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奉献是伟大的,令人感动的。愿奉献之风吹遍大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奉献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的围观!
篇1:奉献的感动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这是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曲——《爱的奉献》。奉献,写起来并不复杂,可要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下雪了,而且越下越大,车只好放慢速度艰难地行驶着,突然,司机发现有一个轮胎爆了,没有办法,只好来个紧急刹车,把车停在悬崖边上,等待着救援人员的到来。天越来越冷,所有的乘客都冷得发抖。这时,一位商人模样的人盯着一位年轻的小战士看,只见这位小战士,个字不是很高,脸圆圆的,眼睛很有神,带着厚厚的棉军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棉裤和长筒军靴。商人模样的人想用钱把小战士的军大衣买下来,小战士说:“我不要你的钱,你只要拿你的那壶酒跟我交换就行了。”换完以后,这个战士马上把这壶酒分给车上每一个人喝一口,好让大家的身子暖和一些。接着,这位战士把他的军棉帽给了一个冻得脸发红的小男孩;把棉裤脱给一个冷的打抖的老人;把他的长靴脱给一个躲在车脚里的一个抱孩子的妇女。然后自己下去检查车身的情况。当他发现车身正慢慢往下滑时,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子顶住了车子……当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被冻成了一个永恒的冰的雕像……在场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失声痛哭的。这位不知名的战士,为了不认识普通老百姓,却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又一位母亲令我十分感动:一天她在下班回家时,她突然发现她自己3岁的女儿正向6楼阳台的护栏外爬呢!眼见那小女孩就要掉下去了,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抓住孩子。上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小拇指已经被卡断了。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会把自己的心血奉献给自己的孩子,我们能体会到母亲的苦心吗?
有一个老师,姓周,她为一个患上小儿麻痹学生默默无闻地奉献了3年,无论刮风下雨,寒风刺骨,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误解,甚至有人说她“沽名钓誉”,她都天天坚持背那个学生上学,整整3年,她都坚持了。
奉献是一个广义的范围,它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付出:法国著名喜剧大师莫里哀为自己热爱的戏剧艺术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1673年2月时,患有严重肺癌的他,主演节目,当他头晕眼花时依然坚持到结束。在刚刚谢幕的4小时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离开了……
他们这种奉献,都可以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比喻,这让我们体会到奉献的伟大、奉献的力量。奉献,让我们永远感动……
篇2:让奉献之树常青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gongdezuowen/202201/178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