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校园新闻

北京那些著名中小学都曾是大清八旗学校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周小树来源:网易新闻

自大清在北京建都后,为了保卫皇城,王朝劲旅八旗分住在内城的东、西、南、北城。以中轴线分东西两部分,左半部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叫左翼,右半部有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叫右翼。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要求各旗按规定选送满洲八旗子弟到北城根国子监就读,由此为官学。由于教规严密,加上学堂在城东北较为偏僻,学生早出晚归,奔走辛劳,徒有就学之名,无进业之实。基于此,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官员上书顺治皇帝,建议八旗各设官学学堂一所。

在京城一些不起眼儿的街巷胡同里,散落着一批历经岁月洗礼的八旗学校,它们见证了清朝统治者对族内八旗子弟重视教育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学校更名易辙,继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本期,我们就一起来寻访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八旗子弟学校。

八旗官学始于清初,并于雍正五年(1727年)正式确立官学制度,各旗官学学生人数统一定为满洲60人,蒙古、汉军各20人,共100人,外五旗官学各另有包衣(依附八旗的奴仆后代)学生10人,每学设助教和教习10人,同时,拨给官房1所,校舍20余间。

为维护自身统治,清政府始终重视保持本民族固有传统。因此,满语和骑射,是清廷要求八旗子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各类八旗学校的基本教学内容。但同时,一些 官学也鼓励有志深造的八旗子弟学习汉族传统的经史之学和科举之业。一些学生在通过国子监考察后,还有机会从事满汉语言的翻译工作。

清朝设立的八旗学校校址

(部分已撤销或迁址)

正黄旗官学:西四北祖家街

镶黄旗官学:安定门大街圆恩寺胡同

正白旗官学:朝阳门内南小街新鲜胡同

镶白旗官学:东单观音寺胡同象鼻坑

正蓝旗官学:东单北新开路

镶蓝旗官学:西单北东斜街(1883年移建于西斜街)

正红旗官学: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1883年移建于报子胡同)

镶红旗官学:宣武门内头发胡同

正白旗官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新鲜小学

北 京市第二中学新鲜小学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校址为新鲜胡同36号,其前身原是明朝宦官魏忠贤的生祠。1727年八旗官学制度建立后,新鲜胡同36号 成为了正白旗官学所在地,从宦官生祠华丽转型为皇家学堂,成为清朝文化启蒙、教书育人之地。百年间,无数八旗子弟从这里读书启智,为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882 年清朝光绪皇帝下令整顿官学,左翼四旗中的其他三旗官学先后迁往他处,只有正白旗官学保留原校址继续办学。(注:八旗内部分为左右两翼:镶黄、正白、镶 白、正蓝为左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为右翼四旗。)1903年新鲜小学更名,据《北京市志稿》记载,“市立新鲜胡同小学校,原为正白旗官学,后改 称八旗第三高等小学堂。”更名后的学校开设有满蒙学和工艺学,据《京师督学局一览表》统计显示,当时该校共分6个学级,学生近200人。

据 现存史料考证,1912年前后,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曾在这里读书,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梁实秋在作品《忆周老师》中提到,“那年我 十一岁,我的父亲领着我哥哥和我进入京师公立第三小学,校址在北京东城南小街新鲜胡同东路南,差不多就是城墙根儿了,相当僻静。”除此之外,台湾作家李 敖、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王铁成也曾就读于新鲜小学。

随 后,新鲜小学几度更名,但仍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八旗学堂的风貌。2000年,随着朝阳门地区危房改造建设工程的全面展开,新鲜小学这所百年名校因交通阻 断,生源锐减等原因面临生存危机,直至2020年该地区建设工程和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完成,才重新焕发出生机。如今,新鲜小学已形成了古朴典雅、简明清 新的校园文化风格。同时,该校与二中分校结为深度联盟校,通过整体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学校新的发展时代。

镶蓝旗官学

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学

雍正五年(1727年)确立了八旗官学制度后,镶蓝旗借此契机,将原来的义塾改建为镶蓝旗官学,校址设立在西单北东斜街。

据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1883年,镶蓝旗官学由西单北东斜街迁出,移建于西斜街,此后学校在此办学不辍,于是人们也就把这一年确定为宏庙小学的建校之 始。1902年八旗官学陆续改为八旗第一到第八高等小学堂,镶蓝旗官学也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第六高等小学堂,当时共划分为9个学级,学生300多人。民国 成立后,学校直辖于京师学务局,其后多次更名。直到1941年,才正式定名为北京市立西单宏庙实验小学校。

作 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学校,宏庙小学可谓人才济济。在教师队伍当中,著名作家老舍及夫人胡絜青(均为满族正红旗人)曾在学校任教。在毕业校友当中,最 为著名的是作家冯牧,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专门写道,“在二三十年代,北师附小(后改名为宏庙小学)在当时的北京是全市最好的小学之一,那里有非常浓厚的 文化氛围,不但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是在当时极其难得的重视美育的一所小学。”

据 记载,宏庙小学曾先后改名为北京师范附属小学校、京师公立第四十二小学校、北平市第二区中心国民学校等,直到1958年才正式定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宏庙小 学。近年来,宏庙小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验,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走教育科研兴校强师之路”的办学方针,逐步将学校 带入了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现存八旗官学(部分)

●北京市第一中学(曾名为八旗书院,后改为经正书院)

●北京香山小学(原为八旗健锐营官学)

●北京市前门小学(八旗贵族子弟学校,学生多为皇族后裔)

●北京市东城区新开路东总布小学(正蓝旗官学)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前身为前清义塾,后改为正红旗官学)

●北京市西城区长安小学(原为镶红旗官学,后迁址)

●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小学(前身为晚清政府兴办的官立学堂——右翼八旗第一初等小学堂)

如今,北京有很多的中小学校很出名。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有些现在不是名气很大的学校,可是很有来头啊!今天,就给大家说说那些很有来头的学校?

清朝统治晚期,北京出现除了私塾和八旗官学之外的学堂,开始是为八旗子弟办的几所贵族学堂,后来逐渐有了一些普通汉民百姓可以上的学堂。

清朝统治被推翻以后,北京的小学校都是以地名命名。

后京师督学府(不久改称学务局,后来才改称教育局)把城内的小学堂一律改名为京师公立第XX小学校,一共有40个。

下边是几所北京现存的八旗官学。 北京市第一中学是八旗官学中创建年代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也是北京市现存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起源于1644年(顺治元年)创办的八旗官学,后改为经正书院。

该校址占用了已故吏部尚书延煦官宅,至今仍保留有住宅的正门、影壁及正厅等部分建筑。1894年,将郎家胡同官学(现北京市第一中学)改为八旗书院,后定名为经正书院,供八旗子弟入学就读。

北京市前门小学。始建于1868年,曾为巴氏觉罗学堂,校址位于前门外打磨厂内中段路北的李真人祠。 觉罗学是清代京师八旗学校中的贵族子弟学校,主要以皇族后裔为教育对象。

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小学(前身为晚清政府兴办的官立学堂——右翼八旗第一初等小学堂)

北京市东城区新开路东总布小学,是原正蓝旗官学。

北京香山小学。该校始建于清朝,原名为"八旗炮局"后改为"爱新觉罗高等子弟学校",原为八旗健锐营官学是贵族学府。

香山小学。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前身为前清义塾,后改为正红旗官学。是京城最古老的小学之一,自清光绪九年(1883)创建至今,已经有133年的历史了。

西四北四条小学。

北京市西城区长安小学前身是镶红旗官学,它现在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经过百年变迁。

长安小学。

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请注明。

网络热门关键词

  • 1、拉手网苏州
  • 2、东方故事乡试
  • 3、玄真剑侠录
  • 4、武法无天
  • 5、yueb
  • 6、吉丫头
  • 7、淘宝修真记txt
  • 8、肉蒲团完整版下载
  • 9、阿甘左回忆录
  • 10、伤心童话歌词
第一中学——为您搜集全国各地一中网站信息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