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
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
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吴晶)一堂45分钟的课,老师仅主讲5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进行辩论——这样的课堂,难以想象,甚至令不少家长担忧。然而,正是从这里走出一批竞赛尖子和学科苗子。
这就是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也是当今很多学校争相效仿的课堂改革。
记者近日在十一学校观摩时看到,这里的生物课有着专门的授课场所。一间经过特别改造的教室内,学生坐椅可随意转向,小组讨论随时进行。四周摆满实验器材,各类图书随手可用。
这天的课程主题是“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上课,王春易开宗明义:转基因这项技术已诞生40年,但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论却始终不止,并引发出试管婴儿、克隆人等很多伦理问题。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一场辩论会来全面理性地认识生物技术。
老师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立刻分成两个“阵营”,面对面坐好,开始了一场辩论。
正方一辩开门见山:全球已有2亿多人食用过转基因食品,未发现安全问题。
反方一辩引用哈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正方二辨继续推进: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用转基因食品是一个趋势,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恐惧,而是学会接受,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反方二辩慷慨陈词:任意改造大自然,可能会造成人类不适合自然而被淘汰。转基因不能盲目取用,因为我们对它还不够了解。
王春易老师在课下与同学们交流
在学科课代表的主持下,辩手们个个手捧一摞资料,介绍着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从互联网或科学杂志上查阅的新知。
紧张有序的辩论持续近40分钟,王春易始终站在一边,耐心听,认真记,偶尔加入场外评论。直到所有观点陈述完毕,她才重新站上讲台,对大家说,今天同学们讨论的很多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却融入了大家的思考。将来不管同学们做什么,都要用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和良知做好本职。因为你的工作将和公众的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堂生物课就这样结束,同学们并没有马上离去,有的看着辩论的笔记继续沉思,有的“不甘心”地继续讨论,还有的围着老师提出问题。
“这样的课堂很新鲜,每个学生都很兴奋,我感到我自己也是全新的,每天都有新想法和新东西从脑海里蹦出来。”王春易说。33岁就当选天津市特级教师的王春易,2003年来到北京十一学校任教。那时,她的生物课教学在全国已小有名气,她带的学生年年都在全国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然而,她却感到“没有突破”、“不再享受”。“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情趣、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她说。
于是,在十一学校酝酿进行的教学改革中,王春易提出“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的新思路。经过3年的探索,一种全新的上课形式逐渐形成:老师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打乱整合,形成单元教学,每单元第一课时安排学生阅读,阅读后完成配套练习并以学习小组的名义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精讲、拓展以及单元测试等,同时挑选部分题目组织学生辩论。
为了配合单元学习,王春易组织生物学部的老师们编写了生物学习规划书,把一个单元包含哪些内容、安排几课时全部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安排什么时间要阅读,什么时间要做作业,什么时间要和老师交流。例如,“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这样的内容高考根本不会考,如果过去按课时作教学,这节内容基本就忽略了。但现在以单元进行教学,很多知识点重新整合,省出部分课时,可以安排学生辩论,激发他们的关注。
王春易老师与同事们在一起
教学改革,知易行难。学生最初找不到自学方法,家长很担忧甚至反对;许多现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不适合改革,必须重新整合;学生课程基础和自学能力深浅不一,必须逐个辅导,确定比较平衡的教学进度;学生性格各有不同,必须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加大小组评价力度,促进团队学习。
“我们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各个环节的调控,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引导他们学会从怎么提出问题到怎么阅读再到怎么梳理知识点,并对他们在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反馈评价。”王春易说。
“学生有好的观点我会在精讲课上展示,有错误我会在课上让大家研究分析。通过学生的参与,我的教案总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
如今,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已成为学校高二年级同学的热门课,生物学科教室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之一,师生都在课程改革中“尝到甜头”。
同学们的学习笔记各式各样,创新观点层出不穷。“喜欢就是最好的老师。”王春易说:“一旦学生对一门课程有了情感,有了爱好,后面的就是方法和技能的问题,成绩势必会提升。”
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公布实施,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王春易正在进行的探索与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这让她更加坚定。
“明年,学生们就要转入高三,我还会沿着这条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到底。同时,把改革的经验传给低年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王春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