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 校园网 > 知识百科

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的寿命(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鹦鹉螺还存在吗)

更新时间:2023-07-17 05:00责任编辑:邵小新关键词:寿命,美人鱼

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的寿命

聆听人鱼传说 共护可爱儒艮

吴志跃 王乾坤 / 文

相信每个人对于美人鱼的形象都很熟悉,美丽的容颜,鱼的身体,穿梭在碧波之间,自由洒脱。无论是童话故事或者是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许多关于美人鱼的描述。真有美人鱼吗?在大海上,有一种哺乳动物——儒艮,就是美人鱼传说的原型。

儒艮喜欢生活在水草很茂盛的地方,当它从水草茂盛的地方出来的时候,头上有时候就会顶着一些水草(就像是人类的头发似的),加上它喜欢用前掌抱着孩子,给孩子喂奶,远远的看去,很像是有一个女人坐在那里喂孩子似的。最早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儒艮的时候,就以为所看到的是一个半鱼半人的生物,大家也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美人鱼。

即便现在大家知道美人鱼只是人类空想出来的,但是人类依旧很爱美人鱼,愿意相信她是存在的。人们把许多美好的事物或期盼与之相联系,创作出精彩的文化产品。

本期院长说文物,就从福建博物院自然馆珍藏的自然标本中来认识“美人鱼”——儒艮。

也许你还想知道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的知识介绍。

揭秘儒艮档案

中文别名:海牛、人鱼、美人鱼、南海牛

英文名:Dugong

同物异名:Trichecus dugon

分类地位:隶属于海牛目 (SIRENIA)儒艮科 (Dugongidae)儒艮属 (Dugong)。

外形特征:体形似鲸,呈纺锤形,身体肥圆,无明显颈部,体重可达500-600kg。头部比例小,前端如截形,口向腹面张开。唇有粗短刚毛,吻上及左右侧有浅纵沟,雄性门齿略外露。眼小,无背鳍,鳍肢胸鳍状,与尾鳍一起主要用于游泳。乳房位鳍基外侧。后肢仅存简单的肢带,体末有扁平的尾鳍,中央凹进,两端尖。体肤全由肥厚皮肉组成。背部深灰色,腹部稍淡。全身有稀疏细软短毛。

生活习性:儒艮生活于热带和热带性浅海水域,多在沙泥底质多青苗、海藻的浅海滩涂生活。可进入河口,但不在淡水中栖息。喜成群活动,常数头在一起,曾有一网获10多头的记录。住温暖海洋,海水温度多在20℃以上。行动缓慢,性情温驯,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m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患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以海藻、水草等多汁水生植物为食,如海韭菜、蕨藻、喜盐草和茜草,每天可消耗40-50kg。

生长繁殖:妊娠期为1年,每产1仔。

地理分布:在我国分布于台湾海域和南海(广西、广东和海南海域)。

保护级别:该物种属于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CETIS中属于附录Ⅰ,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在IUCN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易危”。

标本收藏情况:共1件,于1975年11月采集于广西合浦。

儒艮在进食

保护正在消失的“美人鱼”

儒艮,它的名字是由马来语直接音译而来的,某些地区称它们为“海牛”“海猪”或“海骆驼”。儒艮与蹄兔、大象有共同的祖先,它们的祖先在演化的过程中体型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儒艮与海牛皆为草食性动物,但栖息地不尽相同,它们是海牛目前唯一仍生存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和海牛不同,儒艮的尾鳍近似于海豚的Y型尾,突出嘴外的长牙则近似其远亲大象。虽然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某些地区仍有相当的数量,但在人类持续的猎杀、栖地减少以及困在渔网中溺毙的意外等已严重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目前,儒艮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特别是有丰富海草生长的地区。儒艮从不挑食,最喜欢的食物是海草,食量很大,每天能吃相当于它体重5%至10%的水草,但也会经常尝试其他的海底植物,有“水中除草机”之称。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儒艮寿命约为73年。

儒艮是由陆生草食动物演化而来的海生动物,曾遭到严重捕杀,也常死于渔业拖网、海边保护游泳者的防鲨鱼网、捕海龟网等,它们也是原油污染的牺牲者,急需加强保护。

中国将儒艮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广西合浦设立了专门的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拆除了几个码头,并明令禁止污染物直接入海。许多城市的渔民已经自觉废除了用带钩的渔网捕鱼,同时政府明令如果捉住儒艮,应立即放生。种群灭绝,与许多海洋动物一样,已经十分稀少的儒艮急需更多的关心和保护。

遭受污染物伤害的儒艮

中国古代关于人鱼的记载

《山海经》记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查通奉使高丽,见海沙中一妇人,肘后有红鬣,号曰人鱼,盖即陵鱼也。”这里所说的“陵鱼”即古代传说中的人鱼,人面鱼身,也称作冰夷人、鲛人、赤鱬[rú]、氐人、互人等。

《搜神记》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生活在郁水(今属广州北盘江)之南的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

《述异志》记载:“南海出绞纱,泉室潜织,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这种“鲛人”像鱼一样,生活在南海的水中,还能织出奇异的纺织品“绞纱”,也叫“鲛绡”,入水不湿,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注:作者吴志跃系福建博物院院长 王乾坤系福建博物院研究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jpg” />

与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鹦鹉螺还存在吗相关的文章

校园网——收录全国各地学校网站。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3 www.15033.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