体。坑道要进行清理和修复挖掘,由于战场上的现实情况,不允许、没时间、也无法将我志愿军指战员的尸体就地掩埋或运下阵地敛葬,只好将我志愿军指战员尸体,找个位置成堆码放,以腾出空间。而将敌人的尸体拖出坑道作为构筑工事的‘材料"。尸体的腐臭,加上坑道内大小便堆积的恶臭,当时坑道内的恶劣环境,可想而知。由于阵地上残存坑道不够屯兵,3营7连在主峰阵地的反斜面,距山头约10米处,连夜赶挖了3条能屯兵1个班左右的简易小坑道工事,以利屯兵。91团明确规定,按时挖好坑道,记大功一次。11月2日晚上四十五师步兵开始撤出597.9高地,到后方休整,光留下炮兵、通讯、观察、后勤机构,12军接手后,第一天,91团便首先在阵地反斜面距山头10米处,抢修了3条坑道,并逐步与野战工事联接;对守住阵地起了重要作用。团长李长生人很机灵,指挥打仗机动灵活。他发现主峰虽然还有十几个坑道,但有的坑道已被炸塌,主峰前方十几个守卫主峰的阵地,虽然有掩体和小坑道,但不宜多布兵。征得得李德生副军长的同意,李团长决定把我们九十一团十个连分十个梯队,每个连守一天,不管伤亡如何,撤下去休整,连长留下当下个连的顾问。这样布兵作战,既避免了敌人炮火杀伤,仗又打得连连取胜。在这样密集的炮火杀伤中,如何保存自己以便能完成任务,是首要的。91团8连先想到阵地上岩石己被打灰粉,根本垒不起工事。上阵前,8连先准备的1000条麻袋去筑工事也不够用,还临时就地取材筑起一道敌人尸体垒成的50多米长肉墙;但在敌进攻前第一轮火炮准备时就全被摧毁。8连4班是幸运的发现一条半截坑道,才保障了全班存活下来。取得以轻伤3人,毙伤敌400余名的战例,荣登当时的《人民日报》。作为百将团,九十一团的战术素养和作战能力确实比四十五师几个团要强很多,那就是不光是打得猛、不怕死,还要打的巧妙、打得有智慧、讲战术。首次敌人没有将阵地夺去11月2日8时,敌人首以8架"油挑子"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我军阵地,打破了上甘岭的宁静。片刻敌人对597.9高地展开了轮番猛烈火力攻击。以密集火力向我反复袭击,日内发射炮弹10万余发,陆续出动飞机100余架次,轮番轰炸扫射;出动30余辆坦克边开边打,其中8辆坦克开至山脚抵近射击;持续时间达2小时之久。我阵地上,硝烟弥漫,石土飞扬,抢修的地面工事被毁。从10时起,敌释放烟幕弹,掩护步兵接近。即以美军空降187团1个营、美军第7师31团1个营、30团一部、哥伦比亚营、南朝鲜第9师30团第1营、第3营;先后向我发起多路多梯次的猛烈攻击。敌先以2个营兵力,轮番攻击我主峰阵地群9号、10号、3号阵地。我第8连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与敌激战7个多小时,并采取小兵群"添油"战术、以及"手榴弹打空炸"的办法,歼敌1000余人,阵地屹立未动。战斗到中午12时,在主峰阵地上(3号、9号、10号),已经击退敌人15次冲锋。13时开始,敌集中炮火对主峰阵地,进行连续性的毁灭性轰击,并以12架飞机,对4号、5号、6号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力图阻止我后援。十余辆坦克也接近我主峰阵地,进行直接火力支援。敌步兵以2个多营兵力,成密集队形,向我主峰3号、9号、10号、及4、5号阵地结合部等多个阵地,反复进行波浪式的猛烈冲击。此时2排已有伤亡,10号阵地5班遭敌炮击伤亡半个班,3号阵地的6班长于均文挺身指挥5、6两个班继续作战。连长张林书命令第二梯队1排,分批次增兵,以小兵群"添油’战法、逐次加入3号主峰、10号等阵地的坚守,又连续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随后,8连预备队3排,陆续分批次投入战斗。与此同时,敌1个连兵力,由西南无名高地向我侧翼4号、5号阵地结合部凹地,施行迂回攻击,连续冲击8次,为我8连3班击退。战至下午4时许,敌人又纠集约2个营兵力,在十余架飞机轰炸和炮火轰击的掩护下,向我发动最后一次进攻,连续猛攻9号、10号及3号阵地。此时8连伤亡已经较大,91团指挥所,提前及时将7连1个班,补充增援到最前沿的10号阵地,与坚守9号阵地的8连蔡兴海4班,共同坚守住了最前沿9、10号这两个阵地。8连在我军纵深炮火强大支援下,战士们个个英勇浴血奋战,将敌人最后一波的梯次冲击,彻底粉碎,阵地岿然未动。坚守在最前沿9号阵地的第4班,战斗最为出色。9号阵地处于向敌斜面上,距离敌人鸡雄山阵地相距约400多米。该班巧妙利用弹坑,岩缝和残存的工事作为依托,分两个战斗小组轮番作战,采取"手榴弹打空炸"的办法,激战一天,仅以轻伤3人的代价,创造了小兵群作战的范例。该班在激战过程中,班长沈金来负伤,连长3次派兵增援,付班长蔡兴海均以"阵地无工事依托,兵多徒增伤亡"为由,要他们回去增援友邻作战,充分体现了我军战士不怕艰险、孤胆作战的大无畏精神和关照全局、关心兄弟部队的优良品质。4班9名战士,况厚胜、陶园林、高学良、李元万、韩道存、向太金、安文成,在副班长蔡兴海的率领下,在首当其冲的最前沿9号阵地上,利用防炮洞、半截残存炸塌被敌军遗弃的小坑道,挖开后保存有生力量,及时掌握敌人炮击和冲击的特点,适时以单兵或小组出洞进行狙击,利用弹坑隐蔽,用冲锋枪、手雷、手榴弹、爆破筒;击退敌人两个多连兵力的7次冲击,歼敌400余人。仅轻伤3人。创造了以小兵群近战歼敌的光辉典范。我91团8连1排隐蔽在0号阵地,既由该排1班一个战斗小组,战士王万成、朱有光、李世方三人,主动驰援友邻部队打阵地反击。李世方途中负重伤,王万成、朱有光攻上阵地后,分别先后拉响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保住阵地。激战一天后,8连175人,撤下阵地时,牺牲36人,其余负伤,仅剩30余人完好。这一天,经过7小时激战,击退敌人40余次冲击,毙伤敌千人。11月2日这一天,是敌我双方开始交战的半个月以来,首次敌人没有将阵地夺去,夜晚我无需组织力量反击的第一天。 31师91团8连,首战上甘岭,就创出了在白天全天坚守住全部防守阵地、寸土未失的辉煌战绩!当天晚上,三兵团首长王近山,亲自打电话到31师,并经31师指挥所转给91团:"你们打的很好,我代表兵团向你们祝贺,兵团决定通令嘉奖你们团,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发扬!" 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的电话,犹如一股无形强大的激励力量,迅速传遍全团上下。先发制人11月3日,南朝鲜军先后以3个营兵力向我防守阵地发动进攻。当日拂晓,敌人约1个连的兵力隐蔽的进到我9号阵地前凹地,对我进行袭扰。8时,敌人对我597.9高地进行了猛烈的、长时间的炮火准备。紧接着10时,南朝鲜第2师31团1个营分两路向我9号、10号阵地进攻,我7连以1个班逐次投入战斗,连续击退敌连续16次冲击。12时至14时,敌再次对我阵地进行炮火急袭后,以4个连兵力,分两路向我9号和10号阵地连续冲击7次,又被我击退。15时至17时,敌以2个连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向我9号10号阵地冲击;进行小型攻击8次,以掩护托运尸体。这时我7连已有较大伤亡,连预备队已用完,第91团当即命令第9连2排4班,以及1排,适时陆续分批增援7连战斗,粉碎了敌人当天的最后连续冲击进攻。这一天,91团7连在9连2排4班增援下,共击退敌人大小规模冲击35次,歼敌750多人。15军45师135团一位留下来当顾问的团参谋长,在望远镜里看到91团战士们英勇顽强、机动灵活的作战,不停的拍着大腿叫喊着:“解恨,解恨,12军的兄弟为我们报仇了!”自言自语的感叹:“多好的战士,多可爱的战士啊!”11月3日晚,9连奉命接替7连阵地。也同样效仿首战的8连"留顾问"办法,7连将副连长所带领2位排长、4位班长,留在阵地上当9连的顾问。这种"留顾问"的方法,对新上阵的分队,了解敌情、熟悉地形,实施正确及时的指挥,帮助甚大。1952年11月3日,上甘岭上的炮火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11月3日,美韩军又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攻击597.9高地。而31师91团在团长李长生指挥下,一个连一个连轮换着打,即减少了伤亡,又避免了指挥上的混乱。打到下午17时,美韩军伤亡数百人,被迫收手。经过数天的仔细观察之后,志愿军第12军31师第91团团长李长生发现了一个现象:敌人每天都是早上八点开始攻击。身经百战的李长生据此猜测,在这之前,敌人肯定在某处集结。当天夜里,他便派出侦察兵前去搜索。11月4日凌晨四时左右,侦察兵终于发现了敌攻击部队的踪影——一个营的敌人正在597.9高地南侧的一片树林里集结。九十一团六连防守阵地,侦察员发现了拂晓前敌人进攻出发前的集结地——一片小松林里集结着一个营的几百名士兵。侦察员将这个情况报告了九十一团前指的参谋长赵金来,赵金来立即电话告知团基本指挥所李长生决定先发制人,要求炮群对其实施炮火急袭。11月4日四时三十分,“喀秋莎”火箭炮团的二十四门火箭炮按照侦察兵所报告的目标方位进行了全团齐射,数百发炮弹顷刻间覆盖了敌人的集结位置。敌攻击部队伤亡惨重,只得重新组织兵力。这天,到10点钟敌人才开始炮击,敌军的进攻直到中午十二时才开始,而且攻击强度明显减弱。再次集中近300百门炮火对597.9高地阵地,进行地毯式轰击,并玩弄假炮火延伸的花招,企图诱杀我志愿军守军有生力量。我坚守分队9连,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在残存正被修复的部分坑道内和防炮洞、以及阵地反斜面,利用石岩隐蔽不出,躲避炮火,很少伤亡。12时至15时,敌人组织南朝鲜第2师17团1个营进攻我9、10号阵地,我第91团观察所及时召唤炮兵,山炮、野炮、榴弹炮构成的我战役地面炮兵群,即对敌实施准确、猛烈的轰击,配合步兵,痛快淋漓的杀伤歼敌300多人。15时至17时,敌人又从纵深调来2个连再次向我9、10号阵地冲击3次,当敌进至距我30公尺时,我步兵突然以短促火力、结合纵深曲射炮火力,予以打击,毙伤敌150余人。在下午4时多,敌军30余辆汽车载了约1个营兵力增援。我31师观察所观察到敌新的集结地后,又令喀秋莎火箭炮2个营发射了一个齐放,将敌人大部消灭。这些敌兵刚下车不久,即遭我远程大威力炮火的杀伤,残存剩余活下来不多的狼狈溃退逃窜。此日,我坚守9号、10号阵地的9连步兵分队,在炮火支援下,打退敌约2个营兵力、在飞机30多架次、坦克14辆和猛烈炮火掩护下分梯次向我发动的6次进攻,共歼敌450余名。该日的防御作战,炮兵老大哥部队立了大功!4日傍晚,德山岘31师指挥所根据我侦察分队对敌情动态通报的异常活动,判断敌在美大选之日,可能会有非同一般的较大动作。当即提醒91团调高警惕,严密防范,准备粉碎敌人新的更大规模的进攻。31师首长们研究后做出调整:拟继续调2个连换上阵地,其中用1个连作为预备队策应,加强防范、以备不测。随即将命令指示下达给91团。当日晚,第91团接师指挥所命令指示后,即传达师指命令给2营长杨水保,调该营第6连全部进入597.9高地主峰上的3、9、10号阵地和0、4、1号阵地;调该营第5连,进入5号和6号阵地;以备策应。炮兵大哥好团里的迫击炮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发挥的作用更大。团长李长生让集中十几门迫击炮,隐蔽在阵地后边,专打阵地前一百米的地方,敌人一进攻就打,经过层层炮轰,敌人伤亡就增加很多。二营营长杨水保就负责指挥这十几门迫击炮,随时根据阵地上的敌情,让迫击炮发言。杨水保并没有把迫击炮的炸点限制在我方士兵一百米以外,他说,“那些炮兵都是老兵,打得很准,离我们步兵三十公尺照打,还能保证炸敌人不炸自己人。”在十一月五日那天的激战中,五连一个战士坚守阵地,打到剩他一个人,杨水保说,“这时,炮连长观察到敌人上来了,离我们五连那个战士不到二十米了,炮连长问我打不打?我说打,十几门炮一齐轰,把敌人打下去了。后来才知道,五连那个孤胆英雄就是胡修道。”从杨水保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当时的五连新战士胡修道能在阵地上只剩下独自一人时,坚守阵地不退,大量杀伤敌人,最终保证阵地没有被敌人占领,显然,团里的迫击炮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步兵的英勇机智加上大炮的准确及时,使我们最后守住了阵地。”三十一师的作战科长枫亭这样认为。这一天的战斗最为激烈残酷11月4日整个夜晚,从晚21时起,敌炮兵持续向我597.9高地主峰阵地进行连续轰击,释放大量烟幕。敌方人员喧嚣,车辆马达轰鸣,活动十分频繁。并有步兵抵近我前沿阵地构筑冲击出发地掩体工事。敌人的无线电电讯信号也十分嘈杂,从呼号上可以听出有南朝鲜军第2师、第9师、美7师、美空降187团等。种种迹象表明,敌人要投下最大的赌注,竭力一拼;明天,91团将面临有一场硬仗,恶战、血战。11月5日,是美国的大选之日。45师撤防,据数据统计:15军参战上甘岭的战斗人员中,连级干部伤亡65%、排级干部伤亡89%、班级骨干几乎伤亡100%。筋疲力尽的45师,终于得以休整。至此,我12军31师全部接替了巩固597.9高地的作战任务。11月5日,刚成立的李德生五圣山前线指挥所,也即是第12军前指,就设在德山岘的31师师指挥所内。当天;李长林代理师长,向李德生副军长扼要汇报了31师所属各部队自参战以来的总体基本部署情况、91团战斗概况、当前战况和作战方案、战术指导、兵力部署、炮兵火力配置等情况。91团李长生团长,也赶到德山岘师指挥所,向李德生汇报了该团作战情况。当晚,12军前指召开作战会议,李德生副军长结合12军金城防御和91团经验,以及15军的情况。德山岘,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高地的正后方,靠近537.7高地方向。前面就是五圣山,91团指挥所就设在五圣山上。从那儿可以俯视上甘岭地区的这两个前沿阵地。李德生指挥所和31师指挥所在一起,设在背敌方一个南缓北陡的山梁上,指挥所坑道比较隐蔽。作战值班室仅一桌、一椅、一床、两部电话。5日当晚,31师根据12军前指精神,结合白天战斗情况,作出部署:以步兵91团1营1连、2连;接替本团5连、6连,防守597.9高地主峰周围3个阵地、以及主峰西北4个阵地。同时以步兵93团1营接替15军友军,守备主峰东北的3个(1号、2号、8号)阵地。凌晨3时,敌人集中了300多门火炮,30多辆坦克把597.9高地犁了一遍。在100余架次飞机的支持下,以六个多营的兵力,猖狂进攻40余次。11月5日拂晓,韩2师31团和韩9师30团的8个步兵连向山头猛扑。5时45分,敌第9师30团、第2师31团,分别各以1个营兵力的步兵分2路向我3、9、10号阵地,展开波浪式的连续进攻;用另外1个多连,向我0号、4号阵地迂回,企图分割我前后联系,连续攻击,战况空前激烈残酷。8时30分,第91团5连1排主力,开始分批逐次以小兵群"添油"战术,陆续投入战斗,与6连协同作战,连续击退敌人十余次冲击。9时30分,敌人增援2个营,在飞机、炮兵和20余辆坦克抵近我阵地近距直射的支援下,继续向我阵地连续猛攻,我及时增援5连2排分批投入战斗,又打退敌人数十次猛攻。11时30分至13时,敌人又增加1个营,用曲射化学炮,投掷大量燃烧弹,向我实施多路进攻,阵地被烧成一片火海,空气窒息,战况惨烈。我5连3排接踵投入战斗。我防御分队在敌人强大兵力的轮番猛攻下,虽然伤亡不断增加,有的排只剩下几个人,但斗志更加旺盛。他们巧妙的运用小兵群战术,单兵或小组与敌展开孤胆作战,将敌人放近到20米至60米的短距离,在以短兵火器与敌人实施近战,发扬了我军大无畏的近战优势;由于与敌人步兵几乎是纠缠在一起,迫使敌人炮兵火力不能直接杀伤我战斗兵员;在我短兵火器爆破筒、炸药包、莫洛托夫手雷、手榴弹"打空炸"的猛力和沉重打击下,致使敌人的步兵尸横遍野,始终不能冲上我军顽强防守的各个阵地。15时至16时,敌人再投入1个营的生力军,与前面的各个梯队,纠合凑在一起,以密集羊群队形,密密麻麻如蚂蚁一般,满山蜂拥而来,向我阵地实施最后一个波次的猛攻,妄图一举攻占我前沿9号、10号和主峰3号阵地。我6连与5连的勇士们,发扬有我无敌、人在阵地在的精神,发挥冲锋枪、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炸药包的威力,并充分利用布置在每个阵地两翼多处的轻、重机关枪火力点,组织火力交织覆盖侧射,终于将敌人最后一次总攻击,彻底粉碎!黄昏时分,出现了蔚为奇观的一幕:美空军一架"油挑子"飞机,在向我阵地俯冲时,差不多快接近山尖了,忽然这架"油挑子"飞机红光一闪,天空突然一亮,随着一阵奇异的爆炸声,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的火团,哗哗啦啦降下一堆带有汽油味燃烧着的金属碎片。原来这架美机与我军一颗炮弹相撞,顿时粉身碎骨!那些带着火星、发出尖啸声的残裂金属碎片,正好落在敌群中。12军91团第5连充分利用了迫击炮的威力,准确地轰击进攻敌军。迫击炮弹密集得像下雨一样,紧跟着韩军的冲锋部队打,连续打垮了敌人的数次大规模攻势。200多韩军冲上了3号阵地。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们沉着迎战。当敌军离阵地前沿还有三四十米时,胡修道奋力掷出几根爆破筒,班长也投出几枚手雷,炸倒七八十个敌人,其余敌军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长奉命调往别处阵地。胡修道等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敌军的多次冲击。这时,成群的敌军快要爬上左侧不远的10号阵地,情况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断地与战友滕士生带着手榴弹前去支援,打退了敌军。在滕士生负了重伤,敌军又有约两个营的兵力上扑来时,胡修道一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地把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炸,最终将敌军打退,守住了阵地。91团6连上阵地时140多人,真正完整未伤的战斗员,只剩5班长一人了,仍然守住了阵地。敌人如潮水般的涌来,我防守主峰各阵地的91团6连,顽强坚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疯狂攻击。6连在敌人第一轮强力的连续不间断猛攻冲击下伤亡很大。胡修道有幸目睹了一个战场奇观:一架敌机俯冲下来,跟一发榴弹炮弹碰到一块儿了,刹那间,一片红火闪亮,像太阳爆炸——飞机在空中炸了,炸得七零八碎,满天飞的都是碎铝片子。那碎铝片子在阳光里闪闪发亮,就像满天的雨落下来,好像就要落到你的头上……榴弹炮打飞机,这个镜头你在哪儿也看不到!对于这件事情,三十一师作战科长枫亭得到过观察员的报告,据他回忆道,“十一月五日那天,战况最为激烈,那天是一九五二年美国大选的日子,新总统在那天产生,艾森豪威尔取代杜鲁门。这一天,敌人集中优势的炮火、坦克攻击五九七点九高地,出动了哥伦比亚营和空降一八七团,从清晨一直打到下午五点多钟。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敌人出动八架飞机轮番俯冲,压制我方步兵,其中一架F—86飞机正与我地面榴弹炮相碰,时间是当日上午十时左右,飞机被炸得很碎,看不到完整的残骸。因为当时阵地上没有高炮部队,加上飞机炸得粉碎,因此可以肯定是飞机与我榴炮弹相撞,但搞不清是哪个炮群打的,是炮二师的,还是炮七师的,谁打的搞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不是有意识打的,完全是一种巧合,飞机正巧撞上榴弹炮,炸了个粉碎,毫无疑问,这是世界战场的奇观——榴弹炮打飞机,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只有在上甘岭战斗中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才会有幸亲眼目睹这种奇观。”胡修道就是这九死一生的幸存者。胡修道在迫击炮的支援下,孤身用手雷、爆破筒和冲锋枪接连打退敌人41次冲锋,一个人歼敌280余人。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过10个小时的激战,在我军战役炮兵群炮兵火力准确杀伤敌人的强有力配合支援下,我91团步兵先后击退敌42次冲击,歼敌2000余人。我6连和5连也一共伤亡214人。6连上阵地时全连有140多人,下阵地时只剩下16人,其中轻伤员12人。战况可谓残酷惨烈!我91团参战以来,以这一天的战斗最为激烈残酷和壮观。前所未有的遭遇到敌人集中高达6个营、另加近2个步兵连兵力的猛烈疯狂集群式进攻。这也是上甘岭整个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天!敌人使用兵力做多的一天!中国军队的后方支援炮火也猛烈压制联合国军的进攻,在双方炮火最激烈的时候,出现了炮弹凌空相撞的情景。一架支援美军冲锋的强击机在低空飞行时,与中国军队发射的一颗弹道很低的榴弹炮弹相撞,炸开了满天火红的碎屑,一时成为战场奇观。这天,打到下午15时,联合国军停止了进攻。当日夜,12军31师93团1营拉上了597.9高地和91团共同进行防卫,92团也接替了15军45师在537.7高地北山的防务,至此,英雄的15军45师胜利退出了上甘岭战斗。第91团在连续4天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先后与敌4个团作战,(美军第31团、美军空降兵第187团;南朝鲜军第30团、第31团)。击退敌1个连至1个团兵力的50余次冲击,毙、伤敌4200余人,俘敌1人,我伤亡600余人,阵地寸土未失。15军首长11月5日通报,表扬第91团,并对第31师表示慰问。15军通报中说:“第91团连续激战,先后击退敌1个连至1个团兵力50余次反扑,阵地岿然未动,部队英勇顽强,战术机动灵活,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第31师仓促投入战斗,人地两生,情况不熟,后勤运输、通讯联络诸多困难。但该师毫无难意,且十分照顾第45师之疲劳,动员师团直属部队解决运输力量。该师部队英勇顽强,各级干部指挥灵活,他们的战斗团结精神,实为我军模范”。同一天,中朝联合司令部首长,也对夺回和坚守597.9高地的31师所属部队,进行通报表扬,特别指出:“11月2日的坚守,伤亡小,胜利大,这样打下去,必能致敌死命”。李德生回忆:上甘岭前沿阵地狭小,敌人炮火空前猛烈,上去的人越多伤亡越大,但又要守住阵地,掌握敌情,随时准备击退敌人不同规模的持续进攻,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91团比别的部队有更多的优势。在一年金城防御作战中,他们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坑道战、阵地战经验,基本掌握了敌军攻防规律,并且组织全团班以上战斗骨干集训,请战斗英雄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介绍消灭敌人的经验,所以到上甘岭看了敌人进攻和作战后,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对战胜敌人充满信息。根据几天来观察到的敌人活动规律和上甘岭地形特点,团里果断采取了十分特殊的、适应当时当地的战斗部署: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劲。全团9个步兵连,从五圣山到最前沿,一条线排成9个梯队,使师、团控制了充足的预备队,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以对付敌人的持续进攻。不但师、团如此,直到最前沿的战斗小组,也通常是战斗小组长带一人守阵地,掌握一个战士在后面补充。这样富有创造性的部署,使敌人猛烈炮火袭来时,我阵地上人员稀少,避开了敌火车优势,伤亡不大;而当大批敌人涌上阵地时,我军炮火、冲锋枪、机枪和手雷、爆破筒等又发挥了重大作用,给敌以毁灭性打击。这一天,3号阵地也打得很艰苦!新战士胡修道第一次上战场,打退敌人大小冲击41次,创下一人歼敌280多名的战绩;荣膺朝鲜金星英雄称号。11月5日以后,敌人再也无力对697.9高地发起大规模进攻,91团和93团担负起了该高地的防守和恢复工事巩固阵地的任务。到11月30日,共26个昼夜,他们在敌火下昼夜突击,抢修了坑道24条,长131米,掩蔽部19个,避弹坑17个,交通沟1200米。31师91团于11月1日晚18时,接防上甘岭的597.9高地7个阵地,11月2日又收复被15军当场丢失的1号阵地,采用每个连打一天的“车轮战法”,以5个连兵力,用“小兵群零添油”的巧妙战术,顽强防御作战4天,表面阵地寸土未失!我91团以伤亡664人的代价,歼敌4200余名,与美军和伪军共4个团番号的部队(美7师31团、美空降187团、伪军30团、伪31团),连续作战4天;终于以胜利的战果,夺回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场主动权!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被授予“金星英雄”称号、包括彭德怀在内,共12人;12军占3人。敌人伤亡惨重,无力再战!迫敌截止5日之后,基本停止了对597.9高地的大规模攻击,迅速扭转了恶化的战场局势,我志愿军终于取得并牢牢控制了战役的主动权。反击北山537.7高地北山,在上甘岭村的的东南、597.9高地的东北,与597.9高地隔谷相望。它的制高点低于敌人占领的537.7高地主峰南山,主峰南山的敌人居高临下,沿着山梁可直达北山的7、8号阵地。537.7高地北山的制高点稍后向右是一个较大的突出部。15军以537.7高地北山为核心,依托大小山头和突出部构筑了9个阵地,原是安置了1个加强连兵力防守。制高点正南方突出部位是3号阵地,西北方是2号、1号阵地,9号阵地在2号阵地西南的突出部上;沿制高点向东北的山梁上依次是4号、5号、6号阵地。7号、8号阵地在3号阵地东南的向敌斜面上。537.7高地北山的东北方向不远,是敌占领的注字洞南山,敌人从这里可以观察537.7高地北山的左翼和纵深,并可以用大口径机枪和炮火控制,对我防御和后方运输威胁很大。11月11日,12军31师92团在炮兵209团24门火箭炮和战役炮兵群的70门山、野、榴炮,以及20门迫击炮强大火力的支援下,攻坚反击537.7高地北山作战,迅速收复15军丢失的全部阵地,全歼守敌。91团:实际参加战斗的分队为:8连、7连、9连、5连、6连。 第91团1营1连、2连、3连; 2营4连这4个连,还未动用正式参战;仗就基本打完了。随后由1营所属各连,担负以主阵地为主的3、9、10号、以及7号、0、4、5、6号各阵地守备任务。93团:1营3连2个排,仅参战5日上午至下午的白天战斗。该营2连,于11月12日晚,接防3营9连攻下并收复的11号阵地,战至20日止,再无战斗。该营1连、未动用正式参战;随后续接该营2连,担负1号、2号、8号、11号阵地的守备任务。93团:3营9连,为收复11号阵地反击作战分队。此后,31师为了锻炼部队;将前期未获任何战机参战的91团2营4连,以及1营1连、2连,共一个营的兵力;全部换下106团1营(该营伤亡较大),配属给34师106团作战;91团2营4连,于12月7日接替106团5连;防守537.7高地北山6号、5号、4号阵地,在12月13日的一次战斗中,打退南朝鲜军第9师2个连5次冲击,歼敌180余名,俘敌排长1名。该连是12军于12月26日晚,遵照三兵团作战部门命令,将537.7高地北山阵地,移交给15军的最后一支上甘岭参战分队。11月5日,中朝联合司令部首长,对坚守597.9高地的31师所属部队,进行通报表扬,嘉奖令中特别指出: "你们则高度发挥了坚韧顽强的战斗作风,愈打愈强,战术愈打愈灵活,步炮协同愈打愈密切,战斗伤亡则逐渐减少,特别是2日的坚守,伤亡小,胜利大,这样打下去,必能致敌死命"。太原中学毕业的李长生上甘岭先后打出了三个英雄的八连。最着名的是第一三四团八连;还有个炮九团八连;再一个就是第九十一团的八连。十号阵地的夺回。正是在在九十一团八连的支持下,汪洋带着他们恢复了阵地,将敌人赶下了我军阵地,九十一团八连的将士们来得相当的极时,这时汪洋才知道原来由于第四十五师打得相当艰苦卓绝,战斗力一再消耗一空,为了更好的保卫第四十五师的战斗成果,志司决定上甘岭阵地由十二军第九十一团接防,第四十五师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可以光荣凯旋了。说起十二军第九十一团,汪洋可知道这是一支充满了荣誉的队伍。战斗在上甘岭当时第九十二团的团长叫李长生,山西人,中学时就是牺盟会会员,不久又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是一位革命老同志了。他从太原中学毕业后,被党组织包送到延安抗大参谋队学习,在第十二军的几个团长中,他是文化程度最高的,有名的知识分子。有文化打起仗来就不一样,知识可以使人在战争中保持理性,头脑清醒。应变自如。一到上甘岭,李长生就发现一个山头上混杂着几个,甚至十几个连队的官兵,容易造成指挥系统紊乱。为避免多建制投入防御的混乱,他决定将第九十一团的九个步兵连编成九个梯队,采用“车轮战法”,一个连接一个连上。不管这个连伤亡是大是小,打一天就撤下来换上第二个连队。前一个连连长留下当顾问,介绍高地上的敌隋,地形,打法,然后随第二个连撤下来,而第二个连的连长留下,给第三个连当顾问;各连依此类推下来。因而,第九十一团在597.9高地上,始终打得井然有序,接过汪洋他们的阵地后,随美一八七空降团怎么攻,阵地始终都掌握在我军的手中,第九十一团在战后一致得到志司的嘉奖,打出了威名。李长生战时潇洒,战后亦得意过,是志愿军里面难得一员儒将。1957年他被选送到苏联伏洛希洛夫军事学院外国系深造。学习高级指挥,当年毛泽东访苏,他作为留苏学员代表,到机场迎接领袖,还有幸与领袖亲切的交谈和握手。接着李长生团长还等到了老上极彭德怀将军访苏,并且受到了彭德怀将军的亲切接见。为欢迎中国的国防部长,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大宴会厅设宴款待,李长生再次作为学员代表受到苏方邀请。那天晚上,赫鲁晓夫亲自迎候到华灯煌煌的宴会厅外,与赴宴的中国客人挨个握手,可以说对老毛子自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甚至后来的改革开放,李长生团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有幸在那个时候,在朝鲜战争中履立战功的李长生成为了宴会上的焦点,当时在场的中外记者如云,镁光灯不停地闪动。佩戴上校军衔的李长生魁伟轩宇,其貌堂堂,格外惹眼,抢去的风头甚至能和彭德怀将军有得一拼。甚至在第二天的《真理报》上,除了彭德怀的照片,还特意选发了一帧李长生与赫鲁晓夫的握手照片,有李长生团长后来的话说,老毛子身上的味道挺大,而且手上还汗渍渍的。但后来没想到的是,正是与老毛子握手的这张照片给李长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文化大革命”一来,就是这张照片给李长生带来“赫鲁晓夫忠实走狗”的厄运。大会批判,下放劳动,开除党籍……除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那两年,李长生稍微轻松一些以外。十几年没过过顺心日子,已经向他展露出的无量鹏程,就这样被政治运动断送了。最后的十几年,李长生将军就闲居在南京新街口地段上一所国民党时期的破旧宅第里。当年上甘岭上的那员骁将,如今垂垂老矣。与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顽强抗争了多年的李长生,穿着套宽松便服,魁梧的身躯像片枯萎中的秋叶,蜷缩在一张圈背旧木椅上听收音机。一条绢白的三角巾从脖颈垂挂下来,托住他麻痹的右臂。必须离开桌子时,老人得先吃力地站起,原地捣腾上几十步,将半朽蚀的地板踩得山响,才能平衡住不听使唤的双腿,然后拄根拐杖,步履维艰地蹒跚而行。暮年怆凉。但是这位老人的生命,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曾灿烂过。这虎将赵金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赵金来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防御和上甘岭战役。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赵金来所在的12军91团,远离本军建制,最先配合和支援15军并投入上甘岭战斗。作为91团参谋长的赵金来是12军第一个登上上甘岭597.9高地表面阵地指挥作战的团职干部,也是上甘岭表面阵地上的最高指挥员。1952年10月20日,鉴于战事需要,我军决定调91团到平康以北地区,作为44师之二梯队。12军军长曾绍山通知转告91团团参谋长赵金来,速带全团火箭筒分队于10月23日前赶至15军指挥所道德洞领受任务。随后,三十一师师领导对91团团领导干部作了明确分工,赵金来负责率领作训、通讯、侦查、炮兵四个参谋,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班,赶到前沿第一线阵地,开设“前进指挥所”,靠前加强指挥,无论91团哪个连队上阵地去作战,都由赵金来同志直接把关、直接指挥落实到每一个连队。1952年11月1日上午,15军军长秦基伟打电话通知91团:令你团投入战斗,接替45师135团597.9高地的坚守任务。91团奉命于11月1日下午登上597.9高地,接受坚守597.9高地的作战任务。赵金来在597.9高地6号阵地的一个小山坡上开设了团前进指挥所,从这里可以观察到各个阵地的情况,非常便于指挥作战。当时他带了两部步谈机,一部和炮兵、团基指联络,另一部和前沿各阵地联络,随时组织炮火支援和根据情况向阵地增兵。当时正值美国大选期间,美军迫切希望攻下上甘岭为大选“献礼”,动用美军七师第31团、美军空降兵第187团;南朝鲜军第30团、第31团向597.9高地发起多路,多梯次的猛烈进攻,炮击十五万发、出动飞机百余架次配合作战、投弹百余枚、扫射50余次。但597.9高地在团参谋长赵金来和91团参战官兵四天四夜的坚守和鏖战中,固若金汤、坚不可摧。91团在上甘岭战役中,先后与敌人5个团的兵力作战,击退敌一个排至两个营的轮番冲击104次,歼敌4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阵地寸土未失,取得了597.9高地的最终胜利,为上甘岭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6日,美第八集团军新闻发言人向新闻记者坦言:“美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确实失败了。”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专门打电话给91团前进指挥所:“你们打得很好,我代表兵团首长向你们祝贺,兵团决定通令嘉奖你们团。”15军领导在战后也表扬91团:“第91团连续激战,先后击退敌1个连至1个团兵力50余次反扑,阵地岿然未动,部队英勇顽强,战术机动灵活,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第31师仓促投入战斗,人地两生,情况不熟,后勤运输、通讯联络诸多困难。但该师毫无难意,且十分照顾第45师之疲劳,动员师团直属部队解决运输力量。该师部队英勇顽强,各级干部指挥灵活,他们的战斗团结精神,实为我军模范”。1970年,赵金来担任十二军副政委,1975年改任副军长,在副军职职位上工作十四年,1983年因身体原因离休。浴血鏖战上甘岭——访战斗英雄胡修道著名作者杨朔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的结尾处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不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创造了一个人一天之内击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的奇迹。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记者来到文化名城徐州,寻访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金星英雄。谈起昔日那惊心动魂的一幕,胡修道仍显得十分激动。老英雄深情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1952年11月5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发动了上甘岭战役中最猛烈的进攻,攻击的重点就是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周围的大小山头构筑了12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负责坚守3号阵地。由于是第一次与敌人真枪实弹地干,年轻的胡修道起初还有些心跳。当敌人第一次向阵地冲来时,胡修道紧握爆破筒的手渗出了汗水。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班长一声令下,胡修道就没命地往敌群中扔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胡修道风趣地说:“多年来,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在当时,志愿军的供给艰难,弹药常常比生命还宝贵。不久,两个多排的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四散逃命。在当时,为了让新战士尽快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了“一看、二打、三带”的方法,即由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上阵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边指导;第三次或让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带着新兵打。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和滕土生就成了“老兵”了。班长就被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们俩又连续击退了几个排的敌军多次疯狂反扑。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儿,这时,连指挥所传来紧急战报: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这时,连长朝他们一挥手,他们立即又突破敌人几道火墙,来到10号阵地,发现守在10号阵地上的只有一个已经挂了彩的战士,而旁边的0号阵地正是几天前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地方。带着一腔怒火,胡修道和战友又击溃敌人的多次进攻。这时,排长郭三旦向他们匍匐过来支援,可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死也要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排长牺牲了,负伤的战友滕土生又被调走执行其他任务,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正当胡修道感到身体极度虚弱,准备停下来啃两口馒头时,正前方一大群敌人又蜂拥而至。胡修道炸雷般地吼了声:“还我排长!”兜头就是一阵手榴弹。扔得正酣时,几个战友过来支援,说:“连长命令你速回3号高地!”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把坦克开了过来,几百门火炮齐射过来,头顶上的飞机开始狂轰乱炸。胡修道依靠着所剩不多的弹药,在3号、10号高地间来来回回地打,竟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阵地上没了一点声响,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等待着敌人最后的挣扎,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老英雄平和了一下情绪,又接着回忆——黄昏的时候,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胡修道扔完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手雷后,抓起自动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随着这一声怒吼,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杀声。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人再次溃逃,战斗胜利结束了。老英雄说到这里,眼睛湿润了。他动情地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强大的侵略者,我的许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大的荣誉。我们要学习英烈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业绩,把国家建设好、保卫好,以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三、李德生回忆三十一师到上甘岭1952年10月14日,敌人动用美7师、南朝鲜军2师,7个营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6路向金化北面,五圣山前沿我志愿军15军4 5师135团两个连的阵地,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这一天,敌人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炸弹,阵地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这两个连的干部战士依托坑道,与敌激战,予敌大量杀伤,当夜幕降临时,又配合反击部队夺回了表面阵地。这就是上甘岭战斗第一天的概况。敌人攻击的我军阵地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阵地当中,有个小村子名叫上甘岭,战役因此得名。敌人为什么在朝鲜漫长的战线上,选择五圣山南麓这两个阵地发动进攻?这是因为,五圣山是我中部战线的战略要点,主峰高1051.3米,地势险峻。向西,为我中部战略要地平康平原的依托;向东,扼控着金化通往金城地区的敌人输送补给的交通干线。在五圣山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敌人金化地区几十里纵深阵地。五圣山前面的597.9高地和537.7北山,突出地?入敌人中线地区。597.9高地与敌人占领的鸡雄山北南对峙,中间仅隔一条公路,可俯瞰敌人西南面阵地;它由3个小山头组成,合并成三角形,最高峰在南面,美7师就称这个阵地为“三角山”。537.7北山的位置更重要,是我军防御要点,直接卡住敌中线连接东线,金化到金城的唯一大公路,严重威胁敌人运送兵员和物资。在我军开展冷枪冷炮袭敌运动中,过往的敌人和车辆,成了活靶,被这座山上的部队杀伤800多人,因此,敌人惊恐地称呼此山为“狙击兵岭”。说这段路是通向上帝的“天梯”。这两个山头,早就成了敌人的眼中钉,一心想“拔除”。这两个阵地向敌方突出约12公里,受敌西面阵地、南面鸡雄山和东面注字洞南山三面火力夹击,对我防守极为不利。敌人认为如果打起来,山下有很好的屯兵场所,宽阔的火炮阵地,顺畅的交通保障,如以压倒优势的7个营兵力,猛烈的炮火支援,定能轻而易举地攻下这两个前沿阵地。敌人的野战司令官们估计:仅用美7师和南朝鲜2师几个营,5天时间,伤亡200人,即可完成这一使命。敌人的最终目标是在攻占上述我方的两个前沿阵地后,进而夺取五圣山,改变整个朝鲜战局。在发动这次攻势前,美7师一个团接防南朝鲜2师一个连防守的鸡雄山阵地;美军40师从南面的加平,调整至紧靠金化的芝浦里、云川里地区;美军 3师也调到铁原西南。一切迹象表明,上甘岭地区即将进行的一场战斗,将是一场大战、恶战。开始争夺597.9高地和537.7北山的战斗,仅仅是序幕。但我军将坚决地将敌人赶回出发地,寸土不让,使敌人的一切阴谋、梦想化为泡影。这就是志司、兵团首长和第15军领导的决心。当时,我12军在上甘岭以东的金城地区担负防御作战任务,距上甘岭不远。自10月14日起,即可听到上甘岭的隆隆炮声,上级不时传来战报,我们密切注视着友邻阵地上兄弟部队战事的发展。上级决定,至11月初,我军完成金城防御作战任务后,将撤至谷山地区休整。10月20日,3兵团电报通报了上甘岭激战7昼夜,毙伤敌80 00人以上的战况;同时指出敌仍不死心,又将美空降187团、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陆续投入战斗。兵团命令先将我12军31师91团,调平康以北地区,作15军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曾绍山军长同我们研究后立即命令31师91团团长李长生、政委张士诚来军领受任务。曾军长代表军党委交代任务后说:“你们要当好12军的代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指到哪打到哪,要虚心学习15军的好经验,同时也要运用金城防御阶段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把仗打好!”李长生1938年参军,在延安抗大学习过一年半的参谋业务。抗日战争胜利时,我担任太行军区769团团长,李长生是2营营长,作战勇敢,指挥灵活。到朝鲜后,在金城防御作战中, 91团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比如8连2班在坚守920高地时,班长张象山用兵巧妙,敌人上来一个排,他只用一个人顶,上来一个连用一个小组打,而在火力分配上则以多胜少,充分发挥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的威力,一个班抗住了敌人两个营兵力的进攻,歼敌400多人。2连7班班长李经盛率领全班坚守坑道1 0昼夜,抗住敌人100多次进攻,主动出击20几次。这些经验,不但在全军推广,而后还在《人民日报》作过详细报道。我们军里几位领导决定派91团率先去上甘岭作战,就是考虑到这个团的作战特点,坚信他们一定能打好。曾军长还嘱咐李长生要做好思想工作,部队已接受换防去后方休整的任务,现在突然要投入作战,而且是激烈的战斗,思想上要转好弯子。李长生坚定地说:“我们是老红军团,一定完成好任务!”曾军长又问:“明天部队就出发了,还需要什么?”李长生想了想说:“只要求给一点新兵。”曾军长立即给了91团1个新兵营。李长生对战斗的激烈程度是有充分估计的。第二天,他带着3个营级干部、4个连长、8个排长,先坐车提前出发了,部队随后步行出发。上甘岭的炮声,仍然日夜不停。各种迹象表明,敌人这次精心策划的攻势,不打出结果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受到严厉的打击,也是不会轻易退却的。我们军的几位领导同志已作了全军都开往上甘岭与敌人决战的思想准备。10月26日,军指示各师、团:在撤离金城防区向谷山开进中,必须加强与军师无线电联络,随时准备返回前线投入战斗。继91团之后,92团、93团也相继接受了去上甘岭参战的任务,开赴前线。这时,曾军长接到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的电话,要我立即去兵团接受任务。军部正在向谷山转移途中,离兵团部不远。我带着作战参谋张军到达兵团部,见到了王近山司令员和杜义德副政委。他俩早已等着我,见面后,没讲几句话就立即到作战室介绍情况。王司令员指挥作战一向从容,可今天却显得有几分焦急。他对着地图,边指边讲:“上甘岭地区形势十分严峻,敌人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力、火力,向五圣山前沿疯狂进攻。15军能投入的机动兵力已全部用上,但敌人的攻势仍未减弱,还在不断补充兵员。这一地区的战斗,已发展成为战役规模,敌人的意图是战略性的。从各方面情报看,敌人在后期,还将投入更大兵力向我进攻,战斗将更激烈残酷。”“我们的决心是坚决守住上甘岭,寸土不让!前沿阵地一丢,敌人会乘势攻占五圣山,从我中线突破,那将使整个朝鲜战局改观,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把敌人消灭在最前沿,不准它前进一步!每一个阵地上都要和敌人反复争夺。在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要十分注意研究敌人的进攻特点,讲战术!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以重大的杀伤!”杜副政委着重讲了要很好地向部队讲清这次战役的意义,做好思想工作,转好弯子,准备从休整地区返回前线投入战斗。最后,王司令员以十分坚决的语气嘱咐我:“12军现已调为兵团的战役预备队。全军同志从上到下,要准备全部投入战斗。战斗将空前激烈,要准备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那样,一个战士,从开始打到结束时指挥一个连队作战 !我们正在上报,准备在15军统一指挥下,成立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你负责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15军所属的部队;炮兵由炮7师师长颜伏负责指挥。你们要注意协同。”“战斗情况及时直接报兵力团,也要报15军军长秦基伟,仗是在他们阵地上打的,要听从他们统筹调动指挥,相互搞好团结。”我当即表示:坚决执行兵团命令,指挥好前线的战斗。随即我们研究了兵力的使用。尽管31师已全部拉上去,恐怕还不够,要再抽调强有力的师团增援!王、杜首长对12军的部队是很熟悉的,决定将34师、35师的主力100团、106团、103团也全部拉上去,和敌人展开决战!并由兵团下达了部队调动命令。从兵团部出来,我对作战参谋张军说:“你立即带上命令,截住已经向谷山转移的部队!3个团正在朝后方走,多走一天,就远离前线一天。你坐车追,尽快截住他们!”后来才知道,张军拿到命令后,不顾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日夜赶路,截住了100团。随后他又乘摩托车去找103团。车开得太快,途中连人带车翻到沟里,幸好没负重伤,他爬起来,又乘车往前飞驰,终于截住了103团。106团则是由军部另一作战参谋章昭勋截住的。3个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停下,马上进行动员,星夜向上甘岭战地前进。我回到军部,向军里几位领导传达了王司令员交代的任务及部队使用情况后,立即出发去上甘岭。到了15军,见了秦基伟军长、谷景生政委及45师崔建功师长,听取他们介绍10几天来的战斗情况和经验教训,对敌我攻防特点有了大体了解,随即驱车继续前行。我乘坐的吉普车离前沿还有五六公里,就进入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敌人的远射程炮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对我纵深进行轰击,企图破坏我后方人员物资的运输,一路上弹片横飞。夜间敌机投入照明弹,把沿路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强击机就对公路沿线目标进行轰炸扫射。即使这样,我军运送弹药物资的车辆、人员,仍络绎不绝地从我身边经过,奔向前方。根据战况,明显看出,敌人的攻势并未减弱,火力仍然十分猛烈,兵员不断增加,从番号上看已知当面敌人是4个师,陆空火力已深入我纵深几十里。这样大的规模,岂止是为了前沿两个连的阵地?我前沿阵地已打成一片松土,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战士们反击上去如何存身?仅存的几条小坑道里缺粮、缺水、缺弹药,敌人占领表面阵地、封锁坑道口,我方人员进不去出不来,如何解决吃喝、保持体力、补充弹药?前沿到纵深几十里地翻山越岭,敌人飞机、大炮层层封锁,如何保证物资往前方运输?阵地上的电话线经常被炸断,如何保持通信联络?反击时炮火如何配合?反上去怎么才能守得住?人多了会遭杀伤;人少了又怎么守?要想扭转被动局面,夺回前沿阵地,牢牢地站住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汽车上到山顶,快到德山岘前线指挥所那段地区,公路特别难行,一条马蹄形的简易公路绕向山北坡的指挥所坑道。各种大小车辆都拥在路上往前走,十分拥挤。一次,敌人一发炮弹打来,就炸毁了4辆车。白天,敌人的炮兵校正机在头上盘旋,指示目标。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才行!德山岘指挥所前面是五圣山,团指挥所就在五圣山上,在那里可以俯瞰两个前沿阵地。军前指和师指挥所在一个狭窄的坑道里。地方很小,每天和衣而卧,参谋、警卫员就睡在地上,吃饭只能到洞外蹲着吃,敌机来了才进去。旁边的作战室也十分拥挤,大家紧张工作,但井井有条。我到达前指的当晚,马上找31师的领导了解情况。这时,该师指挥所有31师政委刘瑄、副师长李长林、参谋长林有声、政治部主任李宝奇,当时敌人进攻的重点是我右前沿的597.9高地。我打电话到团指挥所,询问先期到达的91团团长李长生战斗准备情况,电话上难以说清,我要他来指挥所详细汇报。李长生入朝后,很注意总结同美军和南朝鲜军的作战经验,所以,面对当前相当严重的敌情,十分沉着,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对这一点,我特别满意。他到前线后,亲自和15军135团团长,坦率地交谈了前阶段战斗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从山上观察了阵地。他又命令同去的营连排干部,下到前沿与同级干部对口交流经验,还在适当位置观看友邻对敌战斗的实况,从中研究敌人进攻特点,及战斗中应注意的问题。经过3天深入第一线的调查研究后,李长生将干部们召集回来摆问题,想对策。大家认为,前面打得很苦,阵地上工事都摧平了,但关键是供应问题,只要团里能保证枪炮有弹药、人能吃上饭、喝上水,就能打胜仗!李长生的汇报,也是从谈问题开始的。我和师、团的同志采取军事民主的办法,一面听问题,一边研究解决办法。第一,解决弹药运输的问题。15军原来的弹药库,离前沿四五公里远,按平日防御阵地的小型战斗,消耗弹药不多,是可以应付的。但这次敌人持续猛烈进攻,前沿需要弹药的数量非常大,敌人动用了大量远射程炮火和飞机,从前沿到我阵地纵深几十里,层层火力封锁,越往前封锁得越紧。通向前沿没有公路,全靠人力长途运送,又远又累。在运输部队中,有的战士累得吐血,到了前沿,连跑步通过封锁线的力气都没有了,造成很大伤亡,弹药还供应不足。有时一个营作战,需两个营运输弹药。大家想出分段运输的办法。山后面,用汽车运。再往前,从团后勤到营到连,每50米为一段,分几个人专门负责,沿途挖若干猫儿洞,藏放弹药,利用敌人炮火间隙,快步往前运送。由于路程短,往回走的时候可以恢复体力。这个办法效果很好,实行后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基本保证了前沿作战有充足的弹药。我们的支前运输队伍是庞大的,后来发展到1300多人,而且还有20辆汽车,用于从德山岘到水泰里之间,敌人炮火封锁最严密的短途地段,在硝烟、弹片中日夜不停地往返奔驰。由于阵地上硝烟尘土弥漫,挡住了视线,进攻的敌人随炮火跟进,炮火一停,敌人已冲到跟前。步枪单发射击,已失去作用,在前沿都是用冲锋枪、机枪、手榴弹和爆破筒。打到后来,阵地上全成了虚土,手榴弹投出去都给埋在土里,只好投空炸,所以最起作用的是手雷和爆破筒,后方就尽量供应这些武器。这种情况的改善,大大增强了部队对敌人的杀伤力。从试行一周后两个阵地部队的实力统计,就很能说明问题。597.9高地零号阵地:91团1连1排38人。步谈机一部;轻枪枪2挺,子弹4000发;冲锋枪12支,子弹6000发;手榴弹236 0枚;手雷106个;爆破筒73根。5号阵地:91团1连2个班31人。轻机枪1挺,子弹300发;冲锋枪8支,子弹5000发;手榴弹1760枚;手雷500个;甲种手榴弹35个;爆破筒70根。以这样的实力,火力,一个阵地对付敌人两个团的进攻都没有问题。从以上数字不但能看出我军条件的改善,而且可以看出上甘岭战斗与以前历次战斗不同的特点。第二,解决吃饭问题。前阶段作战中,每个连队一个伙食单位,以致在分散的阵地上,被敌人封锁隔离的战士,独立作战的小组,往往吃不上喝不上,体力耗尽难以作战。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五圣山后山脚,741高地后面一个岩洞里,由团里统一组织食物供应,从各个连队抽调来10几个炊事员,24小时不熄火,日夜蒸馒头、包子,源源不断出笼,组织了50多人的专门运输队,不分昼夜,冒着炮火,不断地往前沿运送熟食。为了保温,用棉被裹着。前沿战斗激烈不便集中吃饭,就用小袋子分装,一袋5个、10个,一次背几十袋。炊事员到阵地上,一袋袋地扔给战士们。缺水或运水不便,就背送苹果解渴充饥。741高地供应站,还成了开“流水席”的供应点,凡是到前沿或返回后方的人员,都可以随时进餐。以后战斗的20几天里,这里蒸了4万多斤面粉的包子、馒头,保证了前沿战士吃饱了好作战。第三,解决野战工事问题。当我们军接受任务上阵地时,阵地上的表面工事已全部炸毁,到处一片虚土,一脚踩下去齐膝深,表面工事无法挖,没工事怎么打仗?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只有用麻袋装土构筑工事。我立即叫参谋给军里打电话:“送1000条麻袋来!”当天夜里汽车就将麻袋送到前方。由于原来两个前沿阵地上的地面工事被毁,坑道工事未形成与战壕相连接的战斗体系,屯兵坑道与山顶阵地相距数十米,战斗进程中,增加兵员就要在暴露的阵地上通过,常遭敌人火力杀伤,特别是敌人一旦占领阵地,就能封锁住我屯兵的坑道口,给我防守分队造成被动。我们一上阵地,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解决站住脚和屯兵的问题。运来麻袋装上土,围成一个圆圈,暂时可以存身,但这样的工事难于抵御敌人猛烈的火力,所以一上去,就必须加紧突击挖坑道和抢修战壕。为了让一线部队休息好,保存体力准备第二天作战,由预备连队上去挖坑道,并提出挖一米坚石坑道立一次三等功,鼓励大家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立功。有了这些措施,使阵地状况日益改善。屯兵作战均有了条件,解决了在阵地上“站住脚”的问题。第四,解决通信问题。敌人的炮火不分昼夜地往这两个小阵地上打,电话线刚拉上去就被打断。不能保障通信联络,上级怎么指挥?下面的情况怎么能报上来?上甘岭战斗十分激烈,电话线打断了,接线的电话员冒着敌人的火力接线,几乎是上去一个给打掉一个,伤亡太大,就干脆多准备些线,部队上去打一次反击,通信排就跟上去拉一根新线。稍靠后方一些的地区,电话线埋在堑壕一侧专挖的小土沟里,基本保证了团到前沿通信联络的畅通。后来报话机也配备到连和突击排。在上甘岭观察敌情有其特点。我们看着地图研究,可以看出,597.9高地的11个阵地不是一条直线排列的,而是由两条山脊向南,形成前三角形,部队将山上重要无名高地分别编号,以便于使用炮火和作战指挥。西北方向一条山梁从后到前,分别编为6、5、4、0号阵地;东北方向一条山梁从后到前是2、8、1、3号阵地,交叉到前面正好是三角形,主峰就是3号阵地。3号阵地西南还有10号阵地。正面是9号阵地,再往东南下去是靠敌人最近的7号阵地。山脚东面是11号阵地,其东北面就是小村庄上甘岭。11号阵地东面是一条山间公路,公路向东就是537.7北山了。这样犬牙交错的地形,打起来,指挥作战,部队运动,相当复杂,但由于山形有前有后,弯弯曲曲,却提供了从前后和两侧观察战况的好条件。团里就由侦察股长组成一个观察网,各阵地上设立观察员,及时将看到的情况汇集上报连、营、团。夜间,不断地派小分队摸到敌人阵地前沿或阵地上了解敌情;有的点上还专门配上报话机,由干部协同工作。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严密的通信观察措施,使上级指挥机构对团、营、连,直至前沿班的敌我情况,都能及时准确掌握,对指挥作战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步炮协同作战中,步兵观察所成了炮兵的眼睛,后来,在遇见情况紧急时,直接给炮兵指示目标,使炮兵及时以猛烈的火力消灭敌人,有时是成连成营地杀伤了敌人。第五,解决如何用兵。上甘岭前沿阵地狭小,敌人炮火空前猛烈,上去的人越多伤亡越大,但又要守住阵地,掌握敌情,随时准备击退敌人不同规模的持续进攻,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91团比别的部队有更多的优势。在一年金城防御作战中,他们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坑道战、阵地战经验,基本掌握了敌军攻防规律,并且组织全团班以上战斗骨干集训,请战斗英雄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介绍消灭敌人的经验,所以到上甘岭看了敌人进攻和作战后,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对战胜敌人充满信息。根据几天来观察到的敌人活动规律和上甘岭地形特点,团里果断采取了十分特殊的、适应当时当地的战斗部署: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劲。全团9个步兵连,从五圣山到最前沿,一条线排成9个梯队,使师、团控制了充足的预备队,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以对付敌人的持续进攻。不但师、团如此,直到最前沿的战斗小组,也通常是战斗小组长带一人守阵地,掌握一个战士在后面补充。这样富有创造性的部署,使敌人猛烈炮火袭来时,我阵地上人员稀少,避开了敌火车优势,伤亡不大;而当大批敌人涌上阵地时,我军炮火、冲锋枪、机枪和手雷、爆破筒等又发挥了重大作用,给敌以毁灭性打击。经过军、师、团三级研究的结果,使大家觉得能想到的问题,大体都得到解决了。10月30日晚,15军组织10个连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向 597.9高地的敌人发起反击,至31日夜,夺回了除11号阵地外的所有阵地,但敌人继续组织进攻。11月1日,91团接防。我要求他们:“要下最大决心,千方百计打击敌人,守住阵地!”91团8连,占领了597.9高地3号、9号、10号、0号、4号、 5号、6号等阵地,部队不顾疲劳,立即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利用麻袋、弹药箱等就便器材,构筑了部分掩体和交通壕,同时备足了弹药。11月2日7点多钟,敌人即对597.9高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首先以密集火力向我阵地反复轰击,发射炮弹近10万发,坦克开至山脚抵近射击,飞机百余架次轮番轰炸,持续达两小时之久。我阵地上硝烟弥漫,土石纷飞,地面工事全部被毁。从 10时起,敌即以美7师1个营、美空降187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