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分析
01
—
湖北省博物馆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主要承担着全省文物的收藏、保管、保护、陈列展览及藏品的研究工作。馆舍位于东湖之畔,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56号。湖北省博物馆现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该馆2001年设计,2020年竣工,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39.87米,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馆区内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的鲜明特点,造型自然和谐,突显层层叠落的美感,使人不禁想起楚国“层台累榭”的建筑形式,成为以抽象手法表现荆楚历史建筑特征的典型代表。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馆内楼地面以环氧自流平楼地面、塑料板楼地面及花岗岩楼地面为主;内墙面有大理石墙面、涂料墙面及面砖墙面等;顶棚为铝板吊顶、石膏板吊顶及铝格栅吊顶等。
02
—
博物馆外在建筑形象
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博物馆,建筑性质上要求反应楚国的风采,湖北省是历史上楚文化的中心,也是当代楚文物收藏的大省。曾候乙编钟更是举世闻名的楚文化瑰宝。因此各方面的呼声都希望博物馆的新建筑应该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当时国内已建有”仿汉““仿唐”等建筑形式的博物馆.以反映历史主题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但直接“仿楚”似乎并不可行.因为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楚国建筑”的直观形象赍料。不过建筑考古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战国时期诸侯各国都曾大兴高台建筑之风,以此作为宫殿建筑的流行样。高台建筑反映了战国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较高成就,用它来代表楚国建筑是台适的。
建筑造型的整合首先从屋面开始,经过多方面的探讨最终从一件楚国的出土器物得到启发,这件器物由一上一下两件相同的青铜容器组成台为一底一盖构思巧妙.把屋面作为一个完型设计将湖北省博物馆建成一个巨型珍宝盘的立意。在设计中将多层的坡屋面视为一个完整的梯形体块,运用现代设计的减法构成原理对体块进行切割,解决各楼层的开窗通风和景观目廊的功能需求。
最后形成的总体效果简洁明快,体现了楚文化博大的气势,使传统的屋面形式生发出一种现代的意蕴。在12种建筑的选材和配色方案中,文化厅领导选定为青灰色亚光琉璃屋面浅灰色花岗石屋脊。正脊造型吸收南方建筑的特点,采用有韵律的开洞增加其空灵感。屋顶上台角吻通过多方案比较选定为由楚国的青铜凤纹抽象变形的样式,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屋脊形式,增添了楚文化浪漫的气氛。花岗石檐口有精致的断面变化,檐口端部稍稍升起与台角吻的动态相呼应,同时解决了斜脊的收头问题。
楚文化馆门斗粱柱间的装饰由着名雕塑蒙付中望先生设计借鉴战国时期建筑的金杠上造型做成镂空图案的青铜构件作为梁柱之间的衔接。使其与对面编钟馆的雕塑柱形成统一的变化,突出了楚文化馆的艺术氛围。建筑的室外栏杆借鉴明器和雨城山石刻的样式结合干挂花岗岩的工艺进行改造形成古朴的具有现代感的造型。
建筑的高台立面采用齐缝的干挂蘑菇石饰面以其厚重的肌理与建筑主体平滑的花岗石表面形成对比,通过适当缩减高台立面上的门窗尺度增强高台的厚实感在视觉上对主体建筑形成有力的衬托。博物馆的主入口采用对称的双体阙,阙的风格没有沿用汉阙样式,而是结合主体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严谨的比例推敲和精致的细部处理使其与楚文化精美的艺术风格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