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假如项羽过了江东作文

admin 高一作文 2020-04-23 01:35:18 项羽乌江

篇一:《关于项羽应不应该过江东》

关于项羽应不应该过江东,好像王安石有过这方面的论述.我是同意他的观点的.项羽,其实是气数已尽.有失败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元气未伤,并且失败只是因为偶然的一些原因.而项羽的失败,是气数已尽.亿已经失去了翻本的最基本条件了.所以他的死一方面是赌一时意气,另一方面,也是他对形势的唯一一次正确估计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唐·杜牧)

”这是李清照对西楚霸王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赞叹。她认为,项羽生前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死也死得惊天动地,他有霸气,更有傲骨,因而能傲视群雄,真可谓是人中之豪杰,鬼中之英雄!的确,项羽是英雄,无人能及!然今日读到杜牧诗歌《题乌江亭》,颇有同感,我也认为项羽真的应该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

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负难以预料。东汉末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与孙、刘二十万联军准备在赤壁决一雄雌,胜负似乎已成定局。然而,面对强敌,孙权、刘备冷静分析形势,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蒋介石借雄厚的军事势力,多次将共产党逼上绝路,然而他哪里又能想到自己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丢失了整个国家和人民!“胜败不为人先知”,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

包羞忍耻是男儿

大丈夫当应能屈能伸,方能有所作为,方能出人头地。自古能成大事者,必经历种种磨难。越王勾践曾兵败会稽山,国破家亡。但他为了越国能够东山再起,毅然决定受辱亲自侍奉吴王夫差。之后,他卧薪尝胆,终于在十四年后报仇雪恨,杀了吴王,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膑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即使是遭受宫刑的司马迁本人也是包羞忍耻,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流传后世的历史巨著——《史记》。还有范雎、季布、韩信······,他们无一不是在历尽屈辱和磨难后成为名留千古的文臣、武将,与之相比,项羽是不是缺少了一点包羞忍耻的精神呢?是不是缺少一点真正男儿具有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呢?他是不是也应该想到即便是死,也定要“重于泰山”呢?

江东子弟多才俊

项羽带领江东兄弟一路走来,他们踏过了多少的坎坷,化解了多少的艰险!江东人杰地灵,奇才辈出,江东子弟是一群勇士,个个善战,他们能以一当十,能拼死苦战。尤其是巨鹿一战,他们能把强悍的秦军打得一败涂地,这支军队真的可以与后来的戚家军、杨家将相媲美了。但项羽却不知利用,不知珍惜,也难怪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会发出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是一代将才,白手起家,能从江东走到咸阳,能从远古走到现在。如果他能冷静面对自己暂时性的失败,听从乌江亭长的建议,踏上小舟,渡过乌

江,退回江东卧薪尝胆,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招集江东子弟,积蓄力量,重整旗鼓,拿出当年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卷土重来,与刘邦再决一死战,谁又能说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刘邦呢?{假如项羽过了江东作文}.

项羽的确是轰轰烈烈地走了,但是他是以自己彻底的失败“轰轰烈烈”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离开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又该如何?是像项羽一样责怪“时不利兮骓不逝”,怨天尤人,从此一蹶不振,还是面对挫折不沮丧,不沉沦,在逆境中重整旗鼓呢?我想: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如果我能够面对项羽,无论结局如何,我都要大声地对他说:“项羽,抬起头来回江东!”

篇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历史小论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假如项羽过了江东作文}.

沙县三中 七年级(10)班 苏紫涵 指导老师:严风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做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可谓俯拾皆是,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甚广。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曾这样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李清照眼里,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是值得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的。但在我看来,他的死虽然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却也让人扼腕叹惜。项羽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我认为这正是他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弱点导致的悲剧。

崛起于秦末农民起义烈火之中的项羽,在巨鹿一战中成名。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以少胜多的奇迹令人惊叹不已。但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致使项羽养成了孤傲自大的性格。无论什么都以己为尊,好像这天下除了他,就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收拾了。过分的自信铸下了千年的遗憾,他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大孤傲,以己为纲,心里根本就容不下别人。范增是项羽手下一员不可多得的谋士,其智谋并不亚于刘邦手下的张良和萧何。他对项羽也可谓忠心耿耿,时时处处都在为之出谋划策。鸿门宴本是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在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但项羽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仅“默然不应”,而且竟然纵虎归山。而后来范增也被项羽猜忌,被迫辞官归里,结果于途中病死。

再如韩信。在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中,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除了项羽,就是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在项羽手下干时,韩信曾向项羽提过一些建议,但项羽过分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的建议,他哪能听得进去!不但不听,而且也不重用他,韩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只好跳槽,转会到刘邦那里去了。项羽因此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命运的军事天才。这正是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的性格给项羽带来的致命伤。

可以说,在项羽这里,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用兵如神,也只能任其在唇齿之间游弋,自己翻来覆去的咀嚼罢了。政治上的幼稚,军事上的被动,最终导致项羽被刘邦击败。当他带领着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突出垓下重围,来到乌江江畔时,面对劝他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的乌江亭长,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确,这个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人,看着身边的惨状,心中一定是既伤心绝望,又羞愧难当。对于项羽这种性格的人而言,惨败等同与惨死。士可杀不可辱,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他,为了维护最后的自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死了之。项羽的死虽然慷慨壮烈,但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实在不值!遥想当年,越王勾践亡国做了阶下囚,但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不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了吗?!即便是同时代的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不也忍下了那胯下之辱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局势尚有扭转乾坤的机会,自尽等同于自我放弃,自杀实在是一种懦夫的表现。项羽的决定说明了他只是一个豪杰,而不是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由于项羽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弱点,同时又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他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

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乌江的河水仍在不知疲倦的流淌。“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屈能伸才是真豪杰啊!

篇三:《项羽不肯过江东》

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见大势已去,乘夜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遣灌婴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迷路,被汉军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

篇四:《项羽为何宁死而“不肯过江东”》

项羽为何宁死而“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是宋朝才女李清照吟诵项羽的一首五言绝句,是历来诗歌表现西楚霸王英雄气概和悲壮人生的扛鼎之作。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准确地概括了项羽这个人物一生精神追求最本质的东西,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当鬼中英雄;落魄苟活,大丈夫所不为也!

李清照也算女中豪杰,与楚霸王似乎心有灵犀。她一语道破了项羽这类英雄好汉的人生信条和理想境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在被困垓下、四面楚歌之时的慷慨悲歌,在乌江边毅然放弃逃生而挥剑自刎,并非英雄末路、完败认输,相反成为他气冲霄汉壮丽人生大戏的最高潮。

单从表象上看,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血性刚烈之举,实在是令人为之赞叹的,于是自楚汉相争以后,他的大英雄形象就永远定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美好而理想化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来维护,时间愈久远愈是不忍去触碰,生怕破碎似的;甚至连一点小小的质疑,都担心刺破心目中那团华丽耀眼的光环,英雄的美名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唱了下来。我们当然首先应当承认项羽的武功盖世、英雄气魄,应当钦佩他的慷慨赴死、大义凛然。但对于项羽的执意不愿回到江东去,亦应不必过度地夸张,似应作客观公正地分析才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自己在自家庭院造的神太多,以至于后辈们无暇祭拜。

项羽二十四岁时跟着叔叔项梁起兵反秦。发端之日,根据叔叔的指令,项羽杀了会稽郡守,夺过了当地的印把子;随后辅助叔叔在吴中发号施令,很快“得精兵八千人”,基本掌控了今天长江以南的上海、江苏南部及浙江嘉兴一带。这片地区,正是项羽脑海里“江东”的基本轮廓,在他的情感天枰上,这块土地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这里是他跟随叔父项梁躲避官家追究、负罪在逃的落脚之地,是他们叔侄受众人追捧的荣誉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楚霸王后来辉煌霸业的发迹之地。很显然,项羽视此地如故乡,而他的祖籍——长江北岸的下相(今江苏宿迁),因为跟他叱咤风云的岁月与赫赫声威关系不大,他并不看重。年轻而怀着凌云壮志的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的銮舆经过,情不自禁发出“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的地方,也是这里,他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潜意识里就是要给“拿他乡作故乡”的吴地的父老乡亲们看的,他格外重视和留意的观众在这里,在江东。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里这一段文字:“居数日,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羽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在咸阳实施屠城,烧杀抢掠,带上金银财宝和美女,他执意要东回。

这个时候项羽是不假思索地要回江东去,义无反顾地要回江东去,为什么?因为他正春风得意,他已功成名就,做了天下诸侯的老大——西楚霸王,美女如云,金银无数,几与当年的

始皇爷威风无二。当时有一位劝说他:关中这里阻山带河,四面屏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在此建都以定霸业。项羽笑了,是含讥带讽的笑,他说:一个人富贵发达了而不回故乡,就好比穿着绫罗绸缎在深夜逛街,谁能知道呢!风光了,就要衣锦还乡,成功了,就要荣归故里,这就是项羽潜意识里浓厚的虚荣情结。至今在我们的同胞里,这种情结依然根深蒂固。

从一个愣头小伙变成号令天下的霸王,手中千军万马,眼前万里江山,威风八面,终于做了人上人,成为项羽急不可待要回到江东的唯一理由。弄明白了这一点,待到他成了孤家寡人,落魄而逃,狼狈不堪时,说死也不愿回江东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恰恰如此。我们再来看看逃到乌江边上,输成精光蛋的项羽的心理和选择,《史记.项羽本纪》载:“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这里讲了两层意思,但纠结的是一个主题,天要忘我,我能奈何;如今我虎落平川,一无所有,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父老?说来说去,困惑楚霸王的就是“没脸”、“没面子”、风光不再了;我,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眼下这样一副德性,如何能回老家,怎么好意思去见父老乡亲?

面子,光环照耀下的英雄更讲究面子,比常人十倍百倍地在乎顾忌面子,这就是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心理症结。好汉不比当年,宁肯销声匿迹于外,也绝不破衣烂衫回乡。因此从本质上讲,项羽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一个悲情的英雄,是一个可景仰而不可仿效的英雄。提起他,我们只能是既表钦佩,又扼腕叹息;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是个不识时务的小笨蛋;豪情壮举感天动地,莽撞虚荣自毁前程。这才是有血有容的项羽。

当然,人无完人,项羽虽年过而立即已谢幕,但人生总体是收获大于损失,当后人再把他的乌江自刎加以正面的不断演绎,一场因虚荣而选择的自我了断,对他也变成了意外的收获。因为我们都渴望正直的人格,乐见道德楷模,都异口同声地唾弃见利忘义,于是宁愿拿他来做理想中的偶像。这种心理作用下,用尽阳谋阴谋最终得到江山的刘邦,自然就显得有些卑鄙猥琐了。遗憾的是现实很“骨感”,芸芸众生一边颂扬项羽,一边却又都在仿效刘邦,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连最普通的田间农夫都深信,一张道德的空壳不能拿来当饭吃。

既然说到了项羽与刘邦这一对冤家,这里不妨再啰嗦几句:论年龄项羽能给刘邦做儿子,刘邦能给项羽当爹;一个是愣头青一个是老江湖,谁输谁赢是早已注定的事;子曰:姜还是老的辣

篇五:《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①

郑泽涛

(揭东县梅岗中学 515550)

【摘要】在对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邀请、“不肯过江东”的原因的分析上,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力排众议,认为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一、不忍心抛弃剩下的二十六名部下独自逃生;二、乌江亭长的话反激起项羽的自尊,为了尊严不能过江。

【关键词】 最终促使 “不肯过江东” 恻隐之心 尊严

“生当做豪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项羽不愿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的大力推崇和歌颂。笔者在下面的文章中主要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分析了最终促使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邀请、“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项羽是完全可以渡过江东的,因为乌江亭长已经对项羽说:“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但项羽却拒绝乌江亭长的邀请,而选择留下来。按照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选择留下来其实就是意味着死亡。那么,项羽为何不选择逃生而选择死亡呢?

对这个问题,已有很多评论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笔者查阅了有关的资料,概括之后可以得出以下这些观点:

第一,感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从垓下突围逃到东城时项羽就对身边剩下的二十八名部下说过“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等话。{假如项羽过了江东作文}.

第二,无颜见江东父兄。项羽在拒绝乌江亭长的邀请时就说过:“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第三,“天之亡我”的人生观使他觉得抗争无益。除上面第一中项羽说的话可以体现外,项羽在拒绝乌江亭长时也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第四,虞姬已死,不能独活。

第五,早日结束战争,结束人民苦难。当刘项两军相持于广武的时候,项羽希望速战速决,他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在上面的几种观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已几成通论,普遍得到人们的接受。但笔者在细读作品以后觉得,上面所列举的这五种观点,都不是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它们可能只是促使项羽作出这种行为的一些因素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观点。

当项羽在垓下被围、听到四面楚歌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了,因此他才会唱起充满灭亡气息的《垓下歌》,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出逃。到了东城以后,这种感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意识表现得更加明显,当时“项王自度不得脱”,并对部下说出了“今日固决死”的话。但是我们看一下项羽在已经意识到这个情况以后他出逃所走的路线(参考下面插图):垓下(今安徽灵壁)→淮水(淮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从路线来看项羽是从西北走向东南,从楚走向吴,从江西走向江东。这使人觉得他从垓下出逃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退守江东的打算。

他想先逃回自己的老巢,凭长江之险以作抵抗,最后以图东山再起,正像杜牧所说的那样:“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即使是项羽到了乌江以后,在乌江亭长邀请他上船之前,他还是想渡过江东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是作品里边明确的交代。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感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不是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观点。项羽到东城时,身边剩下二十八个人,到了乌江时,只剩下二十六个人。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经过八年的战争(推翻秦王朝的战争和楚汉之争),当初所带领的八千子弟应该死伤了很多,也就是说,在东城和乌江的那二十多人还不一定全都是当初八千人当中的二十多人,这时他身边剩下的江东子弟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当初是八千(八千可能是概数,但也说明很多)人,现在是二十多人;当初那么多,现在这么少。乌江亭长邀请过江时项羽会觉得愧对江东父兄,难道在东城和刚刚到达乌江时想过江就不会觉得愧对他们吗?但事实上项羽刚到乌江时还是“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所以第二种观点也不是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在垓下突围的时候,项羽作为主帅临阵逃脱,给人的感觉就是要抛弃部下只身出逃。《史记·项羽本纪》里在他出逃时是这样写的:“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其中“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中的“从”(跟随)说明在项羽出逃时是部下跟随他出逃,而不是项羽带领他们出逃。如果是带领,按照《史记》里的表达习惯则要用“将”(念jiàng,“带领”之意)这个词,形成诸如“将麾下骑八百余人”的表达了。如果一个人回去真的会觉得愧对江东父兄,那么在垓下突围时项羽就不应该临阵逃脱,并且是打算只身出逃,他不应该把部下撇下不管。这也是第二个观点不是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一个佐证。

同样的道理,上面的第三、第四、第五也都不是最终促使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因为在这些情况已经发生或项羽已经意识到以后,根据项羽出逃的路线和他刚刚到达乌江时“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希望来判断,他还是想渡过江东的。{假如项羽过了江东作文}.

那么,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呢?

上面分析到项羽在垓下出逃时好象是要抛弃部下只身出逃,但最终还是有一些部下跟着他逃走。这些人对项羽应该是忠贞不二、忠心耿耿的,特别是最后剩下的那二十多个人,他们都死心踏地地紧跟着项羽逃走。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要求他们继续冲杀,他们也肯为他卖命。如果说当初项羽真的想狠心地抛弃他们的话,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被他们的这种忠诚所感动了,因为患难见真情啊,更何况项羽的个性当中也有仁慈的一面,他也是一个富有恻隐之心的人。

项羽给一般人的印象是急躁、粗暴、残忍。《史记》里在写到他的时候经常地写到他屠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yzw/232504.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www.15033.cn/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