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事,铃铛阁复建“三中”,几所爷爷级中学比民国历史都久
据悉,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地区整体拆迁改造中保留了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计划以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为保护核心,增加学校建设用地60亩,高标准新建一所优质完中校。建成后的学校将可达到48个教学班,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下图是清朝末年天津铃铛阁的一幅图片,该图片出自于1998年11月,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资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津沽旧影——老照片》一书,在天津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中,存有这本珍贵历史资料。
“铃铛阁”的得名与其建筑的细节设置有关。在这座藏经楼上,挂有铃铛四十八个,清风袭来,传出一片清脆的铃声,周边十余里的地方都能听见。时人视其为异事,故赋予它一个通俗的名称“铃铛阁”。甲午战争期间,阁中的书籍和经卷被大火付之一炬,“铃独无恙”。庚子事变后,官方将“铃铛阁”改为学校,阁中所藏的关羽像搬至千福寺。
如今的“铃铛阁”是仿照原有铃铛阁的样子,修旧为旧的结果。
1901年天津的高凌雯与王世芸等商议,将汲古书院原址改为学堂,经都统衙门通过允许备案,取名为天津普通学堂,这所天津市第一所由国人自办的中西结合学堂,在全国教育中也位居前列。
1901年成立普通学堂时,共招收两个班共98人。
1903年更名为官立中学堂,学堂采用英文课本讲授 上午学习英文,下午学汉语、数学、物理、世界地理等课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实行中西方教育的典范。
中西结合的教学特色成为这所学校的传统。
这所学校改了10次名字,也是一段传奇,如今就是红桥区最好的中学——三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校改名天津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1913年,天津官立中学堂归属直隶省,改名省立天津中学堂。1916年,又改名为直隶省省立第一中学校。
1928年,直隶省改名河北省,本校改名为河北省立第一中学校。1933年,学校奉教育厅命令,改名为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校。1940年秋,本校由省府移交天津市,改称天津特别市市立第一中学校。1945年9月,学校复名河北省省立天津中学校。
1949年8月1日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学。1960年9月,天津三中由芥道铃铛阁旧址搬到现在(丁字沾一号路)的新校址。
网友老莫3021提醒说:我在校上学时更名为(向东中学)。
如今在铃铛阁中学的基础上复建,也算是一个轮回。
其实说起天津的中学,像三中这样百年以上的,至少还有10所。
这些爷爷级的中学有哪些?
你的母校在其中吗?
有你的母校吗?
津沽一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