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导师:踏遍山水只为地灾
我和我的导师
MY TEACHER
踏遍山水只为地灾
MY TEACHER
作者:陈仁全
地质调查研究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
地质工程专业
导师简介
▲我的导师:李远耀博士
李远耀,男,湖北宜都人,博士,硕士导师。2001年本科毕业后年曾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202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近年来围绕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先后作为项目负责或技术负责参与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重大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1作者10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部。
导语
仔细回想,我的导师李远耀老师似乎并没有留给我太多深刻的名言警句,只记得教我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情,不断在自己专业领域积累。还提醒我,社会比校园复杂,参加工作后要注意保护自己。对于我而言,毕业离开校园的原因很朴素,到生产一线实践,把理论结合实践运用,能把知识变成财富最好不过了,所以导师对我的教导十分受用,甚至关乎年轻人的人生前途。
三峡库区,共攀群山
2020年研究生面试前,我第一次见到了导师李远耀老师。复试录取后,导师叫我返校安心准备毕业论文。很快就本科毕业了,还拿了优秀毕业论文,告别京城南下继续求学。到达武汉后导师就请我和同门彭捷(后工作于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课题组师兄孔涛(后工作于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在鲁磨路一家特色小吃店吃饭,相谈甚欢。
项目组成员在一起
过了几天一起坐火车到达重庆万州,开始为期十天的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当地地环站的同仁们陪同我们一起走过了重庆万州区的多个乡镇,导师不仅熟悉当地的地灾情况,还一路上讲解野外调查的要点。记得在万州区大周镇附近,在一个滑坡坡脚我随手测了一组地层产状(地质术语),并填了表格。不凑巧的是导师拿着看了一遍,当着众人把我批评了一顿,说这个产状不太合理,倾角太陡,有可能是随手编的,请你再去测。酷热的七月,临近中午,其他人都在车里等我,我一个人戴着草帽跑步来到山脚下,满身大汗,仔细找了一块基岩出露的区域再测。再拿回来表格,导师才说这组是实测的,因为这套砂岩产状在这里比较稳定,我测过多次的。从此以后,我再没敢敷衍对待学习和工作上的事情,懂得了凡是要脚踏实地。
万州出野外
时光匆匆,毕业后我再未到过三峡库区做任何工作上的事情,但最近一两年偶然路过那里,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沿着长江边、沿着那些库区县城走一段路。让我回想,让我牢记:地质灾害调查是第一手基础资料,直接关乎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野外精确判断难,但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周全的调查和客观的记录。
广西合山,同越丛林
从三峡库区回来就开始整理调查资料,并接着开学开始上课,很快第一学期就结束了,课程成绩在班上还算优异,但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锻炼。转眼学期结束安排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原本我期望继续去三峡库区做地质灾害课题,进入群山之中挑战自己,再者滑坡、边坡等是学校工程学科名片,将来择业工作也相对有优势。但导师建议我到另一个项目上学习,参与工程学院唐朝晖教授负责的广西合山煤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重大专项,很值得实践。对此我非常不解,毕竟有所违背当初我南下读研的规划。可是现在回头看,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我第一次完整接触到了工程行业设计、勘察、施工和监理各个环节,以及财审、招投标、专家论证等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的环节。在广西合山,导师推荐我做了调查小组组长,那时的我在广西炎热的丛林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着师弟师妹们走过了合山市的所有乡镇以及大部分矿山地质灾害点。还首次亲身见过了岩溶塌陷坑、煤炭采空区沉陷、粉煤灰尾矿库等多种地质灾害类型。
李远耀老师与笔者合著的地质灾害领域学术专著(2020.08)
有一年七月,导师到野外与我们一同跑外业,还是酷热的夏天,大家大汗淋漓,导师说今天是不是有点热啊,我说这不热,忍一忍就好了。师弟们在背后窃窃私语,说陈师兄怎么能这样对待李老师。导师跟我在前面却相看一笑了之,我们共同鼓励、共同坚持。
广西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加筋格宾挡土墙工程(2020.08)
时光匆匆,毕业后我再也未到过广西做过任何工作上的事情,但去年利用假期去了一趟广西合山,曾经高耸城市边缘的煤矸石堆,如今绿色葱葱。让我回想,让我牢记:世间没有绝对的自我,有时候看似无奈的选择,或许坚持一下也有新的收获,只要是大家同心同力。
身在江城,情谊愈深
研究生阶段所参与的广西合山煤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得到了导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得到了校内外评审专家较好的评价。不仅专业学习上有一些进步,并在国家大型重点项目上有所实践,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课程学习,收获了教育部首批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二届全国工程硕士实践优秀成果奖(我校第一人)等荣誉。在此阶段,还与导师合作发表期刊论文2篇,合著学术专著1部,其中广西合山项目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积极报道过。这些学生时代的良好成绩,都离不开导师和课题组的鼓励、信赖和支持。当然,还有一些遗憾就是,跟着导师短暂的学习,并没有来得及掌握真正的专业本领——滑坡与边坡工程方面的内容。
本科毕业后离开北京,来到江城武汉读研。在南望山下,当时我身边没有一位本科同学,也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却度过了学生时代最为安心、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导师不仅给了我求学的机会,也在生活上关心我,时常问我生活费是否够用,甚至在我毕业后还给我发了一笔补贴,说工作之初租房子、吃饭都要花钱,你刚刚离开校园估计身上也拮据。
我时常注意工作后的合作机会。接待了学校多批实习生(前后共7人),我都愿意把自己在现场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还鼓励他们出国学习,到优秀企业工作;利用自己身处工程生产环节的机会,引荐导师以及课题组老师与我们一线同仁合作,如指导湖北建始县红岩寺中学滑坡工程勘察、山东省济南某大型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等,我还把工程行业一些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介绍给导师,让我们都保持着各自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积累。
李远耀老师与笔者在毕业论文答辩留念合影(2020.06)
毕业之初,我去了武汉市中心的某大型建设工程一线,时常半夜在工地值班,望着这座城市的夜光时就想,我们同处一座城,却已站在不同岗位上;有的导师被人称为“圣师”,有的导师被人称为“恩师”,而我是我导师的第一位研究生,我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别,那段岁月却给足了我包容和支持,让我在南望山下收获了宝贵的经历,我们是亦师亦友。
结束语
我读过此前几篇《我和我导师》,但平心而论我与我导师的相遇有点特殊,当初我离京调剂南下读研究生,是导师在南望山下“收留”了我,得以让我又“修炼”了几年,并顺利转向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专业领域。如果没有这个机缘,或许今天我在祖国大西北戈壁滩上,也或许在东南亚某个小国家工矿厂区里,很难再写下这些南望山下回忆的点滴。人生千百种可能,有无数的选择,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无奈的,还有的是被迫的。但导师充分理解我,不论在学习上鼓励我,还在生活中支持我,给了我包容的学习环境,教了一些让我在社会上吃饭的本领。在硕士毕业论文里,我在最后一行写道“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
不论是导师,还是我这个做学生的,我们都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工程和地灾点等待我们去调查和治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努力工作。牢记教诲,不忘初心,愿有机会师徒再合作!
作者陈仁全,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2020年硕士毕业,现供职于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大型深基坑工程、边坡工程与城市管网小直径盾构工程工作。
文 / 陈仁全
审稿 / 林小艳
编辑 / 魏超
微信公众号 /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