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50:18 探究莫高窟

【篇一】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散文阅读复习学案(探究题型)

散文阅读探究题型复习学案(教师版独有) 高三语文 魏继国编制 审核:牛司香 使用时间:2015.12.8

【考情分析】(教师版独有)

【题型突破】 题型一 意蕴式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

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

【典例导引】(2015山东卷)见《新学案》P171《四堡雕版》

【解题技法】(见课件)

【对点演练】(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臵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冶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

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

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

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

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

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

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

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

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

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

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

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

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

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

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1、【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这家人的生活风格,文中是有交代的(注意概括、总结句),

在第②段把握好这么些词语:“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第③段末有“耐心,持

恒,积极,执着”,第④段末尾有“照常进行”。即使在生病期间,仍一日三餐不断,认真生活。

【答案】(1)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2)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

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语,对接“孱弱”的意味和对

比第一家实打实、认真生活方式。相对于第一家火爆而轰轰烈烈的气味,一缕若有若无的咖啡味道显得较

弱。“不大有定规”的饮食不如第一家的生活规律而有节制。而“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

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由此可见,这一家的生活风格“比较具有装饰感”,日常生活气

息远不如第一家浓烈。

【答案】(1)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2)生活不大有定规;(3)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

(4)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文章呈现了从自家排油机里窜出来的四种不同的“气味”,

而这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生活特点或情趣,所以“气味”串联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格。基于这种理解,“气味”的确是全文的线索。另外,在主题上(这是必须

考虑到的),这一线索串联了四种不同的气味,而且作者的心地又如此地细腻,对每一种气味都是那样的

认真体味甚至是享受、羡慕,而不因别家的油烟窜入自家而恼火,表明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博爱的心胸。 【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

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重要语句意蕴的理解。从写作思路上看,前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

呈现散文“散”的状态,至此收尾时必须要“束”了,所以,此画线句很巧妙,它是“束”的形象表述,

【篇二】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练习(12)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11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

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文章第3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的不同进行了对比。

E.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前景的隐隐担忧。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1.AE 解析:B项,“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说法错误,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C项,“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不准确,文中只是说作者去之前有人告诉她“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D项,二者对文物的态度相同,都是“惜”。

2.结合文章,赏析题目“莫高窟的挣扎”的作用。

答: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②领起本文要写的内容,点明文章写作的重点是莫高

窟的困境。③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标题的含义,寻找其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比如本文题目中的“挣扎”其实就是全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然后要考虑题目与主旨的关系,有些题目能表现出作者的态度。有的时候还要考虑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

3.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

答:

3.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挣扎”相照应,丰富了文章内涵。②莫高窟的现状引发了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忧思。

解析:本题的题干所包含的言外之意是,作者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实质上考查了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对作者的选材意图的了解。文中第7自然段到第13自然段是主要内容,解答时可着重从该部分挖掘信息。

4.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

答:

4.①莫高窟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代表着我国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它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多磨难,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

莫高窟残存的美仍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残存的美更值得珍惜,更应该得到保护。②美的事物是珍贵的,但它又不是永恒的,总是要经历磨难。真正的美往往不会孤立存在,它经常伴随着磨难出现。生命中的美和磨难总是在一起,共同打造着复杂而又多彩的人生。

解析:解答此类探究题,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文本,紧扣文本,在文本中寻找有效信息来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谈“美”和“磨难”的关系,首先就要回到原文寻找作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自己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冬青树

林海音

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表哥表妹两对夫妇早就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我见了舅母很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

“瘦了?哪里!我临来时才在医院磅过的,比上次长了两磅呢!”舅母不满意我的答复,不住地摇头。

“姆妈就是这样,见了谁都嚷瘦呀瘦的,都像您胖得油篓似的走不动才算数吗?”表妹虽然结婚了,仍然改不了跟舅母抢白的习惯。我们听了都好笑,舅母用手指戳着表妹的头笑骂:“该死!该死!”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唯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

【篇三】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散文阅读意蕴类探究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散文阅读意蕴类探究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一位屡约不爽的常客。高考考纲中要求考生:第一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二探讨作者的创作目的;第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作品意蕴类探究题、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类探究题、个性化解读类探究题成为探究题的常考题型。下面笔者谈谈散文阅读中常见的意蕴类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句、段内涵题

首先是题干复位,不管是句子还是段落,都必须放到整篇文章中去理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其次是抓住句、段中的关键字词,由浅入深,反复揣摩关键字词的内涵。接着深入挖掘出句与段中隐含的主旨义,这个主旨义主要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最后要适当考虑句、段的结构技巧和表达特色。

以2013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何容何许人也》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探究段落内涵题。根据以上探究句、段内涵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道题可做如下思考:首先要将这个句段放到全文中考虑,文章共六段,前五段主要照应和解释了题目,何容究竟是何许人也,何容是一位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他的交往、生活、心理等方面。最后一段是在前五段内容基础上的升华和总结,进一步指出了何容的为人。其次要抓住此句段中的关键字词,“最大的原因”、“说得来朋友”。“最大的原因”说明何容对社会的失望,他留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朋友;“说得来”说明何容和朋友之间的默契、投合,何容理解朋友,朋友也是何容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接着在理解此句段时,还得适当地结合文本的主旨义,因为此句段在文章的最后,而文章的结尾往往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何容的赞许之情,何容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那是何容的不幸,但那样的时代有何容这样的人,又是那个时代的幸运。最后,在结构技巧和表达特色等方面,如果有涉及则有必要考虑,如果没有则不必生搬硬套。综合以上解题思路与技巧,再加上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考生的答案距离高考参考答案也就近在咫尺了。

二、全文深刻意蕴题

首先梳理、概括全文内容;其次抓住不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探究的广度;最后深入挖掘全文的主旨。通过对考点的解读,发现很多作品的深刻意蕴都涉及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所以在探究的时候还要注意探究的深度。

以2012年苏中三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水乡的日子》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探究文本深刻意蕴题。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首先要梳理概括全文内容,这篇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水乡的人,后半部分主要写了水乡的水鸟,全文人与鸟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水乡日子图。接着抓住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人与水的关系来看,表达了水乡人对水乡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作者希望人们多亲近自然;从人与水鸟的关系来看,说明了水乡人对水鸟的爱护,也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要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最后还要注意挖掘的深度,这篇散文最深刻的主旨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标题意蕴题

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

以2014年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垂向大地的杨柳》为例,最后一道题目便是标题丰富意蕴题。根据以上探究标题意蕴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这道题目可做如下思考。首先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杨柳”,当然“垂向大地”也得关注,这是怎样的“杨柳”,是“垂向大地”的“杨柳”。接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情感义、主旨义等。从“杨柳”本义来看,就是指丰子恺最喜欢画的杨柳以及他专门写的一篇散文《杨柳》;从“杨柳”的比喻义来看,一方面,它可以比喻为丰子恺先生的画作,这些画作影响深远,能穿越时空,温暖后人心田,洗涤后人心灵;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比喻丰子恺先生高而能下不忘本的美好品质,表达作者对丰子恺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从“杨柳”最深刻的主旨义来看,它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寄托了作者希望中国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靠的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学以致用。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已知的技巧进行高效解题,做到“举一隅能以三隅反”;另一方面,亦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继续总结更为清晰的答题思路和更为有效的答题技巧。这样相辅相成,散文阅读意蕴类探究题的得分率就可以提高了。

【篇四】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题型及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题

三、语句赏析题

1.命题特点:

⑴考查频率最大。考查次数最多,07、08所有散文阅读都有这一考点。 ⑵考查类型多样。不再局限对语句的含义分析;类型还涉及:语句的修辞效果赏析,语句的结构作用分析,语句的主旨内涵理解,等;

2.命题类型

⑴解释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或:分析下列语句的表现手法。

这类题型最多;或1句,或2句,最多3句。多为使用某种修辞或某种表现手法的语句。

07天津《雪野的精灵》19.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07安徽《乡村的风》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07浙江《泰山之恩》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07江苏《麦天》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08全国Ⅱ《马缨花》: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⑴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⑵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08天津《敦煌》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08安徽《我与地坛》1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上巅布散烈烈朝晖。

08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14.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义?

09南通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3.第④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不可言状的绝响。”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09四市摸底《温软的稻草》14.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⑴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⑵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

08.12月高三期中考试题《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13.联系全文,谈谈第三段中“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这类题答题思路一般有两种:

⑴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何种意境)+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⑵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07浙江20题答案: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

07天津19题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08天津20题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我”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08重庆14题答案:用比喻修辞,把白发形象地比成明丽的雪线,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09南通第一次调研13题答案: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形和声描

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

⑵某一语句的结构作用

这类题也占相当比例。

07重庆《告别三峡》“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07江西《泰山很大》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08山东《歌德之勺》19.“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08北京《碧云寺的秋色》18.“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09南通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2.第③段中,“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研究:

07江西17题答案: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08南通第一次调研12题答案:引起下文,引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

答题思路总结:

这类题要求较单一,答案组织也较明确。答题思路一般是:指出某种结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上下文的内容说明。

⑶主旨句含义理解。

07山东《灯火的温情》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苦难和艰苦环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新年和人格尊严的呼唤和坚持)

07四川《焰火的变奏》17.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07浙江《泰山之恩》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答案: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美》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表现了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和作者的豪情壮志)

答题要点:这类语句一般皆是在文章末尾,都是议论句,起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答题时不能一叶障目,语句含义要结合文题中关键词和思路结构题、内容要点概括题的答案综合而来。

⑷还有一类,看似是语句理解,实则是内容要点概括。(可省略)

07全国Ⅱ《海南杂忆》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 ?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答案: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

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07北京《湿湿的想念》20.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答案: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洞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07浙江《泰山之恩》19.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答案: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②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四、探究题

新题型,散文探究题不好出,毕竟,对一片散文而言,语句含义作用,行文思路,内容要点,散文主旨,等已经考查,应该已经够了。其他还有什么可以探究?所以,目前已经高过的探究题,包括高考卷和各地模拟卷,出现的探究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探究题。如: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07江苏《麦天》17.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这是文章的层意高度概括

答案: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08山东《歌德之勺》(人物特写)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写作技法

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08山东《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人物评传)2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写作技法

答案:主要从学问和人格两方面认识梁漱溟。启示有四点:⑴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⑵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⑶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⑷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09南通第一次调研《寒冷的味道》15.第①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对比明确语句含义,并前后比照明确结构作用。

答案:⑴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2分);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⑵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

09苏北四市第一次摸底《温软的稻草》15.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怎样表现了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 —三层意思,启示是对前文相关“朴素”“真实”内容的高度概括。

答案:文章选取稻草、草帽、锄镐等大量、具体、典型的农村生活物品,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阳光气息,有着劳动的喧闹、丰收的色彩、孩子们的笑声和农人平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

命题特点及答题思路:

从命题类型看,有两种:

一类是文本内探究。一类是文本内涵(可以看是主旨)探究。这类题按照命

题指向基本属于文章主旨内涵范畴的探究。或者说,这类探究题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把握主旨,否则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从几道题的答案看,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这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命题指向,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够高度洗练地进行语言概括。如07江苏高考卷,09苏北四市摸底卷。这类题答题时要分点答题,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遗漏。因为每道题皆是6分,甚至8分,一般不会让你仅就一点答题。

一类是有文本内的写法技巧延伸到写作实践进行感悟总结。这类题实际是考查学生的写作理论认识。这类题答题要求学生走三步:第一步,胸中要积累一些写作技法,并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第二步要能准确判断文中使用了何种突出的写作特色;第三步谈感受,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实践中要有感受、启发的厚实积累。

注意一点:没有一题是完全开放的,不可能让你天马行空,使得评分不好操作。如:

08山东《歌德之勺》(人物特写)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命题指向是“突出特色”,那就只能是答案定好的“以小见大”,否则错误。而第二问的“写作启示”就只能是“以小见大”的启示。

总结

散文阅读题探究,我们分析这些,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素养的基础上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的指导和提高,但方法的熟练程度和能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散文呢阅读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散文阅读指导要注意几个意识。

散文复习几个意识

文体意识

明确各种文体的相关特点。不同的文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体色彩,因而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散文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如下方面内容:

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

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见长—典型言行—杂感随想

系统意识

学生现代文阅读题失分较多,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知识不系统,概念不清晰;或者是我们训练不系统,指导不到位。因此要做好下面三项工作:

1.构建阅读与鉴赏的相关知识系统。如: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系统: ⑴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8种;江苏6种)。

⑵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

⑶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

⑷选材特点(典型、真实、新颖、详略)

⑸结构特点(线索、首尾方式、铺垫、呼应、悬念等)

另外人称变换的作用;文句在文头、文中、文尾的作用等。

2.指导阅读和鉴赏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对于一般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搜寻,就可以教给学生的常见的方法。

⑴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⑵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⑶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⑷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等手法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

3.系统编制各类文体考查要点。

如:小说考题,我们去年讲过;散文阅读题我们刚刚讲过。

整体意识

就是鸟瞰全局,把握整体,亦把握文章的主旨,即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把握了它,就能运用它直接或间接地答题。如不从整体上把握而去解题,容易犯“盲人摸象”的笑话。建议坚持按照我们今天散文阅读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文本意识

打破现代文阅读的神秘感,要有“答案就在(都在)原文中”的理念。纵观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绝大部分题目以选文的句、段为命题点,且要求考生充分利用原文词句写出正确答案。在理解重要语句、概括内容要点时,要坚持把词语置于其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同时要尽量用原文中的话或稍加修饰的概括的话作答。实际上,一套阅读题,四个题目,句义理解以及内容要点概括这两道题,都可以在原文本中找到答案的,就是赏析题和探究题这两道题目也是要紧扣文本的。考生必须有较强的文本意识和语境意识,练就从原文中把答案“抠”出来的本领。

规范意识

语文考试不仅考查会答,还有一个严格的要求是规范。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和修辞,力避文理不通,且书写要工整。答题要有针对性,要针对题目要求答题,不要乱答,答非所问。表达要有呼应性,即题目有几问,你就要有几答,题目问“几个方面”你就要答几个方面;题目问“为什么”,你就要用“因为”“所以”来呼应。

同时,我们的考生答题往往犯不全面的错误。由于阅读老师往往是采点给分,为了达到“写”的全面性,一个方法是:近年考卷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可以多答一些。依据答题的赋分,分点作答,4分往往要答两点,6分往往要答3点以上。同时做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要设①②③④等序数号来回答,这样明白、清晰,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注意:近年常考“作用”题,这样的题目要从两面加以回答,即要有内容上的作用,还要有形式上效果。

【篇五】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一、行文思路类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②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

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3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

么作用?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3、答题格式:

某段或语句:运用„„手法,描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结构

上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

上起到了„„作用

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

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①升华感情; 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

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史实: 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诗句: 增强文章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

1、常见题型:

①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②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或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③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结构类)

2、答题格式: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1、常见题型:

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

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 动作、语言、

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 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称类

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

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五、归纳内容要点

1、常见题型:

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2、答题格式: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六、技巧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表现手法)

②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修辞手法)

③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④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谋篇布局)

2、解题思路: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3、答题格式:

这个语句或段落用了„„的方法,写出了„„,在文中起到了„„的表达效果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好在哪些方面 七、标题

1、常见题型:为什么取这个标题

2、解题思路: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问“标题”,答“ 结构”。首先要联系情节,比如情节的开展就是围绕标题中的某某词进行的;再次要联系中心,说它体现了中心等

3、答题格式: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XX ) 二是与行文关系,三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附: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全文线索

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八、探究题

解体要求 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

1、唯一型(有观点) 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

2、选一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

3、融合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4、自创型(有观点) 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三、答题格式

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赞成„„”等。

分析过程归纳为四种类型:

1、 观点+文本 这种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进行分析。

2、 观点+事例 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

3、 观点+理论 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相互印证。

4、文本+现实+观点 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篇六】高考散文阅读探究题

2011届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类考题破解)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 光

薛尔康

①我们决定夜行到海边去玩,并在那里观看日出,这意味着必须在黑夜穿过约莫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大滩荒无人烟,也没有路,至少没有通向大海的路——在本地庄户人家的心中,大海仿佛不存在似的。他们从来不到海边去,也从来听不见他们谈论海。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带着迷蒙的光晕,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这才更有刺激呢。落寞在闭塞的乡间,我们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②我们先沿着牛车道走。所谓牛车道,只是牛车的木轮碾出的两道深深的车辙,是夏天乡亲们进滩放牛留下的痕迹。眼下到了秋天,车辙里长满了歪歪斜斜的盐蒿子。车辙终于在放牧者遗弃的窝棚前消失了。回首朝夜深处一望,还能瞥见村庄里稀疏的灯火,路在盐蒿丛中延伸,在布满芦苇的水滩边迂回。走了好久好久,按时间计算,该已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我们还未摆脱背后那更为稀疏的灯火。

③天穹被翻腾起起伏的阴云挤满了,那些无法容身的云块从穹顶倒悬下来。月亮早已消逝不见,连远方的最后一点儿灯火也熄灭了,黑暗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儿光亮。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方向的标记,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踌躇,担心到天亮时发觉自己原来是在村庄的周围转悠。大滩上没有兽类,也不闻虫鸣,但阴森森的盐蒿丛中似乎暗藏着更为凶恶吞噬人类的怪物,四周沉寂得令人心惊肉跳。

④我们从死寂中预感到不祥的征兆。果然,一阵凄厉的吼声从大滩深处袭来,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匐喧响。起风了。狂风越逼越近,揪着头发把我们撕扭了一会儿,又呼旋着远去。

⑤“我们受到好奇心的惩罚。”有人说。

⑥“我害怕,从未感到自己是这样胆怯。”又有人说。

⑦“你们看,那是什么了?”我叫喊道。

⑧在黑夜的尽头,在天与地的交接处,出现了几道惨淡的白光。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又像波涛那般忽隐忽现,它来得神秘,叫人几疑是幻觉。

⑨这是海光。

⑩大海昭示着它的存在,大海在向我们召唤呢。

⑪顷刻间,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它的活力,我们呵呵地欢呼起来。欢呼声使大滩震荡起来,大滩原来这么空虚,只有我们是实在的、活生生的。

⑫勇气和活力同时在周身膨胀起来,我们顶着风朝海光跋涉。狂暴的风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弓起身或侧着身走,甚至倒退着行走。不管怎么走,走出多大一步,我们毕竟是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了。老天像有意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下雨了,雨点零零落落,但很

大,击在脸上产生钝痛。老天爷并不明智。这会儿即便下铁,我们也只能前进。我们无处躲藏,只有向前向前,脖子里直冒汗气,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疲惫。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脚下从此不再有犹豫,无路的大滩有了一条直插大海的路。我们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

⑬海光在天边闪耀,恍若儿时爱看的映在水光壁上的反光。夜海怎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这是谜,是大千世界无数的奥秘之一。就连此时离大海多远也是谜,似乎很近,似乎又很遥远。我们还是确定离海尚远,因为跋涉了许久,感觉不到海光的逼近。

⑭仿佛被海风吹灭似的,海光时而消失,每当为此忧虑的时候,它总又忠诚地重现在前方。我们泰然了,不担心失去它,我们脚下的路在倔强地延伸„„

⑮终于,在一次消失之后,海光不再出现。我们茫然四顾,不仅哀伤失去了一位引导者,还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我们失去了一切„„

⑯这时凄厉的风声中夹杂着异样的声响。凝神聆听,这是一种有节律的低沉而雄浑的声响。是海涛。不错,是拍岸的海涛!

⑰海涛奔跑着前来迎迓我们了,想不到大海这么快这么轻易地出现在面前,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奔跑。

⑱我们筋疲力尽跑到海边礁石上坐下,等待日出。大海在黑暗中汹涌,波涛黑魆魆的,只偶尔泛出些微的亮光。那神秘的海光是怎么出现在天际的呢?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等待中沉思,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如“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后有照应,如“起风了”、 “狂风越逼越近”、“下雨了”等。

B.本文写观日出要从黑暗中徒步穿过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从而说明了实现目标就

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否则就到不了目的地。

C.作者笔下勾勒的一幅夜行图,是用眼观察、用脚寻路、用心思索的现实过程。

D.“车辙的消失”,“灯火的熄灭”,“狂风的逼近”,让夜行者退缩和恐惧;而“海

光”的时隐时现,则使夜行者感到前路的茫然。

E.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柳暗花明。而等待日出时的沉思,就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解析 B项“就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概括不全,还应有“要 有坚强的意志,历经磨难挫折”。D项“退缩”有误,文中无此信息;“茫然”有误, 海光出现的时候,给人以希望。

答案 BD

2.文章第⑨段“这是海光”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题。本文的重点就是围绕“海光”而层层推进的。

②承上启下。由上文在艰难的夜行中,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的标记,让我们备感踌躇、 预感不祥和恐惧,过渡到下文写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魅力,给我们增添了勇气和活力, 让我们面对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前进。

3.文章去看日出,可结尾处却说“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经历了看海途中的艰难跋涉,最后靠海光的指引才到达海边,由此而产生了 新的感悟,认识到找出神秘的海光对人生的启迪答案,要比单纯的观看日出更有人生意 义。

【目标对应题】

4.通读全文,探究本文为我们揭示了哪些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们的奋斗总是有目标的,只要坚定不移,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到来。

②走向目标的旅程是遥远而又曲折的,既要满怀希望,又要有坚强的意志,从这个意义 上说,实现目标的过程比最终的目标更有意义。

③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现实又常常在变化,所以,免不了有挫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河

赵丽宏

人们聚集在江河畔,靠水为生,以水为路。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的哀乐疾苦。江河犹如母亲,哺养了城市。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黄浦江雄浑宽阔,穿过城市,流向长江,汇入海洋,这是上海的象征。而苏州河,虽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但她和上海的关系却似乎更为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苏州河畔聚集、居住、谋生,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犹如蘑菇,在河畔争先恐后滋生。苏州河就像流动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苏州河是一条变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时,河水黄中泛青,看得见河里的水草,数得清浪中的游鱼。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旷达,都在她沉着的涛声里交汇融和。这样的苏州河,犹如一匹绿色锦缎,飘拂缠绕着城市的胸脯。

我无法忘记苏州河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我曾在苏州河里游泳,站在高高的桥头跳水,跳出了我的胆大无畏;投入无声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着。我还记得河上的樯桅

和桨橹,船娘摇橹的姿态仪态万方,把艰辛的生计,美化成舞蹈和歌。我还记得离我家不远的苏州河桥头的“天后宫”,一扇圆形的门洞里,隐藏着神秘,隐藏着往日的刀光剑影。据说那里曾是“小刀会”的指挥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没了妖魔鬼怪的传说。我还记得河边的堆货场,那是孩子们的迷宫和堡垒,热闹紧张的“官兵捉强盗”,将历史风云浓缩成了孩子的漫画。

少年时,我常常在苏州河畔散步。我曾经幻想自己变成了那些曾在这里名扬天下的海派画家,任伯年、虚谷、吴昌硕,和他们一样,踩着青草覆盖的小路,在鸟语花香中寻觅诗情画意,用流动的河水洗笔,蘸涟涟清波研墨,绘树绘花,绘自由自在的鱼鸟;画山画河,画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过去,眼帘中的现实,却是浊流汹涌,河上传来小火轮的喧哗,还有弥漫在空气里的腥浊„„

终于有了像童年时一样亲近苏州河的机会。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一个讴歌母亲河的诗会,请我当评委。组织诗会的朋友说,请你从近处看看今天的苏州河吧。昔日杂乱的堆货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游船码头。踏着木质的阶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风景扑面而来。先看水,水是黄色的,黄中泛绿,有透明度。远处水面忽然溅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银光一闪,竟然是鱼!没有看清楚是什么鱼,但却是活蹦乱跳的水中精灵。童年在河里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现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苏州河里游泳,常有小鱼撞击我的身体。现在,这些水中精灵又回来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闹市中蜿蜒穿行,两岸的风光,也使我惊奇。花圃和树林,为苏州河镶上了绿色花边。河畔那些不知何时造起来的楼房,高高低低,在绿荫中争奇斗艳,它们成了上海人向往的住宅区,因为,有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从它们中间静静流过。

生活中有一条江河多好,没有江河,土地就会变成沙漠。江河里有清澈的流水多好,江河污染了,生活也会变得浑浊。苏州河,我亲爱的母亲河,我为她正在恢复青春的容颜而欣慰。一条污浊的河流重新恢复清澈,是一个梦想、一个童话,然而这却是发生在我故乡之城的真实故事。 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河”——苏州河,而作者却在第二段的开头说“上海有两条

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并且进一步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 这显得有点喧宾夺主了。

B.苏州河见证了上海从贫穷到繁华的过程,为像“我”这样的上海普通百姓带来了许

多成长的乐趣,提供了许多生活的便利,所以作者说和黄浦江相比,苏州河与上海的 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C.作者少年时期常常在苏州河畔漫步,曾幻想自己能像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一样,在苏

州河畔寻觅诗情画意,纵情描绘苏州河的美景,这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喜爱

和赞美。

D.本文主要从“我”的视角和“我”的经历来写苏州河,写了苏州河在“我”生命的

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面貌,并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 被污染的痛心之情。

E.现在的苏州河,不仅有着现代化的码头,而且河水也变得清澈了,两岸栽花种树,

生机盎然,楼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样的变化让作者感到既惊奇又欣喜。

解析 A项这样同提二者,单表其一,既显得自然全面,又做了很好的引渡,突出了写 作的重点——苏州河,而非“喧宾夺主”。D项“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 了我对苏州 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错误,文中虽有对苏州河遭污染的遗憾,但这不是 作者的主要感情。

答案 AD

2.文章第六段突出描写了一个什么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六段突出描写了鱼儿跳跃的细节。这样写,说明这里的水已经泛绿透明,侧面 表现了治污的成果,表达了作者此时极为欣喜的心情。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苏州河被污染的情景,一是治理后苏州河的景象。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对比。 这样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

【目标对应题】

4.文章结尾写道:“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请结合文章内

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是说新时代把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说的人们的梦想就是把环境治 理好。现在,苏州河过去那种腥浊的景象彻底改变了,这是新时代的成就,作者对新时 代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时代精神决定着环境的好坏,人的环保观 念与环境好坏关系密切,治理好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的美好梦想和迫切愿望, 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4880.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