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敦煌市历史文化之敦煌境内文物保护单位概况
文物及文物保护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经文物普查表明,分布在全市境内的各类文物点共306处(古墓葬25处,古遗址206处,古建筑16处,近现代建筑10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长城43段)。至2020年已公布的210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汉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酒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敦煌博物馆现馆藏文物1368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2件,二级文物189件,三级文物223件。
(一)敦煌境内文物保护单位概况
1.世界文化遗产
(1)莫高窟
1987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评价如下: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2)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
2020年,在世界遗产中心的推动下,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中国正式提出中国与中亚五国跨国联合将丝绸之路申报为世界遗产,并通过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初步行动计划。丝绸之路中国段提出由48处遗产点组成的申遗预备名单,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六个省、自治区。甘肃省共推荐了13处遗产点参与丝路申遗,最后有11处经国家文物局考察合格后获得资格。
2020年底,世界遗产中心对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进行了重大策略调整,确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确定为2020年评审项目。2020年初,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部署和调整意见,陕西、新疆、河南、甘肃四省区共22处申遗点进入了《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甘肃省入选的5处申遗点即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
2020年,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于7月底提前全面完成两处申报遗产点需要实施的各项工作。10月19日、20日顺利迎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派的国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0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市玉门关遗址和悬泉置遗址两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莫高窟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包括西千佛洞)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玉门关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玉门关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悬泉置遗址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悬泉置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
2020年5月25日,国务院(国发〔2020〕19号)公布将长城归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63年2月11日和1981年9月10日公布马圈湾烽燧遗址、阳关遗址(南湖、西土沟、山水沟墓群)、寿昌城遗址、沙州城遗址、白马塔、祁家湾墓群、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5日,省人民政府又公布敦煌南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敦煌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3月6日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家堡墓群、镇原梁墓群、苏家堡墓群、五圣宫墓群、城湾古城遗址、墩湾遗址、墩湾古城、戴家墩古城、甜水井城堡遗址、黄墩营城堡遗址、北山清代哨卡、清代汛卡、西云观、三危山古建筑、北台遗址、火神庙大殿;市人民政府又于1992年3月1日公布了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坝脑遗址,大疙瘩遗址,北土梁遗址、丝路古道遗址、旱峡沟墩、和尚沟庙遗址、武威庙墓群、三号桥墓群、古墓梁墓群、李家墩墓群、五墩墓群、鸣山墓群、双墩子墓群、十里沙窝墓群、河州堡、南湖店石窟、东水沟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