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一角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一角作文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一角作文1
冬天的一个早晨,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某车站里的人太多了。
不少入口处后面都排成了长龙,只有“母子上车处”候车的人不多。几个青年在“长龙”后面等得不耐烦了,干脆来到“母子上车处”,准备上车。这几个人有的穿着又厚又长的大衣,有的戴着鸭舌帽;也有的戴着口罩,他们虽然衣着不同,但脸上的神情却大为相似——木然。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站着一位戴着着头巾的妇女,她的个头不算高,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孩子。她看看挂着的牌子,又看看那几位青年,皱了皱眉头,心想:这里明明是“母子上车处”,那几个青年怎么会站在这儿?这怎么可以呢?不行,我必须得说服他们。想到这里,她走到排在前头的青年面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能请你把这牌子上的字给我读一下吗?”这个青年刚想说什么,站在他身后的高个子青年却不耐烦地说:“读什么读!你自己不会看吗?”那位妇女抑住心中的怒火,说道:“对不起,我是文盲,不识字。”那个高个子青年听了,有气无力地念道:“母—子上车—处”“那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那位妇女接着问:“哼,连这个意思都不懂,你给我听好了,”那位个子最矮、戴着鸭舌帽的人轻蔑地说道,“意思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起上车的地方。”那位妇女听了,以为达到目的了,于是,她说:“那好,既然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同上车的地方,你们几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排在这里呢?”“哼,我们愿意,你管得着吗?”那个大个子青年蛮横地说道。“年轻人,可不能这么说呀!”妇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既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整个国家还不乱了套?”这几个青年听了妇女这番话,慢慢地低下了头。“你真了不起,虽然读书不多,却能讲出这么多的道理。”那个戴口罩的青年拿下口罩,心悦诚服地说道:“我们错了。”那位妇女听了,微笑着说:“其实我并不是文盲,我这样做只是想让你们遵守公共秩序,你们不生我的气吧?”“不,不会!”排在前头的青年便招呼其他几个青年去别的入口处排队去了。那位中年妇女看着他们的背影笑了:“这几个假文盲还真有意思!”。
社会一角作文2
在现在的社会上,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在公交汽车上,看到老弱病残时,总有人会十分积极地让座;小孩要过马路,也会有人上钱搀扶和他走过马路;在街上,看到有乞丐在乞讨,有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发了疯似的照耀着大地,人们不停地埋怨老天。幸好,路旁有一个小茶摊,于是人们便涌了过去,争着把大碗茶往肚里灌,似乎只有如此才能把热气驱散,让身子舒服些。摊主是个中年妇女,边忙活,边笑着招呼大家。
离茶摊不远处,一个老头儿直往这边看。这老头儿脸蜡黄蜡黄的,额上的汗珠子大颗大颗地冒出来,又“啪啪”地滴下去,擦都擦不及。它喉头上下蠕动,吃力地往下咽唾沫,嘴唇被舔得发白,嘴角残存着黏沫。这老头儿眼睛老盯着茶客们手里的碗,看那神情,恨不得立刻冲上去,也喝个痛快。虽然,摊主也发现他,瞅见他那个样子,便大声招呼道:“大爷,过来喝碗茶吧,天怪热的。”老头儿似乎就等着这句话,于是向前急迈两步,可又像被什么扯住了似的,脚步停了下来,懊丧地一甩胳膊,脸色暗淡下来,低下了头。一位茶客喊上了:“我说大爷,看您热得也够呛,干吗不过来喝两碗,不就那两毛钱吗?没有钱俺替您垫。”老头有点动心了,犹豫着蹭了过去。摊主忙倒了一大碗凉茶,双手端给他。老头儿眼一亮,手伸了过去。突然,他的手又缩了回来,低着头不去看那碗茶。摊主只得把碗塞到他手里:“喝吧,大爷。”老头抬起头,似乎下了狠心,双手端起碗,“咕嘟,咕嘟”一气喝了个精光,接着,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老头儿看着手里的碗,忽然轻声说:“大嫂,这碗能不能卖给俺?”摊主很是惊讶:“怎么,您要这碗?”老头儿脸变得苍白,露出不安:“俺,俺有肝炎,传——传染!”说着,从怀里摸出1元钱,放在茶摊上,端着碗缓缓离去。
望着老头儿的背影,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社会一角作文3
今天是周末,和同学一起去书城看书。一上公车,正好,车上没人,我们坐在后排。因为去书城要坐很久的公车,所以我们就在车上聊了起来。忽然,坐在窗户旁边的同学眼睛一直盯着外面。我就顺着她的视线看到外面,原来她在看一些乞丐在乞讨,我就问她:“你干嘛要看乞丐啊?”她就说:“你看,他们都好可怜!还有你不觉得现在乞丐特别多!!”听了她的话我忽然觉得:她说的没错,现在乞丐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还在想这这个问题,书城就到了。我们下了车,就被书城的那些的小吃摊给吸引过去了。正在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有一位老爷爷拿着一个碗走了过来,说:“小妹妹,行行好,给点钱!”听了他的话,我毫不犹豫地从包里拿出了1元钱放在他的'碗里。他连忙点头说:“谢谢!!”我看着他又去别人那里乞讨,和别人说了同样的话。别人也毫不犹豫地给了他1元钱。我看着他从我们小孩堆里走了一圈。很快,他的碗里就满满的。也许,当乞丐也不是件坏事,当乞丐可以很容易地从别人那里“赚”到钱……
我边走边想就走进了书城里面。过了好久,我和我的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从书城里面走出来。看见那个老爷爷还在那,还在那乞讨……忽然,我心中有了答案: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乞丐,可能是因为有很多的人他们好吃懒做,懒得去工作,懒得去找工作……也有可能是因为当今的社会工作很难找,连普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好工作,甚至都找不到工作!在加上那些人很懒!没有好的工作他就不做!还不如去当乞丐,这个活比那些都要轻松的多!还有,现在很多的乞丐每天的收入都快赶上白领了,就说虹桥路的一些乞丐来说吧。他们每个月都有五六千的钱存在银行里,虽然说他们的“工资”都是我们的“同情心”。也许,这就是他们的“赚钱”的主要的东西吧,可能我们没了同情心,他们也就没钱“赚”了!以上几点,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乞丐了吧!
社会一角作文4
我们走着走着,走着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也许,你也见到过那些卖菜的小摊小贩拉着板车飞奔于这座繁忙的城市间。但不管走到哪,都是一样的光景。或是城管大叔或者小区保安,厉声说道:“再不走就别想要你的摊位了!”或“你也不是头一次了,我看见你好几次了。”不论对象是男是女,年龄多大,都照说不误。
他们有什么权利去这样赶走,他们有什么权利去这样斥责。
有人说,这是城市美化所必须的。我倒要说,城市美化你不去清理温瑞塘?
他们那般高龄还要出来谋生,你可曾想过。不是因为家境贫困他们要出来么?而导致家境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是政治的失策啊。现在还不让他们卖,这些都是他们辛苦的产物啊。就这样还谈什么互助。
也许,在某个转口的街角。你会看到个个年龄段的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衣着破烂,箪瓢屡空。他们总是一句话,好心人有好报啊。
可是,看到的却是人们无视的走过,要么就是不屑于他们,甚至还有人是厌恶!还记得经常看见有许多小孩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给他们点钱吧。他们好可怜。”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乖孩子,他们是骗子,骗钱的。”谁曾想过,说这话的同时,这世界不只你和你的儿女,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倾听,你可曾想过他的感受。他在一旁无怨的听着。
还记得,一个女孩走过,一个乞丐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实在是受不了便上去抓住女孩的腿乞求一点吃的。这女孩不但给还踹上去一脚说:“你这么肮脏的东西不要碰我。”原来,在他们眼里,乞丐早已成了一种“东西”一种可有可无比垃圾还差的“东西”!
这些这些的人,他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的一角,反应现实的例子。他们反应出政治导致社会的残酷现实。可谁曾正视过他们呢?
社会一角作文5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家都有一个自己的花园和小菜园,院子里住的大多是老爷爷和老奶奶,时常有小孩子们来这里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和这些伙伴们在大院子里经常玩警察捉小偷或打仗等游戏,好像真的把这里面当成了战场。
春天,爷爷、奶奶们开始商量着种哪些瓜果蔬菜了。一家一个样,果实期有早有晚,有丝瓜、南瓜、葫芦、葡萄……花的种类就更多了,我知道的有月季、串红、步步高,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
夏天,老人们起来的更早了,锄草、浇水都在忙着伺侯自己的园子。我家的花园要是几天不锄草,就有爷爷奶奶来催我们了。呵呵,老爸老妈想偷懒都不成了。盛夏里,大院里可好看了,花朵五颜六色,争先开放,像赛跑似的。果蔬叶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凉棚“,这可是我和小伙伴们纳凉的好地方。
院子里最热闹的应该是深秋的周末了,爷爷、奶奶们都保留着过去的传统—秋储冬藏。到了大白菜收获的季节,一大清早就能听到有人呼左邻唤右舍了。“老王太太,快点出来!你不是要我给你挑菜吗?我看这车大白菜挺好。”“来了,来了”一阵急急的脚步起。卖白菜的、萝卜的农用车被这些老人们叫到院子里,这下大家挑起来就更方便了,别看上了年纪,挑起菜来可不含糊,买下的一定是最好的。本来我们家也不打算储菜,可是被这种热闹的气氛感染,爸妈一小会儿的功夫,200斤大白菜、10多个大萝卜,两捆大葱都被运回了家。卖菜的可乐了,因为功夫不长,满车的菜就被大家“抢”空了。
这往后的一段时间里,萝卜、白菜、大葱等把这个大院给“占领”了。等临近中午,阳光很足时,爷爷、奶奶们又开始在院子里下下棋,打打扑克,或者干脆就是晒太阳,或听或讲着过往……
我喜欢我们这个详和、温暖的大院。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babaizizuowen/202205/291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