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无书的日子阅读理解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56:18 母亲手表

篇一:《2011届江西省上饶市四校第二次联考高三语文卷N》

1.背诵填空。(8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2、子曰:“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

3、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

5、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2.古诗文填空:(11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佁然不动,_____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5)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7)李白在《行路难》中虽身处逆境,但仍表现出了他乐观进取,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

9)《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说明文段,回答小题。(4分)

瘦西湖公园

胡蔡清

①瘦西湖公园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总面积10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 49.9公顷。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其绕长春岭(即小金山),又称长春湖。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

②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③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④“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一个“瘦”字,可谓是点睛之笔。诗人的妙喻,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纤秀、苗条、俊俏的风韵,从而同杭州西湖雍容、圆润、丰腴的丰姿有别。

⑤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公里,宽不及100米。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

⑥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虹桥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虹桥建于明末,是座红栏木桥,现为石砌拱桥。这儿满湖的荷花与夹岸的垂杨,映着两岸的曲栏雕柱。正如清王士桢诗所云:“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花看人影太匆匆。”

⑦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小题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瘦西湖清秀婉丽、清瘦狭长、风景迷人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四大特点。B.第④段运用了打比方、作引用、分类别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绝妙地表现了扬州瘦西湖清秀婉丽的风姿。C.本文是一篇优美生动的事物说明文,结构形式是由总到分。D.第⑤段划线句中加点字“约”“不及”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小题2】文章第④段引用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有何作用?(2分)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22分)

无书的日子冯骥才

①你出外旅行,在某个僻远小镇住进一家小店,赶上天阴落雨,这该死的连绵的雨把你闷在屋里。你拉开提包锁链,呀,糟糕之极!竟然把该带在身边的一本书忘在家中——这是每一个出外的人经常会碰到的遗憾。你怎么办?身在他乡,陌生无友,手中无书,面对雨窗孤坐,那是何等滋味?我吗,嘿,我自有我的办法!

②道出这办法之前,先要说这办法的由来。

③我家在“文化大革命”初被洗劫一空。藏书千余,听凭革命造反者们撕之毁之,付之一炬。抄家过后,收拾破破烂烂的家具杂物时,把残书和哪怕是零零散散的书页万分珍惜地敛起来,整理、缝订,破口处全用玻璃纸粘好,完整者寥寥,残篇散页却有一大包袱。逢到苦闷寂寞之时,便拿出来读。一进入读书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照,时入人间百味。一时间,自身的烦扰困顿乃至四周的破门败墙全都化为乌有,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人物的苦恼赶走自己的苦恼,故事的紧张替代现实的紧张。艺术把一切都审美化,丑也是一种美,在艺术中审丑也是审美,也是享受。即便是看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胡屠户的嫌贫爱富,也有观人生百态的美感,获益良多。

④但是,我从未把书当做伴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你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这些先贤智者著书或是为了寻求别人理解,或是为了探求人生的途径与处世的真理。不论他们的箴言沟通于你的人生经验,他们聪慧的感受触发你的悟性,还是他们天才的思想与才华顿时把你蒙昧混沌的头颅透彻照亮——你的脑袋仿佛忽然变成一只通电发光的灯——他们不是你最宝贵的精神朋友吗?

⑤半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几乎叫我看烂,散页中的中外诗词全都烂熟于我心中。然而,读这些无头无尾的残书倒别有一种体味,就像面对残断胳膊的维纳斯像时,你不知不觉会用你自己最美的想象去安装它。书中某一个人物的命运由于缺篇少章不知后果,我并不觉得别扭,反而用自己的想象去发展它、完成它。我按照自己的意志为它们设想出必然的命运变化

和结局。我感到自己就像命运之神那样安排着一个个有意味的生命历程。当时,我的命运被别人掌握,我却掌握着另一些“人物”的命运。前者痛苦,后者幸福。

⑥往往我给一个人物设计出几种结局,小说中人物的结局才是人物的完成。当然我不知道这些人物在原书中的结局是什么,我就把自己这些续篇分别讲给不同的朋友听。凡是某一种结局感动了朋友,我就认定原作一定是这样,好像我这才是真本,听故事的朋友们自然也都深信不疑。

⑦“文化大革命”后,书都重新出版了。常有朋友对我说:“你讲的那本书最近我读了,那人物根本没死,结尾也不是你讲的那样„„”他们来找我算账;不过也有的朋友望着我笑而不答的脸说:“不过,你那样结束也不错„„”

⑧ 当初,续编这些残书未了的故事,我干得挺来劲儿,因为在续编中,我不知不觉使用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调动出我生活中最生动、独特和珍贵的细节,发挥了我的艺术想象。而享受自己的想象才是最醉心的,这是艺术创造者们所独有的一种感受。后来,又是不知不觉,我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自己奔跑起来。我开始把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铺在桌上,写下心中藏不住的、唯我独有的故事。

⑨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了。

⑩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一个人的两只眼用来看别人,但还需要一只眼对向自己,时常审视深藏自身中的灵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时还要同样地挑剔自己。写作能使你愈来愈公正、愈严格、愈开阔、愈善良。 ?读书是享用别人的创造成果,写书是自己创造出来供给他人享用。世界上一切事物在你的创作中,都带着光泽、带着声音、带着生命的气息和你的情感而再现,而这所有一切又都是在你两三尺的小小书桌上诞生的,写书是多么令人迷醉的事情啊!

?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 ?无书而写书,失而复得,生活总是叫你失掉的少,获得的多。

?嘿嘿,这就是我要说的了——

?每当旅行在外,手边无书,我就找几块纸铺展在桌。哪怕一连下上它半个月的雨,我照旧充满活力、眼光发亮、有声有色地待在屋中。我可不是拿写书当做一种消遣,我在做上帝做过的事:创造生命。

(有删节)

【小题1】在文革时期那段无书的日子里,“我”主要做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写书是“在做上帝做过的事:创造生命”?(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7分)

(1)“后来,又是不知不觉,我脱开别人的故事轨道,自己奔跑起来。”句中的“奔跑”指的是什么?写出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句中“被迫”与“心甘情愿”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4分)

【小题4】对第⑦段中“找我算账”的朋友所说的话,“我”会作何解释?请展开想象,写出“我”的回答,不超过40字。(3分)

【小题5】作者说:“艺术把一切都审美化,丑也是一种美,在艺术中审丑也是审美,也是享受。”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你的阅读实践举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4分)

1.文言文阅读

【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知其旨也旨(3)然后能自强也 强

(3)不亦说乎说(4)思而不学则殆 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教然后知困温故而知新B.学学半学而时习之C.虽有至道过中不至D.其此之谓乎其不善者而改之【小题3】翻译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论述学习的,甲文用“教学相长”阐述了

道理,乙文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论述了的辩证关系。

【小题5】甲文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1.诗歌鉴赏。阅读范仲淹的两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 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同样写了秋景,情味却不同,请就下面两句写景的诗句任选一句做简单赏析。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我选句,赏析

(2) 这两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两首词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小题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1.题目:我陷入了沉思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不得抄袭

篇二:《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27)(含解析)》

2016年语文中考阅 读 100 天

第28天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 古诗词阅读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古人写诗讲究遣词造句,“蘸”字用的好,试做分析。

【答案】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解析】考查对字的赏析,要求学生读懂文意,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你认为哪句话能表明这种情感?

【答案】小舟撑出柳阴来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小舟撑出柳阴来

二、文言文阅读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欧阳公四岁而孤 孤: ②及其稍长 及:

③唯读书是务 唯: ④教以书字 书:

【答案】①孤:幼而无父 ②到„„时候 ③只 ④名词活用做动词,写

【解析】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要注意特殊文言词语现象,如“孤”古今异义词 “书”词类活用。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答案】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②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特别注、意重点实词的翻译要准确,这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如①及②作、如等词语的解释。

5.“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表现了欧阳修的什么精神?

【答案】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欧阳修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②欧阳修专心致志,刻苦学习。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问题。①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②欧阳修专心致志,刻苦学习。

三、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是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金手表要新式多了。

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

况在沉重的病中。

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7.文中第一段划线的句子中“郑重其事”用的好,请说出好在哪里?

【答案】郑重其事是形容说话做事态度严肃认真,在句子中表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要求学生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将句子放到语境中赏析,郑重其事是形容说话做事态度严肃认真,在句子中表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

8.试赏析第二段画线的句子。

【答案】“偷偷地”写出了我是趁母亲忙碌的时候,取出手表,侧面衬托母亲对手表的珍爱,“左照右照”写出我对金手表的爱不释手。“小心放好”写出了我对金手表的珍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要求学生读懂文意,概括总结。“偷偷地”写出了我是趁母亲忙碌的时候,取出手表,侧面衬托母亲对手表的珍爱,“左照右照”写出我对金手表的爱不释手。“小心放好”写出了我对金手表的珍爱。

9.结合上下文,说说母亲为什么对金手表如此珍爱?

【答案】“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读懂文意,抓住主干句子做出分析。能引用原文回答的,尽量引用原文回答。“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

10.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从母亲在厨房忙碌,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善良;从忍受病痛的折磨,不告诉子女,可以看出母亲疼爱子女

【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求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概括总结。。“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替子女着想,疼爱子女。“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 不愿告诉子女自己的病情,不让子女为自己担心,写出了母亲疼爱子女。

11.“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母亲希望我这样吗,你是如何得知的?{无书的日子阅读理解}.

【答案】不希望,母亲希望我从痛苦中振作起来,继续向前!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读懂文意,找准重点句子概括总结。“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12.“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你认为母亲会对我说什么?

【答案】示例:女儿呀,我深深地爱着你,希望你专心完成学业,不要过分悲伤,振作起来,稳步地向前走,这也是我不把病情告诉你的原因。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表达出母亲深爱儿女之意即可。示例:女儿呀,我深深地爱着你,希望你专心完成学业,不要过分悲伤,振作起来,稳步地向前走,这也是我不把病

情告诉你的原因。

(二)说明文阅读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3.试以第② 段画线句子为例,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

【答案】“之一”是说可耕地资源不足是资源短缺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可耕地资源不足是资源短缺的唯一表现,这与实际情况不详符合,用在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回答这类问题有规律可循:先讲明词语的含义,然后说出去掉后的意思,最后说明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之一”是说可耕地资源不足是资源短缺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可耕地资源不足是资源短缺的唯一表现,这与实际情况不详符合,用在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

14.选段③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海洋能够给人类提供足够的满足营养需要的食物。

【解析】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 识记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结合句子做出准确分析。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海洋能够给人类提供足够的满足营养需要的食物。

15. 结合文章内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可能实现吗? 【答案】有可能实现。选段④是说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选段⑤是说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选段⑥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解析】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要求学生读懂文意,找准主干句子概括总结。选段④是说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选段⑤是说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选段⑥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

物。

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示例:号召人们不能将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去,不能将生活垃圾倾倒到海水里等。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固定答案,只要能说出保护海洋防止污染的措施或做法了即可。示例:号召人们不能将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去,不能将生活垃圾倾倒到

17.说一说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题的理解,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分析。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篇三:《2015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梧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卷

语 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26分)

(共13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积累运用(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啜泣(chuò) 伫立(zhù) 匿名(nì) 锲而不舍(qiè) ....

B.干涸( gù) 菜畦(qí) 亘古(héng) 广袤无垠(mào) ....

C.归咎( chù) 追溯(suò) 慰藉(jiè) 吹毛求疵(cī) ....

D. 亵渎(xiè) 迸射(bèng) 蓦然(mù) 恪尽职守(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泄千里 不言而喻 暗然失色 抑扬顿挫

B.一代天娇 莫衷一是 苦心孤诣 C.中流砥柱 永往直前 忧心冲冲 D.鳞次栉比 销声匿迹 束手无策

3

A.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 ....

B.质。

C.《奔跑吧,兄弟!。 ....

D 4

A.18日8时回落到大约11.39米左右。

B

C.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改革的突破口。

D

5

《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左传>是编年体,《战

D.《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作晶,文中的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②《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你那,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④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⑤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事惊人的杰作。

A.③⑤①④② B.④③②⑤① C.④②③⑤① D.②①③④⑤

7.下列对《蒹霞》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牛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的情感。

二、现代文淘读(一)(6分)

守住信念才有成

王慧敏

①有关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然而,前不久的井冈山学习,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尤其强烈!

②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③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5592.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