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教无类教案
论语六 《 有教无类》教案
论语六 《有教无类》教案
信丰中学高二语文组:王丽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二、【预习检测】
1、 字音
终夜不寝( ) 殆( )
贫而无谄( ) 切磋( )
终夜不寝(qǐn) 殆( dài )
贫而无谄( chǎn ) 切磋(cuō )
三、【自主学习】
通读全文,疏通文义,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背诵第5、7则。
四、【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及划线的句子。
1、【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2、【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原文】子路问:“?”子曰:“有父兄在,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必以告
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5、【原文】子曰:“”
6、【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9、【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10、【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小组代表讲解文段,翻译句子,点出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教师补充。
二、文中第9则和第10则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分析:在这两则对话中,孔子对子贡和子张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孔子和其弟子谈话中引入《诗经》中得这两句话,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其思想的深处。
解答:为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作用。
三、讨论:什么是有教无类?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参看教书用书思考与练习二。
五、【延伸拓展】
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
六、【巩固测评】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2)“举一反三”是孔子的重要教学方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 答:
(1)B(“前者只是物质追求”有误,应是“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
(2)孔子以为学习、学问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循循善诱地加以启发引导。上一选段中,孔子先肯定了子贡的看法,进而指出自己的认识。子贡颇受启发,认为《诗经》上所说的大概就是老师的意思。孔子告诉子贡一件事,他能加以发挥,推知另一件事,这就是举一反三。现代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依然值得我们谨记。
【篇二】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
二、思想理解。
我们怎么去理解这四个字呢?按照书上的解读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没有类别的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学生孔子都教。这个是有据可查的,《荀子•法行》记载,南郭惠子曾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以"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yǐnkuò,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回答,可从中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然而,细细体会,这句话还有更多的言下之意。
“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讲解过这一句,他认为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即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能够想到这四个字。首先来自他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孔子虽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从儿时起便研习礼仪,且"十有五而志于学",终成一代宗师。通过对个人及门下弟子成长经验的总结,孔子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其中的"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相距悬远.根据这一认识,孔子曾极具挑战性地认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虽然冉雍的父亲是"贱人",但因为有良好的德行,孔子认为他可担当君主之大任.此言一出,对其弟子和后儒影响极大.颜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这些肇始始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认识结论,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蕴.孔子认为平民通过教育和实践亦可达致大境界,
可以有大作为,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对象的认识基础。
【篇三】有教无类教案
六、有教无类教案
六、有教无类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C.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D.于吾言无所不说
答案:D
解析:D项,说,通“悦”。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
D.亦可以为成人矣 ..
答案:A
解析:A项,古今义最接近。B项,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中间介绍人。C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成年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教无类②予观雁荡诸峰……不类他山 ..
B.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C.①思而不学则殆 .
D.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②向隅而泣 .②农者殆则土地荒 .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答案:B
解析:A项,①类别;②类似。B项,①②两个词同义,意思都是“墙角”。C项,①危险;②通“怠”,懒惰。D项,①举出;②攻下,占领。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礼后乎 B.求也退,故进之 ..
C.由也兼人,故退之 .D.己欲立而立人 .
答案:A
解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在……之后。B、C、D三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也非助我者也
A.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B.何谓也
C.起予者商也
D.其斯之谓与
答案:C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B项和D项都是宾语前置。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八佾》)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而无骄 骄:骄傲,骄横 .
B.富而好礼者也 .
C.绘事后素 .
D.始可与言《诗》已矣 .好:爱好,喜欢 素:用来作画的白色的底子 言:告诉
答案:D
解析:D项,言:谈论,讨论。
7.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斯之谓与 ②始可与言《诗》已矣 ③告诸往而知来者 ④闻斯行诸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答案:D
解析:①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②与:介词,和,跟,同;③诸:“之于”的合音;④诸:“之乎”的合音。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2)告诸往而知来者!
答案:(1)“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
(2)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知道将来的事情!
三、延伸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有教无类教案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
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
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
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管仲之器小哉 器:才能,本领 .
B.管仲俭乎 .
C.管仲相桓公 .
D.一匡天下 . 俭:节俭 相:辅佐 匡:纠正,使……端正
答案:A有教无类教案
解析:A项,器:器量。
10.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民到于今受其赐 B.吾其被发左衽矣
C.不能死,又相之 D.孰不知礼
答案:D
解析:A项,赐,动词用作名词,赐给的好处;B项,左衽,名词用作动词,向左开衣襟;C项,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答案: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解析:除了注意“曰”“也”等词语外,更要紧扣内容断句。
参考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修筑了三归(台观名),受雇管理庶务的人从来不兼职,怎么会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他懂礼吗?”孔子又说:“国君在宫殿前设立影壁,他家也有;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设置了放酒杯的设备,他家也有。如果说他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而自杀,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孔子说: “齐桓公多次会盟各国诸侯,不使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子贡说:“管仲不是有德行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为公子纠而死,还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老百姓直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指受外族的统治)了。他难道应像老百姓那样遵守小信,在山沟里自缢,而不被人知道吗?”
【篇四】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电子教案)
高二语文电子教案
时间: 主(中心)备课人: 授课人:
1
2
【篇五】有教无类教案
《有教无类》教案1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
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有教无类教案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有教无类教案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
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
【篇六】有教无类教案
原创精品教案 有教无类
<<论语>>选读之六“有教无类”
1【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2【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评析】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原文】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评析】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
6【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整天思而不学是没有用的。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评析】 这章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评析】 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听从教导。
9【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评析】 这章除了通过对话提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10【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评析】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从教育思想的角度看,也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