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散文
关于茶的散文1
茶的甜比蜜更甜。
小时候,我很喜欢吃蜜。吃早饭的时候拌点,出去玩时带点,吃面包时涂点以前我的生活离不开蜜,但随着岁月的点点滴滴和年龄的增长,我淡忘了蜜,因为我觉得蜜总是这个味道:没有辛苦,只有无忧无虑。没有探索,只是现成的甜。这种甜总有一天会腻的。但茶却不同,蜜的甜只能满足味口,而茶的甜却能满足心。
我第一次喝茶时,觉得味好苦,好苦,但我第二次喝茶时,觉得茶有点甜了,还有点香淳的感觉。茶的味道不同,也会使人的心情改变。越苦的茶,品到最后,你会觉得越香越淳,让人觉得很满足;淡单的呢?它的香也是淡淡的,令人回味无穷。
有付出,就有回报。茶就是这个味道,一开始你会觉得很苦,但喝到后来,你会觉得越来越香。人有时候也是这样,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这就叫做先苦后甜。你得到的会比付出的多一千倍一万倍。
人的一生只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先苦后甜,另一种是先甜后苦。甜也会有不同,一种是不劳而获的甜,就像蜜一样。还有一种是探索出来的甜,先苦后甜的甜,就像茶一样。你究竟想要哪种甜,就要靠你自己去选择。
关于茶的散文2
泰国茶俗:
历史悠久的泰国,在风俗习惯和礼仪上也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性。
泰国北部地区、缅甸和云南地区相似,这里的人们有喜欢吃“腌茶”的风俗,其法与出自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
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将生茶腌制成酸味制品,时拌入食盐、生姜、花生之类,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因为这里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吃腌菜又香又凉,所以,腌茶成了当地世代相传的一道家常菜。
印度茶俗:
印度人饮茶方式很特别,他们把茶倒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另外,在印度如果用左手递送茶具,就会被看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他们喝奶茶,也爱喝一种加入姜或小豆蒄的“萨马拉茶”。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定等级和价格。
西亚地区的土耳其人,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红茶,城乡茶馆普遍,出门饮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离浓味红茶,用沸水冲泡,再在茶汤中添加糖、奶或柠檬共饮。
关于茶的散文3
第一章
杨花雪,
如往日般凄美,
如往日般近,
仍旧辗转徘徊在每一寸熟悉的土地上,
却早已不见了良人的踪影。
屋里,女子身着浅绿色水衫端坐在椅上。细看,她有着精致的五官,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他,走了有六个月了吧。”女子眼里划过的是我见犹怜的哀愁。把手中的针线放在了桌上的篮子里,篮子里则是已织好的小袜子和小帽子。女子摸了摸已略凸显的肚子,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孩儿,你又欺负娘呢,真是调皮。”虽是责骂的话语,但充斥着的是满满的温馨。将手撑着桌子,用了点小力,便站了起来。走至窗边。
窗外,依旧杨花雪飞舞。
不知道站了多久,站到女子腿都麻了,正欲转身,身后传来了稳重的脚步声。女子停住了身子,嘴巴在颤抖着,身子也在颤抖着。是他吗?是他回来了吗?
“瑶儿…”
身后传来男子浑厚的声音。女子被提的高高的心也刹那间落了下来。
不是他。转身,女子的眼中已再没有原先的哀愁:“棠生,你知道,我们已经不可能了。阿尧,他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深深地扎了根,我不可能再去想其他人了。你,放手吧。”
“瑶儿…我知道,但是,我不能没有你,真的!我不能没有你!”男子的语气中充满了恳求,那俊朗的面容上附上了两行清泪,“瑶儿,我求你,就算你不爱我,就让我陪在你身边直到他回来。他一回来,我就走!我林棠生说话算话!求求你,瑶儿。”
白桉瑶的心微微地晃了晃,坚定的眼神却已消失不见。
“瑶儿……”
“好,但是他一回来你就得走,走得远远的,再不要回来这里。”白桉瑶说罢便急欲转身回屋。
“嗯,我答应你。瑶儿,这些日子,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男子坚定地语气透过房门敲在了女子的心上,也许,女子还不知道。
第二章
一晃眼,便又是两个月过去了。
这两个月里,白桉瑶已不再排斥林棠生的存在。有的时候,林棠生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白桉瑶,一起静静地度过一个下午。他觉得自己很幸福,可以看着她高兴,看着她笑,她笑,他也笑。可是偶尔当她想起那不归人的时候,看她紧缩着眉头的样子,真真是令他郁闷好一阵子。但他仍会使出浑身解数逗她笑,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会不忍心看他为自己忙进忙出,忙来忙去的样子。罢了,人初本善。谁都没必要为了另一个人而忙到忘了照顾自己,而他,就是这样傻,只为博她一笑。就算她说他傻,她说他不值得,她说了那么多伤害他的话,但他仍然这样做着。(:)
是夜,白桉瑶已经睡下了。而林棠生却从白桉瑶的房间出来后一直站在门外,他的眼眸里充斥着忧思。毕竟,他今年十七了,也已到了适婚的年纪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从他看到白桉瑶的第一眼便再也移不开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这般待她,她都有了孩子了,只不过孩子的父亲是个负心郎,而自己,为何偏偏眼里只有她,想要放弃,却好难。屋里,传来轻轻的呢喃声。林棠生欲离开,他不想知道。但却移不开步子,只得呆呆地站在房外。“阿尧…瑶儿好想你…真的好想你…”她的话语间充斥着哀怨夹杂着丝丝啜泣声,“你为什么不回来…为什么还不回来…”过了一会儿,屋里便静了。林棠生深吸了一口气,便悄然离去。她到底要怎样的隐忍,怎样的坚强,才熬过了这样的八个月。
八个月,不长不短。白桉瑶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却仍是禁不住流出了两行清泪。她毕竟也是个女人,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女人,一个脆弱的女人,她的脆弱却只能在黑夜展露给自己看,她的诉说,良人却不闻。她记起来了,是她忘了问,她忘记了问他的归期。
但,到底是她没有问,还是他本无心告诉她。
毕竟,她只是个无父无母的青楼女子。只是因他给了她那一夜温暖,她便认定了他,不疑其他。交予他所有的信任,而他,却没有吧。
第三章
瞧这天,也定是暮春时节,不然怎么能见到漫天的杨花雪。
远远传来了孩童的嬉戏声,近了。
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子。看穿着,定是穷人家的孩子。但细看那小女娃,是粉红的脸蛋,月牙的笑眼。她的笑容开得大大的,嘴角旁两个小酒窝随着笑容凹了进去,那小男娃,也是由于跑的太快而红通通的脸,加上那自小就清秀的面容,真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明天,我要走了。”那男娃已没有了嬉戏时的调皮语气,换上了深沉的愁绪。
女娃看着一边的男娃那严肃的脸,不禁也隐去了笑容,许是那时年纪小,什么都不懂:
“走?走哪儿去?为什么要走呀小哥哥?”
男娃亲昵地摸了摸女娃的头,然后笑了:
“我的家不在这里,我的母亲要带我回家去。”
女娃好像懂了什么,瘪了瘪小嘴,抬头的时候便落下了几颗小晶莹。她站了起来,回头看了一眼小男娃,拍了拍小手,便跑开了。男娃的脸上露出了受伤的神情,但眼睛却未朝女娃离去的地方看一眼,只是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杨花树。
“我不想走,但不得不走。”男娃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这样的沉重不适合他,真的不适合。
平铺天际的云层缓缓移动着,那时,正是春光融融。
次日清晨。
村头仍是昨日的两个小娃子,只是多了一辆马车与一位妇人。
“我走了,我会回来的,等我。”男娃看着女娃定定地说,那眼里是不可否认的坚毅。
女娃点点头,瘪了瘪嘴,便又要哭。
“不许哭,你哭我就不回来了。”男孩替女孩抹去已不小心溢出来的晶莹。
女娃点点头,擦了擦眼睛,带着红红的鼻子和眼眶:“小哥哥,我会乖乖等你回来的哦!你一定要回来!”
男娃坐上了车,女娃只能远远看着男娃远去,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忍住眼泪。
她告诉我,她没有父母,没有姓名。
我想我只是可怜她罢,我并没有告诉她我的姓名,只是默默地给予她我所有的温暖。
但是,我想我不会再回来了。
第四章
是夜,在寂寂的屋里,她寂寂地醒来。起身走至门外看着屋外的波光粼粼,她有些愣了。
她不敢想起那个梦。在梦里,梦里她的尧已然拥有了荣华富贵,却不认他的孩儿和她。她皱了皱眉头,除却心满溢着无限的愁绪之外,还有浓浓的不安和恐惧。
“尧他,不会的。”白桉瑶自嘲似的笑了笑,摸了摸肚子,眼里荡起无限柔情,“宝宝会和娘亲一起等着爹爹回来的。”
晃神间,一件外衣便被轻轻地披在了身上。
“夜里凉,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孩子。”
转身对上的是林棠生浅浅的笑颜,报之一笑。
“似乎很久没有这么和你肩并着肩一起赏月了呢,就你和我,我们两个。”
白桉瑶眨眨眼不作声,把头轻轻靠在了林棠生的肩上。
“棠生,你回去吧。”
“我不!瑶儿你不要再赶我走了!”
“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天注定我们有缘无分。所以…”
林棠生紧皱着眉头打断了白桉瑶的话。
“瑶儿!也许在你的心里我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我的心里,你就是天上的那一轮明月。那么皎洁,那么明亮。只要看着你,我就能找到我的方向,我就…唉,瑶儿,我爱你我喜欢你我想娶你是我的事情,与你无关。我种下的苦果,我自己吃。好了,不早了,快睡吧。”
不待白桉瑶回话,林棠生便捂住耳朵跑回了屋里。
“棠生,这辈子我心已有所属不会再变。我们,下辈子吧”
在心里说完了这句话,白桉瑶珊珊回了屋。
这一夜,无人入眠。
关于茶的散文4
天边那朵彩云,染尽了日出的金黄,江边粼粼的波光,闪耀着优雅的微笑,柳儿伸展飘逸的长发,对镜梳妆,青山眉黛,燕语重重。雾气升腾,隐隐约约,你的一袭白衣,在遥远的山涧妩媚山花的烂漫。柳叶为你画眉,溪水清澄你的双眸,花香缭绕你坚挺的鼻翼,山茶花绽放你的朱唇微启。笑语盈盈,紫色的面纱轻挂你面容,茶园的嫩芽,在你纤细的指尖折弯了腰,你的美貌,只有它们知道,纷纷亲吻你柔香的指肌,欢快的跳入你背后的竹蒌。
天边那朵云彩,渐红渐亮,太阳升到半空,浓雾渐散。大山的姑娘,唱起了山歌,袅袅余音,在山间回荡。闻声而至,只听歌声如黄莺般清脆,如流水般清澈,如糖水般清甜。你的歌声,分外的婉转妩媚,高而圆润,如珍珠落玉盘,抑扬顿挫,柔韧如丝,音调错落有致,音色甜美,有声却似花开的声音,悄然幽静,缓缓而放,纵层叠脆,别味韵致。静如莲花,动如飞雀。高潮之处,动静相宜。你的嗓音,宛如天籁之声。听之品之,想象若飘至太空,似银河般美妙蜿蜒,闪烁银铃,绝纶之美。动听之处,花儿为之羞涩,鸟儿为之助唱。
天边那朵云彩,忽然变成乌云。天色暗沉,细雨连绵。众采茶女戴上竹帽,纷纷奔回家中。那一片茶园,油绿绿,亮晶晶,荼香飘万里。你跑到茶亭中,取下竹帽,从香囊中轻拉一条手帕,拭去脸上的汗珠。无人在此,你依然优雅至极。长辫上粘满了水珠,你玉手拉下一条红绳,乌发如瀑布般飘洒开来,发丝柔细,闪亮灵动。风儿吹来,发丝阵阵清香随雨飘散。见无人,你松开面纱,只见少女的天真无邪,善良美丽,顺着你的眼眸,天然浑成于你的整个脸庞。此时,你又哼起了采茶的小调。雨儿为你流下激动的眼泪,风儿为你旋转着透明的衣裙,花儿因你收敛了笑容,鸟儿因你低声吟唱。你取出木制的茶壶,长长的,飘着淡淡的竹香,里面的荼还暖暖的,散发着一股微微的热气。你轻轻的抿一口,不自觉的闭上眼睛,呼吸着这浓郁的荼香,不禁朱唇微翘,一丝甜蜜向上的曲线如弯弯的月芽儿,那样宁静,那样甜美,那样令人陶醉。再抿一口,你的脸,你的心,彻底醉了。你微微抬起头,嗅着荼香、花香、草香、雨香,可是,你是否知道,天地万物也被你的倾世之貌,绝世之纯,旷世之雅所倾倒。
雨过天晴,彩虹从天边架起了一座七色的桥,阳光复现,明媚耀眼,你重拾采茶时的打扮,望着天边那朵重现的云彩,你的眼里流泻着满满的期许,是期待着茶叶的好收成,盼望着那个梦中的真命天子,还是憧憬着童话般君来耕田,我来绣花的美好生活?
关于茶的散文5
茶的名字串连起来,竟是一场凄美的爱情
穿过庐山云雾,走过西湖龙井
回到你我相约的莲心禅寺
院前黄金桂树,沾着清晨玉露
寺里朗朗梵唱,唤醒如铁观音
池中的水金龟,戏耍水藻龙须
我用大红袍般的手绢,裹着香甜肉桂
泡一壶太平猴魁的隆中茶
为你的到来,等待
你曾说过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黄山毛峰下
一场碧螺春雨,在竹叶青中溅开了雨花
午子仙毫间,等来一位惠明女子
看过苍山雪绿,见过蒙顶甘露
也不曾如你水仙般的东方美人
此刻
你金骏眉头紧锁,
凝出小种愁绪想要问你缘故,
世界却开始模糊睁开双眼
梦醒了
身在普洱
关于茶的散文6
看吧!眼前呈现的这个杯子是否让你眼前一亮,洁白的杯身呈圆柱形,高约9.5厘米,瓶口直径为8厘米。杯身的侧面有一个仿佛一弯新月的杯把。
杯身上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深秋后的林子里一片萧条凄凉,树上叶子落光了,赤裸裸,光秃秃的树枝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秋天的苍凉。一个少女紧闭双眼,双手紧握站在林间。格外显眼的绿发没有遮住她满脸的愁云。她在默默祈祷,暗暗企盼,她企盼着阳春三月取代悲寂萧条。她企盼把温暖带给人们,把生机洒遍人间,她正象征着一种对光明温暖与生命的渴望与向往,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崇高的精神。身边的小猫也闭着双眼,似乎与少年共分担这份孤寂。旁边的长椅子落着几片枯叶。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边上花瓶里娇艳可人的花朵,它们是一片死寂中为秋天气息奄奄力挽狂澜。
沸腾的开水奔涌进茶杯里,千枯的茶叶好像久旱逢甘露,立刻熔光焕发,活力四射地涌起,使人也为之振奋。双手触到杯壁,伴着茶杯底部音乐的响起,然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端起来茶杯,用鼻子仔细去闻,一股淡淡的酸扑鼻而来,酸中夹杂着几丝甜味,一种沁人心脾的甘甜。揭开瓶盖,水气袅袅,轻轻地喝了一口,口中顿生酸意,酸中略呈苦,仔细品味,清新的甜气萦绕口中,久久不愿散去,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仔细品味着口中酸甜苦味具佳的茶,我恍然大悟:平心而论,人生中难勉遇到辛酸与挫折,但受到这一点打击与坎坷又算得了什么。只有真能把辛酸与困苦忍耐着咽到肚中,才能体味到人生真正乐趣与甜头之所在。一口茶进肚,苦尽甘来,意犹未尽呀!树,也不再是那美丽的画圈。而是生活,的确,生活就是一杯茶水;清香里有一丝苦味。既然人的一生是漫长的,那就一定有挫折,只有克服它们,才能生活在甜美中,感受到透人的清香……
关于茶的散文7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新的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近正好是新茶上市,前不久收到竹叶青给我定制的春茶,于是我就带到办公室给同事们尝鲜。几个老外围观了我泡茶的全过程,看着杯子里竖立的茶芽,都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我告诉他们,看茶就如同红酒里的品香一样,是中国茶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可是,当我把泡好的茶端给他们请他们品尝时,他们犹豫着接过,闻了又闻,就是不敢张口去喝。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茶应该是茶粉、茶包。
而眼前这杯水,充满神秘魔幻的东方气息,美则美矣,但真要咽下肚子,却有点勉为其难。
我一再坚持,告诉他们喝绿茶追求的是新鲜,中国人喜欢用每年春季最新鲜的茶叶招待朋友,所谓“新茶老友”。
出于礼貌,他们小啜了几口,就放在了一边。下班的时候,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还放着满满的一杯茶。
对我来说,在“推广”中国文化时遭受这样的'挫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几个人都夸口自己喜欢吃中餐,我对他们说,你们吃的中餐都不是真正的中餐,而是经过改良的美式中餐,在中国根本没有人吃,下次我带你们去吃真正的中餐。
看着他们一脸神往,我一下子来了劲头。第二天中午,我拉着这帮人去了一家很正宗的川菜馆,点了夫妻肺片、蒜泥白肉、水煮鱼、回锅肉和蚂蚁上树。
等菜一盘盘上桌,我的同事们脸上的表情也在慢慢变得诧异。他们小心翼翼地举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菜放进嘴里。虽然出于礼貌不停地说很好吃,可是他们的胃没法撒谎,吃了半个小时,大部分的菜都还是满满的一盘。
于心不忍的我只好又善解人意地点了左宗棠鸡和芝麻牛肉。看着他们如释重负又欢欣鼓舞地把这两道美式中餐里最常见的菜一扫而光,我在心里哭笑不得。
在纽约这样的城市,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夸张地标榜自己热爱中国菜、热爱韩国菜、热爱尼泊尔菜——热爱任何一个国家的菜,就连用筷子都是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可是很多人这样做,其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交虚荣心,对他们来说,能够接受的中国菜也就仅限于改良后迎合了他们口味的美式中餐而已。
到过美国的人大概都知道美式中餐是怎么一回事。全美各地一共有4万多家中式餐厅,比麦当劳、肯德基和汉堡王加在一起还要多,大城市里街头巷尾几乎随处可见,如果你开车上路,即使在最荒无人烟的偏僻角落,也能看到中式餐厅像灯塔一样顽强地矗立在路旁,这些中式餐厅大多是中国移民开的小型家庭餐厅。我在地图里搜了一下Chinese Restaurant,结果密密麻麻。
这些中式餐厅里最著名的菜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左宗棠鸡。这个名字其实是误传,它真正的名称是General Tso's Chicken,意思是“左将军的鸡肉”,左将军就是清朝将领左宗棠。这道菜是用大块去皮的鸡肉裹上面粉,油炸后浇上浓稠的糖醋酱,味道又酸又甜,口感有点像咕咾肉。此外,还有芝麻鸡和陈皮鸡,味道都差不多。
美式中餐里最常见的配菜是西兰花,肉类一般是鸡肉和牛肉,由此就诞生了另外两道美式中餐:西兰花炒牛肉和西兰花炒鸡肉。这里用“炒”有点不恰当,因为所谓的炒,其实无非是把肉弄熟了浇点汤汁,至于西兰花,则沿袭美国人的习惯,几乎是生的。
此外,还有鸡肉、牛肉以及虾肉和其他几种蔬菜的组合,但也不外乎青椒、豌豆和蘑菇这几种。所有这些菜的味道也都差不多。
美国人不太吃猪肉,所以中式餐厅几乎没有猪肉,不过一部分中式餐厅会提供叉烧,当然味道和中国的叉烧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一道名菜芙蓉蛋,就是把鸡蛋和蔬菜拌在一起油炸,根据顾客口味的不同还会加上牛肉、鸡肉或者虾,另外附送一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浓酱蘸着吃。这道菜各个餐厅的口味差别极大,主要区别在于酱,有些餐厅调制的酱味道还算不错,虽然口味奇特,但是挺好吃的。
还有用了很多淀粉勾芡的黏糊糊的蛋花汤,酸辣汤也很普遍。
美国人吃完中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结账时店员会给每个人发一个签语饼,用鸡蛋和面粉做的,味道有点像蛋卷。打开后里面藏着一张小纸条,一面写着一句励志的“心灵鸡汤”和幸运数字,另一面则会有一个中文词语,配上英文解释。没有人知道在中国完全不存在的签语饼是如何在美国起源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几十年前想出这个主意的人是个天才,因为这个小把戏在早期美式中餐流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这些小中式餐厅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每一家看起来都非常相似,就像是连锁餐厅一样,几乎都有一样的店面、一样风格的灯箱招牌和重复率极高的店名。
菜单也都长得很像。
甚至连外卖盒都几乎一模一样,在美剧里经常能看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几万家中式餐厅就是美国版的沙县小吃——定位低端,价格低廉,开店极多,风格统一,并且都在唱着一首忠诚的赞歌。
接受度颇高的美式沙县小吃是快餐,并非中国美食的正统。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在美国的接受度却不高。不过,看到同事们留下的、几乎没动过的竹叶青,我也不会觉得失望。众口难调是普遍现象,更何况是两种饮食文化的碰撞。真正有特色的无一不是个性的,但凡奢侈的都是需要时间的,例如一年只有一次的新茶。
所以我宁愿这一杯早春绿茶,依旧以根根竖立的茶芽和神秘鲜嫩的东方绿,让老外好奇又犹豫,甚至暂时被“嫌弃”,也不愿它为了快速迎合老外的习惯而变成茶粉、茶包,软趴趴的一坨,没了原来的精气神,然后还要跟其他的茶包竞争。
关于茶的散文8
大千世界各有品性,因此,生活就丰富多彩起来。对于外面精彩世界有点熟视无睹的,只知品茗和读书者恐怕不多,而我集茶痴书痴于一身,也可谓集之小成。
小城人的喝茶品性不一,属于此道中人,或三五人一群到茶庄一坐,拿出各自珍养价值不菲的紫沙壶,不言语只管品味茶性,继续养壶。偶尔一高兴就泡出了灵感,茶自然色香味齐全。但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往往取决于泡茶人的心境。时下,专卖茶叶茶具的小店,摆一张根桌,桌上设一副茶道,再放几张精致的椅子,专等这批茶客。一般的茶友,大抵都上西洋式的咖啡店,泡一壶陈茶,打发无聊的时光。
饮茶,讲究的是情趣,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钱塘茶人据说是品牌连锁加盟店,是国内具有品牌规模的中国式茶楼代表作。小城的钱塘茶人店的规模不大,但格调不低。我闻讯而去,饮出了茶的滋味,久久难忘。
走入钱塘茶人,映入眼帘是一楼的茶叶、茶具展览区,一入此境就涌上要尝尝茶味的冲动。而过道上端请的三世佛笑迎茶友,使人不由得体味禅之三境,然后忘却了尘世的繁琐。养民也惠的匾额引我走到一个卡座,静心而坐。人说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也许会在此地品味。卡座不大只可四五人相聚,但房内的摆设别致,悬挂的灯外围有三层,最外的象鸟笼,中间似灯笼,内层是半球的和光灯,唉……万变不离三,一生二、二生三,谓之道。此灯有一种古典雅致之美,细问服务生,答是鸟笼灯。茶桌、茶椅也非平常,巧匠用山藤在木桌外包裹了一层,打蜡后透出原色的光泽,名之藤木桌、藤木椅。泛着暖红色的灯照着桌、椅,营造了茶艺的氛围。
服务生热情地推荐了一道花香元宝,我欣然同意。心想,茶房外的三世佛、观音、皮影画、莲花缸、八卦炉、八仙过海的排窗以及名人的字画,有一些雅趣;房内的江西小窗、鸟笼灯、藤椅桌也有情调;背景音乐回响着古筝抚出的高山流水,不知茶具、茶叶如何?正想着,服务生挑起暗红色的绒帘进来,端上了九品香莲壶和几只透明的双层情趣杯。点上红蜡烛,在壶中注入开水,片刻,花香元宝悄然开放。严冬夜见其在沸水中漾开一瓣瓣茶叶,中间的白菊有如春色托护,然后懒洋洋地展开。“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表露出宾主的和谐欢愉,这时不觉有点遗憾,没有邀上几位茶友,却独自在此享用。茶熟香溢,那淡淡的清香随着瓣瓣茶叶张开而飘出,不由得使我心醉。——怪不得,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期间,专爱此物。
奉茶、闻香、品茗,一口得香、二口得味、三口回味,茶水从舌尖缓缓地流到舌面到了舌根,细细体味,不觉得傻住了;品茗的天时、地利,我不是有缘巧遇到了,还有一条件人和,而我此时如此专注茶道,也算人和了吧。
关于茶的散文9
人生一叶茶
刹那间看见
岁月在你眼底变迁
疼
隐隐在心底来回游动
原来
还要面对很多的
出乎预料
却不是悲伤
守望那片天空
感动
不会被时光流放
疼痛依旧
伴随心跳游动
令苦涩茶味相形见拙
却非黯然神伤
茶与人生,清茗洗尘
故事发生在清朝中叶,是中国南方茶叶经济从兴起到辉煌的年代。武夷山下,茶商陈运德正和崇安城中的茶商方茗梅进行着暗中的较量。一户庞姓人家却悄悄在下梅落户,家徒四壁,贫寒落魄。悲惨的命运让庞家和陈家方家的命运纠结在了一起。此后,茂瑾在婚姻和事业上遭受了双重的打击,成为方茗梅最大的敌人。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也为了争取在茶叶贸易上的自由,他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从狱中出来的庞茂瑾在朋友的帮助下拥有了自己的茶行,尽管举步为艰,他还是靠着信誉和正直杀出重围,成为武夷山三大茶商之一。武夷山茶叶贸易的繁荣吸引了更多的晋商、徽商和广东十三行商人,也吸引了英法等国商人的目光。大清国的闭关锁国让洋人深感贸易的不自由,中国微微开启的国门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财富的贪婪。于是,一些罪恶的黑手,也悄悄伸向了风景如画的武夷山中……
庞氏家族在困境中坚持着,并且扩张着。
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关于茶的散文10
今天我要讲的可不是饮茶的礼仪,那也许你要问了,别急,泡上一杯茶,接着慢悠地往下读。
品味各种饮料的特点,自有咖啡的浓郁,酒的甘醇,可乐的劲爽,果汁的酸甜……而茶则以一种清新而又甘芳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要说茶是饮料,那真算是对它的亵渎了。它,高尚圣洁到了一种绝妙的境界。将一小撮新鲜茶叶予热水泡上,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茶叶茸毛轻舒,嫩绿透亮,看上去就使人无限暇意。清淡的香味皆溢满了那新鲜的空气当中,深呼吸一下,沁人心脾的茶香充入心扉。轻轻呷一口,甘香四溢,品味不尽。茶水入肚,口中却感到甘甜未尽,芳香醇美,让人回味无穷……它,是清静和安宁的象征。
其实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才算成功,像茶一样以温和的态度与琐世消磨,甘之如饴,也是一种智慧。
如茶的人们,做事之前就使人感到便气质过人,身上散发着一种冷静的大智,非惊乍,非冲动,有一种清宁的感觉。这正如茶刚入杯的时候。
他们做事时,低调,不张扬。但智慧不会被掩盖,它必定会在安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这才是真正大智的魅力。这正如品味茶的时间。
他们做好事之后,对方会深受启发,对于他们的一言一语会不断回咂,使他们深深牢记这些智慧的结晶,受益非浅。这正如回味茶的时光。
茶,拥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大智,值得我们来细细品咂,不断回味。抿抿嘴里的茶,不知是否也有了甘甜回味?
关于茶的散文11
夕阳黯淡了颜色,清风放慢了脚步,落日的余霞火一般燃烧。
掬一盏茶,于落日下细品,让徐徐的清风缓缓流过面颊。
品茶如品思想,温热的茶水慢慢温暖胃的同时,思想便活活地跃动起来,清茶涤荡着心胸,思想净化着心灵。
品茶如钓鱼,品茶贵在品,钓鱼贵在钓,品的是意境,钓的是心情,享受的是过程,若执着于目的,则不免流于庸俗了。
众多茶中,尤爱普耳。花茶刚猛热烈,红茶甜香细腻,绿茶味涩回甘,普耳清香醇厚;
若以茶喻人。花茶可为精壮汉子,活力四射;红茶可为成熟女人,甜美可人;绿茶可为逆耳忠言之友,话冷心热;普耳则可为中年男人,沉默成熟。
热烈必不长久,平淡才会永恒,于是便有了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辞。
音乐的最高境界叫静音,美术的最高境界叫留白,茶的最高境界为淡,淡若无味,但回味悠长。
普耳即为此类茶,淡若无味,但历久弥香,如同最忠诚的朋友,不动声色地滋润着你的心田,没有其它茶的飞扬跳脱,却多了一份稳重踏实。
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能表现出来的都是小聪明,不表现出来的才是大智慧。
品茶即品人生。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gaozhongdisance/202203/275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