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49:18 专业学科

【第一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网上流传关于江苏省各所大学优势学科,方便高三学子选择

南京大学——江苏当之无愧的老大,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第六位,教育部直属985、211工程大学,中国顶尖学府“常青藤联盟”(C9联盟)成员

南大强在理学,目前排在第一的有物理学、软件工程、气象学。此外文学也不错,是文科生在江苏最好的选择。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有中文、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学、生物学 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社会学、情报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环境科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科学(普外),这些都是其优势学科(A++、A+级别)。

至于其他学科,虽说不弱,但是等级多在A级A一下„„但是作为百年学府,曾经的“中央大学”,能进南大是无比的荣誉„„

黑谁都不能黑南大,也不想多做介绍了,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江苏理科390以上,文科375以上的童鞋有希望(选修AA级以上)。

江南大学——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985“优势学科创建平台”高校,“111计划”重点建设大学

江南大学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合并时,原计划更名为“中国轻工大学”,但由于当时荣毅仁副主席的关系更名为现在的名字,也造成了很多人误认为民办大学„„泪奔中„„

江南大学食品、生工全国第一,纺织工程全国第二,工业设计全国第二。在此特别推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有“北清华,南江大”之称(也有叫小清华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有中国设计界的“黄埔军校”之誉(据说很多美术生想过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国际if设计高校排名中名列全球第12位,2011年IF ranking(设计)全球院校排名中晋升为全球第5位!

总之,想学轻工专业(食品,生物工程,纺织服装一类),还有艺术生想学设计的,这里可以说是你最好的选择。去年,江南率先创立了物联网学院,想学物联网一类的都来吧!至于其他专业,平心而论,一般般„„

文理科过本一线5分,选修BB就可以报考了(性价比蛮高的),好专业过15分以上选择无压力。江南大学名校落榜生很多,可谓卧虎藏龙。学风一般般,但考研的人很多。设计学院抓的很严,课程、作业超多,这也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上海很多单位招设计专业学生只招清华和江南的„„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属重点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据我所知,很多文科生想去这个学校学金融、会计、经济学一类的专业。之前在一些吧里看到的“水货大学”榜单里,南财名列其中。我想说,发帖的人就是一个SB,而且肯定不是江苏人。说实话,南财前身的确不大好,2000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说白了,就是几个专科学校合并的。有人说,南财是一流的校名,二流的学生,三流的实力。我觉得太过偏激。南财的会计、审计,金融工程等专业是很不错的,至于其他专业就不要去了,以免被误人子弟„„

南财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招,本一本二批次都有。其中本一一般在省控线5分左右,好专业(会计,审计等在一本线以上15分上下)。本二竞争尤为激烈,甚至超过本一线,但是本二专业中只有财务管理能拿得出手„„

南财硬件设施一流,住宿条件号称南京第一(空调、有线电视、客厅、阳台一应俱全)。学风,据我几位南财同学所说不太好,逃课现在比一般大学严重„„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最后说一句,南财美女很多„„

苏州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大——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江苏众多学子向往的大学,去年江苏有10%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了苏大,可见其受欢迎程度。LZ私心想着定是苏大的历史渊源和苏州这座城市的巨大魅力让众多学子心驰神往„„

苏大最强在于医学,放射医学全国第一,免疫学全国第六,血液病学也是前列。此外纺织全国第三(东华大学第一,江南大学第二)。放射医学、血液病、骨外科、纺织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另外,苏大法学也很强,全国前20名(除去专门的政法大学,在综合类大学里前五名了差不多),苏大法学院人才辈出,很多文科生都想进苏大法学院。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苏大的文科很强,目测江苏第三(仅次于南大和南师范)。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等都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苏大原本有天赐庄校区(本部)、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相门外校区(北校区)、怡园校区(南校区)、独墅湖校区(新校区)5个校区,占地面积3132.19亩。今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并入苏州大学,更名为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 一大煞笔,好好的一个苏大把一个专科收进来了,苏大一些搬过去的学生叫苦不迭!!

独墅湖校区是很好的,硬件设施一流,但是地处郊区,交通不方便,到市区要一个多小时公交。本部和东校区比较破(东吴大学很多老建筑),但是充满人文古典气息。北校区没去过,据说更破,都是机械男住那里。南校区是附属医院,名存实亡„„

苏大本一本二批次都有(因为是省属不是教育部直属,所以大部分招生名额在江苏省内)。本一一般省控线5分以上就能报了,但是专业很难保证(苏大汉语言文学、师范一类的专业招人很多,但基本都是一些勉强挤进苏大的人被调剂过去的读的)。热门的苏大法学院一般高于一本线10到15分,而商学院则要高20分(LZ吓得没敢报)。本二专业不大好,基本是一些鸡肋专业和新增的实力比较弱的专业。文科本二竞争很激烈,因为物流管理专业还是吸引很多人的。本二批次一般分数线要达到二本线以上15到20分左右(快到本一线了)。

作为百年名校,苏大始终吸引着很多人!

由于校区分散,学生很多,有人说逛苏大就像逛超市==

最后一句,苏大韩国留学生比较多,想看美女的可以考虑(不保证原装)„„

徐州师范大学(现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属重点大学,苏北第一所本科大学

去年11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有人戏称为“僵尸大”,搞笑了)。

江苏师范大学,师范类江苏排名第二(次于南京师范)。徐师偏文科,其优势学科多集中于此。最好的是外国语学院,还有数科院。中文系实力很强,额,语文老师的大本营„„ 招牌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一),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本一),英师(本二 专业,不过分数不在本一左右的话不要报考。生物(师范)专业也很强。

本一批次达线就能报考,选修要求很低BB。本二竞争较为激烈,一般要高于省控线15分以上才能勉强挤进去==

四个校区,除了新校区外,其他三个蛮破的,住宿三个老校区基本是六人间(没有独立卫生间,一个楼层用一个),徐师附属的那个三本学院住宿一流(空调,阳台,热水器)„„ 师范大学一个共同的特征——女生超多,男生基本都是宝贝„„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省属重点高校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百强名校。学校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与南大、东南、江南大学等名校同根同源,都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南工大是江苏非211大学里排名第二高的——第78名。

由于南工大是由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筑和化学自然是其强势学科。据说南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全国第一(不知道北京化工大学服不服)。土木工程在江苏排得上名次,但是想和东南叫板还不够格„„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是南工大不错的专业。比较NB的是,2008年,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科技园被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南工大本一本二批次都有,其强势学科均在本一批次招生。本一达线BB即可报考。本二竞争还是像其他学校一样,较为激烈(南京的学校竞争都很激烈,似乎90%的高考党首选南京),一般达到本二线上15分才有希望,但是本二只有德语专业拿得出手,这个专业也是和德国合作的,实力不错的说,但是在南工大这种工科学校,多少是受工科男们鄙视的„„

南工大据说男女比例7:1,想把妹的就不要去了!南工大每年招生学长会这么说:欢迎广大学妹报考南工大,学弟们一边玩泥巴去„„

每当到了吃饭时间,当女生(大部分是恐龙)路过男生宿舍楼下时,总能引起围观,甚至上演“饿狼传说”==

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建平台”高校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哈军工”,至今,南理工仍然保持一些军工专业„„在非军校中是很少见的„„

南京高校有一个校园民谣:南林的花儿,南农的草,南理工的和尚满街跑——可见南理工男女比例多么“不和谐”,其实传说中的男女7:1比例只是在个别院,总体大概在2.5:1。恩?也能诞生不少好基友了„„

南京理工大学优势专业:单纯从实力来说,最强的专业就是武器系统工程专业(全国第1),武器学科拥有两位院士,全国排名稳居第一,就业主要去军工单位,本LZ一位亲戚就是这样„„

从学科实力、就业率与就业层次三方面综合来说,南理工比较好的依次是应用化学(全国前

10)自动化(全国前20)、通信工程(全国前2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国前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前35)等专业

【第二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江苏高校实力比拼之重点学科

【第三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江苏师范大学2013—201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江苏师范大学2013—201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特制定江苏师范大学2013—201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我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学校的“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内涵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实现学校专业建设科学、合理地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2.基本原则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思路,重点扶持优势专业,强化特色专业,整合新兴和交叉专业,兴办社会急需专业。通过新建、发展、改造与整合,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丰富和充实专业内涵,凝炼和建设重点专业,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发展一批应用学科专业,改造和调整一批传统学科专业,使学校的本科专业建设达到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重视质量的建设目标。

3.学校办学定位和主体特色

总体目标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坚定不移地将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办学特色定位: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地方性和国际化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以崇高使命提升学校的价值品位,以更高境界提升学校治学品位,以高雅格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强化

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育人。

学科专业定位:强化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点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群;文、理、工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类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社会服务定位: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把学校建设成为强力支撑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直接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型大学,有力推进苏北教育国际化的先锋高校。

二、本科专业学科门类结构分布分析

学校现有80个本科专业,覆盖十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学科结构分布合理,构建了文、理、工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江苏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学科结构分布一览表

三、拟新设和调整的专业领域

我校在规划期内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按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在兼顾学科专业隶属关系和现状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稳步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

1.拟新设的专业

结合目前我校在开展的“1+10”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模式改革,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个优势专业群并调整一批市场适应度低的专业。“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的通信工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程、土木工程、功能材料、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药学等专业将成为“1+10”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模式改革中的骨干专业,新增的哲学专业将进一步完善现有学科门类,均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与就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拟调整的专业

拟通过整合与重组,淘汰一批发展前景不理想、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改造一批市场需求面窄的老化专业,整合一批学科性质相近、专业口径较窄的专业,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拟新设和调整的专业如下:

四、对新设专业建设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1.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专业建设既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要明确专业建设的学校、学部(学院)两级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大精力投入,加强业务指导。要充分发挥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指导新专业建设。各专业应制定完善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计划,将专业发展规划纳入学院发展规划中。要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将专业建设的责权利落实到人。

2.保证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

学校设立专业建设基金,专项预算,专款专用。专业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学校、学部(学院)经费配套共建。“十二五”期间,学校保证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10 %,重点专业和新专业建设经费视其建设需要进行专项预算。新专业从首届招生起,按2万/年的标准,连续四年投入资助经费;对立项建设的重点专业,学校将分别按校级5万、省级及国家级按1:1配套的标准给予经费资助。学部(学院)要积极筹措专业建设的配套资金并加强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评估体系

①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定期修订和完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②建立健全专业申报与审批制度,加强对新办专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新增专业应依据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面向社会需求、科学深入论证,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办学合力。 ③建立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专业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与特色专业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4.加大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的改造力度

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并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建立健全新专业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逐步形成新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新专业的评估检查,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新专业,加大资助和管理力度,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对发展前景不理想、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通过按学院招生、按学科大类招生等方式,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造。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支持部分具有学科基础,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新兴、交叉学科新专业的申报,充分论证,严格申报程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与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专业建设的保证,我校将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的提升和优化,按照“重在结构优化,兼顾数量补充”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修订师资引进与聘任方面的管理规定,实现引进与聘任有机结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稳定兼职(含返聘)教师队伍,适度补充普通专业核心师资;制定和修改师资移植和培养方面的管理规定,实现师资移植与培养的结合、所有与共享的结合。鼓励和支持部分年轻教师通过单科进修、攻读学位等方式实行专业迁移,有效解决老专业师资过剩与新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充分整合与利用校内的资源,避免师资的重复引进和配置,解决师资不足与工作量不满的问题;制定和修改师资培养方面的管理规定,加强自身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和顶岗实习机会,尤其要注重教师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制定师资共享办法与方案,解决由于学院设置、专业归属不尽合理所造成的师资重复引进与配置,人力资源效益不高的问题;严格编制管理,有效控制师资的数量,合理配置师资;调整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院在师资建设上权力与责任,特别是明确学校和学院在人才引进、师资管理与培养中的权利和责任,解决学院管理上的人权、财权与事权的分离,责权利的不对等现象;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学校层面上设立教师跨学院授课调控基金,搭建师资共享平台,减少资源不必要的重复配置,促进跨学院、跨专业的资源共享。

6.加强新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

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实施校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重点建设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尤其是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强化优势,凝炼特色,努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负责对该门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新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性管理。

设立新专业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用于规划教材的编写、出版及评奖;按照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加强对教材的建设、选用等的过程管理;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改革;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7.加强新专业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第四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2014)

附件1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2014)

【第五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江苏公布137个高校优势学科 每科可有四专业上涨学费

江苏公布137个高校优势学科 每科可有四专业上涨学费

全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昨日(备注:2014年5月8日)在南京召开,记者采访获悉,江苏最新版“高校优势学科”名单刚刚出炉,全省高校共有137个学科入选。根据江苏公办高校最新学费调整办法规定,这137个学科,每个学科可以选择不超过4个专业上浮学费,上浮比例最高10%。

南大天文物理强,计算机也是优势学科

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处杨晓江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137个学科可以说是江苏高校实力最强的学科,从全国来看,实力和名气都是响当当的。”

说到南大,很多考生首先想到物理、天文、历史;提到东大,建筑、土木等学科名称“蹦出来”,可这些印象大多来自网络或口口相传间。记者注意到,江苏公布的官方版“高校优势学科”名单,与此前网络热传的“民间版”有较大的不同。“民间版本”更多关注高校的热门,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如,优势学科数量最多的南京大学,有哲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等20个优势学科上榜。除了考生印象中的经济学、社会学、天文、历史等传统优势学科入选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在名单之列,而在民间版本中,忽略了这些理工科类的学科。东南大学有13个学科入选,除了大牌的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学科外,还有知名度稍弱些的医学技术、艺术学理论等,知名度稍弱的这些好学科,“民间版”是不会告诉你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光航空宇宙科学与技术学科强,新兴学科——物联网与控制技术“后来者追上”。以文科见长的南京师范大学不仅有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入选,材料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等学科的实力也很强。

榜单里有百年老专业,也有新兴专业

“官方”版本中,既保留了江苏高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也为新兴学科留了一席之地。 例如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个学科起源于1903年由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先生创办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经历了10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国内唯一的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与产业链相关的完整教学与研究体系。南京邮电大学有机光电子学也在名单中,这是一门基于有机半导体,涉及光学、电子、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侧重于信息材料、信息显示、信息存储、信息传感和光伏电池等应用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近年来的大热门。随着物联网技术

兴起,高校抓住机遇纷纷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本次“榜单”,也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联网与控制技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联网技术与装备两个学科纳入其中。

四年一次评估,不达标的学科将“出局”

优势学科如何评选出来的呢?记者了解到,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评估并非一锤定音,而是每四年评估一次。据介绍,评审工作由省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按照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综合审核、项目公示、批准公布五个环节进行。评审指标分为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优势与特色五大部分共18项指标。

最新公布的江苏公办高校学费调整办法明确,在省统一评定的优势学科专业上,给予高校一定的学费调整空间。每个学校每个优势学科可以选择不超过4个专业上浮学费,上浮比例最高10%。“我们已经拿到了有关部门的通知,这137个学科是可以上调学费的。”东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将根据优势学科名单来选择专业,究竟是哪几个专业,还没有最终确定。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高校按大类招生的,例如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按土木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学科如何涨学费呢?“有可能是大一时不变,大二分专业后再调整学费。”东大相关负责人说。应该如何填报?南京某高校招生专家建议,不要追逐所谓热门专业,而要选择高校的优势学科,要多了解高校信息和情况,综合分析填报。

【第六篇】江苏师范大学优势学科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

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迅猛发展的学科和专业。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同时是核心专业)、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教育技术学学科与专业建设团队,共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拥有教育技术学教授的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博士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0项。

建有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教材(全国教育技术学科唯一的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2009年以来连续取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建有2门省精品课程,1门省研究生优秀课程,取得省本科生毕业设计一等奖(学校“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唯一的省毕业设计一等奖)。2008年以来师生连续取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育软件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国际大学生DV比赛二等奖。创新的“干线式”方法和一些本科生培养制度,在全国得到推广。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以研究生研究成果多层次高、就业去向好、发展后劲足为研究生培养特色。每年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招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20人左右。2012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有15人进本科高校工作,其中3人进“211”高校工作,1人考取“985”高校博士。2012年在读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超过50篇。自从2005年首届研究生毕业以来,取得3篇省优秀硕士论文,10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本科生以能力强、考研率高、就业率高、就业去向好,享有盛誉。2012届考研录取率35%,其中60%以上成为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

2009年承办的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史上层次最高、人数最多的教育技术学术盛会,与会代表500多人。

创建的“教育技术学科网”年访问量百万人次,成为教育技术学人的精神家园。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教育技术学教师为主体创作拍摄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

本学科的以下方向已形成鲜明特色:

1.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2.教育技术学科理论研究

3.特殊教育现代化研究

4.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5.网络与远程教育研究

6.教育电视研究

7.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原隶属于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12年3月18日学校更名以及2012年10起学校搞学部制建设后,调整到学校新成立的教育学部,学科进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本科进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4676.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