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三月考语文作文讲评》
新草桥高三
一、月考作文(70分) 12月份月考作文讲评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
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
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
是我们家的地产。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
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例文 不忘初心
高三(1)王沁娱
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改
变你的一生。当处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时,停下来想一想当初坚持走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不
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正如那位选择在伦敦最繁荣地带卖廉价奶酪的老人。也许在别人眼里,这种做法简直是
疯了。但他仍然坚持初心,做着自己最初想做的事。
不忘初心,这个道理是前人早就教给我们的。当楚庄王用高官厚禄请庄子做官时。庄子
就毅然回绝了。他说,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游来游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
人养在精美鱼缸中的龟。庄子没有忘记自己喜爱无拘自由的初心,放弃仕途,纵情山水写下
著名的《逍遥游》。这难道没有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吗?
除此之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多次做官、弃官后决心坚持初心,回归田园,
远离滚滚宦海。在体味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后,毅然离开,选择追求心底渴望的精神富足。正
是这样,最后才写下了让后世广为流传的《归去来兮辞》。
今人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的也有很多。就像如今早已如雷贯耳的袁隆平。他在研发出
第一株杂交水稻之后,并没有选择靠着这个安度晚年。而且继续专注于田畴间,隐于浮华之
后坚持自己的初心。这着实令人佩服。
然而,总会有人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打开电视,毒奶粉,
过期食品,假货的新闻数不胜数。那些在金钱中迷失而做出错误选择的人终究会得到报应。
等事情发生,身败名裂之时再追悔是不是太晚了点呢?这一件件事都在敲响我们的警钟,不
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如果每个企业,每位工人都能够坚守初心,那我相信中国
会越来越富强。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我们更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为自己的梦想奋斗。青春短暂,不能
让多年后的自己感到遗憾,所以我们不能向困难低头,不能忘记自己当初走到这里的初心。
立足本心 高三(2)班 王颖虹
于菩提树下,一悟生死,二悟轮回,三悟因果,这是释迦摩尼。论道百次,枯坐百日,
皆是为了立足于本心,那一片浩荡无垢的净海。
曾经在不经意间瞥到过一则故事,却是难以忘怀,说出来与诸君分享一看:“曾经有三
人乘舟泛湖,不幸被困湖心。突有一亭凌然跃于湖上者,上书”湖心亭“。亭柱上左云:‘欲
出此湖从水出’,右云‘欲上得岸破舟行’。那三人斟酌良久,一人猛得从舟上跳下水,被
迅猛的湖水冲走;另一人猛得凿破舟心,水渐渐溢上来,第三人却是轻轻抬脚,登上亭子。
片刻之后,那第二人也沉没于湖,三人游而只余一人还矣。待问及缘由,那第三人只笑言:
‘我只道脱舟,今我跃步亭中,已然得愿,不求他甚。”
难道另两人不想脱身吗?不,显然他们是极想的,只是他们没有立足于本心,被浮云遮
了望眼,差了一份因果罢了。
星巴克老板舒尔茨在英国伦敦最为繁华之地同一间非常小的店铺有那么一份擦肩之缘,
是以有了同老人的一番对话,幸得被告知老人的本心便是卖奶酪,那林林总总数十间名牌店
不过是得以立足于本心的手段而已。
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得耶?立足本心,立足于繁华之后的一
片净土,才是“真学问”,“真文章”。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漫步行吟于林中,看那莲动渔舟,清泉石流,浣女游归
的情景,王维不禁有些醉了。醉倒在一片静谧悠闲中,或许也可以以天为被地为庐,醉心于
一派自在之中。这才是他,那个厌恶官场,向往自然,那个始终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小
人之交甘若醴”的王大诗人。那个浓黑沉闷的染缸中,有这么一个始终立足本心,不为“鸢
飞戾天”而扰,不为“经纶世务”而困的人,莫过于一汩清泉淙淙流入干涸贫瘠之地啊!是
以,几千年后的我们,才会从书中,从那灵秀明丽的诗中,隔着历史一窥那方天地。这样的
他,同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及那”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
追”的五柳先生一般无二,皆不会为官场所容,只是,又有何干系呢?他们的本心早已跨过
浩浩历史烟尘,如波如浪徐徐展于眼前,这便足以傲然于世矣。
立足本心,便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便是在一片尘嚣中,仍不会泯
泯然于众人矣。
莫忘初心
高三(2)班 陈浩
走着走着,你也许会忘了路边的花开得静美,夜空中的繁星眨得可爱,微风拂得轻柔。
而绝不能忘记的,是你的初心。
老人从买奶酪开始,渐渐把生意做大,却始终开着奶酪店。因为他喜欢买奶酪。因为这
是他的初心。最不能忘的,就是初心。
孔子不忘初心为“克己复礼”,所以他周游列国,宣传儒学。虽千难万险也勇往直前。
庄子不忘初心为“逍遥无为”,所以即使有高官厚禄,于他也如天边浮云,没有什么值
得追求。
东篱边,菊花开得正傲。南山下,五柳先生正悠然自得。从政治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
中全身而退,隐入山林,闲看清风明月,轻摇蒲扇花香,亦是神仙之快活。
饭疏食,饮水,曲肱之,而乐在其中。
因为那是陶渊明的初心,所以他乐在其中。比起身处官场,整日勾心斗角的世俗之人,他似佛看红尘,静心自在。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安逸间,又是几个汉唐。
更有魏征上疏太宗“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意在劝谏太宗莫忘施仁政于天下,安百姓于国土的初心。也有岳武穆题词壁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意在警醒自己莫忘收拾旧山河的初心。
然而当我们在追求的路上,往往会忘记初心,忘记最初的梦想。
清君铁骑踏破明朝最后一丝安宁,涌入中原大地。何等雄壮,何等威武!而百年之后呢?曾与他们并肩作战的鹞鹰已成笼中之鸟,冰冷锋利的枪戟已是锈迹斑斑。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高三5班 石苏华
落叶空山,寒枝拣尽,在这个秋意阑珊的午后,采一束阳光,撷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记。走过的山长水远,以为世事早已洞明,无端生出许多况味。因为岁月懂得,在这寂寥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走来是多么不易,所以慈悲,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落落红尘,岁月弄人。拿出泛黄的老旧照片,头发是那个年代的,蓬蓬松松的,中间向两边撂开,身上耷拉着偏大的蓝色工作服,脚上套着破旧的大皮鞋,瘦骨嶙峋的他站在一块蓝色布围成的幕前,像一个斗志昂扬的士兵,笔挺地站着。
“走,带你去实地考察一下他们的生活。”父亲提着皮包,在镜前抓弄头发询问道。他,是我父亲,抹了发胶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格外精神,一身笔挺地西装,锃亮的皮鞋,金光闪闪的表,只是鬓角的头发些许泛白。他是一位工程师,整天忙碌于工地,公司之间,一双鞋由锃亮变灰,一双手由滑变糙,一个人由少变老。
钢筋管的碰撞,“哎呦哎呦”工人们打撞声,搅拌机的和泥声,挖掘机的挖土声,响彻天际,让人听着枯燥乏味。但他们干得似乎很起劲。身上被辣日晒得黝黑,手上的肌肉如小丘般隆起,汗珠顺着脸颊流到脖颈,流到胸前,留在那片土地上。挥锤的鼓足力气挥动着,传砖的小心翼翼地传着。吃中饭的时间快到了„„
一位中年妇女骑着三轮过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吃饭咯,吃饭咯。”一股浓浓的农村口音。头上裹着沾满灰尘的头巾,双颊似乎被长久的油烟给熏红了似的,眼角,嘴角布满了岁月的伤痕,嘹亮的声音穿过我的耳朵一直传到工人们的耳朵。他们纷纷地来吃饭。 “大姐,怎么不在乡下带孩子,跑城里来?”“都说成立能赚钱,给孩子念书攒钱,你们不也是?”“是啊,为了养家,大热天的就坚持坚持吧!等赚了钱,就可以干很多事了呢!”“哈哈„„”虽苦尤乐,为了自己所在乎的“那份”坚持着,努力着。
那么,世事亦是如此罢了,那位卖奶酪的爷爷,因为世世代代喜欢卖,因此一代又一代地将它传承了下来,他们或许是习惯了这份坚持,亦或许是体会到了为自己“那份”努力的快乐。成功了,他们想起自己的初心,就像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人,为了初心:为所爱的人奋斗!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的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经劫难,唱遍百味,依旧坚守本心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宁静。
后来,有一次,父亲喝醉了,说,他在城市很累很累,等过几年老了,干不动了,就和妈妈回老家去。是啊,父亲的初心在那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沟沟里,他深爱着家乡那种日子,没有喧闹,浮华,日子依旧安然。
一滴
高三8班魏正杰
起风了。
热烈的暖风从广博海洋中吹来,带着海的气息一路吹拂至高耸雪山上。积雪开始融化,从其中诞生的便是我——这一滴纯粹的水。
我从雪峰中曲折回转的山间水道流下。我与我的兄弟姐妹们、一样的纯粹的水共同汇集到山脚,手牵着手形成我们的第一条河流。有的水滴紧紧贴合在一起,最终合二为一、化为清流涌动;有的水滴继续它孤独的旅行,在山地丘陵间欢快的呼啸穿梭,甚至跃出水面。还有的水滴潜伏在岸边花瓣上,看着它的同胞们徘徊,激荡和远行。
我随着河流奔跑,目视这世间所有美丽:林间强健的雄鹿相互追逐,自由的跳跃;峡谷急湍中成群欢游的鱼,灵活的身姿仿若摇摆的龙;还有承载这些水中精灵的江河本身,愈行愈浩大、愈行愈雄壮,疾行驰骋,时而发出雷霆怒吼,愤然激起浪潮冲击岸谷„„对了,还有人,奇特的生灵啊,若是你的脸上倏忽落下一滴水,那就是我从大江中跃出,想要随你纵览江河不能到达的风光。当然,我也会蒸发,伴随云朵降入海洋,在那里我见到最为辽阔的天地。宁静时包容万物,碧蓝色的海面极像一匹素绢,安详幽远;愠怒时则巨浪波涛排退一切,仿若以伟力翻转海面成为天穹,掀起暴风遮蔽太阳!然而我只是在名为“海洋”的集体中惊骇或是安和,最后跟从那朵来时载我的云回到陆地。
我还可以成为海。
就像我的许多伙伴们那样,以一滴水融入大海,而后骄傲的宣称自己曾是一滴水,现在却成为海洋!
我也可以成为江河,冰,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写陶渊明的作文800}.
可是当我成为海,仅有一滴的我在哪里呢?是南极永冻的冰川,还是赤道热情的暖流?是这无边际的海洋,还是它之中的这滴或者那滴?我又想要什么呢?是万顷千重归于大海的激昂刹那,还是云卷云舒的悠然从容的永恒?
是的,我将永远的漂泊下去!如果有一天我静静躺在干涸的河床,或是处于热沙之中无法自由流淌,那时我也许已经死亡,但是我还是没有准备好终点!人啊,还请你用一方浅墓薄葬,为我铭刻这样简单的碑文:一滴,永远奔腾,却从末消亡!
三.作文题目{写陶渊明的作文800}.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篇二:《陶渊明PK范仲淹》
陶渊明PK范仲淹
这朵南湖中最动人的白莲,我有心一片一片抚摸它洁白的花瓣,想看看,那莲蓬中会不会有清香饱满的莲子。
——题记
当在语文课本上不时邂逅陶渊明和范仲淹的文章,一些奇怪的想法便如同在原本寂静的湖面冒出的朵朵白莲,在脑海中绽放……
……陶渊明……范仲淹……
——如果这两位名垂千古的人物进行一场PK,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会是谁呢?我尽力为两个人的胜出各自寻找充足的理由。
如果投陶渊明一票,最充足的理由应该是传唱千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愤然一甩袖,转身,离开。
想象当中,陶渊明就是这样演绎自己一生中的精彩。就是这样的小小举动,陶渊明竟把它塑造成了一段经典,或者说,正因这个招牌动作,陶渊明的诗和人才成了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离开,这是最好的选择。也许只是为了证明他内心对于生活的初衷的眷恋。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还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一不透露出他不恋世俗,一心归隐的思想。
他的林,他的渊,他的巢,以致他选择扎根的那片土地,都不应该是尔虞我诈的黑暗世界,他眷恋被新鲜空气包围着的大自然。淳朴、淡然、与世无争。他对大自然的亲近似乎与生俱来。生命之初,他像是一朵菊,脱于尘世。也许他还毫无察觉,但,一转身,芬芳扑面而来。
愤然一甩袖,转身,离开。菊开那刻,香溢南山。
如果投范仲淹一票,那篇《岳阳楼记》便是最充足的理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寥寥数语,就把自己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表露出来。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范仲淹以身作则,教世人如何把“爱国”这两个字写好。他力主改革,直言敢谏,无非是希望舟能稳行于水上,水能载舟而长流。 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结果却被贬青州。我以为,屡屡遭挫的他会仰天长啸,然后如屈夫子一般以死明志;或者就追随陶渊明的步伐,去寻觅桃源的踪迹。可他没有,他坚强的活着,并选择勇敢的面对现实。庙堂抛弃了他的一片赤诚,他却没有愤然离庙堂而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以淡泊坦荡的君子胸怀,去面对种种不平的挫折。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至于能否到达彼岸,他已不顾。那些,留与后人说。
用一颗坚守与坚强的心品尝,庙堂的酒,依然香甜。
同样是文人,面对黑暗,一个选择隐迹田园,一个选择苦征仕途。因为追求不同,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位臵。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找准了生命的位臵,并且执着一生!
一番比较之后,我突然举棋不定。谁是最终的胜利者,结果显得扑朔迷离。 可能,一个人下棋,始终难以分胜负。左手是陶渊明,右手是范仲淹。
——或许,这是盘和棋。
在硕大的莲蓬里,莲子粒粒饱。
1
篇三:《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快速构思法
作文突破之结构技法
(一)复习目标:
1.学习借鉴记叙性文章的常见结构模式,提高快速构思记叙文的能力
2.学习借鉴议论性文章的常见结构模式,提高快速构思议论文的能力
复习目标
学习借鉴常用的考场快速构思法
教学过程
一、方法探究
(一)“类、因、法、果”构思法
说“安”
“安于平凡”,是四个读起来就让人心生羡慕、余香满口的字眼。安于平凡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就好像是恬淡静谧的月夜。然而安于平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和内涵,却值得我深深地体会和思考。
也许有人会说,安于平凡是消极避世;甘于平庸是对现实的妥协,是不敢面对失败的逃避。
诚然,逃避现实的人是懦夫,然而安于平凡的人却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另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
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青荷,淡泊名利,安于平凡。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他最爱荷花的那份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安于平凡,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
安于平凡,是人生的境界。怎样做到安于平凡,将会对我们认识人生起到关键作用。
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必须学会平静地看待得与失的关系。一时的物质损失算不得真正的失去,而不经意间的精神获得将会使人一生受益。安于平凡的心境会使我们看但单纯的功名追求。
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必须明白自己究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要找到自己最深的希望。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到大山深处教书而放下大城市的诱惑。这曾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而徐本禹却真真切切地将它演绎在了自己青春的人生中。他希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让每个大山深处的孩子都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望。这才是最高境界的人生,是对安于平凡的最好诠释。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弘一法师曾经这样诠释过人生。那么我说,安于平凡是一种人生的最好选择吧。
【解析】“是什么–怎么办”是《说“安”》这篇作文快速构思的一种思维模式,即作者选择“类”和“法”构思作文。“类”解决的问题是“安”是什么。那么“安”是什么呢?作者将“安”界定为“我”向往的一种生活境界–安于平凡,它是有别于“安于现状”“消极避世”的“甘于平凡”,是有别于“对现实的妥协”“失败的逃避”的“低调中的进取”,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的“最高境界的人生”。“法”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得到“安”。作者提出的办法是“学会平静地看待得与失”“ 明白自己究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要找到自己最深的希望”。“是什么–怎么办”打通了本文的行文思路,形成了本文合乎逻辑的基本构架。
这种构思法称之为“类、因、法、果”构思法。这种方法既可适用于议论文,也适用于记叙文。下面以“愿景”为例具体介绍这种方法。
“类”–“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文题或话题中筛选出关键词,并确立关键词“是什么”。如“愿景”是什么。我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尽可能多的发散列举:
①小时候想当科学家,
②渴望像青春偶像一夜成名,
③渴望成为公众人物,
④希望老师和父母理解自己,
⑤希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
⑥期望回复青山绿水,
⑦期望一个没用作业的双休日,
⑧期望社会更公平
⑨期望学校成为一个快乐的地方„„
总之,我们要坚信,我们的愿景还有很多,不可能只有一种。在这种发散列举中,我们的思维被打开,思路变得开阔起来。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个愿望最值得写。确立的标准有:贴近时代,直面现实人生,有内在体验,彰显自我个性。
“因”–“为什么”,解决的是原因方面的问题。如“愿景”,从“因”这个角度,问题转化为“我为什么有这个愿景”。记叙文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独特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具体的展示自己内心的曲折追求。议论文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讲一番道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诉诸感性,后者诉诸理性。如果我们确立“期望学校成为快乐的地方”的愿景,从因这个角度展开,我们可以列举很多理由:
①学校生活本应快乐:同学交往、师生互动、探寻真理、知识滋养„„;
②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
③繁琐重复的训练让人生厌;
④接二连三的考试令人提心吊胆;
⑤激烈的升学压力令人不堪忍受;
⑥长时间的学习让人精疲力尽;
⑦课程在大量训练中流失了文化底蕴;
⑧学校教育对人的未来幸福生活的期许只是空谈,并以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为代价;
⑨当下学生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然后聚合思维,从中挑选出认识最深,感受真切的一两个方面写作。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两个方面做真实的场景描绘,如果写议论文,我们可以从中选选一两个方面做深度理性分析。
“法”–“怎么办”,即解决问题的办法。仍以“愿景”为例,从“法”这一角度考虑,“怎么办”转化为“怎样去实现愿景”。从实现愿景的策略方面去考虑,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从中选优,挑选一两个方面展开成文。如“如何使学校成为快乐的地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办法:
①改革高考选拔制度,以素质学分制作为选拔标准;
②改革课程,增设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③增设活动课,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展开探究性学习;
④减少训练量,增加阅读量;
⑤减轻沉重的课业负担;
⑥树立教师、学生、学校一同快乐成长的理念;
⑦开展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⑧大幅压缩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等等。
同样,不是自己想到的都写进文章中,挑选自己体验最为深刻,认识最透彻的一两方面展开即可。
“果”–“怎样了”,即问题解决后“我”的态度和体验,或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我”的态度和体验。。如“愿景”,从“果”这一角度考虑,“怎样了”转化为:愿景实现后我会有怎样的表现,或愿景没有实现我如何坚定的追求。
“类、因、法、果”在一篇文章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自己最具优势的一两个方面,如“类”与“因”“类”与“法”“ 因”与“法”,深度展开就可以写成一篇优秀作文。
(二)“主题–材料”思维定位法
雨过天会晴
大雨倾盆的黑夜,曾有无数希望与热情被浇灭。但漆黑中,我们仍能寻见那些坚强的火苗。它们在豆大雨点的砸击下,依旧坚强地不灭,说出马克·吐温的名言:“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在雨中独行,是乐观与信念告诉我们:天一定会放晴。那些灰暗的现实曾烙在历史书页中,十四世纪的黑暗轻易地窒息了无数美好的向往与希望。但是,薄伽丘从未舍下珍贵的羽毛笔与墨水,那一行行清隽的文字依旧在他笔下生辉。罗马教廷腐朽的恶雨,意大利黑死病的肆虐,都未曾绊住他的笔尖。《十日谈》里,他写的一个个悲惨黑暗的故事,却也不懈地塑造过一个个纯净明白的灵魂。他凭的是什么?是心底里那乐观与自信的呐喊,他也许看不到光明,但他乐观人类不会从此堕落,他自信自由与民主之风定会拂走乌云,还晴朗明媚之天空。
在暴雨中跌倒,是不屈服的意志助我们爬起,依旧抬头等待天晴。在那个软弱委靡的王朝,国家动乱与家庭破裂的狂风暴雨一次次掀翻了曾经优雅的李清照。在雨中,她狼狈,她不堪,她奉献了忠心却无人理会!她绝望了吗?她从此一蹶不振了吗?没有!暴雨之洗去了她曾经的稚嫩与温婉的生活,不曾折断她的意志之脊。失去了一切,潦落了半世,她既然用一意志撑起高昂的头,依然坚强地寻觅那片晴空。最终,历史留给了她艳阳与蓝天,她在芳冢中也已微笑闭目。
在延绵不绝的雨中,是真正宽广的胸怀伴我们走出乌云密布,重返明媚生活。十九岁的印度青年,怀着对天文的挚爱与追求,踏上异土,但命运并不垂青于他,钱德勒塞卡,在天文学会上被权威粗暴地否定后,从此面对白眼与冷嘲。年青的心也许有过不甘,也许怨恨诅咒过。但他终于还是把心上的丘壑抚平,终于能平常面对。有这样的胸怀,他继续着他的科学生涯,继续着他的严谨治学,继续着他的风趣优雅,终于在中年成就名家。雨停了,但早在他放下怨恨那一刻停了,是胸怀帮了他。
在人生道途上,总会遇着疾雨,淋湿我们本该平顺的衣衬,阻挡我们本该矫健的步伐。但只有真正在行走人生的人,真正希望走出人生的人,才能在寒颤时坚挺,在跌倒时爬起,在愤怒十放开心胸。支撑我们的,正是那些人类最珍贵的乐观、意志与胸怀。雨过天会晴,我们都能做到。
【解析】《雨过天会晴》在提出中心论点后,确立了三个主题和对应的材料:主题A乐观与信念–材料a薄伽丘,主题B不屈的意志–材料b李清照,主题C宽广的胸怀–材料c钱德勒塞卡。
这样通过同步发散思维,完成了构思写作,结构完整,详略得当,语言流畅有文采。{写陶渊明的作文800}.
我们可将这种构思的方法叫做“主题–材料”思维定位法。主题和材料是构成文章的核心要素。确立主题,占有材料,是作文构思的关键,“主题–材料”思维定位法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同步确立文章的主题和材料,“同步确立”是构思快速的秘诀所在。在具体篇章中,主题和材料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主题在变,材料也相应地改变;材料改变,主题也要有适应性改变。构思时,我们可沿着主题和材料这两集作对应的互动发散思考:确定一个主题,搜寻相应的材料;或想到某个材料,推导相应的主题。
像“价值与位置”作文构思
主题—-材料
A位置决定价值 a武则天登基实现其价值
B位置改变价值相应改变 b刘翔通过奋斗登上冠军位置,实现人生价值
C位置不一定决定价值 c小草,清洁工„„平凡的岗位也有伟大的价值
D同样的位置价值迥异 d成克杰居高位贪赃枉法,孔繁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F位置有高低,价值无优劣 f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主体–材料”的同步发三思考后,即形成几种“主体–材料”的对应关联构思后,接下来应秉持“多中取优”的原则,淘汰一些庸常的认识,筛选出观点独到新颖,具有思辨色彩的观点和材料,聚合思维,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思考。
(三)“材料(故事)推动”构思法
真爱是福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里。一对老夫妻一直做着一个游戏。首先由一个人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写上“SHMILY”,然后另一个人去找,直到找到为止,然后交换进行。这个游戏一直坚持了五六十年,旁人一直无法理解,那六个字母究竟有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执呢?直到有一天,老妇人安详地躺在了十字架旁,那位剩下的老人声泪俱下地深情唱到:“See how much I love you(你知道我有多么爱你)”人们才明白,那六个神秘的字母,正是那句话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组合„„
我的目光渐渐朦胧。在朦胧中,一轮血红的夕阳渐渐沉入海底。温柔的海风轻吻着玫瑰色的沙滩,沙滩上四行脚印延伸向远方。在脚印的尽头,一对年迈的夫妻携着手,缓缓地漫步在红得醉人的霞光中。两只微颤却紧握着的手虽然多皱而苍老,却在夕阳晚照中呈现无尽的美丽。妻停下来,伸出另一只手帮丈夫理了理额前的乱发,昏浊的眼睛中依然是往昔的美丽。丈夫微笑不语地望着妻花白的发丝和爬满皱纹的脸庞,伸出已不再有力的胳膊揽住妻瘦削的肩。两长苍老却幸福的脸渐渐融在悄悄沉淀的暮色里„„
也许这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然而一种美丽的光华却在这种平凡中,在那六个普普通通的字母中,在那情真意切的举手投足中渐渐渗了出来。一种真爱,在那个宁静的美丽的小山村里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六个字母虽说平凡,却有着多么深沉的内涵!它们浸透了老夫妻刻骨铭心的爱意,幻化成一条条幸福的丝带,将两颗历尽沧桑、历尽风雨、历尽磨难的心连系了起来。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一种美丽绝伦的爱意在平凡中折射出如同水晶般五彩的光泽来。我终于明白,那中真爱便叫幸福,虽然平凡,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没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没有卿卿我我的炽热浪漫,但它却是最醉人的幸福。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一位同学的文章–《爱你,一生只说三次》,写的故事十分平淡,却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她写的是她的爸爸和妈妈。结婚登记回家时,她的爸爸在骑车,而妈妈坐在后座上,她爸爸便说了一句:“我爱你呢!”后来许多年以后,妈妈抱着小弟弟坐在油灯旁,陪着爸爸算账。爸爸不经意见瞥见了妻熬红的双眼,心头一热,说:“我爱你呢!”而妻嗔怪了他一句,一只手揉着眼睛,另一只手去挑灯花。至于第三次,却是一直装在爸爸心里没有说出来的。
我不禁热泪盈眶。这又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感情,不加修饰,却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似乎看见了“妈妈”坐在自行车上的脸上泛起的红晕,仿佛听见了她怦怦的心跳声;又似乎看见了“爸爸”不经意抬头见对妻深情的一瞥,以及妻子疲惫却强有里支撑的身体,这就是真爱啊!和六个英语字母的故事一样震撼人心!因为幸福的真谛在平凡的两句“我爱你”和一颗真情的心中折射着美丽的光辉。
也许我浅薄的心还远远不能领会到那些平凡的深情和幸福。但是我已经明白,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真爱,那么这个世界上便没有了幸福,它只是一具毫无内涵和美丽的构造。
真爱是福。
【评析】《真爱是福》这篇文章第一段引出叙述,二、三段讲述故事(第三段结合自己的想象重现故事中有深意的场景和细节),第四段细致的评析故事,并感悟出“那种真爱便叫幸福”,是“最醉人的幸福”。
然后由此及彼,再述“爱你,一生只说三次”的故事,最后,品析第二个故事,引导出全文的主题–“真爱是福”。这种由主题一线串珠(故事)的构思,连贯统一,加之故事本身新奇动人,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把这种构思法称之为“材料(故事)推动”构思法,具体说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作文题目,马上想到亲历的一件事、熟悉的某个人,或者读过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这种敏锐的第一直觉为我们构思一篇文章确立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我们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个材料或故事,由此出发,展开一篇文章的构思。
第一步,重现材料或故事。想一想与材料或故事相关的人,想一想相关的真实场景和有意味的细节,是哪一方面给自己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想清楚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描述出来。
第二步,品析故事,感悟人生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