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湘军

发布时间:2021年3月6日责任编辑:张小石来源:新华网

湘军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湖北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震动了全国,最先起来响应的,便是邻近的湖南省。武昌起义以前,两湖革命党人已相约:若湖南首义,湖北立即响应;若湖北率先发动,湖南即日跟上。可是,武昌炮响,湖南巡抚余诚格当天就得到消息。为防止新军起义,余诚格收缴了新军的子弹,并将其调离长沙,另调受革命影响较少的巡防营入防。湖南革命党人三天后才得知武昌首义的消息,故未能及时发难,后经过多次组织发动,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才于10月22日领导起义成功,光复长沙,成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陈作新出任正副都督。但是,湖南革命党人缺乏政治经验,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镇压反革命的措施,反而组织了纯然由旧官僚和立宪派参加的参议院,使之掌握了军政府的实权。10月31日,参议院议长、立宪派首领谭延闿策动新军中的反动军人梅馨等举行军事政变,谋杀了焦达峰和陈作新,谭延闿自任湖南军政府都督。 谭延闿,字组庵(后改左庵),号无畏湖南茶陵人。1876年出生。其父谭咏麟曾任清朝总督、巡抚,是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谭延 闿自幼从安化名儒黄凤岐为师,熟习诗赋文章,且还善于骑射之术。1904年,谭延闿进京参加会试,得中会元,被委为翰林院编修。后回湖南长沙办“新学堂”,1909年,积极参与“立宪”运动,不久便以他的才学、名望、门第而被推为湖南咨议局议长,成为湖南立宪派的核心人物。辛亥革命湖南军政府成立后,谭延闿又被推为参议院议长。但是,他并不甘心只当一个实权不大的议长,于是,他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策动军事政变,使焦达峰、陈作新遭叛军杀害,革命军政府被颠覆,湖南处于一种无政府的混乱局面。然后,他唆使党羽发起各种请愿活动,造成唯有他出任都督收拾残局不可的假象。这位后来曾经当过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 ,正是踏着革命党人的鲜血走上民国的军政舞台的。谭延毕竟是个文人,当上都督以后,手下的将领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私下称他“谭婆婆”。为了显示一下自己“文武兼资”的本领,谭延闿故意搞了一次校场骑射的表演,他跃马横枪,十发十中,使众将惊骇。当然,仅靠这些走马骑射的小技是难以维持其统治地位的,谭延闿施展出各种本领。首先,他知道革命党人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狡兔三窟,他于1912年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了湖南国民党的支部长。国民党首领黄兴(湖南善化人)回湘时,他为黄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俨然与革命党人站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也和袁世凯的御用工具“共和党”、“进步党”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熊希龄(湖南凤凰人)以结好袁世凯。此外,他与湖北黎元洪、广西陆荣廷交结,以求自保。对于省内的一些下野军人、政客,他也尽量收容,大都给以名义。正是依靠这种八面玲珑的本事,谭延闿在湖南维持了两年的统治。1913年3月,国民党首领宋教仁(湖南桃源人)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孙中山决定发动二次革命讨袁。7月,革命党人李烈钧、黄兴、柏文蔚、胡汉民等相继在江西、江苏、安徽等地起兵讨袁。在国民党的压力下,谭延闿也不得已宣布湖南独立。袁世凯派大军镇压南方的革命,当北洋军大兵压境时,谭延闿 慌忙宣布取消独立,通电下野。北洋军进入湖南后,谭延闿跑到北京向袁世凯负荆请罪,因有黎元洪等求情,谭延闿免受责罚。湖南取消独立,谭延 闿通电下野后,袁世凯任命海军中将汤芗铭为湖南查办使、湖南都督兼民政长。汤芗铭,字铸新,湖北蕲水人,1885年出生。其兄汤化龙是湖北省立宪派首领,后曾任民主党干事长、众议院议长、教育总长、内务总长等。汤芗铭1903年中举人,1904年留学法、英学习海军。1905年在欧洲加入同盟会,但因偷割孙中山皮包盗取志愿书,被开除会籍。1909年回国后,出任镜清舰机长、南琛舰副舰长。1911年武昌起义时,随海军统制萨镇冰至鄂镇压起义。其兄汤化龙密函劝其归顺民军,适逢萨镇冰离职东下,汤芗铭在海容舰组织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总次长兼海军北代司令。袁世凯上台后,汤芗铭即委身投靠,成为袁世凯的心腹,授海军中将衔。二次革命爆发,汤芗铭受命率北洋军入湘镇压讨袁军。谭延闿下野离湘,1913年10月,袁世凯任命其为湖南查办使、湖南都督兼民政长,独掌湖南的军政大权。汤芗铭入主湖南后,成为袁世凯在湖南的忠实代理人。他治湘三载,横征暴敛,疯狂屠杀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据他自己呈报上中央的,所杀已达一万一千余人,因而,有“汤屠户”之称。他处处秉承袁世凯的旨意办事,尤其在支持袁世凯称帝方面,各省地方长官,唯他出力“最早最勇”。他所办的报纸《大中报》,当时的人就这样揭露:“日日排二号大字,鼓吹君宪不遗余力。‘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皇气郁葱’、‘圣德汪洋’等各种奴婢口吻,连篇累牍,触目皆是。而掐名劝进,制造民意,亦无所不用其极”。正因如此,所以时人又称他为袁世凯的“屠户干儿”。由于他对袁世凯竭尽忠诚,所以也长期受到袁世凯的“特别超擢”和“异常信用”,1914年被授予将军府靖武将军,袁世凯称帝时又受封一等侯。但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以梁启超为首的民主派进步党人掌握了反袁运动的领导权。1915年12月初,梁启超的学生蔡锷(湖南邵阳人)在昆明联合各派反袁力量,发动了护国战争。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人联名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其后,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等省也相继独立。袁世凯派兵镇压无效,帝国主义这时也表示不支持称帝,袁世凯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想继续当大总统,又遭到各言反对,护国运动仍在进行。作为袁世凯的亲信的湖南将军汤芗铭(当时都督改称将军),其时正陷于窘境,邻省黔、桂、粤已宣布独立,湖南省内各县亦独立纷起,计有五十余县之多,汤芗铭所能控制的仅有二十余县。此外,在湘南靖县还有以程潜为总司令的护国湘军,与西面的护国黔军和南面的护国桂军互为声援。汤芗铭的统治岌岌可危,自省以下各级官吏恐慌万状,纷纷潜逃。进入5月份,同属袁世凯亲信的陕西将军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也不得不宣布“独立”。在此形势下,汤芗铭自知大势所趋,如再不宣布独立,就会地位不保。于是,他通过跻身护国行列的长兄、进步党人汤化龙,与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得知革命党同意在他宣布独立后仍承认他的都督地位时,他才于5月29日宣布独立。袁世凯得知亲信陈树藩、陈宦尤其汤芗铭宣布独立的消息,重病之中更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6月6日便病死了。故时人有“催命二陈汤”之说。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的实权,以恢复旧约法和召集国会等为条件与南方所国军务院达成和议。汤芗铭还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继续当湖南都督,但程潜统率的护国湘军向长沙进逼,杀人如麻的“汤屠户”惊恐万状,便于7月4日晚逃出长沙,结束了他在湖南的三年统治。汤芗铭其后投靠直系,直系兵败亦下野。抗日战争中曾附敌。晚年研究佛学,直至1975年初才在北京病逝。将汤芗铭逼离湖南的,是湖南护国军,其总司令是程潜。程潜,字颂云,湖南醴陵人,1882年出生。1900年,程潜入长沙岳麓书院,1903年入湖南将弁学堂,1906年保送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同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程潜毕业回国,任陆军第六镇正参谋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程潜赴汉阳协助黄兴作战。湖南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谋部长、都督府军务司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程潜逃往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1914年参加李根源、李烈钧等组织的欧事研究会。1915年10月回到上海,护国战争爆发后,被护国军总司令部任命为湖南招抚使。1916年4月,率部从贵州进入湖南,攻克靖县,就任护国军湖南总司令。7月,程潜率部进逼长沙,驱逐汤芗铭。段祺瑞执政心后,即调整各省军政长官,以稳定北洋派,瓦解西南护国阵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现北洋政权下的“统一”。对于湖南这样重要的省份,段祺瑞当然要加以控制。7月6日公布的各省军政长官的名单中,湖南督军兼省长就是前四川将军陈宦(湖北安陆人)。而梁启超则希望由黔军将领戴戟(贵州贵定人)出任湖南省长(戴发表任贵州省长),虽经奔走,但段祺瑞并不理会。不过,对袁世凯走狗陈宦的任命,立即遭到湖南军民的强烈反对。7月6日,程潜率军进入长沙后,与曾继梧、赵恒惕等湘军将领及各界代表协议,于7日举刘人熙为湖南临时都督。刘人熙,湖南浏阳人,曾任广西道台,与陆荣廷有交,程潜等想通过他取得桂系的援助。而陆荣廷也从广西的安全考虑,表示支持湖南抵制陈宦督湘。这时,黄兴刚从日本回国,程潜等认为黄兴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7月14日,程潜等联名致电黎元洪、段祺瑞,要求任命黄兴为湘督,但黄兴力辞不就,推荐谭延闿或蔡锷出任此职。7月20日,蔡锷表示愿意回家乡湖南任职。段祺瑞当然不希望由护国军首领蔡锷出任湘督,于是,他选中文人出身,且当时在湘军中尚无很大实力的谭延闿。由于上述的原因,谭延闿再度回湘主政,出任督军兼省长。谭延闿吸取过去手下无兵的教训,开始着手整编军队抓军权,通过整编军队,他将赵恒惕等亲信给以重任,而对湖南境内其他军事力量如程潜的湖南护国军宣布解散,程潜被迫离开湖南前往上海。通过党同伐异,谭延闿在湖南省内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开始由政客变成了军阀。当时,段祺瑞准备武力统一中国,一直打算大兵南下,解决西南地方军阀,只因“府院之争”,还无暇实施。谭延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时时结好总统黎元洪,望他在朝中为自己撑腰;另外,他联络广西陆荣廷,结成湘桂攻守同盟。在省内,他多次提出“湘人治湘”的口号,以收取民心。1917年7月,段祺瑞利用张勋复辟,赶走黎元洪,重新掌权。8月,段祺瑞决定武力讨伐西南军阀,因湖南必定是南北军阀争夺的主要战场,所以段祺瑞急于将湖南控制。8月6日,段祺瑞以傅良佐为湖南督军以代替倾向桂、粤的谭延闿。傅良佐虽是湖南乾城人,但他与段祺瑞有姻亲关系,更是段祺瑞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这时,谭延闿仅剩下一省长名义,他一面向桂系陆荣廷求救,一面想组织力量与北洋军决战,但赵恒惕“丁扰”在籍不在军中,其他将领反对用兵,而陆荣廷的桂军一时也无法开到,所以谭延闿只得放弃抵抗,被迫离任。1917年9月,孙中山南下广东,联合滇、桂军阀,成立护法军政府,并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准备发动护法战争,讨伐北洋军阀;而段祺瑞也调动大军,急欲消灭护法军政府,于是,湖南便是南北争夺的主要战场。9月13日,湘督傅良佐撤去谭延闿任命的零陵镇守使刘建藩。9月18日,刘建藩和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联衔宣布湖南自主,与护法军政府一致行动。不久,湖南第一区守备司令吴剑学、第二区守备司令周伟、铁道守备司令林仲麟、第五师第三团团长宋鹤庚等相继宣布自主响应。对此,孙中山专门致电刘建藩、林修梅等,表示祝贺,并派革命党人林祖涵(即林伯渠,湖南临醴人)为湖南劳军使,前往湘南慰劳举义部队。湖南自主揭开了护法战争的序幕。9月底,北京政府调北洋第八、第二十师入湘,冯国璋、段祺瑞分别发布讨伐令。10月3日,两广援湘军事会议在南宁召开。会上决定:出兵援湘,推桂督谭浩明为两广护国军司令,两广共出军队八十营,组成五个军,以陆裕光、林俊廷、韦荣昌、马济、林虎分任第一至第五军司令。接着,谭浩明率军入湘,与湘南的护法军会同作战。护法战争正式拉开战幕。桂系大举援湘,段祺瑞也即下讨伐令,傅良佐任命第八师师长王汝贤为湘南司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为副司令,兵分三路夹攻湘南:正面攻衡山,右翼攻宝庆,左翼攻攸县。湘南护法军集结在衡阳地区,计有四十营兵一万五千人。这时,程潜受孙中山的派遣,也从广州抵达衡阳。10月6日,湖南护法军各路将领在衡阳开会,决定组织“护法军湘南总司令部”,公推程潜为总司令。于是,南北两军在湘南地区展开了厮杀,其大战役计有衡山之战、宝庆之战和攸县之战。就在南北双方在湘南鏖战之际,北军王汝贤和范国璋于11月14日突然发出通电,主张停战议和。原来王、范均是直系将领,皖系头子段祺瑞一直要直系军人打头阵,为其“武力统一”服务。而直系首领冯国璋则主张“和平混一”,为保存实力,他授意王、范通电议和,并自行停战,撤军回长沙。湘督傅良佐遭此突变,不知所措,慌忙于14日晚携带印信乘坐军舰逃离长沙。王、范两军擅自停战求和,犹如晴天霹雳,给段祺瑞当头一棒,且“直系四督”亦通电响应,段祺瑞亦无可奈何,只得电令王汝贤以总司令代行督军职务,维持长沙地方治安。但湖南护法军趁北军后撤,向北推进,连克湘潭、株州,直趋长沙。王、范被迫逃往岳阳。湘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抢先进入长沙。11月21日,程潜也赶到长沙。次日,湖南各界代表会议公举陆荣廷为湘粤桂巡阅使,谭浩明为湖南督军,程潜为省长。11月24日,程潜就任湖南省长,但谭浩明立即电令程潜“勿得擅自建立,致涉纷歧”。于是,程潜于12月8日解除省长职务。12月12日,谭浩明到达长沙。12月18日,谭浩明宣布“暂以湘粤桂总司令名义兼领湖南军民两政事宜”。这样,谭浩明把湖南划入了桂系的势力范围,充分暴露了桂系军阀“援湘”的目的。再说湖南前省长谭延闿,这时也出来争取复职并兼署督军,无奈势单力孤,最后只好出走上海。湘粤桂护法联军占领长沙以后,由于桂系想保住已得的地盘,所以按兵不动,并没有向北推进,引起了湘军和护法军政府的不满。桂系军阀迫于无奈,只得同意调兵北上,进攻湘北军事重镇岳州。1918年1月16日,谭浩明、程潜、赵恒惕分路进兵岳州。程潜对部队慷慨激昂地指出:“夺得岳州,湖南必生;不得岳州,湖南必死。我胜敌人,国家必存;敌人胜我,国家必亡。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凡我军人,努力杀敌。”湘军为解放故乡,士气大振。1月23日,护法联军开始五面攻击岳州,经过数天的激战,击败了北军王金镜等部,于1月27日攻占岳州。联军攻克岳州后,西南各省人心振奋,纷纷要求乘胜进攻武汉,与湖北黎天才护法军会师。但桂系军阀从自己打算,又按兵不动,断送了大好时机。南军夺取岳州,皖系主战派纷纷攻击冯国璋,迫使冯国璋再向西南下讨伐令,进行第二次攻湘之战。1月30日,冯国璋令曹琨、张怀芝进兵湘鄂,以张敬尧为援岳前敌总司令。2月中旬,各路北军分别向湘鄂、湘赣边界进军,并以杜锡珪的海军由水路策应进攻。护法联军方面,以湘军赵恒惕部守岳阳,刘建藩部守平江,而桂军马济、韦荣昌、陆裕光等部在岳阳至羊楼洞之间。桂系这种部署,其目的明显在于胜则居功,败则先退,并不打算与北军力战。2月26日,北军吴佩孚部抵达蒲圻,兵分两路进攻岳阳,双方展开连日激战。由于桂军没有作积极的配合,反而先往南撤,至3月18日,北军占领岳阳。以张敬尧第七师为主的北军,于3月11日分三路进攻长沙东北的重镇平江,经过十天激战,张敬尧于3月22日占领平江。张敬尧纵容部下“三日不封刀”,大肆烧抢淫掠,惨状前所未有。平江失守,谭浩明于3月25日弃长沙南逃。26日晚,吴佩孚部也随后赶到。3月27日,段祺瑞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同时电令吴佩孚立即率部向湘南进军。4月下旬,谭浩明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广东,湘军也被迫往后撤。4月22日,吴佩孚不战而占领衡阳,不久,又攻下宝庆、安仁、攸县、耒阳等。这时,吴佩孚没有再往南推进,他是直系将领,南征的功劳最大,对段祺瑞把湘督兼省长一职授予皖系嫡系张敬尧十分不满,意识到再战下去,徒为皖系扩大地盘,所以有意停战。陆荣廷也想保住两广的地盘,也希望和吴佩孚讲和,于是,5月25日,双方代表在耒阳谈判。6月15日签订停战协定。8月,吴佩孚通电主和,直系将领纷纷响应,段祺瑞被迫命令前线各军暂取守势,湖南战事暂停息。南北战争的结果,使湖南落入了北洋军阀的手中。张敬尧的第七师驻扎长沙地区,吴佩孚的第三师驻扎在衡阳一带。张敬尧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安徽霍立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清末曾任清军管带、统带。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陆军团长、旅长、南昌卫戍司令、第三混成旅旅长、第七师师长等。张敬尧出任督军兼省长后,对湖南人民进行残暴的镇压,他的第七师号称有七万之众,军纪极坏,**抢掠无所不为,湖南人民恨之入骨,称之为“披着军衣的活强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湖南人民乘着这股民主爱国的浪潮,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由于张敬尧的统治极不得人心,所以湖南各界也参加了驱张运动。直系将领吴佩孚与张敬尧矛盾很深,对此坐视不理,何况当时他是“爱国将军”的面孔出现,并且正酝酿着一个非常的行动。谭延闿这时也从上海回到湖南。他利用湖南人民的驱张情绪,以及吴佩孚与张敬尧的矛盾,周旋于直、桂军阀及省内实力派之间。在桂系的支持下,他在永州重任督军兼湘军总司令,他积极拉拢各路湘军,取得赵恒惕等将领的支持。1919年后,由于直皖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吴佩孚决定率部北撤,夺取北京政权。为防止撤防时遭到皖军的袭击,他需要和西南军阀取得进一步的联合。8月下旬,吴佩孚起草了一份《救国同盟军草约》,通过湘军总司令谭延闿转致西南各派军阀首领。经过三个月密谈,11月下旬,西南各派军阀与吴佩孚在草约的修改稿上签了字,双方缔结了军事同盟。草约签订以后,吴佩孚更加了北撤的决心。1920年5月25日,吴佩孚率所部第三师及王承斌、阎相文、萧耀南三混成旅一齐撤出湘南防地,其防地按协定由湘军进驻。段祺瑞令张敬尧等于沿途堵截并消灭吴军,但吴军顺利闯过多道险关,抵达武汉。吴佩孚一走,湘军在赵恒惕的指挥下,立即行动起来,步步紧跟,抢先接防。5月间占领祁阳、耒阳。6月7日,进占衡山,并由湘潭、湘乡直逼长沙。张敬尧部军纪腐败不堪,毫无抵抗能力,不战自溃。6月11日晚,张敬尧从长沙逃往岳州。次日,赵恒惕率部进占省城。后乘胜追击,于6月26日攻下岳州,张敬尧率第七师残部退往湖北,由王占元接管改编。至此,湘军完全控制了湖南全境。6月17日,谭延闿回到长沙,第三次主政湖南,出任督军、省长和湘军总司令的职务。湘军在驱张战争胜利后,实力大增,当时境内湘军大致分为谭延闿、程潜、赵恒惕三派。谭延闿 挂名湘军总司令,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程潜掌握一部分军队,但他受到谭延闿的排挤,无法在湖南立足,后来他南下广东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陆军部次长等,他的军队也是支持孙中山政权的。赵恒惕是驱张战争的主要功臣,他的部队也在此役中得到发展,所以赵恒惕是三派中实力最强大的。谭延闿回湘主政后,将其党羽一个个都委以高官,这就与赵恒惕为代表的军人发生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更加激化。最后,赵恒惕唆使中、下级军人进行“兵谏”,逼谭延闿下台。 1920年11月,谭延闿 主政湖南仅五个月后,不得不自动下台。年底,他悄然离湘赴沪,以后投靠孙中山,走上了另一条发迹的道路。将谭延逼走的赵恒惕,是湖南衡山人,1880年出生。早年入湖北方言学堂,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炮科。1904年与黄兴等在东京组织革命同志会。1905年后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在广西陆军干部学校任职。武昌起义后被黎元洪任为左翼军司令。二次革命时因反袁被捕,叛刑十年,1915年获得释放。1916年6月后,历任湖南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长、第二师师长、湖南水陆军总司令等。1920年11月,赵恒惕逼谭延闿下台,广东护法军政府任命他为湖南总司令,任命林友宇为省长。林友宇,湖南武陵人,曾任湖南省警察厅长,只做了半年的省长,便被赵恒惕取代。1921年4月,赵恒惕兼任湖南省长。为保住湖南的地盘,防止北洋军阀的进犯,赵恒惕宣布成立湖南制宪筹备处,发表“联省自治”的主张。这时,在邻省湖北,直系军阀、两湖巡阅使王占元贪污成性,克扣军饷,激起兵变多起,尤以宜昌兵变和武昌兵变为烈。1921年5、6月,湖北人蒋作宾、孔庚等纷纷集中长沙,要求赵恒惕以武力援鄂自治。赵恒惕认为,这是扩张势力的好时机,援鄂自治,无形中也为湖南建筑起一道屏障。于是,6月20日,赵恒惕自任援鄂自治军总司令,举行援鄂誓师大会,以宋鹤庚为总指挥兼第一军司令,鲁涤平为第二军司令,兵分三路:左路以唐荣阳为指挥,由澧县攻湖北公安、石首;中路以夏斗寅为先锋司令官,由岳州攻湖北蒲折、咸宁;右路以叶开鑫为指挥,由平江攻湖北崇阳、通城。7月22日,在长沙还成立了湖北自治政府,蒋作宾为临时省总监,夏斗寅为湖北自治军前敌司令。7月30日,湘军全线猛攻。31日占领湖北赵李桥。8月5日,攻克通城。王占元派兵抵抗,同时急电曹锟、吴佩孚援鄂。曹、吴决定援鄂不援王,派靳云鹏第八混成旅、萧耀南第二十五师进驻汉口。王占元见大势已去,遂于8月6日辞职。8月9日,北京政府任命吴佩孚为两湖巡阅使,萧耀南为湖北督军。8月12日,吴佩孚抵达武汉,将五万余兵力分三路反攻湘军。8月17日,两军各下达总攻击令。吴佩孚命令海军在金口决堤以淹湘军,直军乘水势攻占金口、州、嘉鱼、新堤,8月22日经过激战夺回汀泗桥,8月28日占领湘北重镇岳州,并水陆夹攻蒲圻湘军。湘军全线动摇。9月1日,经过英国驻汉口领事居间调停,吴佩孚、赵恒惕签订了岳州休战条约共九条。至此,湘鄂战争结束。赵恒惕援鄂不成,反引狼入室,丢失了湘北重镇岳州。在吴佩孚的虎视之下,赵恒惕也只得依附直系军阀,保住自己的地盘。在省内,他还是号称“自治”,1922年1月,还正式公布了湖南省宪法,主要内容有:湖南为中华民国之自治省;议员民选;省长由议会选举,有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任免法官和行政官员等大权。宪法也规定了人民的一些权利,但赵恒惕实行的是军阀统治,省宪仅仅是一种形式,并未对湖南的政治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倒是他在当年9月当选为湖南省长,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他在湖南的军政地位。再说谭延闿,虽是1912年国民党刚成立就加入了国民党,并任湖南支部支部长,但实际上他和国民党并没有多少联系,与孙中山更在政见上有分歧。1920年底他被赵恒惕逼迫下台后到了上海,与孙中山见了面,便决定利用孙中山的名望,来发展他的事业。1922年,他经孙中山介绍,在上海重新加入国民党。1923年1月,孙中山回广州联合滇桂军队驱逐了叛将陈炯明,再度成立革命政府,任命谭延闿为内政部长。当时有人劝孙中山,说谭延闿为人圆滑,不可大用,孙中山不以为然。不久,陈炯明部反攻广州,孙中山携谭延闿赴石龙前线指挥作战。谭延 闿 一时也不离孙中山的左右,躬冒矢石,十分镇静,这更加深了孙中山对他的信任。但是,谭延闿身在广东,心却在湖南,他觉得自己在孙中山身边,充其量只是一位高级幕僚,没有自己的军队,就难以有真正的地位,相反,程潜早年即追随孙中山,曾任护法军政府陆军部次长。陈炯明叛变时,又被孙中山委为讨逆军总司令。而此时,正担任大元帅大本营军政部部长,手中握有军权。如此一对比,谭延闿更感到掌握军队的重要。也就在这时,湖南方面传来消息,为谭延 闿入湘讨赵,重掌军权提供了机会。湘鄂战争后,赵恒惕北附直系军阀,反对南方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引起了一些湘军将领尤其是谭延闿系统的将领的不满,他们准备反叛赵恒惕。谭延闿闻讯,决定抓这个机会,回湘讨赵。1923年6月,谭延闿指令其旧部、湘西镇守使蔡巨猷等在湘西宣布独立。7月,蔡巨猷等组成讨赵军,从湘西分三路讨伐赵恒惕。7月16日,孙中山任谭延闿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入湘讨赵。8月11日,赵恒惕组织护宪军与讨赵军相对抗。当时,谭延闿的主力是湘西镇守使蔡巨猷、宝庆镇守使吴剑学、衡阳镇守使谢国光以及张辉瓒、陈嘉佑等部。赵恒惕的主力则是贺耀祖第一旅、唐生智第二旅、叶开鑫第一混成旅。而湘军第一师宋鹤庚、第二师鲁涤平,原为谭延闿旧部,此时名中立,实则倾向谭延 闿。8月25日,双方开始在衡山一带接战,赵军初有所胜。8月31日,鲁涤平部团长朱耀华突然引谭军自湘潭乘虚袭攻长沙,赵恒惕仓皇逃离长沙,远走醴陵。贺耀祖、唐生智、叶开鑫等亦退至衡山以下至湘阳、湘江东岸一线。9月13日,赵恒惕在吴佩孚的援助下,又攻入长沙。中立军鲁涤平见状,建议谭赵双方议和,以图抵制直军入湘。之后,谭赵两军夹湘江两岸相持四十余日。此时,吴佩孚又令马济等率大军入湘,于岳州组织两岸司令部,吴自任总司令,湖北督军萧耀南任副司令。10月中旬,赵恒惕在直军后援下,大举反攻。正在战争重起的时候,盘踞广东东江的陈炯明叛军又进犯广州,形势危急,孙中山急电谭延闿回师救粤。于是,谭延闿即将自己的旧将宋鹤庚、鲁涤平、蔡巨猷、吴剑学、谢国光、陈嘉佑及一万多湘军带入广东,谭赵之战,因而结束。此役,谭延 闿虽然没有在湖南立住脚,但总算也带出了一支军队。有了军队就有了政治资本,凭借着这支湘军,他被孙中山委为湘军总司令兼大元帅大本营秘书长。入粤湘军在讨伐陈炯明等叛军以及拱卫广州革命政府的确起了重要的作用。1925年7月1日,在孙中山逝世后,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驻粤各军一律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谭延闿 的湘军编为第二军,谭延闿 任军长,鲁涤平任副军长,岳森任参谋长,共产党人李富春(湖南长沙人)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二军辖张辉瓒、谭道源、戴岳、陈嘉佑四个师。而程潜,则任第六军军长。 1926年两军都参加了北代战争。再说赵恒惕依附直系军阀,对湖南实行独裁统治,遭到湖南各界人民的反对。1925年后,湖南的群众运动,尤其是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人民希望打倒土豪劣绅,消灭北洋军阀,但遭到赵恒惕的阻挠和镇压。赵恒惕的省长任期到1926年双十节时将届满,根据省宪法,省长由议会选举,赵恒惕自知已失尽民心,难以再当选,但他又不想息影下台,于是修改了省宪法,规定省长可以连选连任,还想进一步把兵权、财权都抓到手中。赵恒惕的所为不仅激起湖南人民的愤慨,其部下唐生智等也加入反赵行列。1926年3月2日,长沙各界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省政府出兵讨伐吴佩孚,并公推共产党人谢觉哉(湖南宁乡人)等四人向省政府请愿。3月8日,唐生智令所部从宜章、郴州向衡山集结,并请赵恒惕到衡州检阅,实际上是向赵示威。3月9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在长沙召开了各群众团体参加的三万人大会,并组成了湖南人民临时委员会,组织全省人民起来驱赵。3月10日,唐生智兵分三路向北推进,迫进长沙。在民愤鼎沸和唐军进逼的双重攻击之下,赵恒惕被迫任命唐生智为内务司长兼省务院长并代行省长职权。3月12日,赵恒惕离开了长沙,结束了他在湖南的五年统治。赵恒惕后来依附张作霖和蒋介石,1949年去台湾,1971年在台北病逝。将赵恒惕驱逐下台,是湖南军民的胜利,当然,唐生智的作用最大。唐生智,字孟潇,湖南安东人,1889年出生。早年就读湖南陆军小学、湖南陆军中学。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毕业后入湘军,历任第二师第二旅旅长、第四师师长兼湖南善后督办等。赵恒惕被驱逐后,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长职务。此时,广州国民政府即派陈铭枢、白崇禧与唐生智联系,唐生智表示拥护三大政策,参加北伐。然而,湘军其他将领未必都肯追随唐生智服从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第一师师长贺耀祖(湖南宁乡人)、第三师师长叶开鑫(湖南宁乡人)就不服唐生智的指挥,唐生智不得不采取非常的行动。3月25日,就在唐生智正式宣布接任代理省长的当晚,唐生智举行军事会议,以促使湘改统一为由,扣留了第二师、第三师的主要将领,并下令解除第三师师长叶开鑫等人的职务。在这一形势下,直系军阀吴佩孚决定起兵驱唐。他直接任命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贺耀祖为副司令(拟任湖南省长)以合作驱唐,把湖南完全纳入其势力范围。于是,叶军开赴汩罗与唐军隔江对峙。4月27日,唐生智起兵讨伐叶军,唐叶之战爆发。4月28日,叶军邹鹏振部攻占宝庆,并取道洪罗庙直趋衡州。同时,向常德、桃源移动,使唐军陷开四面受敌的地位。5月1日,唐军退出长沙。次日,叶军进入长沙。面对这种形势,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提前北伐,派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第一旅进入湖南增援,揭开了北代战争的序幕。6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把唐生智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任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前敌总指挥、湖南省长。7月上旬,北伐军到达湘境,唐军分兵三路反攻湘乡、宁乡、湘潭,沿途农民配合作战,北洋军不战而退,叶军也无心恋战。7月9日,唐军占领湘潭,次日占领长沙。随后,唐军追至岳阳,迫使贺耀祖部接受改编。叶开金部败退至汩罗江北岸据守待援。7月14日,唐生智宣布废除省宪法,解散省议会,湖南假自治的局面告终。唐叶之战为北伐军大举北伐,进占两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赵恒惕被逐,唐生智崛起,使湘系又形成了谭延闿、程潜、唐生智三大派,谭、程、唐三部分别被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六、八军,出师北伐。而谭、程、唐三人更在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担了重要的角色。谭延闿追随孙中山之后,历任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长、建设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建国粤军北伐代总司令、国民政府常委兼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被迫出国,谭延闿任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等。北伐战争时,第二军由副军长鲁涤平代行军长职务参加北伐,谭延闿留守广州。1927年1月,国民政府迁往武汉,谭延闿仍任代理国民政府主席。程潜,1926年7月率第六军参加北伐战争。第六军参谋长为唐蟒(湖南自主军首领唐才常之子),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为林伯渠,辖第十七、十八、十九三个师。第六军为北伐总预备队,随第四军后向北进发,很快攻至湘、鄂,然后进入赣境,11月占领南昌。1927年1月,程潜任江右军总指挥,统率第二、第六两军以及贺耀祖独立第二师沿长江南岸东进,击败直鲁联军及湘军叶开鑫等部,于3月23日攻占南京。唐生智,1926年8月任北伐军中路军前敌总指挥,统率第四、第七、第八军和叶挺独立团等部直趋湖北,很快攻克平江、岳阳等地,进入湖北,经过汀泗桥、贺胜桥两战役,直抵武汉。唐生智与李宗仁、陈可钰等策定攻城计划,于9月7日先攻克汉阳和汉口,然后包围武昌城。10月10日,唐生智命所部发起总攻,一举攻下武昌。唐生智乘势将第八军扩编为第八、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第二、第十七军,分别以李品仙、何健、刘兴、叶琪、周斓为军长,成立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并自任总司令,控制了两湖的军事大权。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北伐军继续分三路进军,唐生智任西路军总指挥,率部进入河南。然而,正当北伐顺利进行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极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使北伐遭到严重的挫折,同时,也使湘系三派卷入了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之中。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早在政变前,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已经显露,3月10日,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了二届二中全会,通过坚持国共合作和将政治、军事、外交、财政等大权集中于党,限制蒋介石权力的决议。3月23日,程潜率部攻下南京,同时,也收到武汉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派人送来的写在一块绸料上的密令,要他逮捕蒋介石。程潜觉得事关重大,且力不胜任,不便贸然行事。3月25日,蒋介石乘兵舰抵达南京下关,程潜等登舰欢迎,蒋介石却不登陆,而直趋上海。3月27日,程潜赴沪参加蒋介石召集的会议,察觉蒋介石将会叛变,便找借口急赴汉口报告。不料程潜离开后,负责南京卫戍的贺耀祖被蒋介石收买,蒋介石由上海到了南京。由于第二军、第六军是谭延闿、程潜的部队,拥护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限令两军于4月6日前全部渡江北上作战。二、六两军急电汉口请求程潜,程潜复电不许渡江,待他回南京处理。不料,程潜的复电被蒋介石扣留,待程潜回到南京,两军已被调往江北,而程潜已察知蒋介石即将叛变,情势危急,仓促易服携亲信随从四五人乘小火轮逃离南京。几天之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程潜逃离南京后,蒋介石借口扬州失陷,须保卫南京为名,又将程潜的第六军调回南岸,包围监视起来。到4月28日,又借口驱逐共产党,解除了第六军的武装,然后遣散改编。但不久,程潜在汉口重组第六军,在林伯渠等协助下,整顿训练,该军很快又成为一支劲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出现了宁汉分裂局面。4月17日,武汉国民政府免去蒋介石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之职,任命唐生智为总指挥,继续北伐。唐生智指挥其第四集团军进攻河南的奉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唐生智部于6月1日与第二集团军冯玉祥部会师郑州,6月4日占领开封。在唐生智率部北伐的同时,被蒋介石收买的夏斗寅师和杨森部乘虚进攻武汉,叶挺率第二十四师奋力反击,将夏斗寅部击溃。唐生智也急调第八军在仙桃镇将杨森部围歼。而在湖南,第三十五军军长何健亦指使驻长沙的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5月21日),解散了湖南省工会、农会等一切革命团体,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事变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谭延闿、孙科三位主席派周斓去湖南代理省主席,处理善后事宜。这个时候,武汉国民政府仍未公开反共。但是,到了6月10日,汪精卫、谭延闿、唐生智、孙科、徐谦等人在郑州同冯玉祥举行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公开反共。会后,唐生智率部返回武汉。6月26日,唐生智到达长沙,以许克祥擅自行动,要严惩之。许克祥闻讯,率部南逃,投靠了蒋介石。7月15日,汪精卫与谭延闿、唐生智联合,公开反共,在武汉地区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武汉国民政府虽然公开反共,但宁、汉之间矛盾仍然尖锐。8月初,武汉国民政府下令东征讨蒋,程潜受命任东征军江右军总指挥率部东进,当推进到芜湖、宣城一带时,8月12日,蒋介石在桂系的逼迫下被迫宣布下野。于是,8月20日,宁汉双方在庐山谈判,于是宁汉合流。9月16日,宁汉沪三方在南京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谭延闿任成立大会主席,程潜、唐生智都被推为特别委员。但是,汪精卫、唐生智等因未能取得特委会的实权,心怀不满,乃于9月21日返回武汉,成立中央政治委员会武汉分会,与南京特委会对抗。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合谭延闿、程潜共谋讨唐。10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伐唐生智,由湘桂联军组成西征军,李宗仁、程潜、朱培德分别为三、四、五路军总指挥。此外,樊钟秀、方振武、鲁涤平、方鼎英、李福林、范石生等部也从四方合攻湘鄂。11月11日,唐生智只得准备下野,他召集李品仙、何健、刘举等将领开会,布置撤军湖南事宜,并将暗中联系程潜的第八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张国威处决。当晚,唐生智乘日本军舰前往日本。11月14日,西征军占领武汉,组织湘鄂临时政委会,由程潜任主席,主持湖北政务。1928年1月,程潜、白崇禧兵分三路,进攻湖南。1月17日,击溃刘兴第三十六军,进占岳阳。1月21日,西征军强渡汩罗江,击溃南岸守军,直逼长沙。此时,第四十四军军长叶开鑫受蒋、唐指使,中途倒戈,会同李品仙部袭击程潜第六军,第六军损失惨重。程潜急调部队包围叶部,激战两天,将叶部解决。之后,西征军继续进攻唐军,1月25日进占长沙。2月,连克衡阳、宝庆、津市、澧县等,何健、叶琪、李品仙、刘兴等相继通电,接受程潜、白崇禧改编。至此,西征军入湘作战即告结束。这场战役,表面上是湘桂联军合攻唐生智,但实际上是桂系李宗仁为了打通与广西的联系,夺取唐生智控制的武汉和两湖而发动的一场战役,谭延闿、程潜的湘军不过是桂系利用的反唐势力而已,所以,史称“李唐之战”是准确的。当唐生智的第四集团军被瓦解,两湖地区夺到手之后,桂系又联合蒋介石向程潜开刀。1928年3月,国民党设立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以李宗仁为主席,程潜只挂一委员的虚名。李宗仁还多次开会密议,要将程潜扣留撤职。 5月是旬,李宗仁在汉口召集会议,程潜不顾左右反对由长沙前往参加。5月21日,李宗仁以所谓“专横跋扈,把持湘政”的罪名为借口,拘禁程潜,宣布免除程潜本兼各职。与此同时,程潜的第六军迅速被分化,剩下的两师七个团由第十八师师长张轸率领撤往江西。蒋介石密令朱培德、金汉鼎、王均等部进行围歼。结果第六军仅剩一营突围至福建,为卢兴邦收编。至此,程潜十余年艰辛组创的第六军彻底被消灭。此后,程潜虽然在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再度被起用,但已没有一支自己的嫡系部队了。至于谭延闿,由于他不似程潜、唐生智那样直接统领重兵,再加上他为人圆滑善变,所以在唐、程倒台后他仍稳坐钓鱼船。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早在1921年,谭延在上海投靠孙中山,就通过孙中山认识了宋氏家庭,并保持友好关系。谭的次女谭祥还认宋美龄为义母,谭延闿与宋美龄则兄妹相称。因此,蒋、宋联姻,使蒋、谭关系也无形中密切起来。在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谭延闿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担任了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7月,国民党“二次北伐”成功,蒋介石统一了全国(其后东北易帜),谭延闿感到自己再占着国民政府主席的高位势必遭到蒋介石的猜疑,对己不利,所以自请辞职。同年10月,蒋介石委任谭延 闿为行政院长。行政院长同样是个极重要的职位,但蒋介石知道谭延闿 此时只会唯唯诺诺,感到十分放心。而谭延闿的确也是一切唯蒋介石之命是从,恭顺地充当蒋介石的“护印官”和传声筒。他抱定“三不”主义,一不负责,二不建言,三不得罪人。每次行政院开会,他都闭目养神,对讨论的问题从来不置可否。在行政院“混”了两年之后,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因患脑溢血在南京逝世,时年五十五岁。蒋介石对谭延闿 的死很难过,因为象谭延闿 这样听话的行政院长确实难以寻找。谭延的葬礼办得极为隆重,陵墓也仅次于中山陵。谭延闿 的次女由宋美龄作主,不久嫁给了蒋介石的亲信将领陈诚。不过,国人对谭延闿的评价则不高,认为他有五代冯道之滑,有明代严嵩之奸,送他一句话:“写一笔严嵩字,做一世冯道官”。 湘系军阀三巨头之一的谭延闿于1930年9月22日去世了,而程潜、唐生智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此外,其后又冒起的何健,所以,湘系军阀的历史还须往下写。先说程潜。1928年5月21日,程潜被李宗仁拘禁免职。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正式决议停止程潜的职权。直至他的第六军被消灭之后,国民党中央才于11月28日解除了对他的监视。此后,程潜寓居上海,过着忧愤的生活。直至1931年12月蒋介石第二次下野,程潜才能重登政界,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12月,程潜出任参谋总长,授二级陆军上将衔,重新成为军界要人,并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再说唐生智。1927年11月11日,唐生智在李唐之战中下野赴日。1928年冬,唐生智回到上海寓居。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利用唐生智与桂系的矛盾,请唐生智到唐山接收白崇禧所指挥的由唐军改编的部队。唐生智到了天津,白崇禧即乘船逃走。唐生智将旧部李品仙、刘兴等部接收,蒋介石任他为第五路军总指挥。桂系失败后,蒋介石又于6月1日任命唐生智为军事参议院院长,到南京任职,实质是对他存有戒心,剥夺了他的军权。10月,蒋冯战争爆发,蒋介石又派他率旧部与冯军作战,11月,将冯玉祥击败。唐生智深知蒋介石对自己存有戒心,又要加以利用,十分不满。11月底,唐生智与冯玉祥达成谅解,并与阎锡山、石友三、杨虎城、刘文辉、夏斗寅、何健等策划联合反蒋,由阎锡山领衔通电。但石友三先在浦口起事,炮击南京。唐生智害怕被人抢了头功,于12月1日也迫不及待由自己领衔在郑州通电反蒋,于是,蒋唐战争爆发。蒋介石一面派刘峙等主力部队讨唐,一面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离间阎、唐、石的联合。不久,阎锡山、石友三均背弃前约,投靠蒋介石,出兵讨唐。刘文辉、夏斗寅、何健则按兵不动。12月30日,蒋军在平汉线发动总攻。1930年1月,阎锡山更亲赴郑州督部南下夹击唐军。杨虎城也被蒋介石收买,率部由南阳突然袭击唐生智的总司令部,占领了驻马店,把唐军拦腰中断。1月9日,唐生智再次被迫通电下野,化装逃往天津,然后流亡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唐军残部被蒋介石、阎锡山改编。1931年,唐生智回国参加了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成立的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宁粤合作后,唐生智到南京。1932年初,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事参议院院长,以后又兼军事委员会第一厅主任、训练总监部总监、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等。1935年4月,授一级陆军上将衔。程、唐二人,几经曲折,虽然嫡系部队已丧失,也还身负要职,不过已离开湖南。至于湖南本土,又谁来统治?这里要说到何健。何健,字云樵,湖南醴陵人,1887年出生。早年入湖南崇古学堂和湖南公立政法学堂、湖南将校养成所。后相继在南京入伍生队、湖北陆军第三中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6年毕业后,在湘军任少尉排长。1918年3月北洋军入湘,何健回家乡组织游击队。1919年接受收编,任营长。后所部扩大为骑兵团,任团长。1923年11月升任唐生智第四师第九旅旅长。唐生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何健升任第二师师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春,第二师扩编为第三十五军,何健升任军长。同年11月,唐生智兵败下野,何健率部回湖南。1928年春,程潜率西征军入湘,何健利用与程潜的同乡关系,与桂系将领叶琪、夏威的同事、姻谊关系,取得程潜和桂系的谅解和保护,他的三十五军没有被编遣,他也保住军长的宝座,还兼任清乡会办。三十五军留驻湖南,直接归程潜指挥,而李品仙、刘兴两军则被调往参加“二次北伐”。1928年5月,程潜被桂系扣押撤职,何健即急电李宗仁、白崇禧,表示绝对服从桂系指挥。程潜被扣押后,谭延闿的嫡系将领、第二军军长兼十八师师长鲁涤平被委任为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继续当清乡会办,掌握地方武装。鲁涤平,字泳安,湖南宁乡人,1887年出生。湖南兵目学堂毕业,在湘军中历任连长、营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兼代军长,是谭延闿的嫡系将领,无疑与何健合不来。不久,鲁涤平即将清乡督办公署撤销,将何健打发到江西“围剿”红军。何健当然不甘心受排挤,他积极靠拢桂系,与桂系将领密切来往,取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当时桂系与蒋介石矛盾十分尖锐,蒋桂战争一触即发,桂系认为湖南是战略要地,也希望由何健取代亲蒋的鲁涤平。于是,1929年2月19日,桂系把持的武汉政治分会决议,撤免了鲁涤平的湖南省主席兼十八师师长职务,任命何健为湖南省主席,并调李明瑞、杨腾辉两旅开赴长沙,逼鲁涤平去职。鲁涤平仓皇退出湖南,桂系势力控制了湖南。这事,史称“湘案”。又称“鲁案”、“湘变”,是蒋桂战争的导火线。 2月27日,南京政府任命何健为湖南省代理省主席。何健上台后,并没有完全倒向桂系一方,3月初,他派人到南京见蒋介石和谭延闿,希望蒋、谭谅解并表示拥护中央。蒋介石任命何健为讨逆军第四路军总指挥,并拨发给养七十万元,参与讨伐桂系。但是,何健并没有通电任职,直到蒋介石讨伐桂军战争节节胜利,桂系失败已定,他才于4月初发电任职。4月11日,何健赴汉口面见蒋介石。同日,南京政府任命何健为湖南省政府主席。此后,何健完全倒向蒋介石一方,4月底,何健奉蒋介石之命,出兵入桂讨伐桂军,直到桂军被打败,何健才于7月中旬率部退回湖南。9月底,何健又参加围堵反蒋入湘回桂的张发奎部,双方在石门、武冈、宝庆等地激战,伤亡惨重。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为配合冯玉祥、阎锡山作战,决定放弃广西,北上中原与冯、阎会师。桂张军入湘作战,何健部节节败退。5月28日,衡州、宝庆被桂张军攻下。6月2日,湘军又大败于醴陵、渌江。6月4日,何健率领文武官员放弃长沙逃往岳阳。当晚,桂张军占领长沙。6月8日,桂张军攻克平江。这时,何健奉蒋介石命令集中于湘西,桂张军又占领岳阳。正当桂张军准备乘胜直下武汉时,蒋介石命令粤军蒋光鼐、蔡廷锴、李扬敬三师于6月9日进逼衡山、醴陵,桂张军被拦腰截断,李宗仁、白崇禧急忙回师进攻粤军。6月11日,何健也自常德督军三路,反攻长沙。6月18日,何健率省文武官员回到长沙。7月2日,湘军与桂张军激战熊黑岭,湘军大获全胜,缴枪五千支,俘虏约七千人。7月4日,何健攻占永州,桂张军全部退回广西。何健队了投靠蒋介石,为蒋介石消灭地方势力而效劳之外,还坚持执行蒋介石的指令,在湖南进行“清乡铲共”,并多次率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早在1927年,何健便指使其部下、第三十三团团许克祥、教导团团长王东原、第三十五军留守处主任陶柳等于5月21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武装袭击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长沙市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省党校、党农讲所等革命组织和机关,抢夺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枪支,劫掠了武汉国民政府采办的军米和购米巨款,释放了在押的土豪劣绅,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工农群众。这是何健反共反革命面目的初次暴露。1928年4月,何健任湖南省清乡督办署会办后,继续进行“清乡铲共”,他将全少划为十一个“清剿区”,每区派一个师的兵力“清剿”,后又将十一区制改为五区制,各区各县建立地方武装清乡队。在清乡中,何健本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人”的反动方针,采取“血洗火烧”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何健的反动统治和残酷屠杀之下,湖南全省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1929年元旦后,何健出任湘赣两省“剿共”代总指挥,纠集了十八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会剿”,曾占领井冈山,受到蒋介石的嘉奖。1930年7、8月,何健与红军为争夺长沙展开了两个月的激战。同年10月,何健参加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1931年又参加了第二次“围剿”。1933年5月,何健出任赣粤闽湘鄂五省“剿匪”联军西路军总司令,参与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何健任“追剿”红军总司令,率五路“追剿军”,企图堵截和消灭红军于湖南。但中央红军突破了四道封锁线,进入贵州。1935年初,蒋介石委任何健为湘鄂川黔边区“剿总”军第一路军总司令,进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围剿”红军第二、六军团。后红军第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何健命李觉纵队随后追击至贵州普定。抗日战争爆发后,湘系将领和湘军也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不过,程潜、唐生智、何健等的各自遭遇又有所不同。还是先说何健。还在1936年,粤桂军阀发动了反蒋的“两广事变”,何健为自身打算,曾与粤桂军阀暗中联系。但蒋介石大兵压境时,他又急忙倒向蒋介石一边,他的两面派手法,结果是把双方都得罪,尤其是蒋介石,对他失去信任。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准备委任何健为东战场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实际是要把湘军推上第一线。何健明白蒋介石的用心,于是,提出一个人事安排和兵部署等计划,故意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配备到第一线正面,而把自己第四路军的主力作为第二线的预备兵团。蒋介石见此计划后,很气愤地抛在一边。 1937年11月,蒋介石把何健调任内政部长,从此结束了何健统治湖南九年的历史。1939年春,蒋介石又撤消了何健的内政部长职务,调任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此,何健深居简出,不问政事。抗日战争胜利后,何健因病辞去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职务,此后长期在衡山南岳休养。1949年春,解放军逼近长沙,何健迁居香港,1950年夏去台湾,被聘为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1956年4月25日,何健因脑溢血在台北去世。再说唐生智,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积极参与抗战的军事策划。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乘胜西进,直扑南京。当时,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主张放弃南京,而唐生智则主张死守。11月20日,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组织卫戍司令部和调整防卫部署。唐生智以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部署十万大军守卫南京。11月25日,日军以八师团分三路向南京进攻。唐生智指挥中国守军与敌军展开激战,阵地屡失屡得,彼此伤亡惨重。中国守军坚守了半个多月,到12月12日,南京终于陷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杀约三十万人。唐生智于12日晚上九时渡江,经滁州转到汉口见蒋介石,自请处分。不久,他回到湖南东安,后又居住重庆,蒋介石派了宪兵加以“保护”,实则被软禁起来。而程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命担任平汉线方面指挥,率领有限的兵力,与敌对阵相持达三月之久。1938年1月17日,程潜正式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统辖三十多个师,数十万大军,驻节郑州。2月上旬,又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统一军政。程潜指挥部队,参与了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1938年11月28日,程潜改任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主任,统一指挥北战场的抗战。1940年5月,程潜调任重庆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并继李济深之后接任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后又一度代理参谋总长之职,直至抗战胜利。其他一些湘军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也出任了要职,如刘建绪(湖南醴陵人),曾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福建省主席等;李觉(湖南长沙人),曾任七十军军长、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陶广(湖南醴陵人),曾任第二十二军团军团长、第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苏浙皖边区挺进军副总司令等;刘兴(湖南祁阳人),曾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江防总司令、南京卫戍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军委会点验委员会副主任等;周斓(湖南祁东人),曾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长、湖南省民政厅长、湖南行署主任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湘系军阀也被蒋介石卷入了内战的旋涡。 1946年5月,程潜改任军委会武汉行营主任。9月,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武汉行辕,程潜仍任主席。1948年春,国民党召开行宪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程潜在部属、同僚的劝说下,决定竞选副总统。后因蒋介石在幕后为孙科拉选票,程潜愤而放弃竞选,支持李宗仁击败了孙科。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白崇禧出任华中“剿总”司令长官,总部设在武汉。武汉行辕随之撤消,程潜于1948年7月回湖南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8月10日,他在省政府宣誓就职。程潜一回到湖南,就抓紧扩充军队,编训新兵,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扩充编组了两个军共五个国防师,又将保字部队扩编为三个旅共九个团,掌握了近十万部队。同时,程潜又将长沙绥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省党部主任委员、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五大要职集于一身。但此时,程潜与蒋介石及桂系的矛盾也日渐加深。蒋介石企图利用程潜牵制桂系,在他身边安插了一批亲信以作监视。白崇禧拥重兵在武汉,则常常对程潜施加压力。程潜处境艰难,何去何从,举棋不定。随着国民党军在三大战役中的惨败,程潜及其部属都意识到,湖南以及湘军必须寻找自己的出路,否则会成为蒋家王朝的殉葬品。1949年1月,桂系逼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此时,李宗仁、白崇禧仍企图凭借长江天险,与共产党隔江而治。但程潜已决意走和平道路,他派族弟程星龄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为了加强湖南的军事实力,他派刘斐(湖南醴陵人)到汉口说服白崇禧,将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湖南醴陵人)部调到湖南。2月,陈明仁率第二十九军和第七十一军开回湖南,陈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是程潜同乡,又曾当过程潜的学生,与蒋介石有矛盾,经程潜开导,也同意走和平道路。沉寂了多年的唐生智,这时也积极谋划湖南的和平起义。抗战胜利后,唐生智回到湖南东安老家办学。 1948年秋,他拒绝了蒋介石给他的衡州绥靖主任的任命,1949年2月,又拒绝了李宗仁、何应钦请他到南京任职的邀请,他公开呼吁“湖南人民走湖南人的路”,并会晤旧部刘兴、周斓等人,告诫他们要走和平自救的道路。1949年4月底,他应程潜邀请到长沙共商和平解放大计,并出任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主任委员。其弟唐生明也积极协助程、陈筹划起义。1949年5月,武汉解放,白崇禧率部退往长沙。白崇禧加紧对程潜的控制,将程潜扩编的五个师与陈明仁的两个军合编为三个军九个师,并借机消灭了程潜一个嫡系师,引起了程潜及陈明仁的不满与不安。7月14日,李宗仁又派人到长沙敦促程潜去广州就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长,程潜断然拒绝。白崇禧想以武力强行裹胁程潜去广州。程潜派长沙绥署副主任唐星(湖南新化人)找白崇禧设法开脱,白崇禧同意程潜和长沙绥署移驻邵阳。程潜于7月21日到邵阳后,暗中加紧与中共联络,筹备起义。7月26日,陈明仁通知程潜速回长沙。程潜回长沙后,即与陈明仁会晤,接着又和陈明仁同解放军代表团代表李明灏(原国民党将领、湖南醴陵人)会面,商讨和平起义事宜。此时,人民解放军已对长沙形成包围之势,白崇禧率桂系军队退守衡宝、湘桂一线,正是宣布起义的好时机。8月4日,湖南三十八名高级将领,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表起义通电,前面提到过的湘军高级将领刘兴、周斓、李觉等都参加了起义行列。同时,唐生智亦领衔发表湖南各界人士一百零四人的响应通电。次日,人民解放军进入长沙,湖南和平解放。至此,湘系军阀的历史也告结束。原湘系军阀的两大首领程潜、唐生智,在1949年都选择了和平起义的道路,投入人民的怀抱。新中国成立后,程潜历任湖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人政府主席、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68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唐生智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1970年4月6日,在长沙逝世。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管家后宫学园4
  • 2、通灵王之道炎
  • 3、官居一品5200
  • 4、风流艳帝
  • 5、富宝有色金属网
  • 6、703804温州散讲
  • 7、艾伦卡地
  • 8、最毒美人心2下载
  • 9、圈养麋鹿计划
  • 10、陈碧舸身高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