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单元作文 > 高中第三册

改写古诗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改写古诗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改写古诗作文 篇1

  这天,杨万里乘舟来到安仁县游玩。他悠闲地站在船头欣赏着河边的美景。

  湛蓝的天空就像被水洗过似的明净,草地就像一块碧绿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一阵微风吹过,柳枝开始翩翩起舞,好像在炫耀风婆婆对它的抚爱。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绕城而过,阳光洒在荡漾的河面上,泛起万点光芒。

  突然,杨万里发现不远处有一叶小船在清澈的河水中飘荡着。所过之处,荡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煞是好看。细细一看,在那船上的是两个小孩子。这两个小孩,一个身穿红肚兜外套一件无袖的白色小褂,另一个穿着一件短袖的白色衫,衣服敞开着,没穿肚兜,露出了雪白的小肚皮。他俩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都在头上挽着三个发髻,裤角卷到了膝盖,光着一对小脚丫,颇显几分灵气。只见这两个小孩坐在船里,叽叽呱呱地,也不知在说些什么,笑些什么,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也许是热了吧,他俩互相拍起水来了,激起的小水珠在他们的身上、脸上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听着那阵阵铃儿般响亮的笑声,杨万里也停下了船跟着他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之中。

  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双双并排坐在船头,抬头仰望着天空。杨万里这才发现,他们虽然坐在船上,却并没有划船。那用来撑船的长长的竹竿已经收起来了,架在船尾的支架上。而且那两个小孩身旁还张着一把伞。“他拿伞做什么?难道要下雨了吗?”杨万里抬头看了看天空,万里无云呀,哪有什么雨呀!这下杨万里心里更好奇了。

  忽然,一阵风吹来。一个小孩子赶忙把伞拿起来,另一个欢呼着:“风来喽!风来喽!我们的船要起航喽!”杨万里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用伞借助风的力量让船前进啊!

改写古诗作文 篇2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灿烂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武汉,兰花还没有盛开,晨风中已经飘来了丝丝的香气,空气格外清新。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说道,孟浩然说:“我等你办完事再去扬州,葡萄都晒成葡萄干了。”李白笑道:“哈哈,晒成了葡萄干,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对李白说:“我在扬州等你。”李白回应:“好,等我办完事马上来找你。”船慢慢开始划动,孟浩然又说道:“你办完事可别忘了来扬州找我啊!”李白说:“放心,我不会忘的。等我到了扬州,我们痛快的喝上几杯。”孟浩然说:“好。”船越行越远,孟浩然似乎要说什么,却已经听不见了,李白无法把孟浩然送到扬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应经不见踪影了,可李白还愣愣的站在那,一声鸟鸣,他才回过神。挥笔写道: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改写古诗作文 篇3

  夏天,杨万里路过安仁县,偶尔看到了有两个孩子坐在一只小渔船上晒太阳。

  在不知不觉中,船停了,这时杨万里可清楚了,其中有一个小孩子穿着小红衫,另外一个小孩穿着短袖短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只见其中一位孩子从船中拿出了一把伞,杨万里心想:咦,他们这是想干什么?现在又没下雨,他们为什么要撑伞呢?这真是太奇怪了,杨万里情不自禁地上前问了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现在又没有雨,你们为什么要撑伞呢?”哈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现在没力气摇船桨了,就用伞来借风力使船前进,嘻嘻。”小孩笑着说。

  杨万里望着他们的背影笑了,心里不禁感叹:这两个小孩真聪明!

改写古诗作文 篇4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以及迁移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相互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诗词方面的恒久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

  (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杏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二、分析意象

  [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

  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

  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操作说明] 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

  三、扩展再现

  [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诵读《天净沙 秋思》按诗后要求: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②.扩句成段:将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③.扩诗成篇:将上述内容连缀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诗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四、迁移重组

  [训练目的] 此环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诗内容进行迁移重组,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 所谓迁移重组,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诗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将诗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构织成新的.篇章。因为古诗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象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把最精华的部分突出在文章里。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古诗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

  例三:阅读下列诗句,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并与同桌口头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取精华,不及其余;

  ②借题发挥,重新演绎;

  ③穿越时空,嫁接现实;

  [操作说明] 让学生获得迁移重组古诗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五、再造创新

  [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诗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古诗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诗后要求,口述改写诗文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②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断、精彩对话;

  ③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MTV分镜头、童话等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创造之去。

  六、作文:

  1、 改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诗、词、曲),进行改写,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改写古诗,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领会了一些古诗的深刻含义,更增加了我们的作文能力,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八、板书设计

  改 写 古 诗

  分析意象

  扩展再现

  迁移重组

  再造创新

  范文:

  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 朽 的 失 眠

  他落榜了!1200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愧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允许一个落魄士子放肆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而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上了,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余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尔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了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三二,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警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28个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28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1200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改写古诗作文 篇5

  冷!夜里、我用被子紧紧的泡裹住自已,是下雨了吗?好大的风声啊!

  早晨依然十分的冷,出门一看,雪、竟然是雪!天地之间一片雪白、咆啸着的北风将地上的雪与白草一并卷上天空,再刮到人们的脸上。

  "八月,才八月便如此寒冷!”我不禁说了出来,武判官也与我一并惊呼。身旁的将士们却习以为常,头也不回的依偎在火炉旁。时间久了,觉得有些冷,那股子兴奋的热流被北风吹掉后的我们也匆忙的进了营帐。

  可进去了有什么用呢?雪早己打湿了帘子,并不时的跑进帐子,即使我有狐裘与锦衾也难己御寒吧。一抬头见了那把威武的硬弓,平时神气的它此时也怕被冻住吹断了吧。与硬弓一样"憋屈"的盔甲也无人擦拭,平时,大将军并要好好的"养护"一番。

  熬到了中午,总算有了些温度,可一想到武判官要回去了,心中自有千百滋味。忧,有位知己又要离开,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喜,他不用再受苦了。百感交杂之时,听到了将军营帐里传出的乐器,这些哀转的笛子可没有皇都的古琴优美,它们正在弹的曲子是那么优伤。

  再见了,我的朋友!我要送他离去!路上,我们都一言不发。过了营门,冻僵的红旗鲜艳夺目,我们要分开了!我们共同望着那茫茫大雪,不肯说再见。“好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再会。”说罢,他转身上车离开。

  一望无垠的白色,静悄悄的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只有雪上那车痕,一直绵延到天尽头,北风呼啸,我的心中却有一丝暖意,有道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改写古诗作文 篇6

  大雪三日不休。群山连绵,往日的高俊险拔只作如今眼前飘逸的水袖。

  天地终是静了。

  没有了飞鸟的踪迹,天空纵是广漠,也只余寂寞的气息。这样冷的天,那还会有什么飞禽走兽出来走动呢?

  大雪封了山路,如今已不知脚下这一步该走向何处。路漫漫其修远,求索的路注定不会好走。

  想到旧日的鱼竿在墙角里布满了尘埃,不如就在今日将它派上用场吧。轻轻吹去灰尘,将它放入一旁的鱼篓中,披上一身蓑笠,信步走出了家门。

  那隔壁的老邻居,望到我这一身的装束,深深的呼唤我一声;喂,这么冷的天,哪里还有鱼可钓?我没有回转身去看他,只是轻轻地晃晃了头示意我有听到他的话语。

  是啊,天好冷啊。可是,这份冷意却让我头脑更为清醒,此雪,此山,此江,都是自然的杰作,无论何时,都能展现出它独特的美。不如就划上一艘小舟吧,去到那寒江的中心走一走。

  只是不想,这江的中心远没有想象中的冷。反而,隐隐约约升腾起些温的薄雾,倒没有那入骨的寒了。抛出那尾鱼竿,静待鱼儿上钩。小舟悠悠轻晃,江面不时浮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却不见有鱼儿游过来。

  难道,那江中的鱼儿也入眠了吗?是啊,如今这样的天气,确是很适合窝起来眠上一眠。

  天地都入眠了吗?我仰头望那低垂的天空,没有一片云。那远处的山更像是被冰雪凝住一般。

  四周无声,世界怎会如此静濑。

  哼一首小曲吧,哪怕无人来听。且吟,且独赏。

  只是不知,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我与这舟,这江,这山,化作谁严重的风景?

  渐渐地,天空又飘起了雪。飘飘洒洒,落到我的斗笠和蓑衣上。

  好一个寒江雪,江雪寒。

  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吹着尖利的口哨,呼呼地响着,把树叶吹落了,把草吹枯了,把树木吹断了,把生机勃勃的万物吹得死气沉沉

  鹅毛般的大雪给碧绿的山覆盖上了银色的外衣,小路上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这白雪正在悄声无息地摧毁着美丽的世界,白雪下又掩盖着多少的污秽。

  千万座连绵起伏的山脉上,早已失去了鸟儿们身影。鸟儿已经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剩下些老弱病残飞不动的,也被冻死了。在这茫茫的大雪中,只看见几根羽毛随风飘扬。从此,冬天再也听不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了

  空荡的小路上,人的踪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使有人走过,他的脚印也会被雪掩盖。人们躲在家里,缩在火炉边上,边取暖边聊天,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没有人屋子半步。

  只有那江面上的一叶扁舟,横在江上,上面坐着一位老渔翁。他身穿蓑衣,头戴斗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双手瑟瑟发抖,还时不时把手缩回蓑衣里暖一下,尽管那蓑衣也不能带来多少热量,眼睛里充满了忧伤。

  大半天过去了,老渔翁的鱼篓里空空如也,这么寒冷的天气,连鱼儿也躲在江底懒得动了。老渔翁长长地叹了口气,心想:我失去了家人和朋友,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外流浪,连唯一的茅屋也被烧了,无家可归。现在又被贬到这荒野之地来任职,被那些达官贵人欺负,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但我不能屈服,不能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总有一天世人会明白谁对谁错,会还我清白的!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把腰杆挺了一挺,夹着雪花的江风好像也没那么刺骨了。

  雪越下越大,打在老渔翁的眉毛上,似乎非要让他睁不开眼睛,才肯罢休。大雪把老渔翁的蓑衣和斗笠都笼盖了。可老渔翁还是端坐如山,纹丝不动,目光炯炯地盯着鱼竿,耐心地等鱼上钩。老渔翁的脸和手都冻得发青了,失去了知觉,可他没有丝毫恐惧。他要用他的方式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证明自己坚定的心。让雪下得更大些,让风刮得更猛烈些吧!

改写古诗作文 篇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独自在异乡闯荡,每到过节时就会思念自己的家人,知道家人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少了一人来参加。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我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家人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我十分思念家人。

  重阳节我们一般到爷爷奶奶家过。但今年我没有回老家,重阳节虽然不是特别大的节日,但是我此时身在他乡,现在我也逐渐明白了就是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感觉。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九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节日。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登山 。次日清晨,我们一家就开始爬尖峰山但缺少二老。哎,好思念姥姥姥爷。刚到一半,我们就累得直喘气,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听着耳畔松涛阵阵,看漫山红叶缤纷,还不忘在林中搜寻一闪而过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边的野花。话说“路边的野花你别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烂漫,鲜艳夺目,点缀在绿草丛中,那么招人喜爱。

  我像鸟儿一样,追着蝴蝶雀跃,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分了送给妈妈,她们都很高兴,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记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风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体现。

  “哇!好美的山哦!”我就回想起我小时候随家人爬了无数次的山,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爷背我爬的。但我现在在他乡,我猜姥姥姥爷腿脚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背着我上山的体魄了,妈妈爸爸的额头也爬上了皱纹。我的成长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我好幸福。成长是个过程,我愿我的成长如爬山一样,有时可以停下脚步,陪伴家人歇息片刻,欣赏路边无限风景,采撷鲜花装点他们的容颜,他们的梦。

  山景无限,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阳节去登山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九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节日。周末,我真希望和爸爸、妈妈一同回老家去陪姥姥姥爷。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锻炼身体。随着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已经博得了大多数老年人的亲睐。最后我祝老爷爷老奶奶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改写古诗作文 篇8

  洛阳城里,树叶黄了,秋风瑟瑟地吹来,一片片无助的叶子,被那无情的秋风夺走了他们幼小的生命。天上那玉盘似的月儿发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哦!今天是中秋节了!我不禁想起儿时全家坐在院子里,吃着母亲亲手做的月饼,看着天空中的月亮那幸福的情景。

  眼下这凄凉的情景,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坐在窗前,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黯然泪下。我的心里突然掠过一个念头:不如我写封信给家人吧!说干就干,我提起笔,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只是我担心自己想说的实在太多,不知从何写起。

  “亲爱的母亲大人,您好吗?亲人们都好?不知道我的白白可好?”

  这个白白是我的“好朋友”,它是一只被人抛弃的小狗,我见它十分可怜,把它收留了。想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白白还追着马车跑了很长一段路,看着它那奔跑的身影,冰凉的泪珠从我的眼眶中流了下来。

  “它是瘦了还是胖了?听说爸爸因为整天在田里忙上忙下,累得生病了,现在好了吗?需不需要从城里寄点药来?院子里的那棵桂花现在应该开花了吧!我好想念以前我和您在院子里一起摇桂花的事儿,那时,我们整天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中……”

  “叮叮当当——”铃铛的声音由远而近,我知道捎信的人来了,只好搁下笔,把信叠得四四方方的,小心翼翼地交给他。当捎信的人正要出发之际,我喊住了他,他极不情愿地把信给我,我打开已封好的信,可不知再写些什么,又把信封好交给他。看着他消失在茫茫雾气之中,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改写古诗作文 篇9

  在一个阳春三月的早上,阵阵鸟鸣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披衣下床,准备出门游玩。

  我轻轻推开窗户,欣赏着窗外的景色,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路伸向远方,我报目望去,一座座高达的山峰连绵起伏,雾气缭绕,我对着小路的尽头有所好奇,便决定出去走一走。

  心动不如行动,我来到这里散步,只见路旁的几棵柳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似得,微风吹 来,柳树的枝条在空中随风飘荡,好像他们在舒展着头发。

  我沿着湖畔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油菜花地,只见这些金灿灿、黄橙橙的油菜花就像黄色的锦缎一样,点缀着绿野,微风拂过,他们在风中翩翩起舞,似乎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洒在上面,似乎是给它披上了金纱,油菜花上的露珠还未蒸发,被阳光照的发出了一种耀眼的光芒,我情不自禁地摘下一朵嗅了一嗅,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啊!真香啊!油菜花的香味似乎是无形的磁铁,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和蝴蝶。

  突然几个活泼机灵的小孩子跑了过来,只见他们眼睛看见那金黄色的蝴蝶,便用手扑了过去,一不小心,脚一滑,便摔了个狗啃泥,蝴蝶也就趁机飞走了,小孩子毫不气馁,再次去追赶蝴蝶,只见他看准时机双脚腾空,用力一蹬,双手用力一抓,顿时,他的手就像变成了一个袋子,把蝴蝶给收了进去,只见他扑在地上,慢慢地打开手掌,想看看蝴蝶,顿时,蝴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入油菜花中。小男孩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小男孩茫然失措,他瞅了我一眼,便蹿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我看了,诗兴大发,即兴吟出了这首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近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gaozhongdisance/202203/2747921.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