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80军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21年2月7日责任编辑:张小明来源:凤凰资讯
第八十军军长唐守治第80军,初属胡宗南系统的中央军,由于长期戍守西北没有作为,到抗战结束时上了裁军榜。从内战开始时这个军的番号就空缺着,一直到了1948年9月国防部命令把所有新编、暂编部队改为正规番号时,80军的番号才给了新编第1军。起这个新1军,那可有名着呢,这个军在孙立人的指挥下在国外征战,数次给予日军重创,被列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不过这个新1军还没被正式赋予80军的番号,就在辽沈战役中成了解放军的点心。对于这个结局,孙立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以新38师留守处为基础,准备重新成立新1军。可国防部说新编、暂编部队的番号已经全部取消,不能另行起用,于是孙立人就把80军的番号正式要了下来。这支内战时期的诞生的80军就这样诞生了。由于80军在往后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参加过大型战役,所以这个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笔者还无法给出结论。唐守治,字浩泉,湖南零陵人,生于1907年4月23日。唐守治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的毕业生,起先在工兵部队服务,由于觉得干工兵难以得到升迁,于是他选择了加入税警总团,走上了“曲线晋升”的道路,不过那时候唐守治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孙立人不熟,应该还没有交集。抗战爆发的时候,唐守治被外调到102师当团长。由于这个师是黔军改编而来,师内的封闭性使唐守治在军中难以立足,于是他被迫在徐州会战之后重回税警总团服务。当时的总团长正是孙立人,孙知道唐的税警老人,很快就把唐留了下来,并保荐为干部教练所教育长,担负起全总团的基层干部训练工作,由此可见孙对唐的信任,是绝对的不一般。税警总团改编为新编第38师后参加了远征缅甸的战役,可惜由于高层指挥不当,导致参战部队损失惨重。新38师在副师长齐学启被日军俘虏后,孙立人便把唐守治给提拔为副师长,帮助他在印度重新编练新38师。再往后,孙立人当上了新1军军长,唐守治也随之当上了新编第30师的少将师长。新1军在孙、唐等人的努力整训以及美国的新式武器装备下,发挥出了十分强劲的战斗力,在1944年的反攻中屡立战功,扬名异域,唐守治也成为了一位抗日名将。由于孙立人不是黄埔出身的缘故,这就注定了他在一个有绝大多数黄埔系学生构成的军队中会遭受到歧视和排挤。当内战爆发时,孙立人虽然带着新1军开赴东北,并在与解放军的作战中取得过一些胜利,但仍不免被剥夺兵权,调到南京当陆军训练司令,而唐守治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与孙共同进退,去训练司令部当了参谋长。在大部分人看来,孙立人这个小集团,至此基本离开了权利斗争的“表演”,可以准备谢幕了。可由于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屡战屡败,尤其是东北剿总所属部队的全军覆灭,给了孙立人复出的机会,谁叫他是训练司令部的司令呢?那时候国防部还没成立编练司令部,新军的建立都得经过孙立人之手,于是孙就利用手中的权利,开始了培养自家系统的道路,而一直忠心跟随自己的唐守治自然成为了新成立的80军首任军长的理想人选。唐守治在孙立人的作用下虽然当上了80军中将军长,可这个位子坐的并不太平。因为80军的三个师中,只有新38师改编的340师是孙立人的基本队伍,201师和206师都是蒋经国太子系的部队,这两个师里,只有少数孙系干部。孙、蒋之间虽然表面上和和睦睦,但暗中为了掌握80军的主导权斗的十分激烈。总算是孙立人拥有台湾新军的武装权,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装备,这才使80军暂时的能听命于孙。不过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太子系的201师在金门战役中立了功,孙系的340师却在台湾的海滩上扔石头,于是拥护201师师长郑果当80军军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虽然这和太子系的鼓动托不了关系,但毕竟郑果是立了功的,给郑升官授勋自然是应该的喽。经过几个月的骚动,蒋、孙之间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妥协方案,那就是唐守治被提拔为台湾南部防守区司令,郑果升任第80军军长,80军仍归唐指挥,事情就这么得到平息了。唐守治在这次权利斗争中,可以说是收获最为丰富的人,他不仅在斗争中升了官,同时也没像孙立人那样与太子系硬顶,而是圆滑的在孙、蒋之间走动,甚至有向蒋靠拢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蒋经国才是今后主导台湾的重要角色。所以当提名由唐来当防守司令时,蒋太子并没有表示反对。而当孙立人下台后,唐守治不仅没跟着丢官,反而还当上了海军陆战队司令和陆军副总司令,官居陆军二级上将,到1965年8月又当上了总政治部主任,真是风光的很。可惜唐守治的官运好,命却不好,他于1975年4月5日就过早的去世了,连70岁都没活到。唐守治确实是自杀。老蒋去世那天,他和老婆发生口角之争,不料竟因手枪走火而把老婆误杀,此后由于深感愧疚,就用同一把枪自杀在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80军。一、第79师组成的第80军1930年,国民军第2军李纪才部中原大战后被国民革命军收编后改编为新编第13师。1931年6月改番号为第79师。1935年12月,编入第46军。1937年11月,国军进行整编时,以第46军第79师为基础扩编组成为第80军。刘绍先任军长,孔令恂任副军长。该军组成后,隶属第8战区。1938年初,第11军团第97师改隶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79师,陈安宝任师长;第97师,韩锡侯任师长。同年夏,第79师拨归第26军建制。1939年初,新编第2军被撤消后,所辖第165师改隶第80军。不久,第165师调归第10战区,另将第10战区第191师、新编第26师改隶该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97师,韩锡侯任师长;第191师,杨德亮任师长;新编第26师,何文鼎任师长。同年8月,国民党军以第191师为骨干扩编为第42军,第191师脱离第80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97师和新编第26师。1940年春,第80军所辖新编第26师奉命改隶第8战区直辖,另将第10战区第165师和新编第27师改隶该军。同年秋,又将第97师改隶第8战区直辖。至此,该军辖第165师,王治岐任师长;新编第27师,王竣任师长。1941年5月,该军参加了晋南会战。在此次会战中,该军伤亡严重,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殉国。1942年初,该军隶属第37集团军时,军长孔令恂因在晋南会战中指挥不力被撤职,王文彦继任军长,丁友松、曹大中、王治岐任副军长。7月,新编第12军新编第37师改隶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165师,何藩任师长;新编第27师,严映皋任师长;新编第37师,徐保任师长。1943年6月,王文彦升任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袁朴继任军长兼任黄龙山警备司令。辖第165师和新编第27师、新编第37师编制不变。1945年10月,该军番号和所辖新编第27师、新编第37师被裁减,第165师改隶第36军。1934年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隶属第十八军,追堵红军至湘鄂黔各地,1936年5月曾开进山西,不久又开至湖南.7月孔令恂被任命为第十二纵队指挥官:9月指挥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2个师开至甘肃、宁夏一带进攻红军、11月孔令恂改任第十三纵队指挥官;1937年1月又改任第十四纵队指挥官,仍指挥上述2个师,3月该部驻防兰州、平凉—带.10月编成第八十军、刘绍先任军长,孔令恂任副军长代理军长。11月刘他调,孔令恂实任军长;孔任军长后,韩锡候接任第九十七师师长职.1938年8月第四十三师开赴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后拨隶第八十七军,至年底该军辖第九十七师和陈梦庚补充旅.第八十军军长孔令恂.辖第九十七、第一六五师和暂编第二十六师.1939年冬隶属第八战区,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6月至8月隶属第三十四集团军,此后直属第二战区.1941年参加晋南会战.是年3月第九十七师改隶新编第十二军.1942年1月王文彦接孔令恂任军长、是年由第三十四集团军改隶第三十七集团军.1943年6月袁朴接王文彦任军长.1945年底第80军被撤消。第一六五师,师长王治歧,1942年6月王治岐升任副军长,何蕃接任师长.新编第二十七师,1939年4月由陕西警备第一旅及第十九补训处拨1个团改为该师,张坤生任师长,直隶第三十四集团军.1940年改任王竣为师长.5月王竣在中条山会战中阵亡,9月杨显继任师长.1942年10月严映皋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七师,1940年6月以西安行营2个补充团和河南自卫军第一路与新编第十二军刘元塘部之1个团合编为该师,徐保任师长;王竣(1902—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军新编27师师长王竣,原名俊,亦作浚、峻、骏,字杰三。先后就读于县立高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后到陕西军队中服役,先后在杨虎城部任副官、手枪队队长和营长。1932年秋任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团长,1935年升任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王竣自幼入本县高小读书,勤奋好学,聪明异常,深为老师喜爱。以后王竣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同州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接触到民主革命思想,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横行霸道,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遂立志投身军旅,救国救民,富国强兵。1924年秋,王竣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不顾父亲的挽留和反对,毅然踏上了去广州的路途,决心跟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国民革命,参加北伐军,打倒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一中国。到达广州革命根据地后,王竣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军校受训期间,王竣学习努力,刻苦训练,历次考试成绩优良,深为同学敬仰和校方喜爱。毕业以后,王竣到陕西部队服役。1929年,到陆军第34师中任职。后又调入第17路军,任营长。1930年王竣随第17路军入陕西。1933年,王竣担任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团长。1935年,王竣升任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王竣将军听闻,愤怒万分,他立即请缨上书,要求上阵杀敌,报效国家。 1937年10月,太原失守后,敌军沿同蒲路南下进犯,企图渡河南侵。王竣奉命率部开抵黄河西岸,警戒黄河河防,支持山西境内我各路大军与敌军作战。在山西我军正面战场受挫、各路大军转进、开辟山区根据地之时,王竣曾指挥其属下的第一团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支援友军作战,并且在山西永济一线狠狠打击了南下的敌军。敌军进攻受阻,立即率领一个师团的重兵围攻永济我方守军,第一团抗战将士在王竣将军的指挥下血战永济,奋勇杀敌,与敌重兵对峙,大部分将士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捐躯,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1938年,陕西警备第一旅因为抗战作战有功,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为陆军新编第27师,王竣将军担任副师长之职,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师长。1940年,王竣将军奉命率部渡过黄河,进入中条山区,去支援这块敌后游击根据地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进入中条山根据地后,屡次出击,破坏敌军的运输补给线,炸毁敌军的仓库,歼灭小股活动的敌军,有效杀伤了敌军的有生力量,给敌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敌军曾经对中条山我军发动了十数次扫荡和进攻,但都被我军成功击溃。中条山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此根据地被敌军称之为“盲肠”,成为他们渡过黄河,向我中原腹地进犯难以逾越的障碍。 为此,敌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我军中条山根据地,挖掉这块在其占领区中的“盲肠”,并且消灭中条山根据地的我军部队,以解除我军对平汉铁路和同蒲路的威胁,稳定其华北占领区侧翼,大举南进,渡过黄河,夺取中原腹地,胁迫中国抗战政府投降,结束中国战场,好转移主力南下作战,与英、美军队争夺南洋。为达到突然袭击的战略目的,敌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秘密从东北抽调了包括第5师团在内的几个主力师团,还进行了大规模战役佯攻。表面上在风陵渡集结渡河器材,作渡河南进的准备,暗中在夜间秘密集结主力,把数百里之长的中条山根据给封锁得水泄不通。1941年5月7日,中条山战役的序幕揭开了,大批的敌军在密集的飞机、重炮等优势火力装备的掩护下,向我中条山根据地发起了疯狂地进攻。我军将士面队敌军猛烈地进攻,奋勇抵抗,战斗十分激烈。 王竣将军率部扼守中条山根据地的黄家庄、羊皮岭、门坎山、曹家川、马泉沟、台岩一带,依山背水为阵,且为死守之地。王竣将军得知敌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消息,立即进入指挥位置,通知并督促部下作好战斗准备。当大批敌军在其各种重型火器的支援下,向我军新27师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时,我军将士顽强抵抗,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阻止敌军的进攻。王竣将军亲临战斗前线,用保卫祖国光荣等爱国思想教育将士们,鼓励他们奋勇杀敌,报效国家。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全体将士士气振奋,勇士倍增,丝毫无畏惧之色,冒着敌军飞机猛烈的轰炸和密集的炮火攻击,誓死守卫阵地,捍卫国土。双方战斗之激烈程度,使阵地在两军反复争夺下,阵地几度易手,损失惨重。但是经过了两昼夜的激战,我军将士顽强地守卫住了阵地,没有让敌军得逞。可是由于处于内线作战,人员和弹药的消耗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消耗严重,而敌军拥有优势的兵力和装备火力压制,使得我军在激烈的战斗消耗下,战斗力逐渐减弱,渐落下风。5月9日,敌军在得到补给之后,重新集结,在飞机和炮火的支援下,再次猛扑我军阵地,双方拼死搏斗,杀声震天,战局直下,逐渐对我军不利。敌军拥有炮火打击和空中支援,轰炸我军阵地,阵地周围拥满了进攻的敌军,在这危急时刻,有人劝说王竣将军向上级请示,转移阵地,向后撤退。王竣将军慨然回答到:“未歼敌耻尔!何面目见人?军人不成功,便成仁,当与诸军死此!”众将士听此豪言壮语,深为长官所感动,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纷纷表示,誓死与敌血战到底,与长官同生死,阵地共存亡。在王竣将军的带领下,全体将士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了近乎残酷的血战。战斗,王竣将军与将士们英勇作战,在残酷的战斗中,他最终身受重伤,由于伤势严重,壮烈牺牲在台岩阵地上陈文杞(1904—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军新编27师参谋长陈文杞,福建省莆田县人,1904年出生。他少年时代,勤勉好学,聪慧过人。就读于莆田中学时,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多次考试都成绩优良,深为校方喜爱和同学的敬佩。在他中学毕业之后,陈文杞,于1923年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陈文杞生长的年代,正是中国深受欺辱和压迫的多难之秋,帝国主义横行,军阀政府腐败无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决心投笔从戎,投身民主革命,救民救国。1925年,陈文杞毅然加入南下的革命青年队伍,千里迢迢赶赴当时国民革命大本营———广州,考入了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第5期,进工兵科学习受训。由于革命形势发展需要,次年他就中断学业,在军校教育长邓演达先生率领下加入北伐军,编进工兵营第三连。一路上,他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直至北伐军攻占武昌,才得以就地继续其军校的学业。1926年,陈文杞被分配到陆军第22师见习,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陈文杞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后,又返回北伐军,在南京任第二十二师少尉排长。不久,便参加龙潭战役,一举击溃北洋军阀孙传芳之部,因英勇奋战而立功。1929年,其所在的部队改编为陆军第1师第1旅,他先后任该师第一旅第一团连长、营长、大队长、团长和中校参谋主任等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陈文杞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请缨上阵,要求保卫国家。之后,他随部队参加了抗日作战,转战各地,并且在多次与敌的作战中,建立战功,受到上峰的赏识。1941年,陈文杞被上级选拔派送到陆军大学学习深造,正要赶往学校深造学习之际,敌军在华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妄图进一部侵占我国领土。陈文杞立刻放弃了学习深造的机会,要求参加作战。他被上级任命为陆军第27师少将参谋长,率领部队开赴黄河防线,参与戎机,布置对敌的防御。中条山抗战根据地,日军早就想将其拔除,但是日军多次军事行动都没有成功。为了成功消灭我军在华北地区的最大的游击基地——中条山根据地,进逼我中原地区,突破黄河防线,打通平汉铁路,肃清我军对其交通运输线及其侧背的威胁,秘密制定了进攻我中条山根据地的方案,并且还秘密调集了其主力师团部队7万余人,准备大举围攻我中条山根据地。陈文杞将军奉命随第27师渡黄河北上增援,曾在永济一线与敌军接战数次,并且成功挫败了敌人的进攻,打击了敌人的气焰。1941年5月,敌军主力部队在陆、空优势火力的配合掩护下,向我中条山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围剿行动,我中条山抗战军民奋起抵抗,与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我抗战军民利用有利的地形,顽强地阻击着进犯的敌军。双方拼死搏斗,死伤惨重,为了争夺阵地,双方多次展开了残酷的白刃肉搏,根据地抗战军民成功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是同时自身也消耗巨大。由于根据地位置,我抗战军民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补给,敌军在数次进攻之后,重新集结,我军将士虽然奋勇杀敌,可是终因实力悬殊,没有后援,难以支撑,渐成残局。陈文杞将军率领部队,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和飞机轰炸,据守阵地,与敌对峙,宁死不退。他为了鼓励我军将士奋勇杀敌,亲自来到前线督师,鼓励我军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不让敌人得逞。在他的带领下,我军将士顽强作战,成功坚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然而,友军阵地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之下,战局危急,阵地逐个被敌突破,整个战斗的情况愈加激烈、复杂。虽然我军将士的部分阵地被敌突破,但是我军将士还是凭借顽强的抵抗,阻击着进犯的敌军。凶残的敌人,为了达到消灭根据地抗战军民、占领阵地目的,不断地向我军施放毒气。由于毒气的影响,我军将士受损严重,敌人趁我军将士受毒气影响而昏迷之际,攻占了阵地。在这危急一刻,陈文杞将军镇定如常,鼓励部队誓死保卫阵地。他高呼:“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成功,便成仁,此其时矣!”陈文杞将军率领部队,奋勇冲杀,与阵地上的敌军反复搏斗,在战局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阵地三昼夜。与敌血战底,最终弹尽粮绝,敌军再次组织进攻,阵地被敌攻破,我军将士为了保卫阵地,与敌展开了白刃战,双方陷入了混战状态,陈文杞将军在与敌拼杀的过程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将星陨落于阵地上。时年37岁。新27师副师长梁希贤烈士字哲生,陕西省同官县人,1898年生。青年时代,他目睹国家内乱分争,外侮丛生,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立志投身军旅,救国救民,富国强兵。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武装力量,准备北伐。梁希贤闻听消息,决心奔赴广州参加革命。1925年春,他历尽艰辛,终于来到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考入黄浦军校第五期学习。1927年夏,梁希贤从军校毕业以后,被分配到陆军第22师见习,参加北伐作战。他作战勇敢,完成任务坚决,深为官长所赏识,以战功不断擢升,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夏,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梁希贤作为一个爱国军人,满怀对侵略者的仇恨,请求上阵杀敌,以报效国家,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他的要求得到批准,随军开赴抗日战场,进入山西与日军作战。转战数年,以战功升任陆军第22师少将副师长。1940年春,任第一战区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抱病与师长王竣一起,率部进入中条山地区,在黄家庄、羊皮岭、曹家川、马家沟、台寨一带与日军相对峙,作战数十次,均击败敌人的进攻。1941年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秘密集中了大批日军10万之众主力部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中国抗日军队在山西南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中条山各隘口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其目的是解除中国军对其平汉、同蒲铁路的威胁,进而南渡黄河,打通平汉路,进犯中原,威逼重庆。梁希贤将军正率部奉令配合友军扼守中条山。他身患疾病,本应到后方医院治疗,但他得知日军即将发动进攻的消息,毅然决定留在部队,指挥作战杀敌。他抱病巡视阵地,用抗日必胜,日军必败的道理鼓励下级官兵作好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奋勇杀敌,立功报国。1941年5月7日,日军向中国第五集团军和第八十军阵地猛攻,敌数十架飞机轮番轰炸,并施放毒气,其重点指向第八十军与第五集团军第三军之接合部。时第二十七师坚守张店镇阵地,激战至黄昏,阵地一部被突破。梁希贤将军又率第27师突围,遂转移至第二线阵地,左冲右杀,毙敌无数。继续抵抗日军进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及日军为发动这次战役作了一系列侦察、准备工作,抓住中国军几支部队接合部的弱点,突破中条山防线。双方战线犬牙交错,第27师处于内线作战,渐成颓局。 日军攻势越来越凶狂,第八十军退守到台寨村继续抵抗。日军先以便衣队扰乱射击,同时以飞机轰炸,随后以攻击部队四面围攻,使第27师军前后上下,均受敌攻击。在与日军血战中,伤亡惨重,弹尽援绝,仍激励士兵,为保卫祖国山河奋勇杀敌战斗至1941年5月9日,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同在台寨阵地壮烈殉国。梁希贤遂率部坚守台寨,与日军展开血战,士兵伤亡殆尽,梁希贤为不被敌人生俘,投黄河殉国,英年43岁。日军为消灭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消除对其山西交通线的威胁,从苏北、豫东、赣北、晋西等地抽调主力第2l、第33师团,第9、第16混成旅团,骑兵第4旅团及驻中条山第35、第36、第37、第41师团,共计6个师团和3个旅团兵力共10余万人,另调第3飞行集团主力等航空部队支援作战。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统一指挥卞,企图以迅速的歼灭战和反复“扫荡”,将中国第1战区部队主力包围歼灭。为确保晋南战略要地,中国军队在中条山驻守第5、第14、第17、第15、第43、第93、第98军及第9、第27、第80军等部队约18万人,由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统辖指挥,对日军作战。 5月7日,日军从东、北、西三个方面向中条山区发起进攻。在中条山东侧,日军第35、第2l师团及骑兵第4旅团一部,由泌阳、博爱分两路向孟县、济源的中国守军第9军阵地猛攻,飞机狂轰滥炸。第9军阻击后,于8日夜放弃孟县、济源,撤至黄河北岸封门口既设阵地。9日,日军增兵后再次发动猛烈进攻。第9军与日军激战至10日晨,封门口阵地被突破,遂向西转移至济(源)垣(曲)大道南北地区夹击日军。11日,第9军主力奉命在关阳、狂口南渡黄河担任河防,留一部担任掩护任务,后分散开展游击战。12日晨,日军第21师团主力沿封门口西进至邵源附近,与由垣曲东进之日军第41师团一部会合后,续向横河镇方向攻击;第35师团于10日突破守军龙王窝阵地,沿黄河北岸向西突进,于12日占领并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在中条山北侧日军第33师团主力,于7日下午在董封东西之线向中国军队第98、第15、第43军阵地发动攻击,于8日拂晓突破第43军18盘阵地后,继续南进,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六祀均在激战中殉国。守军顽强抵抗,与日军激战至12日,仍坚守阵地,并全歼侵入董封的日军一个大队。13日,日军得到增援,攻陷董封。守军第98军、第93军第10师、第15军奉命北进,遇日军阻击后转移到横河镇东南地区,第98军一部到达沁水以北;第43军西移被围于云雾山,之后向西北方向转移。在中条山西侧日军第41师团及第9混成旅团,分由桑池、横岭关发起进攻,以中央突破的战法直指垣曲。中国守军第43军、第17军奋起抗击,由于日军兵力绝对优势,正面阵地于8日晨被日军突破,被迫向东转移。日军遂向垣曲突进,是日黄昏,垣曲失陷。9日和10日,日军由垣曲分路向东、西推进。东进之日军于12日晨进至邵源,与济源西进之日军会合后,又向北攻击第14集团军。日军第36师团主力、第37师团及第16旅团各一部,由闻喜、夏县向张店镇以东的中国守军第3军和第80军阵地猛攻。守军与日军激战至8日,阵地被突破,边撤退边抵抗,于9日退至台寨村附近坚持苦战。日军攻抵黄河北岸后,又返转向北进攻,并于11日开始进行南北蓖梳式扫荡。12日,中国军队第5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主力陷入日军重围,在中条山各山隘内坚持顽强苦战;第3军和第17军分散向西突围。由于补给不足,腹背受敌,各军于当日奉卫立煌电令开始向太岳山、吕梁山及黄河南岸突围转移。至20日,第43、第93、第98军分别突围到达稷山、乡宁和沁水以北地区,后奉命留太岳山区游击,与日军周旋。突围中,中国军队指挥混乱,损失惨重,奉命渡黄河南撤的部队,由于沿途遭到日军截击,至6月初,第14集团军总部及第15军军部才脱险南渡黄河整训。第9军新编第24师、第93军等迄20日才渡过河,会战遂告结束。在会战中,八路军应卫立煌和蒋介石之要求,进行交通破袭战,开展大规模游击战,牵制了日军,掩护撤退。此战,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退出中条山。从整个战役来看,“中国守军处处被动挨打,毫无积极主动精神可言,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甚至没有还手之力”。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各部队均无粮食储备,正式开战仅4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致电蒋介石,说“大军已绝食3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散之虞。”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500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1门,根本无力封锁山口道路,更别谈打破日军封锁。日军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通讯联络经常被切断,作战第一天,师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日军进攻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守军无法坚守,难以长时间与敌周旋。另外,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部队团结合作。还有,晋南中条山因为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汤之固,有恃无恐,思想松散,警戒疏忽。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日军称“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蒋介石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最大之耻辱”。抗日英雄梁希贤作为一个爱国军人,满怀对侵略者的仇恨,请求上阵杀敌,以报效国家,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随第22师参加抗日战争,率兵转战各地,英勇抗击日寇,屡立战功,升任陆军第27师少将副师长。在抗日战争中,梁希贤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当台砦阵地遭日机狂轰滥炸时,他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亲自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与日军血战中,尽管伤亡惨重,弹尽援绝,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同在台寨阵地壮烈殉国;梁希贤遂率部坚守台寨,仍激励士兵,为保卫祖国山河奋勇杀敌战斗,士兵伤亡殆尽;梁希贤为不被敌人生俘,投黄河殉国,最终与凶残的日寇拼死在战场。刘耀军 团长 15军27师79团 1944年4月30日许昌楚须河英勇牺牲张国安(1910~1938)中校团附 42军27师79旅153团应城葛蓬岗 1938年4月8日台儿庄牺牲丁恒匡(1907-1943)中校科长 二十七师野战仓库湖南攸县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7月15日在陵川阵亡。江尚文 少校军需 三十八军二十七师,陕西岐山凤鸣镇天柱村人。1916年1月生,1938年8月在山西中条山对日作战中牺牲。张国安(1910~1938),字诲罗,中校团附 四十二军二十七师七十九旅一五三团应城葛蓬岗人,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步兵科 1938年4月8日拂晓,在台儿庄一颗重型炮弹在张国安身边炸开。跟日寇血战16个昼夜的张国安,血溅国土,粉身碎骨。郑云奇 团附 二十七师李靖华团 1939年3月26日 在台儿庄刘桥村内坚守中弹牺牲董玉卿 少校营长 河南堰城二十七师106团一营,阵亡后就晋一级给恤。王景山 营长 第二十七师 4月3日台儿庄战役,固守彭楼。当日军冲到近前,他即用手榴弹猛投,随即冲向敌群,挥舞大刀奋力砍杀,一连砍倒日军12人,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全营官兵先后牺牲,无一幸免。相连三 少尉排长 27师106团1连河南舞阳. 山东台儿庄阵亡张万丰 号“秀生” 排长 四十二军二十七师八十旅一六○团三营山东观城人 1937年7月河北省房山县的永定河一线阵亡李凤孔 少尉排長 二十七师一五七团四连山东莱芜人.于阴历八月十八日大别山战役阵亡..李 锁 二等兵 27师106团1连河南堰城. 山东台儿庄阵亡张福学 一等兵 27师106团通信连河南宁陵. 山东台儿庄阵亡第七十九师王锦文部(原邓英部新编独立第十三旅,后由路孝忱接编为新编第十三师,再编为第七十九师,路死王继)与第六师之独立旅张珙部并编,成为两旅五团制之第七十九师,属第80军(原第七十九师四团缩编为第二三五旅,辖第四六九、第四七0团及补充团)。1936年1月,该师序列是:第79师第235旅旅长段朗如第235旅第469团团长叶棠第235旅第470团团长吴祖滔第79师第237旅旅长李祖白第237旅第473团团长冯亲毅第237旅第474团团长杨振光第235旅补充团团长木任林1948年,辽沈战役时该师序列是:师长陈衡,副师长赵明义(后由陈星樵继任),参谋长陈星樵(兼),辖第235团团长吴泽炫,第236团团长文华,第237团团长窦思恭。陈安宝(1891~1939),字善夫,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3期,1926年,参加北伐。1935年任师长。1938年夏晋升为第26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移驻江西永修,12月专任26军军长。1939年5月3日,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陈安宝(1891-1939) 七十九师浙江贵岩保定军校第三期学员。1939年5月6日沙窝章村督战壮烈殉国潘晋卿(1906—1938)少校营长,79师补充团一营浙江缙云舒洪镇岭口人。1939年9月江西南昌,与日寇苦战,潘在战斗中与全营官兵同时牺牲林仁杰 上尉副营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 二六岁王鹏程 上尉连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湖北汉川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二四岁,李英杰 中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河南洛阳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二六岁,杨锡泰 中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河南郾城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三十岁,李根起 中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河北东明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三十岁,成云端 少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湖南湘潭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二五岁,伍维杨 少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湖南衡城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二五岁,朱孟若 少尉排长,七十九师二三五团浙江富阳人, 1940年秋景山狙击战 景山乡(今常安镇)牺牲二八岁,童 槑团政治指导员79师235团武义阳山乡童庐村,1921年10月12日生 1944年7月6日在龙游大马埠牺牲年仅24岁。卢祖恭 少校团副 七十九师平潭县潭城镇北街人。福建省保卫团干部训练所 1941年浙江牺牲,年仅26岁 葬于浙江省诸暨县四郎山 追赠为中校团长金 似(1918—1938),字以壎,志愿兵 第79师470团3营 金南圃的次子。1938年九月十五日江西庐山以东廖家山一役阵亡。刘绍先军长1896-河北大名 后任国民革命军军事训练委员会中将秘书长孔令恂军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早年在孙传芳五省联军任职,1928年6月所部被阎锡山收编,1929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47师141旅281团团长。 1930年12月任第43师127旅1团团长。1931年1月任第43师127旅少将旅长,7月任第43师副师长兼127旅旅长,8月任第97师师长。1936年7月任剿匪军第12纵队指挥官,10月任中将。1937年9月兼任甘肃省会防空司令部副司令,1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0军军长。1939年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1年参加晋南抗战。1942年1月任中央训练团第2大队大队长。1942年1月任中央训练团第2大队大队长,1943年2月任第2集团军副总司令,11月任陕西省军管区司令,1944年3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1946年11月任第11战区保安总司令,1947年3月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2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员,1948年6月辞职,1949年1月在北平迎接解放。1955年在北京病逝。孔令恂军长的第80军,防守中条山西口,平陆以东的茅津渡、圣人洞、张店至夏县以南的庙前一线,下辖有新27师,师长-王竣、王治歧第165师、乔明礼指挥的河北民军。9日正午时分,第80军所部遭敌便衣袭击和飞机轰炸扫射,进一步溃败。“在一场混战中,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及165师姚汝崇营长等多名军官牺牲在太寨村西的雷公庙岭附近。剩余部队傍晚退到黄河渡口南沟。”第80军军长孔令恂、第165师师长王治岐弃部渡过黄河,失去指挥的部队争相竞渡,伤亡惨重。新编第27师副师长梁汝贤见事不可为,投河殉国平凉柳湖公园《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为四方柱体,正面曰“二十七年七七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下书“精神不死”四字,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题。左面为八十军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题诗曰:“痛值蛮夷滑夏时,歼仇节概拟哀丝。思将天地英雄气,树起人间正义旗。堕泪有同羊叔碣,善终无愧于才诗。我来愿步诸公后,几向湖滨拂铁衣。”后面碑记,其略曰:“七七抗战建国周年纪念日,平凉各界以抗战将士牺牲巨万,倭寇尚未平,欲有以彰先烈励后死也,乃奠基于柳湖而建斯碑焉,护以亭,通以桥,费赀二千,历时五月,主其事者师长韩锡侯、专员张振武、县长魏汝继等。”右面为八十军军长孔令恂题词曰:“九垓风雷,八公草木,整复纲纪,精神血肉,伟烈式昭,丰碑卜筑,气作河山,光绚民族。王文彦军长,生卒年不详, 别号人俊,贵州兴义人,何应钦妻弟,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上海大同大学英语专修科结业,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李烈钧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后任军校办公厅服务员,教导一团团部副官,党军第一团排长,黄埔军校学员总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少校营长,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特务团上校团长、少将团长。1929年起任训练总监部管理科少将科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副官处长,军政部参事。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四十七军一0四师师长,第七十六军副军长兼西安警备司令,军政部第八补训处处长。1942年后任第八十军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先后参加徐州会战、竹口会战、豫南会战诸役。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49年任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部员等。1956年退役。参与筹组贵州旅台同乡会,任理事。编有《贵州文献》等。王文彦(1902—1955),字人俊。二十年代初,在贵阳进中学,后赴广州进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适值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先生乃组织在广东的各路部队对陈讨伐,即第一次东征。由于局势发展需要,黄埔军校一期尚未完成预定学习时间即提前毕业,分发到教导第一、二团等部担任干部。同年夏,平定刘、杨叛乱时,何应钦为党军第一师师长。10月,第二次东征时,王文彦同宋思一、刘汉珍等(均是贵州人)一起被分发到第一师任见习军官,后与宋思一一起被派往广西招兵。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何应钦为第一军军长兼东路军总指挥,周恩来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王文彦升为军直属宪兵营营长,旋调任东路军总指挥部特务团上校团长。1929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在河南爆发了内战,何应钦被蒋任为武汉行营主任,王文彦任行营少将副官处长。1930年,何应钦任军政部长,王文彦亦随何到南京,进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结业以后任军政部特务团少将团长。1935年,原系贵州地方部队之二十五军教导师和川南边防军候之担部改编为新编第二十五师,以贵州遵义人沈久成任师长。1935年5月,沈到赤水就任,并整编部队,是年秋全师移驻川北昭化、广元及陕南宁羌一带整训,继改番号为一四O师,沈任师长。沈久成担任一四O师师长以后,对整编部队,更动人事方面操之过急,引起部分下属反感。军委会恐军心不固,而一四O师贵州籍的官兵较多,为了安定军心,军委会便因势利导,于1936年秋冬之间调他们认为较为温和的贵州人王文彦去接任一四O师师长。当时一四O师师部在甘肃通渭马营,沈久成未离任前,原副师长左藩已先请假离开部队回湖南湘潭久未返任(抗战初期,左在湘潭被敌机炸死);原兼参谋长唐宇纵被撤职后,亦暂悬缺。故王文彦到马营接任时,随带了较亲信的王绍棠(苏州人)接任师军需处长;周盛鸣(贵州遵义人)接任副官处长;刘熹(湖南湘乡人)接任军械处长;蔡心龙(江苏人)接任军医处长(以上数人,多是原在军政部或特务团工作的)。王到后不久,才调他的陆大特别班同学何昆雄(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生)任副师长;温靖(字卓寰,广东梅县人,黄埔三期生) 来任参谋长。自王接师长以后,除对副师长、参谋长、师部各处处长等自然出缺进行调补外,各团之部队长(包括团、营、连、排长)均未变动,这就可以看出王吸取了前任沈久成之过激做法使得军心不稳的教训,从而使用了较为温和、慎重的统驭部队的方法。王文彦到一四O师以后,武器装备和被服补充等均逐渐充实,同时不再像沈久成时期仅领“包干军费”,改按中央其它直属部队一样待遇,实报实销,官兵薪饷已不再打折扣。如按当时一般情况而论,即由“丙种师”而升级为“乙种师”了。王受到信任和有了各方面人事上的关系,当然一切方便得多了。1936年双十二“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成等扣留,南京方面推定何应钦掌握军事大权。何为了振慑张、杨,乃调集大军向西安包围,一四O师也奉令由甘肃回师陕西兼程进逼,部队推进到西安邻近之周至时,东北军一O六师沈克部已在周至设防,形势紧急,即将接触,骤闻“西安事件”已和平解决,协议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蒋介石飞返南京。约半月后,一四O师仍回驻甘肃清水、张家川一带。1937年初,移驻陕西宝鸡、虢镇、风翔、蓝田等地整训。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动员抗战救亡。一四O师奉令扩编为三旅六团(等于“甲种师”),王文彦派四一八旅旅长李靖化( 四川重庆人)兼新兵第一招募处处长,赴四川募兵;派八三五团代团长李祖明(贵州独山人)兼新兵第二招募处处长,赴贵州募兵。仅两月时间,四川、贵州分别募得新兵各2000人左右( 有部分青年学生踊跃应募,后择优保送部分进西安第七军分校及本师教导队), 连同四一九旅副旅长兼团长任骧在陕西接收师管区所征新兵2000余人,共增编为三个团,三省的新兵以部分补充原建制团,同时由原来三个建制团中抽调部分干部、军士、老兵等编入新兵团带动新兵。三个团集中陕西临潼、渭南、华阴等地整训。扩编时,原三个建制团团长均升任旅长:四一八旅旅长李靖化;四一九旅旅长方日英(广东人,黄埔一期生);四二O旅旅长林丽山(字秀生,云南昆明人,保定生)。团长中有湖南人、云南人、 贵州人;营、连、排长等,贵州籍的较多;士兵中贵州籍的比重较大,但后来补充有四川、陕西的新兵,虽然基础是贵州部队改编的,但干部队伍已是“五湖四海”。王任用的副师长、参谋长、三个旅长等几个主要将领,分别是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省省籍,仅王本人是贵州人。这说明王文彦在人事任用上比较开明,并不一定计较地域或学籍。此时全师兵员达l0000余人,整训和补充装备后, 划归第八军建制(军长黄杰,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生),1937年年底,日寇向晋南侵犯,一四O师奉令进驻潼关、阌乡、灵宝、陕州一带防守黄河南岸,并派出一部赴晋南出击,堵截由太原南犯之日寇。1938年3月下旬,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等部在台儿庄及其邻近战场与日军恶战。4月中旬,我第六十军(滇军卢汉部) 和第八军所属之一四O师王文彦部奉命调往台儿庄地区,一四O师由潼关、灵宝一带乘火车赴鲁南增援,将黄河南岸防务交一O二师柏辉章部接替。就在六十军到达鲁南前线后两天,一四O师到达车幅山(距台儿庄仅一站,当时属终点站)下车,归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直接指挥。孙立即令一四O师驰赴台儿庄东南郊之禹王山左翼阵地(与六十军衔接)及南郊望母山一带防守,并负责该地段运河西岸河防防务及构筑沿河工事。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东北军)已先几日到达台儿庄北面与敌作战,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中央军)亦早在峄城、兰陵、苍山一带阻击敌人。此次敌增派飞机、大炮、精锐师团、骑兵及机械化部队等,攻势极猛,于、汤等部连月与敌激战,伤亡重大,曾暂向台儿庄左右两翼后撤。适于此时,第六十军到达,除扼守台儿庄一带阵地外,并向敌猛攻。击退日军攻势,杀其凶焰,汤恩伯、于学忠两部才稳定下来。六十军为我方主力军,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他们无论攻防都是能手,又有勇敢强悍的一四O师助威,敌人虽发动无数次进攻,终未能越雷池一步。六十军和第八军之一四O师勇猛强悍的牺牲精神,为当时战区长官部、集团军总部一再嘉奖,也为在鲁南战场上各友军和当地民众所一致称道和尊敬。日军认为六十军和一四O师这颗硬钉子对它的攻势计划障碍很大,只要消耗损伤这支实力,攻占重要阵地禹王山一带,其它部队就容易对付,便可直下徐州,因而集中力量向台儿庄之屏障─禹王山、望母山一带正面战场各阵地猛烈攻击,反复争夺,经过两旬多惨烈苦战,敌终未能得逞,且死伤累累。当敌向六十军一八四师禹王山正面阵地猛攻时,该师誓死抗击,坚守阵地,因而伤亡较大。孙连仲令一四O师派一个团增援该师。一四O师师长王文彦乃派八三七团团长罗遇春(字振武,云南玉溪人)率该团归一八四师师长张冲指挥,加入该师战斗序列;另派八三九团(团长万徐如,贵阳人)接替罗团担任的望母山一带阵地任务,与右翼本师八三五团(代团长李祖明)所据守禹王山左翼之阵地衔接。日军进攻六十军禹王山正面阵地时,同样对一四O师在禹王山左翼和望母山一带阵地猛攻,经过多次反复争夺和短兵相接,我军均击退敌之攻势,守住了我军防线。在争夺战中,我一四O师八三五团副团长王俊臣(贵州遵义人)在指挥第一线战斗与敌肉博中为国捐躯;第二营副营长陈英华亦阵亡。八三五团伤亡连、排长共20余人,伤亡士兵800余人。在战斗激烈时,因伤亡过大,师部派出留作预备队的师直属教导队(教导队的成员属于储备待补充用的初级干部)200余人增援八三五团,在惨烈的争夺战中,教导队亦伤亡近百人。少校队长张我威(贵州黄平人,贵州崇武学校七期毕业生)壮烈牺牲。一四O师八三九团在望母山方面与敌战斗亦激烈,该团二营营长李昌荣(贵州赤水人)在阵地上英勇牺牲,伤亡连、排长近20人,伤亡士兵数百人。暂归一八四师指挥的八三七团,牺牲亦很大,营长秦春阳(贵州黎平人,贵州崇武学校毕业)及该团副营长冯俊之(云南人) 在作战中捐躯。该团伤亡连、排长20余人,伤亡士兵900余人。此一战役,一四O师校尉级军官阵亡30余人,负伤40余人,伤亡土兵近3000人。台儿庄战役,挫败了气焰嚣张的强敌,打乱日军的进攻部署,使敌人付出巨大的代价即无法通过台儿庄地区而直取徐州,后来日军改由鲁西和鲁东以及苏北方面包围徐州,并袭击、切断陇海路。5月中旬末敌已迫近徐州,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急电孙连仲转令第六十军移师保卫徐州,一四O师王文彦部则于5月18日接替第六十军在台儿庄禹王山一带的全线阵地防务,掩护六十军撤离前线过运河。5月19日第六十军到达徐州近郊时,徐州已失守,六十军乃向西往河南方面突围。一四O师于5月20 日始奉令放弃禹王山一带防线随六十军之后转移,并留八三五团第一营(营长刘植斋)作后卫在运河南岸继续防守,阻止和迟滞敌人之追击。该营于5月22日始撤离运河前线,是本战区最后撤离的部队。一四O师撤到徐州近郊时,敌人已将徐州全部占领并控制了附近地区。一四O师在徐州与敌遭遇,经过剧烈战斗,付出重大牺牲始突出重围,结果分成两路:一路由八三七团团长罗遇春率领,向西撤往河南;一路由王文彦亲率往南撤到苏北、皖北的壁灵、泗县收容集中。一四O师部分官兵由王文彦率领到达泗县时仅有千余人,连同收容各部散兵数百人共约2000余人。孙连仲此时也退到泗县,孙会编为第二集团军的游击总队,先派原四一八旅旅长李靖化任总队长。不几日李靖化足被跌伤,孙连仲改派李祖明任总队长,令狐禹畴任副总队长,在泗县马公店将所部编为四个营,以王若坚(贵州兴义人,中央军校八期生)、刘金照(贵州兴义人)、令狐禹畴(贵州桐梓人、军校八期生)分任一、二、三营营长,付鼎成(贵州黔西人)任独立营营长。不几日,蒋介石派军用飞机到淮阴接孙连仲个人去武汉。孙刚离开泗县,王文彦即偕同温靖及李靖化等化装取道淮阴一带经上海、香港转到武汉。孙连仲临走前,令游击总队暂归一二四师师长曾苏元指挥,在苏、皖北部游击、截堵日寇,并掩护友军收容、集结撤退。但王文彦离开泗县之前,指示李祖明在皖北继续收容,执行一段时间的游击任务之后,相机突围越过津浦线向武汉方面转进,以保持一四O师之基本力量。后来由于苏北、皖北一带敌人力量增强,并经常使用飞机配合步、骑兵和坦克等纵横扫荡,而平原地带隐蔽困难,且又与相距数百里的一二四师联络中断,李祖明便率游击总队在苏皖地区活动近月后,于一个夜间由津浦路明光车站附近突围西行,到达六安后,经由五战区副长官李品仙电武汉军政部向王文彦取得联络,王乃电令部队开到武汉集中。罗遇春所率之一部千余人,由徐州突围到河南信阳时,已与武汉之王文彦取得联系,部队亦开到武汉。不久,这两部分到武汉集中之后即东运湖南,在平江整补,后又调湖北荆州、沙市整训待命。1938年秋,王文彦奉命与驻贵州之第八补充兵训练处处长宋思一对调,王乃率部分官佐万徐如、任骧、王若坚、肖义成、肖泽洲、刘金照、王绍棠、周盛鸣等人到贵州接任。王文彦到贵州后,第八补训处在黔西、大方、毕节一带接收和训练新兵,陆续补充前线各野战部队。1941年,王文彦调陕西胡宗南部任第八十军军长,后又任二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在西北陕、甘、晋一带继续抗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全国军队紧缩整编,战区和大部分集团军、军团等名义撤销。王文彦到南京赋闲一段时间,后回贵州暂住。1948年,谷正伦到贵州接替杨森任贵州省主席兼贵州绥靖主任,谷乃向军委会推荐任命王文彦为贵州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同时推荐的副主任还有宋思一和刘汉珍,到1949年后,又增加何绍周、陈铁、韩文焕等为绥靖副主任)。1949年5至9月,王文彦奉派兼任湘桂黔铁路管理局局长。11月贵州解放前夕,王文彦、宋思一、韩文焕等随谷正伦撤离贵阳。谷在晴隆杀掉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后,曾拟任王文彦接替八十九军军长。王未接受,谷乃改派三二八师师长张涛接任军长。王、宋、韩等继续随谷正伦逃赴昆明,转飞香港。王文彦在香港寓居数年,于1955年在香港患脑溢血去世,终年53岁。王之元配是苏州王少平之女,因病留居贵阳多年,解放初期病故。曾生有一子,随王文彦去港。王死后,闻其子去台湾。抗战后期,王在西安另娶陈氏,随王去港,闻于王死后不久仍回大陆。袁朴军长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1904年10月23日生于新化县永固镇一个耕读之家。启蒙于家乡私塾。1918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3年冬考入广东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与陈明仁同学。随后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1928年春任第一军第一师上校团长。1930年任该师副旅长兼刘峙部驻河南军官教育团总队长。1933年任第一军第二旅少将旅长。曾率部参加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和"围剿"工农红军等。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受训。1937年任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任第五补训处处长。同年秋调任西安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办公厅主任。1940年任第八师中将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1943年6月任第八十军军长兼黄龙山警备区司令。1945年调任第十五军军官总队副总队长,1946年任总队长。1948年5月任第十六军军长,驻防北平。同年9月升任陆军中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乘飞机逃至南京,不久又转去西安,任胡宗南部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教育长。当年去台湾,出任国防部参议,随即奉调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高级班受训。1952年任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1953年东防部队改编为预备兵团,仍任司令。1954年5月调任第二军团副司令,不久又升任司令。于1957年调升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1958年8月改任为第一军团司令,在1961年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64年8月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67年1月退伍后,被聘任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91年1月19日在台北逝世,终年87岁。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五十--血染中条,中条山战役(下)(新抗战系列之七十二) [原创 2020-5-18 20:31:30]字号:大 中 小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上文说到日军集中12万多主力,分三个方向猛攻中条山。中条山的15万多国军(实则为13万多)守军无论战斗力,防御能力,后勤补给,甚至情报的掌握都远不及日寇,所以几乎在第一天就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下面听老萨来说一说。5月7日,日军以6个师团又4个旅团重兵,大举进攻中条山。因为之前日军已经11次扫荡中条山,等于经过了11次实战演习,对该山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所以进攻起来毫不犹豫,直奔主题。日军为了这次的总共,花费了长达半年的准备时间,除了调兵遣将,囤积补给物资,增加空军力量,丰富情报工作等等以外,还有多次军事行动辅助。日军为了此次会战,在这之前已经做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扫清中条山外围的障碍。当时中条山的西北面的陵川,驻扎着国军27军。27军是由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的中央军第37、湘军第39军合编而成。该军战斗力较强,参加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等,军长为大名鼎鼎的范汉杰。该军长期在山西东部转战,由于实力不弱,多次给日军痛击,成为日军心腹之患。日军认为如果不顾27军,而直接攻击中条山,必然会在侧翼遭受27军猛攻。所以,日军于1941年3月6日,出动第36师团主力和第35师团一部从壶关、高平、晋城等地会攻陵川。在日军2个师团重兵进攻下,27军不是对手,被迫后撤,日军控制了一些重要据点。中条山打响以后,27军果然奉命由陵川西进,从侧翼攻击日军控制的晋城、阳城,以策应第14集团军突围。但日军已经在这一线修建了纵深阵地,想要突破就难了。27军在日军第33师团和第36师团各一部阻击下,根本无法前进,经过数日激战以后,被迫退回,未与第14集团军靠拢。将中央军27军击退以后,日军又在3月10日,以第37、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各一部向绛县以东、翼城以南中国第15军进攻。15军不敌近4万日军的猛攻,松树掌、西堡、东西桑池等要点先后沦陷。日军之所以进攻15军,主要是这一线日军控制的地区过于狭窄,不便于部队展开。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日军已经完成了战前的全部准备。日军重兵集结在中条山周边,一些特种部队已经先期潜入山区,空军在河南山西的机场集结高达300架次飞机,并且提前开始了轰炸任务。在正式进攻之前三天,日军对中条山以及周边大城市发动猛烈的轰炸,运输枢纽陇海铁路被炸断,西安、咸阳、潼关、郑州等地都遭到大规模轰炸。此举的目的是减弱后方对中条山的支持。中条山的弱势国军国军在中条山的部署如下,7个军成弧形配置:第80军和第5集团军一同守备中条山西部;第14集团军防御中条山北部;第9军防御中条山东部。西部其中第80军(新27师、第165师)守备中条山最西侧;第5集团军,也就是第3军(第7、第12、第34师)、第17军(第84、新2师)由左向右,并列守备垣曲、桑池之线以西地区;第80军也归属第5集团军指挥,也就是说在中条山西部,国军有3个军的兵力,只是他们的战斗力却并不强。80军第80军属于中央军,可惜只是中央军三流部队!80军的前身是陕西军阀麾下的土陕军,在军阀混战期间投靠蒋介石以后成为中央军。期间该军经过长年征战,不但伤亡较大,而且因为是杂牌部队,蒋介石对他们不信任,所以三天一整两天一编,所辖部队变更极快。抗战爆发时,80军也勉强算是中央军二流部队,随着战争的继续,该军最初的部队不是整编到其他部队,就是在战斗中伤亡殆尽,全军本来就不强的战斗力急剧降低。到了中条山会战之前,该军下辖的两个师全部是第10战区新调来的,也就是新27师、第165师。这两个师大部分是新兵,属于三流的中央军部队。以新27师为例,这支部队的核心,是杨虎城时代的西安警备第一旅,旅长为王峻。可笑的是,西安警备第一旅本来就是一支烂部队,根本没有国民政府正式番号(也就是政府不承认他,也没有政府拨款),属于杨虎城私人武装。该旅装备烂也就不用说了,军官素质差劲,士兵多是新兵,少数老兵多是职业雇佣军,兵痞出身。这些老兵战斗经验有一些,不过偷抢拐骗都是家常便饭,在陕西期间就经常祸害地方,闹得满城风雨。西安警备第一旅成立以后没多久,就奉命在陕西追击红军。结果该旅在陕南袁家沟遭遇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伏击,除200余人突围外,349人阵亡,277人受伤,1346人被俘,旅长唐嗣桐也被俘,随后被红军枪决。换句话说,这个旅在1935年就已经被歼灭了!随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之后瞬间垮台,警备一旅残部也被国民政府控制,随后得以重建。遗憾的是,本来战斗力就弱,加上又是全军覆没以后仓促重建,战斗力自然是不敢恭维。该旅曾经编入孙蔚如的38军,经过几次作战,战果平平,好在抗日热情倒是很高,也能打一打。只是毕竟技不如人,实战中该旅伤亡极大,被迫退回后方休整,重新被扩编为新编27师。本来的旅长王峻被任命为师长!这个新编27师徒有其表,其实根本就是一支新成立的部队,无论官兵都几乎是没什么战斗经验的,新兵保守估计也超过7成。其实又何止是新编27师是这样,80军的军长孔令恂曾经明确跟同僚说过:抗战初期我们军下辖79师和97师,这两个师都是能打硬仗的部队。但现在他们都已经编入其他部队,换成了两支新组建的部队。以新编27师为例,本来战斗力就弱,之前经过几次战斗,原来西安警备一旅的骨干早就消耗光了。我们80军其实就剩一个名字,跟抗战初期的80军相比,根本就是两支部队。日军在中条山西侧的猛攻期间,第5集团军各部已经向二线撤退,由于和集团军司令部联络中断,两个军都是自发的撤退,并没有得到命令。但第3军指挥部,突然接到第5集团司令部参谋长文朝籍的一个电话,文非常急迫的说:决定新的部署是,缩短一线,形成马蹄形防线,退守第二线阵地。第3军军长唐淮源正准备问具体情况,电话突然中断。其实,当时第3军的一线阵地已经崩溃,全军只得向二线转移,而左翼的80军也撤退下去,现在已经是无法不去第二线阵地,这个命令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唐军长有30年军事经验,当时他就认为继续向二线阵地撤退凶多吉少。开始制定的战略是利用一个团固守第一线和第二线阵地之间的要隘,掩护部队撤退。现在日军一部已经突破一线阵地,并且并不顾侧翼,直接杀向二线阵地,甚至比国军撤退的部队还要深入,看来这个部署已经失败了。唐判断,日军正面攻击虽然猛烈,似乎还有一定余力,那么日军另一个主攻防线,显然就是侧翼的第80军。日军迂回攻打80军的目的,在于绕道第5集团军的后面,抢先一步切断台寨,五福涧等渡口,彻底封锁第5集团军和第80军的南撤路线。以80军薄弱的力量,怕是不可能长期阻挡日军的推进,那么渡口很有可能就保不住。那么,就算第5集团军能够有效守住第二线阵地,背后渡口被包抄了,最终还是无法南撤,一样完蛋。唐淮源军长经过仔细思索,认为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乘日军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之时,立即向北猛攻,直接杀入日寇的后方。因为日军此次倾巢而出,后方必然空虚,就算这样打非常艰难,伤亡惨重,也比留在第二线阵地坐以待毙要强。事实证明,唐军长估计的完全正确。在日军以重兵从正面猛攻第5集团军的同时,出动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从左翼猛攻80军防线,他们的目标是黄河重要渡口台寨和五福涧,切断国军南渡黄河的退路。80军一部拼死抵抗,无奈该军实力较弱,无法长时间阻挡日军推进。经过数小时苦战,部分阵地被突破,独立混成第16旅团沿着黄河北岸向渡口杀过去。日军对中条山极为了解,这从和80军的交手中明确可以看出来。日军之前经过过11次中条山,整个中条山都被他们踏遍了,各方面都极为了解。此次进攻80军时,日军首先攻击新27师阵地。根据该师80军第一营营长刘汉卿回忆:日军一面猛攻,一面让伪军喊话,不但团长姓名他们知道,连营长连长姓名也都知道。日军说新27师的79团和81已经投降,日军已经包围80团,如果该团官兵不投降,就全部消灭掉。80团本来就顶不住日军猛攻,加上日军如此喊话,对全团情况了解如此清楚,上下都十分惊慌,一下子就溃败下去。80军无奈,全面放弃一线阵地,退守渡口台寨。当时日军距离台寨还有一段距离,如果80军立即撤退,还是能成功。不过,此时卫立煌认为大势已去,南撤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第3集团军能够撤退成功,他命令第80军务必死守台寨渡口。到了这个时候,西部战场日军已经高达3个师团又2个旅团,兵力近8万人。一线国军阵地全部被突破,全线后撤,日军从正面侧翼猛攻,还派出部队深入国军后方进行拦截,袭扰,到处都在激战,情况越来越危急。8日中午,见情况急剧恶化的总指挥卫立煌果断命令,西侧战场的第5集团军和80军立即南渡黄河,放弃中条山。第5集团军已经向北突围,那么第80军死守台寨就没有意义。卫立煌只得命令第80军立即从台寨渡口,南渡突围。80军为了保证第5集团军的撤退,已经在台寨苦苦支撑了2日2夜,全军伤亡不轻。之前80军由于新兵太多,在日军猛烈冲击下,新27师一部已经溃散,165师也够呛,其中的494团被日军团团包围,受到重创。各部勉强向台寨的80军军部核心阵地撤退。接到渡河命令后,80军立即从台寨渡河。但渡河没有多久,日军第16旅团就杀了过来。为保证80军主力撤退成功,孔令恂军长命令新编27师死守渡口。11日,80军部和165师先后渡过黄河成功撤退,但殿后部队的战斗极为惨烈。新编27师死守渡口附近阵地,外为阵地早已被攻陷,只剩下弹丸大的核心阵地。当时日军攻击极为猛烈,而且目标是占领渡口,27师如果放弃防御,自己向北撤退,自然可以突围出去。不过,新编27师上下都很清楚,如果他们一撤,正在渡河的第80军就会被日军截成两段,必遭歼灭。当时情况紧急,新27师已经苦苦支持2天之久,阵地千疮百孔,日军一度逼近师部。27师伤亡惨重,又是背水作战,非常不利。27师师长王竣是陕西蒲城人,是杨虎城的老乡,是黄埔三期毕业生。由于能力出色,加上和杨虎城又是同乡,在1935年被杨任命为陕西警备第一旅旅长,抗战期间因为表现出色,被提升为师长。新编27师以巨大伤亡苦苦支撑,阵地上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四面到处都是日军。师部参谋见情况危急,建议赶快撤退,放弃渡口。但王师长却说:大部队正在渡河,我们一撤,他们怎么办。我们作为军人,一定要遵守命令,哪怕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继续血战数个小时,日军已经杀到师部,王师长亲自持手枪指挥警卫部队作战。日军见久攻不克,释放大量毒气,27师官兵没有任何防毒器具,大量中毒受伤,情况更是危急。眼见日军士兵的面目都看清楚了,副官们紧急让王师长后撤,王不同意,几个副官上来就拉。王用力推开他们,大喊道:未歼敌耻尔!何面目见人?军人不成功,便成仁,当与诸军死此!就在这时,一发炮弹打过来,王师长胸腹被炸开,一句遗言都没来得及说,就光荣殉国。最终,新编第27师在师长王竣及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祀等均在作战中牺牲。其中副师长梁希贤在激战中中弹受伤,本来并不致命,但他怕被日军俘虏,奋力跳入黄河自杀,壮烈殉国。而日军第16混成旅团本来是地方卫戍部队,虽然战前紧急配属了炮兵,辎重兵等部队,战斗力也并不是很强。此战该旅团和新编27师血拼5昼夜,伤亡近3000人,近全旅半数,元气大伤。随后,新编27师因为渡口被日军飞机炸毁,大部分无法南撤,只得向北方撤退,伤亡极大。80军军长孔令恂因为新编27师伤亡惨重,师长也殉国,在战后被蒋介石免除军长职务。第80军和第5集团军突围出去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左右,剩下不是战死战伤,就是分散在中条山游击。抗战将军傅维藩死得冤-冤气冲折旗杆赵抡元(曾任陆军经理署中将署长、交通大学兼任教授)号称打不散的队伍古往今来,带兵的将帅,冤屈而死者,不知凡几?宋朝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致死;明朝袁崇焕,被反间计杀头,人尽皆知其冤。对日抗战期间,陆军第九十七师师长傅维藩将军,练兵军纪严明,作战智勇双全;但竟以「擅自撖退,望敌而逃」的罪名,军法判处死刑!众人多知其冤,但世事如棋,明知冤枉而无可奈何,只好含屈伏法!特简述梗概,以慰亡魂。陆军第九十七师,系於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在江西「剿共」期间,由第十八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陈诚将军以战地需要,呈准增设,并派刘建绪将军为师长,负责编组成立,嗣第二任师长为孔令恂将军,第三任为韩锡侯将军,他们都是保定军校八期毕业,兴陈诚将军为同期同学;三人都是河北人,因而各级干部多为河北的家郷子弟,互有关连,体格学能不错,譬如文书上士,多系小学教员出身,字体清秀,吃苦耐劳;官兵诚朴团结,向心力特强;历次战役,败而不绥,溃而复聚,迟到的干部,无法安插时,则高阶低用,连长屈就排长,上尉参谋改任少尉副官,毫无怨言,士兵逃亡亦少;有人说:「九十七师是打不散的部队」,诚非虚语。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该师开赴甘肃,驻防平凉,师长孔令恂调升第八十军军长,副师长韩锡侯坐升师长,归由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将军指挥,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胡将军呈准将第七十八师师长刘安祺将军兴第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将军对调服务。据说刘韩两师长,各率勤务兵一名,扛著行李卷分别报到,一时传为佳话。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胡宗南总司令升任第八战区副长官,胡总部改组为第八战区副长官部,司令部仍设於西安市城南荐福寺(俗称小雁塔)内。这时,刘安祺师长调升第五十七军军长,九十七师师长职务由副师长傅维藩将军递升。军纪严明百姓好评傅维藩将军,浙江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接任九十七师师长后,萧规曹随,不但力求保持该师传统的优良军风,并加强战技训练,尤重军纪教育。傅维藩服膺曾国藩的练兵要诀,曾国藩说:「练兵有二:练技艺,则一人足御数百人;练队伍,则数百人如一人。」傅维藩师长终日奔走於各部队驻地,耳提面命,督练甚严;他与士卒同甘苦,身教言教,甚得官兵的拥戴,士气昂扬。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五月,日冦大举西犯,第一战区各军,伤亡惨重,洛阳失陷,潼关告急。胡宗南将军急自关中抽调第一军(辖第七十八师、第一六七师)、第五十七军(辖第八师、第九十七师)及第一○九师、第四十六师、预三师等,由第一军军长张卓将军统一指挥,东出潼关御敌。第九十七师奉命后立即出发,一路纪律森严,行军秩序良好,从不穿越村庄,从不擅入民宅,绝不借宿借炊扰民,深获地方百姓好评。第九十七师在灵宝、牛庄一线展开,防御作战布署,构筑工事,二八九团(团长郭吉谦)在左,二九○团(团长曾庆春)在右,二九一团(团长姓田、名字待考)在后为预备队;军长刘安祺将军视察后,又命自田团抽调一营(营长刘舜元),在主阵地之前,构筑前进阵地。敌军进攻,重点在南面;郭吉谦团正面较平静,曾庆春团防线战斗激烈,阵地一度被敌军突破,牵动后方,造成紊乱;幸经军长刘安祺将军亲赴前线督战,乃得稳住阵脚。此役各线战斗激烈,国军以血肉之躯,抗拒日寇的猛烈炮火,伤亡惨重,支撑为难。胡宗南将军督战严厉,第八师副师长王剑岳阵亡,第一○九师三二五团团长刘明纵敌失职、第一六七师团长贺一持擅自撤退,均依连坐法就地枪决,第一○九师师长戴慕真革职查办,因而士气昂扬,人人奋勇向前,杀得日寇尸骨遍野,血染长沙。奉命后撤全师而退傅维藩师长率第九十七师正在与日军苦战死拼的时候,遭遇敌军猛攻(后来得知敌军系佯攻,掩护敌军撤退);九十七师则接奉到第一军电话命令:「著即后撤,退守常家湾!」九十七师乃逐次掩护,脱离前线,迅即整队撤至常家湾一带,占领阵地,继续拒敌。撤退途中,屡遇美军飞机,低飞盘旋;官兵见有空军助战,无不欢呼雀跃,挥手致意。惜以陆空联络不够,无由协同配合,懵懵懂懂,陆空两军自我陶醉而已。嗣以敌寇火力猛烈,灵宝、虢略镇相继失陷,同时据报山西日寇蠢动频繁,有进犯关中企图,胡将军不得不退守潼关,凭险相峙。胡宗南副长官部对此次战役,拫据各军战讯,汇报军委会,内有「战斗激烈,死伤殆尽」等语,豫西会战,告一段落。洋将诬告激怒层峰在重庆的蒋中正委员长,接到美国所派「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报告,谓某日某时某地,豫西战场有大批步兵,有队后撤,行长径达一哩以上,有空中侦察照像为证,认为国军望敌而逃,根本不肯打仗。史迪威将军与蒋委员长之间,屡有意见龃龉之事,他主张美援装备的分配,应以部队能否作战为标准,并宜包括共产党的八路军。当时又有整队撤退的照片,更增加了史迪威的振振有词;蒋委员长赫然震怒,立即电令胡副长官澉查具报。经查所指,即第九十七师奉命撤至常家湾的情形。该师奉命敌前撤退,临阵不乱,依序转进,应是掌握确实、指挥有方,充分发挥了「打不散的部队」的团队精神,不料竟成了洋人告状「避敌不战」的罪状,以功为过,黑白颠倒;可叹第一军也不承认曾电话命令九十七师撤退,且辩说:「只是电话傅师长『准备撤退』!」这样一来,九十七师成了擅自撤退,那时没有电话录音,真假难辨;胡宗南副长官总部又有「伤亡殆尽」的战报,既是伤亡殆尽,又何来整队后撤的部队?甚难自圆其说,不得已胡副长官以己酉亥电呈覆军委会:「傅维藩作战不力,自行撤退,罪有应得,然初任师长,到差不久,情有可原,请押解钧会讯办。」希望有所拖延,假以时日,再谋转圜之计;嗣以胡宗南将军深知傅维藩的为人,终感对部属以功为过,衷怀戚戚,於心不安,乃於同日又补一电报:「查九十七师初期战斗颇为勇壮,其后失陷阵地,在牛庄、老虎头等处,亦有多次反击;且函谷关自始至终,兀然存在,则其战斗精神,并不低劣,其责任问题,应自上负之。」蒋中正委员长接电后,更是怒不可遏,覆电严词责问:「何谓『自上负之』?然则枪毙其军长可也!」历史悲剧无可奈何胡宗南将军接读覆电,甚为激动,要参谋长罗泽闓将军拟电呈覆:「一切责任,由职一人负之!」这时胡宗南将军有一至友客卿赵龙文先生(后来胡宗南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赵任秘书长),向胡宗南将军进言说:「徒作意气之争,与事无补,纵然把你枪毙,当事人傅维藩师长,仍难幸免,岂非从井救人,损己而无益大局。须知此事已非作战责任问题,而涉及了国际折冲;委员长与史迪威意见相左,已如水火,现正多方设法,向美国交涉,撤换史迪威,兹史氏有空中照像为凭,他断章取义,硬说九十七师望敌而逃,做为中国军队不打日本的口实,据此更助长他美援装备分配八路军的主张?这样一来,不但史迪威调职不成,美援装备将要源源接济共军了!这一进一出,关系何等重大,委座何能不发火?」胡将军愀然叹说:「那怎麼办呢?」赵说:「曾国藩算是忠厚持重的吧?但他处大事亦不得不从权达变。有一次,他巡视捻匪降军,深入贼窟,忽有来报匪首复叛!曾国藩闻言大怒说:『诬告长官叛乱,应即枭首示众!』当即将报者推出斩讫,曾仍与左右谈笑自若。匪首闻信,急忙来见曾国藩说:『若非大帅知我,我的冤枉真不知如何自白了!』曾国藩一见大怒,立命将匪首拿下处斩;群匪无首,乖乖听命就抚。事后有人批评他说:『如报者谎报,便不应斩杀匪首;如匪首真叛,便不应冤杀报者!』曾国藩捻须笑道:『报者是我的亲信,所报当然是实,但身处匪窟,为了要诱致匪首前来,不得不狠心屈杀报者,这叫牺牲一指而救全身』。」胡宗南将军听了很受感动,但仍心有不忍的说:「傅维藩是一师之长,怎能与一个谍报员相提并论?」赵龙文说:「那我再说一个故事,国剧中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折,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早在南征南蛮时,马谡曾建议『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今虽破之,明日复叛,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服其心足矣!』诸葛亮对马谡深为嘉许,从此对他特别器重。失守街亭,并非马谡之过,以一偏师,不幸遇上司马懿的主力,众寡悬殊,何能不败?纵然损兵折将,罪不至死。可是这事牵涉到了北伐战略问题,当时蜀军老将凋谢,小将还难负大任,只有大将魏延,声誉甚隆,举足轻重,他主张东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而诸葛亮则以北伐中原,须稳扎稳打,不可孤注冒险,所以主张西进,迁弥蚕食。不料街亭失守,魏延等颇多訾言,军心不稳,诸葛亮不得不快刀斩乱麻,杀爱将立威,以平众议,而定军心。这也是舍小图大的决断。」胡宗南听了,谙然无语,点头默许。赵龙文更进一步提出忠告:「此事要做就要快,迟恐史迪威乘机捣鬼,悔之不及!」含冤就死顾全大局胡宗南副官长部军法处受命连夜审讯,将傅维藩判处死刑,即日枪决,呈报结案。临刑前傅维藩师长留有简单遗嘱,略谓:「为长官受死,替部下负责,虽死无憾。惟吾之子女,男不当军人,女不嫁武夫,或工或农或商可也!」军法处准备了酒肉,傅师长吞了一瓶高梁酒,在神智模糊中,被架至军法处墙外麦田中,一枪毙命。第九十七师撤回的部队,在新丰镇(位於陕西临潼县境)整编;第九十七师番号撤销,改称第四十五师,派胡长青为师长。有一天,天气晴朗煦和,忽然乌云四布,狂风大作,把九十七师操场中的旗杆吹断,旋又云散风停。次日,原为傅师长的随从副官张尔文上尉,自西安返回师部,带来傅师长伏法的消息,计算时间,傅维藩师长遭行刑之时,正是狂风吹断旗杆之际,不知为何有此巧合?果真冤气冲天、感动神明吗?无可究诘。傅维藩死后,由其家属友好收殓成服,在西安善导寺举行追悼会,由副长官部政治部副主任王超凡将军(来台后曾任警总政战部主任)亲读祭文,聊表追思之忱。由於八战区副长官部对傅案处置明快,令史迪威无话可说,不多久,史迪威被调回美国,改派魏德迈将军继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美合作裂痕,未致扩大,是则傅维藩舍己身就死,维护国家利益而无怨。昔日汉大将纪信,甘愿代汉王刘邦舍身赴难,脱汉王於危城之中,终缔汉室基业;嗣许多功臣,大都封侯拜相,惜不闻追恤纪信之典,令人兴叹。傅维藩将军,枉死将及五十年,沉冤莫白,似已被遗忘,尤少文字记述其冤情;长沙大火,酆悌、徐昆、文仲孚三个替死鬼,尚有「三颗人头万古冤」的诗作流传,傅维藩将军之冤,岂可无记,特追叙内幕史实,以供史家考正。王治歧师长、副军长(1901-1985),别字凤山,甘肃天水人。家境清贫,有薄田数亩。1915年毕业于天水县新阳镇立高级小学,1919年毕业于省立第三中学。1920年入上海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工科年肄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甘肃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张宸枢、原国会议员李希莲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营长,中央警卫师警卫一团营附、团附。1932年起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第二团上校团长,第一军第一师参谋主任、少将高参,甘肃省保安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第十五期第一总队少将总队长,第八十军一六五师师长,1939年7月授陆军少将。1942年起任第八十军副军长,甘肃省保安处长。1949年任第一一九军军长、第五兵团副司令官。曾任甘肃省政府主席。1949年12月9日率部于武都起义。后任民革甘肃省副主任委员,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西安黄埔同学会名誉会长。1985年8月11日在兰州病逝。著有《扶郿战役惨败记》、《王治歧回忆录》等治岐字凤山,生于1900年,与家父同辈,我称他二叔。父辈幼年同在秀才张汝铭的私塾就读,每天诵读千家诗、孟子等古典诗文,还临贴练书法,培养了二叔爱好诗文书法的兴趣。他从新阳小学、天水中学毕业、上海中法专科学校肆业,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此时他的父亲象贤公不幸病故。1929年甘肃省大饥荒,他的长兄病危交加,鼻孔流淌黄水亡故,耕田的重担落在老三映岐一人肩上。因为耕地少,老奶奶夜以继日辛勤织布赚钱以贴补家用。她长期俯身织机,不到50岁即已躬腰驼背。幸有二叔包办的妻子张氏陪同婆母苦干,三九天冻得四肢麻木也不肯停歇。两手传送织梭,虎口常常破裂出血,但无药物治疗。为了减轻疼痛,采用民俗惯用方法,点燃蜡烛,把滚烫的烛油滴向裂口。当听到轻微的吱吱声响时,疼得人不由自主地打战,泪珠滚滚而下。烛油杀死神经后用洋芋泥填充裂口。不几天洋芋脱落,裂口重现,重复治疗,苦不堪言。婆媳织布,老三种田,供老四、张氏的独生子及其童养媳三名学生上学。童养媳胡桃桃面色白昔,大眼睛乌黑,声似银铃。举止文雅大方,深受老奶奶和张氏喜爱,视为掌上明珠。一家人过着艰苦耕织而温馨的生活。居官不傲尊长辈 济贫扶困人称奇凤山从黄埔一期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表现英勇机智、忠心耿耿。1931年调任浙江省保安第二团团长,驻防吴安县。此地不仅是鱼米之乡、经济繁荣,所产湖绉闻名遐尔,而且濒临南京、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治安问题之重要非同一般。这年夏天他趁赴任之机匆匆返乡省亲。到了天水县城向部队借战马一匹,脱掉军装,穿上草鞋,打扮成农民模样,打马扬鞭回家。进入本乡地界、距家还有十多里地,牵马而行。坑坑洼洼的小路走了近一小时。经过闹市集镇谁也看不出他是国民革命军的团长,悄无声息地进了家。有位长辈询问为啥便服牵马而行?他解释说:社会治安不好,老百姓怕见当兵的人,再者骑马进村对长辈不尊重。听者称赞他居官不傲的美德。提到社会治安,当年春节正月初一,军阀匪兵进村抢劫,枪杀村民王如学等四人。先一年马廷贤匪部攻占天水县城杀人无数。事过七年之久,笔者在天水师范学校二院就读,每次下雨后便见院外墙根出现一滩殷红血迹,可见杀人之多。据说马匪那次攻破西和县城,掳掠大批青年女子。这些妇女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陆续返乡探亲。离别时父母满头青丝,见面时两鬓霜白,互相细细辨认,抱头痛哭,人间悲剧莫此为甚。那年月盗匪横行,常见挎枪骑马匪徒穿村而过。他们还肆无忌惮地唱着自编的歌谣:“大马骑上嘛枪背上呀!富汉家门上嘛抽呀款饷,大姑娘嘛驾在马上啊!”他们无法无天的***老百姓怎能忍受!凤山远在广州而心系乡亲痛苦。1929年他的长兄饿死时状极凄惨,幸有从军回家的族人王善成赠银币三元办理丧事。因此他去先父墓地祭祀后即去善成家致谢,二人促膝谈心,善成叙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北伐战争前军阀割据时期,冯玉祥部将刘郁芬任甘肃省***,冯令刘在甘肃大量征兵。原因是甘肃农民吃苦耐劳,忠厚老实、勇敢善战。善成入伍后在冯闫大战中表现英勇机智,晋升为连长。在战场因怜悯释放对方俘虏受过批评。有次上街遇一卖饼老人痛哭,询问得知有人给了一枚假银元。他接过看清装进自己左上衣袋,还老人真币一枚。……事过两天参加战斗,一粒子弹击中***保护了心脏,他又惊又喜。1929年听说家乡大旱饿死人不少,匆忙请假回来。多年积蓄的饷银三百多元拿着太重,也会遇到麻烦,便一分为二,自带一半,一半由河南邮局汇来家中。到家一看妈妈正煮野菜。带的钱救了一家性命,还去困难户家里看,接济一至三元不等,救了二十几户。“有人提出把平时值百元一亩的水浇地三元卖给我,这种乘人之危的事我不能干啊!后邮局汇的款二年多了还没收到,不知是什么原因。”凤山说现在邮政归交通部管,我可以寄信到南京托人查询。过了二月多天水北乡渭南镇中滩邮政代办所通知王善成领取汇款。凤山对善成说我讲个笑话,也是一件可悲的事。这次回家到寥家岘遇上一个青年人剪道,他手执电筒打开后盖亮出一节电池威胁说:这是新式洋枪子弹这么粗,一下就要命,快拿出买路钱!我好恼、好笑,又可怜他。掏出一枚银元投去说这可买四十多斤小麦,快让路!他坚持立在马前不让。自己带不多的钱要按计划用,不能多给。没有亮出自卫手枪,而是拿出头号电筒让他看,小伙子一溜烟不见踪影。唉!我们西北经济文化都落后,百姓生活真可怜!二叔来寒舍同家父交谈,当看到房间字画破旧不堪时提出立即书写字画。我磨好墨,他纵笔挥洒,一幅中堂一付对联一气呵成。行、草用笔刚柔兼备,气势磅礴,显示他勤奋治学的硕果。对联是“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抒发了鹏搏九天的雄心壮志。中堂内容择写了孙子兵法首篇几句:“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者与民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可以看出他在军事实践中深感军民团结,以民为本的重要意义。他在家几天中除探亲访友,鼓励家人勤俭持家,百般安慰老母,还做了一件众人不曾想到的奇事。原先新阳小学同学王继天,自天水师范毕业后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与儿子关系紧张,村人对他不屑一顾。凤山不听众人劝阻,千里迢迢带他到浙江保安团部安排了文书工作,使老同学摆脱困境。保境安民人称颂 英勇抗战捧红心王继天在团部任文书工作后懒惰积习不改,多次误事、难经劝勉、不见好转、二叔颇感为难。当时地方治安混乱,军阀余孽结帮拉派渔肉百姓,抢劫、绑票案件层出不穷,群众惴惴不。凤山派出探员缜密侦察摸清匪情后决心彻底铲除恶势力以安民心。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先将几个集团头目一网打尽。岂知犯罪集团在社会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几次有人送上金条珠宝行贿疏通,遭到严词拒绝后罪犯家属仍不死心。有天王继天上街遛达,一名文质彬彬的老先生上前搭讪交谈,并请进茶社品茗。许久切入正题说希望王团长高抬贵手,释放一个人,保证改过自新。条件是放人时可送黄金50两。这个王继天满口承诺,兴奋地回报团长,没有料到被训斥得无地自容。凤山质问道:“难道你忘了临之以财而观其廉的古训吗?难道我能放弃为国为民的原则吗?”这个懒汉顿时羞愧得面红耳赤不敢吭声。当时限制他不得外出,不几天这位老同学被秘密送出吴地界,赠送川资返回老家。不久匪首被判刑枪决、社会秩序好转、国民欢腾,群众自发修建“凤山纪念亭”撰文以记其事。他的美名传扬全省。懒汉回家后故态复荫,我两家一墙之隔,天天见面。他的习惯是饭后敞开衣襟晒太阳,几次向我夸耀他在苏杭见过的大世面,每回总不忘记说:“凤山这人脑子不开窍,不爱金银珠宝,不懂得千里做官为了吃穿的道理。”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凤山任新五军167师501旅旅长,奉命率部参加淞沪保卫战等战役。他回忆参战情况时说敌我军备力量悬殊,我军官兵虽视死如归,前仆后继,而终于失败,令人深感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抗战时期日军投入中国战场的作战飞机多达三千架,而我国只有参战飞机约百余架。淞沪抗战我军没有制空权,任由敌人狂轰滥炸。我军用老式步枪抗击敌人飞机大炮和坦克,以血肉之躯对钢铁。501旅官兵在这次战役中牺牲过半,令人悲痛万分!侵略军遇到我军英勇抵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狂想,还鼓舞了原先拥兵自重的各地方部队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所以说淞沪保卫战的政治意义很大!当接到参战命令之初,想起自己在广州时曾独自去北效白云山麓黄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凭吊时的感受。我熟读林觉民烈士的与妻诀别书,他在起义前离开恩爱的妻子,幸福的家庭,千里迢迢从福州奔赴广州,慷慨赴死,这是世所罕见的牺牲精神,可与文天祥拒绝敌人以***厚禄的诱惑,抱定必死决心相媲美。诀别书中说他的家“入门穿堂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可以想见其家境之富有。书中又说:“家中诸母皆通文”可以想见是过着温馨生活的书香门第。离开这样的家,非大智大仁大勇者不能为。明知广东总督府戒备森严,由重兵把守,几十人去攻打必然有去无回。但为了唤起***反封建帝制意识,毅然向敌人进攻。我在下达战斗命令前集合全旅连以上军官开会,朗诵林觉民烈士与妻诀别书长文,不少人潜然泪下,有的竟小声啜泣。最后共同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死难同胞报仇!”……参战情绪极为高昂。在战场上黄埔毕业生个个身先士卒。八年零一个月又八天的反法西斯战争,黄埔军校及其各分校和训练班,有十多万毕业生为抗日捐躯。马当保卫战后凤山调任196师师长,这是河南地方部队,驻防孟津吕庙寨,保护陇海铁路的畅通。母享福误食香皂 弟求援兄劝节俭1938年凤山调任165师师长,驻防西峰镇思母心切,写信嘱三弟映岐护送到驻地奉养。他每天忙完军务必到母亲身边叙谈家常。老母因织布积劳成疾,腰腿手腕关节疼痛,他边谈边进行按摩。民间传颂春秋时楚国贤人老菜子七十做儿戏以娱其亲,凤山年已四旬而童心未泯,头顶母背儿戏逗得老人笑出泪来,这是她一天中最为欢快的时刻。但生活习惯不同老人家总觉得白米细面不及农村粗茶淡饭可口,只得由老三接回家中仍过穷苦生活。她在院前柳荫下聊天说:“在部队有一次我把小块香皂当了点心,咬不动,用刀削着吃。太难吃,便藏在被窝里。小勤务兵又拿一块来,我说娃娃快拿走,原先的还没吃完哩!娃娃说:奶奶不能吃啊!话音未落一阵哄笑,接着人们慨叹我们农民太可怜,竟连香皂也不认得……。老三接母亲回家那天乘机向二兄说,家里的土坯房年久失修需要翻建,