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通过征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通用22篇),欢迎大家分享。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食粮。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十分珍贵的作品。诵读是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朗诵,并对一些人民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当我了解了这些以后,便可以开始诵读了。
你们还记得《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就是说三个人行走,其中一个人身上必然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必能成为你的老师。这让我联想到:高山之所以绵延雄伟,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大海之所以奔腾不息,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河流。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长进,就必须去仔细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积极进取,让它成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中华经典诵读,让我受益匪浅。它滋润着我的心田,给于我阳光和雨露。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
唐诗,它记载了中国五千来的悲与苦,蕴含了五千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藏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是苦的,愉快时品到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细细品尝。每每品唐诗,我的心情总会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享受。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自秦汉以来,异族一直不停地侵犯内地,战事十分频繁。许多爱国将士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奔赴沙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们长期远离家乡,条件十分艰苦。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边防关塞上,从万里之外来到边关抵御外族入侵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切,能不想起自己的亲人,能不想起自己的家乡吗?唉,要是卢城飞将李广还活着,就决不会让那匈奴的骑兵越过阴山。想到这儿,王昌龄悲愤地写下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到这儿,我掩卷沉思。戍边战士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情之人,他们也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但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宁愿十几年不回家乡,他们的亲人望穿秋水,在无穷的思念中度过,亲人在热切地盼望他们的回归。这其中的酸与苦,忧与愁,我们怎能体会得到?他们是怎么抑制住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这其中要经历多少磨难呀?那浓浓的情愁,令人酸楚。我十分清楚,我无法与他们相比。我惭愧,我的懦弱。
把时间往回推移五年,当我还是一个一年级小不点儿时,我是那么的爱哭,那么的脆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每次返校没几天,我就哭得像泪人似的,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中午休息时,老师让我计时跳绳,我怎么也跳不好,还没跳几下,就又“哇——”的一声哭了,把绳子一扔,干脆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泪。许多老师还以为我受了什么委屈,都围上来询问。我没去注意,不知那时生活老师是多么尴尬,只晓得生活老师抱起我就快速往教室跑。那时的我真的太娇弱了,根本没想到未来的路是多么坎坷,有多少困难等着我去克服。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3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阵阵朗朗地读书声从我们国学班传来。国学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知止堂。知止堂是由一位热爱国学的妈妈,为了孩子学习经典文化而创办的,所有的老师都是义工,利用休息天给我们义务讲课。
每个星期天下午,我怀着快乐的心情参加国学班。老师让我们大大小小三四十个孩子伴着古筝曲齐声朗读《弟子规》、《论语》、《笠翁对韵》,读得好的话,还可以像个小老师一样领读呢!国学班的胡老师可疼我们了,怕我们读久了累,中途还给我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好让我们边听边休息。
《弟子规》一句就三个字,很快就会背了,可是有些话我还不懂什么意思。有一次爸爸在外面酒喝多了,醉得像一摊烂泥巴,被两个叔叔连扶带抬送回家,在家门口画了几个“八”字怎么也进不了家门,我觉得又心疼又好笑。突然明白了《弟子规》里的一句,第二天认真地对爸爸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爸爸欣慰地抱着,我在我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心胸变得开阔多了。偶尔,小肚鸡肠的时候,仿佛听到孔子在我耳边喃喃地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最优美的就数《笠翁对韵》了,它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啊!国学经典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的童年,像温暖的阳光陪伴我茁壮成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5
书,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韵香;
书,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书,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书,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从小,我就与书结缘。幼时,我被厚厚的一本《安徒生童话》吸引,每当深夜,我就拉着母亲给我讲书中的故事,随后,母亲那温柔的声音伴我进入甜蜜的梦香。那精彩的故事情节更是在梦中回荡着,回荡着……我看见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听见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在森林里追逐嬉戏的声音,也被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感动得留下了热泪……在这一则则扪人心弦的童话中,我懂得了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真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中国古典名著使我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林童话》、《汤姆大伯的小屋》等这些优秀的外国文学名著让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外国语言用词。种子没土,就不能发芽。如果没有雨水,彩虹就不会灿烂。就像我,没有书,好像我的生命就少了亮丽的色彩。书!你太神奇了!
在我那小小的房间内,最珍爱的东西莫过于书架上那一摞一摞的书籍。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艺术,从医药到生活,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有。你瞧,有《大眼看世界》,《百科全书》;还有《一千零一夜》,《爱的教育》;也有中华传统丛书,如:《增广贤文》、《三十六计》、《唐宋传奇》、《百家姓》等等;更有我喜爱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你太神奇了!
而在我家,书籍更是增进与家人之间交流的一剂良药。每当吃完晚饭。我们总会坐在一起看书。此时,家里会变得格外安静,我们都各自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每当遇到难解的问题时,我们就会一起讨论。我看书时,旁边总会放一本摘抄本,看到好的段落朗诵3遍还不过瘾的时候,我便会把它记录下来。读书不仅让我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更多了一条我与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书!你太神奇了!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6
《三字经》、《咏鹅》、《论语》、《游子吟》……一首首感人的诗词,一句句婉转流长的吟唱,激起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情。12月21日,和安里小学组织开展了“诵读经典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汇报会。展示汇报会以集体朗诵、舞蹈、独唱、快板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让同学们欣赏了经典名著带给孩子们无限遐想,大大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在比赛活动中,诵读古典诗词的同学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低年级的同学童趣盎然,中年级的同学悠扬委婉,高年级的同学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朗诵才华。其精彩的表现折服了在座的评委及师生,大家也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荡与洗礼。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从教师到学生,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可以说经典诵读在和安里小学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7
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我们怎么会看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宝藏”流失呢?于是齐鲁网举行了《国学小名士》的节目。
《国学小名士》中每一小选手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只有你随便提一个字,他立马就能说出带有这个字的古诗。就像诗人杜甫说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名士们精彩的表现折服了在场的评委及观众们,大家也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使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领略了他们的风采。
在被他们的精彩表现所震撼的同时,仔细想想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吗?能。只有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读古诗和古文,去细细的品味我们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与风采,多了解,多读古书和古代的一些知识,那一定能向他们那样。所以,我要从现在做起每天读一篇古文,背一首古诗,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想光有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美德才行。阅读经典传承美德更为重要。《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小选手都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说随手捡垃圾,帮助同学等等。我们自古就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说《孟子·告子下》中提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滕文公下》提到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这些名句,都是经典当中值得我们细细学习和实践的。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阅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知识丰富,有良好美德的人吧!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8
泱泱中华大国,苍苍历史往事。中国,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真乃,“江山代有才人出”,一辈辈,一代代,一年年,不论古今,不论久近。经典层出不穷,人才源源不绝。记载着沧桑的历史往事,传承着久远的文明文化。
两千五百多万年前,出现了一位圣人——孔子,他的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的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成为《论语》。
《论语》,是我爱读的一本书。它虽出于古代,但意味深长。虽单只语录,但耐人寻味。他记载着孔圣人的言行、举止、如何处世、如何做人等等。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伟大的思想,传承着一种恒久的文化。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这本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实则也存在着影响与意义。
当一间间教室中,传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朗朗的书声时。
孔圣人的思想观念、处事原则,也在渐渐的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
孔子在做人方面有深得人心的研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正道明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惦记的则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满脑子想的则是小恩小惠、小便宜。这些这正是贬低小人,弘扬君子之风。教导人们不要做小人,要做正人君子。
孔子的处世之道更是意味久远。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告诫我们,与好朋友相处要有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
读过《论语》,心中的迷雾驱散开来,思想得到净化。
《论语》正是经典,正是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攒集,正是圣贤、崇高、伟大的代表。
《论语》告诉了人们生活的真谛,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怎样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在生活中,“经典”还有太多太多,它们——是岁月长河中闪光的明珠,是沧桑岁月里不朽的传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9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对我有恒大的影响,应为我一直无法懂得其中的奥妙,一直到我看了《西游记》才知道。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起初我接触他,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妈妈的一个朋友送来一大箱的书,那位叔叔临走前对我说:“你一定要看书哦,因为书中有宝贝哦!”我翻开了西游记还没找到“宝藏”就已经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了:孙悟空大闹天空,闹得玉皇大帝拿他没了办法……
看完了《西游记》后,我躺在床上沉思了起来:叔叔说的宝藏,我想就是知识吧!
随后,我又看了几本沈石溪的书,每一次看都有一种身临其近的感觉,而且,越看越想看,让我成了一条“小书虫”在“知识海洋‘中畅游,知识就像一座宝库,要读了才能有收获。
其实说一句老实话,读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要比你在电脑前”大开杀戮“好上一百倍,因为读一个小时书可以让你心静下来,并且写作上有提升,要是你玩一个小时虽然放松了,但一点没学到不就等于浪费时间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那到处都是文盲,那科技就不像现在了。随着生活速度变化,许多人忙的静不下来看一本书,不过,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停下脚步来看一看书。
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懂得诵读我们的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和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0
在假期里,我观看了由山东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看那朗朗上口的诗词,将我带入其境,让我去感受,感受诗中的苦,诗中的乐;看那宽大的衣袖,又将我带到古代,倾听那铿锵的音韵,感受那高山流水带来的美,用心享受那朗诵经典时与诗融为一体、情不自禁的动作。
《三字经》在我看来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尽善,尽孝,尽忠,还有人生的道理等它将这几类等都编成三个字的类型,如“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最初本性是善良的。
《百家姓》原本是一个书生所编撰的一本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正如赵孙钱李,周吴郑王。其中周便是我的姓氏,虽然排在第五,但比起五百零四个姓,我的姓也算名列前茅了!
《千字文》是一本公认为编得好的识字书,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其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文化活动。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意思是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古诗有唐诗宋词元曲、二十四孝、歇后语、谚语、汉子等。这些都记录着伟大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记得小时候就背过《千字文》,如今,也只会背几句了,爸爸说,看来,文化对我的熏陶还是不够浓,况且,温故而知新,我也没有做到,看来我还要多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也要随着世纪的发展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到我们年过花甲的时候,也能拿着古诗文,用心体会这些优良的文化知识!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1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状况日新月异。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正跟随并推进世界发展的步伐;而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在努力融进现代化的同时,耳边是否还聆听着两千年前,来自孔孟圣人的教导,脑里是否还装着仁、义、礼、智、信,骨子里是否还凝聚着龙的传人与生俱来的`知与行的能力。这是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我国,从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开始,便萌发出文学智慧的嫩芽。我们一遍一遍的背着《三字经》《弟子规》,沐着圣人的光芒长大。我们一点点尝试读懂那字字珠玑的文言文,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体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之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形相思;亲睹陈皇后“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的忧郁缠绵,文昭皇后“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美丽绝伦。
《诵读小名士》里有一个环节叫“诗词对对碰“,出一到两个关键字,选手背出含有关键字的诗词,词穷便为输。在总决赛里,六个选手一直持续了二十几轮。在短短时间里,选手需要在自己背过的诗词筛选符合条件的,并避免重复,然后镇定自若的背下来。如果有错别字,则需要在五秒内回答一个新的答案。这不仅体现了选手庞大的诗词储备量,而且还展现了他们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先辈们的思想,经几千年凝炼汇聚,化作我们无可替代的财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通过刻画率真的子路,贤德的颜回等孔家弟子,教导我们“爱人即为仁”;《大学》引导我们从儿时开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慎独,才能达到《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至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重现尧舜禹时期的天下大同?诚信、无私、豁达、温良,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我们是否真正继承,并表现于实际生活之中。
在无人监考的考场里,是否有人为了一己安宁,将考卷答案偷偷借给邻座同学;垃圾桶边的废纸,在身边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你能不能自觉将它投入垃圾箱。这些细微的小事,也许并不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的体现了你自身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在于衣着是否华丽,家庭是否富裕,而是在于举止的优雅,谈吐的得当,思想的高洁,行为的道德。
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提出,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观点直接反对了宋朝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一说。王守仁认为,“天理,即人欲”。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和《中庸》里的“慎独”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或许不必将“知行合一”理解得太过复杂。知道什么是对的,就按照对的去做。不过如此罢了。知道考试注重诚信,作弊的行为损人不利己,那就不要去做;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不要顾及周围是否有人见证,当做习惯毫不犹豫地捡起废纸。“人之初,性本善”,这些我们幼年时就熟知的小事,在潜移默化中,竟然被悄悄地忽视了。有没有人想过,这是什么原因。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们幼儿园时便能熟练的背诵《三字经》,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还能完整背下来。诚然,文学也在发展,文言文早在明清时期就收到了一小波排斥,直到二十世纪末,文言文已经退出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但白话文通行的现象,并不代表白话文利于文明发展,而是作为一条捷径使人更快地接触文学。虽然迄今为止,用白话文创作的文学作品多有不凡之篇,但这些成就的基石终究还是众多人不愿下功夫去研究的古文。这就是经典。经典是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永不流逝的黄金,风吹雨打而不朽的璀璨明珠。
历代才人倍出,根据各自的特色又分为众多流派。黄庭坚创始的江西诗派,讲“锻炼而归于自然”;以李清照为正宗的婉约词派,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作品气度超拔,不受羁束。是什么让一开始简简单单的甲骨文生长为有着庞大枝叶的文学之树?是人类不断地学习进步,探索创新。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代词曲、明清小说,到现在的散文、现代诗,中间有着漫长的过程。无数文人在学习前人基础的同时,学以致用,向更高处延伸。这才是发展之道。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个开放自由的时代,文学之路将不断延长,但请大家不要忘记数千年前圣贤的教导。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2
华夏,这方塑造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在几千年的叱咤风云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沉于传统经典中的大智大勇,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祖先,也浇灌着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经典与回味。滚滚长河,流淌不息。在这些经典背后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或深沉凝重,或感人肺腑,或悲壮屈辱,或大义凛然……
可能在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许多青年人更喜欢现代化的事物,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时刻铭记这种精神,让其熔铸入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我们这些青少年中扎根,开花,结果,更要成为我们民族昂然前行的动力。
经典诵读,有利于锻造我们坚强的意志。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保持一种乐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氏思想性格的美质,锻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精神,内化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苏东坡的这种文化积累与思想升华,正源于他年轻时候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多元吸纳。
经典诵读,有利于我们磨练健康品质。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聆听着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艰辛不已,会激起人们最震撼的心灵感触,面对挫折不气馁。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要是记起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与艰辛。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刻谨记《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谨记《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典名著时刻提升着我们的修养,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灵,教育我们如何处事做人。阅读经典著作,以其传道之言,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发扬、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
中华经典提高了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中华经典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是我们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中华经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急近功力中摆脱出来。
读前人经典,赏先人风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我们以启示,他感染着我们、充实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3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被会被新潮的网络用语吸引,而忘记去品味诗书的妙趣,而"国学小名士"却唤起了我们对经典的探寻,对美德的传承!
历史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诗词却让美成为永恒。诗词,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排列整齐的颗颗珍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一位选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仅有一字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唤醒脑中踊动的诗词,在比赛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对答自如。我最欣赏沂蒙老区的谢奕辰,她是一个不去计较成败的人,不会因失败而影响个人对国学经典的喜好与学习。
当一个人真正沉醉在诗赋的世界里,就达到"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忘记是比赛,忘记要获胜,只是几位学士在交流心得,吐露真情。在被规则层层捆绑的世界,阅读经典总能求得当下没有的自由,暂时抛下琐事,试着体味浩瀚无声,这逃脱于时空外的孤独未必不是赏心乐事。
诗词,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他们像晶石一样封存起来,而是学习传承。古代有凿壁借光的好学,闻鸡起舞的勤奋,悬梁刺股的决心……。而这些精神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欠缺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传承中华国学,不仅要懂国学,还要行国学,最重要的就是践行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与人为善。
掌握和熟悉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处。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国学中可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子曾说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学习国学,传承国学,就要"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所谓由外而内,是说将国学中的抽象的道理,具体方法记在心里,是知识得到丰富;所谓由内而外,便是将从国学中学到的道理、方法融入进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要把"学"记在脑子里,把"国"记在心里。
国学小学士们向我们践行了真正的中华国学,掉在地上的废纸,仅有的美味龙虾,陌生人向你借钱,捡或不捡,让或不让,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刹那的决定,如果你选择了是,礼仪的萌芽就会从你心中种下,久而久之便成习惯。
礼貌是一种习惯,他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礼貌是一种精神,它体现着人们的风貌。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4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几乎家家都有,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诗歌,还能家喻户晓吗?
倘若你要问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作品以亿万计,数不胜数,究竟何为珍品?”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浑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经典文化古诗词。”
瞧,唐诗宋词和五言七绝玩的多欢啊;四言诗经和五言古风配合得多默契呀!他们或短小精炼,或深沉悠长;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笔。
倘若你要问我“为何古诗词如此难以背诵?”我会告诉你,幼年时的我也有相同的疑惑。在我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对我而言最最困难的就是背诗了,我那时根本不关注诗句的翻译,只知道死记硬背。特别是背七言律诗的时候,更是让我苦不堪言:“这简直堪比登天啊!”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诗词的下面还有翻译啊!怪不得这么那么难以背诵呢。于是我每次背诵古诗词时,都会结合诗句的翻译与诗词的情境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把整个诗篇贯穿成一个小故事。就这样,诗词不仅成为了我的爱好,还成了我的主要得分点。
上了中学后,随着文言文的逐渐增多,背诵又成为了我的一大难点。于是,我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又了解到了一个方法:结合课文,在网上搜索他人的朗诵及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书籍等。说干就干,在我做完这些任务之后,诗词果然好背多了。
可我并不限于此,于是,我便一直想找一些诗词比拼的节目,于是,我意外的发现了《国学小名士》栏目。里面的哥哥姐姐们知识储备量非常多,在成为我的榜样的同时,又让我学会了一种记忆方式:找关键词。
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想要做到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颂诗词,就要结合诗词的翻译、书籍、意境、朗诵和关键词。
做到诵读经典很容易,下至六岁孩童上至八十老翁,只要识字,便都可以做到。可传承美德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特别重视礼节,中国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这几点或许从六岁孩童至八十老翁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我们是否像孟郊一样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呢?我们是否像文天祥一样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呢?又是否像周敦颐一样明知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呢?
诗人众多,诗风自然也就多。我喜欢李白诗风的雄奇豪放,想象力的瑰丽丰富;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星夜长河,天上的星星数以万记,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星星有明有暗,要想为闪亮,便要好学习。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5
假期里我观看了经典诵读节目《国学小名士》。比赛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有三个环节,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节目把传统经典中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人受益匪浅。
节目第一关“我爱记诗词”,我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啊!太难了!能答上来的选手,绝对是下过一番苦功夫准备过的啊!但选手们都能对答如流还不重复,我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份敬意。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选手是周榟童、刘康宁、陈韵竹和宋文晓,他们每人运用诗词各自做了有特色的自我介绍后就开始了比赛。小选手们巧舌如簧,在紧张的气氛中灵活地做答诗词。尤其是周榟童小朋友,三年级的小妹妹来和初中高中的大姐姐比拼,着实让我为她捏把汗呀,虽然背诵诗句没有别人多,但沉稳的状态实在让人佩服。他们对国学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小妹妹真是为我做了个榜样啊。
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中,选手们有的稳中求胜,有的大胆挑战,题目不同,但精彩纷呈。
第三关“美德大考验”是出现一个考点,如捡纸团、抄试卷……是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国学美德。当我看到一个“捡纸团”的考验时,心中不觉一惊,四个人,只有一人捡起了纸团!小选手们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他们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啊。知是行的开始,而行是知的完成,知而不行是未知啊,要相辅相成才行。看着看着,我心里暗自打算着:嗯,如果是我,一定会遵守规则的,保护好我的劳动果实。这时脑海里又冒出一个小人对我说,这并不是重要的考试啊,而且我们都是一起比赛的队友啊,应该互相帮助才行啊。就在脑海里的小黑人和小白人要打仗的时候,评委老师说了,孔子曰:“要以直报怨,并不能以德报怨。”要先判断问题的原则,再采取措施,要多角度的看待他才行啊。我又明白了,助人为乐也要分场合的,严肃的考场上是不能作弊的,我们应该帮助他学习,而不是告诉他答案。
看完每场比赛,我都会深刻的反思着生活中的自己,无论是自己的国学积累,还是美德修养,都需要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并且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争做一个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6
诵读仿佛是一场播种,让经典的种子永驻心间;诵读犹如是一次旅行,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在不经意间用美德的溪流浇灌心田;诵读又好似一种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诵读让人生变得如此惬意,我不得不喜欢上诵读。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华夏文明底蕴深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著作经久不衰。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从幼儿时期便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那时虽不解其意,但却能脱口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明白那些字字句句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老师讲的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我领略到了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从最近在读的《水浒》《三国》中,感受到了刚劲端庄的英雄豪气。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宛如夏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就说我最近在读的《三国演义》吧!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给我们留下了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
“礼义仁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源泉。《三国演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喜欢作品中刻画的那些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如周瑜就有“大丈夫处世,从事与人,不能立功建业,甘与腐物同尽,真可愧也”的豪言;赵云也有“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的壮心;刘备教导他的儿子时,曾说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哲理,诸葛亮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三国的英雄就是奋斗进取的英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典范。这些话语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足以体现经典诵读的巨大影响力,进而告诉我们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那些精彩生动的故事,也深受我的喜爱:《桃园三结义》让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真心对待;《三顾茅庐》让我见识到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耐心,知难而进,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像“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这些故事能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本书,幼儿时期我读的是连环画版的《三国演义》,那时吸引我的是被夸张了的人物形象;大一点读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这时吸引我的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现在我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再读原著《三国演义》,这部宏篇著作,又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受。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从我做起,让我们从经典著作中,感受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千百年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时代的象征,他们就如中华文学海洋中那价值不菲的珍宝,这些珍宝的内质,是我们独有的美德,而我们诵读中华经典,就是为了将这些文学珍宝传承下去,将我们的中华美德永远当做标签贴在我们的心上。
看了“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我心里很受影响,我眼前的这些阳光的和我一样的中华儿女,用全新的形式将我们的经典美文展示的很出色。但在我的心里,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比赛,这还是参赛的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文化的忠诚,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乐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我们自己的东西。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也都与时俱进,对于时代的变化我觉得只能说是太快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但是,现在许多人不去传承更不愿意去传承我们中国自己的艺术文化,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崇尚了西洋音乐,西洋艺术。90后的长辈们,00后的兄弟姐妹们,孩子们学着钢琴,大街上的部分孩子背着吉他……学习一些别的民族的文化艺术并没有错,热爱更没有错,但是,在学习这些的同时,又有谁想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艺术在西洋艺术的热潮中渐渐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辉,渐渐散去的不只是去传承的人,少的,还有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的热情,曾经拉着二胡满面欢笑的孩子们不见了,曾经热爱京剧的人们消失了……
或许,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时光会更加冷门,或许,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在以后的时光会被刚刚睡醒的人们重新热爱起来,每一个中国文化永远都不用担心被人抛弃,永远都不用担心被人遗忘,永远都不用担心失去了传承者。曾经辉煌过的每一个文化,我们都有责任让他延续下去,这是对艺术的尊重,能做到的人,才真正是有资格传承的人。
艺术被前人附上灵性,我们又何必叫他们寂寞,尊重他们,他们将更有力量,无声的侮辱他们消受不起,最后只能选择离开这个少了些包容的世界,而若到了那时,这个世界也将永远失去一个深爱着的却无人问津的孩子。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8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有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杜甫、李白……
大家肯定知道,中华从古至今就有传承美德的良好风范。为了使美德发扬光大,山东电视少儿频道播出了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播出节目后,让我们大开眼界。来自各地的名士,汇聚一堂,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一轮我爱记诗词考验了选手的古诗积累能力和古诗记忆能力。第二轮名家对对碰考验了选手对事物的理解。第三轮美德大考验是我最喜欢的一轮,因为它考验了选手对国学是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传承美德靠的不是嘴皮子功夫,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在生活中,肯定有一些会说:你看我的美德多么好啊!可实际却是恰恰相反的。当有人把纸扔到地下时你捡起,这就是美德;当有人欺骗你时你宽容他,这也是美德……
让我们携起手,一起学习美德、传承美德!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19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说不尽,道不完,是我们的瑰宝,如今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文化也不断的升腾聚变,可我们也要不忘经典,诵读经典。利用寒假时间我观看了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节目《文学小名士》,它带给我了很多感受,使我的心灵受到了经典的洗礼。
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个个学识渊博,面对问题能迅速的做出答案,唐诗宋词,明清古文,好似什么都难不过他们,我不由得从心底生出赞美之情,对古代经典更加感兴趣了,这个节目不仅能让我们从经典文化精髓中汲取养料还能让我们青少年感悟人生修身养性,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我在学校的生活中也参加了很多经典诵读的活动,像我在小学时与同学们一起诵读《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对我们的受益很大,它教会我们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能培养我们青少年有健全的道德品质。进入初中后,我又诵读了许多经典,像《朱子家训》,全篇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其中有许多警句我与家人都非常喜欢,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告诉我们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告诉我们要珍惜,要懂得节约。还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告诉我们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经典,历史的印记;经典,文化的传承;经典,历史的不朽。经典,我们漫漫人生道路上的朋友,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0
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张晓萍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孝德感人的黄香、朱寿昌、朱德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苏轼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
人生犹如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道,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经典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
“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1
经典,是一泓清泉,荡涤了我尘封的心灵;经典,是一条路,容我坚定的走下去;经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当唱起她,心中就涌起说不完的温暖。
——题记
经典篇目,旷古诗词,典雅美文是怎么来的呢?
她是精神的升华,意志的浓缩,是一种百折不屈、艰苦奋斗的美德。她从口口相传中获得生命,从高尚的中华品行中得到灵魂,最终落在纸上,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思、启迪。在历史里,在书籍里。
她是《论语》中掉落的珍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是孔夫子的谆谆教诲,是众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华夏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知识信仰。多少学子因有她而奋起,多少学子凭借着她的激励走过了寒窗苦读的岁月……如今,《论语》学习纳入了中小学生课程,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读书声从窗口传出,我就知道,这种文明,又得以传承了。
她是从《史记》的竹简间落下的繁花——在浓墨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王朝的背影。现在的我们,面对如此旷世之作,又会有谁理解司马迁在牢狱中创作的辛酸!那是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坚韧与斗志,在血与泪的冲刷下惊世而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只有时间会懂,历史会懂,意愿传承经典的人,才会懂……
她是经历史长河中的浪潮淘洗过的金沙——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伟志;是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俭朴;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骨气;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巾帼之志,更是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之心。
茫茫历史长河,赐予了我们无尽的美德与精神,为子子孙孙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且欲仰天高叹——噫,吾之大国经典,万古长生!
在经济大潮波浪翻滚的今天,她融入童声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言语精短却意味无穷——教我们文化,教我们生活起居,教我们做人……总之,作为启蒙经典,她有独树一帜的魅力,为纯洁的心灵上种下了可贵的美德。
这是一份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毅力。
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经典,是一泓清泉,荡涤了我尘封的心灵;经典,是一条路,引领我坚定的走下去;经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愿身体力行,将那经典美德发扬、光大!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篇2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数不胜数。仿佛一本厚重典雅,韵味十足的书。
翻开书的扉页,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朗朗上口的诗词,感受诗人的一颦一笑一伤悲。我们仿佛看到了年仅四岁却懂得让梨的孔融,感受礼仪的独特魅力。我们仿佛嗅到了那淡淡墨香,感受书法家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作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一步步被人们遗忘,而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却唤起了我们对经典的探索,对美德的传承。通过这次比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学的魅力。让我们明白了不必计较得失,不必在乎成败,贵在保持对国学经典的喜爱和坚持不懈的学习。通过国学小剧,加厚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为国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感觉学习传统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地,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齐鲁大地物宝天华,人才辈出。又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有开创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有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
传承中华美德我们山东人有责任,我们青少年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无力地。我们学习经典传承美德,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培养民族自豪感,多读书,读好书。我们要有民族紧迫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诵读经典,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心灵的污秽。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传承美德。诵读经典,能够让我们放眼未来,拥抱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gongdezuowen/202201/178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