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唢呐声响起》
听,唢呐声响起
一
此刻是晚上十一点十分,我拿出弟弟的词典找到了“唢呐”一词,于是我看见写着“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有一孔”。显然,这样答案对于我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尽心尽意。
我对于唢呐的思考应该是从高二那年开始的,是一篇名为《黄土之梦》的作文。唢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南北方风俗总体而言,一个人在一生可能会遇到两次与唢呐有关的事,这便是出嫁与出殡。但是我所生活的土地上唢呐似乎与出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直到目前为止我的的确确还没有在出嫁的时候听到过唢呐声响起。于是我今夜所写的关于唢呐的声音也毫无疑问留给了出殡,留给了沧桑与悲怆,留给了我对生命的思考与总结。
还是应该从我的故事说起,第一次感受唢呐的沧桑与悲怆,是在七八年前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当时我在上初中,似乎我的年龄不应该承受那份承重与不幸,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夹在家族长辈的失声痛苦中,第一次审视生命的意义,第一次感受到了昨夜梦中依旧,今日三尺白素的场景。
我和几个堂哥堂弟一起围坐在院子里,互不出声,只是个个儿低头哽咽,流着那些难以启齿的伤痛与不幸,这个时候忽然唢呐声响起,院子里便呜呜哇哇,嚎啕大哭。在那个时候我的眼泪似乎不是我能所控制的,我本人也不是我自己,在那种坏境中我已经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对于我来说,毕竟是隔一辈儿人,再加上我当时的年龄,这件事便很快走出了我的记忆,爷爷奶奶的去世也定格在了家族的历史上,写进了族谱里。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只有那些曾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幸福往事,想起奶奶会在其他堂哥堂弟不在的时候突然会从柜子里拿出一块糖或者一个苹果给我,还叮嘱我千万不要跟其他人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其实奶奶给每一个人都给过好吃的,都说过同样的话。
唢呐声响起,带走了爷爷奶奶,留下的却是吃大山啃土的父辈们,还有我们这一辈在泥里打滚儿的后生。
二
唢呐声响起,这已经成了事实,我们每一个有所感触的后生谁都无法改变历史和轮回。“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拷”,我不明白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在于为什么?只是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定格在某一处,就真的好想有什么生死簿一样。
现在我每一次回家总会从父辈们的口中听到有关唢呐的事,或者就是我亲临现场。其实,我没有办法接受每一年村里山头隆起的土包,那一个个新堆得坟头就像一个个肿瘤一样扣进我的身体里,当我听到唢呐声的时候,我就成了瘫坐在病床上的癌症患者。眼里绝望,心中伤痛,我会想着过去,想一想那个坟头里面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我还记得我回家的时候在村口见到你们赶着羊,或者坐在向阳处抽旱烟,或者挑水,再或者来我家里。我还记得当我给你们讲轮船拉着火车过琼州海峡时你们脸上显现折服的神情,我还记得第一年我向你告{描写唢呐的声音}.
别时你眼角的热泪夺眶而出。这所有的一切我都记得,可是当我再次回家的时候却只能是向着山头,对着雪山和河流倾诉。
我的父辈们,大山的子孙,黄土地的忠实亲吻者。从什么时候开始让我感受唢呐的悲怆,感受这一年一年多起来的坟头如病魔般侵入我身体的伤痛。深夜,更让我明白那些年近七旬的老人就是五十年后的我,我不知道他们面对晚辈时是否会感慨,是否会流泪。
大山里的歌声依旧,唢呐声依旧,山头的坟头一年一年的隆起,又随着风沙的侵蚀一年一年的变成平地。或许五十年以后的这些平地又会因为我的一曲唢呐声再次隆起,或许四十年以后,或许三十年以后,或许,大山的子孙,黄土地的亲吻者们。听!唢呐声又响起,或许下一曲就是因我而起。
篇二:《唢呐声声》
隔壁老太太四世同堂,差一岁90岁过世,儿女们请来一班吹唢呐的班子,在门前临时搭建一个舞台,花上几千元请一支专业唢呐队来热闹。真是时代不同了,吹唢呐也有专业人士,并且不用你跑腿,墙上到处留有唢呐人的电话号码,照号码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
按我们本地风俗,岁数大的人过世,虽是丧事,人们却称为喜丧,喜丧就要热闹,听说这些吹唢呐的人,工资不低,每人每天100工资,包吃包喝包住,还要外加一天一包价值10元以上的香烟。也可能招待得好,他家吹唢呐的成员特别地卖力,没日没夜,边吹边跳,其中有一位20多岁的女士,技艺超群,她是一张嘴吹两个唢呐,人又长得漂亮,不时羸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真把丧事办成像喜事似的。
这班人马以年青人见长,活泼,现代歌现代舞样样过硬,农村小调也不逊色,唢呐吹奏得震天响,加上高声大喇叭,把一条街上老老少少都给吸引过来了,连上街赶集的人,都放下菜担子前来看热闹,把一个40多平方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全是自已带板凳,那唢呐声一会儿欢快,声音犹如春风,个个吹得眉飞色舞。让现场个人都振奋起来。在温暖阳光照耀下,一条街变得很喜庆。一会儿悲伤,连哭带嚎,让在场的人掩面流泪,真是太神了,唢呐把现场气氛演释到了极致。这是一支经营性的唢呐队,他们设备齐全,人员精干,来时开着两辆大汽车,一年四季以此为生,服务于四面八方。他们风趣地说,你们别瞧不起我们,给个公务员给我做做,我还不干呢,没有我这个行当快乐!自由。
唢呐分为三种,有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文化大革命期间,吹唢呐作为四旧被清除了。那几年,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允许吹,我那时候还担心,这种民间艺术这样消沉下去,将来一定会后继无人,没想到短短几年,复兴得如此之快,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如蓝。
听到这久违的唢呐声,唤醒了我一个久远而深刻的回忆。我妈妈在世时,特羡慕人家老人过世吹吹打打的场景,她多次在我面前念叨,到她死的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有得吹了&&15年后,我妈妈去世时,作为女儿的我,为了表示我的孝心,满足妈妈的遗愿,特地请了12个吹唢呐的人,吹了四天才花500元,现在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涨价,连吹唢呐的工资都长了好多倍。
我对吹唢呐是比较熟悉的。小时候,我们小镇上哪里有唢呐声,我就跑到哪里去看,唢呐声在渔村经常都有。吹唢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哪家儿子娶亲,吹唢呐喜庆喜庆,再配上大锣大鼓;一家人办事,全镇上的人都跟着享受。二是哪家老人过寿,吹唢呐热闹热闹,加一套耍锣子进去,真是添福添寿;三是哪家老人过世,女儿要包一个班子的人,没有女儿就要由侄女负责这项开支,掏钱吹上几天,以示孝心。吹唢呐哀悼哀悼,热热闹闹送已故的人上西天,并祝愿死者魂归天堂,一路走好。还有就是盖新房子进宅子,渔船出海凯旋归来,也都会找吹唢呐的人吹上几曲,热闹一番,以示庆贺。不过,听老人们讲,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所吹的唢呐是不一样的,可是我就是分不清,到现在还是一样,好像都是呜里哇啦。其实,在所有的场合事务中,婚庆唢呐是最悠扬也是最动听的。
在婚庆场合中,吹唢呐的一班人叫做吹官师傅,吹的曲子叫唢呐引子。在农村,师傅是比较吃香的,七十二手艺三师傅,吹官师傅就占了一样,可见人们对唢呐班的重视。一班师傅四个人:两个吹手一呼一应,一唱一合,撑起了整个台面;一个鼓手按照唢呐引子的节奏,点击着喜庆的脚步,把握着吹奏的张弛;一个包包锣手,均匀地敲击着包包锣,平衡着唢呐的调子,牵引着唢呐的节拍。听老人们说:过去人结婚特别地热闹,结婚场中,每一支唢呐引子都有含义,每一支唢呐引子都有故事。现在好像婚庆上吹唢呐的人家少了,而徐州那边依然十分讲究。有一次,我到徐州一亲戚家去出礼,当时自己租了一辆车子,人生路不熟,我又是第一次去,通过电话只是知道大概的方向,那一天,我就是听着唢呐的声音,辩别亲戚家的位置,没走一点儿弯路,就直接找到了亲戚家。在亲戚家让我又重温了一次喜庆的唢呐声,和那久违的热闹场面。
篇三:《唢呐声里文化多》
庆阳婚礼中的“农耕文化”符号
甘肃庆城县 李会锋{描写唢呐的声音}.
相传夏禹时,天下动乱,夏侍农官不窋为避战乱带着全家和族人从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来到黄土高原土层最厚的董志塬,在庆城扎下了根。为解决吃住问题,不窋及其子孙鞠、公刘教导游牧的戎翟人挖窑洞,种庄稼,开拓了土地,积攒了粮食,为先祖回归中原赢得了第一桶金,也开启了周先祖农耕文化的先河。庆阳从而赢得了“八百里秦川,不如一个董志原边”的美誉,《诗经》里的《生民》和《公刘》对这一事件有所描述。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不仅镌刻着周先祖巨人的足迹,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也造就了庆阳人憨厚与直爽的性格,从而为庆阳大地积淀了深厚而凝重的文化底蕴。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周先祖播散的文化种子借助庆阳人的聪明才智不仅演绎成出了精美的香包、精致的剪纸、悠扬的唢呐、优美的徒手秧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也以独特的方式,把对农耕、对粮食的崇拜以和对周礼的崇敬融入到婚嫁的枝枝节节里。
庆阳人娶儿嫁女,从头到尾,都没离开粮食,且每一处都赋予它以深深的寓意。
婚礼从姑娘“上头”开始,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灶房炕上,新娘高高地坐在一个装满粮食,盖着红棉被的五升斗上,任凭内行的女人把她的长发绾起来,盘成髻,把新人打扮得漂漂亮亮。这实际是女孩的成人仪式,长发绾成髻,告诉女孩以后就做一个懂事的女人。坐着粮食“上头”,是强调粮食是人的根、人的命;“斗里的粮食”要随新娘一起嫁到婆家,告诫姑娘婚后一定要精明能干、勤俭持家,千万不能忘本。 姑娘要嫁到婆家,对方需来四男一女的迎新队伍,一个“驾”车,一个跑腿,一位主事,一对长相气派,且生有男孩的夫妇,取“成双成对,人丁兴旺”的吉利,出尽风头的是这位迎亲队伍中唯一的女性,她必须穿着入时,懂规矩,用来时带的酒肉殷勤地招待并邀请新娘的舅家人到婆家吃酒席。舅家在庆阳人的心里地位是非常高的,但凡家里的大小事情,对舅家的礼数绝对不能少。娘家也会派一位同样鲜亮的女人送亲。她会适时地为迎亲的女人端上分为两堆的八个馒头和一个杯子,对方优雅地抓下放在顶上的两个馒头,收起杯子,名曰“抓花顶”。到婆家后,也会用同样的礼节对待送亲的女人。一为博个彩头,二为优待婚礼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两位女性。现在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这一规矩也就
流于形式。但在蛮荒时代庆阳山大沟多,交通不便,迎亲是一件非常辛苦而又艰难的事情,路途遥远,馒头就成了路上的干粮,杯子用来喝水。试想在缺吃缺穿的年代,两个大大的白面馍该是何等了不起的待遇啊!这说明庆阳人生活再艰难也不会抛弃礼数!
当喜气的唢呐吹起来,红红的盖头盖上头的时候,千呼万唤才出来的新娘被众人簇拥着终于要离开娘家大门了,吹鼓手脚底下扭着秧歌,嘴里吹着喜气的曲子,胳膊上挂着一个装有“七个馒头”的布袋,摇头晃脑地在前面开路,走出大门的一瞬,就会有妇女小孩围上去抢袋里名曰“吹长馍”的馒头。惊叫声,喜笑声,混着唢呐曲响成一片,为婚礼增添了无尽的喜气。据说不能生儿育女的妇女吃了这些馒头,就会子女盈门。这个习俗最初是为那些吃不起饭送不起礼的人设立的,同于官家的“放舍饭”。后来人们为它增加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希望自己的喜气不仅惠及无家可归的人,也能帮助缺儿欠女的人,一为新人积点恩德,多祈点福;二来显示主人家的厚道;三则饱含娘家人对出嫁的女儿无尽的牵挂和祝福。庆阳方言读“去”为“qì”,定七个馒头,或许就取“去”“娶”的谐音, 一去不回,一帆风顺,体现了娘
家人嫁女儿时依依不舍而又企盼出阁的矛盾心理。
把新娘娶到婆家后,婚礼就进入了高潮。鞭炮震天,鼓乐齐鸣,新人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拜完天地,入了洞房,新娘郑重地坐在炕沿上,新郎官用擀面杖轻轻挑下红红的盖头,卷进衣襟放到家里的米缸里。好温馨的场面,却是丈夫给妻子上的第一课,意在告诉新娘擀出细细的庆阳手工面是做妻子的必修课,勤俭持家爱惜粮食是主妇的天职。其它地方都用秤杆,取“称心如意”的美好寓意,而庆阳的新郎官必须用擀面杖挑下盖头,还必须放入灶房的米缸里。意在告诉小夫妻婚后生活的根本就是粮食;擀面杖,意在表明擀出细细的庆阳手工面是新娘必备的本事。庆阳至今还有吃新媳妇长面的习俗。
喝交杯酒。过去在庆阳,新郎新娘的酒杯里不是酒,而是清油里放了一些黄米,黄米是五谷之首的“黍”,是中国种植历史最为久远的粮食种类。现在我们的主食为小麦,但酒杯里为何是“黄米”而不是“小麦”,红盖头为何要放在米缸而不是面盆,说明这个习俗流传已经非常久远。意在告诉一对新人有粮吃,有油调味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滋味,当然现在已经加进了酸甜辣等多种滋味,说明我们的生
活更加地富足多彩了。
至此婚礼告一段落,来宾们忙于吃喝,闹洞房,等他们满意地离去后,新郎新娘就要进入更为浪漫的下一乐章,再次去体味粮食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红红的蜡烛点起来,大红锻被铺开来,羞涩的新娘端坐其上,穿着千层底布鞋的新郎踢着被子上的枣、花生、桂圆、核桃等吃物围着新娘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取“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之意,听着那份美好的祝福,看着年轻漂亮的妻子,新郎心中那份甜蜜就甭提了。
庆阳农村有句俗语:“吃了你家的大馍”。“大馍”是婚礼前由村里的巧手媳妇做的两个碗大的馍,顶上有精心捏成的面塑,用鲜亮的鲜色染过,很喜气。待新婚之夜众人离去后,新郎新娘就在温馨地二人世界里,伴着朦胧的烛光,共同掰开大馍,慢慢吃掉,尽情享受“大馍”带给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甘共苦,永结同心”的美好寓意。“吃了你家的大馍”意为“娶了你家的媳妇”,饱含着对人家娶上媳妇的妒忌和羡慕。你不得不佩服庆阳男人粗犷的外表下所掩盖的细腻和温存了。
在甜蜜中度过洞房花烛夜的新娘,第二天要早起问候家
篇四:《唢呐声声》
唢呐声声
大门外的空地上,烧一块榆木疙瘩或者枣树根结,燃起一堆大火,蹿着红亮的火苗,冒着青蓝的浓烟,紧贴火堆放两个马扎儿,马扎儿上蹲两个吹手,吹手的左边或者右边蹲一个打鼓的,便构成陇东农村喜事丧事的音乐班子,叫吹鼓手班子。陇东地区,大凡小孩满月,老人庆寿,男婚女嫁,丧葬祭奠,都离不开这个音乐班子。
这个班子很简单。两个吹手是专业的。一个鼓手是凑合的,在过事人家的帮忙或者帮闲人中随便拉来一个,只要能听来音乐的节奏、能打响鼓,就行。乐器很简单,两杆喇叭,一面鼓。那喇叭也简单,前面一个喇叭头,铜的,碗口般大。上来是喇叭杆儿,其实就是一支木制竖笛,九只眼儿,上面八只,下面一只。竖笛的顶端是一只芦苇口哨。吹响口哨,按了眼儿,乐音便出来了,通过喇叭放大了,那是带有铜质的浑厚尖亮的乐音,好听。后来发达了,用上了扩音器,用上了麦克风,用上了高音喇叭,这音乐便被无限放大,一旦响起,四村八乡便都听得见。
喜事有喜事的音乐,丧事有丧事的音乐。唢呐一吹,嘟哩哇啦一声响,四村八乡听见了,周围沟岔里的崖娃娃(陇东人把山谷的回音拟人化,称作崖娃娃)也都跟着响起来,四村八乡山山沟沟的乡亲们便能分得清谁家有了喜事,谁家有了丧事,便呼朋唤友提了礼物赶去行大礼。
陇东人把喜事叫红事,比如子女满月,比如老人贺寿,比如男婚女嫁。陇东人把丧事称白事,比如老人安葬,比如迁坟徙穸,比如三年祭奠。红事有红事的音乐,白事有白事的音乐。红事的乐曲有《状元游街》《粉红莲》《地里兔》《十二道春》《相亲》《张良卖布》《得胜回营》《太平年》《四页瓦》等,音调豪迈奔放,细腻柔曼,欢快热闹,充满喜气,把喜事渲染得喜上加喜,听得人心花怒放,荡气回肠,没喜事心里也暖洋洋乐滋滋的。白事的乐曲有《雁落沙滩》《祭灵》《抱灵牌》《奠酒词》《吊孝》《哭皇天》《悲调》等,音调雄宏苍凉,痛苦悲怆,凄清曼婉,如泣如诉,把悲事渲染得悲上加悲,听得人肝肠寸断,催人泪下,不是亲属也想哭,没有眼泪也想哭。
丧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乡下人过喜事,一般都选在冬季。那时候,地里的庄稼没有了,外面的活路没有了,大家伙儿忙过一年都回家了,人手也多,气氛也有了,便给子女办婚事,便给老人贺寿辰。过事的第一要务便是请吹手,乡亲们叫写吹手。不用签合同,不用签协议,不写任何一个字,只去请一回,说明事项和日期时辰,交几个定钱,叫写。 在农村,谁家的事过得好坏,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那吹鼓手吹得怎么样。吹得好,那事就过好了一大半。
无论红事白事,吹手是第一个到岗的。红事白事都得请回祖宗三代的牌位,叫请坟。过事的前一天,吹手吹着唢呐走在最前面,后面列队跟着家门父子几代人,挨个儿去到已故的先人们的坟头,烧了香,化了纸,磕了头,就算把老先人请回家了,这才能过事。红事上,新郎官披红时要吹唢呐,娶亲的红车出门时要吹唢呐,娶亲车辆每过一个村子要吹,到了女方娘家便要吹个不停。新媳妇娶回来了,坐席吃饭要吹,拜天地要吹,入洞房要吹,闹新房要吹,第二天早起,拜大小也要吹,事过完了,送娘家送舅家,还得吹。白事上,吹手们更辛苦,从请坟一直要吹到死人安葬,亲戚走远。请先人、出讣告、迎纸活、摆献饭、接舅家、进饭、安葬,他们要吹得不停。而且,每天早起,他们要领着孝子,吹上唢呐挨门挨户地去舅家姨家住宿的人家去“起铺”。每次吃饭,所有的人都吃得满口流油,脑满肠肥,他们却要吹,吹,不停地吹,吹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等所有人都吃饱吃好走了,他们才吃。所以人们总结说,每过事,吹手们总是走在人前,吃在人后。想起来也怪可怜的。
冬天过事,主人们总会给吹手们烧一堆木柴火。用的是榆木疙瘩或者枣树根结这些顽固难化的硬木头。吹手们围着火堆,烟火熏得他们睁不开眼睛,他们便将眼睛闭得实实地吹。
火越旺,烟越大,他们吹得越起劲,越好。人们便怀疑那曲子是用烟火燎烤和熏出来的。一首曲子不管长短,一口气就吹完了,嘴噙着那个芦苇口哨一刻也不松开。他们也换气,用的是鼻孔,你看那腮帮子一鼓一鼓,脖子一伸一伸,气就换过来了。这就是功夫,这就是艺术。有人写了一段顺口溜,专门描摹他们:铜头头,木杆杆,十个指头压眼眼。烤着一堆木柴火,滴得一地水点点。吹得眼睛红巴巴,吹得脸蛋起疙瘩„„
唢呐是一种高雅的乐器。吹唢呐是一种艺术。吹手们当然是艺人了。吹唢呐的手艺不好学。一般人连那只芦苇口哨都吹不响,即使用上吃奶的劲儿吹响了,也只能“吱”地响那么一下,早已经弄得你满脸憋红,咳嗽气喘了。吹奏乐曲都在其次,难就难在换气。好长的一首曲子,要不松口地一口气吹出来,而且还要用十个指头配合着压眼眼,演奏出固定的音乐,谈何容易!所以大家有一句口头禅,叫三年学个吹鼓手。三年,三年哪!三年可不是个小数目,上大专都拿到文凭了,上大学都快毕业了。学吹唢呐的前提条件是气足,肺活量大,要在年轻气壮的时候学。所以有一个歇后语说,八十老儿学吹手——学会了,没气了。
在我那个县的新庄乡,就有一个吹唢呐的老把式,姓韩,大家都叫他老韩师。老韩师是个瞎子,吹了一辈子唢呐,七十几岁了仍然吹得最好,方圆几十里,人们都叫他吹破天。谁家过事,只要请到老韩师,那事儿保准会过得很好。
吹手们的工作很辛苦,待遇却并不高。每过一个事,每人工资就那么百儿八十的。关键是端花红和点曲子,是工资以外的收入。端花红就是主人给他们送小费,每举行一项议程,每遇到一个环节,每吃一顿饭,总管都要带上新郎官或者孝子,先给吹鼓手们磕两个头,再用盘子端上一些零钱,呈给他们。那点零钱,就叫花红。那钱可以随心布施,一块两块不嫌少,十块八块不嫌多。收了花红,吹鼓手们才肯开始演奏。花红的多少决定着之后的演奏质量。主人越大方,端去的花红越多,吹鼓手们演奏得就越好。人人都爱钱,这是不用说的。还有点曲子。就是前来行大礼的宾客们自愿地给吹鼓手们捐献钱币,好让他们演奏自己喜欢的曲目。这两项收入加上工钱,两三天下来,每人也能挣个三百二百,作为农民,收入也还算可以。
吹手是一样很有责任心的工作。必须按照主人的吩咐办事,在时间上做到分秒不爽。为此,人们给他们总结了两个歇后语,一个是,夹着喇叭跑斜路——事紧了;一个是,夹着喇叭打盹儿——把事没当回事儿,说得都很贴切。另有一个歇后语说,吹鼓手娶亲——自吹自擂。自吹自擂这个词儿本身就有问题,你看看吹鼓手就知道,吹喇叭的人如果长不出第三只手来,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去打鼓的。
在所有音乐中,唢呐也算得上阳春白雪。2005年,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庆阳市抽调全市一百多号唢呐高手组成唢呐方阵,吹奏着唢呐走过街道,洪亮悦耳的美乐响彻云霄,整个一座城市都在这吹奏中激动得颤栗。2006年,陇东唢呐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陇东“浪唢呐”被选为中国文联春晚节目上演,与全国观众见面,受到好评。
现在,社会发展了,农村过事都用上了西洋乐器,比如扬琴,比如萨克斯,比如电子琴。可是,无论红事白事,在农村,唢呐还是唱主角的。
一杆唢呐,从人刚一出生的满月,吹到结婚成家,再吹到昏昏老矣的庆寿,最后吹着把人埋进土地。它陪伴了一个人的一生,见证了一个生命体的全过程。它用它或悠扬或悲戚的音乐勾画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轨迹。在它的声声鸣唱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沧桑变化,或新生,或健壮,或垂老,或消亡„„
篇五:《唢呐文化》
八音是云安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这里将为大家介绍八音中的主打吹奏乐器——唢呐(大笛)的文化。
一、云安区唢呐文化的历史沿革和资源特色{描写唢呐的声音}.
云安区民俗风情极具本土特色,多姿多彩,其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资彩绚丽的云安山歌,八音曲艺,陈璘传说等民俗文化。其中特别具有地方特色的八音中主打吹奏乐器唢呐(大笛)尤为突出,云安唢呐起源已难考证,根据现存史料记载,如清康熙版,道光版《东安县志》(云安旧称东安)所载,至少于四、五百年前的明朝就已经十分盛行,成为粤西地区唢呐文化沉淀最为厚重的地区之一。据《东安县志》载,凡官府礼仪程式,或坊间逢年过节,大户人家喜庆红白之事,必然要请乐队吹打,俗称请“一堂吹”。因乐队八音以唢呐为主音。又称“吹的打”。几百年来,唢呐文化在云安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本区富林、白石、镇安、南盛、高村等镇,并与八音曲艺相结合,代代承传。其时云安各镇很多村都有八音班,每个班都有几个唢呐手。因唢呐有大笛、短笛、大小笛、长筒等之分,要几个人分别吹奏。
云安唢呐,在粤西地区影响深远,经过世世代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及不断的改革创新,云安唢呐已成为云安区、云浮市每年春节和每届艺术节的保留节目,云安唢呐文化已成为粤西地区民间文化乃至广东、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品牌。云安唢呐经过四、五百年的兴盛与发展,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十年浩劫,曾一度式微,
几乎消失。到七、八十年代逐渐恢复,又在群众中慢慢广泛流传,以至复兴。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全区各镇多数乡村都恢复了八音班,各班都拥有数名唢呐手,每逢过年过节,新屋进宅、嫁娶喜庆、子女满月、过生日等以及红白大事,人们都喜欢请“一堂吹”,以八音唢呐助兴。
二、唢呐文化的传承保护情况{描写唢呐的声音}.
云安(古称东安)区,地处高山密林之中,人们传递信息必须引吭长啸,乐器亦然,轻型的弦乐,打击乐音量不够,唯独吹奏乐特别是唢呐(大笛)其声音激越宏亮,高吭远扬,故在当地情有独钟,广泛流传。《东安县志》就有“东安往结万山中,侏离故习”的记载。侏离即为南方子数氏族音乐。又记:“乐器……笛……”。即可知云安唢呐之历史源远流长。不单官方仪式就有唢呐吹奏(《东安县志》有载)。民间形式更是。如结婚喜庆、即由男方家起,一路以唢呐吹奏迎亲乐(《大开门》、《小开门》等)。走路到女家、接到新娘,又一路吹奏回到男家。隆重者可请上8支唢呐齐奏,称八贺笛、又称八仙贺寿,贺寿诞者更是如此。有长者仙逝,少即“喃斋”3天,多者7天、唢呐吹奏者少即3人、多即8人,即所谓。“三玄坛(3人吹唢呐)”、“五玄坛(5人吹唢呐)”和“八玄坛(8人吹唢呐)”。小户人家请不起,最少也要有一支唢呐,即人们调侃戏称的所谓“孤寒笛”。在灵堂吹奏,还吹奏着送先人上山直到安葬完毕。
云安的唢呐文化现象,千百年来一直沿袭,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十年浩劫期间一度中断,几近绝迹。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
代初才逐渐恢复。开放改革后,即大张旗鼓复兴。云安各地都有唢呐吹奏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唢呐手不下300人,会吹唢呐者不在小数人。
近年来,云安区政府和各级部门对云安唢呐文化引起重视,都大力支持云安唢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区文广新局、区文联深入基层、重点扶持,不定期地下乡指导工作,广泛组织民间艺人积极抢救,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利用民俗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资源。协助开展多类民间文艺活动,鼓励支持建立各类社团。富林镇每个村都有八音班,唢呐手近百人,白石镇也有2个粤乐曲艺社,唢呐手几十人。唢呐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有富林、白石、镇安、高村等镇,我们把唢呐文化的传扬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使各类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发展。近期还成立全区唢呐文化协会,以利其发扬、提高。
一直以来,云安区政府对唢呐艺术等各类文化活动都大力支持,并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文广新局经常让业内人士或民俗专家学者考察调研,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并以民间结婚喜庆唢呐吹奏曲为基调,假作出伴舞唢呐吹奏曲《唢呐迎春》,并推荐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节,获得金奖。
我们还对民间传统习俗正确引导,保存精华,去其糟粕。如富林云利蘸会,就扩大了唢呐文化内涵、删除封建迷信部分,使其保留发扬唢呐文化,提高质量。特别是马塘每年三月初三炮会和每三年一届的五月十三庙会十三甲大巡游,由前三天开始狂欢节、唢呐戏曲一连几天,整天唢呐不断。在邻近两县十三个村委会大巡游。
为了使云安唢呐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在富林镇马塘举行阵容鼎盛、盛况空前的唢呐大表演,并计划每年举行一次。云安区有关部门还准备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云安区唢呐培训班。使云安唢呐后继有人,云安唢呐文化能发扬光大、永世留芳。
篇六:《唢呐》{描写唢呐的声音}.
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而哨子的调整工夫,也因此成为唢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除了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沁阳唢呐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
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载堉还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班逐渐增多,明末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流传着“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
唢呐于金、元时代传入我国。
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乐器特色
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例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而哨子的调整工夫,也因此成为唢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除了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篇七:《唢呐声绕纸焦味》{描写唢呐的声音}.
【导读】其实没有一天他不渴望到灵界去走走,试着寻找他。或许灵界时刻均有唢呐的演奏,而他是出色艺术家,随着最传神的唢呐声,一定会找到他。可是,自然的仙游,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扁压的唢呐声,从窗外强压进来,让昏黄的下午不再安宁,我这样写,似乎批评了它。可是我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的声音,要说,音乐中我最不喜欢啦。是因为,有一个人,他演奏的很好,养活了很多孩子。然后,最后一个孩子十八岁的那一年,他觉得完成了任务,就悄然的走开了。我想,他一生就是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吗?有人说,拥有自己的孩子人生才算有了意义。他已经拥有了很多个,那么他是否觉得很有意义了呢?
还有一种味道,配合唢呐的声音才算引他入胜。真的是一种可以闻到的味道,就是纸张烧焦的味道,要特别多,因为要烧很多才算有意义—悼亡的意义。从窗外轻轻的飘进来,很浓烈,一直持续着。课前的奶茶轻烟,似乎要捍卫着仅有的一日的主权领域,因为之后,不知道那个昏黄的下午才会被冲调起,所以死卫。真悲壮,可是他看到了奶茶的轻烟,闻到的是纸焦的味道—它,无形,却钻到他的心里。
亡灵的归隐,需要唢呐声的招引吗?他是这样想的,可是他说,坐堂的庄严与神圣只有唢呐声才能远播得传神。他默然,稍息,因为孩童的他,真的觉得它很吵闹。然后,灵堂棺木、白布花圈、纸钱烟香、白烛火光捏造着气氛,神秘吗?何止,还有一点恐怖,他怕,但是他又很好奇的去偷看。可是有一个人,从来都对此淡然诠释,只知道认真的演奏唢呐的声音,只要它更响亮、更传神……夜空,静静的被它所穿透,随焦香的味道,细钻深巷寒舍。
静夜里,寒风让被窝的人,寒意深锁,久久唯恐。他,害怕了,起来,往火光的处所跑。慢慢的发现,就是唢呐声源所在。是啊,是夜里,万籁俱寂,只有这里是火光透彻、声响人动。到了,就不会有平时经过的那样惧怕,即使看到了亡灵的肉体。因为不再寂静。所以不想回去了,但是,坐堂要通宵,他熬不住。要么等他一起回去,或者自己回去然后灯光通顶,或者与亡灵共夜吧。他,矛盾,踌躇,懊气……这样的煎熬,会时常有。有些时候,寂寥的夜空中,所收到的信号是这样的微弱,以致他对亡灵仙游的起始地无从知晓,但是这些甚是微弱的信号啊,是多么的有力量让他通夜煎受。于是,神啊,你知道我是多么渴望你的朝晨曙光成为他内心对付恐惧的咒语!
这样的好几年啊,四周的山脚下,堆出了很多的小型金字塔。他在想,这些怪堆都是在他咒语悼念下慢慢冒出来的。其实,它们是在他所演绎的唢呐声中被建造的,于是很多人记得他。来不及去想,那一天,他就在其中一座小山堆里,聆听唢呐声,啊,原来真是这样吵的。他终于发现真相,但是他已经不会再有机会了解,孩童的他已经知道了此真相,只是没有告诉他他的想法,因为他是这样的信任他、爱他、需要他。
奶茶怎么就冷了下来,喝起来没有味道。但是唢呐声依旧吵闹不停,佩服演奏者这样的坚持;焦味也好像淡了很多,但尚可绕梁,一点不夸张。奶茶注定是失败的,但是他没有了年少的惊怕,即使天已经慢慢暗下来。
其实没有一天他不渴望到灵界去走走,试着寻找他。或许灵界时刻均有唢呐的演奏,而他是出色艺术家,随着最传神的唢呐声,一定会找到他。可是,自然的仙游,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于是,他尝试潜意识的灵魂出窍,从来没有成功过。但因为太想念,他开始有些精神失常,然后跟他的亲朋好友说,他压力很大,亲朋好友就理所当然地和其他亲朋好友说,他很忙。于是,大家很少去打扰他,他也很少去参加一些活动。渐渐地,他变得了无牵挂似的,更加的执着的寻找着孩童时候的那一份信任与爱。后来,他有了一些自己的哲理了,他归咎出那些思念缘于一种东西,叫做安全感,这就是他为什么都爱靠着墙壁来睡觉,因为,以前他是埋在他怀抱了睡觉的。
很可能在寻回那份思念中的他的唢呐声前,是没有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会令到精神失常的他清醒过来的。他会这样一直痛苦下去的,毕竟他已经悲伤了过半数的生肖年。某些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是一种使命了。有意义吗?他也曾对自己发问。但是,认真回想他抚养孩子的使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