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赏梅花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赏梅花作文 篇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是冬天独特的花,它的花有许多颜色,比如黄色、红色、白色等。星期六的早晨,我和妈妈来到百花争艳的植物园。
我们首先看到了几块石板,其中一块是盐城植物园导览图,上面有梅花观赏区,裸子植物观赏区,还有水生植物区……其中我最喜欢竹园观赏区,因为竹子拥有“咬定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
过了一会儿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植物园。走了一段小路,老师忽然说:“谁来当领队?”一个小男孩高高的举起手。老师说:“那就你来领吧。”他领着我们一边走,后面的人一边说笑话,有的说我们在取经的路上,有的说这里有白骨精,还有的说我会七十二变……
又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一片竹林。同学们开始议论:“他认识路吗?他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终于我们来到了梅花观赏区,我们的问题解除了。
从上面看,梅花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五颜六色的毯子。横着看,她像一个个小姑娘羞红了脸。竖着看,则像一支支队伍,排的整整齐齐。如果走上前用手沾一下花心或者闻一下,会有一点点花粉和淡淡的清香。同学们在梅园里穿梭了好一会儿,才从梅园里出来。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写生课!
赏梅花作文 篇2
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远望山头,梅花如同一位艺术家,将自己染成了渐变色,从山顶至山脚由粉红到深红,又由淡粉到暗红,不是一种红的单调和生硬,而是一系列红色自然过渡的柔美,比大海的碧蓝要丰富、温暖。徜徉在梅树林中,头顶一根缀满花朵的枝丫,调皮地伸向地面,想把我挽留……一不小心,我就会在花海中迷失方向。梅花的香比不上桂花的浓郁,却是暗香浮动拨动人心。
细赏一棵梅树,她不像玉兰那么高挑、挺拔,但她如同舞者一般的身姿足以打动你。一棵树就是一种舞姿,有的舒展手臂,有的弓着细腰,演绎着春天的舞蹈,像极了一个个小巧的女子,既优雅又可爱。细看梅花柔嫩的脸颊,玲珑雅致,舍不得用手指触碰她。微风拂过,“花雨”飘起,一朵梅花不经意间缀在了一位阿姨的卷发上,为她增添了几分姿色。我说:“花美,人更美了!”
赏梅花作文 篇3
有人喜欢桃花的粉嫩艳丽,有人喜欢莲花的圣洁清净,有人喜欢菊花的.隽美多姿,而我独独喜欢不畏严寒的腊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每当大地失去颜色、路边的树木变得枯黄,人们总能被一缕淡淡的甜香吸引,从而发现腊梅的芳影——在肆虐的北风中,在飞舞的雪花中,她在灿烂地怒放着,微笑着。
粉嫩鹅黄的花瓣小巧玲珑,像精心雕刻出来的一般,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苍劲的枝干上,时而挤挤挨挨,时而稀稀疏疏,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小的花朵,星星点点的花蕊,却能散发出这样浓郁悠远的芬芳……梅花为冬天的大地增添了一抹靓色,一缕芳香。寒风呼啸,她却显得无所畏惧,依然迎风挺立。
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让我非常欣赏。我也要像她那样,勇于面对苦难,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
赏梅花作文 篇4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暖和,吃完中饭,妈妈带着华伦去同乐梅园看梅花去喽。
今天,我六点半就起床了,因为妈妈要带我去梅花谷赏梅花。
最有趣的还是一种黄颜色的梅花,它怎么看都不像梅花。花瓣又细又厚又长,根本没有花芯,而且这种花朝下开,有趣极了!
梅花既好看又好闻,我真喜欢它!
天气渐渐转暖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和妈妈相约一起到红梅公园赏梅花。
我们走到长桥上往下看,远远望去,梅花就像一缕灿烂的朝霞,让我沉浸在一片花的海洋里。
今天,我从外婆家回来,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大片雪白的梅花,梅花随着山坡像一片大海里得浪花一样。我走近梅花树看到一朵朵梅花争先恐后得开放着,上面还有几个花骨朵儿露出了一点点花瓣。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wtc/zhiwu/202112/96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