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练习
高二《史记》之《刺客列传》练习
(分值:70分)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燕(yān) 榆次(yú) 曩(nǎng)者 庸人(yōng)
B.蹊(xī) 和而歌(hè) 濡缕(rú) 变徵(zhǐ)
C.自刎(wěn) 窥视(kuī) 燎(liáo) 忤视(wǔ)
D.戮没(lù) 柙(xiá) 瞋目(chēn) 偻行(l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沉深:深沉稳重 ..
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质:动词,做人质 .
C.乃造焉 造:制造 D.却行为导 却:倒退着 ..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 ..
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D.吾欲之南海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
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
5.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A.稍蚕食诸侯
C.倚柱而笑 B.使使以闻大王 D.太子迟之
( ) ( ) ( ) 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荆轲知太子不忍
C.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右手揕其匈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符合 B.秦王之遇燕太干丹不善 遇:对待
C.遂不复会 遂:最终 D.稍蚕食诸侯 稍:稍微
9.下列句中“顾”字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顾计不知所出耳 B.不复顾利害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荆轲顾笑舞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进兵北略地 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 ...
④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又前而为歌曰 ...
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⑨天雨粟,马生角 ...
A.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⑨ 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⑦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1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
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
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
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 ..
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函:信件、信函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 ..
1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A.③④⑤
C.①②⑤ B.②④⑥ D.③⑤⑥
( ) (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④遂拔以击荆轲,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14.“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下面是其成功原因的分析,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北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索然无味。
B.其成功在于荆轲的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萧风寒水,给了这壮烈行为以活动空间的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
C.其成功处在借景抒情,冷风寒水和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为表里,催人泪下。
D.其成功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的描写,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感同身受的共鸣。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
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智伯知我 知:了解
B.委质而臣事襄子 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C.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足:满足
D.焉以致报雠之意 致:表达
1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 )
①去而事智伯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
③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④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
⑤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⑥今日之事,臣固伏诛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
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3分)刺客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重要知识点
《刺客列传》重点文言知识点
(1)第1-5段
1.一词多义: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先:祖先。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前一“之”字,是动词,到。
使使往之主人。之:用作动词,到。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离开。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爱:喜欢。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结:结交。
2.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虽:虽然。
3.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目:用作动词,瞪视。
4.难句翻译指导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2)6—8段
1.一词多义: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报:报复。
擅巴汉之饶。擅:拥有,据有。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蹊:小路。
乃造焉。造:拜访。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却:退。跪:两膝着地。蔽:拂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报:告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逮:及,到。
2. 文言虚词: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之: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之:结构助词,的。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虽然:即使这样。
3. 词类活用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
(3)9—11段
1.一词多义: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厌:满足。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擅:独揽,掌握。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恣:听任,听凭。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把:握。
2.文言虚词: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则:如果。因:趁机。
唯荆卿留意焉。唯:希望。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虽:即使。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没有。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以:因为。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
3.词类活用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臣:使动用法,使„„臣服。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装。
(4)12—14段
1.一词多义: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把:握。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顾:回头。谢:谢罪。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穷:尽。见:同“现”。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坚:紧,此指剑插得紧。
轲自知事不就。就:完成,达到。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坐:治罪,办罪。
2.文言虚词: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于是。
3.词类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4.难句翻译指导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翻译指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白衣冠”这里用作动词,翻译成“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翻译指点:“诚”“以”“逆”“比”这些词在译文中要得到落实,“宗庙”翻译时可保留。“给贡职如郡县”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序。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翻译指点:此句中,“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尺寸”是借代,代指一点点,翻译时要把其指代义翻译出来。
(5)15—18段
一词多义: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诣:到„„去。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举:全部,所有。
。
【篇三】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刺客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3.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高兴
4.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胸膛
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诀别
6.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惊慌
7.燕王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朝庭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奉同捧,捧着
9.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出现
10.卒起不意 卒同猝,突然
11.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投掷
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古代的计量单位
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被雇佣的人
1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威慑,震慑
1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媾和,讲和
1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手腕
17.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朴同扑,击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瞪眼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做人质)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唱歌)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率领)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安排住宿) 天雨粟,马生角也(下雨) 皆白衣冠送之(穿着白衣冠)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对待)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每天) 稍蚕食诸侯(像蚕一样)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 南有泾渭之沃(在南面)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在右面,在左面)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用双膝)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在国内) 太子日造门下(每天)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向北)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有匣子) 怒发上冲冠(向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像簸箕)
3.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以„„为迟) 群臣怪之(以„„为怪) 太子丹患之(把„„作为心头大患)
4.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使„„住下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使„„臣服)
三、古今异义词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古义:提心吊胆;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贫穷困难。)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古义:行走/作为;今义: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象。)
6.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7.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古义:主人;今义:岳父。)
8.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古义:放在心上;今义:注意,小心。)
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10.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11.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
四、一词多义
1.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同“捧”,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
2.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
郡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
3.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顾野有麦场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4.固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坚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方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坚决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本来刺客列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坚守
5.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人的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私见张良 私下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意 私利
项王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私交,,秘密活动
五、虚词积累
1.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即使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虽然:即使这样
2.之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助词,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结构助词,的
3.因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因:趁机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于是
六、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连结一人之后交
群臣侍殿上者 复为羽声忼慨
3.宾语前置 光窃不自外
4.主谓倒装 甚矣吾不知人也
【篇四】刺客列传
读《刺客列传》有感
读《刺客列传》有感
读完刺客列传,不禁对这五个人感到钦佩。
尽管这五人的事迹并不相同行刺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有着一种不畏强暴,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刚烈精神。
曹沫,是一位有勇无谋的刺客。他用自己的言语与齐桓公作斗争,一方面用武力威胁齐桓公,迫使齐桓公归还因自己战败而失去的土地。不过,我认为曹沫此举还稍欠妥当。如果齐桓公只在乎自己的土地和国家的利益,曹沫这次威胁齐桓公的行为非但能使齐王归还土地,反而会使齐王愤怒,并对鲁国大举进攻使鲁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决定去刺杀赵襄子。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让自己的身体承受巨大的损伤。他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最后刺了赵襄子几刀便自刎谢世了。但他的忠诚却感动了赵国志士。而我却认为豫让的行为只是愚忠罢了。他大可以以自己的才能辅佐与赵襄子身边,再找时机为智伯报仇,这样既可报仇又可保全自己,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聂政,为了达到目的,直冲“方坐府上”的韩相侠累,然后“自屠出肠”。而聂政为了不让家人受牵连“自皮面决面”。而聂政的姐姐聂荣认为不可以为了保全自己而永远埋没弟弟的名声,便与弟弟一同死去。同样为了古代君主的一己私利成为牺牲品的专诸,为了刺杀成功,将匕首藏在烤鱼肚子里,刺死了吴王僚,但却成就了阖闾的光辉时代。对我们来说,自己的死无法为祖国做出贡献,可谓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可对于古人,能为自己的主人而牺牲确实至高无上的光荣。
荆轲,他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刺客,但造成他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应该是他的武功吧。他的剑术不精,却要刺杀秦王,他的精神与勇气可歌可泣,可惜的只是能力罢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流传青史,同时流传的还有荆轲大无畏的精神。
这些刺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真正让后人铭记的是这些刺客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魄与精神。
【篇五】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知识整理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 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 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 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 通“媾”,和好
心惛然 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 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 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 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 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 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 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通“拊”,拍
请辞决矣 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震”,震摄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露
卒起不意 通“猝”,突然
2. 古今异义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获罪 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 古义:内心恐惧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处境困难 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消除借口 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消耗尽 今义:消失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 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表示原因 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表示依据,用来 今义:表结果(连词)
3. 一词多义
卫人谓之庆卿 他(代词)
而之燕 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的(助词)
居顷之 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 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1
而之燕 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 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 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假设关系连词
使使往之主人 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 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 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 使命(名词)
其后秦伐魏 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 这(代词)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 等到(介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 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 变成(动词)
故尝质于赵 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 所以(连词)
以术说卫元君 用(介词)
酒酣以往 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 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凭借(介词)
以次进 按照(介词)
固去也 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 坚决(形容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 即使(假设连词)
徙于卫 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 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 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 向(介词)
其先乃齐人 是,表判断(副词)
2
其后乃可图也 才(副词)
乃造焉 于是(副词)
且至于燕 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 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 熟悉(动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 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 会见(动词)
荆轲尝游过榆次 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拜访(动词)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 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趁机(介词)
足为寒心 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 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能够(能愿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几(数词)刺客列传
数困于兵 屡次(副词)
又举兵南伐楚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全(形容词)
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得到(动词)
诚得劫秦王 能够(动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 如果(假设连词)
擅巴、汉之饶 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独揽(动词)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 间或(副词)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 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 顾及(动词)
遂发 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 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 打开(动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这样(代词)
4. 常见实词
卫元君不用 采用(动词)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先前(名词)
3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合适(动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离开(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逃跑(动词)
其少时与丹欢 交好(动词)
欲批其逆鳞哉 触犯(动词)
然则何由 办法(名词)
委肉当饿虎之蹊 小路(动词)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迅速(形容词)
旷日弥久 长久(形容词)
乃造焉 前往(动词)
却行为导 退(动词)
明不言也 表明(动词)
致光之言 传达(动词)
敢有所道 陈述(动词)
尽纳其地 接受(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抵达(动词)
赵不能支秦 抵抗(动词)
舍上舍 客舍(名词)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夺取(动词)
微太子言 没有(动词)
臣愿谒之 请求(动词)
今行而毋信 信物(名词)
秦王购之金千斤 悬赏以求(动词)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严酷(形容词)
人不敢忤视 逆(动词)
请辞决矣 辞别(动词)
既祖 祭祀路神(动词)
持千金之资币物 用作馈赠的帛(名词)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抵抗(动词)
比诸侯之列 并列(动词)
比诸侯之列 位次(名词)
至陛 台阶(名词)
前谢曰 谢罪(动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 稍微(副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 迁就(动词)
轲既取图奏之 呈献(动词)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好像(动词)
自引而起 伸长(动词)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名词)
4
王负剑 背着(动词)
轲被八创 遭受(动词)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判罪(动词)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等级(名词)
5. 常见虚词
与盖聂论剑 同 (介词)
人或言复召荆卿 有的(代词)
荆轲既至燕 已经(副词)
酒酣以往 以后(名词)
相乐也 互相(副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语气助词)
其所游诸侯 置于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构成名词行短语(助词)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正赶上(副词)
稍蚕食诸侯 逐渐(副词)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这(代词)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终(动词)
燕国莫不知 没有谁(代词)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达到(动词)
幸而教之曰 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光窃不自外 谦词,私下
方急时 正在(副词)
6. 词类活
盖聂怒而目之 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 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 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 象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 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 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向西 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 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 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 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 以为迟(意动用法)
5
【篇六】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教案
《刺客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通假字、古今词和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
第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信条,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他们的道德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记〃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那我们来认识他。
二 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二、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 2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3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 4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5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 6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
7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 8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腐同拊 9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 10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
11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柙同匣 12图穷而匕首现 现同见
13卒起不意 卒同猝 14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 15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 16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
(二)古今异义
1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第7段)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 今义:贫困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7 古义:提心吊胆 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8 古义:行走,作为 今义:人有意识的活动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不肖 9 古义:不才 今义:不争气
5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9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11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7北蕃蛮夷之鄙人 14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 8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4 古义:皇帝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9持千金之资币物 14 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14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 11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16 古义:东家,主人 今义:岳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盖聂怒而目之 瞪视 (2)使使往之主人 派
(3)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唱歌 (4)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作人质
(5)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率领 (6)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上前
(7)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住 (8)皆白衣冠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9)秦王闻之,乃朝服, 穿上朝服 (10)天雨粟,马生角也 下雨
2、名词作状语
(1)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天天 (2)稍蚕食诸侯 像蚕一样
(3)北有甘泉谷口与固 在北面 (4)南有泾渭之沃 在南面
(5)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 在右边,在左边
(6)偻行见荆卿 弯腰曲背 (7)太子再释而跪,膝行流涕 双膝着地向前
(8)彼秦大将擅长于外而内有乱 在国内
(9)太子日造门下 天天 (10)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向北刺客列传
(11)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用匣子 (12)发尽上指冠 向上
(13)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像簸箕一样
3、使动用法
(1)太子丹受而舍之 使……住来
(2)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使……臣服
4、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 以为迟,嫌迟
群臣怪之 觉得奇怪
(四)特殊句式
(1)和而歌于市中 介宾短语后置句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3)给贡职如郡县 介宾短语后置句 (4)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5)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6)父母宗祖皆为戮没
(7)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七)一词多义
1、顾:(1).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也不顾 (2).顾野有麦场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大行不顾细谨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之所出耳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3).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3、间:(1).凡天地之间 (2).奉命于危难之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彼节者有间 (6).遂与外人间隔
(7).间以诗记所遭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关莺语花底滑
(11).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4).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刺客列传》教案
第2课时
一、 朗读课文,疏通课文
1、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5)记叙荆轲的身世、特长、游历何结交。
第二部分(6——8)写太子丹与秦王交恶而欲行刺秦王。
第三部分(9——13)荆轲受命,做好了谋刺的准备工作,启程赴秦。
第四部分(14)荆轲刺秦王不成,壮烈牺牲。
第五部分(15——17)秦王灭燕,高渐离献身。
第六部分(18)太史公论赞。
二、对文章重点部分(荆轲刺秦王)的分析
1、 易水诀别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
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
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 廷刺秦王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去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小结:多用短句,渲染了千钧一发,你死我活的紧张形势。突出动作描写民,展示了双方生死搏斗扣人心弦的曲折过程。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如见其形,如
闻其声。衬托手法,突出了荆轲的英雄形象,年十二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秦群臣恐急慌乱,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威慑秦廷,以秦王不怡良久,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三 对荆轲形象的分析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一)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1)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2)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3)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4)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为了塑造荆轲的形象,文章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
(二)历来其他学者对荆轲的不同评价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也写有《咏荆轲》一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苏洵认为“始速祸焉”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不足言”
左思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近代龚自珍说他有“江湖侠骨”。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三)谈谈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 荆轲刺秦王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吗?
这是一道开放题,所持观点能合理有据,自圆己说则可。例如持肯定态度,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趁势,但他不畏强秦,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gaozhong/gezw/22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