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追踪】艰苦卓绝报效中华 ——记新发现的南陵中学抗战时期又一校址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都在关注
南陵的人们现已普遍了解到,南陵中学建校于抗战时期的1939年,第一处校址在原戴镇乡的蒲塘村,如今只剩下一口师生们当年饮用的水井;第二处校址在原奚滩乡的张村,还留下了一处校舍;第三处在泾县云岭的萧村,原来办学使用的萧氏宗祠虽已残破,但大部尚存。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往南陵县城。1949年4月南陵解放后,县城内原有的三所中学——安徽省南陵县私立中山中学、安徽省私立郁青农校、安徽省南陵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为皖南区南陵中学,选定郁青农校(即郁青楼处)为校址,即后之南中。
我们上面所说的三处南中抗战时期的校址,其实只是南陵中学的前身之一——南陵县立初级中学的校址,而作为南陵中学三个组成部分的另两所学校的校址,我们也需要了解,它们同样也属于南中的旧校址。其中中山中学原名皖南中学,又改名励进中学,后称中山中学,校址设在城东刘氏宗祠,即建国后之南陵二中校园所在。关于刘氏宗祠及二中的基本情况,笔者已撰文,请参看《朗陵景语》一书中《记南陵城东的刘氏宗祠》一文。
安徽省私立郁青农校实际上就是普通中学,不过开设了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其创建者是南陵着名的大绅士张和声,号仪湖(其家乡峨岭牌楼有一处较大的池塘名仪湖),当地人尊称其为“张和老”,是南陵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他一生颇多善行,创办多所学校,曾任中山中学校长,郁青农校董事长,宣城师范学校校长,是南陵史上着名的教育家。笔者在《郁青楼的记忆》一文中曾予大致介绍。
郁青农校,是张和声于1942年创建的,其校址在原戴镇乡童村街附近的一处山头上,名曰“学生宕”。原校舍有三幢楼房(旧式木板楼),附近有青草池塘,树木葱茏,校园宽敞,环境清幽。1944年,张和声将该校迁至南陵县城的湖南会馆内,即郁青楼。此处原有一所“郁青学堂”,是民国2年(1913年),张利用会馆资金创办的,抗战爆发后学校停办。因此,童村的郁青农校亦是南陵中学抗战时期的校址之一。
笔者在研究南中校史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到上述情况,曾撰写过蒲塘和张村两处校址。但因为童村的郁青农校早已不复存在,故未引起重视。
前不久,从友人那里得到该农校校园的信息,心情激动,当即驱车前往。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离童村不远的“学生宕”。登上山头,眼前是一块很大的开阔地。草木丛生,极少人家,一片寂寞荒凉的景象。在一处围墙内,耸立着遥遥相对的两幢教学楼。其中一幢水泥楼已破败不堪,而另一幢则白墙红瓦,亮人眼目。偌大校园,空无一人。正当我感到茫然时,从新楼走出一位年约七旬衣着朴素的老者,他告诉我,这座旧楼是开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童村中学校舍,已经废弃;新楼则是后办的童村小学,前两年因无生源也停办了。他一个人暂住在新楼之中。我询问他是否知道郁青农校的情况,他说他父亲就是郁青农校毕业的学生。他本人原来曾是童村中学的教师,后弃教从工,前些年下岗后返回“学生宕”,就住在农校遗留下的原厨房及食堂中。我一听大喜过望,想不到农校还残存有当年建筑。热心的老人随后带领我们走出围墙内的校园,穿过近旁一处有着月门的疑似庭院的园子,即看到一处土基垒就的平房,石灰墙已多处剥落,房顶上覆盖着整齐的黑色小瓦。老人打开房子,里面空空如也,尘网四布。老人告诉我,建国后农校教学楼已经拆除,只剩下他住的这排简陋的房舍。我们看到的中、小学教学楼也属于郁青农校的校园。这校园挺大,一直延伸到离食堂还有几百米的一处池塘,是师生们汲水用的,四周水草长有人高,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学生宕”了。据了解,郁青农校共毕业五届学生,有三百多人。
伫立在高高的山岗上,满目荒凉,恍若隔世,顿生沧桑之感。想起当年的农校师生,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于此处远离烽烟尘嚣的偏僻山隅,立志办学,不但钻研基础文化知识,还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为抗战奉献青春,为培养人才大展图猷,其爱国热忱诚可敬也,其乡土情结实可嘉也!
(▲抗战时期的郁青农校原厨房及食堂)
附:
前几天,笔者陪同南陵中学汤兵校长、县关工委叶远明副主任,以及南中部门负责人方炳亮、王家安及南中校友汪佑宝、朱晓宝等再次前往童村“学生宕”寻访,感受前辈校友办学的艰辛,深入了解南中校史坎坷辉煌的历程。
本文写作前,南中校友、博文中学校长万惕园先生告知我,他曾去童村寻访到当年郁青农校;南中校友、原安徽科技报副总编王苏陵女士向朋友圈发送了不久前她和几位友人探访郁青农校及拍摄的照片。笔者在此一并致谢。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南陵史话》一书中陈邦骢先生的《南陵早期教育追述》一文,以及原峨岭乡政府编写的《峨岭乡志》。
运营 | 南陵中学信息中心
文章 | 魏青平
图片 | 魏青平 汪佑宝
编辑 | 周 艳
审核 | 钱阳慧
投稿/加入我们:nlyztw@163.com
-END-
做一个有情怀的官微
请为我们点赞
安徽省南陵中学官微
荣 誉 出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