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1921年中共党员名录简历(二)

发布时间:2021年9月6日责任编辑:李大生来源:网易新闻

陈公培陈公培,1901年生,湖南长沙人。又名寿康,即吴明。南京金陵大学肄业。1919年在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次年到上海,参与组织上海共产党发起组,旋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与蔡和森、赵世炎等组织勤工俭学会、劳动学会。1921年春,与张申申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织旅欧共产党巴黎小组。是年秋,参加“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与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100多人被法国当局拘捕,旋被驱逐回国。1922年秋到海南岛,以教书为掩护,建立发展共产党组织。1924年底考入黄埔军校,为二期生,发起组织火星社,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第二届执行委员。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战役。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任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第四军政治部副主任。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工人运动讲习所教员。次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经香港赴上海,脱离共产党组织,成为陈铭枢幕僚。1933年9月受陈铭枢派,到福州会见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旋以十九路军代表身份前往延平(今南平)王台与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进行停战谈判。10月又与徐名鸿同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代表潘汉年进一步谈判,议决《反日反蒋初步协定》。随即,参加十九路军反蒋抗日事变的筹备工作。11月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兴泉省(辖今莆田至泉州沿海地区)省长。事变失败后,与陈铭枢等流亡香港。1934年曾受陈委托再赴江西苏区与红军联络,未果。后继续参加抗日救亡与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逝世。陈公博陈公博,1890年生,广东南海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读书。1921年初,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1922年,因支持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受留党察看处分,后被开除出党。1923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25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后任广东省农业厅厅长。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部部长。后任湖北省财政委员会主席及江汉关监督。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工人部部长。1928年,与汪精卫组织国民党改组派。1932年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汪精卫叛国投降日本侵略者。1940年,任汪伪政府立法院院长;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意旨,对沦陷区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1946年被判处死刑,在苏州枪决陈为人陈为人,1899年生,湖南江华人。原名蔚英。1918年进入湖南省衡阳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后去上海准备赴法勤工俭学未成,靠卖苦力为生。在那里结识了李启汉等人,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和罗亦农、张太雷等组织并首批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李启汉一起开展工人运动,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人俱乐部、游艺室等,并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刊物《劳动界》上多次发表文章。还和刘少奇等在外国语学社参加俄语学习。同年冬去苏联学习,1921年底回国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在北京铁路总工会工作,曾一度以北洋政府交通密查员的公开身份,在正太路沿线、京奉路沿线,开展党的工作。1923年二七大罢工后,和李震瀛等赴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为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4年调到中共上海地委工作。1925年初又被派到中共北方区党委兼作北京市委的工作,分管组织和工人运动。同年冬中共北方区党委组织了行动委员会,他负责工人运动的组织动员工作。1926年在北京组织了三一八集会和示威游行。1927年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和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受党派遣再次到东北开辟工作,组建满洲省委。同年10月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任书记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1928年9月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改满洲临时省委为满洲省委,他继续当选为省委书记。年底省委遭到破坏,他不幸被捕。经多方营救于次年7月出狱。1929年8月调往上海,负责党训班的工作,后又参加办中央党报《上海报》(后改名为《红旗报》)。1931年春再次被捕。狱中坚持斗争,任支部委员。同年底获释。1932年下半年负责党的“中央文库”的工作,保存、整理党中央的机密文件。他克服重重困难,备尝艰辛,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保证了“中央文库”的安全。1937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陈独秀陈独秀,1879年10月生,安徽怀宁人。原名陈乾生,原字重甫,后改仲甫,号实庵,曾用名陈仲等,笔名顽石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后被开除党籍)。大学文化。1896年考中秀才。后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1901年因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入东京专门学校学习。1902年春回国。1902年9月又到东京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军事。1903年4月因进行革命活动被日本政府遣返回国。后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2月在安徽芜湖安徽公学任教,并创办《安徽俗话报》。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再赴日本,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学习,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到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2年6月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兼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校长。1913年参加讨袁的“2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1914年7月再度逃亡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夏回国。9月在上海创办和主编《青年》杂志(1年后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1月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族下,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第1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在中共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1922年7月在中共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6月在中共第3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后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委员长。1925年1月在中共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4月-1927年5月参加中共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5月在中共5届1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8月)、常委(-1927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1927年7月被停止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自称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的托派组织推为总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获释。后辗转到四川江津定居。1942年5月27日在江津逝世。中共第1-5届中央委员,第3届中央局委员、中央政治局成员、第4届中央局委员、第5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8月)、常委(-1927年7月),第1届中央局书记、第2、3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4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5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7月)。陈望道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生,浙江义乌人。原名明融,号参一。195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教育家,语言学家。之江大学肄业。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在东亚预备学校、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攻读。1919年5月毕业回国。1919年6月任浙江省立第1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19年冬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1920年5月和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1920年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2月任《新青年》杂志编辑。1922年脱党。1927年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1928年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1931年7月离开,从事写作。1933年7月任《文学》月刊编委。1934年任安徽大学教授,《太白》杂志总编辑,广西大学中文科主任。1937年6月回上海,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38年积极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中国文法革新问题讨论运动。1940年秋赴重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42年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代教务长。1946年6月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主任委员。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高教局局长。1953年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3月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61年任修订《辞海》总主编。任上海市第2-4届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兼上海市委主任委员。全国人大第1-4届全国代表、第4届常委。全国政协第2届委员,第3、4届常委。中共10大代表。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陈潭秋陈潭秋,1896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原名陈澄,字云先,化名徐杰。1920年秋参与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在湖北武昌省立1中学习。1916年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1919年秋与董必武筹办武汉中学,任英文教员。1920年与董必武等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参与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2月创办《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9月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1921年秋-1922年春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工作。1922年7月-1923年2月任中共武汉区执委委员长、组织委员。1923年发动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1924年6月任中共武昌地方执委会委员长。1925年10月-1926年5月任中共武汉地方执委会书记。第1次国共合作期间,参加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筹建工作,任国民党湖北省执委会组织部部长。1926年5月任中共湖北地执委书记。1926年9月-1927年5月任中共湖北区执委委员兼组织部主任、宣传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1928年5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28年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顺直省委常委(后兼宣传部部长)。1929年8月按中共中央指示到青岛组成中共山东临时省委并改组市委。之后巡视满洲省委的工作,组建哈尔滨新市委。1930年8月任满洲总行动委员会书记、主席团成员。1930年11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2月在哈尔滨被捕入狱。1932年7月经组织营救获释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1933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苏区中央局党校校委委员兼教员。1933年6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2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人民委员会粮食人民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3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9年5月回国。1939年6月-1943年2月任中共驻新疆代表,1939年6月-1942年9月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兼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迪化(今乌鲁木齐)分局主任。1942年9月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逮捕。1943年9月27日在迪化被秘密杀害。中共第5届、6届(3中补选)中央候补委员,第7届中央委员①。【①陈潭秋牺牲后,因消息隔绝,在1945年中共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仍被选为中央委员。】陈德荣陈德荣,海南文昌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先驱》杂志编辑。后脱离中国共产党。张太雷张太雷,1898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原名张曾让,又名张椿年、张春木、张泰来。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北洋大学,大学学历。1911年入江苏常州府中学学习。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1915年冬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法律系学习。1920年毕业。同年受李大钊的指导在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曾同邓中夏等人参加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筹备工作。1921年赴苏俄,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者参加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局的工作,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6月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来中国筹建中国共产党。后出席共产国际第3次代表大会、赤色职工国际第1次成立大会、少共国际第2次代表大会。1922年相继出席远东被压迫民族大会、东方劳动者大会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被选为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1922年5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1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1923年继续当选为团中央委员,任青年团驻少共国际代表(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后负责团中央工作。1925年1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3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同年中共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派往广州,任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和助手。1925年为中共广东区委主要负责人之一。1926年2月任广东区委机关刊物《人民周刊》主编。1927年4月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1927年5月在中共5届1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7月-8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在汉口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同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1月兼任省委军委书记。8月-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9月-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10月-11月兼任南方局军委委员。1927年12月参与领导发动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海陆军委员。1927年12月12日在广州指挥战斗时遭遇敌人伏击牺牲。中共第4届中央候补委员,第5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8月)、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1927年7月-8月)、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8月-12月)。张申府张申府,1893年6月15日生,河北献县人。原名张嵩年,字申甫。18岁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17年在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数学助教。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对哲学发生浓厚兴趣,改教逻辑,研究哲学。经常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追随李大钊从事革命活动,与陈独秀也有密切联系。1918年11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并任该刊物和《新青年》杂志的编委。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7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并任《少年中国》的编辑。后与李大钊、陈独秀一起加入北京工读互助团。1920年在北京与李大钊等筹建共产主义组织,参与建党活动。同年9月南下迎接罗素来华讲学时,曾在上海与陈独秀商讨建党事宜。10月与李大钊等建立北京的共产主义组织。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之一。同年蔡元培等发起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在法国创办了里昂大学中国学院,聘请他赴法任教授。12月27日抵达法国巴黎。1921年受李大钊、陈独秀委托,在巴黎进行建党活动,先介绍刘清扬入党,后与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入党,组成中共旅法小组,后又吸收赵世炎、陈公培等人参加。1922年3月初,与刘清扬、周恩来等由法国到德国。同年秋在柏林组建中共旅欧总支部,任支部书记兼中共中央驻柏林通信员。在德期间结识朱德,并同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回国到北京,向李大钊汇报了在法、德建党情况。1924年2月又在上海向陈独秀作了汇报。经李、陈介绍到广东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并任蒋介石的英、德文翻译。同时任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图书馆馆长。他到黄埔军校后,参加首批学员招考工作。5月12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后因不满校长蒋介石为人跋扈,于6月底辞职离校,不久又受国民党右派广州大学校长邹鲁排挤,遂从广州到上海。1925年1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因在讨论党纲时发生争论,执意退党,在上海从事翻译和著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国民党左派一道,坚持民主主义立场,主张民主,反对独裁。1928年曾在上海参加谭平山、邓演达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即第三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并任该党中央领导成员。他先后在暨南大学、中国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哲学教授。在民族危亡之际,他积极追随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曾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总务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他曾担任国民参政会第五审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战时教育协会理事,宪政促进会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常务委员兼民盟华北总支部负责人。1946年代表民盟参加旧政协。在国民党撕毁旧政协决议后,他与民盟领导人一起同共产党采取一致行动,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从事文献翻译和中外文图书采访等工作。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后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顾问。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6月20日病逝于北京。张伯简张伯简,1898年生,云南剑川人。化名洪鸿。大理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回乡教书。1919年4月赴广州谋生,曾入粤滇军医院任军需,同年冬退出赴法国勤工俭学。留法期间,在同学们集资帮助下赴德、粤“参观两国科学界之真精神,与德国革命后劳工运动趋势”,决心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1921年下半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去德国继续勤工俭学。1922年6月参与组织“旅欧少年共产党”,被选为组织部部长。同年底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3年回国,担任上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曾翻译编纂了《社会进化简史》等理论著作。1924年在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部长),创办青年团中央《政治生活》周刊,兼编辑。1925年1月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候补中央委员,兼任团中央工农部代理部长,同时兼任中共最早的通讯机构“国民通讯社”领导人。同年秋被调往广州工作,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不久改任区委组织部部长,并负责《工人之路》的编辑出版。1926年任中共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兼第六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参与领导广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和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的组织发动工作。长期带病坚守岗位,由于日夜操劳,肺病突然恶化,同年8月下旬于广州珠江颐养园不幸病逝。张国恩张国恩,1880年生,亦名眉宣、梅轩,别名梅先。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共建党初期党员。1902年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加入日知会。1906年考入两湖书院,加人共进会,与另外5位同学率先剪去发辫。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汉口军政分府军需处担负革命军粮食、武器供给工作。汉口失守后,任青山、金口兵部秘书,同时加人中国同盟会。曾参与南北和议谈判,言铿词烈,揭露袁世凯假和谈真篡权阴谋。袁世凯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张任宜昌税务局局长。后回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14年1月和董必武东渡日本,人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奉孙中山之命回国秘密谋划反袁军事活动。事泄,潜回故里,因人告密被县衙抓捕,经营救获释。1917年春,与董必武在武昌合办律师事务所,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2月,在上海与董必武相遇,共同主持湖北善后公会,从李汉俊处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年底,回湖北与董必武等创办私立武汉中学。1920年夏,接李汉俊信,嘱在武汉筹建共产党组织,遂和董必武、刘伯垂等人筹划,于同年秋在其律师事务所成立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保密,以其别名梅先的“梅”作暗号,对外称党组织为“梅先生”。后自动脱离武汉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应聘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为学运、工运做宣传工作。1925年7月在中国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直属其领导的湖北特种委员会,统一领导湖北迎接北伐军的政治、军事工作。曾代理特委委员,参与策动驻守汉口、汉阳的刘佐龙部起义,以配合北伐军攻占武汉。1927年春,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兼农民部长、湖北省农协执委兼建设部长、湖北省政府常委兼民政厅厅长、武汉市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等职。七一五事变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常委。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征军占领武汉后遭通缉,化名“王先生”逃亡。后重操律师业,对共产党人和家属以及其他革命者,常解囊相助。1938年,应董必武邀请,任《新华日报》常年法律顾问。武汉沦陷后,1939年日本策划伪华中政府,特成立“和平救国联合会”,4月12日该团体在武汉公开活动,张任理事。10月30日被伪武汉特别市政府任命为伪劳工协会理事兼实业部部长。1940年8月,被汪伪政府任命为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湖北省分会主任委员,在外活动时,于8月17日“罹疾身亡张国焘张国焘,1897年生,江西萍乡人。又名特立、凯音。19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1920年10月参与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2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同年年底赴苏联,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24年1月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5月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叛变自首。出狱后隐瞒了变节行为。1925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江西、湖北省委书记,中央组织部长。1927年7月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后作为中央代表赴南昌,试图阻挠八一起义。曾当选为中共二届中央委员、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1931年回国。后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1935年3月率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进行长征。同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合后,任红军总政委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反对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南下川康边界,另立“中央”,分裂红军。1936年7月被迫取消伪中央,任中共西北局书记。同年10月率部到达陕北。1937年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38年4月逃往武汉,叛变革命。后加入国民党特务组织,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寓居香港。后移居加拿大。1979年11月于多伦多病故。著有《我的回忆》。张培鑫张培鑫,1901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县高桥陈河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参加黄安旅省青年协进会,曾任《楚光日报社》秘书、编辑,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月16日被敌杀害。张善铭张善铭,1899年生,广东大埔县东塘乡黄沙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广州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斗争。192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1923年6月,作为青年团外围组织的广东新学生社成立,他任主任,积极推动青年学生参加工农革命运动,并向全省各地扩大组织。1924年下半年,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到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6月回国,任中共广州地委书记。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广东南路军阀邓本殷部的战役。南征后因患重病离开军队休养,至1926年8月病体稍愈,又奉命到海陆丰,协助彭湃领导中共海陆丰地委的工作。1927年3月继彭湃之后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组织领导海丰四三O武装暴动,并直接指挥农民自卫军占领海丰县公署和各军政机关,宣布成立海丰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11月,又参与领导海陆丰第二次、第三次武装起义。12月,参加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张太雷牺牲后,他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代理书记,1928年初任广东省委常委兼东江特派员。4月被派往海陆丰恢复苏维埃政权,途中在汕尾被敌逮捕杀害。欧阳泰欧阳泰,1892年生,字灵泽,又名欧烙。湖南省醴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长沙师范。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因反对中法联合镇压学生,被驱遣回国。1924年二次赴法,后转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军事。1927年初回国,经中央委派来太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创办军事学校,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后在阜阳参加攻打秦庆麟部负伤。10月19日逝世于太和。中共皖北特委为之公祭。建国后人民政府为之修墓建碑。范鸿劼范鸿劼,1897年生,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镇人。1918年入北京大学学习,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以及北方地区的各次革命斗争。192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是小组最早成员之一。1922年6月,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执行委员、团地委书记。同年7月至1923年6月,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7月至1927年先后任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委委员、委员长、组织部长,中共北方区委宣传部长,主编过北方区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1927年4月6日同李大钊一起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英勇就义。林伯渠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生,湖南省安福(今临澧)县凉水井村人。字邃园,号伯渠,曾用名林祖涵。1902年考入湖南常德西路师范学校。1904年被选送日本东京弘文书院留学。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底因反对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愤然归国。1906年春在长沙振楚学堂任教并在西路公学任职,以办学为掩护从事革命宣传,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浏萍醴起义失败后,1907年受同盟会委派到东北,以吉林省劝学总所会办等身份为掩护开展对绿林武装的联络工作。1911年8月被同盟会中部总会召回湖南,前往湘西,在新军与巡防营从事军运工作。10月与革命党人发动湖南新军起义,响应武昌新军的义举。辛亥革命后投入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7月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反袁斗争和护法战争,继续追随孙中山坚持革命斗争。后奉命回国在汉口、长沙等地组织反袁活动,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部参议、湖南省公署秘书及代理政务厅长。1917年参加护法斗争,任湘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湖南省政务厅长、财政厅长。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好友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阅读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著作。1919年冬到广州,1920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共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1923年1月起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总务部副部长。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兼任农民部部长和汉口执行部负责人。1925年递补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兼中央秘书处秘书。在1926年1月的国民党二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并再次被推定为中央秘书处秘书和中央农民部部长,兼任国民党中央财政委员。和毛泽东一起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5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2月被推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参与国民党的领导工作。参与发起和组织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与北伐战争,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1927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8月至10月任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委员兼财政委员会主席。1928年秋到苏联,入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夏奉命到海参崴,在苏联远东边疆中国苏维埃党校任教。1932年冬回国。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5月至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8月至1934年1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1933年8月任苏维埃大学委员会委员。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审计委员。同月至1935年1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1934年2月至1935年12月任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财政人民委员、财政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同年11月至1935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1935年7月至9月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1937年4月起任西北办事处代理主席。5月至9月任陕甘宁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8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至1938年10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1937年8月至1940年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中共中央代表。多次担任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1937年9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团委员、边区政府主席。同月至1939年11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1938年3月回到边区工作。致力于陕甘宁边区的政权等建设。1938年7月起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同年9月召开的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12月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1939年1月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被选举为陕甘宁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主席。同月起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生产运动委员会主任。同年冬至1941年8月任陕北公学秘书长。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常委。1941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0月出席在延安召开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各族反法西斯大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同年4月担任陕甘宁边区总学委会成员,并和谢觉哉一起负责陕甘宁边区政府系统的整风工作。6月起任西北财政委员会主任。1943年1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团书记。同月至1949年任中共西北局常委。1944年5月至11月到西安、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副主任率团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开幕典礼上发表演说,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45年6月至8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党组书记。7月起任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起任代理主任委员。同年12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组常务干事、常务委员,1948年7月至12月任党组书记。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1948年7月起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委员。年底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和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1949年6月参加新政协筹备会议,被推为筹委会常委,曾兼代秘书长。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曾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等职。1953年2月至1954年12月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1959年4月至1960年5月相继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六、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编有《林伯渠日记》,主要著述收入《林伯渠文集》。林育南林育南,1898年生,湖北黄冈人。又名林毓兰,字香浦,化名李少堂、铁栾,笔名林根。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10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0年9月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1922年初出席在苏俄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1次代表大会。1922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共武汉执行委员会委员,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同年冬,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和汉口租界人力车夫的大罢工,1923年2月参加京汉路二七大罢工武汉方面的的组织领导工作,主持发动湖北各工团总同盟罢工。1923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并兼任《中国青年》主编。1924年任青年团中央驻鄂特派员,并任国民党汉口执行部青年部干事,继任《中国青年》主编。1925年1月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任上海总工会文牍股负责人。1925年5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未到职)。1925年7月任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秘书长。1926年9月任中共湖北区委宣传部部长(主任),9月-10月任中共湖北区委委员。11月兼任中共两湖党校校长。1927年任湖北省总工会宣传主任,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宣传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转入地下斗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湖北省委代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书记。1928年5月-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1929年继续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任编辑委员会负责人、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1930年任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1931年1月在上海东方旅社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就义。中共第5届中央候补委员。易礼容易礼容,1898年4月生,湖南湘潭人。原名易润生,又名史恒,号韵珊。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早年就读于湖南省立商业专门学校。1919年夏转入湖北汉口明德大学学习。1920年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任经理。同年加入新民学会,并兼任湖南自修大学事务主任。1921年参与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1921年10月任中共湖南支部委员。1922年5月任中共湘区执委会委员、经济委员。1922年冬到江西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曾筹建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任总经理。1923年任湖南长沙湘江学校校长。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926年12月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常委。1927年5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中共湖南临时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代书记。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农民部部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部长。1927年7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代书记。1927年8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行动委员会书记。1928年3月脱党。1929年9月赴日本东京。1931年回国。193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5年任朱学范领导的工人勇进队参谋长,上海市总工会工运人员训练班教教员、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回长沙,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秘书。1940年任三民主义研究会专员,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工人科科长。1941年在湖南新宁乡、武冈乡师范学校任教。1943年任国民党中央图书审查委员会审查员,中国劳动协会书记长。1949年由香港回到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常委兼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1952年6月、1954年12月任第1、2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1-4届委员,第5-7届常委。中共第5届中央委员(-1928年3月)。1997年3月28日在北京逝世。罗亦农罗亦农,1902年5月生,湖南湘潭人。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号振纲,又名罗觉、一农。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16年入湖南湘潭益智学校学习。1919年到上海,先在中学读书,后当报馆校对工人。1921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曾任中共旅俄支部书记、负责人。1925年3月回国。5月任中共中央广东临时委员会成员,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部长。1925年10月调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党校校长。12月任中共上海区执委会书记,后兼任中共上海区执委会军事特别委员会书记和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1926年11月-1927年3月先后与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领导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任上海临时政府委员。1927年7月-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27年8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8月-10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9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部长(主任)。10月-11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1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7年底离开武汉前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英租界被捕。1928年4月21日在上海龙华就义。中共第5届中央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1927年8月-1928年4月),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7年11月-1928年4月)。罗学瓒罗学瓒,1893年生,湖南湘潭人。号荣熙。1902年在私塾读书。1906年在青龙桥罗氏明德丙等小学校上学。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遂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1918年4月新民学会成立后为第一批会员,并成为骨干。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先进入蒙达尼公学,后分配在施乃德钢铁厂做电工。因参加革命活动,1921年10月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年底回上海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1922年秋回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当选为人力车夫工会代表,并在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工作。1923年任湖南外交后援会文书主任、青年救国团主席,积极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在此期间,还在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附设的补习学校以及湘江中学任教。中共湘区委员会改为湖南区委后任区委宣传部长,并以省特派员的身份视察农民运动。1925年任中共湖南省醴陵县县委书记,当时的公开身份则是县立开联女校和渌江中学教师。1927年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部长,9月任省委委员兼中共湘潭工作委员会书记。1928年5月被调到上海工作,后被派往山东做党的工作并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1929年9月被派往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不久被敌人逮捕,1930年夏在杭州被秘密杀害。罗思维罗思维1898-1928湖北黄冈中共湖北省黄蕲罗区特委书记罗章龙罗章龙,1896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原名罗璈阶,字仲言。1920年冬加入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被开除党籍)。大学文化。教授。早年在长沙第1联合中学学习。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0年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任书记。1920年冬加入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为该组织在北京大学的负责人。1921年8月-1922年7月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委员,分管组织工作。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1922年-1923年6月任中共北京东城(北京大学)支部书记。1922年8月-1925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副主任兼北方分部主任(-1923年3月)。1923年6月任中共中央局委员。1924年5月-1925年1月任中共中央宣传报刊部主任。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共产国际第5次代表大会,随后在第4次国际运输工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该会中国书记。1925年1月-1927年5月负责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1926年2月-1927年2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总干事。1926年2月-1927年5月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1927年2月任中共湖北区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汉口市委书记、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南省行动委员会执行委员。1927年11月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秘书、党报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主任。1931年中共6届4仲全会前后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第2省委”、“第2工会党团”等组织,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3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将其开除出党。1934年起在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湖南大学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在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任教授。1978年后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第5-8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2大代表,第3届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第4届中央候补委员,第5届中央委员,第6届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1月开除)。1995年2月3日北京逝世。周鉴周鉴,1902年生,湖南善化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三军团第三师党代表。1931年牺牲。周其鉴周其鉴,1893年生,广东省广宁县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考入广东省甲种工业学校纺织科读书。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参与领导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1922年秋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广州油业工会秘书,积极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初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委员。不久兼任广宁农民协会委员长。领导全县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建立农民自卫军。并在铁甲车队支援下摧毁反动民团据点。1925年5月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省农协驻西江办事处主任。1926年5月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兼驻北江办事处主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回广宁积极扩大农民自卫军,任广东工农讨逆军副总指挥,率千余人北上支援武汉地区工农运动。参加南昌起义,编入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六团。部队南下受挫后,率余部转入海陆丰,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同年11月去北江组织农民武装,成立清远红军独立团。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初再度赴北江领导发动武装暴动时,在清远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1月26日英周佛海周佛海,1897年生,湖南沅陵人。早年在日本求学,1920年暑假回国时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仍回日本求学。1924年叛党。1926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投靠蒋介石国民党。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1932年参与筹建国民党蓝衣社特务组织。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部长。1937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汪精卫叛国投降日本侵略者,先后任汪伪政府警政部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伪上海市市长等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后在社会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周炳安周炳安,1892年生,湖南长沙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委员会主任。1931年牺牲。周恩来周恩来,1898年3月生,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字翔宇。1921年春加入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10年春入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银冈书院读书。半年后转入奉天第6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学习。1913年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1917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4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为天津学生界主要领导人之一,并组织觉悟社。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6月与赵世炎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旅欧组织。11月任中国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科主任、代理执行部部长。1924年9月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初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26年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中共江浙区军委书记。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3月任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总指挥。5月任中共5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席政治局常委会。5月-11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5月-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主任;7月-8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参谋团委员。1927年8月-11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11月-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曾兼任中共中央军事科科长)。1928年7月任中共6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后在上海坚持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军事部委员、常委、部长、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主任、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红1方面军总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34年1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为中共中央负责军事行动的3人小组成员。1935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负责军委组织局工作。935年12月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1935年12月-1937年7月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36年12月任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36年12月为中共全权代表,赴西安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展工作;1937年2月-9月为中共首席代表,同国民党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多次谈判)。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代表、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负责领导除西北以外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1945年6月任中共第7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45年8月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重庆国共谈判。达成《双十协定》后,率中共代表团继续在重庆、南京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初代表中共方面参加执行国共停战协定的军事3人小组。1946年11月回延安。12月兼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1947年8月兼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1949年6月任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2月任第2届全国政协主席。1956年9月任中共8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外交部部长。1956年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1958年2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1959年4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第2届人大代表。196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第3届人大代表。1966年8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第3届人大代表。1969年4月任中共第9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第3届人大代表。1973年8月任中共第10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第3届人大代表。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全国政协主席,第4届人大代表。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郑凯卿郑凯卿,湖北省武汉市江夏青山铁铺岭郑家力山人。1888年出生于雇农家庭。中共建党初期党院。1920年2月在武昌文华书院当校工时,结识来汉讲学并住在文华书院的陈独秀。同年秋,陈嘱来汉筹建共产党组织的党员刘伯垂与郑等联系,郑因此出席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会议,为唯一的工人党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人党员。此后,在汉口人力车、码头工人中及武昌织布局、纺纱局、制麻局、铜币局、银币局工人中调查,将所得情况填入陈独秀所制工人状况调查表,在《新青年》上发表。参与发起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为特别团员。1921年10月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介绍工人赵子俊入党。12月1日,汉口人力车工人为反抗外国老板加租举行罢工,郑受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派遣,化装成人力车工人深人斗争第一线,联系群众,了解情况,在武汉党组织实现对这次自发工人罢工斗争的领导中发挥了作用,罢工斗争取得胜利。曾任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社会教育委员会、劳动运动委员会委员。1922年7月,中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组织——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郑任组织部秘书。1923年2月,参与领导武汉地区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后潜回家乡避难,与党组织失掉联系。迫于生计,仍回文华书院当校工,并自设工人烤火处、工人饮茶处接济穷苦工人。抗日战争爆发,在校内宣传鼓动青年投军杀敌。武汉沦陷时,偕全家人流落鄂西、川东,在颠沛流离中与家人失散。在生活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仍设法支援鄂西工人抗日运动和抗日人士的活动。1941年到四川云阳大华炼油厂任事务员。1946年回汉,在武昌国立童子军师范学校当事务员,鼓励青年投奔解放区。新中国建立后,在武昌大东门合作摊亭工作,自食其力,直至1959年退休。1962年随下放农村之幼子去潜江,1966年11月15日在潜江病逝。胡公冕胡公冕,1888年生,浙江永嘉人。原名世周。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期间,在杭州积极支持和参加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苏联学习。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各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1923年以中共党员身份参加中国国民党。1924年参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参加黄埔军官学校的筹建工作,任军校教导二团一营党代表、二营营长兼政治大队队长。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宣传大队队长、副官处处长,国民革命军六十七团团长、东路军前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通缉,不久,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29年在家乡组织浙南农民革命武装。1930年任红十三军军长。红十三军失败后,去上海,1932年被捕入狱。1936年经营救获释,后去西安。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响应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进行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根据党的指示,进行策动胡宗南部队和驻守温州的叶芳部的起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1979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胡鄂公胡鄂公,1884年生,湖北江陵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辛亥革命,早年曾是“共和会”的干事长,后是“京津同盟会”的军事部成员,又曾在天津组建“北方革命协会”,自任会长。民国成立后,1912年4月加入共和党,并在天津创办《大中华日报》,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3年4月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在议会中与张伯烈等组成新共和党。1921年与熊德山、汪剑农等联络湖北青年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发行《今日》杂志。1922年12月出任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次长。1921年胡鄂公经李大钊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由他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也集体入党。1924年1月李大钊南下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胡鄂公代为主持中共北方地区工作。他还以议员的公开身份参加了弹劾“二·七惨案”凶手、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等。1924年7月他联合参、众两院的进步议员和进步团体,发起并成立了“反对帝国主义运动大联盟”,并创办《反帝国主义运动》旬刊。1927年11月一度担任过中共北京临时市委宣传部长,1934年后被捕脱党。新中国成立后,去台湾。1951年病逝。%MHb赵子俊赵子俊,1889年生,湖北武昌人。工人出生。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县高等小学肄业,曾入攻鄂军军士教导队,后在武昌从事工人运动。初在武昌平湖门外纱局工作,不久失业。1921年秋由郑凯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作为湖北工人代表,赴苏联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春回国,任劳动组合部武昌分部事务员,从事中共早期工运活动。1923年12月由廖乾吾、包会僧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湖北省筹委工运委员等职。1924年春由廖仲恺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时年35岁,是第一期年龄最大的学员之一,在学期间任第二队分队长,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入伍生部见习、训育副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六连连长。1926年9月24日在南昌牛行车站战斗中阵亡。赵子健赵子健,1895年生,名人骥,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人。中共建党初期党院。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受新思潮影响。1920年初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即在武汉中学任教。同年秋经董必武介绍,出席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会议(一说未参加)。同年11月加入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按照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工作计划,赵与包惠僧同往长江机器制造厂调查工人状况,并写了调查报告。1921年冬去郑州铁路扶轮学校任教,参与发动铁路工人成立郑州工人俱乐部。1923年初,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二七”惨案后,就读于武昌师范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毕业后去河南信阳第三师范、天津扶轮学校任教。1927年春在汉口中学任教,并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课。大革命失败后脱党,此后以教学为生。1950年春在家乡逝世。赵世炎赵世炎,1901年4月生,重庆酉阳人。字琴生,号国富,曾用名施英,笔名罗英、琴荪、乐生、列父、士炎等。。1921年春与张申府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15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习。1919年5月被选为该校附中学生会干事长。后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并先后创办、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入北京法文专修馆学法文)。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周恩来等建立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少年共产党。1922年6月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1922年秋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1923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曾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员。1924年回国,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1924年12月-1925年1月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成员。1925年起任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1925年0月在内蒙古地区农工兵大同盟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书记。1926年第3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后兼任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1927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常委、代书记。同月起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7月2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27年7月19日在上海枫林桥畔就义。中共第5届中央委员。俞秀松俞秀松,1899年生,浙江诸暨人。原名俞寿松,字柏青,化名余寅初、王寿成。出生于书香之家。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学习期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夏同宣中华等领导杭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罢课游行,响应北京五四运动。8月创办并主编《浙江新潮》。同年底赴北京,加入工读互助团第一组,同时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李大钊等讲课,边劳动边学习。1920年3月后转去上海,参加《星期评论》社工作。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为发起人中最年轻的一员。不久被陈独秀指派负责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任书记,是中国团组织主要创建人之一。兼任上海外国语学社秘书,并攻读俄文,1921年3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少共国际二大,并入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1月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3月回到上海,后到杭州建立青年团组织,4月成立青年团杭州地委,任书记。5月赴广州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时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4月任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9月被选为青年团江浙区委候补委员,并任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会主任。他曾以团中央特派员身份到绍兴、宁波一带视察指导工作,在上海参与领导推进国民革命的群众运动。1925年参与上海五卅运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同年10月率一批留学生再次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等学科,曾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委员。1927年11月转入列宁学院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因不同意王明等人的“左”倾观点和宗派活动,被诬为“反党”的“江浙同乡会”首领和“托派”嫌疑受到错误的打击。1933年被派到苏联伯力任《工人之路》副总编辑。1935年6月被派回国到迪化(今乌鲁木齐),担任新疆反帝总会秘书长。此后任新疆学院院长,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新疆督办公署边防处政训处副处长兼航空学校政治教官、军官学校政治教官等职,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新疆各族人民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12月因被怀疑为托派被逮捕。1938年6月被押往苏联,不久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恽代英恽代英,1895年8月生,江苏武进人。又名遽轩,字子毅,笔名英、天逸、稚宜、FM、但一等。1921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昌中华大学毕业。1913年入湖北武昌中华大学预备班学习。1915年入中华大学中国哲学门学习。191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1919年10月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与林育南创办利群书社,并出版内部刊物《我们的》,任安徽宣城省立第4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21年又与与林育南创立共存社,任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23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1923年10月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主编,后任团中央局宣传部主任、学生部主任。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负责编辑《新建设》月刊。1925年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委员,继任团中央宣传部主任、学生部主任。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随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中共党团书记,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1927年1月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5月率领由中央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组成的中央独立师参加讨伐夏斗寅的战斗,任该师党代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委员会成员、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代主席。起义失败后赴香港。1927年8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27年12月参加组织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28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任上海沪中区、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曾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1930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1月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第5届中央委员,第6届(3中)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就义。施复亮施复亮,1899年生,浙江金华人。原名存统。1920年6月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杭州第1师范学校肄业。1920年6月与陈独秀等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团中央机关报《先驱》编辑。大革命时期,任上海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脱离共产党。后任上海大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文化战线》主编、重庆南方印书馆总编辑、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室副处长。编辑《四川经济季刊》。1945年参加筹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常务理事。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劳动部副部长,民建第1、2届中央副主任委员。第1-3届全国人大常委。第1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副秘书长、第2-4届全国政协常委。1970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贺恕贺恕,1899年生,湖南耒阳太平寿洲人。字仲平,号如心,后更名树,字君立。自幼随父读私塾。1920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1918年8月,贺恕赴北京大学旁听,结识了李大钊、邓中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贺恕成了衡阳学生运动的骨干,马克思主义的热心传播者。1919年夏,贺恕邀集三师的几位青年学生,组成湘南最早的爱国团体之一“沙子会”。1921年3月,又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心社”,以“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为宗旨,倡导“劳动光荣”“劳工神圣”,并编印《明星》、《先锋》、《三师周刊》等油印刊物,进行革命宣传。同年6月赴长沙协助毛泽东创办自修大学,并在一师附小任教。10月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贺恕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在北京、唐山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23年“二七”惨案后,受毛泽东派遣,赴衡阳筹建中共湘南区委。次年2月回到耒阳创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冬,贺恕应毛泽东之约赴广州工作。1926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旋任北伐军第六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经济处党代表,并兼任黄埔军校教官,后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任政治教官。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贺恕转移至长沙郊区开展地下斗争。同年冬,被派去宝庆(今邵阳)任中共湘西南特委书记。1930年春,离开宝庆赴上海,历尽艰辛,找到中共中央。同年冬,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在赴任途中,得知江西省委已遭破坏,折回上海,担任何香凝女士秘书,撰写《廖仲恺年谱》,与“左联”过从甚密。1934年10月,在上海被捕,后监禁于南京。1937年下半年经多方营救出狱。由于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身受严重摧残,于1947年4月16日病逝。贺民范贺民范,湖南省宝庆(今邵东县)人,1866年出生于宝庆小东乡一个书香之家。25岁考取秀才。1907年东渡日本富士法政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宝庆劝学所总董、邵阳驻省中学堂监督,秘密参加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领学生支持焦达峰、陈作新领导的湖南新军起义。1912年当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兼秘书长。旋任安化县县长。后任岳阳县知事、福建同安县和宁德县知事。1918年弃官寓居长沙,闭门读书,钻研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运动后任湖南船山学社社长、船山中学校长兼教国文,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支持学生开展爱国反帝斗争,驱逐军阀张敬尧,开展湖南自治运动。1920年8月22日与毛泽东、彭璜、姜济寰、何叔衡等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推荐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又以该会名义介绍罗亦农、任弼时等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举办的外国语补习学校学习。他参加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是毛泽东在湖南建党的发起人之一,介绍刘少奇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持毛泽东等创办文化书社,并在资金上给予帮助。1921年1月与匡日休、黄麟等在宝庆城武店区第三国民学校创设长沙文化书社宝庆分社,公开销售《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3月17日,毛泽东、何叔衡等发起组织中韩互助社,声援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他任社内经济部中方主任。同年秋,极力支持毛泽东、何叔衡等筹办自修大学,并自任校长。  1922年辞去校、社一切职务,任湖南省财政厅秘书。1923年秋回宝庆任劝学所所长。1924年秋,在宝庆城组织进步师生成立宝庆三民主义研究会,研究孙中山学说和马列主义,探究苏俄十月革命经验。1925年任新宁县知事。后任邵阳县议会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他曾三任宝庆教育负责人之职,致力发展新学。与族弟贺曼真在家乡创办了培英高等小学。与进步人士在宝庆城内创建湖南私立邵陵中学,并自任校长。劝学所改为教育局,任局长。与共产党人欧阳秋曝等共同创立了湖南私立景文中学。1926年4月12日,宝庆学生联合会举行声援北京三一八惨案的群众大会,他担任大会主席。年届花甲,手执小旗走在游行队伍前头,与青年学生一起高呼口号,人称"白发青年"。值邵阳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他日夜奔波,协助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惩治豪强,并在宝庆城乡发展国民党员、筹建县党部,后任国民党宝庆县党部监察委员。长沙马日事变后被通缉,他潜往长沙,继至武昌佛学院拜华严精舍荣妙老和尚为师,研读佛经。1928年3月自武昌到南京,由于有人向国民党当局告密而被捕,判刑2年4个月。出狱后,应族人之邀返回故里,篡修族谱,组织乡民整修道路、塘坝,兴办教育。1950年8月在故里逝世,终年84岁。夏曦夏曦,1901年8月生,湖南益阳(今属桃江县)人。字蔓伯(也作蔓白),化名劳侠、家瑞。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文化。1917年8月入湖南省立第1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和新民学会。1922年春-1923年5月任湖南省立第1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1922年任湖南自修大学附属补习学校教员。1922年11月-1923年12月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主任。1923年8月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2届中央委员。1923年9月-1927年5月任中央驻湘委员,湘区执委会委员,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驻湘中央特派员,驻湖南中央特派员。1925年春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3届中央委员。1923年参加国民党,任湖南国民党组织筹备处负责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1926年)。1927年5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7年11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28年6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31年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6军团政治部主任、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分会委员和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31年11月、1934年2月相继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1、2届中央执委会委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2月28日在贵州毕节七星关渡河时溺水牺牲。中共第5届中央委员,第6届(4中)中央候补委员。袁振英袁振英,字震瀛,号黄龙道人等,189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县温塘村。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共建党初期党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但终因信仰无政府主义,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退出党组织。11岁去香港在英皇书院学习。1912年入皇仁书院读书。1915年入北京大学西洋文学系。1919年在菲律宾任教员,因组织参加“全菲律宾华侨工党”宣传无政府工团主义,被驱逐出境。1920年7月到12月为陈独秀当翻译,担当《新青年》一个新办栏目“俄罗斯研究”的主要编译,为《共产党月刊》与《劳动界》撰稿,还为《上海俄文生活报》提供英文译稿,参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担任外国语学社的英语教师。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底陈独秀与袁振英从上海来到广州。创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后成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1921年1月任广东省第一中学校长。1921年在广东省第一中学率先实行男女同校。后来还有广州执信中学、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湖南岳云中学。继小学和大学后,女子在中等学校终于开始获得了与男子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1921年秋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1924年9月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授。北伐战争开始后,到武汉任武汉中央军校政治教官。建国后,是广东省文史馆馆员,1979年1月去世郭亮郭亮,1901年12月生,湖南长沙人。原名郭靖笳,又名郭靖嘉。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师范文化。1916年在湖南长郡中学学习。1918年到六合乡任教员。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二部,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党后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11月起任粤汉铁路总工会主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副总干事。因参与领导粤汉铁路北段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的大罢工而被捕,后经营救出狱。1923年起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中共湘区执委会委员、工运委员。1926年12月起任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5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6月起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委工运部部长、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工农运动委员会委员。1928年初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2月起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1928年3月27日因叛徒告密在湖南岳阳被捕。后押往湖南长沙。1928年3月29日在长沙就义。中共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彭璜,1896年生,湖南湘乡人。字殷柏,又称荫柏。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商业专门学校。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发生后,积极投身于长沙学生爱国活动的发动和组织。5月下旬,他作为商专学生代表与毛泽东等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被推选为副会长,不久担任会长。同毛泽东等发动长沙及各城市实行罢课,掀起以抵制日货为中心的反日爱国运动高潮。不久加入新民学会,同毛泽东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7月主持开会成立湖南各界联合会,组织举行长沙焚毁日货游行示威大会,湖南军阀头目张敬尧胁迫他停止,被他严词拒绝。8月赴上海进行驱张运动的宣传联络。同年12月参与组织湖南旅沪各界联合会,为负责人之一,并任全国各界联合会干事。1920年2月创办《天问》周刊,任主编,明确提出“民众自决”的口号,公开揭露张敬尧的反动罪行。同时倡议发起成立上海工读互助团筹备会。5月同毛泽东召集在上海的新民学会会员于半淞园聚会,确定为改造社会而学习和工作。同年秋参与发起湖南人民宪政运动,揭露代替张敬尧的赵恒惕、谭延闽的假“自治”面目。8月协助毛泽东创办成立长沙文化书社,任筹备员。同时与毛泽东倡议组织留俄勤工俭学团,发起成立湖南俄罗斯研究会,被推举为会计干事,“驻会接洽一切”。该会介绍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任作民等去上海外国语学社,后赴苏联学习。9月他与毛泽东联合教育、新闻、工,商、政各界进步人士,发起湖南自治运动,主张实行民主政治。10月10日与毛泽东、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工人、学生、市民游行示威,遭到反动当局镇压。11月前后,参加毛泽东、何叔衡、萧铮、贺民范等六人发起成立湖南共产党组织的签字活动,成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最早成员之一。1921年1月初,他在新民学会会员于文化书社的集会上,认为中国的国情与俄国相近,俄国的过激主义可以运用于中国,“组织劳动党有必要”,在表决时赞成“布尔什维主义”。1921年秋逝世。彭平之彭平之,字承玺,号绶宗。1900年4月出生地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红光村一户读书人之家。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17年在县立双峰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湘乡驻省中学。1920年夏中学毕业后,参加毛泽东发起的“俄罗斯研究会”,共同创建文化书社。同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首批团员之一。中国共产党员建立后,毛泽东回湘创办自修大学,被邀请任自修大学会计,毛泽东还亲自介绍他加入了党的组织,成为湘中地区早期中共党员和湖南支部的创建人之一。根据组织分工从事青年团工作,先后任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会计和秘书。1924年代理团湘区执行委员长。1925年2月,团湘区委改组,被选为书记处书记。“五卅”运动后,中共湘区派彭平之以省雪耻会宣传员身份赴水口山铅锌矿恢复和发展工人组织。他一到水口山,就组织工人声势浩大地声援“五卅”罢工执行委员会,与绅商各界召开追悼“五卅”死难烈士大会,发动工人举行罢工示威,向矿务局提出“速发欠薪”、“撤退工人俱乐部所驻军队”等5个强硬条件,致使矿局下不了台。军阀政府视其为“洪水猛兽”,但彭平之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和工人一道与敌人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6月17日,彭平之正在集合工人指导斗争方法时,矿务局邓寿铨趁机进行血腥镇压,当场捕去彭平之等30余人。当局诬指彭平之为“土匪劫枪抢饷”,连续三次电请省政府对其予以处决,省长赵恒惕复电“就地正法”。幸湖南雪耻会急电警告和派人交涉,湖南《大公报》、《通俗日报》等影响大的报刊也大量地发表文章,指责这是“摧残爱国运动之恶劣手段”,矿务局不得不将工人代表释放。但彭平之等3人仍关押在狱,并遭受非人折磨。在敌人的监狱里,彭平之没有停止一时一刻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铁铮铮的气度。在强大的舆论支持下,彭平之才于1926年2月8日被宣布无罪释放。出狱后,由于身体遭受严重摧残,党组织安排彭平之暂时回革命老区的家乡休养。此间,他以革命利益为重,在家乡坚持带病指导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两湘(湘乡与湘潭)交界处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铜梁支部。不久,省农协派他去衡阳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马日事变”后,被迫隐居家乡,继续秘密指导农运工作。清乡队将他列为“极暴”,悬赏捉拿。由于叛徒告密,有一天,清乡队将彭家包围得水泄不通,一阵搜索,抓走了相貌极似的胞弟,彭平之才得以脱险。随后,他秘密前往武汉,找到了党的组织。1927年,他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最后牺牲在中央苏区战场。彭述之彭述之,1894年生,湖南隆回人。化名张次南。1920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早年在湖南长沙邵阳中学学习。1917年在湖南邵阳任小学教员。1919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21年8月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任中共旅莫支部书记部书记。1924年8月回国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和党的理论杂志《新青年》,同时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1925年1月任中共4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宣传部主任兼《向导》周报主编。1927年5月任中共顺直省委书记。6月任中共5届中央委员。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后被解除领导职务。1928年4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29年结成“左派反对派”,进行反党的小组织活动。1929年11月经中央政治局批准被开除出党。1931年5月任“中国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委员、临时常委,负责宣传工作。1932年10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1937年8月获释。1938年任“第4国际”中国支部书记。1948年底随“中国革命共产党”领导机构迁往香港。不久移居欧洲。1951年参加“第4国际”3大,任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及书记处成员。1953年离开“第4国际”领导机关。1968年到日本。1973年赴美国定居。1983年11月28日在美国去世。u"?t"I蒋先云蒋先云,1902年生,湖南新田人。1917年考入衡阳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任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1921年2月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心社”,宣传新文化。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赴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夜校教书并参与筹建工人俱乐部。后任俱乐部文书股长,和李立三、刘少奇等一起领导了安源工人大罢工。同年11月奉命到水口山矿区建立党的组织和工人俱乐部,12月领导了水口山矿工的大罢工,并取得胜利。1924年春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位列“黄埔三杰”之首。毕业后留校工作。1925年2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负责人之一。同年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不久率部参加第2次东征。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退出国民党及第1军。北伐战争开始后,受党组织派遣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兼补充团第5团团长,参加了攻打九江、南昌等战役。1927年初,蒋介石反革命阴谋日益暴露,他毅然去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倡议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同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北上河南,5月28日在攻克临颍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蒋先云牺牲后,周恩来在武昌亲自主持召开他的追悼会,当时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198期刊登了题为《悼蒋先云同志》的悼词。蒋啸青蒋啸青,1882年生,字式嘉,号常青,耒阳肥田人,出身书香世家。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岁入私塾,14岁应童子试中秀才。1903年就学于衡阳船山书院,1912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博物科。历任衡州府中、新民、成章、蒸湘等中学和省立三中、三师、三女师教员、校长。1915年发动组织学生参加倒袁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立即发动学生在衡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6月与进步学生夏明翰、蒋先云等发起组织湘南学生联合会,任学联指导员。接着联络衡阳各界人士,成立衡阳国货维持会。1920年春以湘南学联为基础,组织学生和爱国人士参加毛泽东和何叔衡领导的驱张(敬尧)运动。并筹集资金、撰写文章、办驱张刊物,受到毛泽东和何叔衡的赞赏。是年夏天创办“三师新书报贩卖部”,从北京等地购进《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销售给进步师生,还与屈子健等人组织“星期日讲演会”,分赴各学校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中国社会时弊,启迪和鼓励学生思考,研究中国社会现状问题。是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秋天经毛泽东介绍在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衡阳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小组,成为衡阳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湘南革命的先驱。1923年在三师组织学潮,赶走赵恒惕的走狗--三师校长刘致远后,经谢晋介绍任湖南讨贼军总司令部宣传委员随军赴粤。1924年转入国民革命军,在湘军总司令部任参谋。2月底,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返衡阳,复任三师校长,并担任中共湘南区委委员和国民党衡阳县党部常委。“马日事变”后,蒋啸青出走武汉,秘密组织力量,准备继续战斗,因找不到共产党的组织,于1928年1月23日化装回耒阳,参加湘南起义。湘南起义转兵井冈山后,他留在耒阳开展革命斗争。率其胞弟、共产党员蒋次青,堂弟蒋式麟、蒋家寿等在耒永交界的上架、大义等地打游击。4月18日在上架古楼山被国民军包围。激战中,次青、式麟、家寿相继牺牲,啸青负伤被捕,4月26日被杀害于淝江口。傅钟傅钟,1900年6月生,四川叙永人。1921年冬与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得联系,随后参加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上将军衔。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5年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6年初赴苏联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任学生总支部局副书记。1927年转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学习。1929年底毕业。1930年春回国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做人事工作和兵运工作。1930年7月-1931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31年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红4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红12师政委,红4方面军随营学校校长兼政委,红10师政治部主任,彭(湃)杨(殷)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1932年底任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并任《红军报》、《干部必读》主编。1933年任川陕省委委员。参加了长征。1935年11月任中共川康边省委书记。1936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部长。到达陕北后,任抗日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1月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6年初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兼新华日报社社长。1946年11月-1985年3月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3月当选为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9月-1985年9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1、2、3、5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6届中央候补委员(1935年8月沙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增补),曾任中央军委委员,7、8大代表,12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1985年9月)。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获1级八一勋章、1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凌加峻
  • 2、守护美女公子诺
  • 3、修真高手在都市
  • 4、玩美契约恋人
  • 5、灵动喷射2
  • 6、玉女初试云雨情
  • 7、天台爱情下载
  • 8、敏代
  • 9、终结者5百度影音
  • 10、用垂头丧气造句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