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同行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诗同行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诗同行作文 篇1
在古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创造了一些美轮美奂的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诗海中,诗人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使景色和事物展现出更加的全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写出了飞瀑的激昂和豪迈。这时李白对庐山瀑布精美绝伦的看法。而徐凝对庐山瀑布又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的《庐山瀑布》中写道“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在他认为,庐山瀑布如同一条接界线,划破了庐山两面。真是各有所见,如有所闻啊!
诗中,也可以读出诗人的心情。时而为国家的灭亡而悲伤,时而为家中的喜事而高兴,时而为景色的美丽而惊羡。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从此知道杜甫因为听到官兵把河南河北给收下来而激动不已,开心得嘴都合不上了。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出高适对东大的离别之情。“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激励董大不怕困难的走下去。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看出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回乡之情。
在茫茫的诗海中,许多的诗词带着我们去创造、去创新!
与诗同行作文 篇2
一诗一世界,一词一浮生。——题记
从小我就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总爱背着手,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我常常与父母一起猜古诗——“最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问的什么,我总能一字不差地对答如流。
我还特别仰慕宋代词人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萦绕在心头的浅浅哀愁,终究是无法消除才从眉头悄悄落下,却在不知不觉间又浮上了心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蓦然间读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是怎样的感受?风甫住,花落尽,只有尘土中蕴藉的恬淡芬芳依稀传来,如同记忆中氤氲往事,轻轻掠过鼻尖。那些纷繁馥郁的花,那些缱绻绮丽的景致,那些和熙温暖的风,都如同这尘烟般的过往,早已悄然逝去,无迹可循。转眼天色将暮,手中木梳从发际间缓缓穿过,一如往昔。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往昔又有几许值得回味和珍藏的日子啊!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好似精思巧构,华章绝妙,却又宛若随口道来,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心就像个小小的杯子,承载了太多的`欢喜,溢出来,变成了诗。而人生不过是一场绚烂的花事,在落英缤纷时你会看见那些冰冷的绝望。这个空落落的世界,或许早已不属于她。
李清照爱花、爱酒、爱这春花般烂漫的人生。可当年过半百,孤身一人,她的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我爱诗词,它真的很美,沁人心脾的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遇见诗词,真幸运!
与诗同行作文 篇3
爱诗人,爱古诗,爱不同的写作风格,是它们把人生装点的更加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每当悲伤时,诗人会捧起一首快乐的诗,抚平悲伤。每当想放弃时,诗人会捧起一首让人发奋图强的诗,激励自己……
在那曲折的小路旁,种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柳树。陶渊明先生在柳树下饮酒自乐,他远离了那黑暗的官场,来到了这美丽的世外桃源,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先生,我愿追随你,和你相伴而行,追求心灵的纯净。
走到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旁,一位诗人正高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没错,他就是诗仙李白,他举杯邀明月,告诉月亮自己内心的孤独……
看着高举酒杯的他,敬爱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天生我才必有用,放下孤独悲伤,与满满的正能量同行。
苏轼伫立在江边,望着洁白无瑕的明月,想起了皇上的命令,想起了离别时亲人的泪水,不禁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流传至今的名句。苏轼先生,我愿跟着你,学习你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看着陆游先生背着一个大包,走在路上。他跋山涉水,不停地往前走,前面仿佛已走动尽头,可他仍继续往前走。突然,他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村庄,那儿的人们正捧着鲜美的食物等着他呢!陆游先生不禁说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千古名句。陆游先生,我愿跟你一起,学习你坚持不懈的精神。
诗人们,我愿和你们一起,看这美丽的万千世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一路走,一路记,一路学,来到梦想的彼岸。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gaozhongdisance/202203/274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