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二作文

民为贵教案

admin 高二作文 2020-04-22 23:54:18 孟子思想

【篇一】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1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3、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3)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2、3则,初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二、朗读第2、3则

三、讲读第2则

1、“读”与”释”

2、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杀君主一类的事情。”

3、解读:

这一则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段千古名章。

它是什么意思呢?

齐宣王可能动了很久的脑筋想着怎么为难他的老师孟子,终于给他发现了一个反击老师的漏洞。

他兴冲冲的找着老师孟子,马上就请教道:“老师,商汤把夏桀干掉了,周武王把商纣王干掉了,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啊?”孟子是谁?不愧是千古名师,虽然不知道齐宣王想做什么,但发现这小子来者不善,马上“狡猾”的回答道:“历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好一个“于传有之”啊!给自己留下无限的回旋空间!笨宣王却没有发现这点,马上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总攻:“臣子杀死君王,下级杀死上级,这也可以?”(因为儒家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学说)

齐宣王以为自己这招是拿儒家的矛戳儒家的盾,自以为很高明啊!不过怎么高也没有孟子老师高,因为孟子老师是守正不阿的!老师耐心的对齐宣王说:“侵犯仁爱的人是贼,侵犯道义的人是残,拥有‘残’和‘贼’这两种品质的人叫‘一夫’(独夫民贼),我只听说把独夫民贼纣杀掉了,没有听说杀的是君王!”

4、中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合法有限性理论和革命性思想。

四、讲读第3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是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的人,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要用放置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就会终身忧愁受辱,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与落水一块儿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3、讨论:(畅所欲言)

怎样看待“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例:

(1)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好的国家去。

因此,统治者想要得到民心,首先自己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等对待人民,不搞特权,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2)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3)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

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的,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

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4、小结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而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的观点;指出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

总之,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对比,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4、5则,理解“君权谁授”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述“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二、朗读第4、5则

三、讲读第4则

1、“读”与”释”

2、译文:

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

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

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便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芜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3、讨论

君权谁授?………

【提示】

(1)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却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的桥粱,寻找“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

(2)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民”的一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之中国,践天子位”,完全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4、小结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便你是伟大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三、讲读第5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令只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3、解读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

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4、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四、作业

熟读全文。

预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1、《民为贵》选文1、2、3则解读

孟子有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民为贵”。

选文1记载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指出诸侯国的国君是可以重立的,如果他危害土神谷神;土神谷神也是可以重立的,如果它们得到了适当的祭祀,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但是庶民是不可动摇的。

在现实社会中,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则是“得乎丘民”。在我国古代,孟子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很有震撼性的。书中类似内容曾经惨遭删削,也可以看出它的独特意义。

选文2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番对话。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孟子毫不回避书册之中记载了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的事。

于是齐宣王又问:“臣弑其君,可乎?”对孟子来说,这个问题真是咄咄逼人。因为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而另一方面,孟子把商汤看成是“以德服人”的代表;对于周武王的德行,孟子也是高度肯定的,曾说尧和舜实行仁义是根于本性,商汤周武王实行仁义是身体力行。

一方面强调君臣父子秩序,一方面又肯定流放夏桀的商汤和讨伐殷纣的周武王,这样孟子面对齐宣王,似乎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看孟子怎么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首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界定: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也就是贼和残)叫做独夫。由于夏桀、殷纣残害仁义,商汤、周武王诛灭夏桀和殷纣,就只不过是诛灭了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存在以臣弑君的问题。

这一回答,又机智,又锐利,又深刻。

选文3和选文1、2的内涵其实是相通的。

孟子认为,要想赢得百姓的心其实很简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而这样做也便是仁。

孟子接下来用“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比喻,说明国君如果平时不践履仁、不施行仁政,那么终身都有丧失天下人民的隐忧和耻辱,以至陷于被诛杀或者逃亡的境地,并引用经典来作印证“这样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呢?只会相继都掉进水中被淹。”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搜集有关资料,讨论:孟子“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的思想意义和实际境遇。

【提示】

开放式讨论。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可参阅下文:

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

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他“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监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

后来虽以“文星暗”而复孟子配享如故,《孟子》一书仍被列入《四书》,作为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他由孟子“对君不逊”而引发的雷霆之怒始终未曾平息。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凡被删除掉的孟子言论,或许“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所以,删节《孟子》实在是“扶持名教”的伟业。

这样一部将孟子思想精义阉割殆尽的《孟子节文》,甚获朱元璋之心,被诏令“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凡删去“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由此我们当可更深刻地了解朱元璋实施儒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温寒

【篇二】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 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二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1

备课组长:

2

【篇三】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教案

3.民为贵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

2、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3.培养重视国家、亲和民众的情感态度。

本课节选的五则材料:第一则提出了民为贵的中心论题,第二则提出了民为贵的理论依据,不仁不义的君主可以被人民堂堂正正地诛杀。第三则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分析失天下与得天下的真正原因是民心向背,第四则提出民为贵的事实依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最后一则提出善政不如善教。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文言现象

2、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可贵以及在当时背景下的先进性民为贵教案

【教学难点】1、第三则得民与失民的辩证关系

2、第四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 士芥,是其祸也." 《左传 哀公

元年》

(下臣听说,国家的兴起,看待百姓如同对待受伤者一 样加以抚慰,这就是它的福德;它的灭亡,

把百姓视作粪土草芥,这就是它的灾祸。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板书】民为贵

二、检查预习

(一)、正音

社稷(jì) 粢盛( zì)(chãng) 汤放桀(jiã ) 伐纣(zhòu ) 弑君(shì) 走圹(kuàng) 獭(tă) 驱爵(quâ) 鹯(zhān) 三年之艾(ài)

淑(shū)胥(xū) 溺( nì) 谆谆(zhūn) 践(jiàn) 暴之于民(pù) 朝觐(cháo)(jìn ) 讼狱(sòng ) 讴歌(ōu) 篡(cuàn ) 荐(jiàn )

(二)、字形并组词。

稷(社稷) 桀(桀纣) 圹(空圹) 鹯(鹯鸟) 淑(淑女) 谆(谆谆)

谡(马谡) 粲(粲然) 犷(粗犷) 颤(颤抖) 椒(辣椒) 淳(淳朴)

觐(朝觐) 讼(诉讼) 讴(讴歌) 践(实践) 篡(篡权) 溺(溺爱)

靓(靓丽) 忪(惊忪) 呕(呕吐) 栈(客栈) 募(招募) 搦(搦管)

三、朗诵并疏通课文

(一)、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实词意义)

(1)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2)丘民:指庶民、众民。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4)然而:这样却 (5)放:流放 (6)传:指传记

(7)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8)道:办法。(9)斯:这样。(10)犹:就象。(11)为:介词,替、给。

(12)欲:想。得:能够。(13)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忧辱:忧愁受辱。

(15)淑:善。胥:皆。(16)与:给。诸:“之乎”的合音。

(17)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18)行:行动。事:事件。

(19)暴:显露,公开。(20)治:处理的好(21)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

(22)声:声望。(23)得:赢得。(24)善:好的。畏:畏服。

二、虚词 “乎”用法例析

“乎”在文言中主要有三种用法,现归纳如下:

(一)、用作语气助词

“乎”作语气助词时,因语境和表意不同,可以表示多种不同语气。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等。例如: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2.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等。例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表测度、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如: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例如:

(1)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民为贵教案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5.表句中停顿,不译。例如: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二)、用作介词

“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常跟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短语,因语境不同,可有多种译法。例如: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乎吾前”译为“在我前面”)

2、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是”译为“对这件事”)

3、异乎三子者这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为“与”或“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译为“对”)

5、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为“比”)

(三)、用作助词(形容词词尾)

“乎”作形容词词尾时,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例如: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上)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有时在单用在形容词后面。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2、危乎高哉!(《蜀道难》) 有诸

1“之于”的合音 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2.“之乎”的合音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3. 众多;各个 诸如此类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4.第三人称,他、她、它(们) (告诸往者而知来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联系《寡人之于国也》及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之主张

使民养生丧死 谨庠序之教

提问: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重民。

【板书】民为贵

二、文本探究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学习探究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三、拓展延伸

讨论: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当代价值

【教师点拨】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民为贵教案

四、课堂小结

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江泽民: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胡锦涛 “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些都在表明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人民永远是国家的主人。

【板书设计】

民 理论依据 :仁与义

为 得民之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贵 君权民授:禅让的真正原因

善政与善教:善教得民心

【篇四】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民为贵教案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1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3、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

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篇五】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教案设计

《民为贵》教案设计

【篇六】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 教案

科目: 周次:

【篇七】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教案

《民为贵》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1、2、3则,朗读课文并疏通文意。

2、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3、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一、从前面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导入。

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重民

二、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二)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第一则

1、学生读后翻译。

2、重点字词、句提示:次、乎、祭祀以时、社稷、牺牲

3、思考:本则的重点句子是?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第二则

1、学生读后翻译。

2、重点字词、句提示:传、弑、贼、诸

3、思考:归纳本则主要内容“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第三则

1、学生读后翻译。

2、重点字词、句提示:其、尔、苟、斯

3、思考: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三、生活中的民本思想

1、体现民本思想的名言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应当把人民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爱他们,而不能高高在上地去看他们。(列夫•托尔斯泰)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道德。(高尔基)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当代中国采取了哪些体现民本思想的政策?

秦王 就是 个例子

四、探究创新: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例子:2006年1月1日取消农业税。改变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交皇粮的历史。 取消农业税,可以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这远远不是这一重大政策改革的全部。但今后这笔税收不但没有了,国家还要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来支付农村基层的财政开支,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难以做到的。

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说: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所以应该高度谨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1038.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