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月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中的月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中的月作文1
漫步在月光下,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在这寂静的中秋之夜,不如拿着一本唐诗宋词,去和诗人一起感受诗与月亮的完美结合。
诗中的明月,好似一幅水墨画,月光透过松枝间,清泉从石头间流过。此时,在诗人王维的眼里,他们美得无可挑剔,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千古佳句。
古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亚于我们。当诗人李白自己孤独地站在窗前,看着对面的那户人家正吃着团圆饭,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人,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然而,诗中的明月更多的是对亲人的祝福。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秋佳节之时,抑制不住思念自己远在故乡亲人的情感,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远方的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而大诗人李白又在这中秋佳节望着天边的明月,举起酒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足以说明李白向往自由浪漫的情怀。
钱塘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在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涨潮,唐代诗人张若虚就目睹了这恢弘大气、豪放壮观的景象,写下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样的名句,显示出了张若虚不拘一格的情怀。
在这中秋佳节,谁人都会有难以抑制的思乡情怀,诗人王建也是如此,于是写下“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月,有诗,有浪漫,更有博大的中秋文化。在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与月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所以让我们以赏月为契机,赏月、品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诗中的月作文2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古人的离乡游子常用月亮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他们为站在远处,借着月亮照耀着大地,一个背影,一轮明月,真有几分思乡游子的味道。
第二天,爸爸给我买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好多写月的诗,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读《月夜忆舍弟》时,问爸爸“舍弟”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哦,我懂了。
慢慢的,这本书中的事我都能背下来了。我又问爸爸,写月的诗就这么一点儿吗?爸爸说,不是的,还有好多这样的诗呢!这只是一个开头,不过,剩下的诗你要自己去寻找哦!
我照爸爸的话,果然“找”到了很多写月的诗。我也把它们一一给背了下来,也试着去自己去理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我懂:我去过钱塘江,那时,潮水慢慢上涨,与岸面齐平,金黄的圆月在江面上缓缓升起。读着读着,诗的意境慢慢体会到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我也懂,只是我并不喜欢夜晚,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在黑夜中,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让人害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在细腻如雪、平铺万里的黄沙上观赏碧青燕山上的弯钩黄月,是何等的享受啊!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亲人的情感写活了吗?
后来,我自己还理解了许多诗,对诗起了兴趣,也了解了许多诗人的身世遇际,我也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直至现在,我已经自己写了很多诗了。
诗中的月作文3
我小时候就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诗,《月下独酌》、《望月怀远》、《水调歌头》、《静夜思》等等,我早已烂熟于心。“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也曾经和李白一样,对于月亮有很多的遐想。
《静夜思》是我背会的第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很短,但是这寥寥数笔却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月下独酌》这首长诗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和妈妈一起背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刚开始不懂诗的意思,妈妈给我讲解后才知道:李白独自在花丛中饮酒,因为身边没有一个亲友。所以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可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及时行乐吧。遗憾的是明月不能理解喝酒的乐趣,影子也只是跟着自己而已。无奈之下,作者只好暂时与明月和影子做伴,而且相约在银河相会。诗人想象丰富,语言工整,将他的情感写的活灵活现。
因为意思总在脑子里闪现,所以背得滚过烂熟。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也想像着能和月亮一起做游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两句我非常熟悉,前几年爸爸在北京学习,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妈妈就这样说。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行旅诗《水调歌头》,是作者在中秋佳节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尽管身处异乡,相隔千里,但同享一轮明月,苏轼愿弟弟平平安安,也愿天下所有人幸福安康!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今年中秋佳节的时候,常老师通过校信通发给我们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因为甲流传染,我们不能与老师、同学一起赏月,老师用这首诗表达了我们的师生情!
描写月亮的诗很多,每一首流传千古的诗都聚集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和美好愿望。我爱月亮,更喜欢品读月亮的诗歌!
诗中的月作文4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西湖的美景,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杨万里写的。本诗虽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题,诗一首送别诗,但是诗的内容表面上确实写六月西湖的美景。诗的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意思是说:西湖六月中旬的风光,是春夏秋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相比的。诗的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说:青翠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好像与天相连,绿叶中的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格外鲜艳。这首诗韵味十足,特别是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仗十分工整,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与想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本诗共28个字,诗一首七绝。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的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说:当墨汁般的黑云在天空翻滚,还没遮住山头的时候,那珍珠般的雨点已争先恐后地跳上小船。忽然又刮来一阵大风,顷刻间吹散了黑云和雨点,望湖楼下的湖水一会儿又平静如玉。这首诗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诗句中的“跳”字用得很妙。把雨点写得活灵活现,非常传神,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这两首诗同是写六月西湖的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
这两首诗都是绝世佳品,希望大家也拿出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诗中的月作文5
古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几千年不变的,不衰的非文物遗产。古诗中的风花雪月。更是令人……
风:时而凶猛,时而温柔,时而神奇,时而愁情。
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婉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悲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神奇,多彩。“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愁情,无奈。
花:时而无情,时而美丽,时而惊心,时而炫彩。
有“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的无情,离索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悲哀,惊心“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的美丽,炫彩“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辛勤,甜蜜。
雪:时而冰冷,时而多姿,时而轻盈,时而朦胧。
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冷,寒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漫飞,多姿“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轻盈,动人“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的朦胧,幻影。
月:时而缠情,时而宏伟,时而梦幻,时而诚心。
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缠情,相思“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宏伟,壮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可爱,梦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祈求。
古诗中有风花雪月,古诗中有名胜古迹,古诗中有春夏秋冬,古诗中有愁绪离别。古诗中有…… 风时凶温神愁情,花时无情美惊炫彩。雪时冰姿轻朦胧,月时缠情宏梦诚。风花雪月,愁绪离别。
在古诗中淋漓尽致的彰显。
诗中的月作文6
四月里的空气很闷,走几下这闷的空气就钻进身体里,很让人烦躁。七点半。刚好黑夜的精灵冒了出来。我提着手提袋,看着天,这晚虽没有圆月,但也十分静谧祥和。不过三个小时没碰电子产品的我,心和手都已经痒痒的了,实在是无心再仔细欣赏这夜色了。
我加快着脚步像家里走去。途中,也看见橙黄的路灯一簇簇撒在路上。还有,听见耳后的朗读声,是很标准很有语感的一阵声音,一道清泉,缓缓从闷热的空气中流开。虽然朗读声很正常,并没有什么。不过,这朗读的正是我们学过的《水调歌头》。很奇怪的是,这声音让我产生了共鸣,渐渐放缓了脚步。
趁着这夜色,我偷偷转过头想去看看这清泉的源头。一位大概四五十岁的女性,牵着一个小女孩,她的背挺得很直,没有一点驼背的迹象,镜片反射出的光,也衬出她在夜色中不一样的气质。然后就看见她轻启两唇,再次从口中吐出那让我有共鸣的声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过了一会儿,她好像发觉夜中的某一角落有目光聚焦在她身上。于是,她看到了我。被她发现,我尴尬地笑了下,又说:“阿姨,你念的很好听,哈哈哈……”
她对我报以一个很端庄的微笑,我讪讪地也回了一个就走了。转过身,刚抬起脚步又听到接下来的那部分内容,不过这次清泉加进了一股小溪,是那小女孩的声音,她跟着一起背。一声成熟端正,一声清脆童真,这实在是这夜里最美的声音了。
她们念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也在心里默读了一遍。
今夜没有圆月,但心里却有一轮最圆最美最洁白的月。那是诗中的月,那是最美好的祝愿,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是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
诗中的月作文7
夜幕笼罩大地,一盘圆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大地上弥漫起朦胧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淡淡银雾。月儿从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挑起,挂在星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是诗人李白想起自己的故乡,久不能入眠。此时的月光那么皎洁,直射他的心房。此时此刻,除了月儿还有谁陪伴着孤独的他呢?坐在床前,只有月光透过窗洒下,照在地上,像一层淡淡的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沧桑大地,冷月照边关,从秦汉以来,战事从未间断。王昌龄心中充满着愤慨,站于山崖边,眉头紧锁,心中悲壮。多少战士万里长征却无法回乡,多少无辜的人民受尽牵连,家破人亡。战争带来多少痛苦,它何时才能停止呢?但王昌龄的心中又充满希望,只要将军还在,胡人休想踏过阴山前来侵略。望望头顶的月亮,它的光不再凄冷,照亮了战争的胜利。随着月光,前进吧!永不罢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战争之中,杜甫与兄因战乱离散,没有音信。入秋之后的白露,在孤雁哀鸣下,月光像薄纱罩住杜甫的心房。心中悲哀,沉郁。但却不知何时能再与兄弟相遇,希望兄弟可以随着月光归故乡。明月高照,希望月光能把杜甫想念兄弟的心寄给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傍晚在山水田园中生活,怡然自得的生活使他内心愉悦。石上的清泉下流,发出叮咚的美好声音,小湖的清水荡开涟漪,穿过的鱼溅起的水花滴在荷叶上,打了几个滚儿又翻下去。明月的光亮穿过树林,一缕缕洒下大他。一幅清秀的山水海,一支恬静的乐曲绽放在王维心中。
月亮最终升上星空,也升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白晃晃一片明亮。一片透明的云遮住月光,一笼青烟把诗所蕴含千年的才华送来今天的如诗世界。
诗中的月作文8
文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家,在历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它并不因为时光的飞逝,社会的进步,世纪的跨越而被人淡忘,相反,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东方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到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我和古诗文有着不解之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令我向往;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令我赞叹;古诗中的风花雪月令我陶醉;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让我感动。所以与宋词、元曲相比,我更喜欢唐诗。记得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教我读古诗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此外,像《静夜思》《登鹳雀楼》《赠汪伦》……等这样简短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好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所了解。李白,杜哺,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灿烂!我非常喜欢古诗文。我喜欢它和辙押韵,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朗诵出来;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平常人,只要读一遍就能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多少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思想为之升华。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诗好句。在过去的作文中,我曾通过引用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表现出夸张手法的巧妙。通过引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发子女对母亲的深情;通过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等等。
总之,通过引用古诗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爱古诗文,我爱这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明珠。愿这颗名垂千古、源远流长的明珠能够永远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诗中的月作文9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尽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两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易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达意抒情。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
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滴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gaozhongdisance/202203/274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