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要想孩子获得美德,需要“母亲”们先从“美德”的自我捆绑中挣脱出来。
说是有一个“熊孩子”坐飞机,降落期间躺在地板上耍“熊”不起来,空乘人员劝阻多次无效。周围有乘客指责家长,家长回应:“请问你是母亲吗?就你这个口吻我断定应该不是。”
故事和这句话出自一位空姐,她的文章从一个微信公众号被广泛转发。原文没有引号,我照抄下来后做了添加,是觉得如果加上引号的话,能让人更好地想象说话者的神情所透露的意味。按我的想象,这位家长或许很大程度上已被某个“高大上”的观念“绑架”了。这个观念就是“母亲”。
“母亲”挺书面的,日常语言中用“母亲”不用“妈妈”,大体蕴含着对自我身份的某种正式化,如果不说崇高化的话。“母亲”总习惯性地与“牺牲”、与“美德”联在一起,为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忍受一切,承担一切,因“熊孩子”所遭的侧目,也是这个一切中的一部分。回到那个案例,反问和推断正维护着某种颇具悲情的自我形象:如果你也做了“母亲”,就不会对一个孩子以如此“口吻”斤斤计较抑或苛刻以求。
有点儿小题大做地这么猜来猜去,是因为觉得小事儿反映出了某种普遍的.症结。问题再大的孩子也还是“熊孩子”,这个称呼在讨厌之余还留着几分对“萌”的欣赏。我想说的是,孩童总还是可爱的,所有的“熊”都来自家长;家长的问题,来自他们混乱的价值观;而价值观之所以混乱,说白了,是他们被某些“美德”绑架了。
我相信问题的症结就是这么简单。但解决它,却实在太难了。
比如,“个性”现在也是这样的“美德”之一。孩子要敢于竞争,敢于表达,敢于抛头露面,敢于我行我素。母亲在“牺牲”着自己,孩子却不能“牺牲”!凭什么“让梨”的该是我?他愿意在降落时躺在地板,你当众制止岂不是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什么阴影?——这么说并不过分,母亲至少已被“美德”捆绑了两次。
每次看到“熊孩子”,我总是联想到老人。什么“路遇跌倒老人扶不扶”、“老人怒扇不让座的小年轻”之类,标题党之余也明白显示,曾经天然正确的“尊老”“美德”,现在已被客观审视取代了:年老不是护身符,老人中也有坏人,对老人的帮助也需要心甘情愿。其实,“母亲”也一样。不是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gongdezuowen/202201/178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