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中语文作文 塑造完美自我》
塑造完美自我
高三(2)班 潘金丹
脑海中想起了刘大白的一首诗:少年的艺术/一件一件地创造/壮年的艺术/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的艺术/一页一页地翻阅。
的确,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我们的艺术由我们自己创造,如同雕塑家雕塑一座雕像一样,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学会选择。
作家托尔斯泰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少年的他看到善良忙碌的家仆穷困痛苦时,他幼小的心灵就萌生出羞愧和自责。这使他提醒自己时刻进行自我剖析,求得道德的完善。长大后他成了上层社会的一员,他看到了这个阶级的贪婪与空虚,但他未曾忽视下层贫民的困苦,思想使他与阶级越走越远,他的心灵仿佛被文学拉的更近了,最终,他作出了惊人的选择,抛弃伯爵的地位和出任法庭陪审团的机会,而毅然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学!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理想而做出的选择,看到了什么是视金钱如粪土。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被其他外在条件而影响自己。
“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向天空无限的伸展,至始至终,无论何时何地!”这是树的告白。树木只为向天空伸展而存在正如我们应以信念而生活一样,追求自己的梦想, 矢志不渝。即使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紧抓自己的生命绳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人生的最后20年里惊人地完成了90多部作品,这与他的为文学而活的信念是分不开的,在他51岁时,知道自己的心脏病即将发作,但他未曾被病痛所左右,相反他坚定着信念,完成了19世纪法国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
对于巴尔扎克而言51岁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某个角度,他的生命却比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的寿命长的多。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时刻检查自己,去掉多余的“沙砾”。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旅人,正在倾倒出他鞋中的沙石,旁白是“使你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中的一粒沙石”。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检查,将不足之处改正,哪怕是极小的缺点,我们都应该重视,让自己成为一面凸透镜吧,把缺点放大,让它纤毫毕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去掉这多余的边边角角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其实早已为我们铺好了一条道路,只要我们能学会他们一样的思想,我想,自我的塑造会更胜一筹。
在麦穗田里,那些干瘪的麦穗抬着头却不知所谓,然而那些饱满的麦穗却低下了头,样子谦逊而可爱,是在检查自己么?还是在欣赏完美的自己?
那么,你愿意是哪一种麦穗呢?
篇二:《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一)
有句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我认为,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客观的事实,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思想在里面。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们一定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惟有此,我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不断进步。 翻阅历史,关羽完美吗?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多少战绩名垂青史,直到今天,人们仍以关羽的义气相标榜,可也因大意失荆州成了他千古遗憾的一生瑕疵;诸葛亮完美吗?忠诚不阿,智慧超群,见识卓越,羽扇纶巾的智士模样传唱千古,可也因“扶不起的刘阿斗”,终未完成振兴汉室的志向,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刘邦完美吗?任人唯贤,志向远大,垓下一战成千古帝王霸业,可起于亭长,出生寒微,少时无赖懒惰,是这位英雄的污点。他们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也不完美,但他们却用自己赫赫的丰功伟绩,从古至今,备受人们敬仰。可见,不完美不代表不成功。成功的人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人。关键在于他是否追求完美,走出过不完美的自我。
我们从小就提倡虚心求教,取长补短,但它之所以成为我们行为准则的原因却是我们对完美的追求。发扬长处,弥补短处,传承优秀的品质,发扬崇高的精神,致力于对人生完美的追求实是我们的理想。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便会“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勤奋学习,便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地虚心求教;便会“只要功夫到,铁杵磨成针”地执著追求,这世界就会因一颗颗追求完美的心而高尚、崇高、美丽。
其实,完美并不是我们要求的目的,它只不过是人生一种无法企及的极高境界,我们追求它,就是为了完善自己,不断地向着完美努力。我认为,只要你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你就是完美的。
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能让人迷惑自己的眼睛;也有过于朴实,失去了自己绚丽的色彩,为人所轻视。但不管如何,人人都应该有一条属于自己路。“秀”独特的自己,追求完美的自己,让我们共勉吧!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二)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时时都在追求着完美的我们有不是在缺憾中过活?——题记 曾几何时,有多少艺术家费尽心思地想要找回维纳斯失去的双臂,可是死对头来一切只是徒劳,拥有双臂的维纳斯却一定没有了能够震撼心灵的美。维纳斯的震撼力其实就是源于那失去的两只臂膀。正因为它的残缺,所以它在人们拟中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在人们的心目中,都会为她装上自己心目中的双臂。这就是缺憾的美。
人生不可能没有缺憾。月亮不可能只是满盈,所以我砍,残缺便是真实。但是,我们却不能抛弃完美。有了完美我们才会产生想要把缺陷补足的欲望,才能激发创造力、恒心以及其它的动力。
完美使们不再迷茫,使我们有了目标,使们能够朝着我们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完美,或者说这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至少我们在这些努力中进步了,成长了。不是吗?
愚公移山,坚毅不移;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女娲熔石,力补苍穹。这种执着和顽强演绎了一段段追求完美的神话。追求完美,使人不再碌碌终生,追求完美,使人不再悔恨不已;追求完美,使人会有一个充实无悔的人生。
生命的长短,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却是应该用贡献来算的。人生追求完美,
定能够使自己幸福;大而言之,这可能就是人类无从的财富。{《完美的自我》作文}.
说句放在话,谁不想得到完美?可就晨达到这种完美以后,你便会知足吗?你就一定相信完美没有缺憾吗?恐怕不会是这样吧!
这其实就是缺憾中的美丽。
以完美为话题的作文(三)
上帝赋于了这个世界,但是却没有把它赋于完美,所以才使这个世界上事事没有完美,不管人们怎么去努力都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总是有缺悍。
但是这个世界大概就是因为有了残缺才使这个世界变得接于近完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残缺,人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件事完美是怎样的,人们也就不会再有进步,不会有希望与追求,更不会有发展而言,因此残缺是完美的奠基石。
就像做人一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一点的错与后悔。
生活中总是不尽完美的,它只给我们美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隐藏起来,总赋于我们热情,引诱我们去寻觅,却往往给我们留下的是怅然。人们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某些东西,就像人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像有时候我想到奶奶家吃饭,但书却在家里,就只能回家而不能到奶奶家。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或许生活正是有了残缺才使你的生活跌宕荡起伏。人生是一条悠远的长河,如果没有樵石,没有落差,没有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河床,那么也就没有美丽的浪花和响彻云霄的涛声。如果生命没有残缺,那么就像徘徊在一潭沉寂的死水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生活出现许多磕磕碰碰。这样才有美的感觉,残缺的美更耐人寻味。生活中才更加体现出了美与残缺。
篇三:《不完美与完美2014届宝山区一模作文》
2014宝山区一模作文
作文题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也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以上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题型分析 言论类+组合型
文体要求 议论文
1.言论类供材重在把握言说者的主观目的和言意重点。
2.组合型供材重在兼顾各项供材,通过比较异同、分析倾向、辩证阐发等策略,确定立意。
3.议论文要以说理为主,构成论证逻辑。{《完美的自我》作文}.
二、概念解读
1.关于“不完美”
从人的生理条件看,视力不如老鹰,嗅觉不如猎狗,勇猛不如虎,迅捷不如豹,就生理而言原本就是不完美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有思想。但人毕竟是人,人不能做到像神那样全知全能,还是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现实。有些考生仅仅以残疾人为例来说明人的不完美,这只是一孔之见,不能说明人的本质特点。“人所不能者,即为限制,即为残疾。”史铁生的话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残疾,洞悉人不完美的根本。
就人生而言,美丽的容颜,甜美的爱情,美满的家庭,高贵的出身,富裕的家境,显赫的地位,辉煌的成就„„这一切谁能全部拥有?最要命的问题是,你能活多久?
所以,所谓的“不完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绝对的,必然的。 2.关于“完美”
完美的人生不在人间而在“彼岸”、“天国”,这是意念(信仰)的产物,我们无法确证这种完美的存在,而对天国的向往却反证了人间的不完美。
既然完美并不存在,那么,对完美的追求岂不荒谬?
绝对的完美虽然并不存在,但是还有相对的完美,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比较确立起关于完美的标准,这也是题中“更加”一词给我们的提示。完美也带有主观性,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完美的认识也不相同,比如童年对完美之境的憧憬与长大之后就截然不同。完美还带有不确定性,试看世上多少天造地设、郎才女貌的一对佳人,时过境迁之后劳燕分飞。
所以,人生的种种完美都是相对的、动态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三、两句话内涵分析
1.分析第一句话: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前半句意在说明人生不完美的客观性,言说者以“本来”一词强调了这种不完美的必然性。后半句强调人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是对前半句人生不完美的客观性的主观超越方式,体现了淡看“结果”,追求“过程”的人生态度。这种自我超越表达了人的内在主观渴求,是人之为人本质精神的体现。前后的逻辑联系应是转折关系,即“虽然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但是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2.分析第二句话: 也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前半句言说者同样肯定了人生的不完美性,但在后半句强调了不能“刻意”追求完美,刻意追求对象性的完美,反会导致人生主体的不完美。显然,这后半句话意在提醒追求人生完美者行为态度的适度性,追求完美应该认清追求的本质,不能为了达到完美的目的而一意孤行。前后的关系是因果性质的,即“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所以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3.分析两句话的辩证关系:
两者都承认人生的不完美性,但两者都没有否定对人生完美的追求。
前者以人生的不完美性作为人生超越的对象,体现了相对主动的人
生态度;后者以人生的不完美性作为指导人生行为的前提,体现了相对理性的人生态度。后一句话看作是对前一句话的必要补充。
人生不完美的客观性和追求完美的主观意愿,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
人生不完美的必然性和追求完美的合理性,体现了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人生进程的不懈追求和人生目标的不易达成,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
人生追求完美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方式的理性诉求,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四、立意空间分析
组合供材要求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立意写作,所以要求考生必须全面观照供材,得出中心观点。两则材料仅以一则为立意基础,而完全不提及另一则者,则视作偏题作文评为四类卷。两则材料仅以一则为立意基础,而提及另一则者,评为三类卷。
1.人生虽不完美但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方能成就人生的精彩,达到相对的完美。
2.人生的不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完美”,人生的残缺与舍弃,成就人生的更高价值。
3.人生的完美总是相对而言的,不完美中有完美,完美之中亦有不完美。
4.结果的完美不能奢求,过程中实现价值就是完美。 5.不可放弃追求完美,也不可刻意追求完美。
五、写作素材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俞敏洪
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亚瑟·柯斯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只有放下对美和好的追求,才能无限的接近美与好。——许嵩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考场作文{《完美的自我》作文}.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若是人人皆完美,就不应有爱恨离别,生老苦痛;更不会存在“千里孤坟”、“天涯断肠人”。正是因为人生生而有缺陷,我们才会寻找人生的意义。即我们这一生,要追逐什么?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完美的过程,有人认为把完美奉为人生目标的人永远达不到完美。
那么我们对“完美”的态度究竟该如何摆放?是追还是不追? 追逐完美的人往往信仰着“尽善,求知到尽头”。他们朝着内心的一点,心无旁骛地奔跑,经过十年如一日的跌跌撞撞,最终会开启真理的大门。正如侯仁之用双脚丈量中国遗迹,叶笃正用严谨为中国气象学护航。他们始终追逐着心中对知识的完美,他们的最终目标,定收获最尽头的真理。
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但正因了人人生而不完美,思想总会产生分歧。有人认为追求完美是一种缺陷,人生应当时徐步慢行,享受风景、苦难与缺陷。
霍金在一次采访中说道:“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0,从那以后,一切都是额外的津贴。”上天给了他一副最不完美的身体,却也改变了霍金对一味追求完美的目标。“我的人生已不可能完美,我能做的就是享受这苦难,让一切的额外津贴过得有意义。”在失去再次行动的能力之后,史铁生表示他已了然接收,接纳并且放下,追求完美是一种缺陷,我只能让我的余生无悔。
“无悔”,“有意义”。我们为何不能把它们当作信条?谁能给完美下定义吗?主观的完美就能造成客观的穷极之境吗?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正如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用想着终点要到达哪里,所有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完美本就是到不了的。你可以追逐它,但是不能把它当作生命的终点。顾城在19岁时写下:“生命与生活无关。”
完美是世界的境界,而无悔是人生的意义。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就如同我承认我不曾拥有一切完美与不完美。
我不曾经历沧桑,因为沧桑属于生命。我活出的是生活。
大成若缺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也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诚然,人们生来就是在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每个人都渴望完美的人生。然而,完美与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缺憾中体现完美,在完美中发现缺憾,大成若缺,十全九美,或许缺憾也是一种完美。
著名的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在创作之初,本是有手臂的,但创作者发现此时无论如何都不如没有手臂时更加协调。断臂的维纳斯的美世人皆知,她的完美正体现在这一缺憾之中。多少年来,无数雕刻家都曾尝试使她变得更“完美”,但无一成功,因为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不完美。所以说,缺憾之中也孕育着完美。
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个特殊的意外,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为完美。然而,如罗曼罗兰所说的:世间有两种遗憾,一种是没有完成后的遗憾,另一种是完成后的遗憾。当我们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倘若追寻不到便会产生追寻不到的失落;倘若寻找到了完美,又失去了不断寻求的勇气与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不完美。
更进一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刻意追求的“完美”又能保存多久?等到这种所谓的“完美”消失时,我们还会有勇气去寻找新的完美吗?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在少年或是中年不断追求完美,过着近乎完美的人生,饱读诗书,名震一方,只着博取功名。但这种看似完美的生活又能持续多久,当考场上的失意,官场上的落魄接踵而至,多少人因此而消迷一生,唐寅、柳三变„„不胜枚举。在刻意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对抗缺憾与打击的勇气。
冯至说:一段美的生活,无论是为了生或是为了死,为了爱或是为了恨,都无异于这样一个抛掷,在陨落中有坚持,在停留中有克服。真正的完美绝不是我们在追求的某个事物,这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是我们不断追求这一姿态。或许我们会有寻而不得的缺憾,但却获得了过程上的完美。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缺憾或许也是一种完美。
永远未完成
有人说,人本来就不完美,人的一生要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有人说,人本来就不完美,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我说,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永远未完成的态度追求完美,追求的过程使我们进取、充实、行走,拓宽心灵的宽度与深度。
完美是原因不是目的。对完美的向往与追求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原因。不完美使人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而追求作为推动力,使人们主动地向完美的境界前行。散文家蒙田曾说:“心灵没有追求便会在空乏的流域漂流。”不能因为知道人生不可能完美就得过且过,漫无目的的止步不前,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会一步步迈向死亡。只有当生活有了追求,我们的灵魂才会在向完美迈进的过程中升华。正如木心先生所说:“我所见过的人生只是路过,无所谓完成。”追求便是永远未完成的。
不完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完美了。钱钟书先生一生只认真做好一件事,他只写了一部小说《围城》如此低产可谓不完美,但是它所触及的深刻哲思近于完美的境地。林徽因的生命有贫穷没有卑微,有困厄没有鄙促。她的悲闯(悲怆)打破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她的高尚却使人生的大美完满。从美学的角度说,留白是不完美,但人们心灵的思想会完整留白的意象。断臂的维纳斯是缺憾美而不是缺隙(缺陷),《红楼梦》的结局完美地让无数后人想象勾勒出自己的桃花源。以我们有限的生命来说,尽力后的不完美是美丽的遗憾而超脱于缺憾,几近于完美,如水,几近于道。
罗曼罗兰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完美也是英雄主义,如何在认清人不完美的本质后仍能以有限的精力追求而不至于陷入迷失的危险之中。我想我们只有认清自我,才能不断地追求。正如林语堂先生告诉我们,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源泉。自然便是本我,超我是基于本我的。追求完美不意味着追求实用主义制造的名利,也可追求本真的静美、生命的人情美、自然的壮美。那就基于自我清明认识和对价值观方向的感悟。刻意地追求完美只是为了活着这个目的标榜个人能力,而顺应内心声音的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szw/21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